健脾祛濕?
01-08
平時吃的太油膩,傷了脾胃。痰濕排不出去,應該怎麼注意這方面問題?
非常感謝各位熱心人的幫助,我目前飲食非常清淡,回想童年,我是80後我的父母都是60後那時候資源匱乏,所以我吃喝不愁,愛吃果凍,健力寶都成箱批回家,暑假都是24小時開空調,一度我胖得不成人形。我一直以為是青春期作用。小學初中早飯很難吃,不喜歡吃粥和饅頭,以至於不過早或者用辣醬拌粥吃。到了高中,我媽為了照顧我,每天給我送中餐,很清淡很營養,脾胃調理很好,高中的食堂味道也可以,心情很好有一群好玩伴。身材保持很好。就是肚子上還是肥軟鬆弛。到了大學,放縱的生活態度,通宵熬夜,長痘痘,吃麻辣燙火鍋,導致畏油,噁心,呃逆。但是沒有體現在體重上,腸胃很差經常拉肚子。一直以為是腸出問題了。很瘦 氣色不好。
節食,並不能讓我苗條。並且狂長痘痘。
現在知道自己脾虛痰濕,我每天泡6包玉米須茶,隔2天喝一包六君子湯,現在明顯感覺是:1.上廁所次數很勤,大便通暢,不再便溏。小便次數多,胃口好,吃飯後不再打嗝,2.腹部明顯緊實,腳步很輕,上樓很輕鬆,3.臉上閉口粉刺,變成硬硬的黑頭排出皮膚外。
4.精神好,容易入眠,睡的很香。5.以前不喜歡吃的甜食,現在也吃,口味變了愛吃水果,穀物,蔬菜。不喜歡吃豬肉了。痰濕生怪病,易瘦體質就是這樣。等水分排出我再有氧運動,目前選擇運動是步行1公里。因為我是屬於排汗難的,如果不靠中醫調理,運動對我來說沒有效果。
感謝大家支持,把健康帶給更多的人。1.脾和濕的關係脾主運化水液: 是指脾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對其中的水液的吸收和輸布功能。脾氣運化水液的功能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將胃和小腸消化吸收的津液,以及大腸吸收的水液,由腎氣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經脾氣的轉輸作用上輸於肺,再由肺的宣發肅降作用輸佈於全身,使「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素問·經脈別論》)。二是在水液的代謝過程中起運轉作用。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為水液升降輸布的樞紐。凡水液的上騰下達,均賴於脾氣的樞轉。脾氣散精,將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輸於肺,其中清純部分經肺的宣發作用,輸佈於皮毛、肌腠和頭面諸竅而潤澤之;濃厚部分在肺的肅降作用下,下行濡潤五臟六腑。輸送到皮膚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後可化汗排出體外。輸送到臟腑的水精,被臟腑利用後化為濁液歸腎或膀胱,經腎氣的蒸化作用,濁中之清上升,經脾氣之轉輸上達於肺,再次參與水液代謝;濁中之濁變為尿液排出體外。由於脾氣在水液的升降布散運動中發揮著樞轉作用,使之上行下達,暢通無阻,從而維持了水液代謝的平衡。若脾氣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導致水液在體內停聚而產生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甚至導致水腫,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2.健脾燥濕
脾喜燥惡濕:脾氣健旺,運化水液功能發揮正常,水精四布,自然無痰飲水濕的停聚。也不被痰飲水濕所困,如清代吳達《醫學求是》所說:「脾燥則升。」若脾氣虛衰,運化水液的功能障礙,痰飲水濕內生,即所謂「脾生濕」;水濕產生之後,又反過來困遏脾氣,致使脾氣不升,醫脾陽不振,稱為「濕困脾」。外在濕邪侵入人體,困遏脾氣,致脾氣不得上升,也稱為「濕困脾」。由於內濕、外濕皆易困遏脾氣,致使脾氣不升,影響正常功能的發揮,故脾欲求乾燥清爽,即所謂「脾喜燥而惡濕」。臨床上,對脾生濕,濕困脾的病證,一般是健脾與利濕同治,所謂「治濕不治脾,非其治也。」
—————————————注意事項:少食寒涼生硬,少食油膩厚味,勿飲酒忌辛辣。辨體質再下手吧,凡事不是問而得之那麼簡單。
多運動,把水排出去
推薦閱讀:
※想知道穿山甲到底有沒有中醫所說的功效?
※想買些靈芝孢子粉,不知道哪個品牌的比較好呢?
※慢性咽炎如何通過健脾達到較好的緩解?
※枸杞和紅棗單獨泡水和一起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生薑吃對賽人蔘,生薑吃錯似砒霜。那應該怎麼吃薑?
TAG: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