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朝鮮的投資狀況如何?

韓媒稱朝鮮邀中國朝鮮族商人投資 釋放開放信號


我覺得如果沒有在遼寧丹東生活過,是沒什麼資格回答這問題的。

作為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和與朝鮮接壤的唯一沿海城市,丹東是朝鮮最重要的對華開放前沿。中朝貿易大部分通過丹東口岸進入朝鮮,大量韓國人、鮮族人來到這裡,開設工廠、開展貿易。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丹東人從事著與朝鮮相關的行業,朝鮮商人也頻繁往來於市區的街道中。

(不想了解背景,可直接跳到人生哲理小故事部分)

丹東市原名安東市,建國後,周恩來考慮到朝鮮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的意見,為照顧朝鮮人民情緒,防止「安東」其名聯想到歷史上對朝鮮的統治,將名字改為「丹東」。(我個人覺得現在的名字很難聽。)

作為東北工業重鎮,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從這裡跨過鴨綠江。也遷走了幾乎所有大中企業,抽走了城市的脊髓。直到今天依然深刻的影響著丹東的一切的同時,朝鮮對丹東的依賴其實也在慢慢變強。

其實蘇聯解體以前,朝鮮也需要國外投資和貿易,只不過是以華約內部經互會和易物貿易的形式開展的。而藉助國內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經濟貿易,朝鮮經濟一度達到了亞洲較高水平,曾與日本並稱為東亞兩個主要工業化國家,直到80年代後,才逐漸被韓國超越。隨著蘇東劇變和自身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90年代,朝鮮陷入全面崩潰,進入「苦難行軍時期」。帶給丹東人民的是大量難民和完全閉關鎖國的貿易對象。94年金日成病逝,其子金正日上台。其實回頭看來,就朝鮮的資源、技術、國民素質和工業化程度,只要政策得當是完全有機會再次成為區域性強國的。但在金正日先軍政治的影響下,經濟發展再度停滯。可見,與主體思想的純潔與穩固相比,金家政權對於經濟發展並沒有太大興趣,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一切服務於獨裁。

其實從羅先、開城工業園區看來,朝鮮也是像模像樣要著手開放了。可事實證明對朝投資不僅受制於朝鮮政治,甚至完全淪為一枚政治棋子。2013年初朝鮮單方面關閉開城園區,不僅威脅到人員安全,也給園內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至於羅先特區,公審張成澤時其中一條罪名就是——向外國出賣貿易區地皮。到這兒我都懶得寫了,因為你很難用正常國家的邏輯描述這一切。人家就沒想好好跟你整。

講幾個小故事吧。

  • 1、老媽是一所小型朝韓貿易公司的會計主管。這個老闆是鮮族人,也只有鮮族人在朝鮮,有語言優勢或者一些人脈資源。他們公司就是從中國採購原料,利用朝鮮廉價勞動力,在朝鮮加工成成品出口韓國。05年以前效益非常不錯,其實做做貿易還是可以的。但後來這個老闆作死,聽信了朝鮮某地的招商承諾,決定在朝鮮投資了連鎖商店,連貨品帶租金一共200多萬。商店剛一建好,朝方馬上利用政策漏洞連店帶貨收歸國有,200萬血本無歸。這是我親耳聽那位老闆所講,這還算是他們政府出面給了你個依據。有的企業單位乾脆直接毀約明搶。不過或許這都是小本生意,可能也沒那麼重要,官方也不當回事吧。

  • 2、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大手筆的買賣會是什麼結果。《遼寧首富夢斷朝鮮:2.4億投資血本無歸求告無門》——http://m.sohu.com/n/354723449/ 這是中國企業對朝鮮投資最大的項目,預計年利潤15億。最終結果不僅僅是學到技術後將中企一腳踢開,而且拖了6年,依然是血本無歸。有人講了這是跟朝鮮做生意,咱們資本家過去剝削人家純凈的社會主義,當然有風險啦。那麼咱們來看看,對待中國的政府援助,他們是怎麼做的。

  • 3、有個經典的「扣車皮事件」,我覺得可供參考。07年朝核問題關鍵階段,天朝頂著壓力給小兄弟運物資。這年7月,滿載各種糧食生活用品的1800節援助車廂發往朝鮮後,卻沒有按時返回,開始大家以為朝鮮兄弟就是借用兩天兒。後來發現,朝鮮政府打算將這1800節車皮一起笑納。朝鮮政府把這些車皮拆了一部分賣廢鐵賣給了中國。但大多數都被分配各地直接使用。後來鐵道部震怒,下令暫停了所有對朝鐵路貨運。這也斷絕了幾乎所有援助和夾帶的走私必需品。在仔細權衡下,朝鮮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每月向中國返還70~80節火車車廂,分兩年還清。這件事本地人都知道,新聞也講過,但後來可能覺得太TM丟人了,就河蟹了。http://3g.tianya.cn/bbs/art.jsp?item=funinfoid=1042729p=1 當然了,90年代朝鮮「賣血續命」時期,中國人也沒少坑人家,對走資本主義的中國奸商深惡痛絕。所以,看看帖子一笑就算了。

在我短暫的25年的生命里,朝鮮開放就像一個美麗的夢,時常的給家鄉人民的平淡的生活帶來一些調劑。大家暢想著若是與韓國為鄰的日子,然後,一切就在朝鮮的一次次出爾反爾中,淪為笑談。這裡的生活與朝鮮息息相關,朝核問題和金家政權的風吹草動,都會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這裡,也到處都見得到穿著假西服領子,面黃肌瘦,佩戴金日成像章的朝鮮商人。我不知道他們在酒酣之時會不會也冒出一句「他可把我們害苦啦」。但也許我們的感情更複雜。窮兵黷武的政策,和毫無原則可言的貿易政策,深深的困擾著丹東這座美麗的邊境城市,她正陪著這個亞細亞孤兒一起被世人遺忘。可看到他們受的苦難,又是從心裡感到可憐。這裡每個人的家人、朋友都有許多對於朝鮮的故事,每個人也都是歷史的記錄者和見證者。

如果說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那就是到目前為止,金家政權的承諾和法律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在朝投資狀況也自然無從談起。或許由於投資失敗,流落朝鮮的中國商人們才能給出最完美的答案。

借用一句話吧。不管是大胖兒、二胖兒、還是三胖兒。跟金家打交道,認真你就輸了。


我覺得如果沒有在朝鮮投資過,是沒什麼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這句話是模仿第一位高票答主)其實,即使住在丹東,也無法全面回答中國在朝鮮的投資狀況,畢竟,丹東只是中朝邊貿的載體,而與在朝鮮投資實際關係並不大,真正的載體,在平壤,在羅先,在惠山,在清津,在新義州。

現在我大概介紹一下中國人在朝鮮投資的情況。

一:慘敗而歸。這類人,在朝鮮投資者中占的比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只是因為幾個案例,在網上炒作的沸沸揚揚,因而給了許多人一種誤解:凡去朝鮮投資必被騙的血本無歸。慘敗而歸的原因,其實@朝鮮姿勢門戶已經介紹的很詳細了,我再補充一點,就是某些商人的貪婪。一些商人,不顧朝鮮的實際國情,總是想一口吃成胖子,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最後導致雙方走向對立。那麼就只能連設備帶廠房永遠的留在了異國;另外就是被豐厚的預期報酬所迷惑,本想悶聲發大財,無奈掉入陷阱。這些慘敗的人,走投無路,有人上網發帖吐槽,以泄心頭之恨;有人窮生奸計,騙中國同胞入套,製造新的騙局……

二:勉強支撐。其實,無論在何地投資,這類群體的人數總是大部分。這類投資人前期都已經賺了不少,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比較靠譜的項目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市場份額逐漸飽和,到今天基本都只能勉強支撐,以服裝業、礦產業居多。

三:悶聲發大財。雖然朝鮮常常被抹黑,但是因為這些成功的榜樣,還是吸引了許多冒險家。由於在朝鮮的商人大都比較低調,一句話也不說,悶聲發大財,因此,許多成功人士的雞湯我們根本喝不到。即使大家如此低調,知名的投資成功例子還是不少。舉一個例子,來點正能量:光復地區商業中心—平壤最知名的大眾購物中心。該商業中心由一內蒙古人投資,投資者不僅賺得了豐厚的利潤,還因為這次投資,得到朝鮮政府的支持與許可,迎娶了自己心愛的朝鮮女孩。金正日將軍在生前還視察過該商業中心,直到現在,光復商業中心依舊是平壤工薪階級購物的第一選擇。此類案例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雞湯不用多,一碗即可,多了就變味了。

總結:經過我這幾年的觀察,中國在朝鮮的投資狀況,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有許多小人物依靠這個平台取得了逆襲,憂的是投資質量較差。中國商人投資的範圍大都是在餐飲、服裝、礦石、海鮮,而朝鮮的許多高新產業都與中國無關。

由於種種原因,朝鮮的環境一直被描述成投資黑洞,而這也成為了在朝鮮悶聲發大財者的最大優勢—信息的不對稱性。外界望而卻步,談朝色變,可熟知朝鮮情況的中國老江湖們,在平壤是一次次發抹黑財,這就是朝鮮投資環境的真實寫照。

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是道聽途說當老師,這是誤人子弟。真正去調查,去實踐,然後再得出結論。朝鮮的投資環境,與所有地方無異,只看自己的奮鬥,也與命運的進程有關,沒什麼不同的。


中國人在朝經濟現狀,可以用喜憂參半來總結。投資預期根據時期變化,政策和市場環境對投資項目有很大影響。身邊在朝投資人中,有借款幾千萬投資,結果打了水漂;也有通過幾十萬打拚,獲利數十倍。目前,礦類投資風險係數較大,建議盡量迴避。對於一個敏銳的投資者來說,朝鮮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國家,風險與回報成正比。

為什麼報道中有關投資失敗的負面消息較多?

首先,這些消息大部分是有據可查,千萬級投資的失敗概率較高,但部分存在單方面誇大對方問題和迴避自身責任,例如大家最常提到的國內某某集團,該公司在糾紛上起碼要承擔50%責任,當初其為追求暴利,不顧違反當地法律,簽訂陰陽合同,卻在網上炒作將所有責任推卸給對方,敢於擔當是一個企業人應有的風範,明白實情的人誰還願意以後跟你合作?

其次,媒體有意發酵炒作,媒體熱衷於報道朝鮮消息,特別是能夠吸引眼球的內容。

最後這點最重要,朝方不善於媒體公關和推廣自身優勢項目,有問題應及時跟媒體溝通,刪除負面報道,這方面國內企業較有經驗。

在朝鮮有哪些成功的中資企業?

下面,列舉一下在朝接觸到的中大型中企。中興、華為,負責朝鮮通訊網路架設,基本上朝鮮的手機通訊由以上兩家中企平分。瀋陽華晨汽車,與朝鮮合資成立汽車廠,生產中型、重型卡車,由中方生產,在朝組裝。長白山煙草公司,與朝鮮多家煙廠合作,生產有20種品牌以上朝鮮香煙。有數十家類似中企,就不一一列舉。這些公司在朝設有分支機構,駐朝人數均達到30人以上,主要負責技術和管理。

為什麼中國人在朝投資容易血本無歸?

朝鮮窗曾就此與相關當事人進行了極其簡單地論證,粗略認為有以下原因:

1、國家政策原因。這方面大家都懂的,不細說。但這條不是最主要原因,不同意這個觀點的請看以下幾條。

2、中間人做鬼。大多數失敗的投資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他們對朝鮮投資前並沒有進行深入地實地考察,而是通過中間人的一方之言,中間人為撈取好處,或者轉嫁自身的失敗投資損失,過度誇大在朝投資的贏利空間,承諾當年即可獲得幾倍收益,而卻有意迴避介紹在朝投資風險。事實上,部分風險是可以減少,甚至在投資前期就可以規避。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投資意向、進程和風險規避,都受到中間人操縱,導致部分中方投資者最後血本無歸。

3、投資決策失敗。投資者個人決斷將在華投資成功經驗,整體搬套在朝鮮項目上。例如,在華極具暴利的採礦業。朝鮮礦業自從2010年開始,就已經走入下坡路,很多2011年後再介入投資該項目的投資者大多血本無歸,成功者僅佔少數。同時,贏利預期過高導致盲從。投資者抱著賭的態度去朝投資,希望在短時間內獲得數倍利潤。這種觀點容易導致一名投資者失去應有的冷靜。

為什麼還是有大量的中國投資者前赴後繼去朝投資?

朝鮮窗了解,在朝投資,特別是在平壤投資的華人,不僅僅局限于丹東、延邊地區。投資者遍布中國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等東部、中部城市,甚至香港、台灣地區。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他們看好朝鮮的市場前景。的確,有些人從中也搶到了商機、嘗到了甜頭。一些成功者在朝鮮創造了商業神話,這方面,朝鮮窗不便多說。

除在朝鮮外,朝鮮窗還有些在非洲、南美等地區個人打拚的朋友,儘管地域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成功特徵,他們敢打拚、眼光准、不盲從、不懼失敗,他們倒下過,但站起來時贏得敬佩!

如何規避風險?

相比而言,在朝投資風險要大於國內,應儘可能的減小風險係數。朝鮮窗建議,初次在朝投資,不宜額度過大,選擇前期了解市場、鋪設關係網為主。朝鮮也是講究人脈,沒有官方出面,合作風險較大,當然,中小額投資可以忽略此條。官方出面,不應局限於在公眾場合會面,而是重在強化個人感情,你懂的。

最後,祝願所有在朝鮮等海外的中國投資先驅者們,取得商業成功!


開城玩過的東西……

新義州號稱朝鮮版香港,特區政府都搞好了,現在還不是那副鳥樣


坑了韓國人,又來坑中國人。

花錢把工廠建好之後,再把人趕走自己玩,世界上真正的風險投資,沒有之一。

遼寧首富夢斷朝鮮:2.4億投資血本無歸求告無門 http://t.cn/RAl0DJr


我看朝鮮就是一直永遠喂不飽的狼狗,也正因為還是狗,所以我大中華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哈哈。


13年業務對口企業賣給朝鮮30台國產銷量前三的某卸重卡。車交付到朝鮮之後,結款至今無下文,1000萬軟妹幣按主體思想考試成績由金太陽閱卷後結算?


實名反對兩個精神朝鮮人的回答,千萬別去朝鮮投資頂多做做易貨貿易還行。投資的話先別說你拿一堆廢紙似的朝鮮元有啥用,在這種私人財產沒保護的地方你的東西就是國家的。


推薦閱讀:

如果萬曆時期明朝順勢佔領朝鮮,歷史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中國的朝鮮族、韓國和朝鮮國這三者的由來以及聯繫?語種一樣,為什麼不是一個國家的?
在沒有外部力量干涉下,南北朝鮮開戰哪方能贏?
如何評價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答日本媒體關於朝鮮的問題時表示「我不知道」?
為何朝鮮的脫北者願意逃往韓國?他們到韓國後能做些什麼,韓國政府又是怎麼對待這些脫北者的?

TAG:投資 | 經濟 | 朝鮮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