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曲填詞為什麼要考慮原字的聲調?
粵語歌曲的用字音調與曲調是大致吻合的,為什麼會岀現這種現象?普通話或其他語言的歌曲是否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具有什麼特點的語言才可以?
這才是傳統的填詞,也就是根據音律起伏,填入或平或仄的字詞,例如我們所說的宋詞,其實也是歌詞,所謂的格律,就是嵌入曲譜後的高低起伏。這樣填詞的好處就是接近口語,不突兀,少歧義。缺點是相對難點,因為限制了很多字詞的使用。但習慣了也不會太難,假如要我現在用粵語填詞,我腦海里可以自動過濾那些不符合曲調的字,只是文采欠缺罷了。但是曾經有人叫我以同樣的方法填客語詞,卻感覺力不從心,因為客語的填詞趨勢也是忽略聲調,而沒有了對比和借鑒,很難自己研究出合理的搭配。。。
因為如果字音和曲調不合的話,就會變成「鵝悶是塊落滴好耳痛 鵝悶天天一氣個暢……」這樣啊=______=
我只知道普通話填詞不考慮聲調,粵語和越南語考慮。其它聲調語言(如泰語)不了解。僅憑我知道的這幾個樣本無從推知哪種是主流,也無法分析原因。
試試回答一下吧。本人曾經試圖去填詞,國語粵語都有嘗試,所以應該可以理解這個問題吧。
像一些答主所言,粵語有九音,因此粵語作為方言來說發音的難度比國語大得多,而且作為方言,理論性的普及是很匱乏的,所以出現的情況是,
我們看到的唯一研究粵語發音的權威只有廣州音字典,而且我們還可能會看不懂中間的聲母韻母,所以作為地道的廣東人,我填詞嘗試的開始都是國語。
所以我一直讚歎港樂的精深,粵語的九個音,比七個音符還多,但是很多詩意的句子,場景性的句子都可以表現的很好,答主都要淚奔了先去哭會。
據答主對語種的淺薄認識,在我們知道的語種里,粵語填詞的難度會比其他都要難。國語根本無法比。其中的原因應該就是音符特有的一種韻聲和語言發音韻聲的對應程度吧,越刁鑽的越難服侍。日語歌曲燃,旋律好聽是一個原因,歌詞的單純和引申也是一個原因,而在填詞上,難度明顯小很多,原因大概是日語的音都很接近,容易達到押韻的感覺,但是同樣的意思來到國語甚至粵語,就很難達到用簡單的語言去表達,具體的實例大概奧特曼類的主題曲,粵語和日語比較就可以明白了吧。
最簡單的例子黃偉文《心急人上》就是一個錯誤示範。副歌「又不是八十年代」粵語聽起來其實是「油不是八十年代」,這個「又」是錯音。粵語填詞出現錯音通常是換詞,換成對的音調。比如「記憶」錯音通常改為「憶記」
不按九聲六調作詞?
香港的流行樂壇有「先曲後詞」的傳統,因而作詞人更多地被稱為/自稱為「填詞人」。而這些填詞人本身就十分考究粵語廣府話的發音,將一份詞交給歌手時,甚至會聯同歌曲監製一齊糾正歌手的懶音、錯音。至於反面例子,最簡單地,可以參考「麥兜」電影和動畫的系列主題曲、插曲、片尾曲。
另外,粵港澳三地的粵語唱詩班、教會學校校歌都如此,好比本人高中母校真光中學的其中一首校歌「真光快樂歌」。「真光快樂歌」
真光學堂,我聞其名,樂極樂極,心口相應。在彼求學,確是高興,確高興,無人不為我高興。學了一年而再一年,不經不覺,甚有進前;
若公不信我之言,快快來真光一見,你便知我不肯說謊言。此歌的音頻在優酷網上可以搜索得到,大家可自行對比,我作為廣州世居市民只能表示,剛入學時聽這首歌,部分意思只能對照字幕參明。普通話本該像粵語一樣按照聲調填詞的!這是我們漢語音樂的傳統,我們竟然丟掉了,可惜,可惜。可惜!
事實上,一旦旋律與聲調契合的話,歌曲會悅耳、協調很多。普通話事實上也是有旋律與聲調吻合的作品的。比如李宗盛大神的歌就是唱的像說話,很協調。例如李宗盛作詞作曲的《領悟》片段:啊!多麼痛的領悟!你曾是我的全部!
只是我回首來時路的每一步都走的好孤獨。啊,多麼痛的領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只願你掙脫情的枷鎖、愛的束縛,任意追逐,別再為愛受苦。其中很多字都按照聲調「滑」的趨勢來安排旋律。比如「痛」是去聲(從高到低)對應sol到re,「悟」也是去聲(從高到低),對應mi-re-低音sol,「部」類似。
大家可以試著用力朗誦粗體字,你們會發現:誦得越是盡情,吟的越像唱歌。這是辛曉琪女士演出的單曲《領悟》http://music.163.com/song/25730249?userid=334484069 (@網易雲音樂)
比如駱玉笙先生的《重整河山待後生》。
《重整河山待後生》歌詞如下: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大家試著朗讀一下加粗的八句話,你們會發現,朗誦時情感越激烈,吟出來越像是唱出來的。這是駱玉笙的單曲《重整河山待後生》http://music.163.com/song/272307?userid=334484069 (@網易雲音樂)
看到了吧,普通話是有這種「我說即我唱」的聲調契合旋律的歌曲的,只不過越來越少罷了。
整首《重整河山待後生》中,除了「為雪國恥身先去」中的上聲字「恥」沒有遵循上聲的發音方式吟唱外,其他的所有五十五字:凡陰平字都是要麼一個音高到底,要麼開頭平穩、之後緩慢地波動;凡陽平字總體趨勢都是越升越高;凡上聲字都是起音比較低,越升越高;凡去聲字都是起音高,下降幅度大的。非常符合普通話的聲調,因此聽起來很和諧,錚錚之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鐫刻於心。 明明按照音調填詞是漢語歌的優良傳統,為什麼現在的北方話卻丟棄了呢?實在是令我困惑啊!可惜,可惜。可惜!今天為了作,粵語難以先詞後曲是不是以訛傳訛這個問題,作了三個圖。你仔細看下。
國語歌曲傳統上也是按聲調填詞的。上圖是趙元任《中國音韻里的規範問題》中對國語歌曲字調及曲調配合方式的總結。雖然也許現在第一種應該絕跡了,第二種也應該絕跡了,但是傳統還是有的。中州派的話應該是從宋代宋詞以來的傳統方式。聲調語言都可以達到這種效果,但是可能填詞方式更符合上圖中按照調類決定後字音高的第一種而並非按照調值走的第二種。
這個和粵語讀古詩文差不多,有種鏗鏘有力的感覺。
題主可以自行百度「詞曲咬合」相關知識。
因為語言本身有音高,這種音高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好比一句話男人和女人說的音高不同,但是我們都能領會意思,我們通過一句話裡面不同字的相對音高來辨別究竟是一二三四聲哪一聲的字,而粵語的聲調更多,有九個,就有更複雜的相對音高的變化(英語只有兩個),這種相對音高的變化必須和旋律的相對音高變化相符合,即詞曲咬合,如果旋律上一個音符到下一個音符是往上升,而字音從上一個到下一個是往下降(比如一個一聲字後面接一個三聲字),詞曲的音高變化就不能咬合,就會「倒字」。
比如說最炫民族風裡面的「斟滿美酒讓你留下來」,斟滿是一聲到三聲,音是往下的,但是旋律「36 65 32 12 3」的「36」音高是往上的,於是我們就聽成了「怎麼沒就讓你留下來」(三聲到一聲升高)
而粵語有九聲,這種變化會更明顯,所以聽起來會更合旋律,這也是為什麼粵語歌一定要先寫曲後填詞的原因,因為先寫詞就會造成要旋律去將就歌詞音高變化的情況,而李宗盛著名的口白式唱腔,就是旋律音高和歌詞音高的變化完全一致。應該是類似吟誦的那種依字行腔吧,而且粵語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漢語的讀音,依字行腔填詞成一首歌之後聽起來也會很舒服很自然。
普通話帶著聲調填詞就有點京劇或者民謠的聽感?
「他一日三餐就是窩頭鹹菜么就著一口大碗茶」
「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臉上畫」「菊花台倒映明月」「夢回大唐愛」「讓我再嘗一口秋天的酒,一直往南方開,不會太久」我在二環路的裡邊想著你,你在遠方的山上春風十里」「董小姐,你嘴角向下的時候很美,就像安河橋下清澈的水「和粵語比的話,普通話帶聲調填詞聲調折損還是略大,但是可以大體保留。
對於最後一個問題,我覺得調值短且均衡的方言帶調填詞更容易,存真度更高。調值短對原曲旋律影響不大。調值不均衡(包括連讀變調),比如西官可能堆積的陽平21,淮官可能堆積的入聲5,直接讓曲調沒了調整的餘地,一直壓低和高亢。對於一門方言眾多的語言來說,
沒必要考慮聲調,當然,我指的是官話。京韻大鼓、四川清音、東北二人轉,填詞都會考慮聲調,而且吻合度非常高。自從上世紀國語運動以後,
大量國語歌曲都不再考慮適配音調了。為什麼?你適配了北京話聲調,往南到河南山東聽起來就已經不和諧了。四川清音在雲貴川渝人聽來聲調和諧,但其他地方的人不會覺得;京韻大鼓、東北二人轉、信天游,皆然。粵語不一樣,越南語也不一樣,
粵語只考慮省港兩地為主體的聲調,特別是香港的聲調,因為粵語歌大都誕生於香港。但其實也不能匹配全部粵語方言,粵語內部也有聲調差異,只是沒官話南北差異那麼大。一句話,官話填詞仍然考慮聲調,
但僅限於以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民歌。其他的,沒法考慮、沒必要考慮,所以就不考慮了。粵語歌的填詞者大部分都是香港的粵語母語者,面向的對象也只考慮本地;國語歌的填詞者和受眾幾乎可以說是全國,怎麼適配聲調?按古人的做法,按韻書套平仄對韻腳?你讓方文山怎麼寫歌啊,他連音英,恩哼都是通押的。
不過呢,因為粵語歌詞要考慮聲調,用字用詞局限,所以產生了大量不粵不官、桀牙拗口,半文不白、不知所云、文法不通的歌詞。文青們喜歡得緊,以為那就是宋詞遺風。其實呢,老夫認為,那就是不好好說人話。推薦閱讀:
※為什麼薛凱琪的「我們 」兩個字的廣東話發音被吐槽?
※如何理解林夕的《最後今晚》?
※你認為郭偉亮最好的作品是哪個?
※有什麼冷門卻好聽的粵語歌?
※如何評價張敬軒2016年新專輯《Vi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