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有選擇地玩最值得玩的遊戲?

遊戲種類很多,各種遊戲類別下的遊戲更加是多如牛毛。但好遊戲並不多,有些遊戲浪費時間,有些遊戲不利於成長。

歡迎資深遊戲玩家推薦一個最值得玩的好遊戲由淺入深的列表。類似豆瓣上讀書的書單、電影榜單一樣。

我的問題是如何幫助孩子(年齡無界限,零基礎)「有選擇」的玩遊戲,以便做到即使是玩,對自身也是一種提高。哪怕不是知識能力上的提高,至少也要做到同等時間上體驗更佳。

可能男孩、女孩還不盡相同,有經驗可以分開論述。

關鍵詞:精品遊戲,由淺入深。

希望也能得到來自醫生方面的建議。


這個題目收到不少知友的關注。有朋友說我這個方案當個長期研究項目來做。我甚以為然,即便對他人無助,對自己而言也是個很好的記錄。所以打算長期更新。

------------------第三次更新 150819-------------------

------------------------正文---------------------------------

在這個問題上,我和孩子的母親完全持相反觀點。妻子是希望採取「堵」的策略,我則選擇「疏」。最終我的辯論佔了上風。深思熟慮後我撰寫《遊戲達人養成計劃》(發表於大眾網路報)。應部分答友要求,把文章公布一下:遊戲王養成計劃_Liermonk_新浪博客 以下回答可以看做本文的精簡版。

作為知行合一的證據,我5歲的兒子已經經歷了從手機到psp,到ipad,到wii的洗禮。現在已經可以獨立玩類似馬里奧銀河之類的動作遊戲了。

下面談談我的理念。

我認為未來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文明越發展人類就越趨向於數字化。猶如《悲慘世界》中預言書籍會替代建築一樣。數字化會替代任何事情。再加上資源相對匱乏的趨勢,遊戲是戰爭之外拯救人類的唯二法寶。在這種大趨勢下,想要孩子們不接觸遊戲,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所以,為了避免惡性沉迷,還是應該有計劃的培養孩子對待遊戲的態度。

從心理學上來講,要對某一件事情有較為深刻和公正的判斷,首先就要深刻的了解它。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讓孩子玩遊戲。這是無可置疑的。重要的是,養成路徑上有諸多禁忌。

1 幼兒的視力問題。在6歲以前嚴格控制單次遊戲時間。每次20分鐘為宜。另外要知道屏幕越小危害越大。所以請孩子儘早離開手機遊戲,甚至ipad之類的平板遊戲。一方面這些終端屏幕過小,另外,這個平台上好遊戲實在太少。

2 幼兒的思維問題。很多遊戲在我看來都是垃圾遊戲。比如各種跑酷的那種純粹的條件反射訓練。或者《捕魚達人》這種收集式遊戲,這種玩意對孩子的思維是一種摧殘。應該儘早讓孩子接觸「解決問題」式的遊戲模式。比如《植物大戰殭屍》。

3 幼兒的心智問題。竭力避免孩子迷上低級的重複性感官愉悅。比如我兒子有一段時間迷上超級馬里奧的第一大關卡。這一關難度極低,獎勵豐富。他選擇不停的重複這一關卡。我用了很多獎懲辦法,才鼓勵他繼續挑戰更高難度的關卡。在這一個問題上,所有的網路遊戲都是要嚴格禁止的。因為所有網遊都竭力迎合玩家的快感曲線,很容易讓玩家進入一種低級愉悅狀態。

4 目前來看,我必須強調移動終端遊戲的弊端。這些遊戲的設計目的主要是考慮了兩點。1 佔用碎片時間,2 用戶粘性。這與遊戲機上的作品非常不同。

而這兩點導致的結果就是——遊戲格局普遍小,深度淺,操作親民,挑戰小,過於注重flow。對孩子而言,這些遊戲的弊端很大,幾乎比得上PC上的網遊。所以我做出重大決斷——徹底禁止移動終端的遊戲,甚至包括《我的世界pocket》或者《植物大戰殭屍1》這類比較正面的遊戲。(2015年-8-19修訂內容)

現在回到主題上來——究竟哪些遊戲是最先推薦的。優選以下幾種類型。

a建設性遊戲。比如《我的世界》。這種完全開放式的,自主的,易於理解的遊戲是優先順序最高的遊戲。

b 解謎遊戲。即重點鍛煉解決問題能力的。在這個方向上說非常推薦孩子玩桌游和各種棋類遊戲。但是現在市面上多數所謂的解謎遊戲都不太好。或者因為氣氛搞得太詭異,容易讓孩子害怕,比如limbo或者room。或者謎題根本就是低級的「找不同」或者「點點點」的,比如《埃及xx》。

c 動作遊戲 這類單線程遊戲比較容易引發孩子的興趣。另外鍛煉一下手腦眼的配合協調也不錯。雖然不推薦但也不必禁止。比如超級馬里奧系列以及射擊遊戲。附帶說一下 ,西方遊戲實驗室的結論是,那些玩fps遊戲的玩家視力普遍好於平均值。遊戲的力量_達芙妮?芭菲莉亞: 電子遊戲中的大腦

d 桌游及各種非虛擬遊戲 這些遊戲的細節性是虛擬遊戲無法相比的。而且可以發揮更多的創造力。比如我現在跟兒子下跳棋,

他有天問我:我定個新規則吧,一次跳2個棋子咋樣。

我說:你真棒!心中吐槽說其實本來就有這種規則。

0-6:我的世界,超級馬里奧等任天堂系列,植物大戰殭屍1(特別註明了1代,因為這個不是網遊,屬於入門遊戲),數獨,五子棋,象棋,圍棋……

兒童期可選的遊戲相當少。不過一旦孩子過了6歲的界限,選擇範圍就擴大很多了。很多經典的遊戲都可以讓他嘗試。甚至也可以鼓勵人人對戰遊戲了,比如LOL。你沒看錯,小學生LOL可能給大家很不好的體驗,但是這個階段競技遊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是鍛煉判斷力不錯的途徑。所以如果你真的無法忍受小學生,那就多批評教育,順便磨練一下自己的定力。

同時,解除了恐懼心理之後很多優秀的解謎遊戲都可以開放了。

另外,具有優秀劇情的(正能量)RPG,AVG也可以拿出來啦。

6-10:魔獸爭霸3,英雄聯盟,LIMBO,ROOM等,仙劍系列,最終幻想系列,上古捲軸,文明。

這期間可以帶領他在某個高質量mmorpg里建個角色,最好是比較新的遊戲(資料片還沒出太多的)。注意嚴格限制遊戲時間。這不是讓他玩,是讓他了解。

10-18:可以適當的讓他玩mmorpg了。但要跟他一起玩!

不過有很多比mmorpg更好的單機遊戲更值得推薦——高質量的,帶有明顯哲學和社會學味道的遊戲。比如《美國末日》《生化奇兵》《刺客聯盟》《質量效應》《輻射》《寂靜嶺2》《光環》《使命召喚》甚至《GTA》。

總而言之,引導孩子去玩遊戲的方式應該是讓他只接觸精品。就好像培養一個吃貨,只給他吃真正的美味。同時還有一個法則就是,儘可能讓他體驗的更多——人很容易進入遊戲設計師編織的「幸福的網」中,絲毫不能察覺其中的危險性。即便是成人也是一樣。作為指導者,你的任務就是讓他進入更多的各種類型的網。希望他經過各種歷練之後,能悟到遊戲的本質。只要達到這一點,導師的任務也就結束了。比如我吧。在我眼裡《超級馬里奧1》和《GTA5》已經沒多大區別。

------------------------------------------------------------------------------------------------------------------------------------

mmorpg還是不推薦了吧,畢竟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有自己的選擇性。有足夠的自制力。

如果之前實驗失敗了,這時候與其推薦還不如想辦法禁斷。

-------------------------------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

不談辯證法的作文都不能給滿分。

我也意識到遊戲對兒童的負面影響。最嚴重而且難以避免的就是對心理上自發探索性的抑制。原因是遊戲世界的細節太少。即便GTA這種奇葩與現實世界也是無法相比的。

長期浸淫遊戲勢必早就孩子觀察力遲鈍。這還是其次,更為重要的是遊戲中普遍存在的獎勵機制,這個機制鼓勵(誘騙)孩子遊戲下去。但現實里是沒有獎勵機制的,沒有成就系統,所以,勢必導致孩子主觀能動性的降低。

對於這些負面影響,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只能從其他的更現實的項目中補足。比如帶他玩非虛擬的遊戲——棋類項目,桌游。還有自己設計的遊戲——對於一個遊戲大師而言任何現實都可以發展出遊戲。比如孩子小時候我跟他玩一個數字遊戲,叫湊十。我說2,他說8,我說4他說6,這類……

還有在孩子專註任何事物的時候不要打斷他,包括他對著一顆小草發獃的時候。這是提升孩子觀察力、主動性的重要時刻。

-----------------------試驗品報告---------------------------------------------

目前試驗品接觸遊戲4年。

視力正常。同齡人在1.0的水平時,試驗品達到1.2。

運動狀態:跆拳道晉陞到黃色帶。

語言情況:超長。與天賦有關。

認知能力:超長。可以完成三位數以上的加減運算(與桌游大富翁有關)。可以自己閱讀少兒書籍(與遊戲里大量出現的文字有關)。

邏輯能力:超長。學前班認知檢測,邏輯能力滿分。不知道是否與遊戲中強烈的邏輯要求相關。

心理情況:正常。能完成按時遊戲的規定。當然他會不遺餘力的為自己爭取遊戲機會。

我也做過實驗,要求他在某幾天戒斷遊戲。他會傷心、哭鬧。不過一旦知道這個決定無法改變,也就平靜的接受了。

負面狀態:

就個體而言,試驗品確實觀察力一般。但他從小這方面就不突出。還不能證明與遊戲明顯相關。

試驗品相比其他的小孩略宅——不會吵著出去玩。這與遊戲固然有關係,但與環境也有很大關係。我們小區門口本來好好的廣場,每晚他們小朋友們會聚在一起玩。可是最近這些日子被廣場大媽佔據了……你讓孩子們怎麼辦?

ps,有朋友說遊戲對人沒有回報。那也是錯的。在這個冷酷的現實中,遊戲如同其他藝術品一樣,會給人精神安慰。這是心理上的。物質上來講,我的幾個鐵哥們進入了遊戲業,這算不算回報?而我作為遊戲撰稿人,也至少收穫了也稿費吧。

這世界上,任何你喜愛的事物都會給你回報,關鍵看你怎麼做。


10月16日,感覺必須增加一些東西了。

因為題主沒有加年齡限制,所以我這邊要明確說明,不贊同讓過小的孩子(&<5)接觸過多電子遊戲,或泛化來講,(嚴格意義上的)遊戲。

說明一下原因。

近年來,發展心理學領域有這樣一種主流觀點,兒童在認知發展中,會建立他們的「基本理論」,即兒童最初理解世界的框架。在每個領域中,兒童試圖發展出一個一般性的理論,然後用一系列新的經驗對這個理論進行修正。且認知發展過程中,社會交往起到重要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原答案提到的第一點就是社交壞境。

接下來說一下遊戲

「遊戲」一詞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我貼一段Ian Schreiber總結遊戲的元素(遊戲邦漢化)。

*遊戲是種活動。

* 遊戲具有規則。

* 遊戲包含衝突。

* 遊戲具有目標。

* 遊戲包含決策。

* 遊戲是虛構內容,它們非常安全,脫離正常生活。這有時也指玩家進入「魔法陣」或共享「有趣心態」。

* 遊戲無法給玩家帶來物質收穫。

* 遊戲就有自發性。若你處在槍口下,被迫參與所謂的遊戲活動,有人會認為這對你來說便不再是遊戲(試著想想:若你認同這點,那麼有些玩家自發參與,而其他玩家被迫參與的活動則既是遊戲,又不是遊戲,這取決於你所處的立場)。

* 遊戲具有不確定的結果。

* 遊戲是真實內容的再現或模擬,但其本身採用虛擬模式。

* 遊戲缺乏效率。規則會融入限制玩家採用最便捷方式實現目標的障礙

* 遊戲包含機制。通常這是個封閉機制,這意味著資源和信息不會在遊戲和外在世界間流動。

* 遊戲是種藝術形式。

在年幼兒童認知發展,對於遊戲進行內化的過程中,什麼會被內化進去,這個影響不好估量,我目前所看到的支持兒童玩遊戲的研究文章所採用的樣本也都是6歲以上的兒童。所以我只能保守的建議過小的兒童不要玩遊戲。

分割線線線線線線線 以下是原答案======================================================================================================================================

說真的,如果是為了正確引導,我建議從玩桌游開始,雖然我個人花在電子遊戲上的時間比桌面遊戲多很多。

桌面遊戲面基可以提供的社交環境比電子遊戲要貼近現實。我玩兒WOW也7,8年了,有1,2年都屬於重度玩家,剛開始完全沒有現實交集的朋友現在保留的幾乎沒有。當然也有同學去了很多線下聚會,交了一些好朋友,但是在網遊中要進行這樣程度的社交是要比現實環境中要多付出很多努力和代價的,更不用說單機遊戲了。而保持固定頻率去一家桌游吧幾乎完全不用刻意就可以到達類似的效果。

「過度沉迷以致脫離現實」的風險,桌面遊戲是比電子遊戲要低很多的╮(╯▽╰)╭。

教育效果的話,桌游並不比電子遊戲差。事實上,講清一個遊戲的知識和故事背景是教授桌游的第一步,在這方面,桌面遊戲玩家許多非常傳統。好的桌面遊戲由於介質受到限制,在題材和遊戲性上下的功夫是驚人的。

還有,只要不入萬智之類的千年大坑,單個桌游一般粘性都不大,都是換著玩兒的,提高接受知識面的廣度。對於教育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優點,因為一個遊戲的知識一般在十幾局遊戲中就可以接收,剩下重複玩百盤千盤,都體驗的是遊戲性,最多還有一些隨著策略深入帶來的哲理思考。桌游是非常適合廣泛涉獵的遊戲,也不容易發生一頭栽進某個遊戲拔不出來的情況(別玩兒萬智哈,這邊不是說萬智不好,而是坑真的略大,略大╮(╯▽╰)╭)

另外,玩桌游絕對可以鍛煉收納整理的能力,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能力呢。

推薦幾個。

TS冷戰熱斗。

《冷戰熱斗》(Twilight Struggle)是一套以二戰結束後美國,蘇聯冷戰、爭霸的歷史故事作為背景,模擬了美蘇爭霸長達45年的歷史。

這個遊戲的版圖是世界地圖。主要元素有政治影響力,核危機等級,太空競賽等。

這個遊戲的牌,每一張都是一個不一樣的歷史事件,且卡牌遊戲效果和歷史事件結合的非常巧妙,拍案叫絕處比比皆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例如古巴導彈危機,巴拿馬運河回歸,北約,華約,朝鮮戰爭,台灣決議等等,一共100多張。

我這種軍事/地理白痴玩了之後感覺知識暴漲完全HOLD不住。

而且這個桌游的遊戲性,策略性非常好。

我和我滴男盆u玩這個的時候曾經被中年大媽圍觀1小時後說「我也要給我孩子買一個」

歷史巨輪TTA

類似於桌面版的文明。

遊戲是發展自己的文明,軍事力量只是你的國家的一個方面,其他方面有人口、生產力或科技,綜合建設自己實力才是強大的關鍵。由於英雄,奇蹟,和科技牌的設計,使遊戲十分貼近真實文明,用來講人類文明發展史之類的故事很合適,而且其中有許許多多的熟面孔,伴著遊戲講知識也是很有意思的。

授教於樂,擺豆擺到手殘。

策略性也是頂尖的,桌游一般能讓我開10盤的就算很有深度的遊戲了,這遊戲我玩兒了百盤不止,當然數千盤大神的大神比比皆是,輕鬆將我剷平。

波多黎各

這個我就開了15盤左右,但是確實是榮譽無數的遊戲。

上百度百科

波多黎各遊戲中,玩家回到了航海時代,扮演那些遠渡重洋的西班牙移民,

在群島中嘗試建立起繁榮的殖民地。每一位玩家都是波多黎各的種植園主,可以種植最多5種作物。玩家必須設法比競爭對手更有效的使用他們的業務:種植作物,並有效保存,在聖胡安建造有用的建築,部署最佳效果的開拓者,在正確的時間銷售作物,和最重要的——將貨物裝船運回歐洲獲得最大利益。

電廠很不錯,但不太推薦,電廠的遊戲性太強以至於其他方面幾乎提供不了什麼。

來點休閑的

這是我個人分的,比如現代藝術明顯是拍賣遊戲,但是比較休閑嘛~~

現代藝術

非常棒的拍賣遊戲,上手奇快,分分鐘帶你初窺拍賣門道,互動性,參與性極強,完全沒有一個人進行回合的時候其他人乾等著的情況,我最推薦的桌游之一。有中文版,吳昌碩哦~~

這款遊戲當年輸給了卡坦島。╮(╯▽╰)╭我覺得這個比較好玩。

加拿大棋

完全是用來鍛煉身體的,彈崩指甲蓋。

花火/瘟疫危機。

合作的遊戲,PVE向,大家通力合作打敗AI/遊戲設定。

卡卡頌

經典的遊戲,經典的造型。地圖是拼圖拼起來的,萌化了的搶地盤過程,非常適合小孩,當然也很策略。

我是大老闆 談判性質的桌面遊戲,體驗商戰魅力,由評論區 @嚴肇雋選送~~

領土
 DBG(快速構建牌庫遊戲)中優秀的一款,一局遊戲中,所有人都從同樣的狀態開始,按照策略不同構建自己的牌庫進行遊戲,慢慢產生天壤之別。

棋,各種各樣的棋。

嘴炮遊戲。

狼人

抵抗組織。比狼人優化的地方在不死人,所有人都是從始至終參與的。

先寫這麼多吧。

我有個朋友玩遊戲的標準是「能商量的遊戲就是好遊戲」

很多桌游就是這樣~多與人商量,多和人合作,合理競爭,完成雙贏。這些對孩子的成長可能不錯吧~


似乎有點跑題總之就是說說為什麼喜歡遊戲吧

我媽有一個超大的家族 她的長輩、兄弟姐妹數量遠遠超過正常家庭..

到了我這一代 同齡的孩子越來越多 上學都是一大幫子人手拉手去學校

別人是拉著小夥伴 我是拉著表哥表姐侄子侄女(沒錯就是和我同齡的後輩們...)

一直到去年我才發現 這些同齡的孩子不論男女不論學業是否有成不論現在在哪個層次打拚

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沉迷遊戲

沒有一個例外 或許說沉迷有些過 總之就是遊戲佔據生活中很大一部分 可以為它放棄一些別人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

真的一個例外都沒有 我特別好奇

我為此思索了很久 直到最近才有些眉目

我某個表姐的二婚對象 有一次帶著孩子來串門

他家孩子上初二 見了我規規矩矩的叫阿姨

我那時正在玩海盜信條 正好在過劇情 表姐夫和孩子還以為是電影 我解釋了一翻才解開誤會

之後開始打海戰 我本以為初中的孩子會對這個很好奇 結果他完全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

午飯時間 我剛炒了個菜 表姐夫說讓孩子來露一手

孩子做飯期間 表姐夫悄聲對我說 這熊孩子成績差班裡倒數 無論如何都不愛學習 就愛琢磨菜 我現在正磨練他廚藝呢

我被震驚了

我想起我那會拿著彩筆畫畫都被說不上進

也想起第一次挨揍就是因為上課開小差被老師告了狀

想起成績下滑時父母和別人談起時的語氣

面對不愛學習這樣不可饒恕的行為 表姐夫為什麼還那麼淡定呢?

孩子做了蒸扇貝 豆腐湯 炒蝦仁

不錯的家常菜水準 席間表姐夫笑誇孩子做的不錯 比上一頓長進了

我數了下記憶里被爸媽誇的次數 默默吃飯

因為知道我喜歡遊戲 席間也談起遊戲的問題 表姐夫說孩子對遊戲一點興趣也沒 手機都不怎麼愛玩

我覺得這絕對是和我三觀有著超大區別的孩子 為什麼有孩子不愛玩遊戲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飯後 表姐夫讓我幫忙網購了倆魚竿說 明天釣魚去 順便選倆大小合適的魚兜子 可以讓我表姐帶孩子抓蜻蜓時用

表姐還選了餐墊 周末去森林公園野餐

孩子抱怨之前菜場買的魚不好

抱怨一場籃球沒打完表姐夫就沒勁不打了

表姐抱怨上次出去時被晒黑了

表姐夫抱怨表姐和孩子吃太多

別人是被秀恩愛被閃瞎狗眼

我是被秀親情閃瞎狗眼

哦還有 他們每個季節都要去京郊玩 花費不高卻玩的很歡樂

表姐夫對孩子的興趣表現出的極大的支持

孩子愛做飯 表姐夫就帶著他釣魚 釣完教他處理魚鱗與內臟 在廚房裡指點他怎麼煎怎麼煮怎麼炸

表姐夫一把年紀 打籃球打網球乒乓球連足球都會踢幾腳 他們還參加了業餘的騎行小隊 一起交流車子壞了怎麼修 還有踏頻什麼的我完全不懂的辭彙

我發現 這個成績比我差的多 家境不見得比我好的孩子 享受著我想都不敢想的童年

我突然知道為什麼我對遊戲無法自拔了

在我小的時候 父母忙於工作 有休息的時間他們寧願多賺點錢

父母和我、和弟弟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

於是對我們實行簡單粗暴的高標準高要求原則

不能看電視

成績必須好

所有的獎勵和成績掛鉤 包括衣服零食

不聽話要挨打

不夠優秀要挨罵

不能和學習差的孩子交朋友(我爸爸曾對我的好朋友大吼大罵 嗯 她成績差)

一直到25歲的今天為止 父母對我和弟弟都有著極強的控制欲

我愛他們 他們也愛我 但是我發現我們之間卻並沒有太多的尊重與信任

現實里的無趣、彷徨、壓力一進遊戲就煙消雲散 遊戲於我 和現實比起來誇張的說是天堂和地獄

那些自由而廣闊的世界 毫無疑問吸引了我

我只要稍加努力就能享受著人們的尊敬 權力、榮耀、地位、金錢甚至愛情與家庭

儘管我知道那不過是一堆堆數據 但是我怎麼可能拒絕這樣美好的世界 而去回歸無趣的現實呢?

而對於表姐夫家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 生活中的溫情、樂趣 遠遠比遊戲好玩

那些數據里的繁榮與虛假 又怎麼能取代他多彩的生活呢

於是他們親自選池塘釣魚而我在遊戲里用滑鼠釣魚


————————————————————————

前言:其實家長必須控制孩子玩遊戲——為了孩子的視力!血之體會!

————————————————————————

前提:適合孩子,並不意味著低幼。

注意:

別碰手機【網遊】

——當前市場上的手機網遊全部都是【商品】,是滿足和創造消費者消費慾望的東西,我不敢說他們不是【遊戲】,但是肯定不是家長該給孩子提供的遊戲。

別刷子遊戲

——諸如大菠蘿、無主之地、命運還有怪物獵人之類的遊戲,他們之中的一些也許是偉大的遊戲,但是謀殺時間,回報空虛,在你放棄之後會驚奇地問:時間去哪了。

別碰大部分GAL

——少部分則必須要玩,後面說。

別碰大部分PC端網遊和競技遊戲

——首當其衝是英雄聯盟!

同時,我想說,一些能給成年人帶去樂趣的創造性遊戲,並不一定適合孩子。

手游端

藝術性:紀念碑谷、天鵝之歌。

手機平台上有很多藝術性很強的獨立遊戲,他們之中有一部分由於題材過於壓抑,不適合孩子玩耍,這兩款只能說相對適合,甚至適合更成熟一些的」孩子」。

(我曾向我那外向的小侄女推薦過這兩款遊戲,她顯得不是很感冒,也許紀念碑谷這樣在成年人眼中顯得十分驚奇的遊戲,在孩子的思維和視界里會不甚驚艷。)

手腦結合(反應能力):古樹旋律、歲月紀、cytus。

相對於動作遊戲,音樂節拍遊戲同樣提升反應能力,這些適合稍微入門了的小玩家,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挑戰性。

策略思考:能激發興趣的棋類游、threes。

學會一門棋類是寶貴人生的財富,現在的平台有效降低了學習成本,何不順勢而為?

threes用作休閑——支持正版

PC端

這時候就不應該單純為了「開發」為目的去引導孩子玩遊戲,而是抱有美好的願望,去讓孩子體驗更豐富的虛擬世界。

這其中的把控其實更加重要,因為現在的信息實在是太多太豐富了。而且經過入門,孩子可能已經對遊戲有了相應的挑剔,和類型的潛在確認——他可能已經知道什麼遊戲看上去就很不好玩。

所以在這個階段,你可能需要的不是限制孩子去玩什麼類型的遊戲,而是有意識地把控孩子接觸遊戲的世界觀,讓孩子在可以獲得遊戲性的同時,建立屬於自己的遊戲觀,甚至世界觀。

GAL可以有,《clannad》是首推。

理解家庭和愛的美好,為什麼不可以?

暴力可以有,《COD》是首推。

體會電影遊戲化的魅力的同時,學會反對思考——不是所有老師都會在初中教給你「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畢竟歷史還是一門學科不是嗎?

《刺客信條》為什麼不能玩?就因為噴血嗎?孩子玩刺客信條你應該高興才是,越喜歡玩兒越高興——畢竟能這麼拎乾淨遊戲性光靠背景和故事撐起遊戲的不多。

(我真黑)

孩子對地理有興趣嗎?給他來一發《大航海時代》!

有策略需求?《文明》!

對太空有幻想?《X》!

喜歡武俠?《武林群俠傳》!

……

讓孩子玩適合他自身的遊戲,在能夠滿足他對遊戲性的需求的同時,激發他新的興趣,或者對未來成長有所裨益(無論是學問,技術或者思維),我想就是開明家長能通過遊戲給孩子帶來的最大的幫助。

再往後,可能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孩子早就可以自由選擇遊戲了,你給他帶來了豐富的遊戲經歷,正確的玩兒遊戲姿勢,以及通過遊戲獲取的其他知識。

但這時候你依舊可以嘗試將美好帶給他。

比如翻出PS3,拿出珍藏的《旅途》。

比如開個雙屏,祭出《傳送門》。

或者讓孩子去玩某個老掉牙的遊戲,接著告訴他,這是你老子我做的。

——一個遊戲愛好者對我那個不知道啥時候到來的,愛玩遊戲的娃的幻想


我比較有印象、兒子4-5歲時愛玩的iPad/iPhone遊戲:

  • Plants vs Zombie 系列

  • Angry Bird 系列

  • Where"s my water? 系列

  • Cut the Rope 系列

  • World of Goo
  • Slice It

  • Labyrinth (推介:Labyrinth 2 可以在Web上創作關卡,同步至iPad)

  • Candy Crush
  • Disco Zoo
  • Ace Fishing
  • DragonVale
  • Hay Day

除了買新關卡,從不會允許其他in-game purchase。

還有Wii:

  • Wii Sports
  • Wii Fit
  • Mario Kart


讓他早點接觸 《歐陸風雲》《鋼鐵雄心》這類遊戲。

並且規定最高難度,不能存檔。

這樣他從小知道管理一個國家和打仗是有多困難。

玩哭?對,就是要玩哭他。

比看歷史書來的直觀多了。防止他動不動就開上帝視角,以為自己抬抬手就能指點江山。

玩好一個裡面的小國家簡直是嘔心瀝血啊。

還能順便普及歷史知識和地理知識。

總比玩LOL,和槍戰遊戲來的好吧。


我準備教小孩玩P社遊戲,順便把歷史和歷史觀給教了。


不邀自答。求個贊。

@萬磊 的答案很全面了。我再隨便說說

首先,國內沒有遊戲分級制,這就意味著小學生可以玩cf這種暴力遊戲(我是疼訓黑)

所以給孩子選擇遊戲的時候一定要看遊戲是否適合他所在的年齡層,避免讓孩子過早接觸暴力遊戲。

這裡提供一下電子遊戲分級系統的鏈接。電子遊戲分級系統

低齡向的遊戲個人推薦劇情簡單感人的日式rpg比如dq或者空之軌跡(雖然我個人不喜歡玩)。這類遊戲劇情小孩子可以理解,有一定代入感,回合式戰鬥對操作要求不高,不會讓孩子半途而廢,有一定解謎要素,可以讓孩子稍微動動腦。如果有xbox和kinect可以嘗試瘋兔系列,全家同樂而且鍛煉身體。kinect的體感遊戲很多都適合孩子。

到12歲左右就可以玩日本評級為B+,北美評級T的遊戲了。這裡推薦三國無雙系列(雖然這個我個人也不太喜歡玩)操作有一定難度但是還沒到很難的地步,而且小孩子玩過之後肯定對三國故事有興趣,這時候就可以把三國演義和字典一起放在他面前了。肯定有效果。

實際上三國志這種策略遊戲也挺好的,從一個城鎮慢慢經營一點點擴張到一個國家,非常動腦。不過對孩子來說可能有點太複雜了。如果家長能陪孩子一起玩還是不錯的。

17歲開始就可以接觸幾乎所有遊戲了。可以先玩玩戰神系列。操作難度較之前的無雙有提升,又不會太難。而且劇情蕩氣迴腸史詩一般,我很多不玩遊戲的朋友都上網看過劇情通關視頻。

再就是一些rpg遊戲,首推巫師系列。這個遊戲是根據波蘭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很有深度,作為一個英雄在歷史面前的無力,人性善惡,都有很好的表現。

@萬磊的推薦「比如《美國末日》《生化奇兵》《刺客聯盟》《質量效應》《輻射》《寂靜嶺2》《光環》《使命召喚》甚至《GTA》」都很不錯,另外再特別推薦一個《暴雨》,裡面充滿了在極度絕望狀態下艱難的抉擇。

不過要說一下, @萬磊 推薦的這些遊戲除了光環,剩下的日本評級為d或z,北美評級為M,適合17歲(北美M級,日本D級)或18歲(日本z級)以上用戶,而不是10-18歲。

另外我個人比較喜歡日式act,首推鬼泣系列,忍龍系列,魔女系列,怪物獵人系列。這些遊戲劇情比重不大,但對操作要求極高。剛玩第一關過不去很正常,但熟悉之後只要操作夠好剩下就是想像力的問題了,網上很多這些遊戲的達人操作視頻和mv。這裡插一句自己對於遊戲的理解。如果你想要最好的劇情,請看小說,如果你想要最好的畫面,請看電影。雖然很多遊戲有不錯的劇情和畫面,但讓它與其他娛樂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遊戲可以操作。而我說的這些日式動作類在操作性上做到了極致,可以說是最遊戲的遊戲。

實際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已經懂得自己選擇了。軍迷可以玩英雄連,戰爭之人,使命召喚,戰地。二戰遊戲多多少少都在講述歷史。現代或者科幻則總是有一點反戰傾向。喜歡歷史的可以玩文明,喜歡體育的可以玩fifa,nba2k等等。

另外可以通過遊戲鼓勵孩子學外語。依稀記得當年《上古捲軸4》我是右手滑鼠右手字典玩下去的,現在英語不錯根玩遊戲有很大關係。同學裡還有為了日本動漫遊戲去學日語最後順便過了日語一級的。

另外極度贊同 @萬磊答案中的

3 幼兒的心智問題。竭力避免孩子迷上低級的重複性感官愉悅。比如我兒子有一段時間迷上超級馬里奧的第一大關卡。這一關難度極低,獎勵豐富。他選擇不停的重複這一關卡。我用了很多獎懲辦法,才鼓勵他繼續挑戰更高難度的關卡。在這一個問題上,所有的網路遊戲都是要嚴格禁止的。因為所有網遊都竭力迎合玩家的快感曲線,很容易讓玩家進入一種低級愉悅狀態。

網遊少有優秀的劇情,更是與藝術性,深度什麼的不搭邊,就算單純從遊戲本身的角度看系統好玩的也很少。網遊是通過拉開玩家與玩家的實力差距激發人們的攀比心理而讓玩家付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而且我覺得玩過以上那些遊戲之後基本就不會喜歡玩網遊了(當然也有wow,eve這種佳作,但第一數量很少,第二即使wow和eve也不適合孩子)


不同意贊最多的答案。@萬磊 強烈反對!

樓主講得所謂高端遊戲我一一沉迷過,還沉迷過而且正在沉迷許多一樓爸爸沒提到的更具挑戰性的遊戲。低端遊戲我也是從不屑於玩的。

但是我的人生失敗我很大程度把它歸於遊戲,我認識很多從小沒接觸過遊戲的人,人格成型之後對遊戲是基本免疫的。我很羨慕他們,我很後悔我從小學會了玩遊戲。題主其實在設題時就預設了一個錯誤的前提,遊戲對於孩子並不是不可避免的,父母稍加防範孩子是可以成功逃出遊戲的魔掌的,這應該另開一個題《如何教育孩子使他一生遠離電子遊戲?》。

我承認一樓所說的那些高端遊戲,耐玩的,有挑戰性的,確實是能鍛煉智力和思維能力的遊戲。它們比現實有意思太多,比現實更吸引人,能給人更多的精神享受。遺憾的是,它們只存在於個人精神領域,不能給人帶來任何物質回報。越精通的玩家,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會沉淪的越深,離開現實物質世界越遠,可能的社會地位和物質生活水平越低。

再次強烈聲明我對贊最多答案的強烈反對,這是血淚之談。

以上

有句話叫,dota毀三代。

功利主義的講。希望天下的孩子都不要像我一樣沉迷遊戲


這樣看來,學圍棋是有必要的。圍棋難玩,玩這一門遊戲足以。孩子也不再有時間去玩其它。


文明,大航海時代,我的世界,模擬城市


讓孩子自己挑吧

只要不是色情暴力太過分的遊戲都可以玩兒

就算你幫他挑了又如何? 到時候他還是會對其它的遊戲感興趣,想方設法的去接觸,想想自己小時候難道不是嗎?

而且就算是色情暴力的遊戲,其實影響真的這麼大嗎? 自己小時候沒玩兒過?其實根本沒什麼不好吧!


我是覺得,遊戲首先是娛樂,孩子喜歡玩的只要不涉及色情暴力,不要過多的干涉。

連玩什麼遊戲都要遵循父母意願的人生,你要?


Minecraft


馬里奧

塞爾達

口袋妖怪等任天堂遊戲


玩坎巴拉太空計劃!


我孩子將來要是玩lol,我就把他頭按進顯示器


好多人都提到了文明5(CIV),但是為何都不說《紀元1404》Anno1404,育碧的紀元系列,不能更贊了。遊戲的城市規劃布局,商業系統,以及相應的歷史背景都是值得學習和欣賞的。百度紀元1404吧很多精彩帖子。文明5我也曾經痴迷很久,後來了解到紀元,覺得從遊戲系統上來說紀元1404要比文明5複雜但是更加有可玩性。


如果是內向型的孩子,我建議玩模擬建造類遊戲,推薦 過山車大亨。這個遊戲要自己設計和運營一個遊樂園,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歡樂和創新的想法


有沒有考慮過帶孩子一起去運動,跑步,騎車,登山


推薦閱讀:

檸檬酸鈣既可補鈣又不會促發腎結石,這種說法正確嗎?

TAG:健康 | 電子遊戲 | 兒童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