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Kickstarter 上發起一個項目?

比如我在Kickstarter發起一個遊戲項目,投資者如何把錢給我?

我盈利了又如何把錢返還給投資者?

雙方有什麼保障?

除了Kickstarter還有哪些眾籌網站適合獨立遊戲的?

謝謝~~


現在回答問題實在是沒空。很佩服那些日更的網路小說作者……

Kickstarter於2009年4月上線,網站本身的定位非常明確:創意項目的募資平台(Funding platform for creative projects),Kickstarter提供了對接「有創意、有想法,但缺乏資金」與「有資金,也願意捐款支持好創意」的平台。

Kickstarter至今有近五萬件提案、七億美元募資,平均每案的募資金額只有 1.8 萬美金,而每個個人的貢獻值更只有 143 美金,因為這些案件大多是以「預購」的方式成立,個人只是「貸款」給企業去生產產品,生產完成後個人則得到商品作為投資報酬,這個決策非常簡單,風險在個人能承受的範圍內,也不太需要後續的追蹤與管理。所以本質上Kickstarter帶來的其實是募資的下放,填補了傳統創投模式沒辦法觸及的低金額募資市場,讓 1 萬到 100 萬美金等級的募資計劃,能夠有更高的成交機率。

Kickstarter的限制並不多,這些限制可以讓網站上的項目有較高的可看性,發起募資專案的創意人會專註在闡述創意本身,喜歡觀看各種點子、創意的人們上來也可以看到較為一致的專案,而不會看到一堆尋求創業夥伴或是慈善募款的廣告。

捐款的原因有很多種。有些人因為你的故事很棒,手邊也有些閑錢願意支持你的創意、協助你得以實現;有些人因為你的產品很棒,希望支持你趕緊完成,之後自己也能實際買到這些產品、得以享用。這樣的網站,會不會被詐騙集團不當運用呢?當然有可能。

之前在 Kickstarter 上有一件號稱全球第一款不用電池的定位標籤" iFind",只要將標籤放在個人物品上,再安裝 app,就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搜尋物品位置,解決我們經常找不到東西的困擾。這個看似很酷的玩意,至今已募集 52 萬美元,比創業團隊原先預期的金額多出 20 倍。但是後來遭到美國媒體爆料,這個產品可能有造假嫌疑。

許多投資者要求創業團隊提供 iFind 這個產品更多證據,但創業團隊 WeTag 基於保護知識產權為由拒絕公開技術細節,只說產品是利用電池波並轉換成指定的能源形式,再通過藍牙連結到移動設備。且目前為止,創業團隊從沒有展示過這個產品,甚至共同創辦人 Paul McArthur 僅以信件告訴投資人自己過去的輝煌資歷,但他拒絕在網上露面,只因為他的身份在網上曾經被盜用過。

Kickstarter 表示,「我們已經從我們的社區中收到關於這個產品的報告,且已經展開調查,回饋報告在我們的系統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機制。」但是,Kickstarter 也強調,他們不會負責關於產品的索賠、解決爭端,或是退款。

隨著 Pebble和遊戲類產品的成功讓 Kickstarter 成為創業家的圓夢平台,但是隨著 Kickstarter 的爆紅,因為涉及詐欺或是侵犯智慧財產權引發爭議的案例也愈來愈多,降低投資人對群眾募資網站商業模式的信任。但是 Kickstarter 仍堅持使用者不需要提交任何侵犯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版權、宣傳權,或任何關於其他人或實體的細節,或違反任何法律或合約內容。這項原則其實就是將責任推給創業者,讓 Kickstarter 免於被爭議波及。過去在 Kickstarter上引發爭議的產品計劃有掌上遊戲機 GameStick,Formlabs 的 3D印表機。據說 Kickstarter 上的創業計劃按時進行的比例大概只有兩成。

將來美國的監管部門可能會列出新的規定來回應這些投訴,允許股權質押性質的群眾募資,規定提案者或新創公司提出部分股權給支持者,作為募集資金的代價。股權質押眾籌,是在 2012 年因就業機會創造法案(JOBS Act)的創立而合法化:一般民眾可以對公司投入少量資金,若公司成功賺錢或上市,便可以得到一個實際的金融回報。雖然法案直到至今仍在不斷修改整理,但是一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正式準則,將催生一大批的股權眾籌平台,不過Kickstarter 並沒有考慮要改變運作型態,CEO公開說拒絕轉型成為股權眾籌平台。原因在於,Kickstarter 的創辦目的是為了要幫助那些表面上不值得投資的項目,比如桌游或藝術等等。但如果 Kickstarter 選擇用金錢回饋,這些捐款的支持者便會用營利的角度來看待這些項目,而失去了單純因為這些項目很有趣、很酷,所以選擇支持的初衷。也因為有這樣的堅持,一些稀奇古怪、五花八門的項目能夠得到募款,激蕩出了更多的創意。

另一方面,許多在 Kickstarter 上貢獻資金給 Oculus 的 1 萬多名支持者,痛心無法在收購交易中獲得利益。這便是因為Kickstarter不是股權眾籌平台,所以這些支持者無法得到股權,也無法享受 Oculus 創辦人們從 Facebook 得到的好處。

除了Kickstarter外,還有一家Indiegogo,成立於 2007年。 Indiegogo 所完成的項目數量是 Kickstarter 的 1.3 倍。Indiegogo 歷史上有過特斯拉博物館(130 萬美元)和為受學生欺凌的校車監護人募資善款的 Karen Klein 計劃(約 70 萬美元),但很少有大受歡迎的募資項目。並且,根據 The Verge 對於公開數據的分析,Indiegogo 平台大約 14 萬個項目中,完成的比率只有區區 9.3% 。作為對比,Kickstarter 的完成率則高達 44%。

光看數字不全面。由於 Indiegogo 沒有所謂的「all or nothing」規定,也就是說項目擁有者可以選擇在未達到預期目標的情況下,利用獲得的錢繼續進行其計劃,但是所有承諾給支持者的獎勵必須得百分之百兌現,這種被稱為彈性計劃(flexible project)。Indiegogo 上還是有不少彈性項目獲得成功的例子的,比如 James Franco 的 Palo Alto Stories。最近比較火的 Ubuntu Edge 屬於另外一種形式,所謂的剛性計劃(fixed project),這種項目在規定時間未達到預計目標的時候必須把錢退還給支持者。

Indiegogo 通過向達不到目標的項目收取更多手續費的方式來鼓勵項目發起者們努力吸引捐款人。如果在規定時間獲得當初設立的目標資金,那麼項目擁有者只需向官方繳納 4% 的手續費;若否,這個比例將竄至 9%。而 Kickstarter 的方式是,任何無法在有效時間內達到目標的項目必須把錢退還給支持者,這也使得 Kickstarter 用戶壓力倍增。

Kickstarter 在項目成功率上遠超 Indiegogo 是有多個原因的。首先,Kickstarter 雖然在項目數量上落後於 Indiegogo,但是卻擁有更多的訪問量。其次,Kickstarter 針對項目的嚴格條件也將很多項目拒之門外,這些項目就包括以慈善為理由的捐款、營養補充劑類、美容產品類或社交網路應用類計劃等等(最新版本的聲明把轉基因生物也列入受抵制項目)。相比於 Kickstarter 的嚴格,Indiegogo 對於項目類型的限制就要寬鬆許多。另外,發起者甚至無需等待審查便能直接發布項目。因此 Indiegogo 上便有很多低質量募資計劃,也就順理成章成了 Kickstarter 之後的第二選擇。

目前,Kickstarter 只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開放;Indiegogo 則服務於 200 多個國家。Indiegogo 上充滿了一些稀奇古怪、永遠不會進入 Kickstarter 大門的項目:幫助車被偷走的鄰居、為學校足球隊買隊服或者為一對夫婦支付新生兒的生活費等等。

像 Edge 這樣的高質量項目會選擇在 Indiegogo 上落腳主要是因為 Kickstarter 的嚴格要求顯得更具說服力。Edge 項目為資助金額達到 1400 美元的支持者提供兩部手機作為報酬,而資助金額達到 8 萬美元的人則會得到 100 部手機。這在 Kickstarter 的規則下是絕不被允許的。

關於數據透明度問題, Indiegogo 在解釋彈性項目概念是這麼說的:「我們不會把已完成項目的百分比計算出來,因為即使它們沒有達到既定目標也有可能成功。」相反的,在數據透明度上,Kickstarter 做得好的多,每天更新的公開數據大概也是更多的人把 Kickstarter 做為首選的原因之一。有趣的是,Kickstarter 公布的海量數據甚至催生了 Kickstarter 諮詢師這個行業。

其他的平台,影響力就更小了。

最後,遊戲項目的回報,一般是換取遊戲本身,比如最低XX元就能獲得一套下載版遊戲,外加一組虛擬道具。若是投資較高,可以把自己變成遊戲角色之類的。


除了Kickstarter還有哪些眾籌網站適合獨立遊戲的?

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很適合遊戲獨立遊戲開發的眾籌平台,每個網站的側重點都不同,你可以在這裡去詳細的了解每個網站的特點眾籌導航【夢800】專業眾籌網站導航

比如我在Kickstarter發起一個遊戲項目,投資者如何把錢給我?我盈利了又如何把錢返還給投資者?雙方有什麼保障?

首先,眾籌發起人需要向 Kickstarter 提交一份完整的項目策劃——包括遊戲詳細信息、目標計劃、截圖或成品等,待審核通過後,再確定項目募資的最低金額和截止日期。本著「All or Nothing」的原則,項目集資必須同時滿足在規定時間內獲得不低於最低金額兩條規定才算成功,否則就定為募資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已經募集到的款項也將退還給投資者。

其次,作為一個商業網站,Kickstarter 肯定不會免費提供平台支持,它將收取募集資金5%的傭金,此外,募資渠道也限定為亞馬遜支付,因此亞馬遜支付將抽取3%到5%的手續費。

最後,投資者在 Kickstarter 上注資並不能帶來實質性收入,而是收到實物獎勵,比如感謝信、特別定製的T恤、和創作者見面,或是第一時間體驗產品的特權等。

儘管 Kickstarter 平台能夠通過廣大的號召力,讓眾多獨立遊戲開發者的的創作夢想得以實現,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完美無缺的。隨著遊戲項目數量的急劇增長,一些弊端也開始顯現: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在於,Kickstarter 僅僅是一個平台,它無法控制遊戲項目的創設者拿到注資後怎麼使用這些資金,也就是說,他們究竟把錢切切實實地用在遊戲開發上,還是花在其他地方,我們無從知曉。

另一方面,由於 Kickstarter 上的創意項目基本正處於研發階段,而非成熟產品,因此這種募資就有點類似於預售形式,最終結果將在幾個月後才能浮出水面,這就導致創意項目最終實現的不確定性。

由此可見,Kickstarter 之路無論對於項目創設者、投資支持者和本身而言都不是百分百理想化的,任何一方的付出都是風險與收益並存。


發一篇編譯自國外的文章給鹵煮看,雖然並無針對獨立遊戲的回答,但有些部分也還可以作為參考。

眾籌指南 | Kickstarter立項眾籌指南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在 Kickstarter、Indiegogo 等眾籌網站募集資金,對於資金的競爭比以往要激烈得多。

實際上,僅僅是競爭的人多起來了而已,資金有限,眾籌成功的人數並沒有大幅增加。創業者需要花更多心思琢磨什麼創意是有效吸引眼球的,什麼又是無效的,怎樣才能讓大眾買單。

為此,企業社交平台 Spindows 的創始人 Clay Hebert 提供了一堂關於如何成功使用 Kickstarter 的課程,他曾幫助 26 位創業者在眾籌網站上籌集 210 萬美元——

Q1:你認為,創業公司和個人應該按傳統線路做出產品後再尋找或者等待投資,還是利用眾籌網站這一重要工具呢?

A1:這得看公司商業模式,眾籌網站主要分為兩種,適合不同創業公司。

第一種是 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 等平台,它們是「基於回報」的眾籌網站,贊助者通常能夠獲得折扣、紀念品等回報。這類平台是創意集中的地方,一般只需完成項目做出雛形的資金,通常在 5 萬美元以下。

第二種是 Fundable 等平台,這類網站針對資金缺口較大的項目,通常對於項目發起者會有適當的資質審查。一般資金需求在 5 萬美元以上,贊助者可以獲得創業公司的部分股權。

當然了,5 萬是個大概的數字,兩類平台的區別,大概在於前者可能有籌集 1 萬美元完成紀錄片的項目,而後者則是籌集 500 萬美元以完成企業級 SaaS(軟體即服務)效果分析程序的便攜。

Q2:為什麼第一類平台能夠吸引大量願意出錢的人?人們都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A2:早期是這樣的,人們發現和贊助了有意思的項目後,通常會忍不住在社交網路上分享這些項目,讓朋友們仰視自己的眼界。

不過話說回來,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 儘管是非營利性的眾籌平台,它們還是把自己打造成了優質而另類的在線商店,因為商店裡都是其他地方買不到的商品正在「預售」。

Pebble 智能手錶之所以能籌集 1000 萬美元,完全不是因為創始人 Eric 是個好人,而是因為人們想用 Pebble 手錶。產品做得好、文案過得去,便能在眾籌網站上獲得成功。

Q3:利用這些平台籌集資金時,創業者最常犯的錯誤/最應該避免的事情是什麼?

A3: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對項目的吸引力過於自信,看到科技博客天天都報道融資幾百萬美元的項目成功案例,就覺得自己隨手把項目往網站上一扔之後,也能看到「已籌集資金」向上瘋漲。

有自信是好的,眾籌對於有意思的項目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但創業者依然需要精心設計產品文案和宣傳方案,實際上,平均來算有 80% 至 90% 的流量和資金來自眾籌平台外。

和其他一切的營銷活動一樣,你無法滿足所有人,你需要知道真正關注項目的人群到底有何需求,而非「嘿你看我項目有多拉風!」

獨特的產品一定有著獨特的客戶群體,理論上,你應當在產品推出前,就通過郵件、博客和社交網站建立起目標客戶群體。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你可以現在就動身,比如尋找報道過自己項目的科技博客,問問他們的感受如何。

總之,潛在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在產品面世前,一定要了解需求並制定營銷計劃。

第二點個常見的錯誤,是創業者定價常常不合適。

當你在 Zappos 或者什麼網站買東西時,幾乎沒有任何風險,因為它客服很贊,郵費也全面,正是如此,Zappos 可以把商品定價為製造商的建議零售價(manufacturer』s suggested retail price, MSRP)。

但創業者不是 Zappos,許多創業者根本沒有生產經驗,常常做不到準時發貨,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為了補償消費者,產品定價應稍低於建議零售價。

舉例來說,作家 Aj Leon 在 2013 年中時,因與出版商談判破裂,在 Kickstarter 上為自己的書籌集資金,贊助者只需付出 13 美元,就能獲得實體書、各格式的電子書和音頻,這個價位遠比 MSRP 要低。

創業者應為資助者提供更多價值。

Q4:簡單概括一下上述注意事項?

A4:有五點——

首先,產品要有趣且獨特。

提前數月,最好是提前數年,挖掘潛在用戶群體,並建立聯繫,這事宜早不宜遲。

請個好文案,寫出產品背後的故事。介紹短片也非常重要,你可以這麼判斷它是否靠譜,看完介紹短片和文字後問自己:「如果不看文字,我會把這個短片向朋友們分享嗎?」

制定一個營銷計劃。

定價不能太高,要為資助者和客戶提供更多價值。

Q5:眾籌方式的融資適合所有創業者嗎?什麼時候不應該如此?

A5:當然不。

以 Kickstarter 為例,網站上很明白的列出了融資項目分類,並給出了一些必須滿足的標準。如果你項目不屬於這些分類的範疇,或是未達到標準,就死心吧。Indiegogo 的標準則更加靈活,總之,每個眾籌平台都有一定的要求,不是所有項目都能滿足要求的。

最適合眾籌的項目,是紀錄片這類,要做到為觀眾提供明確的前情提要(這是個怎麼樣的紀錄片),讓觀眾確信這項目就差錢了(項目發起人有過成功的製片經驗),錢夠了能在一定時間內看到明確的結果(紀錄片的 1080p 版種子將發送至贊助者郵箱)。

Q6:未來眾籌是否能夠為創業者帶來資金之外的支持?

A6:那必須。Panna 和 Pebble 的創始人,就用 Kickstarter 檢驗了市場需求,並利用這些結果贏取了風投。

也有一些風險投資者,看到被自己一手否決的項目在 Kickstarter 取得了成功後,又去聯繫項目創始人,提供更加優惠的條件……

一個成功的眾籌項目應當是市場和話題的創造者。

Q7:Indiegogo 上的 Canonical 項目計劃在 30 天內籌集 3200 萬美元,看起來要失敗了,這意味著什麼?如果有機會重來,你覺得 Canonical 應該怎麼做?

A7:這太糟糕了,他們本應慶祝成功的,在籌集期限截止時,Canonical 已獲得 1281 萬美元資助,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了,但仍未達到目標。

在我看來,項目失敗在於兩點:

一是目標過高,一般公司籌集 50 到 100 萬美元都會很滿足,而 Canonical 在 8 小時內就獲得了 200 萬美元,這……實在是太遺憾了。

第二是,他們選擇了 Indiegogo 的「Kickstarter 的定額募資模式」(Fixed Funding, "all or nothing"),如果沒有獲得全額資金,項目就失敗,資金退回。

顯然,非定額募資(Flexible Funding)更適合這個項目,即使最終只完成目標的三分之一左右,Canonical 還是可以保留這些資金,只是 Indiegogo 的抽成更高而已。(對成功項目收費 4%,失敗項目則是 9%。)

Canonical 是個非常贊的項目,運行著 Ubuntu mobile OS 和 Android 雙系統的手機 Ubuntu Edge,配合堪比桌面電腦的配置,連接上電腦,還能提供完整的桌面版 Ubuntu 系統。項目的宣傳工作也做得不錯,從資金募集狀況就可以看出。

我的馬後炮建議是,降低目標金額,或者選擇非定額募資,都能加速 Ubuntu Edge 上市速度。

編註:儘管眾籌失敗,Ubuntu Edge 還是有可能如約在今年上半年批量投入生產。不過根據 Ubuntu 社區管理者、就職於 Canonical 的 Jono Bacon 表示,「也許要到 2015 年,才會有運營商賣 Ubuntu 系統的手機。」


更新03/11/2016

考慮到美國是很多團隊一個主要的海外市場,這裡就介紹一下怎樣以美國公司的身份去發起一個Kickstarter項目。

首先為什麼一定要以公司身份去發起項目?因為個人發起的話在稅務上無解:發起人必須向IRS(美國國稅局)繳納收入所得稅。這可是非常大的一筆負擔,你想問具體是多少?請看下圖:


公司身份去發起項目的好處是可以通過收支調整達到少交稅(甚至不交稅)的目的。例如,你們公司在Kickstarter籌到100萬美元,這個是你們公司
的銷售收入;另一方面為了生產這一批貨物,你們要花90萬去買物料給公司代工費。這樣所得稅的基礎就是10萬。那麼假設,你們公司沒把控住流程不超出預算
花了120萬在生產上呢?

所以,第一步你需要去註冊一個美國公司,好消息是外國人在美國也是可以註冊公司的。註冊了公司記得去申請EIN,全稱Employee Identification Number,這個也是發起項目需要填寫的信息。

為了收款,你還需要去申請一個美國銀行帳號(公司帳號)。有了公司,EIN和銀行帳號,你已經完成了一大半流程。


後你還需要一個SSN,換句話說你需要一個美國公民或者永久居民提供SSN。Kickstarter之所以要求這個是為了進一步的驗證項目真實性,需要發
起者提供一個代表去驗證身份。發起者可以是個人或者公司,但是以公司作為發起者的時候必須有這個由美國身份的代表去驗證SSN和住址。

基本這些搞定,把page content上傳完畢,你就可以點擊提交按鍵了。Kickatarter會有演算法+人工審核,審核期一般不會超過三天。

---------------------
-------------------------------------

其實大部分問題在完整看一遍KS creator handbook之後都能得到解答

目前我們團隊在做兩個項目的眾籌準備,一個kickstarter 一個indiegogo,ks項目目前已經160% funded,所以有些經驗可以分享下(因為我們是用美國身份上線,以下未提地區的情況默指美國):

- Creator:kickstarter目前並不開放給所有國家的項目發起人,所以必須有目前支持國家的 人 作為團隊代表 發起項目。

-

Creator代表:可以個人發起項目,也可以個人代表一個organization發起項目,區別是個人發起時候眾籌成功籌款會經過creator個人
賬戶,而代表機構發起時候籌款走的是機構銀行賬戶。不管哪種情況,都需要美國(或其他ks開放國家)銀行賬戶和個人代表的公民身份(social
security number/id)。另外,如果是代表機構發起,(在美國)還需要提供EIN,也就是通俗理解的公司稅號。

- 一些國內的項目在creator上很難搞定1. creator代表必須是公民 2. 公司稅號和銀行賬戶,所以很多轉戰indiegogo,或者找代理幫忙在ks上項目,但是找個人代理雙方都有些風險。

-
1.
稅務風險:ks明確說明眾籌收入屬於taxable收入,個人保稅時候需要申報的,但是每年美國報稅季是美國人民最痛苦的時候之一。個人應該沒有開銷類的
tax deduction,所以個人代理應該會把交稅這部分算成項目成本。2.
信用風險:眾籌成功了,ks轉款給代理了,代理很多天聯繫不上人,然後...然後沒有了……

- 搞定creator基本ks項目就沒有太大問題了,準備好視頻,項目頁文案,reward設計。然後發給ks審核(第一次上項目),2天內ks會回饋你項目是否通過審核。審核通過,enjoy每天刷屏吧!

- Tips,產品本身非常非常重要,更重要的要講一個好故事,更更重要做好粉絲收集/媒體關係/在線宣傳的準備。

-
背景介紹(廣告):我們是一個專門為品牌/產品出海提供戰略諮詢和執行的團隊。眾籌項目是我們業務做的一部分(creator/native
speaker文案/建議)。但是,眾籌成功只是產品走向市場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戰是眾籌成功後如何做好短期/中期/長期規劃,持續推廣產品/品牌。畢竟
情懷還是要靠更加專業的團隊去運作和支持,不是么?


2017年更新。目前在上海,專註於做眾籌服務。

其實kickstarter網站上有個creator handbook,Hello! — Kickstarter,官方已經給出了很多如何發起項目的信息。我在過去了三個月里試著做了一個kickstarter的項目,Kickstarter >> nudge,雖然沒有籌集到需要的資金,但在過程中得到了很多的經驗。我就講講整個的經歷,各位就當看個故事。

在9月份的時候,我們團隊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我們覺得手環在通知提醒方面相比於手機有優勢,而且目前手機上的提醒管理不是很方便,於是我們想做一款手環可以選擇性的把一些重要的手機通知傳遞到手環上。(當然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想法是有缺陷的)。在和這邊創業的mentor交流後,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適合眾籌的項目。當時我們除了這個想法之外什麼都沒有。

9月中旬,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宣傳網站,nudge | Remember What Matters Most,開通的Facebook和twitter賬號,對自己的想法做初步的宣傳。當時效果並不好,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大概只拿到了20多個用戶的email。

與此同時,我聯繫了國內的設計師朋友,討論出了手環的初稿,二稿還有最終的3D模型圖,由於設計師是我的朋友,這部分進行的比較順利,一個月的時間內,也就是在十月中旬,我們就聯繫了蘇州的一家模具廠,做出來了外形的原型。我自己畫了app的展示圖,又用藍牙開發板做了一個可以用手機控制的LED燈,這樣的話在十月中旬我們有了手環的原型,app的展示圖,以及可工作的藍牙晶元。

這時候已經到了10月下旬的時候,我們的網站註冊量和社交媒體的關注量還是沒有明顯提高,於是我們決定去參加一些媒體活動。當時正好趕上TechCrunch在倫敦有個活動,所有的創業者做路演,於是我和團隊另外一個人去做了宣傳,當然票價也是相當高,400英鎊每個人!效果還不錯,當天我們拿到了70個左右的email,而且還有20多個記者的電話,也就是從這之後,我們初期潛在用戶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等到kickstarter開始之前,已經有200多一些的用戶email。

視頻在kickstarter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幾乎直接決定了項目的宣傳效果。不得不吐槽,英國這種地方真的不適合創業。成本高,效率低。我們的視頻整個拍攝過程就一天,而且攝影師早晨還遲到了,去掉了午飯時間,也就5個小時。而且更重要的是,這邊後期製作人員和攝影師的溝通不夠,在第一版視頻出來之後,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當時我拿到這個第一版,一夜都沒睡好,心想這樣肯定不行,我自己都看不完。第二天我聯繫了製作人,還好後期製作的那個英國妹子人挺好,第三天我到她家去(她是自由工作者,我還是第一次去一個英國妹子的閨房)雙方交流了一下想法,這才有了大改後的第二版。後來有陸陸續續郵件溝通,最終看到的視頻是第四版。即使到最後我們對這個視頻還是不滿意,但是已經沒有時間了。

最後就是kickstarter頁面的填寫。我覺得我們低估了這一塊的難度和重要性。一個高品質的kickstarter產品介紹頁面非常的重要,是需要美工來精心打造的頁面,而我們團隊並沒有美工,而且只留了3天的時間來完成,顯然最後的效果很不理想。

這時候我們聯繫了kickstarter的工作人員,計劃在11月中旬上線。他們委婉的表達了11月底可能不是一個好時機,但是我們覺得戰線拖得太長對我們自己的精力要求也太高,而且我們本著一種學習的目的去做這個項目,所以我們依然決定在11月17號上線,為期30天。kickstarter的發起並不需要註冊公司,最後的審核過程也很快。我們11月16號提交上去,他們說18號給我們一些反饋意見,然是如果我們堅持要17號上線也可以。於是我們團隊堅持了17號,但是這樣就缺少了kickstarter工作人員的反饋,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得我們成為stuff pick的可能性也變小了很多。

11月17號的時候我們項目上線了。上線之前我們聯繫了所有的好友,在這裡感謝所有朋友的支持。在前兩天我們就達到了20%左右的目標。我們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但是我們始終沒有得到stuff pick和重大媒體的報道。在嘗試發送了1000封email給不同的記者沒有回應之後,項目看來是不可避免的走向失敗的道路。我們最終完成了65%的目標。

30天,441backers,£22,885,65% of £35,000。

這就是我的kickstarter初體驗。

故事講完了,來講講我心中的兩點失敗的原因吧:

1. 產品依然是核心競爭力。
不管是前期用戶的積累,還是視頻拍攝,其實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本身。上文說到,現在回頭想想這個創意是有缺陷的。任何需求都有成本,而在我們這個情況下,成本並不是單單來自於價格,而是每一個人都只會帶一個可穿戴設備!如果選擇了我們這樣一個簡單的產品,那他們的機會成本太高!所以 less is more 真的不是可以隨便用在產品設計里的。

2. 有工程樣機非常重要。
我們三個月之內把一個想法做到了現在這樣,其實效率不算高。但是考慮到團隊成員都是兼職工作,而且英國這個工作效率,也就認了。其實如果有工程樣機,會有很多改善。我們聯繫在tech crunch認識記者的時候,他們就會問,你們有么有工程樣機,有的話我給你們寫一篇專欄。。。悲劇的是我們還沒有工程樣機。

當然收穫更多,除了加深了對智能產品的理解外,現在我們也有了440個種子用戶,好多用戶還發來支持我們的郵件,鼓勵我們進一步做下去,並表示他們會繼續支持團隊。能夠得到這些種子用戶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可能好多人會好奇團隊的情況。團隊4個人,就我一個是學電路的。。其他的3個人兩個德國人,一個塞爾維亞人,都是做marketing的。。所以我們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團隊,在產品方面表現的一直很拖沓。而且他們並不是有創業的想法,只是想在課餘時間做一些事情。目前我已經打算回國,他們表示理解,並表示他們會將兼職創業延續下去。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我在英國讀博的日子終於快要結束了,方向是感測器及其應用,希望近期可以加入一個國內好的創業團隊,求收留。


kickstarter不是用來玩的,眾籌網站的核心就是大量投資者少量資助發起者,以完成發起者的計劃。

以AVGN the moive為例,james本人發起了三次眾籌,因為james本人就是電影製片人出身,剪輯和表演都有相當的功底(之前的100部遊戲評測有目共睹),而且在第一次眾籌之後james很快放出了第一個宣傳片並正式宣布開機,之後的第二,第三次眾籌就沒有壓力了,目前電影已經基本拍攝完成,30日就將在美國首映,年底發布藍光。

從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眾籌的精華就在於「投資讓別人做出你感興趣的東西」,投資者的回報就是能把自己及其感興趣的idea通過別人的手變成現實。

而你需要的就是相關的許可,自己的住址及身份證明,聯繫方式,你的作品的介紹等等。


幾個月前為我們的小軟體(Tank Inspector / an ultimate utility for World of Tanks,玩坦克世界的朋友可以瞄一眼)發起過一次眾籌(Tank Inspector PRO),回答樓主的問題並談談經驗。

先回答問題:

比如我在Kickstarter發起一個遊戲項目,投資者如何把錢給我?

KS不太清楚,我們使用Indiegogo,付款方式有信用卡和Paypal。參見後文【投資和接受投資的方式】一節。

我盈利了又如何把錢返還給投資者?

通常你許諾給投資者的並非金錢,而是你的產品的期貨,或者一些禮品之類的。許諾的兌現很大程度上也是互相信任的結果,似乎並沒有太強有力的保障。

雙方有什麼保障?

相互信任是最大的保障。根據你選擇的籌資方式的不同,投資者支付的款項會暫存在眾籌網站或者即時到帳;至於對投資者的保障,更多的要看籌資者的誠信了。

除了Kickstarter還有哪些眾籌網站適合獨立遊戲的?

我所知道的最好的是Indiegogo,下文詳述。

下面說說我們的項目的經驗:

眾籌網站的選擇

Kickstarter(KS)雖然名氣最響,但卻是首先被排除在外的。網站的政策和服務條款細節我們沒有細看,上來就有一隻看門狗把我們擋在了外面:要在KS上發起項目,你必須是六地(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荷蘭)居民之一,沒有中國。

Indiegogo(IGG)是第一備胎,也是我們當即敲定的選擇。IGG對項目的要求比KS要少很多。

籌款模式

IGG支持兩種籌款模式。第一種Fixed
Funding
,需要在設定的時間(最多60天)內達到預設的捐款額,未能達標則會全額退款給投資者。如果籌款完成,將會收取4%的手續費。

第二種是Flexible
Funding
,不論是否達到預期的籌款額,你都會拿到錢,區別在於如果沒有完成籌款,將會收取9%的手續費,完成則只收取4%。常見的操作方式是在快要到達期限的時候,如果籌款額未能達標,自己貼點錢補上去。不過因為擔心政策風險,我們的項目沒有這麼做。

選擇Flexible
Funding的話,每一筆捐款都會即時到帳並支付9%的手續費,如果籌款達標則會收到5%手續費的返還。Fixed
Funding大概是在籌款結束後一次性支付給你。

投資和接受投資的方式

IGG支持兩種投資方式:信用卡和Paypal(PP)。相應地,你需要一個銀行帳號和一個PP賬號來接收對應的投資,或者你可以選擇禁用其中的一種投資方式,不過這顯然不是個好主意。

信用卡投資首先要被信用卡公司扣除3%的手續費。接下來你需要一個支持國際電匯的銀行帳號,可以是境內賬號,到帳時會按照匯率幫你換成人民幣。設置銀行帳號時需要填寫很多相關信息,請致電銀行客服諮詢。電匯還要扣除因行而異的手續費。

PP支付要求你有一個Premier或Business
Paypal賬號。Premier就相當於淘寶的賣家賬號,意味著需要你的PP賬號達到一定的資質,大概是註冊滿60天,並且收到過十幾二十筆進賬。我們之前有一個接受捐款的賬號,剛好達到這個條件。Business賬號則是要花錢的(因為開PP賬號年代久遠,這一段的信息可能不準確或者是錯誤的,我查了一下PP的幫助,也是語焉不詳,請見諒)。

PP的手續費在3%到5%,單筆數額越小手續費比例越高。PP可以提現到銀行卡,但是提現到境內卡的手續費奇黑無比,因此建議有條件的花提現到美國或者香港的銀行帳號,或者乾脆留著網上支付用。順便吐槽一句,PP網站的用戶體驗可以被支付寶爆十條街。

投資回報(Perk

在IGG上,你可以設定一個或更多的Perk。Perk設定了一個投資金額和相應的回報,明碼標價。投資者選擇一個Perk,支付指定的金額,你既承諾給予其相應的回報。回報的方式並沒有限制,可以是虛擬的也可以是實體的,因項目而異。你可以選擇是否要求選擇此Perk的人填寫郵政地址。這裡有一個事關人民幣的教訓,如果你要設置實體回報,記得把國際郵費考慮進去。國際郵費最便宜的是郵政小包,走水陸路,到美國是100克15塊左右,適合對送達時間沒要求的同學選用。

籌資結束且兌現回報後,記得回到IGG將相應Perk的狀態改為Fulfilled。

其他

  • 籌資項目開始和臨近結束時,IGG都會在主頁展出你的項目,會為你帶來一定的流量,投資也主要集中在這兩個時間段。其餘時間就要靠你自己來宣傳了。

  • 資金損耗非常厲害,幾個手續費要扣掉近20%。

  • 在國內這種網路環境下操作,準備好一個靠譜的VPN很重要

  • 項目開始後,會有很多號稱能夠給你的籌資帶來幫助的人聯繫你。這些人我沒有理會過,因為我們的項目目標用戶群比較單一,想必他們也難幫我們搞出什麼花頭來。這方面還請其他有經驗的朋友分享。


Kickstarter是成立於美國紐約的一個線上眾籌網站,齊名的還有Indiegogo. 如果你有一個夢想,又或者和藝術科技相關,卻沒有足夠的資金,Kickstarter可以幫到你。甚至你想辦一場音樂會,想拍攝一部電影,你都可以去Kickstarter上籌錢。這裡必須要說明,慈善類的疾病募捐,賭博等形式的眾籌是不被允許放在Kickstarter上的。

怎麼用好Kickstarter :

官網: https://www.kickstarter.com/

更為方便:APP STORE下載APP到手機: kickstarter

怎麼用Kickstarter 眾籌 ,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的填寫資料你就可以完成你的眾籌夢了:

  1. 首先你得有一個想要完成的項目,並且想一個好的項目名稱

  2. kickstarter上註冊一個賬戶

  3. 打開Kickstarter官網

  4. 然後點擊「sign up」註冊,註冊過程很簡單,只需填寫你的姓名和郵箱,然後設置一個密碼,或者直接連Facebook,也可以使用。

  5. 註冊成功後,先閱讀Kickstarter 的規則然後點擊 Start a project 發起眾籌

About —
Kickstarter的規則 最好是仔細讀一讀

  1. 當你點擊了 「start aproject」 後,先給你想要眾籌的項目取名字,眾籌者的所在地,目前Kickstarter僅限在奧地利、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瑞士、德國、 丹麥、西班牙、法國、英國、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紐西蘭、瑞典、美國地區的人在網上放項目眾籌。最新開通了香港和新加坡,簡直是華人的福音

6 當你選擇好所在國家之後,下一步就是填寫一些項目基本信息,如下:

a) 上傳一張相關於你所要籌集的項目的照片

b) 給你的項目取一個名字

c) 寫一段文字宣傳你的項目,吸引別人給你投錢

d) 項目的類別,有以下幾種選項:藝術、喜劇、工藝品、舞蹈、設計、 時尚、電影、食品、 遊戲、報章雜誌、音樂、攝影、出版、科技、 戲劇

e) 眾籌項目的所在地

f) 眾籌的期限(1-60天,一般推薦30天)

g) 期望籌集到的金額(目標額)

h) 獎勵,填寫你會給予投錢者的獎勵,如果獎品需要郵寄的話,郵寄費要自行算進眾預期的籌金額里。

i)上傳一個視頻(一般會請專業團隊來拍攝)介紹你想要眾籌的項目,如果是你想要眾籌硬體的項目。說明一下這個項目的Idea 起源於哪裡,解決了什麼樣的痛點,並且如何邁向硬體製造這條艱辛的道路,為什麼要籌錢,難度在哪裡,然後描述一下為什麼你有能力可以完成這個項目。

賣點提煉

用戶場景

用戶人群

。。。。。。。

推廣方式等 想清楚了以上問題

j) 還要上傳一張你的照片/頭像,寫一段話自我介紹,並且可填上你的聯繫方式。

k) 按照KS要求綁定你的收款賬號,甚至社交媒體信息等等

l) 填上銀行收款賬號(籌款金額最後入賬的戶頭)

.......

以上差不多完成了後 就選擇一個時間點上線就行了

PS

上線時間自己設定時間, 一般選擇美國時間 周二 中午/下午上線時間比較好,流量比較高


其實Kickstarter運作了這麼多年,基本上也已經很成熟了。大部分中國的創業者雖然很想上Kickstarter,但是很多人折騰了很久卻還是沒有上。我們這些年經驗總結了原因和大家分享:

1. 沒想到 2. 沒精力 3. 不太懂 4. 國外沒有可幫忙的人或機構 5. 以為很難,就沒去嘗試。

有時候我們創業團隊是否真的很想上Kickstarter,很多創客都會給我們一個肯定的回答:他們想上!當然遇到的問題挺多的,但都不是大問題。

我們也幫助了一些創客成功在Kickstarter實現籌資夢想。

其實國內團隊上Kickstarter 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資格,因為目前Kickstarter對中國大陸身份暫時還沒有開放。其實就是,後期需要對項目做包裝個全球化設計。

我們也希望和更多的創客交流幫助我們中國真正的好的產品走向世界。

Email:jacobfan@163.com


"Good news for local creators who have a cool crowdfunding idea: Kickstarter, the world』s most famous crowdfunding platform, announced it will soon launch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its first two Asian territories." Tech in Asia


目前京東對項目產品比較嚴格,每天京東會收到很多企業的提報,所以不會一一的去看你的產品。

我們是京東官方授權在深圳地區服務招商的,在本周四我們會聯合京東開展一個選品招商的活動,如果你有好的產品,想做產品推廣,品牌打造,運營提報等等,到時候可以把產品帶過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到時候我們有免費的廣告資源位下放給企業,有需要的微信聯繫我15817017770 關先生


原文地址:Creator Questions

Who can use Kickstarter?

Kickstarter is open to backers all over the world.

Project creation is currently available to individuals in the US, UK, Canada, Australia, New Zealand, the Netherlands, Denmark, Ireland, Norway, Sweden, Germany, France, Spain, Italy, Austria, Belgium, Switzerland, and Luxembourg who meet the requirements below.

—You are 18 years of age or older.*

—You are a permanent resident of the country that you"re creating a project in, either creating a project in your own name or on behalf of a registered legal entity.

—You have an address, bank account, and government-issued ID based in the country that you"re creating a project in.**

—You have a major credit or debit card.

*Parents and teachers can launch projec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children under 18 only if the adult registers for the Kickstarter and payments accounts and is in charge of running the project itself.

**Citizens of the E.U. are welcome to use a government-issued ID from any E.U. country (such as an E.U. passport, etc.).

所以個人項目只面向: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愛爾蘭,挪威,丹麥,瑞典,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瑞士和盧森堡的年滿18歲,擁有當地合法身份證明的公民。


必須要有美國人資料和美國賬戶,眾籌成功後,網站扣除一定比例的費用,剩餘款打進你賬戶,你就可以使用這筆錢進行開發和生產了,你是否盈利和投資者沒關係,只需要把你答應給投資者的獎勵按時送達即可


Kickstarter只接收美國和加拿大國籍的發布者的項目,除非能找到美國人合作,就換個平台吧


推薦閱讀:

如何發布一次成功的眾籌?
如何看待莎木3的眾籌熱度?
怎麼評價萬達的「穩賺 1 號」項目?所謂的「交易憑證類型即非股權也非債權」是什麼意思?
通過眾籌方式對已有物業收購(商業物業如商鋪、公寓、廠房等),其中對投資標的物的分析思路是?
什麼是眾籌模式?

TAG:Kickstarter | 眾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