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格非的《人面桃花》?

從語言,結構,故事情節


這本書是很早以前讀的了,當時還沒看過太多格非的小說,所以印象不深。前陣子看到這個問題,又找來書翻了一遍,感覺很有意思。

倒說不上評價,只是個人讀書的一點體會。另外,一來本人懶散,打字麻煩,二來怕被人笑話矯情,所以就不說「格非老師」而直接稱呼「格非」了。其實我心裡還是很尊敬他的~

之前看到有人在書評里講,《人面桃花》是「金瓶梅」式的《百年孤獨》,我覺得不妥,說是「紅樓夢」式倒更好一點。無論是其中的詩句、古體文書,還是格非假借小說講梅的一段,甚至包括最後四分之一部分與前文的巨大差距,都更像紅樓夢。

遍觀其書,可以說,格非在創作時是有極大野心的。各式文體交融、眼花繚亂的結構、無處不在的伏筆,包括其中的詩文、引用,無不用心良苦。在句式上,也一改先鋒時期略帶翻譯腔的風格,那種典型的依靠大量意向堆積的句子不見了,變得長短交融。

在閱讀這篇小說之前,我對兩個地方非常感興趣:一是,格非不大擅長正面描寫,他會怎樣敘述一場革命。二是,在這部長篇里,格非還會不會使用他引以成名的敘述空缺。

結果,也算是意料之中,革命的大部分場景被略過了,其中自然也包括秀米前往日本時發生心理轉變的情節。有人說這正是敘述空缺的一種使用,我同意,並且我很贊同這樣的手法。因為恰恰是這樣的過渡,保持了全文風格在一定程度上的統一。但我還是覺得,格非有些取巧了。

據說,這部小說動筆於九十年代初期,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我不清楚這種說法的來歷,但在我看來,確實有幾分道理。全書分為四章,越靠前的章節,如「六指」和「花家舍」裡面,格非先鋒時期的風格越為明顯。比如下面這段與迷舟的對比:

秀米沒有言語。心裡想道:我的心思,你們又哪裡想到了,說出來恐怕也要嚇你們一跳。她在這麼想的時候,其實內心並不知道,一場災難已經朝她逼近了。——《人面桃花》

蕭在掛滿露珠的藤蔓中覺察到了一絲涼意,濃郁的花香和水的氣息使他心中充滿了寧靜的美妙遐想。他對這個美麗的村落不久以後給他帶來的災難一無察覺。 ——《迷舟》

剩下的,還包括「水鳥」,「搖櫓」,「狗叫」等等格非過去偏愛的一些元素,都在《人面桃花》的前兩章里一個不漏地出現了。然而,越往後讀,這樣的元素也在漸漸消失。我相信格非是經過一番猶豫的,中途停筆了一段時間,以致風格上有了連他自己都無法察覺的細小變化。

單論前面兩到三章,小說呈現的結構令人眼花繚亂。時空的不停切換,不同敘述者之間的變更,以及對時間的獨特描寫(著重於「忘記」),無不讓人感到,這是一篇典型的「格非式」小說。其中,尤其以一段與石井有關的情節令人著迷。

與《褐色鳥群》中所使用的敘述圈套相似,與石井有關的兩種說法是截然不同的。一個說,石井下死了人,被堵死了,不讓人下去。另一個卻說,石井是空的,早晨還剛去打過水洗臉。這就使得小說情節顯得撲朔迷離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格非卻在後文里直接解釋了這一切。

當然,格非的敘述仍是令人稱道的。無論是前面近乎炫技的多視角切換,還是各種文體糅雜,都顯現出格非本人深厚的小說功底,對一些小地方的描寫也是一如既往的細膩。

比如小東西死了,落葬時,對喜鵲的幾處描寫:

到了落葬的時候,寶琛就把普濟平放在草席上,然後將席子捲起來。他剛把小東西卷嚴實了,喜鵲就過來把它打開了。他一連包了三次,喜鵲就一連打開了三次。她不哭不鬧,也不說話,只是獃獃地看著他的臉。

當他們離開墓地往村裡走的時候,喜鵲忽然站住了,回頭往身後看了看,眼光好像在找著什麼,過了半晌,突然叫道:「咦,小東西呢?」

不起眼,很細小的地方,卻恰到好處。

小說里有不少的文體段落,包括張季元的部分日記(不是全部),丁樹則的墓志銘等等,格非都寫的蠻好,只是我水平有限,就不妄自談論了。只有一處,非常有趣,即小說里常見的「夢雨飄瓦」一詞。我印象中這個詞語大概出現了三次,每次見到,都覺得很有新意,沒想到在小說後面,格非反而自己介紹了這個詞的出處:

溽暑來臨,喜鵲閑來卧於竹榻之上,隨意翻看,盡挑一些雨啊、雪啊的句子來讀,像什麼「紅樓隔雨相望冷」,什麼「雪嶺未歸天外使」,什麼「一春夢雨常飄瓦」,雖然不明白這老頭說了些什麼,可用來殺暑消夏到也正好。

不是什麼重要的地方,只是讀來有趣,說一下。

到了第四章,小說忽然呈現出一種與前文相異的風格來,不知道是不是格非有意為之。但我個人看來,小說的韻味有些被破壞了。無論是其中講梅花的一小段,還是隨處可見的抒情,都不夠節制,少了前面的那種婉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細看,前面幾章的普濟是一處與《迷舟》里坐落在棋山對岸的那個小村落極其相似的地方:臨水,多霧,清晨偶有狗吠,少雪(少雪並非指向村莊本身,而是在格非的敘述里,少有對雪的描寫)。但是在趨近結尾的地方,水鄉的意味越發少了,整個村落失去了那種「迷舟」式的朦朧。這也是整部小說的縮影。包括前面一些,什麼「一句話當場讓陸侃把嘴裡的茶水噴了一牆」之類的,我看了簡直不敢相信是格非所寫。正巧,昨天看到知乎上一個問題,講如何讓文字不矯情,下面許多答案,說了不少。但就我而言,大多是不認同的。這個問題太大了,包括蘇童,包括格非,包括這部《人面桃花》,都沒能完美地控制住作者本人的情緒代入。其中不少段落,比如對時間的論述,比如秀米第一次看見官兵走入村口時內心的描寫,都顯溢出了,不夠含蓄。

結尾處,秀米乘船,從花家舍回到普濟,格非如此寫道:

半夜?里,?一?片昏暗的燈光將船艙照亮了。秀?米披?衣坐起,
透過艙門朝外?一看,原來是有船隊經過。每?一艘船上都點著
?一盞燈。秀?米數了數,?一共七艘。這些船?用鐵索連在?一起,
遠遠看去,就像是?一?行?人打著燈籠在趕夜路。

起風了,天空群星閃爍。在這深秋的午夜,看著漸漸?走
遠的船隊,秀?米不由得打了寒戰,淚?水奪眶?而出。

她知道,此刻,她所遇見的不是?一個過路的船隊,?而正
是?二?十年前的?自?己。

我又特意翻了一次前文,重讀了秀米被慶德擄走,乘船前往花家舍的情節。不知是不是我看漏了,但在那一晚的描寫里,秀米看向江面,並沒有看見一艘船隻。這裡當然不值得細究,然而我卻有些耿耿於懷。多好的一處伏筆,偏偏漏了,用小說里的話來講便是:可惜可惜,奈何奈何。

嗯,大致就只想到這些了,最後說點不算題外話的題外話——格非老師的性描寫!

我覺得吧,格非老師真是太厲害了,除了零星一兩處沒寫好,其他的簡直堪稱範文。同是性虐,隨意摘抄幾處,比五十度灰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壞人?」老頭大笑了起來,「壞人?哈哈!壞人,有意思。不錯,不錯,我是個壞人。」老頭還在她的腳上綁了串銅鈴。老頭說:「我這個人,沒有什麼別的嗜好,就喜歡聽個鈴兒響。」她只要稍稍蹬一蹬腿,鈴鐺就會發出悅耳的噹噹聲。她動彈得越厲害,鈴鐺的聲音就越響,彷彿是對對方的慫恿或鼓勵。沒辦法,真的是沒辦法。最終她放棄了抵抗。

一夜之間,花家舍有了新的主人。慶壽已經落敗。他的姨媽遭人戲弄。他們當著他的面,在她的乳房上綁上一雙銅鈴鐺。(這雙鈴鐺曾經也綁在她的腳上),又用燒紅的烙鐵去捅她,逼得她在屋子裡又蹦又跳。

他們讓她笑,她不肯,於是他們就用烙鐵燙她的肚臍眼,燙她的臉,她實在挨不過去,於是她就笑。他們教她說下流話,她不會說,他們就用榔頭砸她的手指,他們砸到第四根,她就順從了。她一邊不停地說下流話,一邊可憐巴巴地看著他的丈夫。

她讓他坐到她身上,老虎想了一下,就照辦了,她讓他打她耳光,掐她的脖子,他也照辦了。直掐得她喉嚨里「呃呃」怪叫,直翻白眼,才住了手。他真擔心一用力,就會把她掐死。她又讓他罵她婊子。爛婊子、臭婊子,千人騎、萬人插的婊子。她說一句,老虎就跟著重複一句。

最後,她突然嗚嗚地哭起來。

艾瑪,我讀著都臉紅了,沒想到格非老師的愛好這麼奇怪。


個人很喜歡格非的書和敘事風格,也恰好看過他的三部曲就談談個人拙見吧。

格非的《人面桃花》是他的江南三部曲(另外兩部是《山河入夢》和《春盡江南》)中的第一部作品,三部作品在主題、時間線索、人物上都是有著交織和繼承的關係的。主題是圍繞著夢幻性質的「烏托邦」來展開的。時間跨度很大,從清末民初一直延續到現代,從小說主人公秀米到譚功達再到譚端午,分別體現著不同時期下人物的自身命運和對時代的精神探索。

語言方面:注重自然環境描寫;語言借鑒了古典作品的筆法,具有古典文言風格,典雅秀麗,清新自然,乾淨簡練。

格非是在江南水鄉的生活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作家在《人面桃花》中的序言中寫道:

寫作這部小說,也可以看成是一次返回久已不存的故鄉的想像性旅途。我以為,小說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反抗遺忘。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可以體現出濃厚的江南氣息,比如在書中對花家舍的描寫:

這個村莊實際上是修建在平緩的山坡上,她吃驚地發現村子裡每一個住戶的房子都是一樣的,一律的粉牆黛瓦,一樣的木門花窗。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有一個籬笆圍城的庭院,甚至連庭院的大小和格式都是一樣的。一條狹窄的、用碎磚砌成的街道沿著山坡往上,一直延伸到山腰上,把整個村莊分割成東西兩部分。村前臨湖的水灣里停著大大小小的船隻,遠遠看上去,聳立的桅杆就像是深冬時節落光了葉子的樹林。

書中也穿插著大量的文言文以及詩句,還對書中出現的一些地名和人物在括弧內加以歷史性的解釋。

結構方面故事情節全書分為四章,「六指」「花家舍」「小東西」和「禁語」。以主人公陸秀米的成長經歷為主線,以「普濟」和「花家舍」為背景描寫了兩個地方的興衰,通過秀米父親的瘋在開頭設置了懸念,並引出接下來一連串的情節,革命人士張季元的出現以及與秀米和她母親的情感糾葛對秀米產生了重大影響。隨後秀米偶然流落到花家舍,在花家舍的生活經歷給秀米的生活和思想帶來了極大的變化,秀米從花家捨出來後去日本留學,漸漸走上了革命理想的探索,最終是以理想的幻滅、秀米的悲涼的死亡為結局的。小說的時間跨度很大,給人一種綿延之感,敘事空間也發生著從普濟到花家舍再回到普濟的變化。

從書名就讓人聯想到「桃花依舊笑春風」這個有著人世滄桑感的詩句,全文也是籠罩在這種氣氛之下的。整個故事就是以一種寫實的方式和獨特的個人視角,去展示了特定歷史時代的人們對於烏托邦建立的嘗試和探索。看這本書,沉浸在作者虛構的真實之中,看著秀米從無知少女到投身革命理想的蛻變的過程,體會到建立理想世界作出種種努力和其中的艱辛以及失敗後的一種悵惘。

書中最後這樣寫了秀米的死去,

冰花是脆弱的,人亦如此。秀米覺得心口一陣絞痛,就想靠在廊柱上歇一會兒,喘口氣。於是,她就靠在那兒靜靜地死去了。

而結尾以第二部《山河入夢》的引子來結尾,筆鋒一轉,秀米死了,個體的探索卻並沒有結束……


今天下午才看完這一部,看到一半的時候認為這本書超級好看,甚至不忍心看完。但等到再往後看完的時候,那種驚喜的感覺就消散了許多了。這部作品如果事先我不知道作者是格非,只看內容文筆,我簡直會以為是8.90年代的蘇童。本人對格非的印象還堅固的停留在先鋒文學時期(他的中篇讀的居多),是那樣狡猾又神秘,但從三部曲我感覺到格非有一種硬撐的感覺,浩大的長篇讓他有些力不從心了,頭腦也不如中短篇時候那麼好使了。讀完後我有很多疑惑,比如秀米在花家舍之後是如何到日本的,那十年她怎麼過的?還有為什麼秀米一直選擇在懲罰自己?張季元和秀米母親怎麼勾搭上的,以及和他父親什麼關係?為什麼給秀米後半生設定是如此熱愛花草?文中對桃源的尋找繼承關係,從陸父到王觀澄到張季元到秀米。前文中埋下了很多伏筆到後面也沒有解開(也許在後兩部作品中有體現?暫且不下定論)有點像穿了件小衣服,蓋住後面,包不住前面。這種越讀越讓人疲憊,也可以說越讀越讓人失望的感覺,我在讀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時也有同感


我蠻喜歡這部書的。不過格非三部曲目前只讀了這一部。

這部書整體而言還是娓娓道來的。

眾所周知,現當代很多文學作品總是要把故事迫不及待地傾瀉出來,「憑欄一吐,不覺箜篌。」

而這部書沒有那種急迫感、那顆現當代作品常見的金燦燦黃銅銅的漫出紙面的功利現實心。

或許可以看出來一點野心,至於到底有沒有,不好說。

因為《金瓶梅》沒有讀完,「江南三部曲」也只讀了一部,所以我不能確切感知到這部「金瓶梅式」的小說是從哪種程度提它有多具備金瓶梅的風格。

我讀的時候便想起「海派」《繁花》,一樣閑適,不疾不徐。尤其是一些詩意的四字詞語,朗朗上口,一樣的詩詞水墨意境。雖然一樣閑庭信步,但在我看來,沒有《繁花》的語言精緻,《繁花》的精緻,或許與其「滬語」書寫的方式有關,這麼一說,方言對於語言氛圍的營造也是頗有影響的。

我的一個老師說,她讀這本,一口氣讀完,很驚艷,讀《繁花》,拖拉著讀了很久,絮叨又繁瑣。但於我而言,這本沒有《繁花》驚艷,所以真的是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自己感覺,這部小說或許更具有一種理想純凈的古典美,而《繁花》比較有煙火氣息。

故事從十一二歲的陸秀米看見瘋子父親陸侃離家出走而始,到秀米歷經滄桑,四十餘歲死去為終。這部書以秀米為主角,講了民國初時,普濟一代的風雲變幻。陸秀米這個女人膚白貌美,通曉文墨,很有靈氣,從父親與自己的心上人那裡繼承了一些「大同理想」。時勢給了她一展宏圖的機會,她開始搞革命,但我們都曉得哪裡有什麼真正的烏托邦桃花源,到最後晚景凄涼,她回歸了自己寂寞樸素的生活,與喜鵲相依為命,擺弄些花花草草怡養性情。不過總歸是一個敢做敢想的奇女子。

小說的語言蠻妙。曾描寫過一隻「鳳凰冰花」的瓦釜,是父親淘來的寶物,秀米的表哥(心上人)張季元也對之入迷,稱敲一下,精通音律的人就可以據此判斷未來凶吉。而秀米也從中聽到了自己的去向。這段的語言很美。

那瓦釜竟然發出噹噹的金石之聲,有若峻谷古寺的鐘磬之聲,一圈一圈,像水面的漣漪,慢慢地漾開去,經久不息;又如山風入林,花樹搖曳,青竹喧鳴,流水不息。她彷彿看見寺院曠寂,浮雲相逐,一時間,竟然百慮偕忘,不知今夕何年。

她用手指輕輕地叩擊著釜壁,那聲音讓她覺得傷心。那聲音令她彷彿置身於一處寂寞的禪寺之中。禪寺人跡罕至,寺外流水潺潺,陌上纖纖柳絲,山坳中的桃樹都開了花,像映入落日的雪窗。游楓野蝶,嚶嚶嗡嗡,花開似欲語,花落有所思。有什麼東西正在一寸一寸地消逝,像水退沙岸,又像是香盡成灰。再想想人世喧囂嘈雜,竟全然無趣。

後來也有不少玄妙動人的描寫。比如陸秀米被虜到花家舍,做了一個夢,夢到王觀澄被人殺了給她講自己春和景明的夢,而那時王觀澄恰真的死了。後來,目睹或風聞了土匪窩子里的自相殘殺。秀米想到的還是王觀澄和他的夢。

她忽然覺得王觀澄、表哥張季元,還有那個不知下落的父親似乎是同一個人。他們和各自的夢想都屬於那些在天上飄動的雲和煙,風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終。

文人志士的心中,都如此做著世外桃源的美夢,然理想主義總是過於天真。

陸秀米從日本回到普濟,帶回一個叫「小東西」的孩子,那孩子機敏聰慧,又很愛自己的媽媽秀米,跑去給陸秀米送信時被官府的人打死。看到文章寫老虎看著小東西,「他知道, 此刻, 正從他背上汩汩流出的不是血,而是他的全部的靈魂。」未免覺得生澀突兀。(讀這部書,確實有覺得文筆矯情之處,但是不多,比如一些有關「甜蜜」、「憂傷」的詞)而後面從秀米的視角看——「他的身體軟軟地趴在廟裡迴廊的陰溝上,積雪融化而成的水在霍霍地流淌。黑色的血線在雪地上緩緩向前流動,被廊下木柱子擋住了去路。即使在那一刻,她也知道,從他那瘦小的身體里流出來的不是鮮血,而是他的全部的小小的靈魂。」從不同視角再次的重複,不會讓人再覺得「從身體里流出靈魂」這個句子或這種修辭很扯,我感覺這點也蠻有意思。

其他有趣的地方還很多,因為文本分了四段,兩種視角,切割式的,所以其實有許多可遐想之處。

至於對於性的敘述,比如秀米在花家舍被強上時鈴鐺的敘述和翠蓮做愛時讓老虎抽打辱罵自己等等這分明是sm嘛。翠蓮的「下面潮了」這個形容。。。還有我萬萬沒想到張季元這個風流人物的日記是如此輕薄,妹妹妹妹一連串的熾熱呼喊是真·騷情。最後關於秀米和喜鵲隱晦纏綿的同性趨向也很特別。

有人說格非的書寫故弄玄虛甚至下流,我突然就想起來《金瓶梅》。有時關於性,你真分不清誰是偽道學誰是真慈悲。心中有啥就看見啥吧。反正我挺喜歡格非這個「學院派」的。


江南三部曲一生黑,不幸讀完想要一起黑卻找不到同好的小夥伴歡迎來這篇答案下吐槽。

格非是個怎樣的作家? - 張逾的回答


我看完這本書已經兩天了,看書大概看了四個多小時。我理解能力因為對政治歷史知識的缺乏,也因為我年紀還輕,尚在摸索的無知階段,而且看完了山河入夢和人面桃花之後我對格非老師有很猛烈的崇拜,再加上已經看了兩天了,該忘不該忘的我都忘了,我覺得我沒有什麼資格來評價,所以我只是過來湊個熱鬧。

我這個人很恍惚,一天很懶惰,很渙散,借口自己在思考人生。不懷疑世界的真實性,只是覺得這個世界非常荒唐。格非老師的作品有一點非常戳我,他的主人公的命運,在我看來都有寓言一樣的魔力。我很自戀的發現我的人生軌跡似乎和主人公的人生軌跡有相似之處。或許格非老師是想描繪一部分人的命運,而我又恰好屬於那一部分人。人面桃花里的故事好荒唐啊,那些誇張的,看起來非常突兀的故事情節,居然讓我能在實際和故事情節之間找到重合之處。人面桃花裡面,秀米和她的母親,明明是母親,居然還會因為一個表哥有了更多的隔閡。人面桃花裡面親人的死去篇章很少,死去了就是死去了,裡面的飢餓,離別,生活的尷尬,似乎都是可以一筆帶過的,傷心難過和快活都是過去的一筆,雖然風生帳底一片愁,但是那不是漫無止盡的聲嘶力竭。這些對我而言都是荒唐的,但是似乎安慰了在現實中彷徨的我,我都如獲至寶。但是看完兩天,如果我不回來寫這個所謂的答案,這些至寶也會被我淡忘,所以真的荒唐啊。

因為長期看各種語言的書,我對語言風格文筆,實在是不太敏感,我只能依稀感受到筆力,和作者的性格。格非老師的人面桃花寫得很美,他把農村的院落,農村的官紳的院落,和普通家庭的房間都描寫的很美,我喜歡他寫的那些院子里花花草草水井的描述,更喜歡他的優美裡面參雜的「滿地痰跡,無處下跪」,我可以看見一個普通農村上層漂浮的水墨畫,我是從上方俯視的角度看的,但是水墨畫和普通農村的景象是彼此交錯重疊的,居然讓人覺得更立體,那種水墨畫也讓我始終置身事外,始終能察覺到那種不真實的,漂亮的荒唐。

看完整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在人面桃花里理解了我的童年。我不僅僅通過看秀米的故事,是通過所有人的故事。開始明白了我的童年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我的童年總是很無助,生活中的難堪總是會像鈍器一樣的傷害到我,我的童年會有朦朧的快活,羞恥,以及朦朧的一大大大片空白。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的童年會是這樣,這是我透過人面桃花明白的,原因就是:無知,宿命。

人面桃花里的人物我很喜歡,我很喜歡那裡面那些性格莫名其妙的人,我喜歡隔壁的那個什麼二婆,很喜歡家裡的那個管家,很喜歡那個報信的米店小二等等,他們的性格沒辦法成為立體的,因為作者精力有限反而讓他們更真實,我覺得世界人太多了啊,人性固然是立體的,但是他人留給我的始終是一個剪影。然而小傢伙就是我心裏面最真實的我,最最內核的我,是此刻的我。小傢伙的純粹的愛和那種透明的小聰明,是此刻寫答案的我,一個有很多愛的我。他們不分高低貴賤,都擁擠的住在我身體裡面,也是我身邊的人的剪影。

這個世界真的太大了,目所能及之外還有很多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擁有的又真的太少了,時間和命運都不在自己的手中,愛人又是分分離離,況且愛人,和愛也並不見得就是純粹的。

秀米和表哥那算愛情嗎,不算太典型,可是我確實喜歡錶哥和秀米之間那種荷爾蒙的氣息,就像流浪的星星裡面小女孩被男孩子在公眾場合下強吻未遂,小女孩對男孩子的急促的呼吸喜歡。

我覺得格非老師很多問題並不是看得很透徹的,很多時候他的筆力是不均勻的,很多情節,對話的處理並不是十全十美,但是我看這本書的時候的確是獲得了極大的愉悅,所以我個人主觀的覺得《人面桃花》是一本可讀,耐讀的書。

觀點十分幼稚,理解能力也很有限,表達能力更是有限,真的不好意思。


三部曲很多地方寫得很逆天,比如之前說到的性虐,一根一根地砸手指頭,還有翠蓮作為妓女的心理。還有!《春盡江南》里吳寶強的那段殺人心理剖白,對黑道的觀察,對當代法律的嘲諷,《山河入夢》女主被槍決後腎被取出來泡在福爾馬林裡面。都是些碎片,書不在手上隨便找幾處,都覺得驚心動魄。

當然缺點也有一些很明顯的。《人面桃花》充分表現了當代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失敗,凡是格非那個時代的作家對語言無論如何搜天入地苦苦追求,都達不到曹雪芹張愛玲沈從文時代的高度。語言像被連根拔起的草,失去土壤,只好弄一些贗品。

《春盡江南》裡頭什麼「免不了讓人動了黍離之思」文縐縐的又不夠自然,特別僵硬。

但是三部曲是極其優秀的作品。格非也是實力驚人的作家。


第一次拜讀格非大作 讀個開頭以為有什麼更牛逼的梗在後面 讀完發覺就是浪費時間 文筆還可以也很有底蘊 但是越讀越覺得是精緻詞藻的簡單堆砌

人物空洞 主人公的性格轉化一筆不著 虛晃一槍就變另外一個人了 避重就輕 後期秀米好裝逼啊 情節散漫 又臭又長 字工情滯 想探討宏大主題可惜流於表面 主題也故弄玄虛 是不是提到革命、大同社會就使思想境界拔高了啊 那些說讀了書就對桃花源烏托邦產生思考的人 能不能談談你都思考到了什麼啊?裝逼。說是什麼百年孤寂金瓶梅紅樓夢的……我只能呵呵……感覺因為是茅盾文學獎就跟著人云亦云說好的不在少數

而且感覺中國當代作家好猥瑣 不提少女被姦汙不提老婦女偷情少年性幻想就寫不了小說似的 書里老虎幻想被秀米的奶水止癢那塊真的有必要嗎 臟死了

總之吧 又一部被捧殺的小說 糊弄糊弄那種江南水鄉婊還行 茅盾文學獎質量堪憂

春盡江南和山河入夢還沒看 希望能好看一點


個人讀此書的感想,摘錄如下: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分別是《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三本書的名字都挺美麗的,但是卻都不像一部小說的名字。它太朦朧了,讓人不知所以。所以我不知這《人面桃花》究竟是什麼意思。起初我以為它是陸侃的桃源美夢,陸侃為此瘋癲,拋妻棄子離家出走,去尋找心中的桃源。直到確認陸侃真的杳無音訊;後來我以為它是王觀澄的花家舍,那裡是一個現實的桃花源。那是一個大同世界,甚至每家每戶接收到的陽光都是一樣的。直到花家舍泛起殺戮……

直到讀到了小東西的悲劇,不知覺間落淚時,我才發現:原來人面桃花是這個意思。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我想格非寫的人面桃花可能是秀米,從全書來看,秀米也是這部小說的主角。但我寧願相信小東西才是這部小說的主角,儘管作為這部小說最悲劇的人物,小東西的存在只是為了反襯秀米的冷酷無情、鐵石心腸、偏執無義、愚蠢可恨。

小東西那麼聰明、可愛。可是在這部《人面桃花》的讖語中,聰明代表著早夭。

他是那麼愛他的媽媽,但媽媽是那麼冷酷無情。媽媽的相片,是他最重要的東西;他總是有意無意地經過媽媽的學堂;他看起來毫不關心自己的媽媽,就像媽媽毫不關心自己一樣,可是在別人說媽媽是瘋子的時候,小東西總在第一時間反駁——你才是瘋子;在媽媽身處危急的關頭,他幾乎就是在危機的瞬間,從深厚的大雪中深一腳淺一腳跑回去通風報信;他無懼清兵的槍林,彈雨之下也要跨進學堂的大門給媽媽秀米報信。就在一切都結束的時候,寶琛發現小東西卧在了陰溝里,背上的窟窿汨汨地涌著熱血。這一年,小東西才五歲。

「小東西赤條條地躺在乾淨的床單上。他的身體看上去那麼短,那麼小。」這樣一句描述,其力量是無窮的,他推動著眼淚從心底泛出眼眶,汨汨如線。

小說的開頭,是外公陸侃的出走。大家都說陸侃瘋了,其實並沒有。陸侃的出走是因為外婆和革命者張季元私通,被他發現了後他黯然離去。就連小東西的母親,當初被劫去花家舍時,她是一個令人同情的人物。可是東渡日本,回來成為一個革命者以後,母親秀米也變得暴戾、無情、愚蠢、可恨,她獨裁,聽不進建議,她愚蠢地賣掉了家裡一百多畝土地,事實證明她被算計了。革命者張季元,代表著最先進思想的人物,他私通秀米的母親,他還想要秀米;現實桃花源——花家舍的締造者王觀澄,竟然是土匪頭子。那美妙的花家舍只是他個人的私慾所在,他強扭了人性的規律、社會的規律,他一手締造的世外桃源花家舍竟成為了殺戮最重之地;秀米的母親、小東西的外婆,也是一個自私的人,秀米被劫去後,劫匪曾來要過贖金,她卻不願意為了自己女兒出一文錢。秀米成為革命者回來後,她矢口否認不救秀米的事實。可惜她的言語出賣了她,她的確收到過劫匪的贖金要求。(186頁敘述母親不願意讓回來的秀米住在父親的閣樓,說就是因為修閣樓才引狼入室。如果劫匪不曾來要過贖金,母親從何知道劫匪就是修閣樓的人?)

小說中不幹凈不純真的人,比比皆是。在那個封建社會快要崩塌的清末亂世,人心不古,人人都是骯髒可恨的。

唯獨小東西,他天真無邪、爛漫可愛、活潑聰明,他愛他的媽媽秀米,他是唯一一個有真愛的人。可惜悲劇往往就是這樣的,美好的就要滅亡。

所以當看到他那短小、被槍打爛的身體赤條條地躺著的時候,淚水就再也止不住了。

久仰格非大名,但《人面桃花》卻是讀他的第一部。格非老師有宏大的格局,江南三部曲,說是三部小說,其實可以合成一部,就以小說的發生地命名為《普濟》。三部合在一起就有了大觀園的意味,舉一個小例子就可窺見一斑:小說中有一個妓女孫姑娘,她死的時候教書先生丁樹則寫了一片墓誌。倚馬千言,洋洋洒洒。丁樹則還給其它幾個死去的人寫過墓誌,包括他自己。其它詩文楹聯在小說中也隨處可見。格非甚至讓目不識丁的喜鵲寫詩,第一首詩就是「燈灰冬雪夜長」這樣的美句。喜鵲甚至成為了出版詩集的詩人。墓誌詩文等等在小說中是丁樹則寫的、是秀米是喜鵲寫的。可現實中,這些好文章都要依仗作者格非的好才華。

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沒錯!《紅樓夢》中曹公也借賈寶玉寫了一篇《芙蓉女兒誄》以及其他詩文對聯。江南三部曲人物眾多、時間從秀米十三四歲到三四十歲甚至秀米的後代譚功達以及譚功達後代的一生——這也足夠長、敘事緊湊翔實、小說中穿插著詩文、戲曲、歌謠等等文體,這是格非的格局之大、文筆之強。

同樣,除了大格局,格非老師也很細膩。還是舉一個小例子:他寫孟婆婆把喜鵲賣給陸家,孟婆婆拿到那錢袋後,搖了搖,就歡快地走了。多細膩的筆觸!他和魯迅先生寫的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和老舍先生寫的「常四爺賣了菜後也不數就揣進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金錢面前,人性無處躲藏。孟婆婆貪財勢利、孔乙己想通過付錢的方式來彰顯豪情得到尊敬、常四爺相信人情不在乎錢多錢少。人性這種東西,它不是實物,它是虛的,不可捉摸。於是通過筆端刻畫人性就顯得多麼艱難。

就一個動作——「搖一搖」,格非老師就把孟婆婆那貪財勢利的嘴臉展示在讀者面前。用錢袋來裝錢,不是用銅串,也不是像孔乙己那樣排出九文大錢,「袋」足以說明陸家給錢夠多。孟婆婆為什麼要搖一搖才歡快地走呢?她不相信陸家、害怕給少了嗎?顯然不是,陸家是地主,是最有錢的人,不僅不虧待她,還給了一袋錢。既然孟婆婆清楚地知道陸家不會少給只會多給錢,為什麼又要搖一搖呢?這就需要讀者的推敲了。搖一搖會出現什麼情景?首先,那是一個錢袋,看不到。其次,那是鑄造硬幣,不是紙幣。所以搖一搖錢袋,唯一能出現的情景就是:錢袋子叮叮噹噹地響。這個響聲可不簡單,它不是鎚子砸釘子、也不是別的金屬撞擊。它是錢和錢的碰撞聲!只有對於貪戀錢財的人來說,錢和錢撞擊的聲音才是美妙的,這個美妙的聲音令孟婆婆陶醉入迷。於是她歡快地走了,多麼自然。

既有格局,筆端又細膩,還能讓人落淚,這樣的小說不好是不可能的。難怪江南三部曲能夠獲得茅盾獎。

其實關於這部《人面桃花》,它很紛繁複雜、也很精巧,它還有很多可講的東西。可是因為筆力的不足,因為它帶來的這些感觸的原因,我寫不出來更多東西。

總之,格非老師,向你學習。


自己在心裡胡亂揣摩了一陣以後才打開這個回答一看究竟,然後發現…一千個哈姆雷特了…

其實個人認為前兩章反而令人失望,前兩章情節的展開除了格非一貫的敘事風格和精巧的描寫,對於烏托邦的思考個人覺得是比較平庸的,無非是所有反烏托邦小說的思考,並且因為雕樑畫棟的精美,反而抑制住了對這個問題思考的深度。如果書停在這裡個人是非常失望的。

但後兩章令人驚喜。可能是我思維清奇…我認為之後的故事不是秀米對革命理想的傳承,我認為是一種不可避免,親身經歷了桃源探索的失敗,但仍然不可避免的再一次走上大同理想,不可避免的執著於大同革命。這種同樣無法掙脫的悲憫情懷,我認為是格非對烏托邦的更深思考。第四章我認為是一種為萬事妥善收尾的慈悲使命,個人認為作者的思考在第四章翻湧出來,有了一個相對明晰的表達,裡面是更豐富的對時間的思考,對桃源的思考,對時代的思考,我不知道該怎麼下論斷。

如「她重新審視過去的歲月,覺得自己就如一片落入江中的樹葉,還沒來得及發出任何聲音,就被激流裹挾而去。」

「假如一隻跳水蟲被遍地的落英擋住了去路,那麼,它會不會像武陵源的漁戶一樣,誤入桃源?她覺得自己就是一隻花間迷路的螞蟻。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瑣碎的,沒有意義,但卻不可漠視,也無法忘卻。」

「她聽見韓六在她耳邊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被圍困的孤島。」

隨便摘了一點,個人大概是這種體會。

微小的一點見解,隨便發上來權當給自己理思路了。


我記得在知乎上看到說格非的《青黃》只是為了告訴人們,真相是無法真正探尋到的。「你終將一無所獲」。《人面桃花》亦然。六指是個引子,好像在大霧中什麼東西都露出一點端倪,卻又什麼都看不真切;花家舍通過對張季元日記的描寫,大幕開始揭開,也是秀米的從心靈到故事情節重要轉折和必要鋪墊,窮其一生指示秀米所為,其實都是花家舍的經歷。這是一個過渡,張季元的桃源一節已經消逝,花家舍的桃源開始,而下面的小東西則是秀米的桃源革命了。其中五爺「家裡不付贖金」的說法和後來老夫人「沒有人要贖金」的說法矛盾,並非找不到理由卻又撲朔迷離地有趣,又比如為什麼五爺先三爺來也是一樣。而後的禁語是對前面雕樓畫棟的縫補,更是一種「惟有長江天際流」的延伸,江南三部曲後兩部沒看過,僅本書談。因此本書通篇看來,是陸侃的桃源,桃源圖,金蟬,風雨長廊等,到後來張季元薛舉人的桃源,花家舍的桃源,最後秀米的桃源。可是呢?就如秀米夢裡大爺總把攬說的一樣,「你以後會明白的。」來人道,「花家舍遲早要變成一片廢墟瓦礫,不過還會有人重建花家舍,履我覆轍,六十年後將再現當年盛景。光陰流轉,幻影再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憐可嘆,奈何,奈何。」花家舍總有人會去造了又毀,毀了又造,可嘆可嘆。所謂大同桃源,都沒成功,哪怕後來辛亥革命,能說桃源建成了嗎?到底是沒有真相,沒有結果,沒有意義。成功的,恐怕就是最後在普濟蝗災天降大米全村施粥時的大同。可是,其實又不然,桃源成功了嗎?別忘了最早的謎,陸侃沒有死,最晚的謎,秀米獄中生的次子也在新中國,看到了陸侃。算算年份,其實我覺得不大可能,但是,陸侃在下棋,說明什麼呢?桃源成功否?那只有是「後遂無問津者也。」

其實全文還有一個謎,就是冰花鳳凰,也就是忘憂釜,六指那一章里張季元在臨走前,其實也是臨死前曾說「據說,這物件還有一個很大的秘密,就是到了冬天,碰上下雪的日子,寒氣凝結成霜凍——」然後被翠蓮打斷了,後來賣地時從龍慶棠口裡又提到,最終在文末彰明了一副景象,正是多少年後一幕似乎不可能發生的景象。又指代什麼呢?順帶一提,四爺家鸚鵡,也叫忘憂。

至於其他的,比如老虎的經歷暗含什麼,個中意味大家都懂,不談。其實桃源並非沒有實例,除去空想社會主義那幾人的實踐和巴黎公社不談,中國古代也有,即何心隱的聚德堂。似乎據我了解以色列集體農場至少目前是可行的。算桃源乎?

所以沒有真相,桃源,也永遠只是桃源罷了。


剛剛看完,覺得非常失望

敘事以及環境描寫,都有大家之風

但人物塑造是個什麼鬼,文中台詞一會兒文雅一會兒粗鄙,同一個人的語言風格跨度這麼大,這是精分呀

看完之後,我發現我對裡面的許多人物都不能概括其性格,女主角更是一個大寫的「莫名其妙」


愛和宿命 都一樣荒涼


一開始並不知道作者,其實亦並不知道格非這個人。

只是讀來神奇。

他的空缺描述給小說帶來了良好的節奏感,像故意蒙一層紗一樣,帶來想像和有餘味的讀感,這是小說里的留白,留的出奇而不逾矩。

在這樣一種模糊敘述下,他的小說反倒構建了全新的歷史想像,描寫了一群歷史縫隙里的人物,一群群眾和革命者。兩個並不區分。

當歷史走過一百多年後,終於有人嘗試著用描寫人生的手法去敘述構建他所認為的革命者。

而其中的悲劇色彩籠罩著余華的一種人去樓在時光依舊的滄桑悲涼感。而這種悲劇又不僅僅是個人的,秀米為了革命犧牲了家人,犧牲了小東西,到頭來進了牢獄,瘋著回了殘破的家。而當初捉拿她的人,收走了田產,靠著清朝最後又投靠革命黨,督撫一變成了長官。活脫脫一出人間「喜劇」,讀著是小說,可寫的不就是當初那幫人么,袁世凱,黎元洪,多少中央地方大員一變成了革命黨,一下子變成了民國,只是故事依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真正的革命者啊,就是書里的這幫瘋子,桃花源,桃花,花。

真正的群眾啊,就是秀蓮,就是秀米媽,就是花家舍的扈從,就是學堂里的林林總總。

就個人而言,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作者儘力在歷史記述的裂縫裡構建他認為的真實,用一種模糊的渲染手法把它展現在我們面前,那種情感,那種追求,那種人生,那種慘白的血紅,刺眼地生動起來。

讀之如鯁在喉,欲哭無淚。

謝謝作者。


淺薄無知的高中生一個,剛剛讀完,在讀前面時特別好奇,特別想知道下文,後來猛然發現原來是革命,有種恍然大悟的開心。

結果讀到後面,讓我感覺:革命像是邪教?! 而且不止一次感覺某某某個地方只要筆鋒一轉,就是一篇完美的言情小說啊…

而且讀完以後很無語,一直在思考:所有人都是那麼齷齪么? 真的好書都得很黃暴嗎…感覺我的價值觀都要歪了。

總之我這個淺薄的人讀完後只是有很多淺薄的不舒服以及對革命深深的恐懼感。


史鐵生有過這樣一句話:「此岸永遠都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正因為此在的殘酷,黑暗,醜惡,才會有仁人志士希望創造一個美好的彼岸來。在中國,這個地方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江南三部曲探討的是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是否真的可以建立。個人認為三部曲分別從傳統到現代再到後現代的層面來剖析桃花源,這個全人類夢想中的聖地(烏托邦)。

三部曲中所有夢想建立桃花源的人基本不是死就是瘋。《人面桃花》的開頭就描寫了為桃花源而瘋的陸侃,陸秀米的父親。這樣一個瘋子不知所終,給桃花源這個美好的含義打下了一層陰影,也預示了結局。敬文東教授認為開頭既是敘述的起點也是最終的結論,那麼下面的故事就是對於桃花源的解釋。三部曲其實是個倒敘的手法。

而後秀米陰差陽錯的來到了花家舍,一個貫穿三部曲的「桃花源」實物,這是一個由辭官歸隱的叫做王觀澄建立的人間聖地,後來演變成了一個土匪窩。王土匪死於非命。桃花源破了產。在人類的私慾面前,桃花源並不能長存於久,它甚至經不起推敲。所謂的桃花源只是某人腦中想像的產物,一旦落實到現實處,它很快就脫下了令人迷幻的外衣。而陸秀米在此地的經歷導致了她後來的參加革命,要在塵世的建立一個大同世界。這到底是父親對她的影響還是她個人的經歷所導致?陸秀米革命失敗死去,她的兒子譚功達繼承了她的理想。《人面談話》結束。第一部所有的桃花源都以失敗告終。古典到底戛然而止。

《人面桃花》的語言明顯帶著中國古典的那種美感,跟早期的格非作品《迷舟》《褐色鳥群》的語言很像,格非描寫江南的語言加上他敘述的手法,總讓我有一種江南煙雨迷濛的味道,美麗而模糊。所以我個人認為《人面桃花》在語言上和後兩部的差別很大,特別是《春盡江南》,我認為基本褪去了早期的那種語言感覺。

其實三部曲的名字也挺意味深長的,人面桃花,山河如夢都有著浪漫和明麗的色彩,而這兩部的桃花源都是以失敗告終。格非本人認為最能夠形容江南的詞語是春盡江南。但這個詞語是完了,結束的意思,有一種灰色的基調在裡面。第三部也確實讓我感受不到江南地帶的感覺,它更像是商品時代同質化生產的流水線產品,你說它是哪一個現代化城市發生的事情我都不會懷疑,這是否是江南的已經變得和機械化的城市一樣了呢?所以是春盡江南?

對於《人面桃花》中出現的大量的性片段。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秀米被強姦的前夜,那個老頭說了一句:「新鞋擠腳。」我只能猥瑣的像王司徒一般撫掌笑道:妙啊,妙啊。格非是一個玩轉東西方的作家。他能將西方的技巧和東方的古典很好的結合起來。在這裡,我認為這種變態的性描寫與古典美形成了很大的衝突感,令語言的暴力感更加的突顯了出來。讓我想起有人在訪談里曾問過格非怎樣看待善惡的問題。而格非老師卻說只有先考慮了真不真實,再考慮善惡。所以我認為這裡是大量的性描寫有真實方面的原因,再去想桃花源本身是不真實而美麗的,而秀米所遭遇的是醜陋而真實的。很多人說為什麼這裡的性描寫更加的令人噁心或者反感,但他卻還原了那個時代的特徵,土匪劫持了姑娘,可能比文中的描寫更加惡劣。更加突顯了花家舍桃花源的可笑。格非是一個非常喜歡《紅樓夢》與《金瓶梅》的作家,他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參看《雪隱鷺鷥》。有人說《紅樓夢》是雅緻的《金瓶梅》。是否格非有著巨大的野心去嘗試將二者結合起來?

到了第二部《山河入夢》,作為桃源夢的繼承者譚功達在人民公社化的思想下,大開大造,打造他心目中的桃花源。人民公社化是現代性的思想,要發展,要趕英超美。而譚功達不顧歷史進程,一味地蠻幹,最終失敗入獄。而郭從年建造的花家舍則更像《1984》的寫照,建立了落後分子學習班,這裡每個人都在心靈上帶著鐐銬,他們互相揭發舉報,鬥爭無處不在。「我們必須進行嚴格的控制,我們寧要不公正,不要無秩序;寧要正而不足,不要邪而有餘。」在外表面上好似一個人人都是得體公正的桃花源,而事實卻是一個巨大的監獄。所以那個殯儀館才會那麼醒目。這是桃花源還是殯儀館呢?這個桃花源是時代的產物。這個桃花源它迴避了人性的慾望,因為它建立禁錮人的慾望。它和人面桃花的桃花源是不同的,相同的是都走向了破產。

《春盡江南》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文中的譚端午讓我歡喜。這樣一個人,在現代性思想框架下不動聲色的活著,他本身的思想與現代性背道而馳。在所有人都在往上,前進,發展的時代。他把發獃作為後半生的一個職業,下定決心要慢慢的爛掉。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他沒有去繼承曾外祖父及父親的建立桃花源的夢想,他卻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個體的桃花源,在自我的世界怡然自得。當現代性的社會要求他時,他的口頭禪是不妨試試。與之相對的是他的妻子龐家玉,要求上進,兒子考第一,這是一個徹頭徹尾活在現代思想下的人,如大多數的我們。龐在最初應該是一個和譚相同的人,在她的命運走到陌路時她又回到了起點。正如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回所寫: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現代性承認發展,要不斷進步,是線性的。而後現代則懷疑發展。飛機真的有那麼好嗎?有人認為它更加的危險。後現代認為發展加大了社會的不穩定和不和諧,對發展表示懷疑。陳曉明教授說過這樣一則笑話:一個漁夫坐在海邊曬太陽,一個富豪摟著他的情人走過來,富豪問:你怎麼不去打魚在這休息。漁夫回答道:我打的夠吃了,打那麼多魚乾嘛?富豪說:打了更多的魚你可以買更大的船,然後打更多的魚,然後僱傭別的漁夫給你幹活,這樣你就可以像我一樣做著私人飛機來海邊曬太陽了。漁夫回答道:我現在不已經在曬太陽了嗎?

所以端午和龐家玉是一個對立面。端午對當下的一切表示懷疑,所以他最終卻活成了自我的桃花源。而花家舍在商品時代已經成為了一個藏污納垢的場所。商品時代的桃花源是不斷的發展,不斷的掙錢來滿足自身的慾望及對安全感的需求。可是二者永遠無法滿足。

江南三部曲從中國的歷史本身入手,去討論了建立一個桃花源的可能性。一直以來我們的大同社會,小國寡民,太平天國等等,不都是對桃花源的探索嗎?最終格非先生以譚端午這樣一個形象回答了他認為如何抵達桃花源。理想主義不是走向失敗,不然就是獨善其身。

但更嚴重的是,作為抵達內心桃花源的譚端午是因為有了她的妻子龐家玉的存在,如果沒有了龐家玉,他該如何應對現代性的要求?他可能還是如鶴浦夜晚一般的逃走吧。(連車費都是別人的)

《春盡江南》的最後的《睡蓮》也異常美麗,不僅串起了全文。也算給龐家玉一個交代。

以上參考了很多敬文東教授和陳曉明教授的觀點。大家可以去看看。


2016 .1 23 晴 湖北 於D2246 潛江
糊裡糊塗的看完 人面桃花 不知格非磨劍十年旨在何處,只覺世事桑田,難測今夕何夕。對清末民初,光緒年間和辛亥革命的人物歷史甚是不熟,歷史背景亦云里霧裡,不知所出。只對革命一詞,大同社會頗有感觸。書中人物命運也讓人搔首踟躕,分不清是命運所出還是時事所造。小說伊始點時間,光緒二十七年,罷官回籍的陸侃突然從普濟消失,不知所終。其女陸秀米開始第一次正視她所面對的世界。不得不點到的是,丁樹則言此女「秀米容貌之秀美,實為老朽平生所僅見」。這點無非也是全書近末時點睛之處。紅顏命舛。不僅宛然,幸好自己長得丑。


格非為何要將革命意志加於一女子之上,讓她心有所向卻難以一有所成,最終只得種花養草,裝啞自懲,而終。既然要賦予其進行革命的使命,為何不讓她轟轟烈烈干一番大事業,成就巾幗女傑。既讓她有兒女情長,為何還要該憐女只能在張季元死後所留日記中明曉情竇之娛。既要讓她紅塵多事,為何不禍水到底,做個無情去意之女,也成就一位女匪人。一生四個男人,一個該愛還未來得及認識到閨心所屬就暴屍荒野,僅靠日記一本,讓讀者茫然,一個見其初事(五爺慶德,滿腦肥腸),定氣島中,破其女兒之私卻也慘死難睹,一個變態之丁(馬弁,真想叫他馬便),讓其懷甲為人母卻又成惡母,可憐了普濟小東西,一個竟是舵工之子譚四,在秀米革命未果,似敗未敗之時,讓其腰孕二子。真是個讓人噁心的大悲劇。真難測這批作家心思何繞。


人物也是個個出奇,似乎都是些瘋子。一淫姬翠蓮,一懦夫張季元(由他可見,革命黨人都是神經病),一偽母梅芸,做人母成這樣,和女兒搶男人,爭風吃醋,也大見狗血。一妖師丁則樹,似乎天生就是為人寫墓志銘所用。一憨仆寶琛,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欲,這個世俗之人在格非筆下也可謂之豐盈。一袖姑喜鵲,到也是我在全書中最喜愛之人。命本賤薄卻也活的有生氣,有樂景,滿院的小牲口讓人頓覺親切。作詩學字,竟傳了紅樓中香菱之神,為該時代背景下,一大足女子,情意才兼備,貌德心皆有,實為難得。全書人物,她命最長,其命運的發展,也可做為線索之一。


秀米。書敘事伊始,我對該名字好感不估。但越到後來,越覺得看不慣。想不通。借喜鵲話說「她為何好好的官家小姐不做,要去搞什麼革命」,一事無成不說,散盡家財,致兒慘死雪中。女人的故事,在歷史裡,無非悲戚二字。
書中有幾實物,閣樓,瓦釜,金蟬,貫穿全書。
實在不知此書精妙在何處,唯有幾言如下。
杏花春雨江南,燈灰冬雪夜長。
雅人騷客,皆受其惠,販夫走卒,同被芳澤。
山風入林,花樹搖曳,青竹喧鳴,流水不息。


讀完瞭望春風后 讀了人面桃花

與望春風相比,沒有望春風的筆法細膩,望春風中人物的描寫動作心理以及風景的描寫都比較細膩 一個歷史時代的變遷,一種對故鄉的依戀。

人面桃花這部小說

雖然披上了一件中國近代革命的外衣,父親 張季元及秀米都在通過革命追求陶淵明的桃源仙境、康有為的大同、宗教的彼岸、現實的烏托邦。沒有望春風那麼赤裸裸的表達對故鄉的眷戀,但也是秀米經歷了普濟父親的出走,張季元的出走,花家舍的搶親,日本的學習以及再次回鄉想通過變法創辦理想長廊,變法的失敗,監獄的關押以及最後釋放重返故鄉都在說著,曲終人散時,重返故鄉日。

格非的兩部小說表達著對故鄉眷戀。小說的功能是反抗遺忘,他說儘管我時常也會重返故鄉,但是我的內心其實十分清楚,隨著中國社會的急劇變化,那個記憶和想像中的夢幻之地,我實際上是永遠回不去了寫作這部小說,也可以看成是一次返回久已不存的故鄉的想像性旅途。


蝗災的時候,是誰給她們送的一袋米?

小驢子奉命要說服花家舍的總攬把加入革命,結果用的確實令人不齒的挑撥離間的招數,讓六兄弟互相猜忌,最後老四和老六互相殘殺。這就是革命?


在文獻課上偷偷讀完了小說,不勝凄然。借這個問題記錄一下自己的第一感覺。

小說語言很有特色,學一點古典小說的詩化與斑斕,又留有一些鄉土文學的清新和質樸。情節也是,收放有度,小到人物日常所見的一個畫面,大到幾年幾年的歲月遷徙。結構上,一條是秀米的故事線,另一條是後人可以見到的所謂真相。兩條線交雜在一起,歷史的真實與感性就交織在一起了,多了一些現代派的色彩。

個人最喜歡的是小說的主題書寫。關於人生的探索與追求,熱烈後的虛無與幻滅,以及一直穿插在小說中的宿命色彩。像那隻瓦瓮,翠蓮的命讖,桃花和閣樓的輪迴等等,無不給人一種宿命感。

作者想要表現的,可能就是這樣一種虛無感。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與反思,人事的動蕩與細微,都交織在一起,多麼荒唐而可笑呢?作者借主人公的命運,給我們打開了一扇思索的窗戶,也是他自己藉以思索的載體。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所見所感都是那麼朦朧不全,真相無從知曉。熱烈與寂靜交替,生亦何歡,死亦何悲!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熱烈鮮艷的是他們,我們終究只有靜默和唏噓。


推薦閱讀:

如何以【世界上最後的兩個人,是一對父女】為開頭寫一個故事?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