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供需均衡,金融是無套利均衡? 那金融為什麼不能用供需均衡分析呢?
金融學裡所謂的無套利是隱含在經濟學的均衡概念之中的,只是因為這一條件比較 trivial,經濟學分析中一般不會特意提及。
下面我就以序貫市場均衡(sequential markets equilibrium)為例,演示一下如何從消費者問題的一階條件推出無套利條件。
對於每個時期,,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問題為:
其中,分別代表消費、投資和買賣債券,勞動默認為。分別代表給定的工資率、資本利率、債券利率和資本折舊率。亦是給定的。消除了可能出現的龐氏騙局行為。
我們可以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來解這個問題。先寫出輔助函數:
在時期,一階條件為:
從中可以得到消費的歐拉方程:
從而得到無套利條件:
對於每個時期,都必須成立。
以上。金融資產的需求方是做asset pricing的人研究的,供給方是corporate finance的人研究的,哈哈哈
純吐槽
因為供需均衡只存在於書本里,需要加一大堆前提條件才能成立,現實中你找不到一個市場在一段時間內存在著真正意義上的供需均衡。
無套利均衡就是一種供需均衡 套利無非就是賤賣貴賣 在賤的市場上增加需求 在貴的市場上增加供給 最後兩個市場價格一致 各個市場都供需平衡了
無套利均衡和供需均衡本質上是一樣的,低買高賣導致價格收攏到均衡點,這和經濟學中的供需均衡是一回事,但是無套利與供需理論的不同在於前者不關注供給和需求曲線。
在金融中不怎麼提供需均衡這個詞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金融市場中供給者和消費者的概念不是很明晰。多數情況下不存在生產者的概念,可供交易的金融資產的總量在某一時間段內是確定的,比如公司債和股票扔到在市場上大家各自決定自己要當供給者還是消費者,但是這段時間沒有人生產新的金融資產,只是現有資產的轉移。於是供給者和消費者的角色轉換就非常快,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移動的非常頻繁,不好用供需均衡來分析。舉個例子,正常來說商品價格上升將導致需求下降,但是股票價格上升的時候往往伴隨著更多的人想買這隻股票,表面上看這違背需求定律,實際是因為由於大量供給者轉換為消費者,加之市場情緒起了極大的作用,股票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位置變化了。如這個例子所示了,不是金融中不存在供需均衡,而是供需均衡分析在金融市場中不太好用。
還真可以 我舉個例子 CIR model就是用一般均衡理論推導的的 區別於主流的無套利 有空再展開寫 題主可以上網查查http://en.wikipedia.org/wiki/Cox-Ingersoll-Ross_model
也許是因為在金融交易中,沒法像經濟學那樣,簡單清晰的區分消費者和供給者。但是無套利分析依然是市場供需均衡、一般均衡理論的衍生或簡化版本。
均衡還有多種,經濟中的均衡達到了,還有雙方的博弈理論
貌似是因為金融交易中效用函數不好確定。。我是來圍觀答案的
既然樓上已經答的很清楚了,我就來表達一些另類的觀點吧。
首先,我並不認同經濟中所謂的均衡。因為經濟學渴望成為科學,所以這個理論太過於客觀,以至於忽略了經濟中參與者的主觀因素。而金融中的供給需求又往往體現了參與者的預期(主觀因素)。所謂的供需均衡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經濟中物品的價格是按照獨立給定的供求曲線與市場自行的調整到的一個均衡點所定。這個理論堅信,無節制地追求私利將自然地導致資源的最佳分配。這就是相信"市場魔術"的經濟學家們崇拜的理論。我們不妨問一下,既然供求的條件是獨立地定的,這究竟是指什麼?這些曲線又是從哪來的?
這個理論假設的條件包括:完備的知識,同質量又可以區分的產品和灰常多的參與者以至於任何小量的參與者多無法左右市場的價格。它假設參與者(消費者)可以根據其偏好再待選項之間作出選擇,而前提是他們對自己的偏好和待選的對象皆瞭然於心。 但是,這是與現實脫節的。所以,我認為這個假設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參與者不可能擁有完備知識,如果認知的對象中包含有主體(主觀,而不客觀的),那麼它就不能叫知識。
比如,在金融市場里,買賣決策往往依據對將來的預期,而將來的價格又反過來受制於當前的買賣。在這裡,你不可能把供求看成是獨立於市場參與者預期的外部力量。所以我認為,供給和需求曲線的形狀不能說是獨立給定的,因為這兩者都體現了參與者的預期,而供求曲線的變化又取決於參與者自身的預期。這就是索羅斯提出的反身性理論(Reflexivity)。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索羅斯的金融練金術。我覺得這問題有一點偷換概念的嫌疑哈。無套利均衡是在定價時根據風險中性的假設,參考對照商品(在Black Scholes模型里是option對應的stock和cash)來定價的手段,而供需平衡就只涉及一種商品的供應方和需求方而已。無套利均衡可以作為一個理性的研究方法對供需平衡提供一個補充,並且在市場充分活躍的時候與供需平衡並不矛盾。金融市場上不是也經常用對比多方空方力量的方法來判斷市場的下一步走勢么。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很少提倡讀資本論了?
※大家如何看待《俄聯邦顧問:戈爾巴喬夫不是愚蠢,而是犯罪》?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好在哪裡了?
※什麼樣的「人才」才能算得上是不可替代的?
※高鴻業老師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提到的「一種商品的用途越是廣泛,它的需求價格彈性就可能越大」是否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