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圍越來越多的人說話的時候總喜歡不時吐英文單詞出來?
這一現象常見於IT圈和外企圈(當然這兩者也有交集),以我的親身經驗和觀察,實際上絕大部分時候和裝B無關,而是出於偷懶省事。類似以下的對話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我們公司——我們公司不是外企,只是民營小企業,也沒有國際友人。
「用戶報了一個bug,我提個issue給你」
「好,我check下。」「這個bug我fix了,代碼已經commit。」「那我們下周升級這個App。」這四句話里,有6個英文單詞,我給它們做個歸類,分析下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選用英文而非相應的中文單詞。首先,bug這個詞已經深入人心,專指計算機軟體產生的問題,不僅是專業的工程師用這個詞,很多用戶也會直接說這個程序有bug我用不了。這個從早期計算機教育里就引入的英文單詞已經用來專指軟體的邏輯故障,比任何單一中文辭彙都更加準確;譬如如果改說程序出了故障,大部分人很可能第一反應是硬體問題,如果說程序有了問題,又無法立刻表明究竟是使用產生問題還是程序本身問題。
再看issue, commit這兩個詞,中文可以翻譯為「工單」和「提交」,為什麼我們要用英文呢,因為我們用的代碼和問題管理軟體里用的就是這兩個詞,所以對一個工程師說我給了你一個issue,那麼他第一反應就會打開管理軟體去查看,說的人和聽的人腦子裡都不用翻譯轉換。當然,如果用的軟體是中文的話,我相信我們肯定會用「工單」而非issue,總之怎麼省事怎麼來。再看check, fix,還有App,在中文裡是有相對明確的對應辭彙的,分別是「檢查」,「修復」,還有「應用」。實際上我們也確實有時候會用對應的中文詞,但是用英文更多,為什麼呢?因為這幾個英文詞念起來更省力啊。所以深究起來,想要用語言口頭表達一個概念,以及想要理解自己聽到的一個概念,都是要付出成本的,前者會涉及到辭彙是否好念,是不是能夠第一時間想到(從概念轉換到辭彙),後者會關係辭彙是不是清晰(同音字/詞就很討厭),是不是能迅速理解(從辭彙轉換到概念)。在語言學裡有一條著名的經驗法則, 由哈佛語言學家Zipf提出並以他的名字命名,也就是Zipf定律。Zipf發現,如果把一種語言中的所有的詞按照詞頻從大到小排序,並記錄它們的排列位置,那麼一個詞的詞頻f,和它的位置r,近似滿足如下關係:
其中是一個常數。
掩藏在這公式背後的意思是,對於同一個概念,說話者期望選擇一個出現頻率很高,但是詞義較含糊的詞來表達,而聽者則希望接受到一個出現頻率很低,相應更精確的辭彙。極端情況下,說話者巴不得只用一個詞就能表達天下所有的意思,而聽者則最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概念只有一個詞相對應。總之雙方都指著對方多擔待,自己省點事兒。Zipf將此稱為最省力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對應這個原則的Zipf定律就是反映了說者和聽者兩者間討價還價最後的折衷,即只有相當少的一些詞能夠表達很多語義,相應具有很高的出現頻率;而絕大多數的詞則能較準確的表達特定意思,也就只有較少的出現頻率。
雖然Zipf定律針對的是同一種語言內部,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英文辭彙已經因為指向明確(因為很多概念首先來自英文,並且在其他語言還沒來得及翻譯的時候就已經廣泛傳播),同時也好念,從而符合最省力原則,在口頭交流中被雙方接受。
反過來說,如果我和一個非軟體行業的人解釋我們的工作,我基本不可能用任何英文(當然bug這個詞例外),因為那時候我很清楚光自己說得爽不行,對方聽不懂一問再問更麻煩,不如一開始就用中文。
所以說當我們一群碼農在內部交流時不停冒英文,真的只是偷懶,而不是裝B。
非IT行業里,很多情況也類似,很多英文術語會直接對應該領域中某個流程中的特定環節,提高溝通效率。
總之,下次你再聽到有人說話冒英文單詞覺得不舒服,就把那些單詞當做黑話好了,實際上真的是一回事。來來來,題主,你試著把下面這些詞語翻譯成英文試試看?
相信大部分對日劇或者日漫稍有了解的人,都不必是什麼死宅,已經滿腦子的「搜嘎 死國矣 雅蠛蝶 大丈夫萌大奶 blablabla…」而一個英文單詞都想不太出吧。
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是因為我們都是日語大神英文戰五渣么?
未必是,就比如我,日文水平肯定是不如英文的。
然而,在有些語境下,某種特殊的語言就是比其它語言更好用,更好記,更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代入一下看動漫,一些高頻詞頻繁在很多語境下出線,甚至是中文裡不會有的語境(這年頭沒幾個人會說請多關照吧),所以容易造成一些人看到一個詞第一反應就是日語發音,甚至進階到脫口而出日語發音。把這個代入到天天聽英文的看美劇英劇的,或者留學生,你就知道為什麼會往出崩英文字兒了,真不是裝逼,真的。
實際上我有個朋友堅持使用「程序漏洞」代替「bug」,用「冰霜新星」代替「nova」,用「黑暗賢者」代替「ds」,「早午餐」代替「brunch」,「達貢之神力」代替「dagon」,用「瘟疫法師」代替「nec」,最後他因為裝逼被我們給打死了。
另外,很多人打遊戲被單殺會大喊「阿西吧」,被調戲會喊「雅蠛蝶」,搞笑的時候會喊「巴扎黑」,打招呼的時候喊「雷猴」。為啥沒人認為他們秀韓語日語藏語粵語的?就因為英文是腐敗墮落的資本主義語言么?那麼,我就是喜歡看到他們那種看不慣我們,還不得不和我們一起建設社會主義的樣子。Sharon張女士以一人之力,把中國一代代年輕人的平均英語辭彙量提升了6個,這是彪炳史冊的功業。所以大家才能夠時不時在聊天里蹦出英語。
例如:
我同學給我買了好吃的,我會說:——!我父母讓我去相親,告訴對方我月薪2000高中學歷還不漂亮,我會說:I ——!面對學弟學妹對高中生活的展望,以為自己能創建社團迎娶白富美,我會說:你們,——!你看,根本不用我寫出來,大家都知道答案了。寫了一個微小的回答,謝謝大家。(上一個回答被知乎君續了)小的時候覺得很裝,尤其是看TVB辦公室片。但是高中時熬了一晚上看完英文版《Who Move My Cheese?》,當我給同學複述(這本書是她的)這書到底說了什麼,一腦子全是英文單詞。
那不是我要裝逼非得蹦英文單詞,而是當你在不查字典硬啃、理解之後,我的大腦已經認同了這些英文單詞。我要講Cheese station C 的時候,我很難去翻譯成【芝士站C】因為它是作為【Cheese station C】輸入我的大腦,而不是芝士站。
所以我發現很難用完全的中文去複述你看過的英文原著。因為原始錄入是英文,要翻譯成中文再輸出就慢一拍了。因此你不能說我裝逼,只是我轉數慢 understand?對於工作要長期接觸英文文件和資料的人,蹦英文單詞完全不是惹人鄙視被罵裝逼的理由(有種你也裝個我看看)但我認為無論英文,中文,粵語,兩文三語都應該講好。這不是一個big deal,你要學會get used to it……
我奶奶沒文化不識字,說話時也經常不經意吐出英文單詞啊。
……
「哦,要走啦?bye bye」可以看看浙江衛視的爸爸回來了,雖然也就是模仿爸爸去哪兒,但你可以看出來很多人生活中確實不得不說英語
我覺得這個題答了也沒有用。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怎麼解釋都沒有卵用,他們只會認為是裝逼,是文化入侵,是顯擺。放棄吧,有些事情,沒有相應的語言環境,有些人的腦子永遠無法理解的。這些人活在可悲的monolingual 世界裡,搞不清楚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本質,非要把語言定個三六九等,一方面神化英語,另一方面又嗶嗶文化入侵,說的跟不學英語他們的漢語就能一路超神一樣。
醒醒,我給這群人講什麼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都沒有用,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只有符合觀點的evidence 他們才聽的進去,其他都是胡說八道。這個叫code switching (md我也switch了),中文叫語碼轉換,基本情況有幾個:
1 外語里有個概念,本族語一時沒有確定統一的對應辭彙,可能是尚未正式確立譯法的專有名詞,人名,地名,新概念,專業用語,學術黑話。比如搞翻譯理論里有德國人,為了創立神理論,專門找了個希臘詞skopos理論,然後自己在論文里switch得很爽,寫幾句德文就加個希臘詞,彷彿搞了很高明的東西。到了中國人引這個理論,說成什麼樣也有,有說功能理論的,有說目的理論的,有說功能主義目的論的。這種時候和別人討論,方便起見,可能會直接switch到外語說,那個skopos理論到底是什麼神理論啊完全不懂之類。
2 外語里有個概念,中文對應的概念明明有,但是因為這個概念最開始出現的環境是外語,很多人的工作環境也是外語,總覺得用外語比用中文確切一點。例子詳見王同學答案。
3 外語里有個概念,中文裡也有,但是直接用外文可以和談話者激起很奇妙的共鳴感,一般來說是因為夾雜外文可以增強只有我們伙人才這麼說話的認同感,詳見B同學的例子。
4 某些多語國家,文化接觸太頻繁,經常switch才是正道,不switch不是新加坡人,詳見《小孩不笨》。
5 為了修辭效果switch。有時候同一個概念,用非母語的單詞來說,因為語言的陌生化,可以讓肉麻的不那麼肉麻,忌諱的不那麼忌諱,黃段子沒有那麼黃。例子一時想不出,各位可以想想說love是不是比說愛容易一點。
6 某些人裝x,一定要switch一下才爽,不switch就不爽,詳見本答中的switch。
至於關於語碼轉換的態度嘛,錢老人家說得好,聽switch的人說話,好比此人牙縫塞菜葉。我覺得就整個現象來講有點偏頗,用到某些例子上還是恰當的。分為幾種情況:1.辭彙源於英語而缺乏合適的中文翻譯,比如bug、sprout和presentation
2.英語發音更簡短,比如「check一下」和香港的「搭lift(發音只保留l?)」
3.文化環境影響語言習慣,可以理解為大環境充斥英語致使漢語水平下降,因而想到某個概念時首先想到英語辭彙而非中文辭彙,跟外企工作人員/香港人/程序員/留學生交流時很明顯。4.部分英語辭彙隨著使用習慣進入大眾日常,比如bye bye。語言只是一個工具箱。隨意把別人使用的工具箱里有幾個螺絲釘扳手的形狀跟你用的不同的行為定義成裝逼的人都是沒有必要的。當然,不排除有人故意為之,確實是為了不同而不同。但是既然你水平也不差,應該能分清楚到底是無奈為之,是習慣使然,還是刻意裝逼。
我是跟你說ct 還是跟你說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你自己感受一下。
很多時候當你學習的東西很多都已經是英文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很多具體的名詞什麼的怎麼用中文說。這個裝B沒有一點關係。。。
--你在看什麼?--「美國國家籃球協會,幫我帶一個肯塔基州炸雞全家桶回來。」
這個問題還沒被攻陷,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為了使我們這個題目這個環境更加輕鬆一點,我默默彈起了我心愛的Hawaii∞Guitar,讓我再彈一遍Aloha∞ Oe
你來體會一下寫一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時間能寫多少個「COPD」,再體會一下寫一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時間能寫多少個「CAHD」所以我們是為了偷懶
有人提到bug。
怎麼翻譯?問題?缺陷?臭蟲?
我想了10秒鐘,又查了5秒鐘。
原來BUG是漏洞的意思。
翻譯它太累啦,還不如說英文呢代碼都tm是英文的 你什麼時候弄個基於中文的編程語言出來 我發誓改掉這個陋習
本人是純正的英語專業畢業生,但絲毫不建議大家在現實生活中這麼做,該說的英文的時候說英文,都是一群聽得懂中文的人,沒有必要講英文。反而會顯得不倫不類,並且會讓我覺得這個人連中文都沒有掌握好。
像facebook這種詞,還要說成臉書嗎
推薦閱讀:
※作為英語老師,遇到不會的詞(在學生面前)怎麼做?
※有哪些易於長期堅持下來且有用的學英語方法?
※明星們有什麼特殊的英語學習方式嗎?
※為什麼對於中國的雅思考生,口語成最大障礙?該如何克服?
※辭彙量很高,但為何口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