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2》?
5.13修改
大家怎麼看待網上爆出的畫面造假,第四集中小提琴女孩身世造假的議論。(參見Cheka-機槍天使的微博)今天起(2014.4.18)《舌尖2》開始在CCTV-1和CCTV-記錄頻道播出,大家看了有什麼感受?同第一部相比呢?剛剛看完第一集《腳步》,中間會插播幾個贊助商的廣告,劇中並沒有注意到哪裡有特別的商業化元素;音樂用的多了學會煽情了;感覺解說詞沒有第一部精鍊(話有點多),最後一句話 「問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說的不錯;內容要比第一部更加的豐富了,各地的美食層出不窮應接不暇,引起了不小的食慾;因為第一部的原因對第二部期望很大,第一集並沒有讓我失望;關於周播,官網上說是「開創了紀錄片的周播新模式」,就是為了獲得長時間的關注。我炒了一盤紅燒肉但是每天就吃一口用了七天才吃完,我是不是開創了紅燒肉的新吃法?
小時候的記憶能影響人的一輩子,而對很多人來說小時候養成的口味一輩子都改不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對故鄉的留戀最直觀的體現在對故鄉食物的記憶,而食物也成為維繫人與人關係的重要的紐帶。
又到了吃香椿的時節。老家的院子里有幾課香椿樹,清明節回家的時候剛剛發芽,正是鮮嫩可口的時候,下午和爸爸回老家采了一大袋子嫩芽,拿回家打開塑料袋時候已經香氣撲鼻。媽媽拿出一部分香椿芽過一遍開水後和頭刀的韭菜切碎拌在一起,加點味達美、香油、醋,又鮮又香;一部分香椿芽裹上雞蛋炸出來,又香又脆;一部分香椿芽炒雞蛋,又香又解膩。其實在老家最常見的吃法是揉香椿,就是把香椿芽洗凈、晾乾後加粗鹽揉後密封,稍微發酵一下,好吃又可以長期保存。小時候,沒到這個季節,村裡有位老人都會拿一包揉好的香椿芽找爺爺給寫上地址後去郵局發給去闖關東的弟弟,說他從小就愛吃香椿,到了東北後那邊沒有,每年這個時候都寫信來要香椿。一直到我讀高中的時候,有次回家聽爺爺說那位老人已經去世了,據說老人去世時候弟弟從東北趕來奔喪,跪在靈堂前說的最多的就是哥哥每年寄的香椿。
說起爺爺奶奶,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他們做的「豆沫子」,這是從小到大他們做的最多的菜。每次奶奶都提前好幾天準備好各種的菜,爺爺去石磨上磨黃豆,有時候我去幫著推磨,爺爺把黃豆混上水,一勺勺的添到磨眼裡,慢慢得磨,磨出來白白的漿,一點點得流下來,滴到盆子里。一個下午,磨出一盆,晚上混了奶奶準備好的剁碎的菜葉,做成豆沫子。口味清淡,熱熱的一碗,配上煎餅,好吃得了不得。 只是現在隨著年紀增大,爺爺推磨已經越來越吃力,奶奶收拾菜葉也越來越困難,吃豆沫子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
忽然發現想起姥姥姥爺,想到的是他們做的醬。每年的春天,小蔥長成的時候就是做黃豆醬的日子。選好的黃豆在清水裡泡一天然後在鍋里煮,火候到了後撈出瀝水在陰涼處涼透,然後和麵粉攪拌均勻,攤開在簸箕里,蓋上布,放在陰涼地方發酵,發酵成功後放到太陽底下暴晒幾天。接下來的程序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再過幾天醬就好了,小蔥抹上醬,卷在煎餅里吃,那種味道沒吃過的永遠體會不到,買來的豆瓣醬也永遠代替不了。只是,姥爺已經去世,姥姥卧病不起,這種醬,再也不會吃到。
所以越發覺得其實食物就是親情,就是愛,就是鎖住的回憶。不信你看,養蜂人老譚和妻子四處漂泊的十分勞累,但清香的薄荷,焦脆的花生,獨特風味的泡菜,融入香濃的豆花當中,每當他們吃起家鄉的美食,所有的一切爭議都煙消雲散,家鄉的味道讓他們忘卻旅途的疲憊。跳跳魚的抓取異常艱難,只因女兒愛吃,父親勤練五年,造就一身抓魚好本領,幾尾跳跳魚,就能成就一鍋靚湯,一家三口歡笑的圍坐在一起吃飯是最美好的時刻。兄妹倆早早的抓好魚做好魚醬等待外出務工的父母歸來,孤身的老人也上山尋好野菌菇晾乾後留給兒女……無論腳步多麼匆忙,總有那麼一種味道鎖定記憶,牽絆故鄉,也只有一種味道只有在故鄉才吃得到。
所以你看,舌尖上的中國講的哪裡是美食,分明就是對親情的回憶和縷縷的鄉愁。
廣告上的中國,第二集已經赤裸裸的出現店招了
中國人以食為天,這點不可否認,所以生活、感情、過去和未來都離不開舌尖,由美食深入到人心是必然的方向,第二季做到了
紀錄片的價值便在於客觀真實,攝製者需以旁觀者的角度作為切入點,不好干預事態的發展。。只可惜舌尖2隻是一檔欄目(至少讓人感覺是一檔欄目),還是中央媒體策劃的,拍攝的視角必然帶有主旋律的味道。。 央視放手編外團隊拍攝舌尖第一季,單純談論中國美食與中國美食文化,第一季所獲得的聲譽或許連央視都大為吃驚,於是,便在萬眾矚目中有了第二季。只是這麼好的收視率和影響力,XX怎麼會錯失主旋律的植入呢?看第二季第一集,並不是美食色香味讓人直咽口水,而是煽情橋段牽動人的同理心。第一季舌尖刪去了美食便不堪入目,第二季舌尖刪去了美食它還是個賺人眼淚的整體。。可是,如果不再談美食中國,它還能是舌尖上的中國嗎?
評價就是:為了那張嘴巴,中國人什麼喪心病狂的事都幹得出來
舌尖2總有一種《變形計》的即視感
剛剛看了第一集,與第一季比較起來:美食的內容少了,背後的故事多了。這些故事中,有遷徙幾百公里無奈的麥客,有半年才能見上父母小姑娘淚中的不舍,有爬上四十多米高樹為家人採集蜂蜜的藏族小伙,每個故事溫暖動人,時時觸及心底。可謂包羅天下美食,道盡人間真情。
前幾天看到這個問題沒答,現在剛看完第一集帶著淚來答。只想表達自己內心感受。腳步這一集給一個出門在外的人看,殺傷力太大了,不僅為家鄉的美食動容,更為養蜂人、麥客、藏族少年、苗族家庭那些個人物深深感動,想著麥客即將消失就莫名地一種難過,感謝央視留住了這些歷史。最感動我的是那句「遠行中相濡以沫的,還有家鄉的美食」,因為自己在西班牙就真的是天天琢磨川菜啊,昨天搞的麻婆豆腐,今天是涼麵。前49分鐘一直有流淚的衝動,眼淚包在眼睛裡了,最後一分鐘完全沒控制住,就差哭出聲了,總之第一季沒有給我這樣的感覺。
看了4集,個人感覺不如第一季。總的感覺很多地方生搬硬造,沒有第一季的那種自然。每集的主題很明確,但是每集內部的內容不連續,切換生硬。台詞寫的像是舌尖1出來後很多模仿的片子,沒有邏輯,莫名其妙的堆砌一堆形容詞,然後濫發一堆感慨煽情,似乎不會說中國話(第一季沒有這種感覺,這季是不是換人了?)。穿插的人文情節,百姓故事太過做作,一個假字從頭到尾。配樂感覺某些地方出現或停止很突然,突兀的很。100滿分的話,第一季我打90,這季我打50.
如今看到第二集了,覺得略微有點失望。
第一季是無意為之,第二季的有意就顯而易見了,全片大概三個小高潮,都已總結煽情的語氣結束,末尾一個大高潮,同樣每集多了很多無用的鏡頭,多在為了煽情而煽情,美食一筆帶過,專講材料,材料過後自已心裡就開始預警,開始了,煽情開始了
這世界上最怕製作者跟著觀眾走,還有配樂方面想講一下,太亂了,攝製組沒錢請音樂人製作一整張原聲嗎個人感覺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暖,首先從配樂來說,各種令人愉悅的音符排列成美好的組合,和美食相得益彰,另外,片中記錄的不僅僅是人們和食物的關係,更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飲食作為中國不可或缺的一種文化,承載的除了人類對味覺享受的追求,更有其中蘊含的家鄉的味道,就從我自己來說,家鄉是江西的,那時高中特喜歡吃一種叫「鴿鴿」的豆角干,然後現在在外地上學,還是會不時去超市買這種小吃,這上面有我高中時的回憶。而正如片中最後講到的福建泉州的一個華僑,吸引他回來的不僅是親情,還有那種家鄉的味道。試想下,人在他鄉,碰巧吃到了家鄉才有的特有的美食,那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動啊。所以整部片子看下來,我始終感覺是溫暖的。而且個人感覺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多了人文關懷,比如片中提到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還有中國農村的一些現狀,雖然片中並未過多描述,但寥寥幾筆就足以體現製片者對中國整體現狀的關心,這個出發點是不是要比單純的美食類節目高呢?
家的味道,是奶奶做的辣椒醬,是媽媽的精心烹制的豆花,是苗寨里的升起的裊裊炊煙...... 對我來說, 看《舌尖上的中國》就是在回憶整個童年裡最溫暖的時光。 小學初中,每天來回20里,山間小路里蜿蜒,霧氣瀰漫,路邊的木葉蔥蘢。還記得每一個拐角,每一棵被我們打劫的李子樹,每一個春夏秋冬里絮語悠長的景色:春,是油菜花里纏繞的情節,是梨花雨桃花飛舞;夏,是包穀地簇起的五彩曲譜,是知了聲里沉醉不知歸路;秋,是金燦燦的稻穀繪成的綺麗幸福;是青岡葉鋪飄落大地的靜謐細語;冬,是山茶花與雪花一場沒有結局的愛戀。放學後,翻過一座座山頭,越過兩座石橋,早已餓的咕咕叫的肚子等待著粗茶淡飯的犒賞:冷飯加熱騰騰的米湯,撒點鹽,最重要的是配上奶奶做的辣椒醬,完全就是人間美味。奶奶做的辣椒醬不敢說遠近聞名,但是卻是我們幾兄妹最最貼心的回憶。磨好的辣椒粉,當然沒有現代機器磨出來的,而是用竹筒磨出來的,粗細剛剛好,加上醬油,剁碎的生薑蒜頭,撒上胡椒粉、味精、鹽,加點醋,再加上地里新鮮的蔥花,這味道,怎一個好吃了得。小時候極少有雞鴨魚肉,自家種的稻米是最為淳樸的味道,自家種的辣椒需要精心的呵護加上好的時令才能有絕美的味道,在做好的菜里加上種好的香蔥,覺得無比鮮美。每天下午,奶奶都會掐好時辰,在家門前的馬路邊看著我們三兄妹從對面的馬路回家,農忙時節,先吃完一碗米湯飯,背上背簍去背包穀或者在壩子里把剛剛從稻田裡打好的稻穀攤開,讓陽光晒乾它多餘的水分......時間的流轉往往猝不及防,光陰簡直就是一把剃頭刀,前年春節回老家拜墳的時候,房前壩子里野草從生,空了一年的窗戶早已污跡斑斑,霉味刺鼻,童年早已隨著壩子邊李子樹無法迴轉的年輪一樣漸行漸遠,奶奶的墳塋上長滿的雜草,回去的路,已沒有人再在對面看著我歸家。 第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大概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可能也算不上旅行,離我家可能40里都不到,可是那時第一次沒有家人陪伴的外出,好吧,只能叫做外出。去的是我的同桌家,一個深山的苗寨。她家的房前屋後的她爺爺種的蘭花,特別的香特別的美。小時候只能分別大蘭草和小蘭草,至於品種之類的基本上都不明了,大蘭草的花開得節節高,小蘭草開花不多而且還很嬌氣,自己養過好幾籠小蘭草都不幸夭折了,要看到她開花更難,但是她的花的香卻是最為清麗的,沒有詞可以形容小蘭花開的味道,只能掐來這一個詞了。我記得她家的蘭花有好多種顏色,據說她爺爺曾經賣過一株很珍貴的蘭草,一萬多塊錢,我們那時候的一萬多塊錢在當時的物價而言已經是不小的數目了。蘭花香,秒裙擺,但是我對她家的記憶最深的是fengfeng飯,因為不知道四川話翻譯出的普通話怎樣寫,暫且代之。具體的食材貌似是用石磨磨好的玉米粉和小麥粉和稻米,不清楚項爺爺是怎樣蒸的,也不清楚是怎樣的順序,只是嘗出有這幾種原料,只能用一個字描述,香!那是我第一吃也是我最後一次吃,以後再也沒有有機會吃過。我同學是個苗族的小美女,熱愛畫畫,但是初中讀完後就沒有在繼續讀書了,我最後一次見到她是初三畢業的時候她來我家,後來聽說她已經結婚。項泳蓮,我還記得你的畫,不知你還記得我否...... 老媽一直在說,女孩紙不學好一手廚藝以後怎麼嫁人呢?好吧,到現在,我還不敢殺魚,也不會做幾個菜,估計是嫁不出去的了。《舌尖》第二部第一集里在這裡,沒有你的味道.... ,養蜂人老譚和妻子四處漂泊,四川妻子做的豆花讓我想起老媽做的豆花,我燒火,老媽點豆花,廚房裡煙霧繚繞,臉上是柴火留下的印跡,但是豆花香真的好香,打成塊,加上辣椒,絕世美味,好吧,突然覺得好餓在廣州白雲山吃過一次豆花,真的不知這是么也味道,老媽,好掛著你
看了四集有點失望。感覺舌尖1是以人文為主料做了一桌子菜,像全魚宴都是用魚做但五味雜糅,每到菜都各有不同。舌尖2是把菜都做成了魚,變成了全宴魚。剛開始吃覺得還好,越到後來就越覺得單調無味。
第一部:食物背後的人
第二部:人背後的食物
--------------------------------和天貓合作很讓我反感假名之作。
我覺得吧 沒有好與不好 就看個人能不能通過片子 領悟導演要表達的意思 有人說 我要看美食 對於這個我真想呵呵你 美食1集1個來小時 你能連續看好幾集?你是幾個吃貨的合體嗎? 說跑題了 我也不覺得 舌尖上的中國 不是中國上的舌尖 明白嗎?導演通過美食 介紹中國的風土人情 甚至有很多地方的風俗 我真是聞所未聞的 感覺也挺新穎 這也是舌尖 吸引我的地方 還說上海菜叫河南人做了 是吧? 不行嗎? 我在家就經常做紅燒肉 我是東北人 紅燒肉家家都有做 遍布大江南北 必須你們上海人做紅燒肉才叫家常? 我這紅燒肉 就不是家常? 有人說什麼紀律片啊 拍成這樣怎麼怎麼樣 有能耐你拍一個我看看 讓中國人都看 一看好幾集的 你行嗎? 我是挺舌尖 挺好看的 加油
花拳繡腿。
講故事俗套,每集都是講家,太過刻意。配樂真的不行。解說呢,不喜歡。解說詞呢?分明是為外國人準備的。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腳步,感覺陳曉卿給觀眾上了這麼一道菜:視覺上美輪美奐,鏡頭畫面色彩構圖精緻典雅,攝影的角度和對光線的追求不難看出其中辛苦;食材都是地域性極強的珍饌,烹調過程也注入了情感;味道卻只有一味——孤獨。尤其是醸花菇的老人月下獨食的鏡頭,導演用近乎相同的一家人吃飯的鏡頭剪接其後,看的不免有些心酸。好的紀錄片忠實於講述之間默默的滲透出情感,但如此這般大量題材多人物春晚性的集體煽情就顯得做作了。作為一部旨在海外發行的紀錄片,透過美食介紹中國文化才是賣點,非要和貧困失學留守兒童等社會現象掛鉤幾乎不可能引起共鳴吧。風花雪月開懷暢飲沒有什麼不恥,公知們的社會責任病就是改不了啊,在外漂泊的時候通過美食寄託思念這般樸素的人之常情就夠了,有時候過猶不及。
在我心裡,舌尖2好於舌尖1。
很多人反感是因為從第一季起,先入為主地認為就是在講吃的。而舌尖2「離題」的內容不少。
曾經高考語文老師指導作文審題時講過個例子:「題目:背書包的學生,請問要寫的是書包還是學生?當然是學生!」
那麼,舌尖上的中國本來就是以舌尖美食反映中國,題眼還是在中國啊。
導演陳曉卿後來接受採訪時也說過,他們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發現了中國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比如舌尖2當中的留守兒童,作為一個有良心的紀錄片人怎麼可能不拍進去呢?
至於說策劃,現在很多大型紀錄片都有啊,BBC也這樣做啊。
過猶不及
推薦閱讀:
※到目前為止,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一道美食?可以有故事。
※有什麼好看的美食類電影或劇集,比如《料理鼠王》《芭比特的宴席》《舌尖上的中國》《食戟之靈》之類的?
※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官方海報?
※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中國的蔬菜哪些是原產的,哪些是引進的,和大航海時代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