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字體如何統一灰度?

想問一下在做字體的時候(比如「一」的一橫要比「量」的一橫粗多少,橫豎之間的粗細關係)有沒有特別的方法來計算每一筆的粗細,還是說只是靠電子屏幕顯示或者列印出來目測?圖中的字體是A-OTF フォーク Pro,「量」的所有橫都是一樣粗,但有些字體又不是。

----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字體設計門與路,更多字體設計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邀

フォーク應該和明朝體一樣是橫畫的粗細固定的。所以相比黑體那種橫和豎的筆畫都會隨著字重變粗的字,一般認為類明朝體的設計難度低。黑體除了空間更擁擠,還有更多的視覺修正問題,尤其難設計的

雖然具體橫豎對比度要多少沒有定數,但是理論上應該可以有一個灰度的衡量演算法,然後根據算出來灰度的標準差等數值來調整筆畫。但字體設計的學術圈子裡很多東西沒有衡量標準(字懷什麼的日本圈子裡大多還是數像素點的……),都是一些學者自己定義個演算法然後試著統計的。

(日本)漢字的字重與筆劃比例的話可以參考下面給出的範圍

字重不越界的基礎上,一些筆劃調整的參考數據

不過實際意義也不大。每個字體的筆畫特徵不同,設計目標不同。字體設計很重要一部分就是眼力。開始做一整套字之前,強烈推薦先畫一個筆畫的漸進方陣,以確定整套字的筆畫粗細:

  • 最簡單的可以就是純粹的橫豎網格

  • 稍微複雜點可以是按實際字來畫網格,這樣也可以更好地確定整體的字面和字懷。可參考下面的一些

不過漢字的筆劃分佈實在差距懸殊的不少,不可能向西文那樣實現很均1的灰度。可以想像,如果有一款漢字字體的灰度很均一,那他看上去可能會像是不同字重的字拼起來的一樣——複雜的字筆畫很細。不僅看上去奇怪,在正文印刷上也可能看不清(因為正文比較注重灰度)

個人覺得,在意文本整體的灰度,不如將更多精力放在每個字里的灰度和重心的一致


在設計實踐中也想利用一些數學模型來達到統一灰度的效果,但實際操作中,經驗往往反而最靠譜。漢字實在太多了,建立一套數學模型來控制灰度,還不如憑經驗調整更快。還有一點,即使能建立一套數學模型,很可能在另外一套字體上又不靈了。

主創設計師憑經驗提供一套粗細梯度來統一一個製作團隊的灰度是通常的做法,之後再經過幾輪列印調整,達到相對統一的效果。

對於那些有豐富從業經驗的設計師,這個問題似乎不是什麼問題,僅憑眼睛就能達到很好的統一性。

不過凡事無絕對,灰度過於一致,反而讀起來沒有節奏感,易疲勞。你可以試試在混沌一片的字海中,是不是更容易讀反覆、讀串列?

僅從審美上來說,勻凈的排版也不是包打天下的模式。比如復刻古籍的字體,灰度無疑是無法與當代正文字設計比的,但氤氳著煙火味兒,值得摩挲品味,用在偏人文的設計中往往更妥帖。


應邀答題~~我的回答可能會讓想知道明確參考答案的朋友失望了。或許有人根據科學的數據體系來計算確定筆畫差值,但制訂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標準似乎難度太大,尤其書法字體。字體設計畢竟更多屬於美學範疇,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太多,憑藉設計師的視覺經驗往往更實際有效。

以方正正黑系列為例,設計師根據經驗制定一套粗細標準,針對不同字型結構分批次做不同區分,個別類型再做特殊設定(如筆畫過多),並對實際字樣反覆推敲修改,直到標準最終確定實施,是一個複雜耗時的過程。另外根據字體風格做細節化設計以利於整體灰度均勻(比如點、撇、捺的最粗端與豎畫基本一致、最細端與橫畫一致或略細)。下面是正黑的粗細值設定標準,供參考:

粗細:

有別於傳統黑體,粗體的橫畫較豎畫略細,粗重而不失靈動,適合大、小標題。豎畫:185、175、170線……按獨體字、非獨體字及主副筆畫依次遞減;橫畫:120、115、110線……按獨體字、非獨體字及主副筆畫依次遞減。

細體的橫、豎畫接近,纖秀時尚,也可用於正文。豎畫:65、62、60線……與粗體相對應依次遞減;橫畫:45、41、38線……與粗體相對應依次遞減。

非主筆(點、撇、捺)的最粗端與豎畫基本一致、最細端與橫畫一致或略細,保證整體粗細均勻。


灰度調整的難度是之所以字體設計是工藝的原因之一。
而且調整的方向不同,有師傅喜歡清楚通透,有師傅喜歡保持一定的灰度跟密度。
最終,只可以憑眼睛經驗去判斷,別無他法。


謝邀……

卷積後積分,反正 NS 的 CI 裡面會生成這個報表


我想用精準的數字來控制筆畫的粗細變化已達到上萬字元的字麵灰度均勻,太困難了,我個人還是靠不同字型大小列印出來通過視覺判斷來進行調整的。可能這樣的回答讓大家失望了。謝邀。


推薦閱讀:

冬青黑體簡體中文在哪些方面要比華文黑體優秀?
田中一光設計過什麼字體?
「蘋方字體」是否適合出版印刷?
如何評價魅族新 VI 所採用的中文方正悠黑+西文 Flexo 的搭配?
方正字體創作初期創寫的 810 個單字是哪些?

TAG:字體 | 字體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