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即將降落時,輪胎為什麼不預轉來減少與地面瞬間的摩擦從而降低輪胎磨損?
01-08
就拿電子牽引系統做個類比,這套系統是在類似討論中的比較接近於現實的一套。因為飛機引擎並不是設計來做汽車使用的,噴氣驅動的效率低,滯後高不說,怠速位油耗也不忍直視,尤其在等待時間長的機場。這套系統裝上以後,落地就可以關車,用電子系統驅動飛機滑行,推出再也不用等拖車,既省油又省事,對不對?
然而為什麼沒有裝起來呢?
1. 未必真省油
表面上看是省了滑行的油,實際上加裝這樣一套系統至少是百公斤起,視乎航線長度,可能攜帶這個系統產生的油耗會大於省下的。2. 降低酬載
還是剛才的數字,在同等的飛機性能表現之下,多帶這個系統就意味著佔掉本來可以攜帶其他貨品的重量。跟上一點一樣,航線越長,損失越多。
3. 安裝成本
不用說了,安裝和改裝都是需要錢的,對於一個有100架機隊的公司而言,短期的安裝費用支出至少以億美元計4.維護成本
只要是會動的部件,都需要日常維護,而且都有機會在有維護的情況下壞掉。多一項裝備意味著多一項工作,多N個倉庫備件,降低簽派可靠性。而簽派可靠性降低就會導致更多的延誤,取消,旅客改簽退票,旅客鬧事,旅客發微博,有形無形的風險增加很多。那麼投入這麼多,風險這麼高,我們得到了什麼呢?
省了一些油。或者在題主的提問中,輪胎磨損慢一點點。
而當你把這個大的畫面放在一起看的時候,這樣的投資收回成本周期會長的看不到頭。甚至,有可能帶來的成本高於獲得的收益。
在強制要求之外,只有當這筆經濟賬算得過來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新的技術改進。
以上。對此問題很感興趣,於是去問了非常懂飛機的一個好友,他給我了這樣的解釋:
1、機輪是沒有動力的,就算有動力也不可能瞬間達到那麼大的速度,能耗也不值。目前有機輪有動力的電子滑行試驗,速度也是維持在20knots以下,是為了節能才加入的,而且起落架剎車佔用了絕大多數空間,沒有地方安裝大型電機。
2、主要磨損不是滾動磨損,而是垂直方向的重力。用五千塊的複雜設備解決五塊錢的需求,大致就是這個原理
實際上之前有人設計過帶有風扇效果的輪轂,讓機輪能隨風預加速以減小著陸瞬間的磨損。對於以後配備主輪電動滑行的飛機,是可以實現接地前電機對機輪的預加速。不過以上兩種辦法都不可能將機輪預加速到飛機著陸時的地速,所以只能減輕但不可能完全避免接地瞬間的「燒胎」。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接地一瞬間的劇烈摩擦會給飛機一個低頭的扭矩,這個對於主輪已經接地但是前輪懸空的飛機來說,可以減小攻角卸掉機翼升力從而讓飛機更快的更穩的落在跑道上。
相對於輪胎磨損的損失,安裝這樣的設備得不償失啊。
輪胎旋轉了,還怎麼剎車(我知道飛機上有abs)
我好奇的是,輪胎轉起來了的話,真的可以減輕摩擦嗎?憑直覺感覺好像不是那麼回事兒啊。
樓上說得對、起落架沒有動力裝置、也不會為了預轉輪胎而去特地研究修改結構裝一個、因為不划算其次、起落架承受的是降落時的衝擊載荷、而載荷是由油氣式減震支柱來消耗的、輪子起到的最多是一個支撐、方便運動的作用
我也曾有這個疑問,但是如果讓我找原因的話。我覺得,增加預轉,要不增加額外的發動機,或者傳動裝置,這對飛機的結構和重量都有影響。航空這玩意,在天上飛,重量能少則少。對於可有可無的裝置,那麼就會去除。
我覺得在輪子旁好上葉輪就足可以讓它轉起來。不必要更多的裝置
是這樣,我們日常所見的民航客機飛機的機輪帶有剎車組件,但是並沒有傳動系統,飛機的滑行依靠發動機的動力。所以機輪沒有轉動的動力來源。另外剎車的原理大家都知道了是靠輪胎和地面的摩擦產生阻力,飛機輪胎落地前不預先轉動並沒有什麼壞處,頂多是磨損大些。出於安全考慮,相比起來還是先減速重要。
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對飛機的制動系統進行徹底的變革。
讓輪胎轉動,需要動力來源,需要傳動裝置,應該是為了減耗同時減重另外,多一個部件就多一種意外發生的可能,安全第一
我自己的理解是,這要是萬一一個轉了一個沒轉是不是又要出事了。。。這不是給自己挖坑么。。。
第一:輪胎預轉並不會減少輪胎磨損,反而因為故障帶來嚴重影響第二,飛機輪子只有制動,沒有驅動第三,輪胎磨損那點成本,在飛機維修和使用成本里微不足道
增加預轉速會降低輪胎磨損,但是會增加剎車距離 對安全性的影響更大。
推薦閱讀:
※如果直升機在高空懸停,會飛到美國嗎?
※在美國學習飛行私照,前期如何準備可以減少時間和花費?
※新入行的飛行學員,如何提高學習飛行的能力?
※如何養成一個良好的飛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