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


一般人都把自己的職業只看作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僅僅當作是一項工作而已,很少有人把它做為一種神聖的職業去看待。這就是普通人和職業者的最大區別。做為一個職業人,就要做到敬業、專註。從基本目標來說,是掙一份工資而謀生。從高標準來說,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一個職業人,要清楚自己不同於一般的社會閑散人員和普通的家庭婦女。職業者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要通過自己的職業工作塑造自我。要清楚「你非你、我非我」的道理。即每一個人做為社會的一分子,不是孤立的一個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承擔著一份社會賦予你的職責。 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體現在很多細小的方面。比如平時走路是否遵守交通規則,文檔材料是否規整,是否注意保護環境衛生,等等。

一、提高自身品德修養

(一)嚴於律己

該是自己承擔的工作就不要用別人幫忙。

一個人的工作,如果自己應該做的卻沒有做好,總是需要別人來幫忙才能完成任務,就說明你不稱職。久而久之,自己的工作能力上不去,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也立不住。長此以往,別說是向上發展,就是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否站穩都不好說。一個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就離脫離本職不遠了。

該別人「露臉」的事自己不要搶著「露臉」。

每個人的工作都有自己辛苦的時候,也都有自己展示的時候。當不屬於自己「露臉」時,一定不能去搶別人的風頭。不然的話必然要受到別人的抱怨與責難。

注意做好「邊際」的工作。

什麼是「邊際」的工作?就是從職責劃分上不是十分明確,你干也行,他干也可。換句話說,你也應該做,他也應該做的工作。不論誰做了,工作任務就完成了。但是如果都不去做,造成工作失誤,兩下都有責任。而能主動做好這類工作的人,才是受歡迎的。

做一個肯「吃虧」的人。

從工作的分配上來說,領導基本上是儘可能掌握一個公平。但是任何事都沒有一個絕對的公平。所以如果比別人多做了,少得了,不要斤斤計較。要肯於吃點小虧。平時一點虧不肯吃的人,有了好事領導也不願意給他。因為領導也是人,從心理上來說也要找個平衡,有好事也要給那些平時不計較而肯於吃點虧的人。雞蛋之所以要有個殼,是因為內瓤太軟。只有吃不起虧的人,才不肯吃一點虧。

可自我解嘲但不要自我顯示。

在各種場合下,尤其是在做報告、搞培訓時,要少談自己多談事。一個人的經歷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事例,不反對拿出來作為案例。但是對於一些成功的案例,儘可能不要說是自己的。可以提這件事,實在要讓人感覺是現實中的事,可以說成是在你身邊的某個朋友或同事身上發生的。這樣可以避免有自我吹噓之嫌。一旦讓人家感覺你是在自我吹噓,那案例的作用便會大打折扣。反之,一些大眾化的問題,則可以自己為例。通過一些常見的小錯誤自我解嘲,非但不會影響你的個人形象,反而拉近了你與聽眾之間的距離。

要「善為人師」不要「好為人師」。

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有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與指導。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要主動幫助別人。這裡有兩點,一是要有能力幫別人,二是要肯於幫別人。特別是在別人不懂不會的時候,不要「拿拿把把」,要給人以及時指導。但是反之,對別人已經會的東西,就要注意不要再指指劃劃,那樣不僅對別人起不到幫助作用,反而給別人增添了麻煩,引起人家的反感。

要「內方外圓」。

做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能人云亦云。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必將一事無成。但是還要掌握一個「度」。有些事未必就是你的正確,如果不正確的話,就不要固執己見。無論什麼事,一味地固執己見和盲目地聽從別人都是不可取的。要審時度勢,根據事物的性質去判斷,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聽從,而不要為了計較個人的得失而偏執。在方式上要注意,即使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也不要給別人下不來台。處事要融合一些。

成功人士禮儀與素養.avi視頻播放樓主可以看一下這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怎樣理解職業素養的。

------------------------------------

怎樣才算是一個好員工?

1、為組織貢獻自己的能力

2、將對組織有益的決策執行到能力範圍內的最好,將對組織無益的決策執行到影響最小。(做到這點需要更多能力)

剖離專業技能的方面,怎樣做算是有職業素養?

具有服務精神:服務於項目,服務於老闆、服務於同事、也服務於下屬。成為一個好的合作者,節省他人做事的時間成本,促進任務有效完成。

對領導——發現並提出問題,同時也能解決問題。

對下屬——提供關於任務最清晰易理解的信息和資料,分享提升效率的技巧。

對同事——以上倆者合併。

什麼是「好的合作者」,什麼是「不好的合作者」?

「好的合作者」的定義必然要有很多抽象的形容詞,都可以按下不表,因為這些詞語都不夠讓人深刻體會到那個「好」到底是有多好。

簡單地定義是,你更願意跟哪個同事、朋友一起做某事,那他就是做那件事時的「好的合作者」。

比如和2個朋友小趙和小王一起去西安窮游,小趙在大家一下火車就領著大家去提前訂好的賓館、安置好行李就去了就近一家西安特色包子鋪,第二天的旅遊路線也早早的計劃好,走哪條路線能順路把大小雁塔、什麼寺什麼院都接連看遍,後天去哪跟什麼車能去秦始皇陵統統計劃好。這就是一個好的合作者,用自己的行動給大家帶來便利。而小王呢,一路上丟三落四忘東西,下車後抱怨西安人不好天不好,吃的不好住的不好;早上要出門了自己還要睡懶覺。不遺餘力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拖小集體的後腿(當然這麼極品的朋友在生活里比較少見)。

這以後誰都明白以後再出門旅遊跟誰一起走比較舒服省心。小趙做了一些他做了對大家好,不做也無可厚非的事,這一類事情按一名知友的說法,叫它「邊際」工作。

該誰來做「邊際」工作?

這種從職責劃分上不是十分明確,你干也行,他干也可的工作,不論誰做了,工作任務就完成了。但是如果沒人搭理沒人管,只能導致任務無法完成,卻是人人都有責任。而能主動做好這類工作的人,才是「好的合作者「。

如果公司不值得自己貢獻能力,老闆和同事不值得自己賣力執行決策、不值得節省自己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來節省他們的時間成本,那。。。?

那就痛快點換個工作吧,糾纏於不安現狀與畏懼將來的結果是一次社會人力資源配置失調帶來的巨大浪費。因為每個人通過行動,都能找到自己更合適的位置,就算不是完美地滿足,也讓你過得比現在好。這一點對於接替你位置的人同樣有以上好處。

現在我已經做好準備要當一名有職業素養的人,怎樣才能慧眼識東家?

現任工作找工作的3個評估角度:興趣、平台、薪酬與福利。

興趣愛好,這決定了人從事當前工作的耐力,有愛更持久,讓人在辛苦付出的路上多一絲有趣。

平台,你是誰從來不是由你自己定義的,這取決於你跟誰在一起。舉個例子,一根草——用來綁白菜,還是用來綁螃蟹,稱重時價格是不同的。不管幹什麼,選擇隊友很重要,能選擇就盡量不要跟low人在一起(請主觀自定關於low 的標準)

薪酬與福利,人食五穀雜糧,結婚生娃買房,穿衣用度,地鐵公交。

三者優先順序,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而變化。不計較薪酬福利的理想主義者和不差錢的壕在考量工作時永遠是幸福的。

任我把職業素養捧成花,恐怕諸君看了覺得也不過是一篇被洗腦者的洗腦文。

考量自己是不是需要自我調整,符合一名有職業素養的人,需要一顆渴望追求更好的心。

為什麼要不斷追求更好?

  • 把身體變得更好,體格好才能更抗造,耐久度高才能走的遠
  • 把自己的專業技能做的更好,立足根本,無需多說。
  • 把自己的興趣發展得更好,種下可能性的種子,直到未來某天發芽。
  • 調整心態到更好,過往不念,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平和、包容、樂觀。能接受別人的成功、亦能接受自己的失敗。
  • 掙更多的錢,自由必備工具。
  • 拓展更廣闊的能力邊界,有些事不試試怎麼知道自己能不能勝任,新鮮事不試試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喜歡。

每個人都嵌入在一系列的社會關係中,看起來除了親生爸媽基本上不對自己提什麼能力要求外,每一類社會關係里都需要自己變得更好,而且我們本身有義務變得更好。

為了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能力不夠時)、為了有效的完成任務,需要把專業能力磨練的更好;

為了方便協作,需要溝通能力更好、做準備工作更多;

為了照顧家人,需要賺錢的能力更好,給他們提供更多便利;

以上包括了的以及忘了包括進來的社會關係中,最理想的狀態是;人與人互為支撐,而不是相互依靠。在上文的例子里,不能因為小趙可以撐起一次窮游計劃而事事依賴他。這個邏輯必須不能是讓能幹的人多多地干,「把我這份義務也順便幫幹了吧」;而是讓我們周圍做得好的人,由於自己的存在,可以做的更好或更快或更容易。

可以說,自己變得更好是對他人最有益的回報。

詩意一些的理由:為了自由……為了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總之有「更好」沒有什麼不好,除了自己需要不斷的付出汗水、時間、體力、健康……但是就算人活著什麼都不做,也是逐漸要失去這些東西——人人都天生擁有的最基本的資源,生命不息,拼搏不止。

變得更好後的權利有什麼?

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包括成績本身、別人點贊、獲取酬勞……

收入和能力肯定是成正比的。提升能力干好活,發展自己掙更多。而這些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

面對問題著眼點在機會而不是困難。每一個問題都是自我提升的機會。面對困難的衝擊、站立的姿勢再難看,也比畏難如虎逃跑強。挺住這一次,再來一次就輕鬆多了。

有職業素養了又能怎麼樣?會讓我掙得更多嗎?

這個問題我先不用確定性的答案回答。我試著從反向推導問題——沒有職業素養我們會怎樣?

首先,你會漸漸地被現有組織淘汰——然後你開始漫漫求職路——

分支路線A——專業技能出色的人——找一家另自己滿意的公司(平台更好薪水更多做自己喜歡的)——也許人變開心了以後職業素養也會變好,如果沒有變好也無所謂,反正一針頂破天。但不要忘了,只要改變一點點,一切都將比此刻更好。

分支路線B——專業技能不夠出色的人——找一家平平的公司(如果太長時間找不到工作的恐怕就要改行了)——與lowlow的人一起做平平的事——狂吐槽現任公司和同事——吐槽完爽了,繼續打工——吐槽不爽的再跳槽——找一家平平的公司。。。Repeat,直到有一天改行、或者經歷痛苦的自我改造、重拾職業素養。

關鍵點暫完。

一直以來都想把自己對工作的看法寫出來,自己工作滿八年,頗有一些不愉快的職場經歷。亦挫亦回顧、亦敗亦總結,漸漸明白大部分問題的解決之道不在於吐槽抱怨、怨天尤人或憤然辭職。職場註定充滿不如意與不確定,提升自己、追求更好是唯一的能做且有效的化解之法,與耐心讀至此處諸君共勉。


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我們老師讓我們寫一篇如何提高職業素養的文章。無外乎,打開百度,輸入如何提高職業素養,一眼看見知乎的界面,點了進來。正當我提筆大抄之時,忽然頓悟。像我們這樣沒有進入社會,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生們,讓我們寫一篇感悟透徹,句句精簡的文章,怎麼呼嚕出來。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這個看似隨便抄一抄就完事兒的文章,怎麼會知道老師的用心。

有一位大二老師這樣說過,我們以後的工作非常枯燥,就是日復一日的在實驗室研究橡膠的配方,確定工藝參數,檢測產品性能。你以為工作是什麼?是每天拿著手機玩遊戲,聊天。工作就是泛泛無塵,枯燥無味,只是生存的一種謀生手段。在我連續聽了七節課的時候,他消極對我們這樣說。那一刻可能還有一半的同學昏昏欲睡,不知老師所云,一半的同學敲桌抗議,故作驚恐。我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想站起來走走。

今天抄各位大神真切的工作感悟之後,莫名感動,老師的用意大概就是讓我們學會查找資料,學習真正處於工作艱難掙扎或者爬過坎兒的前輩吧。


在我認為職業素養只有一條,就是服從管理。

服從管理不是體現在對任何工作安排的逆來順受,而重點在於,在接受一些可能無法執行的任務上做到「不反抗」。

沒辦法在中國就是這樣,你初入社會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找准自己的位置。

還有認同你的上司,他能成為一個管理者,就意味著不論是工作能力還是人際交際上都有高於你的東西。

你要做的,就是接受。

以上。


我認為職業素養包括:專業技術、溝通技能、敬業精神。


作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具備的職業素養是:敬業,忠誠,感恩。他們為企業做貢獻,在企業發揮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每天混日子上班,什麼都沒學到


  1、交際   善於溝通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機遇,首先要學會去傾聽,傾聽才會得到有用的信息;其次要學會表達,善於表達自己,才會有人伯樂來牽出你這匹千里馬。

  2、態度   要擺正自己的職業心態,不要說不可能,要說我試試;不要說我不行了,我只是有點累了;不要說我不知道,要說我去查一下;面對困難,要直面挑戰,而不是落荒而逃。

  3、思維   你要像一個成功者那樣去思考問題,拒絕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是一種無形的珍貴的財產,會給你帶來有形的財富。

  4、效率   不要提你加了多少的班,吃了多少的苦,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業績才是效率。現在這個社會看的是功勞,而不是苦勞。

  5、人脈   看一個人牛不牛不是看手機屏有多大,而是要看手機里的存的聯繫人是誰?不要小瞧朋友圈,這是一個分分鐘就能解決你眼中的「大事」的地方。

  6、價值   有時候不是老闆給你多少工資,而是自身的價值決定了你拿多少工資。能力到位了,收入自然會到位。所以不斷地學習技術和本領,是為自己增值的必要方式


職業素養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為自己打工!


推薦閱讀:

你所知道的行業黑話有哪些?
在我國,醫生是否成為一個不值得選擇的行業?醫患矛盾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你所在的行業或專業的本質是什麼?
你行業里的職業素養是什麼?

TAG: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