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方人在談及中國社會的時候喜歡使用 guanxi 這個音譯,而不是用 social connections、relationships 等辭彙?


搞電影研究的很喜歡糾纏這個是 movie,那個是 cinema,它們如何如何不一樣。其實都是某種 discrimination。不用英文已有的詞,要用中文詞音譯,就是要強調中國這個背景,就是 ethnic discrimination。你看我爲什麼反復用英文詞表達「差異性」「區別對待」這層意思,我會說這樣更「精確」,但其實是在暗示你這些都是西洋人想出來的玩意。

其實有幾個詞是能形成中英文完美對應的呢?中國人的桌子跟西洋人的 table 是一樣的嗎?怎麼不用 zhuozi 呢?Guanxi 這個詞能在西方站住腳,從「關係這東西博大精深」是解釋不通的。中國的關係沒那麼特別,並不比其他東西更特別。


因為英語體系里沒有現成的辭彙,能夠相對準確地描述 關係 這一中國名詞,而在無法準確翻譯時,次佳選擇是假借拼音造詞,順理成章。英翻中時,部分無法直譯的詞,也會直接搬用原文。其他語言翻譯為英語時,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如德語 Blitzkrieg 閃電戰,與此相類似的還有 KungFu 。今後應有更多中式辭彙以拼音的形式直接進入英語環境。

Guanxi 一詞包含著中國特色,這些特色不只是普通意義上的 social connections ,而是同時摻合著潛規則、情面等等含蓄內容的事物,意義很微妙,這些內容很難被英語現有的單詞或片語準確描述,一定要描述準確的話,恐怕就是一個長句,不利於理解和傳播。

另外,從 Wiki 上的描述,也能大約得知一二。

At its most basic, guanxi describes a personal connection between two people in which one is able to prevail upon another to perform a favor or service, or be prevailed upon.

這段描述點中了所謂 Guanxi 的核心:依靠人與人的聯繫而形成的資源紐帶。普通的 social connections 或 relationship 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而 partner 或 cooperater 則偏向商業和契約。

Guanxi - Wikipedia

正如 KungFu 才能代表「功夫」的內涵,若改用 Close Quarter Combat 或者 Fighting Skills 來描述少林武當,總會覺得少點東西。


在學習商學的時候涉及到過一個詞是kaizen,也就是日本語的改善。課本並沒有直接翻譯做improvement一定是有箇中原因的。改善不僅僅是工作環境的整體改良,更多的是將辦公室的裝修布局進行重新設計,讓所有人處理問題的時間達到最小化,效益最大化。這之中的意思也包括了rearrange,redistribute和optimize等等。然而kaizen這一個被異化的日語名詞便可以在商學意義上囊括以上所有的意思。

日本文化中還存在著許多這樣的名詞,很大一部分便存在於日本人對於自己文化的研究報告中。日本人總的來說喜歡用一些日語詞來描述自己的社會結構,以便讓別人覺得日本文化是那麼的特別,那麼的獨一無二,以致沒有一個外語詞能夠準確描述日本的社會。最著名比如說學者早期提到的ie shakai(家社會),kanjinshugi,bokashi,ganbari等等。這類的日文音譯詞常常出現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英文著作中。

至於關係這個詞,身為中國人都應該知道關係並不是relationship那麼簡單。曾經讀過中國人類學家閻雲翔的「禮物的流動」一書,裡面對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關係起到的經濟作用和社會作用有詳細的論述。在傳統中國社會裡,關係甚至可以和bond,benefit,relatedness及interconnected socio-economical network這些片語輕易地劃等號。因此在西方人研究關於中國的人類學課題時,關係便成為最具囊括意義的詞語。畢竟兩種語言之間的詞語並不能實現完全的互譯。甚至閻先生的英文著作也常常提到guanxi一詞,就是為了凸顯「關係」的特殊性。


不同語言之間,並不存在詞語一一對應的關係。

舶來詞是來自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說不同語言的人們交流時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例如在中文中也存在大量來自英語的音譯詞,如溫拿與盧瑟,沙發、咖啡、沙拉、芭蕾、巧克力等。當人們在自己的文化中找不到某件東西的時候,就只能藉助音譯詞來描述它了。

中文裡還有很多詞語,其實來自日本。例如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黨、方針、政策、申請、解決、理論、哲學、原則、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全是來自日語。

語言即文化。語言總是在不斷進化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梵婀玲「,如今也變成小提琴了。

由於咱現在全球化了,因此不同語言之間的互相借鑒和音譯詞語,會越來越多。

所以不僅僅是」guanxi「,如果有一天牛津大辭典里赫然出現了「diaosi」一詞,也不用太驚訝。


同意喜饅頭和經雷說的,總結起來就兩個原因:

1。中國背景:說此詞時的關係特製在中國社會中的關係

2。中國特色:中國社會的關係與西方社會的關係有不同之處。

關於經雷不同意關係這個詞與西方對應的詞相比有特別的地方,我想這個可以聽聽外國人自己的意見。維基的guanxi英文詞條上正好有句話說到了"為什麼用guanxi而不用relationships或connections",因為這兩個詞"沒有一個能充分反映guanxi所描述的廣泛的文化含義"

「In Western media, the pinyin romanization of this Chinese word is becoming more widely used instead of the two common translations—"connections" and "relationships"—as neither of those terms sufficiently reflects the wide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at guanxi describes」

http://en.m.wikipedia.org/wiki/Guanxi

類似的英文裡面用原語言的詞語表達與關係相近(不是相同)詞的例子有:

俄羅斯文化中的Blat

中東文化中的Wasta

古巴文化中的Sociolismo

古羅馬文化中的Dignitas


恐怕大家都只考慮了一方面。排名靠前的答案都只從中國特色文化和語言的角度出發,而沒有提及真正的源頭,即guanxi一詞出現及被大眾認可的過程。

看guanxi出現的語境與場合,其更多的出現在學術論文和媒體報道中,也就是比較正式的場合,在日常口語中很少有人提及。因此,其源頭應是一眾研究本土心理學的人,如楊國樞,黃光國等推動本土心理學發展的功勞,他們的研究多涉中國文化概念,如關係,中庸,面子等。在著名學術期刊論文中,他們使用guanxi,他們對面子的翻譯也是mianzi。因為期刊和論文本身受認可,學術圈才認可了guanxi一詞,之後才慢慢向媒體圈擴展,為大眾所認可。


英語和日語對用詞都是很嚴謹的,如果沒有現成的詞能精確的描述一個事物,那就用國外現成的詞。這跟漢語完全不同。


翻譯也講究「經濟學」,Chinese style relationship 和 guanxi 放在外國人面前,外國人肯定選簡潔的說法。就好像中國人說「披薩」而不再說「義大利餡餅」一樣。 「龍」的翻譯道理一樣,與其啰里啰嗦說 Chinese dragon,不如說 Loong。詳細可見《譯龍風雲——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爭議及研究》一書,全文下載:www.loong.cn/ylfy


中國特色!(或者說大中華文化圈的特色)


他說Guanxi,聽到的人認為他掌握了關係這個字,他自己也更滿意:我知道這個關係

可能有點像許國璋英語,開始都是從最簡單的來,能記住單詞就算不錯。


英語中表示關係的詞,都不足以表現中文關係之玄妙。同樣的還有,面子和龍。


西方人邏輯思維是非常嚴謹的,尤其是學術研究。之所以用音譯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所謂關係和西方的那幾個人辭彙完全是兩個意思。而且關係是中國特色,西方沒有合適的辭彙能概括其中的意思。西方學者是不會亂用的


先入為主,到天朝做生意的外國人最早需要學會的就是guanxi。


推薦閱讀:

為何中國與委內瑞拉的油價差距如此之大?
中國公民如何從「實質上」最大限度抵制美國的商品?
為什麼英國人能紀念征服者威廉,中國人不能紀念清朝?
中國黑客在國際黑客圈中地位如何?
印度人如何看中國?

TAG:文化 | 社會 | 西方文化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