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十幾年前,日企為何在中國逐漸衰落?


日本企業進入中國大多基於兩個理由:尋求廉價的勞動力,以及爭取廣大的中國市場。

基於廉價勞動力而進入中國的日企,大多集中在90年代開始活動(更早的如松下,在80年代就應中國政府的邀請進入中國)。當時的中國因為89年春夏的那件事遭到西方各國的抵制,日本是最早回到中國的先進國家之一。這些公司大部分在中國做的是勞力密集產業的工廠,產品部分內銷中國市場,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外銷。

在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漸漸失去了廉價勞動力的競爭因素,大約在2006年開始,就有許多日企(當然也不止日企)開始把工廠外移到東南亞(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其他國家。這已經是一個不可擋的趨勢,當然最近的中日摩擦會加速這個情形。

另外,日本家電產業的沒落(特別是在電視和手機上),可能也是部分讓人感到日企衰退的原因。不過這是在全世界發生的現象,在此就不多提了。

為了廣大的中國市場而進入中國的日企,我倒是沒有發現有太多倒退的傾向。除了上述家電產業的衰退之外,零售業,食品,玩具等民生用品,以及工業機具等行業上,反而對中國市場是越來越積極。即使是中日關係壞到極點的現在,我才剛聽到某家大型零售日企準備在中國大舉開店的計劃(而且他們的店應該在前幾個月的遊行有被砸到……)。

部分如汽車等行業的狀況比較特殊,因為種種規稅的關係,他們要爭奪中國的市場就必須保持在中國的工廠,而要保持在中國的工廠,就必須要維持周邊的零組件廠商。對於這種行業而言,判斷的基準比較複雜。


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日本公司是因為日本員工強烈的責任感和歸屬感而輝煌,也是因此無法順利吸納國際人才,從而敗在全球化的浪潮。換句話說,就是日本員工太好用了,以至於別國員工很難在日系公司獲得認可。

《李光耀回憶錄》里有如下描述:

我問他,本地員工還要多久才趕得上日本的水平?他認為也許在10年至15年後。在進一步追問下,他卻表示本地員工恐怕不可能完全與日本齊步。他指出兩個原因:

首先,日本員工總會在同事因其他重要事情離開崗位時,自發地暫代其職,新加坡員工則只顧分內的工作;其次,新加坡沿襲了英國的制度,基層和領導核心界線分明,理工學院或大學畢業生一參加工作必定直接高居要職。日本的情況就大不相同。

正因為自我要求高,日本公司難以找到及得上國內水準的新加坡管理人員。在裕廊造船廠有限公司,自60年代同我們聯營20年來,無論總裁、財務總管、總工程師,全是日本人。幾乎所有美國跨國公司在開業十年後,都大膽起用新加坡人出任總裁。新加坡執行人員和工程師都曉得,要在日本跨國公司獲得升職和認同難如登天。

責任感、可靠性、專業性或者掌握日語的能力,都是非日本人在日本公司掌權的重重障礙。這種情況正在改變,但是很緩慢。一家主要日本跨國公司「日本電氣」(NEC ),在90年代首次委任新加坡人 為總裁。同時期,超過8成的美國公司和半數歐洲公司,都已起用新加坡人擔任總裁一職。日本公司的文化不一樣。這給海外的日本公司帶來許多問題,它們無法使他國人輕易地融入它們的制度。在經濟環球化的大趨勢下,除非它們向美國人和歐洲人學習,吸納外國人讓他們融人自己機構的文化,否則日本跨國公司跟後者相比,就難免處於劣勢。

不少新加坡的華族商人和金融家,就算在日本住上好幾十年,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也能入鄉隨俗,卻始終未能跟日本同事建立深交。大家可以在公共場所一起吃飯、應酬,登門造訪的情況卻幾乎完全沒有。

日本公司總會把商業機會保留給自己的銀行,肥水不流外人田。新加坡銀行在日本做生意,靠的全是新加坡人和其他外國人。日本大公司在新加坡投資時,都會從日本引進輔助公司來應付各種需求,包括日本超級市場、餐館和各種符合日本生活方式的供應商。


實名反對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

衰落的不僅僅是日本的企業,而是整個日本國家和社會。

先看看大家熟悉的遊戲產業。為何日本遊戲產業不斷衰落?

如果你是一個從紅白機時代走過來的電視遊戲玩家,可能對索尼PS4更感興趣,而不是微軟的Xbox One。但或許你已經察覺到,自PS3開始,傳統的日式遊戲如《最終幻想》、《生化危機》開始沒落,取而代之的則是《使命召喚》和《俠盜飛車》等歐美大作。顯然,日本遊戲行業似乎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歐美遊戲開始崛起。

還記得《生化危機》之父稻船敬二嗎?在近日接受的採訪中,他明確表達了「日本遊戲產業」已死的觀點。事實上,他本人的經歷也印證了這一點。在2010年,稻船敬二離開了老牌遊戲廠商CAPCOM,創立自己的獨立遊戲工作室。他表示,日本的主流遊戲產業就像一顆開始枯萎的大樹,雖然尚未徹底崩潰,但只是勉強站立著。同時,類似印度這樣的新興遊戲市場正在高速發展,有望在未來形成更大的規模。

硬體設計的不合理

遊戲開發者James Mielke表示,日本遊戲產業沒落的原因很複雜,但最底層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硬體。比如世嘉等公司,雖然曾經推出過當時最為強大的遊戲主機,但硬體結構特殊導致遊戲開發困難,無法獲得廣泛的遊戲廠商支持。這一切終結於微軟推出Xbox,Xbox採用了通用的PC架構,西方遊戲廠商非常熟悉這種架構,能夠方便地開發遊戲主機/PC跨平台遊戲。

而對比同期的日本遊戲主機,索尼的PS2、PS3都採用了非常獨特的硬體架構,導致了開發困難、成本過高等狀況,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曾經獨佔的遊戲如《最終幻想》,變成了PS/Xbox跨平台遊戲,廠商需要通過跨平台來分散高昂的開發成本。

硬體設計的不合理

主流遊戲類型的變化和獨立遊戲的興起

與其同時,不能忽視的還有日本玩家購買力的下降。基本上,日本玩家更願意購買諸如任天堂DS和Wii這樣的廉價主機,它們擁有更多的創新類遊戲,這種情況導致了傳統大作的滯銷。另外,日本主機廠商過於分明的市場劃分,導致一部分極為出色的遊戲並未在西方市場上市,這也影響了銷售收入。

顯然,日本玩家偏愛RPG等類型的遊戲,比如國民級的《勇者斗惡龍》系列,基本上是「日本專屬」的類型。但是,世界遊戲市場正在經歷著變革,諸如FPS(第一人稱射擊)、動作及沙盒式(類似《俠盜飛車》)的遊戲類型逐漸成為主流,在世界市場中不斷創造銷售記錄;反觀《最終幻想》這樣「好萊塢大片」式的RPG,銷量則不斷下滑,那麼那些低成本的傳統日式RPG,顯然更加沒有市場。

遊戲行業的領導者也在發生變化。曾經的SQUARE、CAPCOM逐漸式微,UBI、EA、Activision等歐美遊戲廠商通過不斷的努力,創造了世界級的遊戲品牌,如《使命召喚》、《刺客信條》等,這些跨平台大作逐漸吞噬著日本遊戲的市場份額。

不能忽視的還有獨立遊戲。Xbox平台擁有豐富的獨立遊戲內容,它們開發成本低、遊戲形式新穎有趣,價格也極為低廉,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但儘管索尼也在最新的PS4中鼓勵獨立開發者加入,但他們錯過了第一輪的興起。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原因還來自於網路下載的形式。日本玩家通常更喜歡單機遊戲,也極少使用互聯網遊戲服務,人們更喜歡去秋葉原購買光碟,而不是在家中付費下載遊戲。這種購買習慣造成了獨立遊戲在日本市場的推廣困難。

知名遊戲開發者的流失

眾多周知,日本在某些方面是一個極為傳統的國家,比如公司制度,通常是終身簽約、論資排輩,這種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創新困難,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著名遊戲開發者從大公司退出另起門戶,如稻船敬二、坂口博信等等,他們選擇的新的合作夥伴往往是微軟,而不是日本廠商。

相對於大公司,獨立之後的遊戲開發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創意和意願來開發遊戲,並且不再僅僅局限於大公司與主機廠商簽訂的平台,可以是Xbox、PS也能夠是iOS、Android平台,從而獲得完整的掌控權,我們也看到諸如《Galak-Z》、《Stratolith》等充滿創意的新類型遊戲出現。顯然,在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後,日本的遊戲產業環境不再適合知名開發者,他們渴望更獨立、更自由的創作空間。

日本遊戲業的些許變化

當然,我們相信日本遊戲巨頭已經或多或少地意識到這一問題,所以在索尼的最新主機PS4上,我們看到了諸多的變化,諸如突出PSN平台、籠絡獨立遊戲開發者加入、遊戲視頻分享機制,這都是針對歐美甚至是世界市場的變化,PS4不再是一款「日本遊戲機」,它的目標在全世界。

但從底層來說,日本遊戲行業仍由大型遊戲軟體公司壟斷,文化結構導致經營方式在短期內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開發者的創作瓶頸依然存在。當然,越來越多的知名開發者獨立,可能是一個好的現象,即便由於資源、資金關係無法在一開始推出出色的作品,但對於整個遊戲行業的影響都是積極的。

再看看家電:中國機電工業財富網

一直以來就知道索尼的日子不好過,這家被稱為日本電子消費品翹楚的企業自從2005年被三星超越之後,就開始一蹶不振,其電視業務已經經歷了8個年頭的持續虧損,整體業務也已經虧損了4年。很多人認為:索尼的衰退只是日本眾多優秀企業中的個案。然而讓人感到驚訝的是,最新的數據顯示:日本的企業正在經歷一場覆蓋面極廣的集體虧損,在這場虧損中,行業之分似乎並不明顯。

松下、索尼、夏普發布的2011財年業績預告顯示,日本三大家電巨頭中,松下預虧7800億日元(約合102億美元),夏普預計凈虧損2900億日元(約合38億美元),兩公司均創下年度虧損最大紀錄;索尼也預計本財年虧損30億美元。三大消費巨頭預計本財年共虧損170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虧損總額的歷史記錄。與此同時,東芝、日立雖然沒有虧損,但是也沒有倖免於業績下滑,2011年第一財季(4月~6月)業績報告顯示,東芝營業利潤為41.2億日元,同比下滑87.8%;日立第一個財政季度盈利只有29.3億日元,同比大跌96.6%。

然而巨額的虧損並不只局限於日本的電子消費品領域。在豐田去年上半年的財報中,合併銷售收入為7.5萬億日元,同比減少22.5%。預計虧損達到1200億日元;在日前出爐的日本化學和合成纖維行業六大公司財務報表中,三井化學公司凈虧損達2億日元。住友化學公司,凈虧損113億日元。與此同時,日本的9家電力公司中的7家都出現了虧損狀況。

……

很多人將這種虧損歸因為去年大地震對日本企業供應鏈的破壞和日元走強對日本企業出口業務的不良影響。但是去年發生於日本東北部的地震似乎不可能對已經國際化的日本大公司構成傷筋動骨的影響,與此同時,在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之後,日元快速升值,日本企業也不曾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虧損。因此這顯然是經不起推敲的答案。日本企業到底怎麼了?筆者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從日本企業的特點、公司的治理模式和公司生存環境等內在因素進行考量,原因有四。

第一,日本製造業的傳統核心能力正在逐漸弱化。

日本的產品為何能成為世界製造業的楷模而橫行於世幾十年?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日本人通過精益製造模式實現了價格、質量、成本之間的完美平衡。比如說,當年豐田進軍美國的時候,其最大的賣點就是價格適中而質量穩定。正是這種在製造上的核心能力曾經一度使歐美企業不得不回過頭來向日本人學習精益製造模式。但是現在日本企業在製造上的核心能力正在遭受來自中國、韓國等國家的強勁壓力。一方面,隨著這些新經濟體實力的增強,可以採購到最先進的設備,另一方面,這些新興經濟體已經向日本學習了十幾年的精益製造,最關鍵的是,這些新興經濟體還有著比日本更低的人力成本。(日本企業因為員工終身僱傭制和保障國內就業率的考慮在向海外轉移生產能力、通過裁員降低國內生產成本等方面有著先天的不足)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日本幾大家電製造巨頭在彩電業務上的集體虧損正是因為韓國三星和中國台灣地區相關企業的擠壓,這些企業生產出的液晶面板在質量上已經可以和日本企業比肩,但是價錢卻要便宜。

第二,日本企業已經開始出現創新原動力不足和創新速度緩慢的情況。

世界製造業的發展趨勢已經從單純製造向以創新為驅動的製造轉變,這種創新往往需要帶有一定的顛覆性。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但是日本企業似乎並不具備這樣的創新能力,從歷史上來看,那些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巨大變革的創造很少發軔於日本。日本製造業企業幾乎都是從對歐美企業產品的仿製起家,而後進行一系列的改良式創新。一個頗有意思的小例子是:日本人會想到在指甲刀上加一個塑料盒,從而使剪掉的指甲不會四處飛濺,但是他們卻不能像美國施貴寶製藥那樣直接發明出電動牙刷,從而改變千百年來人們的口腔清潔習慣。這種創新思維使得日本人把歐美人發明的錄音機改造成了Walkman;把柯達發明的數碼相機改造成了攜帶型。雖然創造發明與市場效應並不能直接對比,但是在如今技術外溢,各方製造能力強大的環境里,只有像iPone那樣革新式的產品才能遠離競爭對手的侵擾,保有高額利潤。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日本人的改良式創新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現在日本企業的創新速度似乎正在下降。索尼在1968年開發出特麗瓏顯像管和1979年開發出Walkman之後,似乎就沒有再產生讓業界為之嘆服的發明,而豐田在1997年研發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之後,也沒有了讓業界驚嘆的「神來之筆」。與此同時,韓國的三星正在用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生魚片理論」(剛打撈上來的魚做成生魚片是最值錢的,第二天就會貶值一半,第三天就會不值錢了,藉此理論,三星把一款產品從概念變成現實的時間不到兩個月)快速蠶食索尼的市場。而韓國現代也以不斷推出的創新車型讓豐田感到自己的疲態,以至於被豐田章男稱為「最可怕的對手」。

第三,日本企業界沒有產生大量的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在商業生態鏈上扮演的角色像是一條鯰魚,他用野性的力量不時地衝撞著大公司的產品格局,從而使大公司感到危險並進行調整。(中國的互聯網小企業因為在某個產品之上的創新使得巨頭騰訊經常調整自己的產品架構)德國製造業在全球經濟形勢不確定的時候依然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因為良好的基礎製造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德國擁有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甚至被稱為德國經濟的心臟。但是日本大財團和大公司的業務範圍基本上已經涵蓋了經濟的各個方面,留給中小企業生長的環境非常狹小。與此同時,新一代的日本年輕人正在喪失長輩們的創業熱情,筆者在日本生活的朋友說,在日本這個高福利的社會裡,年輕人幾乎沒有創業的念頭,甚至於很多日本男青年現在更喜歡宅在家裡玩玩遊戲,被日本社會稱之為「草食性」男生。

第四,日本缺乏強力的企業領導人。

在盛田昭夫、松下幸之助等日本第一代企業創始人故去之後,在日本的企業界似乎找不到和他們相似的企業家了。優秀的企業領導人擁有敏銳市場判斷力、雷厲風行的管理執行力、堅忍不拔的意志力等,這些素質能夠保證企業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持續發展。但是現在的日本企業領導人中,完全具備這些素質的似乎並不多。

1997年,三星和索尼同樣需要裁員以應對金融風暴帶來的市場變動,三星董事長李健熙在幾天內就裁掉了上萬人,但是索尼董事長出井伸之卻沒能實現人力成本的預期下降;熟知日本企業的人士說:日本企業在管理上重視傳承公司的DNA,在能選擇日本人接替高管職位時,就絕不會選擇外國人。1999年,日產汽車瀕臨死亡邊緣,但是最後拯救日產的,卻是來自法國的卡洛斯?戈恩。看來強勢領導人的缺失在日本企業界已經成為比較嚴重的問題,這也使得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不得不再次披掛上馬前去拯救日航。

日本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並不是單純的企業問題,它與日本人的民族特點和日本社會的特色等企業生存環境息息相關。日本人的集體性和一致性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個人張揚的創造力,這也能夠解釋,為何在互聯網創新蓬勃發展的今天,Facebook、Twitter等創造性公司沒有誕生在日本;日本社會和日本公司內部嚴謹的組織結構和層級關係又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日本企業快速的響應機制。所以,此次日本企業的集體虧損可能還只是強烈陣痛的開始。

目前來看,日本依舊保持很大優勢的產業主要是私人汽車產業,和科研精密儀器產業;大家熟知的還有數碼相機產業,色情產業,和動漫產業。一個最大的優勢當然是日本無與倫比的民主制度啦,嘻嘻。

總的來看,日本在未經歷過巨大變革的領域(汽車),和小眾市場領域(相機,精密儀器),依然保持優勢。但是在經歷過大變革的大眾市場領域,日本不僅被歐美國家,更是被中國甩的老遠。在本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互聯網產業,消費電子產業,更是難以見到日本企業的身影。其衰落的產業,正是與本次科技革命息息相關的產業。換句話說,日本企業衰落的原因,是沒有趕上本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做一個不好的預測,如果汽車產業出現巨大變革(特斯拉?),恐怕日本的這個產業一樣會衰落。至於其文化產業(動漫,色情),必然會隨著整個日本社會的衰落而衰落,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現今世界,沒幾個人會對非洲和伊斯蘭世界的文化產生太大興趣。

即便如此,日本企業今天依然非常強大;汽車產業自不用說,消費電子所以依賴的晶元,很多也是產自日本企業的;科研用途的很多光電精密儀器,有些連歐美都做不出來的;所以各位切勿輕視日本。近代日本的種種失敗,已然成為了我們很好的教材,這一點值得我們尊敬和深思。


日本人的嚴謹是公認的,至今仍然匯聚大量文化及藝術頂尖人才,工業與技術依然領先,產品工藝依然經得起吹毛求疵,可為什麼在眾多領域節節敗退?

我認為可以總結為四個字:不善變通!

1:敗在市場。產業越來越本土化,與國際市場水土不服!

動漫,遊戲,手機上尤其明顯。

2:敗在缺乏平台整合能力,系統核心短板,尤其不愛跟別人一起玩。

大部分電器不是日本人發明的,但日本無疑是世界上最擅長硬體優化的國家,從數碼相機到奧運會的鉛球樣樣精。以前軟硬分家,不好意思現在軟硬綁定,日本手上沒有強大的系統平台,pc時代沒有,但那時候能把硬體做好就夠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靠硬體玩不轉了,千年翻蓋的日本貌似沒打算加入地球。不能通過硬體優勢取得市場又不能如韓國中國一般快速響應,靈活多變來適應市場。日本人很專註,專註到認為這個東西就該這樣做,專註到看不到新玩法。

互聯網時代講究的就是跨界混搭,相互借鑒,快速應變。日本人雖聰明,太多原則,太多避諱,太多不屑。一根筋的思維方式是日企衰落的根本原因,郭靖遇上韋小寶,這就是痞子逆襲大俠的時代。

我總覺得把日本人要是把產品設計的工作交給體系外的設計師去跨界合作會有不一樣的光景。

當然,日本還是很強滴!我沒有否認日本的強,市場份額流失總是不爭的事實嘛。


前段日子,世界最大的汽車安全設備製造商TAKATA,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了破產申請,負債總額達到1萬億日元(約625億元人民幣)。這是日本相隔1年9個月出現上市公司的破產,也是日本戰後最大的製造企業破產案

這一事件相信大家已經有所耳聞。TAKATA公司創業於1933年,該公司生產的安全帶是日本各汽車製造商全部採用的產品。同時,該公司也是日本第一家研發車載安全氣囊的公司。在銷售不暢,又遭遇巨額訴訟索賠的背景下,TAKATA公司陷入了經營困境

今年上半年,我們熟知的一些日系名企總傳出一些不好的新聞,日本強大的製造業在新時代彷彿開始走下坡路。反觀中國企業,近幾年在海外的發展卻勢如破竹。

6月29日上午,國內媒體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稱,華為向日本投資50億日元建廠,準備在年內開始生產通訊設備,而且可能追加投資。

△日媒報道

雖然隨後華為否認了在日本建廠的傳言,稱報道有誤只是實驗室。但遙想百年前,日本人來到中國,建鐵路建工廠;百年後的今天,華為在日本建實驗室,這一天我們確實也等了太久了。

日本成為了中國企業擴張的對象,日本網民也紛紛擔憂:日本企業就這麼被他們「打屁股」之後也應該醒醒了吧?時代變了,日本人的意識沒變,但是差不多也該變了。

中國企業發展壯大,我們自然欣慰。然而拋開民族情感,對於日本這些百年名企逐漸沒落,我們是否也有所不解?

80年代,中國人最早知道東芝是那款淡草綠色的東芝雙門冰箱,東芝也曾經是最被看好的日本企業之一。可是今天的東芝公司正「四面楚歌」,根據媒體的報道它很可能已經資不抵債。為什麼東芝會落到這步田地的呢?

△東芝社長綱川智在記者會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來看一家日本的大企業夏普。夏普也生產電子晶圓,同時其生產的平板電視應該是世界一流。這些年,夏普並沒有像東芝那樣搞擴張戰略,而是穩紮穩打做其主業。

遺憾的是,夏普的家電以及其他的電子產品雖然質量不錯,但承受不了韓國和中國家電企業的攻勢。最終,夏普被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收購。

這兩家日本著名的大企業的興亡,都警示我們一個道理:企業僅僅擁有一流的技術,並不一定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企業的經營管理靠的是一套複雜的綜合性戰略,戰略方向錯了,再先進的技術也無濟於事。當然,談這種抽象的大道理,並不能揭開日本著名大企業經營失敗之迷。

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管理,速度可能是最重要的。市場競爭激烈,市場需求千變萬化,以技術定市場顯然要被淘汰,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以市場來定技術。消費者不需要的技術,再先進也白搭。

另一個問題是日本企業普遍存在的,那就是日本的很多大企業在經濟高峰期,太成功了,所以他們不願意放棄原來的管理模式,總是把經營不善的原因歸咎到外因,比如宏觀經濟減速,日元升值等等。其實對所有企業,外因是共同因素,改善經營主要應該在內部找原因。

眾所周知,日本的大企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創業家族保持影響力的大企業,創業家族在人事方面有決定權,比如豐田汽車,鈴木汽車。這種企業的強項是戰略決策速度快,不過一旦決策錯誤可能導致致命傷。

△豐田社長豐田章男

另一類企業,就如東芝和夏普,高層是內部提拔上來的,每一屆總經理做3-4年,然後就換人,他的責任和任務是在任期內少犯錯誤,所以這一類企業的領導層通常沒有創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比起市場競爭,他們更擅長於在同事之間搞關係,跟官場相像。

那為什麼大部分日本的大公司,沒有落到東芝和夏普的地步呢?其實很多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相同的問題,只是沒有暴露出來。另一方面,日本大企業的上層雖然無能,但其中層非常堅固,對企業極其忠誠。所以最上層的領導像走馬燈似地換,短期看似乎並不影響其經營管理。

△富士膠片

面對外界與內部壓力,日企也有成功轉型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富士膠捲。想當年世界最著名的膠捲廠商,無非美國的柯達和日本的富士。富士膠捲是怎樣前瞻到轉型的必要性,我們不得而知,但顯然其管理層是有先見之明的。

富士膠捲在縮小膠捲生產的同時,加大投資開發女性用的化妝面膜,據說,其中應用了生產膠捲的技術。柯達膠捲的轉型慢了很多,所以柯達公司如今已經一蹶不振。

如今中國企業步步為營,在日本穩固擴張。傳統日企萎靡怪不了技術落後,怪不了匠人精神,只能怪日本的經營者們眼光落後與時代。未來命運如何,全看他們如何突破現狀。


很多日迷對日企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那段黃金年代,但是現在早不不是這樣了。

大部份的日企內部體制落後,員工沒有動力。集團控管嚴重,中國當地分公司只能聽日本總部的,造成反映太慢。產品跟不上市場變化。

日企互相關照過頭,比如日企招標,一般來說會優先日企公司中標。就算這家供應商高別人30%也一樣,這樣造成企業內部腐敗嚴重。這個在之前一系做假帳的公司就可以發現。

整體企業文化太過死板。效率低下。缺少創業的環境。

我相信任何一個有過和日企交集的人都會有同感。


其實歷史很好玩,真的非常好玩。當年慈禧太后的時候,中國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也確實,我們確實天朝上國了好幾千年了。旁邊的日本是個「蕞爾小國」,不值一提。沒想到莫名其妙的就被這個蕞爾小國騎到頭上來了。現在情況完全反過來了,我們天天在說自己什麼不足什麼不足,一個一個都覺得大清藥丸,反倒是日本還整天沉浸在自己是亞洲第一的過往榮光上,看他那個目空一切的作風也不難發現這點。是不是感覺很諷刺呢?嘿嘿。所以我每次看近代史,看著看著想哭,但是看了一段時間突然又想笑了。歷史真的會重複他自己。那麼再過幾十年會怎麼樣?看看中國的近代史,不就知道了么?下一個甲午,就是2074年,會發生什麼?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時候,反正我真的是挺期待的。

之前我們有跟日企的研發人員打過交道。對面是日本很大的企業,應該算是日本的幾大財閥控制下的之一了。說實話,跟他們聊完,我就感覺不是個味道,但是又說不上來哪兒不是味道。後來看看我們自己,包括中國的一些企業的研發人員,美國企業的研發人員,我知道原因了。他們很死板,給人的感覺是沒有激情,一點不陽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樣的,所以感覺就不是個味道。後來問了一些其他的人,包括在日本生活了幾年的朋友,人家告訴我,這並不是我的錯覺,日本的企業很多員工的確就是這樣的。日本人說是說明治的時候維新了,但給我感覺吧,骨子裡還是我大清國時候的那套東西,一直都沒變過。這樣的企業不完,誰完?

最後在談一點歷史的東西。天朝因為臨近陸地,歷史上被少數民族征服過好幾次,因此民族融合的很厲害。說天朝的民族吸收了各個民族的精髓也不為過。所以為什麼哪怕我們曾經走了彎路,但是從一個一窮二白的,人家認為隨便拿個軍隊就可以直接把首都打下來的國家(而且被打下來了3次),一躍到世界第二,僅僅用了短短的幾十年,不過三代人的時間。未來如何,總之我是非常非常看好天朝的,或許下一個甲午年,我們真的又能重回天朝上國的位子也說不定呢(畢竟做了幾千年了呀)。但是反觀日本,日本基本上就是他島上的土著和徐福帶過去的那些人,沒怎麼和外敵融合過。所以他民族性格當中的一些劣根,遲早會毀了這個國家的。


1. 思維保守行事謹慎,對新生事物的抵觸抗拒,到不得不被動接受但是已經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機

2. 管理層不能本土化,關鍵崗位全是自己人,有自己的小圈子,導致信息閉塞,意見建議難以有效傳達

3. 還停留在我靠技術牛逼取勝,酒香不怕巷子深的yy初級階段。。。

在日企任職三年,但是我已經能預見到未來十年他們的管理模式,經營理念仍舊不會改變

我想這就是日企為什麼會越來越衰退的主要原因吧,窮則思變在日企行不通


何以見得其衰落呢,日本的遊戲產業依然挺拔,汽車產業照舊發現,科技產業依然輝煌,文化產業繼續領先世界。

可以這麼說,他們的發展角度不同,對於資源有限的日本而言,核心的技術比製造和創意更能換取大量的物質及非物質資源,醫療科研技術的核心大多都在日本,遊戲產業雖然重心偏向歐洲,但攜帶娛樂和TVgame依然是世界遊戲文化的標杆,汽車產業國際形勢就是日系德系流行,你有聽過中系美系么?

相信很多人也經常看到日本機器人的報道,在災難救援方面,日本是國際的尖端,救援設備和醫療設備能夠很好的結合。同時文化產業方面,動漫產業相信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世界動漫兩巨頭,日本和美國。

日本企業在中國的生態因為領土問題受挫我覺得這個說法很偏激,我個人認為即便是領土等歷史遺留問題依然無法阻止現代社會企業的發展,優秀的企業與國家歷史無關,公司的力量是無窮的。

我不太理解樓主所形容的是什麼情況下的日本企業,光學和汽車工業與德國齊平,電子科技行業與美國共生,而且是大量外延技術的提供者,節能環保領域世界領先,中國的科技產業,包括新型的技術引進,名稱幾乎需要日本提供,我真的不覺得日本企業在頹落,也不覺得其創新性在減退,只是模仿的人多了,創意本身並不明顯了。

以上僅供參考,玩商業的應該都能理解。


偏個題

除了偶爾在新聞非頭條被提及的安倍晉三,我幾乎已經忘記日本這個國家了。

因為日本的全面衰敗,以至於大家都忘記了原來日本在全面衰敗。


對外資來說,本土化很重要,歐美企業大部分做的不錯,日企就呵呵了。


中國出現小米、微信、阿里等大批科技創新,隨著科技發展,電子等行業已經成為傳統行業。在互聯網的帶動下,還有大批創新會出現,所以未來還無法確定走向


進入中國時,已經被限制了發展規模,不可能變大。


一方面,中國廉價勞動力帶來的產業遷移,一方面,產業布局的橫向整合,以台灣廠商在大陸開辦的代工廠為代表的oem,odm,更細化的分工合作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時也使得中國積累了工程技術人員,為後來的創新打下了技術基礎,量變才能產生質變嘛!《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見諒!


通縮、老齡化是日本衰退的原因。。。


中國的股市回到20年前了,股市是經濟的方向標。不止日企,美企乃至國企都在衰退。衰退是大趨勢。全局性的。。


傳統的日本工業在自己本國都開始走下坡路了,更何況在海外


1、中國已經喪失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在中國的日企成本上升,經營困難,很多已撤出中國。

2、中國創新速度加快,已經從製造工廠轉向創新工廠,日企正在喪失技術領先優勢,尤其是互聯網浪潮。


從來不覺得日企沒落了,只不過是創新能力沒以前厲害了而已,現在的許多頂端產品還不都是日本的技術在作支撐。就比如現在apple的Iphone系列,顯示屏,裡面的各種各樣的電容器,電感器,濾波器,wifi模塊,絕大部分都是日本生產的。就是中國的小米手機有多少硬體是中國自己獨立做出來的?之前在國企,現在在日企,就基礎製造業來看,中國趕上日本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從業人員的素質相差十萬八千里。


豈止是在中國,在全球都衰落了。就拿消費品電子來說,莫說有如apple那樣的創新,就連三爽的創新性都比不上。十幾年前買個日產電子產品,那精細的做工有如藝術品。現今呢?品控相當有問題。歸根到底,一沒有把握住時代方向,二是沒有精益求精。


推薦閱讀:

日本人能大致看懂中文嗎?
為什麼日本沒有馳名世界的手機品牌?
為什麼很多人說只喜歡hey say jump以前的團?
有什麼簡單且長時間有效的驅趕鴿子的方法?
如何評價Hey!Say!JUMP中的八乙女光?

TAG:日本 | 商業 | 企業管理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