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粟,鬼夜哭」,那個時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何天會降下米粟,為何鬼怪會在丑時痛哭?
傳說中,倉頡造字,「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對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又如何闡釋呢?
天地人三才因文字的發明而得以聚合貫通,萬事萬物皆可以文字為承載
從此大道可傳,天機泄露是故「天雨粟,鬼夜哭」……從此以後,任何帶有文字的紙張棄置時均需在火中焚化,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當做上廁所的草紙
天雨粟,是贈送禮品,為此前壓迫人類道歉,談和。鬼夜哭,是自知必敗,因過去欺騙人類後悔,哀嚎。
為何中國的宗教祭司勢力 最終沒能克服王權? - 馬前卒的回答
機器人群體能夠幹人類 98% 的非機械性工作的時代,社會會怎麼樣? - 經濟除了軍事動員之外,宗教集團還在文明中承擔著重要的社會管理職能。早期的農業社區沒有文字,所有的信息都要靠記憶來保存。這意味著無法對社會進行精確控制,也不能對一個人的長期工作給出準確評價,甚至很難在記憶出現衝突的時候做出評判。後世最好的管理手段在這種條件下也束手無策。
管理有偏差,最好的結果是是讓員工能容忍偏差;賞罰不準確,最好的消息是大家依然保有底限的積極性,依然相信判決的權威性。一般來說,我們只能在親朋好友的圈子裡看到這種容忍和信任,一旦範圍擴大到陌生人,不精確的管理必然會會導致利益衝突,進而導致分裂。在文字出現之前,要解決這個矛盾只能靠宗教,用神的權威「抹平」粗糙管理中出現的混亂,用氏族共同利益的傳說來化解不可避免的內部矛盾,這才能維繫一個超出「熟人」圈子的文明社區。所以,在王權形成的最初階段,依然以神廟作為重要的行政管理機關,早期的蘇美爾王宮面積一般只有神廟的一半左右。王權徹底壓倒神權還需要另一種新技術的協助——文字。
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文明社會控制的人口和資源都越來越多,即便以神的名義也很難彌合管理的錯誤。負責具體事務的祭司們絞盡腦汁解決這個問題,先是用圖畫來記錄賬目,然後逐步簡化圖形,公元前3000年,與人類進入青銅時代幾乎同時,楔形文字出現了。
文字的出現結束了「空口無憑」的時代,檔案記錄了物資和歷史,讓命令可以在不同的人之間精確傳遞,讓已經達成的承諾有據可查。這讓分層管理和精確的計劃成為可能,也讓管理者能夠考察不熟悉的下屬,官僚機構因此第一次成為可選的組織方式。發明文字的神廟隨即培養僱傭了第一代純粹處理行政事務的技術官僚——書吏。
書吏不一定要要兼任祭司,不需要有堅定的信仰,也能像過去的祭司一樣管理生產,也能徵稅並組織公共工程,甚至還做的更好一些。中國古代傳說稱「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似乎講述的就是書寫對生產的促進,以及對神權的打擊。
軍事貴族很快發現了技術官僚不依賴於神權的特徵,迅速地把官僚機構納入自己的麾下,僱傭純粹的世俗官吏來管理社會。到了公元前2300年左右,蘇美爾王宮的規模已經壓倒了神廟,開始接手社會日常管理工作。類似的,公元前1600年左右建立的商朝擁有文字和青銅,自立國起就有強大的王權。
更全面的分析請看:對人類歷史影響最大的10個發明是什麼?為什麼? - 馬前卒的回答其實人類整個文明史就是一個「信息化」的歷史。比如說,在文字出現之前,記錄歷史只能靠腦子來記憶。短期內的歷史,比如去年打了幾頭大象,或者附近部落被洪水沖了,這種八卦新聞隨便在閑談中聊聊還算湊合。長久、重大的歷史,比如說對某次重要戰爭的記錄,就必須讓專人負責傳遞記憶,也就是背誦史詩的民間藝人。這樣的人本質上就是一本書,他要用半輩子背誦史詩(相當於抄寫書稿,把文字存入硬碟),再用剩下的半輩子給別人講述(讀取信息,讓人查閱)。
一直到最近1000年,識字率極低的地區,比如中世紀的西歐還要靠這樣的游吟詩人保存歷史,給不識字的貴族和平民帶來一點文化生活。在西藏這種蠻荒之地,純粹靠語言和記憶保存史詩的方式直到幾十年前才結束。毫無疑問,這種用大腦保存信息,用聲音讀取信息的方式無疑太貴了——想想你擺在書櫥上的每本書都要吃飯,住房子娶媳婦,一切都由你付賬,你還能買幾本書?往往整個民族能有一兩套「書」就不錯了。更何況言語相傳,肯定有疏漏有增減,往往傳了幾百年就面目全非。正如《魔戒》片尾語所言「歷史變成傳說,傳說變成神話」,這種信息從娛樂的角度聽著還算爽,從記錄信息的角度來說完全不合格。所以人類要發明文字,實現第一步的信息化,既節省了成本也保證了精確性——同一本書,誰讀都一樣,半夜拿出來翻也不用發加班費。開始是用甲骨文、泥板記錄,往後還有造紙術、雕版印刷術、活字排版。每一次進步都意味著信息存儲和讀取的廉價化、標準化。
首先天雨粟,鬼夜哭的時代和倉頡造字不是一個時代,是被劉安硬安到一起去的,至於他為什麼這麼做,那就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 這個話出自劉安編著的《淮南子》,這部書雖然被歸入雜家,但是主體思想還是道家的。而劉安所生活的時代是西漢文帝到武帝時期。文景兩朝,治國理念是黃老的無為而治,劉安大半輩子都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過來的。到了武帝朝,變成了真正的霸王道雜之,一切變革都會有守舊者,而劉安就是這樣的一個從舊時代走過來的長者。所以,一切不符合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東西都被他視為異端,並將之安上各種各樣的名目,用以證明無為而治的正確性。他黑的不止倉頡造字,還有很多上古的發明改革,幾乎都黑了個遍。 再說說文字,首先表明觀點,我們現今使用的文字不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歷史上很多文字的產生都可以說明這一點,西夏文、契丹文,蒙古文,這些文字都是統治階級創造的,並且運用強大公權力硬推的。勞動人民有創造文字的能力,但是沒有硬推的能力,所以,勞動人民創造的文字只像木工、制陶工人使用的行業符號一樣,只在小範圍內流傳。 我們現今使用的漢字源頭,也是行業文字,只不過是巫祝史冊文字,司馬遷不是說過嗎,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其實在上古時期,也就是龍山文化晚期,他們差不多是一回事。甲骨文的出現,應該是在龍山文化晚期。北方的巫祝集團的占卜方式是用肩胛骨灼燒,通過炸裂的紋路來判斷凶吉。這個傳統延續了千年但並沒有在上面刻劃的習慣,而在(宗教)祭祀器物上刻劃紋飾的習慣是東南方的大汶口和良渚文化的特點。在龍山文化晚期,東南的良渚文化衰落,其巫祝集團北上(兩者的前後關係不確定)與北方的巫祝集團融合成巫史團體,兩者在祭祀方式上融合,開始了有灼有刻劃的文字時代,而這個時候的文字,也同樣是掌控在巫史集團手裡的,毋庸說和大眾沒有關係,就是非巫史集團的上層貴族,都未必懂。如果沒有強勢公權力的推廣,最後也就會變成道士符籙一樣的東西罷了。 至於文字的推廣,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巫史的結合以及逐漸淡化巫的成分。其次就是春秋的不義之戰導致的禮崩樂壞。單從文字產生的那一刻,沒有諸位說的那麼大的意義。
以前看過一篇知乎回答,已經記不清了,感謝作者……不能@您致謝,抱歉……
中國作為唯一一個傳承至今的文明古國,其上古神話,往往是歷史的真實演繹+藝術誇張,並非是空穴來風。而且,由於古中國文字傳承清晰,因此即便是上古之事,現在解讀的準確性也相對比較高。有篇知乎回答說,在人類發明文字以前,部落的歷史和知識主要是依靠巫祝以宗教或者迷信的故事口口相傳。因此,部落的巫祝因此壟斷了部落的教育、文化、智慧,以及理論的解釋權……控制了部落人的精神世界,成為了神權統治者。「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的出現,首先是限制甚至剝奪了巫祝的理論解釋權,部落的精神財富不再依賴於巫祝的口口相傳,可以為更廣泛的人以更低的成本掌握。這一方面推動了先進生產的推廣普及,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所謂「天雨粟」很可能就是古人對先進生產力創造的前所未有的巨額財富的藝術寫照。另一方面,文字的發明催生了新的生產關係,軍人、官僚建立了更加高效的統治方式,巫祝的地位大大下降,最終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那個「浪漫」、「唯美」的神權時代不可避免的走向凋零,所謂「鬼夜哭」就是描述巫祝階層和他們所創造文化衰落凋敝的悲哀。這種事情,很難一下子解釋清楚。
有讀過拼音版《上下五千年》的都知道,古人,尤其是距離炎黃時期不久的古人,只要有點名氣的,都必然有一個牛逼的出生。
比如顓頊,她媽做夢被一條白虹幹了,所以有了他。比如堯,她媽做夢被一條赤龍幹了,所以有了他。還有少昊她媽幹了金星,所以有了他。帝嚳她媽踩了巨人的足跡有了他。總之我發現那個年代做女人真幸福。現在科學的觀點很難解釋地清楚這些東西,
以我高超的智商也僅僅能想像出堯她媽干赤龍的樣子,
以我豐富的人生經驗也僅僅能推測出為什麼帝嚳她媽踩巨人足跡會懷孕。其他的兩個就要請諸位同學發散思維了。通過以上舉例我們可以發現,
那個年代神跡還是很常見的,人神鬼妖魑魅魍魎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形態。各族之間雖然不能通婚,但是混血兒卻能吃得開。比起今天,那時候的人族都是鶸。他們的小孩被驚雷嚇的睡不著覺,他們種下的粟被山洪沖走,他們樹起的草屋被大風颳倒,他們的村莊被野火焚燒,他們一次又一次遺棄掉老人小孩,他們一次又一次遷徙到樹林深處,遷徙到河流下游……
他們殺掉自己的狗,獻上香甜的果實給神靈,乞求它停止憤怒,乞求它的原諒和庇護。——有的神靈聽見了,而有的沒聽見。
在一遍又一遍與神靈溝通交流中,人們漸漸失去了對神靈的信任。
他們加固了新蓋的草屋,他們把田地開墾在山坡上,他們把火種隔離開來,他們在打雷的時候把孩子抱在懷裡。他們開始思考,他們開始創造,上帝負責發笑。在中華民族最初的文明歷史中,對「天」的反抗成了主流。
黃帝的指南車讓人們不再迷路,嫘祖的蠶讓人們不再寒冷,炎帝的糧食和藥草讓人們不再飢餓和病痛……人們表面上還在尊敬「天",乾的卻是違背大自然規律的事。就如同經歷過了叛逆期的孩子終於長大開闢自己的事業,
人類終於擺脫了茹毛飲血的野獸生活進入文明社會。而文字,就是文明最好的象徵。而文明,意味著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與自然的鬥爭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人類成了主角,所謂的「天」,逐漸淪為人類的配角。
故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上古時代的西人聯合起來建造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於是把他們的語言變得不同,使他們之間無法交流。從此,通天塔再也沒有建造起來;從此,從中東到歐洲,再也沒有一種屬於人類自己而不是神的——即,世俗的,「力量」——可以理解成,文化,或者民族認同感,來把人們聯結在一起;即使是神的力量也做不到這一點,上帝的子民與上帝的子民,安拉的子民與安拉的子民,上帝的子民與安拉的子民,再也沒有停止過撕逼……然而上古的東方出了一位倉頡,模仿日月星辰和鳥獸蟲魚的形態造出記錄事物的符號,這就是我們漢字的雛形。倉頡造字鬼夜哭,因為鬼神知道,從此即使用變亂語言的辦法也離間不了漢人了,不管他們的語言發生多少變異和分裂,只要漢字還在,就永遠能相互交流,永遠是同一個民族。鬼神無可奈何地慟哭,神族和人族這一戰,他們終究敗了;然後無可奈何地退居中國歷史的幕後,這一天,西邊那撥人或是多等了近2500多年直到文藝復興,或是多等了至少3000年直到未來的某個時候……
想當然而答一記:
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說/自從有了文字以後,我們這些人啊,天雨粟_書中自有千鍾粟鬼夜哭_巫婆神漢在夜裡餓得嗷嗷叫自打新興的世俗知識分子用文字律法戰勝鬼畫符的祭司階層起,神權在中國就逐漸被拔了根。關鍵是鬼夜哭,然後上天也得要有點表示吧,下點什麼好呢,又要夠帶勁又要能跟哭字押韻的,那就粟吧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龍登玄雲,神棲崑崙。能愈多而德愈薄矣。故周鼎著倕,使銜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為也。
先帖原文
再放結論,倉頡造字之後,風就特別大,白天風把別的地方的粟刮過來,晚上風呼呼呼像鬼哭(別問為啥鬼白天不哭,不讓出來啊
----扯淡結束
好吧,原意是誇張的說法,就是他倆干這些事情「驚天地泣鬼神」,另外,周鼎上…倕(上古巧匠)的形象就是啃著自己的指頭。按照莊子的說法,倕造東西時是「指與物化」,就是指頭和造的東西融為一體,那麼自然,巧奪天工的意思。接下來說
能愈多而德愈薄矣……以明大巧之不可為也意思是這種「奪天之工」的大巧,是不能多用的,(咬住手指頭)用得越多,德愈薄,所以說淮南王屬於保守派
舉個通俗的例子:西方講究上帝造萬物,東方講天地造萬物,保守的人就會覺得,轉基因是「奪天之工」,真的是奪,所以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然就有災難
為什麼說「天降粟,鬼夜哭」是胸罩呢
天降粟這個比較好理解:古書上常有天雨蟲(蝗災)啊,天雨血啊(可能是…火山噴發),天雨蛾啊,天雨肉啊,雨石(隕石)…甚至…人……
所以古人的天氣預報比今天的精彩的多:今明兩天華北地區下大石頭,注意別被砸到這些,基本上都是凶兆,是上天的警示
鬼夜哭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論衡-訂鬼篇
世稱紂之時,夜郊鬼哭,及倉頡作書,鬼夜哭。……天地之道,人將亡,凶亦出;國將亡,妖亦見。徵婚文字出現是隨著生產力發展而產生的。當社會組織越來越龐大,就需要更高超的管理技術。比如說管理人員(神職人員或王權下的官員)無法盡識所有的人、知曉他們身上發生的事,很難有效管理所轄的人口,就需要有文字來記錄儘可能多的信息,以便於管理日益龐大的人口。於是便慢慢催生出了文字。
文字的出現既意味著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同時也將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比如更好地組織生產、更有效的知識傳承),生產力的大發展使得物質較之前極大豐富,是為天雨栗。這裡不是說真的天上下起了栗子,只是一種誇張的比喻,穀物一下子多了很多,就好像是天上掉餡餅掉下來的一樣。
同時,文字的出現也和神權到王權的過渡幾乎同時發生(都是生產力發現的結果),以往的神職人員在管理社會的時候依靠占卜等等手段,效率低下,錯誤頻發。而有了可靠的文字記載,極大地提高了王權下的各級管理人員在公平斷案、組織生產、知識傳承之類的活動的能力,使王權逐漸取代神權。神權時期的各種糟粕逐漸被人們摒棄,神權被打壓,是為鬼(古時用來表示神)夜哭。鬼在丑時夜哭,應該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丑。
圖為倉頡本人和他的鄰居
應該是人類藉由文字可以將一個個分散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同時也可藉由文字將智慧的力量一代代傳遞下去,成為地球霸主只是時間問題,而上天是自然世界的平衡者(應該類似傳說中的蓋亞、阿凡達中的神樹的角色吧,只是更加無形無跡。),自然不願人類獨大,需要制裁,於是天上便降下穀子或小米(不確定是哪個,可能是概指吧),因為要開始極大的饑荒了,個人感覺這種物極必反的特性,類似死刑前最後的晚餐、臨時前的迴光返照一類的待遇。而鬼怪只是生理與天賦等特性強大的其它物種,本身並不是無敵的,而文字的誕生足夠讓繁衍率極高的人類逐漸將其弱點摸清楚並世代傳下去,因文字這樣一種不可見的力量,將其由食物鏈頂階打落至底層的悲哀與凄惶。後世《白澤圖》、《山海經》等書籍的誕生,便證明鬼怪們的惶恐不是沒道理的。至於闡釋,只能說大興與大衰之前,像地震前的動物發狂一樣,會有明顯劇烈的預兆。
以下內容選自瀟水的「青銅時代的戰爭」
黃帝談不上現代意義上的國家統治,他的「領導班子」也非常簡單,不過他最大的政績是命令倉頡(念潔)設計文字,並導致「天雨粟、鬼夜哭」的奇怪現象。西方的文字主要為了記載土地經濟事務而創生,而中國文字卻是為了占卜祭祀,具有與鬼(也就是部族祖先)溝通的能力。各部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字,各部族也都有自己祭祀的鬼(就是這個部族的祖先們),他們認識各個部族的文字。倉頡大哥基於各部族的傳統文字,設計頒布了新文字,要求各部族傳達使用。各部族的鬼們一下子就慌了,看不懂子孫後代寫給他們的新文字了,一下子失去了與後人聯繫的手段,成了無人祭祀送飯的餓鬼,於是鬼們半夜哭嚎。這時候倉頡的媳婦就過來了,揪過脖領子就給一大嘴巴:「我喊你吃飯沒聽見啊!我喊那麼大聲都不理我,氣得我剛才抓把米砍你。」
(您瞧,這馬褂?)原意沒那麼小清新……
淮南子重農抑商,他認為文書是契約的根本,契約是商業的內核,倉頡造字為交易憑據提供了工具,進而導致勞動力經商不務農,捨本逐末,所以就借口說自倉頡造字成功那一刻,上天見人間將有嚴重饑荒降下粟米雨來救濟,但新餓死的鬼魂依然在夜裡悲哭。
媽在天上飛,思念漫太古。這就對啦!鬼一邊哭一邊還唱呢:「不應允他將我打至在磨房磨面…」
訛傳而已,應該是下雪下白面,就對了。
天機從此可以泄露
思念漫太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