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加哥大學讀研究生是怎樣一番體驗?


本篇回答以採訪在校生的形式展現芝加哥大學研究生就讀的各個方面。

受訪者:Velma (University of Chicago 研究生);採訪者:Quee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大四)

傳說中的The Windy City,

吹不散芝加哥大學的百年鑽研心。

獨有的「芝加哥學派」,

在壓力中「厚積知識,以充實人生」。

學校簡介

建校年份:1890年

位置: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

性質:私立研究型大學

在校研究生人數:3468 (含博士,碩士,及其他研究人員)

大學綜合排名:第10名
研究生學費: $51,624

(數據來自於芝加哥大學官網)

1 | 申請要求

  1. 正式成績單
  2. 推薦信
  3. 個人陳述
  4. 寫作範例
  5. 研究計劃
  6. GRE (平均錄取成績:Verbal 164, Quantitative 157, Analytic 4.8)
  7. 托福 (104分以上)
  8. 雅思(7分以上)

2 | 基本介紹

Q: 你如何申請的?通過中介嘛?

V: 是自己申請的。

Q: 是怎麼收集學校和program的資料的呢?

V: 從學校網站上收集資料,也有問去過芝大的同學。

Q: 你本科在哪裡讀呢?什麼專業的?

V:我本科是在國內讀社會學。現在研究生program是在Master of Ar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這個大的平台里。 我主要研究Political Science,基本上在修Political Theory的課。

Q: 說說這個項目的基本情況吧。

V:這個項目是按照units來計算的。芝大是quarter制,一個學年有三個學期。每個學期大概要修三節課。

Q: 有實習機會嗎?

V:沒有正式的提供實習機會,有很多同學會去跟芝加哥大學有關的research center,會去做一些survey。我也有機會去做RA,但是我覺得碩士生可能沒有優先權。也有同學會去Business School 做research。我不能說有充沛的實習機會。

Q: 留學生有獎學金嗎?

V:我沒有看到申請獎學金的選擇,但是我有免去一半學費的獎勵。

3 | Political Science

Q: 為什麼選擇這個項目呢?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吸引你呢?

V:當時出發點是因為特別喜歡這個學校,然後看到這個項目,覺得它平台不錯。這個項目的第一吸引力就是它的進度很快,只有8個月,不過大部分同學會延期在一年左右寫完研究生的畢業論文。

第二,芝加哥大學有著良好的師資。如果可以找到一個不錯的導師幫助你,甚至如果他願意收你做PhD的話是很好的機會。

不過,這個項目時間短也是一個弊端,假如你在本科沒有明確目標,其實我並不建議選擇它。因為當你確定想鑽研什麼的時候,這個項目已經基本要結束了,這樣你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寫一個很好的論文。芝大的學習環境有很大壓力,跟其他學校都不一樣。甚至我覺得與常春藤盟校相比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總的來說它時間短,強度高,不僅要上課還要寫完一個論文,也成為這個項目的一個弊端。

Q:你學的Political Theory研究方向是關於什麼?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呢?

V:我的畢業論文研究的是古羅馬帝國的法律體系改變,其實和政治理論沒有太大關係。但我期間修了很多關於自由主義的課。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喜歡以概念為起點去分析政治話語。

Q:這個Program有什麼選修課或者必修課嗎?

V: 這個MAPSS項目中包含很多社科的專業,不僅僅是政治學。我那年有一門必修,叫Perspectives,是介紹基本社科理論的。其他都是選修課。

Q:論文是要一開始就選好topic嗎?

V:基本上是要在第二年的3、4月份才能確定。因為很少人一開始就能確定自己的目標,大多數學生要修過很多課之後才知道自己想要研究什麼。實際上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甚至包括我自己,到這個時間都有些晚了。

Q:論文是要一開始就選好topic嗎?

V:基本上是要在第二年的3、4月份才能確定。因為很少人一開始就能確定自己的目標,大多數學生要修過很多課之後才知道自己想要研究什麼。實際上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甚至包括我自己,到這個時間都有些晚了。

4 | 學者感想

Q: 研究生課程和本科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特點呢?

V:美國研究生和國內讀本科有很大的區別。研究生上課目的性會更加明確,因為你會有一個固定的課題需要考慮,根據這個課題來上課和教授交流。我本身對國內本科的上課內容印象並不深,因為國內授課和這邊有很大的區別。根據我對於美國大學生念本科的了解,研究生課堂比較小,有更多課堂討論,教授對同學的期望值會比較高,希望同學提出一些比較原創性的問題,而不是單單根據課本或者自己的胡思亂想來提問。

Q: 讓你最有感觸的一件事是?

V:跟我一起上課的同學很多都是PhD,他們提的問題遠遠比我好,涉獵的書和領域都很廣泛。他們在學術方面的準備做得非常充分,對於課堂討論的參與都很積極。總的來說,他們對於這個學科領域的了解,還有結合各個領域知識來發表見解或者提出問題的能力讓我印象很深刻,很欽佩。這也是在本科課堂里看到的比較少的。

Q: 學習壓力大嗎?有很多考試和論文嗎?

V:壓力大是整一個芝大人的狀態,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不過我自己不是一個很容易會覺得壓力大的,但是大部分同學會的。雖然不會有很多考試,但是除了畢業論文之外每節課都會有final essay和穿插的小的essay。

5 | 教授師資

Q: 聊聊芝大師資吧?

V:我上過課的教授基本上都是distinguished professors,他們在不同領域是非常受認可的,年齡段也不同。我很欣賞的教授是我的導師,他是學classics的一個教授。我請他做導師的時候,我在寫一個關於羅馬帝國的論文。我欣賞他的理念從不局限在一些classical theory中。他善於運用和講解跨領域的知識,也是我們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同時,芝大也有很多倍受敬重的教授,他們都非常的熱心,能夠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我上的基本都是小課,基本都是讓同學們討論。教授就是像船長一樣的角色領導大家。

Q: 讓你不贊同的教授嗎?

V:我也遇到過不太認同的教授。曾經在一個年齡比較大的教授和我的導師co-teach的課上寫過一個論文,我文章的論點不是conventional,這位教授給我的意見就是覺得沒有說服力。一部分原因是我的論文在technic和argument方面確實需要改進,但是我覺得他不能接受一些新的論據和論點。而我的導師就非常喜歡這些新論點。教授的授課風格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年代也決定了他們看待一個論題的態度。

Q:學生們會得到教授哪些方面的幫助呢?

V:我接觸到的教授都需要學生主動去找他們才會提供幫助,基本都是學術問題。職業規划上教授幫助很有限。坦白說,芝大教授對學生的Openness我覺得不是特別好,我聽過博士生評價過說像YALE這樣學校的老師會更傾注心血在學生的發展上。

Q:和美國學生相比, 國際生申請PhD會更難嗎?

V:國際生申請PhD當然難啦,比如Berkeley的政治系可能一年才招一個國際學生,還不一定是政治理論專業的。很多學校應該都有國際生配額,我知道的院系裡還是美國人居多。

6 | 食宿生活

Q:地理位置如何?

V:地理位置我覺得很方便,去市裡面坐公交車三十分鐘左右就到了。密歇根湖也在旁邊,還不錯。芝大附近的五十三街修得非常的好,有很多不錯的高級餐廳和酒店。這條街上面有個餐館是以前奧巴馬去過的。因為奧巴馬是芝加哥市民,有時候在五十一街附近會聽到警笛聲,代表奧巴馬回來了。但芝大在芝加哥南部,很多人有安全方面的擔憂,但是我覺得不用,至少我和我朋友沒有遇到過危險,我覺得自己小心一些就可以了。

Q: 氣候環境呢?風真的很大嗎?

V:颳風其實還好,這邊冬天確實蠻冷的,是大部分人都不能承受的那種冬天,冷的時間比較長,自己覺得沒有問題,因為室內都有暖氣。確實冬天下完雪之後沒及時除冰路就會很滑,如果不挑剔的話就沒有關係。

Q:住宿情況呢?

V:我第一年住的宿舍,第二年我搬去了UPC。

Q: 說說學校飲食吧。

V:有好幾個不同的食堂,總體一般,附近也有一些餐廳。

Q: 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放鬆呢?參加學校活動嗎?

V:我們的項目基本沒有時間參加社團活動,不過我有在學校圖書館的Coffee Shop打過工做part time,這也是我的一個放鬆方式。跟我一起工作的都是本科生,我覺得和他們一起工作挺有意思的。平時也會和朋友聚會啦,不過不是經常有機會。

https://pic1.zhimg.com/v2-c59d498b3145028faee8e6e517062936.jpg

7 | 金玉良言

Q: 給一些建議給申請研究生的同學們吧。

V:我的建議是不要輕易念研究生,想清楚自己感興趣的是什麼再申請。然後進了研究生項目的話不要過於idealist。很多人讀研究生可能是為了想找一個更好的工作或者升PhD。無論什麼樣的路,研究生都可以幫助你,但是也需要有更好的學習策略,make a plan。研究生學習生活要做好時間管理,要高效。多接觸不同國家的朋友,建立自己的net work,在有壓力的同時也要have fun,滿足自己社交的需求。

https://pic4.zhimg.com/v2-c45c8bd9d4a1380dad58059541f05798.jpg

準備文書的時候要寫出自己為什麼想研究這個topic,按照他的要求就沒什麼問題。我感覺碩士並不是很難申請,即使是是常春藤盟校也不是那麼的難。現在真正難的是PhD,尤其是部分專業的博士,比如political science。所以大家想申請研究生的話多做research,看看其他人是怎麼準備的。

本文為原創文章,首發於「Panopath過來人」微信公眾號。

如果你想認識校園百科的受訪者問更多問題,可以下載我們的APP來找到TA。=)

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panopath.tc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就讀是怎麼樣的體驗?
在比利時根特大學 (Ghent University)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東北育才外國語學校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倫敦學習生活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美國研究生 | 芝加哥大學TheUniversityofChicago | 留美 | 名校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