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配伍方劑,會讓熬出來的葯不是特別難喝?

今天喝了一副別人給開的中藥,苦,還是苦,一下就給上頭了。。。。自己喝自己開的中藥時,可能量不多,並且有相對大量的甘草,大棗,感覺喝自己開的中藥沒那麼難喝。我在服用傷寒論里的方劑,可以明顯感覺的其中藥的性味,(藥味比較少),但葯多了以後,就是苦。仲景喜歡放生薑棗是否就是考慮了葯的口感呢?(今天看醫貫砭,醫貫竟然把桂枝湯里生薑大棗砍了,徐靈胎說不能去,生薑大棗都是葯)——主要是為了尋求療效與口感的平衡,在保證藥效地前提下,讓患者受更少的罪。


題主的問題有趣也有意義,這就是中醫實踐中的真切體會。

傳說中《湯液經法》的作者就是聞名遐邇的廚師鼻祖伊尹,從這種意義上來看中醫學也是吃出來的一種醫學。比如萬方之祖的桂枝湯,組方皆是食材,可以說是包括香辛料、酸味料的調味料,黃煌教授稱其可能是古代的酸辣湯,所以姜棗也確有矯味之用。

在漢代之前醫生的社會地位低下,稱之為「工」。所謂工,就是為貴族階層服務的,雖然說良藥苦口利於病,但是口感太差的葯是難以供奉主上的,所以題主觀察到的仲景方的口感總體不會太差是正確的。即使是黃連類方也苦的酣暢,氣味清香,而且在臨床中可以觀察到,即使是如黃連類的苦藥給辯證準確的病人服用,病人也不會覺得多苦,隨著逐漸病癒,才會漸漸開始抱怨葯的味道。


這可真是個好問題。

作為中醫人,曾經一度羞於承認自己有時候也喝不進去一些方子。總覺得自己是個搞中醫的,自己開的方子自己喝不下去,這他二舅的算個什麼事情啊??也是基於同樣的思維,一開始在自己身上扎針時不敢下狠手,誒你將來還想給人家扎針呢,結果自己卻不敢扎自己,這算什麼啊??所以又鼓起勇氣狠命往自己身上扎……

當然扎針的事講的有點遠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慢慢接受了這事實,雖然我是個中醫人,但是有些中藥,的確是真的難喝。沒轍。

看了大家的各種回答,有位仁兄提出來說,如果人和藥性相合,就不會覺得難喝,還舉了個魚腥草的例子。感覺這樣的觀點不無道理,誠然我沒有見過喜歡魚腥草的患者,但的確有人酷愛半夏瀉心湯的那種苦味,聲稱苦得爽快,而他的確有慢性的上消化道炎症。脾胃虛弱的病人,喝補中益氣湯也喝得那叫一個開心。

當然,有些葯,有些方,本身味道就不錯。那些既是中藥材又是常見食品的,大多味道討人喜歡。補中益氣的各種方劑,藥材本身就甘,又四五個上好的和田大棗扔進去,怎麼也不會很難喝的。小建中湯這樣的方子還一大堆麥芽糖那就不必提了。王夢英養血的玉靈膏,龍眼肉和西洋參搭配,味道也很不錯。在外面吃過撈旺豬肚雞沒,那湯裡面的當歸味兒也可香了。

可有時候也必須承認,有些葯真的難以下咽。而且這是個不以人體的病理狀態為轉移的事兒,哪怕你的病理狀態跟藥性相合,你照樣還是覺得難喝。溫經湯證的女性,喝不下那個吳茱萸,是絕對正常的事情;想要活血止痛,用了乳香沒藥,你就不用去指望哪個病人覺得味道好;治鼻炎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效果不錯,但是病人也反映麻黃加細辛那沖人的味兒實在受不了。還有補陽還五湯的地龍,能好喝嗎?水蛭,有種屍臭味……這些就不用一一都拿出來列舉了。

事實就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開始加快,大多數人都沒有時間在家慢慢的熬藥,由此催生出了大範圍的代煎,連代煎機器都發明出來了,從煎藥到分包包裝一氣呵成。而煎的效果往往不到位,先煎後下也分不開,煎煮時間又規定死,葯的濃度也不夠,讓療效打了折扣。可是不這樣呢,又跟不上人們的生活節奏。

現在人們的經濟能力上去了,滿足口腹之慾已經習以為常,又如何能輕易接受中藥的味道?郝萬山老師年輕時曾經被劉渡舟老師批評,說「你是給他做飯呢還是給他開藥呢」,這可以理解,良工辛苦志在活人,口味啥的沒有療效重要。但台灣的經方家張步桃先生主張「良藥甜口」,這絕對是有道理和前瞻性的。

題主問怎麼配伍方劑,會讓熬出來的葯不是特別難喝。但我認為,且不說從配伍上考慮葯的味道,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反之,有時候在組方的過程中太過注重味道,會讓方劑的整體效果打折扣。比如大家都比較廣泛的能接受甜味,難道就死命加炙甘草加和田大棗加麥芽糖嗎?有些葯是難喝,可是效果好呀,缺了它還真不行。所以,從配伍上去考慮葯的味道,我感覺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由此,必須跳出這個框框,尋找一些新的思維。我認為目前比較可行的出路,是改變劑型。

散劑和丸劑,是相對可以減輕病人服藥不適的劑型。丸劑當然方便啦,現在市面上很多中成藥都是丸子,比如說逍遙丸、補中益氣丸、香砂六君子丸……根據丸子的大小,一次性用水吞服個幾丸到十幾丸,那就跟吃西藥一樣方便。別的咱不說,烏梅丸你能吃的下去,可烏梅丸做成湯,那難喝的味道保准你爽歪歪,這就是丸劑顯而易見的優點。當然,作用丸劑也有製作上面的問題,做丸劑病人絕大多數都不會做,給藥房去做要加工費,還要等很久,不夠便捷,且現在很多藥房做出來的那個藥丸,真的是讓人沒法恭維。直接去買中成藥似乎也不好,又只有那麼幾種固定的葯,這中成藥市場並不繁榮,似乎也不算好方法。不過如果病人不著急取葯,病情也不是特別急,對於一些病開丸劑,我覺得是可行的。這是一種方法。

仔細想想,比較一下,散劑是我目前覺得相對最好的方法了。五苓散、逍遙散、平胃散、再造散、生脈散、瓜蒂散、侯氏黑散、當歸芍藥散、薏苡附子敗醬散……是不是特別特別多?所以說散劑的運用在歷史上相當廣泛。之所以誕生這樣的劑型也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利水的五苓散一開始要做成散而沒做成湯劑,耐人尋味吧?而另一個事實就是參苓白朮散如果開成湯劑,效果就是上不去。散劑里含有藥材的全部內容,相對更完整的保存了藥材的藥性,這也是優勢。如果裝成膠囊吞服,哪怕用水蛭都不用擔心病人吃不進去了,宋孝志老先生就有用抵當湯做成散劑入膠囊給腦血管瘤病人服用,最後獲得良效的先例。當然,製作散劑要有打粉機,還要打得比較精細,最好是能到80到100目篩,但這個過程也比做成丸子要快多了。另外醫生一定要注意,運用散劑的劑量跟運用湯劑的劑量絕不能簡單的等同視之。且散劑也不是對所有的葯,所有的病都適用,但是現在全國整體對散劑的運用也的確不如湯劑那麼多。

曾經是在網上,似乎是哪個博客見到,有位叫做余元泰的老先生,好像是在天水那邊工作,他似乎是有很豐富的散劑運用經驗,且據說他接觸的藏醫也很廣泛的使用散劑,說是又便宜效果又好又方便,也不用費太多時間去熬藥。可見,中醫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喝葯太苦這個問題的。

一直以來,在保健的領域裡,大家特別流行吃三七粉,這不就是散劑的一種運用么,只要進行推廣,其他的方劑也用散劑我覺得其實可行。

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在這個問題上出一份力。讓中醫藥可以伴隨著時代的速度保證大家的健康。


簡單答一些。特別難喝的幾味中藥,比如吳茱萸,有難掩的羊膻味兒。擷草,聞起來像臭腳丫子。雞矢藤,當然是味兒如其名。仙靈脾,由於羊油加工,加上本身也有厚重的味道。還有一些蟲類,喝起來會發酸,等等。

臨床上會鼓勵病患將湯藥送服,如果實在難以克服甚至不能受葯,加減或是替代這些葯必須要辯證,換成一些食物葯,喝起來甘甜爽口當然會好很多,但是療效往往大打折扣,應對方法是打成細粉裝進膠囊,口服。


比如白頭翁湯,黃連黃柏秦皮白頭翁,各種苦,沒有生薑大棗。

比如烏梅丸,我開出去的方子裡面據反饋味道最慘的方子。沒有生薑大棗。

桂枝湯,味道其實還可以。沒有生薑大棗,桂枝甘草湯,味道也還可以。


你確定你不是來搞笑的?


有的藥材本身就很難喝,比如黃連,吳茱萸,瓜蒂等。用這些葯就別指望味道好。不過可以用其他葯如甘草大棗調味(不影響藥效為前提),另外注意服藥方法,比如辛辣的葯如吳茱萸冷服口感會好一點。

普通的葯,如果是十味以內的小方劑,味道不會太差。二十味以上,味道會隨著藥味增多而越來越差,越來越苦。傷寒論的方劑有一些味道就不差,比如桂枝湯,小建中湯,瓜蔞薤白白酒湯(醪糟),甜得發膩,有人喝了之後顛覆了對中醫的三觀。更多的是味道比較淡,不算美味但也不難喝的方子,比如麻黃湯,麻杏石甘湯,白虎湯等。

靠譜的醫生,開的大多數口服方劑都控制在十味葯左右甚至以內,少有超過二十味的。一般味道也還好。

中醫在歷史上會用到肉類葯,比如豬肉,魚,或者動物內臟,比如羊肝,豬腎等等。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少殺生是原因之一),肉類藥用得少了。其實草藥配合肉類一起煮,味道會好很多。比如四物湯燉排骨或者燉雞,堪稱美味。吳茱萸那麼難吃,尚且還是烹飪的佐料呢。


如果葯對症,那麼喝葯的人不會感覺很難喝


人若與藥性相合,就不會覺得難喝了

苦還是會苦,但是你會越喝越上癮,反倒不覺得難喝

你們覺得這是在扯淡,但我覺得這是基本功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新鮮的魚腥草難喝么,正常人吃了都想吐的

但是你對那些痰多的人用這個,反倒不覺得難喝,因為痰本來就是腥的

這就是同氣相求的道理


藥味要少,一般高於7味就開始串味,開始喝著反胃噁心。所以想藥性專一,最好在3-5味左右。

我一般處方在1-5之間。

你試試。

藥味少的情況下,即使與患者病情不相符,也不會難喝到慘不忍睹的地步。


題主思路比較活,個人認為中醫的發展需要這樣的一些想法。口味的改變,劑型用法的改變。能在某一些方面能把中醫做到適合大眾,方便於大眾。是發展中醫的必須要做的。

有的人認為必須尊古炮製,計量方葯不敢有絲毫改變。雖然能保證一定的療效,但是卻有太多牽制,失去了中醫辯證分析,因人施治靈活性。 雖然失去一些靈活性但是保證一定中醫的療效。也是成為一個真重中醫的前期必須經歷的。先要能用才能活用。

方劑配伍中,中藥的四氣五味配伍占很重要的。而且有些藥物,正是因為它的性味才有相應的功效。雖然氣味難接受,但是必須要用啊! 我認為首先要考慮藥效,選方要精,用藥要簡。療效才是根本。 否則糖水雖好,不能醫病,沒有任何意義。

在合理的範圍內,添加改善口味的葯,是適宜人們接受中醫的,也是值得探討的。

當然現在還沒有那水平,先提高療效,辯證,才是當務之急。不過你這個想法可以互相探討,互相交流。


好問題,邀兩個廚師來回答吧


裡面放只雞。


我學的這派用藥量極少,而兌水頗多。幾毫升兌水成一碗,基本上就不大可能有什麼味道了。


你這問題讓我想到了郝萬山講傷寒論,舉自己的病例然後不喜歡姜覺得辣就減量。

然後胡老說你是給人配藥啊還是做菜呀~


深深的大廚情節呀。記得郝萬山講過一個厚朴生薑半甘湯的醫案,也是這樣。葯不對,在好吃受苦的也是病人。


生薑當歸羊肉湯,不僅好喝還好吃!


請使用成藥製劑,謝謝。也請考慮下化學葯,化葯居家旅行保命越貨都不錯


喝完來一顆蜜棗


苦是好事。為了少吃苦,我把我中醫告訴我的所有禁忌事宜都做到了。畢竟所有喜歡吃的不讓吃比如辣、炸、烤,喜歡做的不讓做比如熬夜,沒有足夠動力是很難做到的。


每副葯加5斤甘草一塊熬一下子


推薦閱讀:

為什麼去醫院看西醫,卻開了很多中成藥?開中成藥需要中醫執業資格嗎?他們有中醫執業資格嗎?
抑鬱症醫生給開中成藥,能不能拒絕?
反正中藥都是要煎的,為什麼要先泡半個小時呢?
為什麼許多中成藥要做小藥丸,而且每次用量在60粒,為什麼不能做成兩三大粒呢。這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么?
有哪些好吃又充饑的中藥?

TAG:中醫 | 中藥 | 中醫學 | 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