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相通之處在哪裡?
看了很多關於大乘和小乘的爭論,有人講使用小乘這個詞有貶義,姑且按照通俗叫法,得罪。我的困惑是,排除大乘小乘的差異,二者共同認可的佛教真正的理論內核是什麼?求善知識解答。
《增壹阿含經》第十八卷裡面這麼講說:「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增壹阿含經》卷十八)《長阿含經》第二卷裡面這麼講:【世尊觀此義已,即說頌曰:「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亦為自解結,渡岸得升仙,都使諸弟子,縛解得涅槃。」】(《長阿含經》卷二)這樣看來,在經文裡面早就有提到大乘跟小乘了。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大小乘的差別。在《大智度論》第二十六卷,龍樹菩薩提到說,佛法有二道:一個是聲聞道,一個是佛道。那這個部分跟 平實導師所說的佛法二主要道——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其實是異曲同工的。也許有的人會說:「那平實導師所說的佛法二主要道中的佛菩提道,跟龍樹菩薩講的佛道是一樣的,這個我們可以接受;可是另外一個部分的解脫道,就跟龍樹菩薩所說的聲聞道不同啰!因為解脫道包含有聲聞法跟緣覺法,可是龍樹菩薩只說什麼?只說聲聞道。」其實這兩個部分還是一樣的。因為佛世的阿羅漢所證的是聲聞果,然後進而聽 佛開示十因緣、十二因緣之法以後,也修證辟支佛果;可是這個時候由於辟支佛這些聲聞、緣覺法,他是隨 佛音聲而聽而證的,所以同樣也叫作聲聞。那這個在跟無佛之世示現因為往世的熏習自悟自證辟支佛果的獨覺,這個是在事相上是有所差別的,但是所證的辟支佛果卻是一樣的。所以,龍樹菩薩只說聲聞道,因為佛世的聲聞道就兼含有聲聞法跟緣覺法;但是都是隨佛音聲聽聞,所以只稱為聲聞。
那這樣看來,小乘又分為聲聞乘跟緣覺乘,兩者所證的標的都是在斷我見、斷我所執乃至斷我執,那所觀行的對象都只限於在蘊處界裡面。但是這裡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道理,現在沒有空在這邊來作進一步說明;只作修學上的方便不同,我們來說因為他所修證的智慧深廣有所差別。
簡單地說,聲聞乘是以四聖諦,從苦集滅道這個四個方面,來先確定說三界中悉有苦;然後進一步觀察說,眾生不斷聚集未來苦的原因;進一步再知道說,讓後有的苦因不再聚集,然後後有的苦就會消滅的這個道理;最後再依據讓苦集滅的方法,而後有的苦因不再聚集,滅卻之後,滅卻了後有之苦,就真正見到了真實的道理。在這個過程中,如實去觀察、思惟蘊處界我,知道蘊處界我中含有能取、所取,也就是我跟我所,可是這個能取、所取都是虛妄的。當他初步的確定的時候,說這個時候斷了我見,乃至進一步觀察深細的我跟我所的執著以後,把欲、色、無色界愛斷除以後,這個時候說他「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已經實證了什麼?解脫果,可以出離三界。可是,他在這裡對生命的實相,卻仍然無所證。
緣覺乘者先順逆觀察、思惟十因緣法,確定有一個萬法所依的識;然後知道諸法是「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道理,再依照十二因緣來一一去觀察思惟。但是這個前提必須要一一去了解,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緣行」、「行緣識」等等一一這些名相的真正的內涵;然後去觀察思惟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同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如實去觀察、思惟蘊處界我,一樣要去斷我見、我所執跟我執;可是由於所觀察思惟的範圍遠超過聲聞乘觀察的蘊處界苦空無我,故而其所得的智慧包含乃至超過聲聞乘的所得。但是一樣,他所觀察思惟的範圍仍舊是在蘊處界中,仍舊是沒有辦法觸及法界的實相。
換言之,小乘法之所以能夠修證的前提,一定要相信有本際本然就在,這樣才能夠離開「於內有恐怖,於外有恐怖」的修學困境,能夠把蘊處界自我捨棄,親證無餘依涅槃。二乘人同證人無我,但是只限於蘊處界的虛妄的人無我,並沒有親證本際。
那麼本際是什麼呢?就是大乘法所要修證的標的,本際就是諸法本母。祂有無量無邊的異名,就好像《阿含經》常常說我、無我、如、本際、實際、涅槃、如來藏,《般若經》裡面也常常說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菩薩不念心,而在唯識諸經中也常常提到說第八識、阿賴耶識、阿陀那識、如來藏、異熟識、真如、無垢識等等。親證了祂以後就是大乘的見道,這個跟二乘親證蘊處界的虛妄的見道,同樣施設為「人無我」的名稱,但是,所證所觀察的標的卻是不一樣的。菩薩是親證法界的實相的人無我,因為所親證的祂是無我性的,因而發起了般若實相的智慧;但這個時候只是總相智,悟後還得要繼續修學,進而再得別相智;別相智圓滿之後,再得道種智,證了法無我,然後進入初地;繼續修證一切種智,斷所知障,然後邁向佛地。這個中間將近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修學,可是這種種的修學無不依靠最初親證如來藏所得的人無我而為基礎。那麼,要先明白大小乘的差別,才能夠進一步去說:佛法是匯歸於一佛乘。
接下來我們先看一下《妙法蓮華經》裡面有一段記載:【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妙法蓮華經》卷一)
另外一部分記載這麼講:【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妙法蓮華經》卷一)
這樣就可以知道說,前面方便把佛法區分為解脫道、佛菩提道。也就是說,依於行者所修證的內涵不同,方便建立了大乘、小乘的名稱。
現在來說,為什麼大乘法函蓋小乘也就是二乘法?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把大乘、小乘這個名稱都捨棄掉,然後只說一佛乘。
菩薩開悟明心之前,有一個部分修證的內容是跟二乘人是相通的,那就是斷我見的部分——分證解脫果的一部分;然後菩薩主要是在般若慧上的修證去努力,而不急於在解脫果上進一步去圓滿修證。可是,這樣的修證非不進一步去圓滿解脫果,而且最後反而勝過阿羅漢、辟支佛在解脫果上的修證的證量。這是怎麼說呢?因為,菩薩努力在般若慧上的修證的同時,分分轉依如來藏的清凈性、涅槃性,而在解脫果分證反而變成一個副產品。當菩薩能夠入地的時候,他也一樣要降伏性障如阿羅漢,這個時候他並不是不能斷我執,是故意不斷;因為要留一分思惑來潤未來生,這樣才能夠繼續去利樂有情、邁向佛道。乃至七地滿心以後,雖然不得不斷我執,而且又進一步斷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那這個部分就遠不是阿羅漢、辟支佛在解脫果上的證量所能比擬的!因為菩薩這個時候又有深妙的實相上的智慧,這是從明心見真開始,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了知的智慧啊!所以說佛菩提道上,菩薩雖然主要在般若慧上的修證,但是,二乘的解脫果以及其所證的智慧,菩薩一樣也證。所以說,三乘的法其實是匯歸於一佛乘的佛菩提道,那就立名為一佛乘。
《深密解脫經》卷第二 佛這麼說(爾時,佛告功德林菩薩摩訶薩言):「……功德林!一切法相有三種相。何等為三?所謂虛妄分別相、因緣相、第一義相。」(《深密解脫經》卷二)一切法,舉例而言,桌子是無量無邊法中的一個法,而從現象界來看,它是依於人們的分別建立,假名施設而稱為桌子,沒有它的真實體性存在,所以說是虛妄分別相;可是又依於人們的種樹、伐木、裁製,或是開礦、冶煉、鍛造而有木桌或是鐵桌的種種外相差別,乃至材質的差別,因為它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所以稱為因緣相。然而虛妄分別相跟因緣相的發生跟運作,卻始終離不開眾生的什麼?如來藏。當然,也包括眾生共業所感,而由眾生的如來藏所共同變現出來的器世間,乃至說種種的礦產材料,那這樣叫作第一義相。
聲聞人跟緣覺人,修證虛妄分別相或者因緣相的一部分;而菩薩盡未來際修證第一義相的內涵,並且也分證虛妄分別相跟因緣相,而進一步去證知說,其實都是從自心流注而運作,然後最後遍知如來藏中的一切種,究竟了知第一義相。所以才說,二乘法是含攝於大乘法中;由於這個緣故,而不說三乘菩提,但說一佛乘。
所以,主張「佛法是一味,大乘小乘的差別只在於行者的發心大小不同,所以佛法只有解脫道,大乘行者所修證的也只有解脫道,只是悲心較小乘行者為悲切罷了」;乃至於說,為人宣說「大乘法其實是後來歷史中演變而有的」,進一步明白暗示「大乘法跟二乘法所修證的內涵是一樣的」;那麼因為這樣的說法,會讓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間消失,我必須要說:這樣說法的人他其實是居心叵測,其實是不如實說的;那他未來的果報——謗佛謗法的果報,當在三惡道之中啊!
摘自正覺同修會《華嚴妙智網》謝邀。
大小乘的共通之處在於核心思想都只有緣起性空四個字,同時修行的階段都是分成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位。
緣起思想是佛教的總綱領,脫離這個綱領,便是非佛之法,在小乘的經論之中尤其明顯,大乘佛經同樣不敢違背,只不過大乘中觀宗更偏向性空而不去談緣起,所以很多人一見到空字就開始糊塗了,實際上緣起和性空是一樣東西,在中觀的般若系經典中,所有空,無我,非相,實相……全部可以替換成小乘佛經常提到的緣起或者因緣假合,比如色既是空,就是說色法是緣起的或者是因緣假合的。
另外一點就是修行的階段都是那五個階段,並不是法門八萬四千,每個人的路子或者階段都不同,錯了,這五個階段是大小乘的修行人都必須經歷的。
資糧位:就是凡夫階段,需要積累福慧的資糧為以後修行提供幫助,其中聞思佛法是最重要的,沒有佛理這道資糧,以後都沒法修。除非你是獨覺,但這個太個性了,不在我們討論範疇。
加行位:入定證果階段,比如佛陀在菩提樹下打坐最後證果了,這個打坐的階段就是加行位,分成了暖,頂,忍,世四個階段,大小乘都共同承認的。所以為什麼禪定重要?因為加行位是依賴禪定的,沒有禪定,談不上加行位,更別提證果了。
見道位:證果的一瞬間,這一瞬間分成了16個剎那,也就是八忍八智,聽起來難懂,很專業,實際內容就是四聖諦。四聖諦如何證?需要靠禪定所引發的神通不斷地思維12緣起,從而證明三世因果的定律真實不虛,要想解脫,必須滅掉輪迴的因,不再產生生老病死,因此才有了苦集滅道四諦,實際上就是對12緣起的一種總結。所以見道是依賴神通的,沒有神通,你見不到過去生和未來生,那麼12緣起或者四諦無法證真,佛理也只能成為理論或者信仰,而證果之人不可以對佛理僅僅是信仰,必須毫不懷疑,而毫不懷疑的方法並不是讓你使勁信,而是讓你通過神通真的鑒證到了才算,所以佛教提倡如是知如是見,或者「應作如是觀」,「如」就是指實實在在或者實事求是,它是顛倒的反義詞,只有如是觀的人才可以真正的證得果位,不會退轉,屬於利根,而那些沒見過就使勁信的人,在佛教是不提倡的,因為他們的信心是毫無根據的,沒有如是知如是見,憑空而信,這樣的人容易退轉,也就是所謂的頓根。
修道位:就是證得果位但卻不究竟,仍需努力的階段。大乘就是初地到十地,小乘是初果到三果。見道位只有一瞬間,這一瞬間證過後,思維產生了本質的變化,對12緣起和四諦如實的鑒證過了,對佛理毫不懷疑,在大乘稱為初地菩薩,在小乘稱為初果羅漢。但是見道位之後,僅僅是思維起了本質變化,但是煩惱並沒有斷完,貪慾照樣存在,所以修道位就是正確的知見建立以後開始逐漸減弱煩惱的過程。很多人認為存在頓悟法門,不用經歷修道位,好像鯉魚跳龍門一樣,一瞬間直接修得究竟位,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頓悟的確存在,而且釋迦牟尼佛應該是頓悟成佛的,但是頓悟是有前提的,就是在沒見道之前,三界的一切煩惱都基本斷沒了,只剩下一些道理想不通,比如輪迴究竟是否可以斷滅?生老病死是否可以不發生?當道理想通的一剎那,證明緣起思想正確,本我可以斷滅的同時,直接證得究竟果位,不需要修道位,因為在開悟前煩惱基本斷盡,那麼一開悟直接就是究竟位。
究竟位:小乘上座部就是四果阿羅漢,大乘就是佛,四果阿羅漢究竟體現在哪?體現在三界毫無貪愛,所以沒有煩惱可言,究竟就是體現在沒有煩惱。大乘的佛在沒有煩惱的基礎上另外提出了一個成就大悲心,因為大乘的佛為了度眾生而不入無餘涅槃,所以即成就般若,又成就大悲,而小乘的阿羅漢只成就般若沒成就大悲,因此大乘說小乘不究竟。但是小乘的觀點是大悲和果位沒有關係,阿羅漢同樣慈悲,但不能因為慈悲而另立更高果位,即便是佛陀本人,果位也僅僅是四果阿羅漢,他的慈悲僅僅是功德或者福德,不能和果位混淆。
爾時娑竭羅龍王。即從座起。前禮佛足白言。
世尊。頗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
佛告海龍王。
有四殊勝法。若有受持讀誦解了其義。用功雖少獲福甚多。即與讀誦八萬四千法藏。功德無異。
云何為四。所謂念誦。
諸行無常。
一切皆苦。
諸法無我。
寂滅為樂。
龍王當知。是謂四殊勝法。菩薩摩訶薩無盡法智。早證無生。速至圓寂。是故汝等常應念誦。
1,作為不同宗派、教派或系統的佛教徒,我們皆接受佛陀是教導我們佛法的根本精神導師。
2,我們所有人皆歸依三寶 ─ 佛、法、僧。 「佛」是我們的根本導師、「法」是他的教義、「僧」是得到法的教導和依教奉行的賢聖僧團。3,作為上座部或大乘的佛教徒,我們皆不相信世界是由神所創造和管治的。4,佛陀是大慈悲和大智慧的體現者,我們跟隨他的榜樣,認為人生目標:是為眾生而培養無分別的慈悲,為眾生的利益、快樂與和平而工作,為眾生而培養能導致最高真理(涅槃)的智慧。5,我們接受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苦、苦集、苦滅與滅苦之道)。6,我們接受緣起法則(Paticcasamuppada)所教導的宇宙因果律,因此,我們認為每一事物皆是相對的、相互依存的、相互關聯的;並且,宇宙中沒有事物是絕對的、永久的。7,我們接受三十七道品是導致菩提、正覺(涅槃解脫)的方法。我們一致接受佛陀所教導有助於達成正覺的三十七道品 ──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 ── 為獲致正覺的方法。8,達致菩提(Bodhi)解脫的聖者有三種:(1)聲聞弟子阿羅漢,(2)獨覺(緣覺或辟支佛)和(3)三藐三佛陀(正等覺的佛陀),其中以追求佛果的菩薩為最高貴和最英勇。雖然如是,三者的菩提解脫並無不同。
9,我們承認,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僧伽生活方式、大眾化的教徒信仰、修習方式、佛教儀式、風俗習慣等,可是,這些外在的形式和表現不可與佛陀的基本教義(佛法)混為一談。以前@楊大懶人 回答過這個問題,不過對照給出的英文原文我刪除了一些譯者額外添加的內容,大體內容沒有出入。是這樣,小乘的基礎理論,大乘法門也修學,但不以小乘為證。小乘理論掌握後,再逐步深入經藏,發菩提心,修行大乘法門,行菩薩道。大乘菩薩道修行人在給眾生講法時,時常用小乘觀點來方便教化眾生,比如講空義就以析色來解,從一瓶開解,到原子,原子再解就空了,大家容易理解,如果講大乘空義,當體即空,人們就難以領受了。這要等大家基礎紮實了,再深入講大乘究竟義理。
而小乘學人,就以小乘所修為證道最終目的。
就像有的人小學畢業了,就完成學業了,不再上學了。有的人小學畢業後,要上中學、大學。
共通之處就是巴利三藏中所說的內容,其他都是不一樣的地方。
渡。
都是渡人。一個是解脫了自己,一個是捨生取義,渡了眾生。
個人淺薄的看法。
相通之處就是戒律。大乘小乘都有戒律。大乘不同於小乘的是菩提心。大乘度己度人 因為戒律+發菩提心。小乘只度自己。因為戒律。
我這裡複製一個我對其他問題的回答,你看了就知道。
《從凡夫到成佛的實修次第》
(——大海 文2017.10原創)入世還是出世,這也是學大乘和學小乘佛教徒都有的一個諍論焦點,表面看起來是矛盾的,其實他是不矛盾的,矛盾和糾結是因為你見地不清,見地不圓融,沒有建立整個佛法修行的 修行次第,不知道修行的主課和輔課是什麼。
關於一些爭論,那麼你要依聖言量,佛法是聖人之學,你千萬不要去相信那些凡夫說三道四。你要依佛,菩薩,羅漢及證得大成就的聖者為依據,你千萬別相信那些凡夫的推想及考據。佛法不是象哲學一樣靠凡夫推想出來的,佛法是那些聖者通過實證 證到後才講出來的。
學者凡夫的東西若同經律論及聖者說的一致的,則可放心學,若有不一致或有矛盾的地方,則要存疑,這些不同處你要以經律論及聖者講的為準。還有如,學大乘好還是學小乘好?是在家還出家?修善行福報還是修禪定?好糾結啊,好象是矛盾的。
其實出世是為了更好的入世利眾。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善行福報是修禪定智慧的資糧基礎。出家易修在家難修,但見地不清出家也是白搭。大乘和小乘,出世還是入世並不矛盾,具體如何做這要根據你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的。
這個問題我今天來幫大家理清楚,否則會有千千萬萬的學佛人諍斗和糾結。首先我們來建立 整個佛法的修行次第。
我們國內大多都信大乘佛法,但基本沒人講修行次第,以致於學了多少年佛,看了多少年佛經,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實修。
大乘佛法 經中講的修行次第是六波羅密,那你知道如何去實修這六個波羅密嗎?好象真要去做的話,還真弄不清如何下手。大乘楞嚴經中講修行三決定義: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這是一個更為精練簡捷的修行次第。他也和小乘法的「戒定慧」一樣的,同時也和六波羅密相符。只是針對不同人群,其內容稍有不同。戒,定,慧,三次第怎麼和六波羅密相符呢?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 「戒 」 字也可用另兩句話來表示,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個佛法總綱的前兩句即可表示這個「戒」字。「自凈其意」即是「定」。六波羅密前三個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這三個波羅密都可歸入這個 「戒」 字中。後面三個波羅密,一看就知和 「定 慧」 二字是一樣的。只是具體修時各人有些不同。
這個「戒」字包括了斷惡和行善二部分,這個「戒」字和小乘的「戒」字是否一樣呢?無疑 是一樣的。只是針對不同人群佛制訂了居士戒,五戒,比丘戒,菩薩戒。
比丘二百五十戒中也包含 止惡和行善這兩個內容的。再要求低一點的在家人戒中,低要求的五戒十善,也是戒惡行善二部分內容。只是對在家人要求低一點而已。高要求的菩薩戒中也是戒惡行善二部分內容。此時我們可以確定第一次第「戒」字就是斷惡行善,這裡注意哦,所謂戒就是斷惡行善。
這個「戒」在大乘小乘都是一樣的,即斷惡行善。但佛對不同的人群作了不同的要求,故產生了幾種戒律。在實修這個戒時,則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作一個選擇。佛在大小乘經典中講了幾種戒律,他制這些戒律也是為了各種不同人群,其實際情況不同,可以適合他們修行提升。
第一種,最低要求是居士戒十善業,即戒十惡行十善,加守居士五戒。
第二種是,五戒,加戒十惡行十善。再上去就是較高要求的比丘戒和菩薩戒。對於出家人一般是持比丘戒和菩薩戒我們不談。
重點談在家人。在家人最簡單易持的是持第一種和第二種戒。也有持菩薩戒,但不容易持故不談。當然你能持菩薩戒那肯定是功德無量的。我這裡講最簡單易持的。
第一種和第二種戒唯一的區別是五戒中的淫戒,居士戒中的淫戒只戒邪淫,正淫是允許的。而第二種戒是正淫也不允許的。
那為什麼要有這一點區別呢?這是為了適應二種不同人群。一種不想修禪定,一種是要想修禪定的。第一種是只想做個好人,又能陞官又能發財,回家又能享天倫之樂(淫),他覺得現世很好,不想解脫,只要不墮到三惡道就好。這個「淫」字己搞了幾億年,上癮了,他不想放棄。佛也沒辦法,他們也來歸依佛了,也想跟佛學,也想沾點好運。我佛慈悲,他們想學好,總不能不理吧,所以就降低要求,把五戒的要求再往下降一步,允許他們有正淫,不允許邪淫。但要知道要求降低了,果報也會打折的。
首先不斷淫慾是進不了禪定境界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更不用說開悟解脫了。為什麼說不斷淫慾進不了禪定和色界天以上呢?
第一,所有大宗教傳統宗教都要求其主要傳承人出家,其主要是要其能斷欲,其次是少事不要去忙。從佛對出家弟子的戒律也可看出要斷淫。從此可知斷欲是人類提升升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第二,從欲界的名稱及定義上即可知。欲界的「欲」字,意思是「淫慾」。即不斷淫則只能在欲界這個範圍內待著,出不了欲界。第三,欲界是四天王天等六欲天以下的整個範圍叫欲界,欲界的所有眾生不管是天人餓鬼地獄眾生,有一個最大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有男女淫慾,而往上看,到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都沒有這個淫慾之事了。從這個情況來看,不斷淫慾是無法進入禪定色界天的。因為進初禪就是進入了色界天人的境界了,死後也可往生到色界天。這些資料在那個經里的,我還真一時答不出來,但可肯定的回答你在大藏經中有。對了在瑜伽師地論中一定有,網上的二十八天三界天人和四禪八定的配合圖,也可一目了然。第四,當修禪定進入初禪,叫「」離生喜樂「」。師地論中解釋這個 「離」 字是,離 「欲,惡,不善法「」。故知不離淫慾,是進不了初禪。第五,從古今實修者大德的傳記及近代現代人實修的體會文來看,不管在家出家,也是都要離淫慾才能入定,才能進入色界天境界。你不要看到他們有些是在家人,就以為不要斷欲,在家人同樣要斷欲才能修成禪定。故古人有曰:上士分房,中士分床,下士隔被。第六,從道家,氣功,瑜伽等資料來看都是要離淫慾才能得禪定。從這些實修資料來看,夢中有夢遺者,都修不成禪定。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因為現在學佛人的觀點越來越偏了,這個你錯了就是修不成禪定,你再努力都沒用。漏掉了只能從新再開始。各位修禪定的請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這個結論是我看了多少年古今成就者的傳記,和近代現代各派實修者的實修資料後得出的結論,其對錯各位可以去自己驗證體會。你若不信我也沒辦法。你能一邊夜裡做春夢,白天又能入四禪八定,那我一定佩服你確是高人。
漏精在藏密中講叫「漏失菩提」,如果你是有點悟性的話,從這句話就知漏精對修道來說有多麼嚴重。菩提是什麼,我們佛法修的就是菩提大道。你漏精就是漏失了菩提大道,漏掉了,當然就修不成了。
再加一點純生理的知識吧,否則那些科學迷還是不信。真是老婆心切啊!
我先說明,這段生理科學不全是佛法中來的,對錯你自己分析。以免有人吹毛求疵。人的生存靠能量維持。現代科學家說:人平常的耗能如一500W的白熾燈泡在耗能維持正常的代謝。
人他有生生不息的能力,他一邊耗能,一邊還會吸收能量,但這一世讓你吸收耗用的總量是有定數的這個總量定數就是你這一世的福報,耗用完就會完蛋。故聖賢都教人要惜福,不要濫用福報,盡量不用貴的好的,要節儉。年輕時吸收比耗去的多,故會成長會精力充沛。中年後吸收比耗用的要少,故會衰老會不健康。睡覺時耗用降到最低,吸收達到最高。你熬夜就是把吸收掐了,故會累,你常熬夜身體能量會不夠,就會生病。年老的睡眠差了,能量也會不夠,健康就會走下坡路和衰老。人體能量的循環有兩個大循環,一個是體腔內五臟六腑的循環。另一個是督任氣脈的循環。這兩個循環就是道家講的子午周天和卯酉周天,子午交,金木交。
這兩個大循環隨便哪一個出問題了都會完蛋。一種是能量不夠了會衰竭,一種是循環通道阻礙斷路,就是生病。人體是一部極為高級的自動機器。你淫心一動,他就給你馬上造好了一泡精蟲,給你準備好了,晚上就可能會遺精拋錨。另外你雖不動淫心,但由於千百世習氣的原因,到精氣積滿時,周期到時,他也會自動造一泡精蟲,夜裡就可能會下漏。宇宙中有一類眾生,他專門靠啖食精氣而生存,屬妖類鬼類,它有神通,它能看得到你體內已為它準備好了大餐,晚上睡時它會化個美女來與你夢中相會,你就會拋錨下漏,它就能吃到大餐。那一泡精蟲確實如科學家說的是一泡蛋白質。但是科學家沒研究,這一泡精蟲在把它送出去時是要有動力,要有能量才能把它射出去的。槍子是靠彈殼裡的火藥把子彈送出去的,那這泡精蟲是靠什麼能量把它射出去的呢?回答是:靠內炁,靠體能,靠集中丹田之氣和骨髓中的高能量,才能把它送出去,這才是最關鍵的,也是最要命的。科學家他沒研究這個。你下次拋錨下漏時仔細體會,你會發現正拋射時,會陰部位會明顯感到肌肉有跳動感,象心跳一樣,對了,那個就是內炁集中後的噴發點。它是集中了體腔能量和骨髓督脈兩大循環中的能量,然後才能噴射。那麼你把這兩大循環中的能量集中了,經常送泡沒用的精蟲出去,又不是為了傳種接代,那你不是虧大了嗎?你常作這種無用功,當然會折壽,損福,又損健康啰。能量福報用完就會完蛋。如果你懂了這個道理,你還會認為泡到妞是艷福嗎?是禍哎,絕對是禍的開始。如果你懂了這些道理,除非為了傳種接代,你還不想辦法放棄淫慾,那你就是百分百的顛倒眾生了。佛說眾生是顛倒眾生,就是看到眾生有許多錯誤而不自知,還認為是對的,結果自己把自己給害慘了。修道也要靠這些能量才能修成,故佛要求弟子六根清凈,就是要求上不漏、下也不漏,積集能量,才能修成菩提大道。二八佳娘體似酥,
腰中佩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汝骨髓枯。好!!這段生理知識就講到這裡,對錯你自己分析。下面言歸正傳,繼續講佛法。
四禪八定是共法,外道也能修到,當年釋迦佛也是,先跟幾個外道師傅學禪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後,再自己打坐49天開悟的,故在禪定方面的學問,在理論上,外道的也可參考,相互發明。但在實修時不能串修,因有法脈流問題。結論是 , 想修禪定,一定要斷欲。夢中有漏精都不行。
以上是只想修人天福報,而不想放棄天倫之樂的方法,可叫「初士道」,是修居士五戒加斷十惡,行十善。是修行的第一等人群。
居士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惡業: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瞋痴。為什麼一定要加斷十惡業行十善業呢?
因為佛經中說,守好五戒僅能保住人身。要到欲界天等二十八層天,都要修好十善業才行。故要修居士五戒和十善業。修這個十善業也可參考儒家的八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廉恥,勤儉,格物,慎獨,修身,養性,齊家。這是初士道。講到儒家多說幾句。
儒家文化是聖賢傳下來的學問,不是純理論的心靈雞湯,是實證學科,做好了能上升到欲界天,對升官發財,增福增壽健康子女優劣等都有好處。這個修好了,福報功德會很大,若是再想往上修禪定會很容易,其實他就是主修斷惡行善。現代人研究儒家要跟王鳳儀大德劉善人大德,他們的化性學一起研究。其學問就是儒家學問。在修福這事上還要講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 「交天課」。
交「天課」即是,拿出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十去做善事,救苦濟貧買殺放生等。不交天課必遭天遣。我看到西方天主教也有拿出百分之十行善的說法。阿含經中佛也講過在家人如何用財作善修福,其所講比例比百分之十還要高。言歸正傳。你要知道正淫也要節制的,正淫傳種接代無可厚非,但是你要是濫用,對不起也會墮落鬼道。
因為淫慾耗福耗能是最最厲害的,會損福折壽,故古人講萬惡淫為首,就是這個道理。文明古國及宗教國家都有許多遮止淫慾的風俗和習慣及觀念,為什麼?都是聖人教的,是為了我們不墮落三惡道,為了福報更好,過得更好更幸福。
你看中東國家女人出去都把臉遮起來。為什麼,為了防止別人動淫心損福,防止修行人動淫心退墮。現在人自己的好文化不學,去學洋人不好的搞開放,越穿越少,然後淫心越來越重,損福折壽,修道人也難靜心修定。若要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則要五戒十善業再加修成禪定。
現在再講第二等人。
第二種人群是想修禪定,又不想出家,就在家中修。針對這種人群,佛就教他們守斷淫之五戒,再加十善業。可叫「中士道「。注意,想升到欲界天就要修好十善業,那麼你修禪定是想要超過這個境界,當然要修好十善業啰。佛經中講升天,升到二十八天中都要修好十善業才行。修好十善業才能升天。為什麼說守五戒加十善即可起修禪定呢?
第一,根據《楞嚴經》中講,起修守戒修定,是四大清凈明誨,其即是講的四大根本戒:不淫,不殺,不偷,不大妄語,也就是說守好這四大根本戒就能起修禪定,除《楞嚴經》及《地藏十輪經》中講可依此四大根本戒修禪定,除此二經外,佛經中再也沒有比這個要求更低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連心裡都不能起這種念頭,稍起念頭即是犯戒,要立刻懺悔改過。身口意都不能違犯。但你不要看到這隻要守四個戒,就把十善業丟了,因為佛經中明確講,要想升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要修好十善業,而修禪定是要超過欲界的,故這十善業你不能放下也要修好。但是守戒和修好是要求不一樣的。守戒是嚴格要求堅決不能做。修好是盡量做好,沒那樣嚴格。但是你做得越好,你升天的層次也越高。
實際上五戒是十善中的幾個重要的部分,將它提出來要特別做好而已。
故綜合這些佛經資料,得出修禪定的最低要求是:修好四大根本戒加十善業。
然後再講現實,現在國內寺院對在家人授戒一般都授:居士五戒和斷淫五戒,再加個菩薩戒。一般對在家人就這三種。
居士五戒是對不修禪定者的。你要修禪定,只有二種即斷淫之五戒和菩薩戒。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一般人不容易守。容易一點就選個五戒吧。當然你能守菩薩戒的話,那是功德無量的。我這裡是講針對懶人又要修定講的最低要求,就是去寺院持戒和尚前受個五戒即可起修禪定,再加盡量做好十善業。即可修定。五戒:不淫,不殺,不偷,不妄語,不飲酒。若你僅修禪定,而不修佛教的慧觀,則最高只能修到四禪八定,或是仙道。死後就能往生到你修到境界的相應的禪天。但這還是在六道中。不出輪迴。
故僅修禪定,不修佛教慧觀,不證「人空法空」,你禪定功夫再高還是屬世間定,不出輪迴。只有在禪定的基礎上修佛教的慧觀,證得「」人空法空「」才能解脫六道輪迴。這也是佛法與外道法的最大的區別處。這些慧觀只有佛法所特有,所有的外道法中都沒有這些有關「」人空法空「」的慧觀,故也只有修佛法證「」人空法空「」才能出輪迴。但此「」人空法空「」亦非斷滅空。修禪定後,你修到何境界,死後才有資格往生到與你相應的那層禪天。
一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去掉,還剩二十二天,一禪有三個天。二禪有三個天,三禪有三個天,四禪有九個天。再加無色界四個天。三界共二十八天。你活著的時候,你若修到與這些天人一樣的境界,你死後才有資格往生到他們那裡。以上是講僅修禪定而不修慧觀的人。但你也不要看輕他,升天也是要無量功德才能升,故要隨緣盡量多修福報,多修十善業,多做善事。故道家也有三千陰功之說。
以上講的是第二等人的中士道。下面再來講第三等人。可叫「」上士道「」。
這些人是為了要想成佛出輪迴的。針對這部分人,佛就教他們先發大菩提心,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解脫六道輪迴而修,不為自己,為了別人而來修禪定及智慧,修好了才能證果開慧解脫輪迴,才有能力度眾生離苦得樂,才能成佛。佛講生死輪迴是眾生最大的苦,好不容易修到天上,享了幾千年或幾萬福,福盡還是有可能會落到三惡道去受苦,萬萬億億年永遠都停不下來,永遠輪迴。佛教我們發心為了救法界一切眾生出離苦海解脫輪迴而來修佛法,自己先修成後解脫後再來教化眾生,救度一切眾生出離苦海出離輪迴,這個就是發大菩提心。以發這個大菩提心,而來修佛法,修「」戒,定,慧」,就叫佛菩提道。這樣來修戒定慧才可以成佛。有這種發心就叫大乘。沒有這種大心,只是為了自己解脫而修就叫小乘。具體修時可分在家修和出家修。
出家人二百五十大戒必守,也可再加菩薩戒一起守。然後修定開慧,證四禪八定,再開悟證悟「」緣起性空「及「」人無我」空得阿羅漢果,若入滅盡定,就是定性聲聞及緣覺。辟支佛也是證到這個境界。若證得「」人空「」後不入滅盡定,繼續修止觀,到證悟「」法空」,萬法唯心,色空不二,證得般若智,此時就是登地菩薩,即入一地歡喜地,登地後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修行,再往上二地三地……到七地叫遠行地,也叫不退轉地,此時就保險了,永遠不會再退轉了。此時能夠對境無染,動中靜中,一人萬人之中都能在楞經大定中,在空性中,在佛性中,不起分別心如如不動。此時才可出山發大願度眾生,再往上八地不動地,九地十地大菩薩,最後功德圓滿成佛。以上出家人表過不談,重點講在家人。
在家人發菩提心後怎麼修?還是戒定慧三次第。這個第一次第「」戒「」,有二種,一是五戒加十善業。二是菩薩戒加十善業。你選一種去寺院持戒和尚前受戒,回家來天天檢查守好,稍有違犯馬上懺悔並改正,慢慢習慣了好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一絲一毫的犯戒的意念都不會生起。守戒要嚴格執行,破戒是有罪的,不能隨便。十善業要隨緣盡量做,此時行善都只算修福報,福報功德大了修禪定會很快。然後守戒修善,同時天天認真打坐修定。一般先依二甘露門修出入息和不凈觀白骨觀入手來修四禪八定修止觀。
修定中守好五戒,其中最重要關鍵的就是淫戒,夢中都不能漏,一漏就只能從新開始,當你能下面不漏,上五根盡量少用,不看手機電腦,不看美女不看書,不聽歌,少說話等即叫六根清凈,其科學原理是不要耗用能量,積聚能量。這樣上五根關閉,又不下漏又不夢漏,每天多打坐,年輕人一年之內必入禪定。但是這個夢漏很難堵,連南懷瑾這種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的大德也說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是我看到在公開的佛法里都有至少四種方法可解決此問題。道家中也有,武術中也有。下漏解決,加多打坐一定會很快入禪定,有些人修了幾十年,一輩子不能入定,無疑下流 夢漏沒解決。我看到現在佛教界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越來越偏了,連佛要他的親近弟子出家是為什麼,這樣明顯的意圖都看不出來,還在咬文嚼字,讀經要看出佛想表達的意思,他這經講的什麼宇宙規律。這些宇宙規律是永遠不變的,我們人類只能去適應它。
故今借知乎這個平台,想來挽回這個局面,望能修出十個八個大菩薩和一大批有神通的人,人民大眾才會相信佛法,才會來修學佛法。你自己專業人員都修不出成績來,弄得佛法好象僅是知識和哲學,慢慢的人家就說你是迷信,不信了,就會學的人越來越少。你若不能修得四禪八定,談何開慧開悟?你要修四禪八定關鍵就是要守好戒。不守戒你即使努力一段時間修出了禪定還是會退掉的,是無法穩定的進入禪定的。佛在涅槃前召集弟子作最後遺言時說:「戒是解脫之本,如貧人得寶,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異。依戒能生諸禪定,能滅苦開智慧「」。你看佛講的多重!汝能守戒就如把佛請到了面前。這個守戒你不做好很難入禪定,即使得定了也不會穩定。戒守好了很容易入定,其中這個淫戒對修定來說是重中之重,是關鍵。所以有位大德說:自利以戒淫為第一,利他以戒殺為第一。禪宗的初修時參話頭就是修禪定。但是你參禪連最基本的五戒十善你都不守的話,那麼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你是不會開悟的,參不出來的。
禪定是基礎,禪定要靠守戒才能得定,在禪定的基礎上,才可止觀雙修,才可修一些小乘或大乘的慧觀,在這裡其實還談不上分大乘小乘,大小乘的一些慧觀可相互借修,都是為了除八十八結使。但大乘的有些觀法,你四禪定都沒成是無法修的。故初修宜以小乘法入手,到至少修得三禪四禪定才可談慧觀,才可修一些大小乘觀法,這樣修會很快。一般若是有過下漏的人,要從小乘入手,再修大乘,但發心要發大乘心。這樣比較快。小乘和大乘是二個次第。智者大師的天台宗就是走的這個路子。其實我國古代早期的學佛者都是走的這個路子,修出過許多大成就者。到後來禪宗盛行後才漸漸把從小乘入手的方法給丟了,結果就越來越難了。
現代人更適合先修小乘再修大乘。因為現代人上漏下漏都很嚴重。
若是上根人再來人則可直接修禪宗的方法,或按楞嚴經前半部的觀妙明真心法修楞嚴大定。但這種上根人有幾個?
故一般人還是老老實實,發大乘菩提心後,先修小乘再修大乘,這樣修會很快成就。
小乘大乘是兩個次第,並不矛盾,
不要相互諍論,因為你沒學過或沒摸到佛法的大框架,沒建立整個佛法修持次第。我來把小乘和大乘的真正區別和這二個次第如何銜接講清楚。
先發大乘菩提心,再從小乘法入手守戒,然後先修止,一般從「」二甘露門「」守出入息和不凈觀白骨觀入手修。再得定,進入一禪,二禪,三禪,四禪,然後修慧觀,或在三禪就加入慧觀,不要太早,否則可能會退,一般是修四念處 身,受,心,法,就能證羅漢果,止觀雙修,到四禪時呼吸就停了。進入四空定,在此四空定過程中,斷見思惑去除大部分八十八結使,伏住剩餘少數結使。即可能證悟「人無我」 「」緣起性空「」而證羅漢果,證果後就標誌小乘道巳修完。
然後,不要入滅盡定,繼續銷落諸念,修大乘經中的楞嚴大定,法界觀法,一行觀法,繼續銷落諸念,其實這些名字不一樣,實質是一樣的,在修此觀時要知萬法唯心之理,銷落諸念,修到一定程度就會大徹大悟,即是大乘的開悟,悟「」諸法空性「」,萬法唯心,緣起性空,有是假有,如幻如影,諸法無有自性是空,空有不二,不空不有,離於兩邊。悟得中觀智,證悟佛性,證般若智。或者在四禪穩固後進入四空定時即用楞嚴大定修法,先看懂楞嚴經前面的「」七處征心,十番辯見」等前半部經,然後觀「」妙明真心「」,再按五十陰魔部分修銷落諸念,到行陰解脫進入識陰階段就會證得羅漢果,然後不要入滅盡定,繼續銷落諸念,到識陰解脫就是證大乘法空而開悟,此即是《心經》中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裡請注意:當修到四禪呼吸停止後,四禪境界穩固後,立刻轉入修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這是修大乘菩薩法的一個捷徑修法,因為若能開悟證大乘「法空」,則八十八結使都能漸漸連根拔除。
殺盜淫妄語,貪瞋痴慢疑,身見我見常見斷見邪見邊見禁戒取見等八十八結使等見思惑是使我們輪迴六道的根本原因。小乘大乘修行都是為了去除八十八結使,修小乘法能去除大部分,剩下少部分只能伏住,根子還在,而修大乘法才能完全拔根除盡。四禪穩固後即修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直到五陰全部解脫就是大乘開悟。當修到行陰解脫進入識陰階段,則其「我執」已除,此時與小乘聲聞、緣覺、辟支佛的境界就一樣了,再繼續修下去「銷落諸念」,修到識陰解脫則是五陰全部解脫,此時即是大乘開悟。具體祥法請閱《楞嚴經》。諸位要想快一點成就的話你就應該按此而修。
對於禪定中的一些內景陰景魔境要一律採取不與理睬見如不見的態度,就算是真佛菩薩來天王神仙爹媽祖宗來與你說話,你也不能理睬,見如不見,觀其如幻如影如空,繼續你原來的觀修,這樣才能安全進步,否則你一執著會越來越多,甚至迷掉出不來了,甚至出偏。
還有一些感應及禪定中的內景等不能跟別人說,只能跟自己的師傅和智者說,證到什麼境界或證到什麼層次和果位也不能向別人說,否則會成大妄語罪,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這些規矩你若不懂則很難跨過去。開悟後即為登地亦即一地,登地後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修行,再修「」保任法」,保持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住於空性中佛性中如如不動,這樣修到第七地遠行地不退轉地,能對境無染,才可出山度眾,發真正的大願菩提心,度盡眾生。大做空中佛事,入世行菩薩行,內密菩薩行,外現眾生相,化生十方,度無量眾而無度。能對境無染不起分別心。此時才是真正的入世菩薩。以前的入世,只能算修福報為今後的正修定慧集些福報資糧,為正修定慧作準備而己。最後經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才成佛。通一切智,徹萬法源。
開悟後就只有二件事,第一件是保持自己時時在佛性中空性中,稍有分別妄念起來,馬上覺知回歸到空性中去,這就是經中的講的楞嚴大定,經中講楞嚴大定是菩薩最後修的法。這樣修到七地不退地八地不動地,這個楞嚴大定就非常穩固了。另一件事就是隨緣度眾生。大乘經千講萬講其實就講了這兩件事。
大乘經有許多,其中《楞嚴經》你一定要看懂,且要反覆精研,要將其內容爛熟於心,這樣修功夫時才不會迷失。特別是五十陰魔部分,你要看懂如何處理禪定中的內景及魔境,否則很難不迷掉,很難!這個部分你一定要弄懂他。這本楞嚴經是大乘經中講禪定功夫最詳細的一部經。且對「明心「」也是講得非常詳細。你先看懂後對「妙明真心」先有一個「」解悟「」,有了這個見地後,再去修禪定功夫「」證悟「」,這樣就容易了。
自古有曰:「自從一閱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這部經是自古以來的所有大成就者都對他無比重視,虛雲老和尚說,你找不到善知識,只要依楞嚴經而修,則離佛不遠。《楞嚴經》這部經在功夫方面一直講到五陰解脫後的開悟。開悟後的功夫就簡單了,就是住於佛性中一刻不離,修到七地八地時就能真正任運而不造作的一刻不離而住於佛性空性中了。這段保任功夫在禪宗,他是到山中自己搭個小茅棚,一個人自己閉關修的,其分三段功夫,即破三關,初關明心,重關見性,未後牢關任運,修到能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任運無造作的住於佛性中,住於楞嚴大定中,始終都能如如不動對境無染,則是破牢關,亦即十地經中講的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破牢關後才能出山發大願度盡眾生,才開始真正的菩薩行,入世度眾,化身十方度眾,直到成佛。從上述功夫過程,你就看出來小乘和大乘有什麼區別了吧。
在功夫方面,
小乘先證 「人無我」空性證羅漢果,不入滅盡定,繼續向上修「銷落諸念「」,然後再證大乘「法無我」萬法唯心,色空不二,得般若智,進入大乘一地歡喜地,此後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再修保任法,修座上座下動中靜中都能任運住於空性中,能對境無染,如如不動,這就是菩薩地七地遠行地,也叫不退轉地,也就是禪宗的破牢關,此時能對境無染,才能不退,在這之前不努力都有可能退轉。這個小乘與大乘的銜接功夫是佛在《楞嚴經》中講的。這個「保任法」是禪宗的叫法,比較通俗易懂,在十地經中是一地二地三地……直到七地不退地,每一地都有名字及內容的。在度眾生能力方面,
因為小乘羅漢他還不具備對境無染的能力,故他們不能象七第以上的大菩薩一樣,化身十方廣度眾生,不敢和光同塵和五欲眾生混在一起,他一入紅塵就會感覺到功夫退步了。故他不敢入紅塵廣度眾生,故空有悲心,還不具能力。這才是小乘的「」小「」的真義。而七地不退地以上的大菩薩,能夠對境無染,能和凡夫眾生混在一起共事而不退轉,天堂地獄都能去度眾生而功夫不退,反而功夫進步,因為大量度眾生有大功德嗎,且其雖入世度眾而其心能住於空性中如如不動,從來沒動過,故功夫長進更快,還能化身十方廣度眾生。他具有這個能夠大量度眾生且功夫不退轉的能力,這就是大乘的「」大「 的真正意思。
為什麼要廣度眾生呢?因為成佛需要大功德,故要長期的積功累德,廣度眾生。並且阿賴耶識中的污染種子在這個過程中要全部轉凈,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講,叫污染種子要轉凈,從俗諦的角度來說是無始以來的業緣宿債都要全部了清。這才是真正的唯識學中講的「」轉識成智」。凡夫哪來的轉識成智,凡夫是糊塗轉成糊塗。在這個過程中塵沙惑微細惑會慢慢消除,智慧會越來越大,功德及功夫會越來越高,直到成佛,通一切智,徹萬法源。這是從自利功夫角度講。
度眾生為了成佛,成佛為了度眾生。這個大乘小乘有四個方面不同,一是發心大小,二是功夫大小,三是智慧大小,羅漢只有上下五百世的宿命智,而成佛後是對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他都知道其原始來處及其終極的去處,通萬法智,徹萬法源。四是度眾生能力的大小。
這是大小乘的區別和不同。從五陰解脫角度來看,小乘證羅漢是色陰,受陰,想陰,行陰已經解脫,進入識陰解脫階段,但識陰還沒解脫,此時可證得「」人無我」證羅漢果,再到五陰全部解脫,即識陰也解脫後即是登地大乘開悟。此時即是《心經》中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實證萬法唯心,如幻,真空妙有色空不二,證般若智。
若從唯識宗的角度講,修到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我執識意根,才完全修除,唯識學叫轉識成智。
第六識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任運不執不造作,知眾生根性「」。第七未那識為我執識,轉成平等性智,「」無有是非高下愛憎的分別心「」。第八識為法執識,藏識,執藏所有善惡種子的一個識,轉成大圓鏡智,「」圓明空寂如如不動,常寂之光「」。成所作智,即前六根在果上才一起轉,轉成成所作智。即大圓鏡智一轉,斷除了一念根本無明而大徹大悟,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才跟著一起轉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隨事運用悉入正受「」。此時所作一切事皆會圓滿成就。到此層次後,你說話也不能亂說,你一說話就會成為現實。
以上講的是四智。開悟後證入佛性空性後還不穩定,有時會退出來,故要修保任,保任是禪宗的叫法,比較通俗易懂。這段功夫《十地經》中講到的比較難懂。禪宗的保任較易理解。修到座上座下動中靜中,動靜都能對鏡無染如如不動才是七地不退地,八地叫不動地。然後才可出山廣度眾生,行真正的菩薩行,內密菩薩行,外行世俗行,和光同塵,入世度眾生,大做空中佛事,也有能力化身十方了。此時叫莊嚴佛凈土,為什麼?因為功德圓滿後會在宇宙中生出一個凈土來,你會到那裡去成佛當教主,跟你有緣的眾生都會往生到那裡去接受你的教化。
當證羅漢果時,有些煩惱結使只是伏住,根子還在,到登地時才漸漸拔根,到七地時才將根子拔盡。
故大乘經中說羅漢若入滅盡定,八萬四幹個大劫後還是會出定的,因為煩惱的根子還在,他必須再修大乘才能拔根,才可能成佛。他證到羅漢後若入滅盡定,不向上修了,那麼他就是定性聲聞和緣覺,聲聞是依師而修的叫聲聞,緣覺是修十二因緣證悟的就叫緣覺。辟支佛也是證到這個境界,辟支佛是無師自修自悟而證得此空性的叫辟支佛。修證到羅漢果,證得人我空和緣起性空,修到這個高度就標誌小乘法修完了。但是他還不知第八識藏識。因為小乘法中佛沒有明講,且他功夫也沒到那層次。
他們若是入滅盡定不出來,灰身滅智,那麼他可定八萬四千大劫。但是在一些大乘經中,佛就勸這些已證得四果的阿羅漢們,不要得少為足,要回心向大,捐舍小乘,上面還有可修的,就是修大乘佛菩薩道。這就是《法華經》《楞嚴經》中講的「回心向大」。
這個大乘法佛對凡夫弟子沒有講,因為怕他們會害怕要大量度眾生,還有時間要那麼長,怕他們退失信心,故對凡夫弟子沒講,對凡夫弟子先講了一半,講了小乘羅漢道,因為證羅漢道比較容易,有些上根弟子在開法會的當下就證悟了,有些回去修幾天或幾月或幾年就證悟了羅漢道。當證悟羅漢道後,佛才對他們講大乘法,勸他們再向上修大乘法,要發大菩提心,要大量度眾生,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成佛才是終極目標。此時那些羅漢弟子一般就會不怕。因為一是對佛更加增強了信心,二是自己已經有了較大的神通和智慧,能隨意上天入地,能知五百世的宿世因緣。故一般就不會怕,就會繼修大乘法。從大乘經中可知,大乘經聽法的對象都是四果羅漢,天人及大菩薩長者龍天護法等。
當然經中也講,也有一部分羅漢腦子轉不過彎的,不信大乘法就去入滅盡定了,灰身滅智,那就只能等八萬四千劫以後再說了。這個就叫有餘涅槃,證佛果後叫無餘涅槃。
但你也不要怕,誰也不知你已經修了幾個阿僧祗劫了,也許你已經修了二個半阿僧祗劫了,也許你就差那麼幾年了。所以你對自己要有信心。還有個概念分段生死,到七地遠行地不退地後才能真正了「」分段生死「」,進入「」變易生死「」,此時你才有能力不去投胎。若沒修到七地不退地前,你生生死死投胎轉世 由不得你。亦有說慧性菩薩到一地歡喜地就有能力不去投胎,悲心菩薩要到八地才能不去投胎。以後就是意生身化身起用度眾生了。其實就是禪定功夫修得好的話就早具備這個不投胎的能力,定功差一點就晚一點。
人死後前七識全部斷滅歸零,僅剩一個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第八識藏識離開後才算真正死亡。人去投胎時這個第八藏識第一個去,然後再漸漸生起前七個識,又成了一條好漢。故知我們真正主人是這個阿賴耶識,但你又不要認為他是一個實體,他具有空性。
人死後雖然前七識全部歸零,你這一世學的做的想的,全部滅了,你不知道了。但是你此世所有學的做的想的,在你做的當時就已作為種子全部收藏進了第八阿賴耶識藏識中了。這個藏識的藏字就是收藏的意思。阿賴耶識譯成中文就是「我」之意。他具有收藏性,到你投胎後下一世,那些藏識中的種子會自動不斷流出來,第七末那識就將這些種子執為我,加個我字,然後交給前六識,第六識意識就會分別及造作。將合意的就愛,不合意的就恨就討厭。並且會指揮前五根去造作現行。他又會被阿陀那識藏識作為種子收藏進去。故知煩惱痛苦的根本就是這個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和第六識意識的分別造作造成的。故我們在做功夫時要滅掉這兩個識就會成功開悟解脫一切苦厄。
這裡你要注意哦,修道起手一般從六根中隨取一根入手起修,但最終都是要滅掉這兩個識,才能滅苦,才能脫輪迴。即要滅除第六意識和第七識意根未那識我執識。佛給我們講了許多方法修道,都是符合這個大原則的,不會違背這個大原則。
修到七地八地不動地後,這兩個識滅除了,此後阿賴耶識就再也沒有被此二識污染過的種子收臧進去了,只有流出原來的污染種子沒有收進,直到污染種子全部流盡,就轉成眾生人人本有的如來藏識,轉成大圓鏡智,就成佛了。生命的真相就象江河水一樣,種子不斷流出來,再加上你現世六根的造作攀緣分別思考及現行,就形成了今世的所有際遇命運。同時這些際遇再加上你的六根攀緣執著分別思考造作現行,這些又會被藏識作為種子收藏進去,作為以後的果報。眾生的生命過程真相,其實就是這些種子不斷的流出收進的過程。就象長江水一樣,你看長江好象永遠沒變,其實它裡邊的水時刻在流,上一分種和下一分鐘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現實的世界及萬事萬法,其實就是六識七識對藏識中流出的種子不斷執取處理的過程,全部是虛幻的。佛陀知道了這個真相後,故給我們講萬法唯識,萬法唯心,如幻如影,真空妙有,空有不二,色空不二。也就是《心經》中描述的一樣。
這個唯識學理論性很強,專用名詞多,有一個專用名詞你不了解定義的話,你就看不下去了。故很難學,他是將生命真相展開來分析,非常複雜。故一般都說唯識學講「有「」,般若經講「空「」。關於唯識就講這些,再講有人會看不下去了,會暈。對做功夫及了解生命真相,有以上這些知識也差不多夠用了。
這個唯識學佛陀在經中講,他怕眾生「」執為我「」,故對凡愚不開講,只對高智慧的大菩薩才講。解深密經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你若看懂了我上面介紹的內容,再去看心經,般若經,那麼你一看就懂了,就會感覺無比親切。懂了就叫解悟,不能受用,只有修禪定功夫證到那個境界才叫證悟才能受用。
還有個概念叫法報化三身,也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法身自性身,是生命真正的本源,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恆常清凈,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阿賴識,也叫如來臧。其他七個識都會斷滅,這個識他永遠不滅,但你不要執其為實體,他亦具有空性。亦即「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心即佛心,因無明遮障,故不能自見清凈法身。其能生萬法而不執取,恆常清凈,前七識都由它生。我們修道就是要證悟此法身,證悟了就叫明心就叫開悟。
報身受用身,就是果報身,報應身,自作自受各人不同。我們現在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報身。化身變化身,是禪定功夫修到很高時,才有能力化千百億化身去度眾生作佛事。以上就是講的三身。三身四智都已經介紹了。常有人問佛涅槃後到那裡去了?
佛永遠與我們同在。佛經中說,他來教化我們的化身相雖然示涅槃了,但他的法身無處不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乘入愣伽經》經中說,佛的報身在色究竟天,《華嚴經》說:「佛示涅槃後,彼佛身,入不動三昧,究竟安住,盡未來際,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有些人說羅漢和佛涅槃後就徹底滅了,沒有了,這是外道的斷滅見,你不要相信,他們雖然示涅槃,但還在,不會斷滅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神通」。
你若修好了禪定功夫,那麼一定會有神通,他是屬於智慧的一部分,人人本自具足,眾生因業障而無法啟用,你修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五神通,最後一個漏盡通只有成佛後才有。這個神通就如小孩長大後自然會說話走路一樣自然,你沒有神通是因為你還沒修到那個層次。但有了神通你不能常常去玩神通,會影響你繼續進步的,偶而玩一兩次也沒事。我國古代叢林中規定不許顯神通,是為了保護修行人能順利修行進步。有些人說修行證到什麼什麼境界證到什麼什麼果位不一定有神通,那是因為他只懂「修性」而不懂「修身」的原理,或是禪定功夫不紮實,他身上的脈輪沒有完全打開,身上脈輪若打開則一定會有神通的。在無「我見,身見」的境界中也可以修身的。修身功夫不到位,那麼他的那個境界也很容易退失。
這些過程講起來,寫起來非常麻煩,可以寫幾本書,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天天一邊度眾講經說法教徒弟,這就叫隨緣度眾生。一邊還能時刻保持在禪定中。
如果你還不能做到動靜都能在禪定中的話,那你就盡量少出去,少見人,禁語,閉關打坐修定,除了吃飯睡覺外,都要保持在定中,最後連吃飯睡覺24小時都要在定中。這樣禪定功夫日日增高,經過一定的時日,從量變到質變,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這樣層層遞進,功夫境界在不斷的提高,微細惑在不斷消除,智慧在不斷提高增大,直到成佛。沒什麼複雜的,就做這二件事,隨緣度眾和楞嚴大定。如果在山裡閉關也是這二件事。你功夫高了一些非人也會來跟你學的,所以在山裡也是這二件事。經中講,「」理可頓悟,事要漸除「」。就是講開悟可一剎那完成,而這個禪定功夫是要靠長期積累,沒有捷徑可走的。在此過程中其實就是禪定功夫不斷提高,智慧不斷開發的過程。其中心核心就是禪定功夫,故知修禪定功夫才是真正的主課,修禪定功夫才是硬道理。若沒有這個禪定功夫,那麼你嘴上說得口吐蓮花,還是只益戲論。多知為敗而已。
我這樣子用口語講,你們對大乘小乘的關係應該清楚了吧!
並且對整個佛法的框架和修行次第也應該清楚了吧!羅漢,菩薩,佛是三種修到不同層次的聖人,他們都證到了空性,但層次不同。名字不同當然有區別啰,否則佛何必這樣麻煩,直接叫他佛好了。
學南傳小乘的人不要以為證得羅漢就到頂了,如果真到頂了,佛為何不印證他證得佛果了?而是印證他證得羅漢果了?
這裡「」戒「」定「慧「」主要從如何實行角度講了一個輪廓。其具體內容沒細講,大乘慧複雜難懂,小乘定慧簡單易懂,你自己去看書讀經學習吧。
重點是要找到你「」自己如何修「」這個關鍵。我今借這篇答題文為基礎,又添加豐富了一些內容。旨在建立一個框架和修行次第,這個框架沒有幾十年的專心學習和悟性,很少有人摸透。並想把一些錯誤的觀念扳正。否則一些沒有能力去研究經律論的人就會被誤導,努力了精進了卻修不出成績。
此文內容只是將「」經律論「」中的一些資料進行梳理,從實修角度把他簡單的表達,並非我個人創造。雖然會有許多人有異議,但有緣人看後自會得益。
我們佛教內部不要諍來諍去,都是見地不清啊,成績又修不出來,弄得都象心靈雞湯,聽聽很有道理,到用時發覺用不上。努力了多年也沒成功,壞了多少人的信心啊。
修戒定慧才是主課,才算正修,修禪定功夫開智慧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輔課為此作準備而已。這一點你腦子裡要始終時時清楚警醒驚醒。
不要學了許多高深的理論,忘了實修功夫,急著去當老師,去搞宣傳,去看別人這裡對了,那裡錯了。那就成了「畜聞成過咎」,「多知為敗」「說食不飽」「只益戲論」,結果是空入寶山,一場空。「」緘口不言才有少分相應「。
宗教的影響力在於實證,在於修出聖人,你修出聖人了自會有千百億信徒來跟你學,宗教並不是靠凡夫到處宣傳就能傳幾千年的。佛法是實證學科,不是心靈雞湯。佛弟子在當年證果是非常快的。我們見地正確也能很快證果。歷史上印度中國都有許多大成就者通過實證,證明佛法是完全可以通過實修來實現的。若是見地錯誤的話則就很難啰。古代禪宗祖師對來參學的和尚非常重視見地,因為見地正確後,你回去慢慢用功總是還有希望的。
下面再來講一講年輕人學佛如何取捨。是入世呢?還是出世呢?
第一種,年輕人你若是不結婚童子出家修行,那是功德無量。恭喜。第二種,若是在家獨身不結婚修行,則肯定要工作,一邊工作一邊修行那也很好,不過恐怕父母不會同意。第三種,先結婚傳種接代,同時守居士五戒再加修好十善業,多修福報,正淫也盡量少做。然後到一定機緣時,完全斷淫,或出家修或在家修。這部分人應該是學佛人中的絕大多數。此中出家的就不談了。若是在家又想修行,要想完全斷淫恐怕不容易啊!此種人也可分三種情況。一,大福報人。這種人在家裡言重如山,誰敢說個「不」字。說斷就斷。二,男女雙方都學佛,傳種接代後都願斷淫修行,那也算是大福報啦,不過很少。第三種,這種最多,即一方想修,對方不同意。那怎麼辦?沒辦法啰,這是你的業障你的情債,只能先 「了業 」 啰。以後再找機會吧。你可以這樣做,先持居士五戒修好十善業,多做善事多修福,正淫也盡量少做。為以後作準備。福報大修禪定止觀會更加快。
那以後什麼時候有機會斷呢?
等到四五十歲更年期了,此時是一個機緣。但現代人學洋人的觀念,恐怕也不容樂觀。那還有最後一個機會一定能斷。就看你自己想不想修了,就是等身體生病了,或是老了六七十歲了。但此時修會慢許多難許多。越年輕修越容易成就。所以越早越好。當然也有可能,你哪一天突然想明白了:「人生是苦,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你毅然決然地揮揮手走出圍城,奔向崇山峻岭,去修菩提大道。那絕對是大丈夫所為。我敬佩我隨喜。即使你沒有找到機緣修禪定,你也不至於墮落到三惡道,最起碼死後可往生到欲界天,因為你持了居士五戒和十善業道。
印度古代婆羅門族有個風俗,傳種接代把小孩養大後就出家修行。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有多位是中晚年始修而成就的。古代道家六七十歲始修的,也有成就者。以上道理全部表完,其中包含:為什麼要修,修什麼,大乘與小乘,世法與出世法,入世與出世,在家與出家,如何修戒,斷欲與不斷欲,修福報與修禪定,世間定與出世間定,外道與佛菩提道,羅漢 菩薩 佛,初修到成佛的功夫次第等。
諸位如何取捨你自己決定吧。望能修出一大批大菩薩來! !!!!!!!!
再補充幾句。
前文主述從凡夫到成佛的次第。下面再摘一些有用的資料,望能有助於初修者跨過最難跨過的淫漏夢漏這一關。男子初修行有夢漏這一關很難闖過去。而女子修行則沒這一關,女子淫漏時比男子漏失的菩提(能量)要少許多,這也是女人普遍比男人壽命長的主因。故她們即使有夢漏也漏的很少,並不影響進步。故女子初修時比男子更容易入定。
但是她們初修時有經血這一關要過。即當老朋友來時,可能會出血過多。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你可以這樣,當老朋友來時,你用「」放空法」,即山河大地房屋身體都放空沒有了,腦子裡啥也不想,就這樣放空傻坐。到幾天後老朋友過後再用原來的修法繼續修。不管你用何法修,若碰到出血,要立刻用放空法,一用此法即能正常或止血。對於女人初修者,從會陰部到肚臍這個小腹部位是禁區,千萬不能把意念放在這個範圍內,否則會大出血。特別是修意守法的女修要特別注意哦!!!還有修道家法的女修們,不要看了道書就意守丹田,那是對男修講的,女修要守只能守臍上二三橫指處腰中。!!!女修你這個常識要知道。修到未到地定後一禪後,這個出血問題就解決了。另外修法不能串修,修佛修道只能修一門,不能腳踏二條船,一是有法脈流不同,二是上面無法給你演化,三是有護法不同,四是最後歸宿不同等。故不能串修。
另外不管男女,要修到一禪後才能真正解決淫慾對生理上的壓力,剩下的是思想及習氣,思想問題可多讀傳統文化書多讀經解決,要知淫慾之危害。解決習氣要修四念處中的不凈觀及人空法空慧觀。
即除淫慾要從理障事障兩方面同時下手才能徹除。事障要靠禪定功夫才能消除。理障是明理轉心,較好解決。除習氣就更難更深了,一要禪定,二要轉心,三要時時反省檢查,慢慢改過改成好習慣。但是不管是何種八十八結使煩惱習氣,身見我見貪瞋痴慢疑常見斷見邪見邊見戒取見等事障理障,只要修到五陰解脫,證得大乘法空,證得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則可一齊掃空。故《心經》中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修到菩薩地七地八地,則可全部拔根。此後才能對境無染,才能萬無一失,才能保險,才能不退,才能不再六道輪迴,才能不投胎。但你化個身去投個胎玩玩也沒事。這裡再摘一些比較有用的關於四禪八定的資料,省得大家到處找。
定即攝心歸靜之義,色界,無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
不管古代還是現代,一般都是從二甘露門入手起修,最容易入,即守入出息和白骨觀起修。我這裡給你們講一個更加殊勝的入門方法。一般白骨觀入手,經典中先觀左大腳指半節白骨入手修止,觀到心口發暖後再往上觀。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此法最易成就。一般不管古代現代,從此入手且成就的最多。先意住鼻端守入出息,或用數息法或用隨息法,這樣修到能入定,然後再結合白骨觀或不凈觀修「」身,受,心,法」四念處,再加四無量心即可成就。這個具體次第安排,你可參閱《達摩多羅禪經》。這部經的譯者佛陀跋陀羅,跟禪宗祖師達摩是遠房師兄弟,因為他們的師傅是同門師兄弟。這部經是他們從佛陀一直傳承到他們從來沒斷過的,有傳承的一個系統的入手修法小乘修法。他們雖然都是大乘行者,但起修都是先修小乘再修大乘。此經是一部按照實修有可靠傳承且有次第的系統的一部修持法。小乘法中有許多法,如何安排,你可按這部經中講的次第來安排。但是現代人用眼用腦較多,平時身體能量都提於腦部,你再用這個意守鼻端也是將體能提於上部,那麼這個能量耗漏就很大,不利於聚能,你若是真能做到六根清凈,那麼這樣修也很好。但問題是一般人很難做到六根清凈。並且你若常常意念放在頭部,對於下元虧損身體虛弱的人來說會容易出偏且進步很慢。
故我今天跟你們講一個更殊勝的法門。
在《禪秘要法經》中的第二十觀中,佛講了一個數息觀法,經文曰:
「」復當繫念,住意在臍中,或在腰中,隨息出入,一數二隨。……復當繫念在腰中脊骨(白色)大節上令心不散」」。「此數息法,是貪淫葯,無上法王之所行處,汝好受持,慎勿忘失。」這段經文中有兩個法,一個是「住意臍中,或在腰中隨息出入,數息」。另一法是「繫念腰中脊骨大節上,令心不散」。這兩個法都可以作為初修者入門的初修法門。
這個法其實跟道家的意守丹田法是一樣的。意守丹田法你不要以為佛當年沒講過。
道家入手用意守丹田法,此法在民間流傳很廣,且在家人都有一大批人能修出小成就,氣功師大多都是以意守丹田法起修。為什麼流傳廣泛?因為此法殊勝,非常容易修成。特別是治淫方面有特效,這一點佛在經中已明確指明。
修道者你能把淫漏堵住了,這是個入門的門坎,跨過去是聖人,跨不過永遠是個凡夫。但這個門坎很難跨過去,特別是除夢漏。這個除漏之法,在各門各派中都是所謂的天機口訣,是真傳,六耳不傳,是最隱秘的。在各門各派中都有許多除淫漏的方便法門,不得真傳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就這個法門而言,在佛家和道家裡都是公開的。但這個法門在學佛人中可以說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說知其在治淫方面有特效。
一般人只知修安般守息法是意住鼻端,守下腹好象是道家的是外道法。這是我們學藝不精,見地不廣啊。其實佛當年也講了這個「」意守臍中腰中、意守腰中脊骨」(白色)之法,且指明其殊勝性。現代人修這個「意守臍中或腰中隨息數息」,比意守鼻端守息數息更易成就。特別是對於那些虧損嚴重、下漏嚴重、中老年人、福簿人、身弱、病者來說此法尤為重要,可以說對這些人來說此法必修,否則他去修其它法很難修成或是很慢。這二個法亦可說是補虧之法,用此法修到能入定,那麼就算是補足了。但是女子只能守臍上二三橫指處,且要注意老朋友來期間和血過多時要用前文所述的「」放空法「」。我們學佛人要修「」住意臍中腰中隨息法「」,你要接佛法法脈流,不要接道家法脈流。你可以先把《禪秘要法》經的第二十觀這段經文多看幾遍,對這段經文有個深刻印象,然後在剛上座時你要想經中的這幾句經文,不要去想是「意守丹田「」,用詞不同則法流信息就會不同,一般連續修一百天,法脈流信息就較穩固了。這一點你要注意哦!
另外修佛法你要用佛法的觀念來指導修行,要淡化「」身見,我見「」,在這一點上佛法與道家是不同的。這個要注意。現在人修行,一般會有以下一些問題,我在這裡作一提醒,你去研究避免。
1.串修。即幾個法脈一起修。初學者不能串修。怎樣是串修呢?你去搞清楚。2.頻換法門。對一個修得已經相應的法門,你要終生修。一換則前功盡棄。3.中斷。修法不能中斷的。再忙也要抽出一段時間來修,或者少睡一小時覺來修一會兒。4.對內景陰景魔境不知如何處理。5.對整個修行次第不清楚。7.同一系統內的法,不知何時要換法。8.碰到障礙或冤親業障不知如何解除。9.不知道與自己有緣較相應的法是什麼法。每人都有自己有緣的法,修起來較為相應,容易成就。10.修行中每個階段的目的及關鍵是什麼。11.對自己修得的境界及感應不得炫耀講給別人聽。只能講給師傅及智者聽。也不能去爭勝第一。你若能把以上這些問題都理清了,那你的見地就差不多可以了,可以去實修了。實修時要放下一切,以一念代萬念,「龍銜海珠游魚不顧」。
現在念咒的人很多,但在釋迦摩牟尼佛講的大小乘顯教範疇內,咒法是度眾生時用的方便法門,要先修好「體」才可起「用」,體就是戒定慧,先要修好戒定慧,然後度眾生時才用咒法,也就是使喚天龍八部護法咒神等助一把力。
故在初修時,在小乘法中,釋迦佛是不允許弟子去修咒法的。到大乘經中才偶爾有一些咒出現,其屬雜密,是度眾生用的方便法,是「用」。故知你若修釋迦佛的大小乘顯教法,主課是「戒定慧」,修好了戒定慧,要用時、要做佛事度眾時才用咒法。在顯教中,咒法和戒定慧是「用」和「體」的關係,是「術」和「法」的關係。是「輔」和「主」的關係。凡是顯教大乘經中出現的咒都屬雜密範疇。「戒定慧」是一切修行法脈系統中都要主修的、必修的共法,主體法。你若是修藏密和唐密,那是屬純密範疇了。他不屬釋迦佛所傳的大小乘顯教法脈,是毗盧遮那佛的傳承法脈。是密教法系。純密的咒,要有師傅傳承才能念,沒有具傳承的師傅的傳承,自己念反而會招來障礙和麻煩。
我此文中所述內容,都是釋迦摩尼佛講傳的大小乘顯教法系。是「戒定慧」共法。以下我再給大家摘一個非常實用的五戒的自授儀規。
這個五戒自授儀規是宣化上人的弟子吉祥果居士整編的一個自授儀軌。
五戒一般情況下必須到持戒的出家和尚前去受戒。但是若是找不到持戒的出家僧人怎麼辦呢?這個問題在《占察善惡業報經》和《成實論》中已講到了。他說你若是找不到持戒僧人或是疑心,你可在佛菩薩像前恭敬供養自誓受戒。另外,戒律亦可以一條一條受,你能做到二條戒你可先受二戒,你能全部做得到,那你就全部受,故知戒律可拆開來受,這一點對許多人來說非常實用。你能做到幾條戒就先受幾條。
但是你不能全部受則不名得戒,不可叫得戒居士。這點你要注意,不要受了二條戒就對別人說你是居士,那就成了大妄語了。另外儀規中的「滿分受戒」你就要改成「部分受戒」『,這個你在受戒時要注意。這個自誓儀規中的五條戒律,你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動。如「妄語戒」這一條一般要出去賺錢的人一般做不到,那你可先受「不大妄語」,你可盡量去做到不妄語,但大妄語絕對不說。至於什麼叫大妄語,你可去看楞嚴經中的「四大清凈明誨」,經中有解釋。你若不能全斷淫慾,那你可先受「不邪淫」,至於什麼叫不邪淫,那你要學習去看五戒簡介等書弄明白,然後去守好這一條。
既然發誓受了戒就不能馬虎,堅決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要知道,天下所有有天眼天耳他心通的智者都會知道你的發誓,所有的佛、大菩薩、天人,聖人都會知道你的誓言,你破戒他們也全知道。心中若升起犯戒的念頭就要制止,身口決不能做,身去做了就是破戒了,心裡起念就已是違犯,但還能懺悔補救。你可自說忓悔文。也可多念以下懺悔偈。【】懺悔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你可先把下面的儀規,根據你自己的情況,能受的幾條改寫好,然後在自家佛像前或寺院佛像前先放幾盤供養的水果乾餅凈水等隨心供養,然後上香燃燈,然後恭敬讀一遍你已改寫好的儀規即可。若是自家有佛壇,你可連著三天自誓受戒。然後每隔一二個月可做一次,儀規又不長,很方便。
受戒後,開始時要時時注意常常檢查不要破戒,時間長了習慣了就好了。這個儀規非常實用,故我把他講細了。◎五戒佛前自受儀軌
吉祥果居士(2010-03-)(一)唱香贊: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那麼雲來集菩薩摩訶薩(3稱)(二)請聖
(以下各三請三拜)弟子XX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唯願不違本誓,降臨法壇,證明受戒。弟子XX一心奉請: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典,離欲清靜,甚深法寶,謹運一心,歸命請禮。弟子XX一心奉請: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靜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傳南山宗諸大律師,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唯願不違本誓,證明受戒。弟子XX一心奉請: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祗,唯願不違本誓,監壇護戒。(三)懺悔
(跪下說三遍,三求懺悔,每說一句一扣首) 弟子XX,今於佛前求哀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3次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3次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懺悔。3次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也亡,
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3次(四)自受三皈依。
弟子XX,至心歸依佛,至心歸依法,至心歸依僧。(跪下三說三受三叩首)。 弟子XX,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跪下三說三受三叩首)。我從今時發凈信心,乃至坐菩提道場,成正等覺,誓歸依佛,兩足勝尊,誓歸依法,離欲勝尊,誓歸依僧,調伏勝尊,如是三寶,是所歸趣,唯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跪下三禱告)。(五)自受五戒,稱辨戒相
(跪下自誓,念3次,禮拜3次) 弟子XX,從今日今時,發起無上菩提道心,願依《優婆塞戒經》,於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五條戒律滿分(部分)受持,【註:也可部分受持,如說明一下:「不妄語」這一條只少分受持,只受持「不大妄語」。】復依《占察善惡業報經》及《成實論》,因不識善好戒師,是故今日祈請十方諸佛菩薩為做師證,弟子XX,今於佛前自誓滿分(部分)受持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五戒:1、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殺生,持不殺生戒。2、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偷盜,持不偷盜戒。3、如諸佛盡形壽,不行淫。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邪淫,持不邪淫戒。4、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飲酒,持不飲酒戒。5、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弟子XX,願從今日今時起,盡形壽不妄語(不大妄語),持不妄語(不大妄語)戒。 弟子XX,於優婆塞(女念:優婆夷)五戒滿分(部分)受持如上5條戒律,祈願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護戒神王、慈悲證知。(六)發願迴向(跪下一說)
受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註:若按此自受戒儀軌自受五戒,則是人生中非同小可的大事,受後要每天認真檢點,不可破戒,守好了則功德無量,破戒亦罪過無量。若非滿分受持不名得戒。故要訓練自己能早日滿分持戒。然後若能找到具戒比丘再到具戒比丘前受戒。】
以下為四禪八定和滅盡定的資料。
一:初禪:叫離生喜樂。有尋有伺。阿含經曰:初禪言語止息。此離是「離欲、惡、不善法「」,離開了情慾淫慾、惡不善法而生起了喜樂,進入了初禪。攝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支。遠離欲愛,心寂靜而能審慮,有尋有伺而住喜樂之狀態為初禪。初禪謂人於欲界中,習定時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如雲如影,遍覺毛孔氣息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是名初禪天定。二:二禪:叫定生喜樂。阿含經曰:覺觀止息。攝內等凈、喜、樂、心一境心四支。已離尋伺,無尋無伺無覺無觀。離尋伺,信相明凈而在喜樂中的狀態為二禪。既得初禪,心厭初禪覺觀動散,故攝心在定,澹然澄靜,覺觀即滅,乃發勝定之喜,如從暗室出日月明,朗然洞徹,是名二禪天定。三:三禪:叫離喜妙樂。阿含經曰:喜心止息。攝行舍、正念、正慧、受樂、心一境性五支。行舍是舍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正念正慧是說住於正念正知而又耽於喜樂,欣求上地勝法。三禪是對治二禪的貪喜、踴躍及定的下劣性四障。已離喜樂,正念正知,住於妙樂。既得二禪,又厭離二禪喜心涌動,定不堅固,故攝心諦觀,喜心即謝,泯然入定,綿綿之樂,從內心發,樂遍身中,於世間樂最為第一,名三禪天定。四:四禪:叫舍念清凈。阿含經曰:出入息止息。攝行舍、念清凈、非苦樂受、心一境性四支。四禪是對治出入息與三禪的貪樂,樂作意及定的下劣性五障。己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而極清凈。於此地則能離三災八難而不動。既入三禪,覺樂法擾心而不清凈,一心厭離,加功不止,即得安穩,出入息斷,空明寂靜,如鏡離垢,湛然而照,萬象皆現,絕諸妄想,正念堅固,是名四禪天定。以下是四空定。
五:空無邊處定:既得四禪,猶厭色身系縛不得自在,乃加功觀察己身猶如羅谷,內外通徹,一心念空,惟見虛空,無諸色相,其心明凈,無礙自在,如鳥出籠,飛騰自在,是名空處天定。六:識無邊處定:六識處天定,識即心也,既得空處天定已,即以識心遍緣虛空,而虛空無邊,以無邊故定心復散,於是即舍虛空,轉心緣識,與識相應,定心不動,現在過去未來之識,悉現定中,與定相應,心不分散,此定安穩清凈寂靜,是名識處天定。七:無所有處定:無所有處天定者,謂離上空處識處故名無所有處。得識處定天定已,以心緣現在過去未來之識無量無邊,能坏於定,唯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為安穩,於是即舍識處,專繫心於無所有處,精勤不懈,一心內靜,怡然寂靜,諸想不起,是名無所有處天定。八、非想非非想處天定:謂前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無想,名非非想。蓋此天既得無所有處定已,又知此處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無明覆蔽,無所覺了,不可愛樂,於是一心專精,即於非有非無,常念不舍,則無所處定便自謝滅,加功不已,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凈無為。三界定相無有過者,是名非想非非想處天定。此定是世間定中最高之定境。九、滅盡定:滅盡定者,唯聖者有,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證果是斷除八十八結使,斷貪瞋痴慢疑,身見我見常見斷見邪見邊見戒禁取見等見思惑結使。若能修到四禪以上,再能把八十八結使大部分去除,一小部分伏住則即可證羅漢果,四空定不一定全都要修。沒有證果之人或外道只能入無想定,無法入滅盡定只有四果羅漢以上的聖者才能入滅盡定。無想定也是諸心心法滅,也是壓制動念一切心不起。滅盡定與死有何不同?佛答:舍於壽暖,諸根敗壞,身命分離,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舍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一旦行者出定時,則本身具有的功能即可隨時恢復,故羅漢平常也可常常入滅盡定,只要他入定前預設出定時間即可。如決意定七天七夜後出定,這樣想一下後再入定,到時就會自己出定。滅盡定是滅盡三界煩惱不起,即可入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滅盡定還有入定出定。十:楞嚴大定是沒有「出定入定」的,他是動中靜中時時都在定中,是大菩薩修的定。
開悟後才能真正入楞嚴大定,開悟前只是在修這個定,是一個相似的定而已。其實修大乘佛法,前面的四禪定必修,修到四禪穩固後即可按楞嚴經修楞嚴大定,銷落諸念,先要看懂《楞嚴經》前半部經,知「妙明真心「」然後再修五陰解脫,色,受,想,行,識,五陰全部解脫即是大乘開悟。
注意哦!這可以說是修大乘菩薩法的捷徑。先修到第四禪,四禪有個特徵就是呼吸停止了。修到四禪境界較穩固後馬上轉入修楞嚴大定,觀「」妙明真心」,修到五陰全部解脫即是大乘開悟。這是修大乘法的捷徑,因為證悟「法空「」後自然能使八十八結使見思惑漸漸拔根除盡。開悟後再修保任法,能於動中靜中任運不加功用而住於佛性中,能任運對境無染,則是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八地不動地,到此楞嚴大定已穩固,八十八結使已全部拔根除盡,只剩一些微細惑亦叫塵沙惑。此後就永遠不會退墮了。然後可出山發大願廣度眾生,直到成佛。
這個就是「」如來禪法」。如來禪是佛經中講的禪法,他是修禪定功夫一步一步扎紮實實修上去的,不搞捷徑。
「」祖師禪「」是指禪宗的禪法,他是先在一個較淺的禪定狀態中先開悟了,然後再到山中去閉關補這個禪定功夫,所以他叫悟後起修。通過破三關,初關明心,重關見性,牢關任運,這三關,破牢關後就能任運對境無染,就是第七地遠行地不退地,破牢關後才可出山廣度眾生。直到成佛。這是如來禪和祖師禪的不同。凈土法門是我佛慈悲為沒有能力和條件修的人開了一個橫門,先到凈土去,到了凈土後還是要在那裡修的。
其實修凈土人若能結合「」戒定慧「」一起修,那麼他就是一個很好的」三根普被「」的方便法門,則往生的品位會很高。最後我再用佛說的話來警示大家:
佛說人身難得,得人身如盲龜穿浮木之孔;「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所以你不要說:現在別人都這樣做,我不這樣是不是太不合群了?如果你要合群跟現在大多數人一樣,跟現在大多數人學的話,那麼你失掉人身墮落的機率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你要以佛說的、聖者說的為標準,認真實行,才有希望再得人身或解脫痛苦,或證聖果。此文通遍口語,沒有抄經摘文,是想簡潔明快,讓人一看就懂,旨在建立一個從凡夫到成佛的修行次第。讓一些有條件實修的人,不要把太多的時間化在完善「見地」上,讓他們能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實修,願能修出一大批佛菩薩來。
我只是將佛法經、律、論、及成就者傳記實修中的許多資料作一個簡單的梳理,並非我個人創造。
只有一個「修禪定夢漏都不行」 ,這個觀念是我看了許多實修者的實修體會後才得出的結論,因為事關重大,必須明確提出,這也更加說明淫戒的重要性。各位可以自己去體會驗證其對錯。文中把禪宗祖師講的「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的路都給說明了。願能修出一批大佛來。此文是實修者的法寶綱要,請珍惜。
(————大海 文)2017.10 原創菩薩思想研究 大乘初期宗教神話 為使有情接受原始佛學 但最終有情接受了大乘宗教神話 丟棄了大乘佛學
爵士貓16 分鐘前
【中觀的空觀,唯識的實修方式,藏傳的大圓滿、大手印,與真正自如的聲聞止觀】本就是佛祖的原始佛學演化而來,怎會不一樣。佛學不論大乘小乘都是佛祖原始的佛學發展而來,都是源於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而來,說來說去,就是緣起性空,止息業力與輪迴。至於大乘宗教,小乘宗教,漢地佛教之宗教、藏傳佛教之宗教部分,就有了千差萬別的區分,畢竟時間、地點、民族、文化大大的不同,宗教要適應時間、地點、民族、文化,就肯定要做重大變動。
就是菩薩思想的經典,也是以佛祖原始的佛學為核心,而不是今天人理解的都是【神話傳說】【佛祖前世的怪異】,以兩部經典為例。
1.菩薩思想重要經典 菩薩本生鬘論 投身飼虎 屍毗王救鴿命 兔王捨身供養梵志 慈力王刺身血施五夜叉
《菩薩本生鬘論》,十六卷,前四卷聖勇菩薩造,後十二卷寂變、聖天造(今存金代復宋刻大藏本如此,又《至元法寶錄》所說同)。宋熙寧年間(1068~1077)釋紹德、慧詢等分譯。聖勇的年代不詳,依西藏多羅那陀《印度佛教史》第十八章說,聖勇即馬鳴異名。
梵名 Ja^takama^la^。凡十六卷。印度聖勇(梵 A^rya-s/u^ra)菩薩等造,北宋紹德、慧詢等譯。又稱本生鬘論、本生鬘。收於大正藏第三冊。本書記述佛陀過去世行菩薩道之事迹,並解釋其法義。全書內容分前後兩部,前部四卷記述投身飼虎、屍毗王救鴿命、如來分衛、最勝神化、如來不為毒所害、兔王捨身供養梵志、慈心龍王消除怨害、慈力王刺身血施五夜叉、開示少施正因功德、如來具智不嫉他善、佛為病比丘灌頂獲安、稱念三寶功德、造塔勝報、出家功德等十四則本生緣起故事,卷五以下闡釋護國本生等法相之釋論
菩薩本生鬘論卷第五 開始說法,就是佛祖原始的佛學為核心
如彼縛力性用廣大。勝義力用盡漏邊際。善根發生遠離彼倒。如理寂靜無有損減。
勝義行邊和合無諍。施無顛倒覺悟無諍。如是處中遠離二邊。善哉自性和合如是。
所謂隨順聽聞菩薩之行。發起隨順自所得法寂靜無變。廣大梵行圓滿修作。
寂靜安樂圓滿依止。名相自在止息遷變。智慧為上。
如是法師真實出生自在之因。無顛倒義誠實語言。無相之意圓滿息惡。無有邊際顛倒法盡。是時彼煩惱障寂然靜止。遠離言說真實語言。
善凈止息能斷染縛。如是空性方便了知出離纏縛性凈。云何了達業用。智慧了知無遷變法名出世間。
承師示論空寂之相。云何有情獲得師授十善業因。遠離有空斷常四邊。云何無因遠離。有世間因名顛倒業。有情無知不了倒本。造作我慢眼無窺視。顛倒瀑流增長流轉。變動增修發生我見。無勝義意空修我倒。煩惱諍訟暗鈍修作。善見彼染自靜如是。自身清凈種族無慢。薩埵無變貪受增長。無修作慧罪業自處。布施不修無因如是。了菩薩行善凈之意。
修顛倒想嗔恚無止。圓滿無實了知彼幻。發生善根遠離邪法。
云何無因無別智慧發生義利十善之法云何因相。真實寂靜無慢色相。凈妙福德善凈和合。雜穢止息具足力用。清凈十善修四念住。是處無智顛倒熾盛。無十善業住饑渴邊。種種楚毒是處和合。國王離欲凈妙行施。自在修行。隨順煩惱貪愛系縛暗鈍之法。
止寂遠離修生天行。眾人可重是處無變。運載行人離系縛心。清凈相狀圓滿無諍。寂然進修安樂之行。五蘊之性處不可得。勝義誠實如海難測。無因無本無前無後。比譬如海善凈無貪。菩薩之行教化群生。有無止息湛然如海。虛空相貌無其中外。煩惱障大難可出離。
【蘊集清凈殊勝智力。凈覺有情無礙神足。圓滿聞持具足力用。道行福緣最上勝行。寂靜了知圓滿施法。】,說明初期大乘佛學還是堅持佛祖寂滅寂靜空性之思想。
特別是第十六卷,提到了【心所之法與心相應】【我我所見前後發生。】已經涉及心識思想。以及緣起性空思想,【蘊集清凈殊勝智力。凈覺有情無礙神足。圓滿聞持具足力用。道行福緣最上勝行。寂靜了知圓滿施法。】【法本無我寂然清凈】【布施如空根本寂靜。】
集清凈殊勝智力。凈覺有情無礙神足。圓滿聞持具足力用。道行福緣最上勝行。寂靜了知圓滿施法。
了知廣大寂靜因業。纏蓋染行倏然止息。楚毒因緣寂然遠離。我慢之法清凈除遣。菩提薩埵是處引導。真實義利聽聞施設。希求彼行寂靜修持。發起誠諦凈妙因行。知見了解善凈制度。瀑流煩惱勢用廣大。勝義無倒了知遠離。根本凈妙正解脫義。隨順帝釋諸天之行。靜住無染快樂清凈。離造作義煩障不生。無諍訟義喧動止息。束縛身心名為安靜。有情無實四大假合。無能比譬虛幻難說。聚沫浮泡陽焰谷響。刻木懸絲鏡像水月
我我所見前後發生。正解脫義染分皆止。有無真實移轉不定。我執為本慢等方生。運載真實義利無盡。奔詣聖所餚膳供養。纏縛有力苦海難出。若入見道分別皆斷。修明了行輪迴止息。五蘊名色無為非此。佛果究竟余皆因分。運載圓滿無上覺位。
無倒寂靜自在修施。遠離根本顛倒生法。凈妙邊際增上勝義。勢力有情了知聖法。增上根本荷負生類。本修施行寂靜進修。自在造作發生勝行。凈妙邊際遠離楚毒。系縛力用怨家息除。自性舍施勝妙制度。邊際真實修習最上。希求相貌無倒修習。施設自性運動止息。名色五蘊福德感應。饑渴熱惱無能舍離。系縛生起苦毒無盡。心所之法與心相應。
法本無我寂然清凈。發生邊際深遠教行。造作有學寂靜之法。如是處所安靜無畏。顛倒修崇染諍相貌。又復修作清凈真實。相應聽聞如空之義。隨順平等廣大殊勝。造作隨順本智三種。
三根本智八後得智。方可除遣果報自在。法報化身聞持具足。根本力用教法清凈。勝義真實聲聞之果。定性無餘灰身智滅。有性回心入變易身。隨順大乘直至成佛。佛法梵行圓滿運載。是大有情自他俱利。彼有情身佛種皆具。有障無障或凡或聖。此一自性曠劫常在。是處心法善不可壞。大人之中隨順可欲。乃至平等並皆濟益。殊勝荷負求精進行。纏蓋之性本我執生。聚落之所希喧諍事。真實垢染無清凈行。
苦受遷變增長智慧。愛樂自性安靜止息。布施之處業報不虛。自性無我了知如義。清凈誠諦究竟如空。禪定寂靜不生苦惱。不動名色了知自性。上妙愛樂求殊勝業。清凈快樂聞持於是。
布施如空根本寂靜。誠諦如是災禍發生有力能治。別別真實清凈可意。修習智慧真正解脫。是處菩薩苦已真實。譬喻無及。盡煩惱染五蘊系縛。修清凈行。如是名色五蘊皆攝。瀑流染諍盡煩惱障。修寂靜行自性發生。
2.菩薩思想重要經典 方廣大莊嚴經 體性空寂無主亦無我 寂滅之法識不在境根境識中本無有見分別妄計
【方廣大莊嚴經】收於大藏經本緣部。其內容概括即為:「有經名為方廣神通遊戲大莊嚴法門。顯示菩薩眾德之本。處於兜率微妙天宮。思惟降生示現勝種。具諸功德行童子事。藝業伎術工巧書算捔力騁武。而於世間皆悉最勝。示受五欲具菩薩道降伏魔軍。出生如來力無畏等一切佛法。此經如是過去無量諸佛世尊皆已宣說。
【方廣大莊嚴經】又名【神通遊戲】,但是經文說神通,是為了宣講佛祖本意,宣講佛祖原始佛學。
【方廣大莊嚴經 轉法輪品】基本就是阿含經有關經文的照搬,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般若中觀學也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一 亦名神通遊戲 序品第一
牟尼身口意清凈 智慧光明照世間
此光最勝除冥暗 於釋師子應歸命 智慧大海勝威德 知法自在為法王 世間應供天中天 覺悟自在應歸命 所有難調心已調 意凈超出諸魔網 其所見聞不空過 解脫彼岸應歸命 佛無體性無與等 所作無邊常寂然 知凈妙理除疑惑 一切深信應歸命 施甘露葯大醫王 辯才雄猛摧邪道 法為眷屬知勝義 導師演說無上法經文序品第一就直接指明本經的核心,【其所見聞不空過 解脫彼岸應歸命 佛無體性無與等 所作無邊常寂然】,這就是佛祖原始佛學之思想。
法門品第四
我今亦當為汝等說諸法明門。有一百八。何等名為百八法門。信是法門意樂不斷故。凈心是法門除亂濁故。喜是法門安隱心故。愛樂是法門心清凈故。
遍知名色是法門超過一切和合愛著故。拔除因見是法門證得解脫故。斷貪嗔是法門不著痴垢故。妙巧是法門遍知苦故。界性平等是法門由永斷集故。不取是法門勤修正道故。無生忍是法門於滅作證故。身念住是法門分析觀身故。受念住是法門離一切受故。心念住是法門智出障翳故。四正勤是法門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故。四神足是法門身心輕利故。
念根是法門善業所作故。定根是法門由心解脫故。慧根是法門智現前證故。信力是法門能遍超魔力故。精進力是法門不退轉故。念力是法門不遺忘故。定力是法門斷一切覺故。慧力是法門無能損壞故。念覺分是法門如實住法故。擇法覺分是法門圓滿一切法故。精進覺分是法門智決定故。喜覺分是法門三昧安樂故。輕安覺分是法門所作成辦故。定覺分是法門平等覺悟一切法故。舍覺分是法門厭離一切受故
菩薩又欲令諸天眾深心歡喜而說頌曰。
菩薩將下生 處於兜率宮
誡彼諸天眾 唯當莫放逸 今汝心所樂 微妙寶莊嚴 從於凈業因 致斯眾妙果 是故應思報 無令業消歇 沉淪惡趣中 備受無邊苦 我所示汝法 應生尊重心 自勵勤修行 當獲無為樂 貪慾皆無常 虛假猶如夢 如幻如陽炎 如電如聚沫 貪慾無厭足 如渴飲鹼水 若得出世智 乃可為知足 天女共相娛 譬如集戲場 同會城邑中 暫聚便離散 有為非常伴 亦非親善友 唯除離垢行 無有恆隨逐 汝應共和合 慈悲利益心 精求諸善法 終當除熱惱 常念佛法僧 勤心莫放逸 施戒多聞忍 一切皆圓滿 如理觀諸法 因緣和合生 無常及苦空 無主亦無我 觀我有神力 辯才智慧等 凈業不放逸 多聞持戒成 我修多聞戒 汝等應隨學 施戒及調伏 慈心莫放逸 依義勿著言 如言而奉行 堅固勤修習 利益諸群生 常宜自知罪 勿復觀他過 不作非自成 彼作非我受 當思過去劫 流轉生死苦 常行邪妄道 生死乖涅槃 汝今離眾難 生天遇善友 又聞最勝法 滅除諸貪妄 棄憍慢貢高 調柔行質直 應勤修正道 決定證涅槃 當以智慧燈 銷滅愚痴暗 以勝金剛智 破煩惱隨眠 我得無邊法 當為汝宣說 如是無邊法 汝豈能盡行 我當證菩提 方灑甘露雨 汝心若清凈 我當授勝法法門品第四 最後的頌,更是全面的表達了佛祖原始佛學之思想。【貪慾皆無常 虛假猶如夢 如幻如陽炎 如電如聚沫 貪慾無厭足 如渴飲鹼水 若得出世智 乃可為知足】,【如理觀諸法 因緣和合生 無常及苦空 無主亦無我】【常宜自知罪 勿復觀他過 不作非自成 彼作非我受 當思過去劫 流轉生死苦
常行邪妄道 生死乖涅槃】。【又聞最勝法 滅除諸貪妄 棄憍慢貢高 調柔行質直 應勤修正道 決定證涅槃 當以智慧燈 銷滅愚痴暗 以勝金剛智 破煩惱隨眠】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五 音樂發悟品第十三 更是要重視。就與佛祖原始佛學思想一致,特別是提到了十二因緣與心識思想【十二因緣 一一分析
過現未來 無有體性
求不可得 亦復如是
譬如種子 能生於牙
牙與種子 不即不離
從於無明 能生諸行
無明與行 亦復如是
不即不離 體性空寂
於因緣中 求不可得
譬如印泥 泥中無印
印中無泥 要因泥印
文像可睹 依止根境
有眼識生 三事和合
說為能見 境不在識
識不在境 根境識中
本無有見 分別妄計
境界相生 智者觀察】
說明大乘佛學初期,是以神通為誘餌,讓有情大眾儘快接受佛祖的原始佛學。
那隻世道變化太大,有情大眾接受了神像、神通、法術、神話等宗教因素,卻丟棄了佛祖的原始佛學。可惜!可嘆!
由十方佛威神力故。而說頌曰。
三界煩惱 猶如猛火
迷惑不離 恆為所燒 猶如浮雲 須臾而滅 合已還散 如聚戲場 念念不住 如空中電 遷滅迅速 如水瀑流 由愛無明 輪轉五道 循環不已 如陶家輪 染著五欲 如被網禽 欲如怨賊 甚可怖畏 處五欲者 猶如履刃 著五欲者 如抱毒樹 智者棄欲 猶如糞坑 五欲昏冥 能令失念 常為可怖 諸苦之因 能令生死 枝條增長 由彼漂溺 生死河中 聖人舍之 如棄涕唾 如見狂犬 疾走而避 如蜜塗刀 如毒蛇首 如戈戟刃 如糞穢瓶 不能舍離 猶如餓狗 嚙其枯骨 五欲不實 妄見而生 如水中月 如谷中響 如焰如幻 如水上泡 從分別生 無有實法 年在盛時 愚痴愛著 謂為常有 不能厭舍 老病死至 壞其少壯 一切惡之 有財寶者 不知遠離 五家散失 便生苦惱 猶如樹木 花果茂盛 眾人愛之 枝葉雕零 棄而不顧 老弱貧病 亦復如是 亦如鷲鳥 世間惡之 如霹靂火 焚燒大樹 亦如朽屋 不久崩壞 有法能離 生老病死 願尊出家 為諸眾生 說如斯法 生老病死 纏縛眾生 如摩婁迦 繞尼拘樹 能奪勢力 損壞諸根 猶如嚴霜 雕諸叢林 盛年妙色 因而變壞 譬如山火 四面俱至 野獸在中 周慞苦惱 處生死者 亦復如是 願速出家 而救脫之 尊觀病苦 損惱眾生 猶如花林 為霜所雕 尊觀死苦 恩愛永絕 眷屬分離 無復重睹 猶如逝川 亦如花落 能害有力 令不自在 獨行無伴 隨業而去 一切壽命 為死所吞 如金翅鳥 能食諸龍 亦如象王 為師子食 如摩竭魚 能吞一切 亦如猛火 焚燒叢林 願尊憶昔 發弘誓願 今正是時 宜速出家 婇女伎樂 欲惑菩薩 諸佛神力 變為法音 是諸有為 皆當壞滅 如空中電 無暫停息 亦如壞器 如假借物 如腐草牆 亦如砂岸 依止因緣 無有堅實 如風中燈 如水聚沫 如水上泡 猶如芭蕉 中無堅實 如幻如化 猶如空拳 展轉相因 愚人不了 妄生計著 譬如人功 及以麻枲 木輪和合 以成其繩 離是和合 即不成繩 十二因緣 一一分析 過現未來 無有體性 求不可得 亦復如是 譬如種子 能生於牙 牙與種子 不即不離 從於無明 能生諸行 無明與行 亦復如是 不即不離 體性空寂 於因緣中 求不可得 譬如印泥 泥中無印 印中無泥 要因泥印 文像可睹 依止根境 有眼識生 三事和合 說為能見 境不在識 識不在境 根境識中 本無有見 分別妄計 境界相生 智者觀察 曾無相狀 如幻夢等 譬如鑽火 木鑽人功 三種和合 得有火生 於三法中 本無有火 和合暫有 名曰眾生 第一義中 都不可得 譬如咽喉 及以唇舌 擊動出聲 一一分中 聲不可得 眾緣和合 有此聲耳 智者觀聲 念念相續 無有實法 猶如谷響 聲不可得 譬如箜篌 弦器及手 和合發聲 本無去來 於諸緣中 求聲不得 離緣求聲 亦不可得 內外諸蘊 皆悉空寂 無我無人 無壽命者 尊於往昔 值燃燈佛 已證最勝 真實妙法至於經文主要部分,更是與【大般若經】一致。
佛告諸比丘。菩薩於多劫來。遠離世間五欲之過。為成就眾生。示現處於貪慾境界。積集增長一切善根殊勝福德資糧之力。示現受用廣大微妙五欲境界。而於其中心得自在。菩薩是時憶念往昔所發誓願。由是昔願思惟佛法皆悉現前。而起大悲觀察世間。富貴熾盛會歸磨滅。又觀生死多諸煩惱險惡怖畏。欲速除斷入大涅槃。
佛告諸比丘。菩薩久已了知生死過患。不取不著。樂求如來真實功德。依阿蘭若寂靜之處。其心常樂利益自他。於無上道勇猛精進。令一切眾生得安樂故。得利益故。得寂靜故。得涅槃故。常起大慈大悲。能以四攝攝諸眾生無有厭倦。觀諸眾生猶如一子。於諸境界心無所著。設大施會增長福德。遠離慳貪施不望報。於長夜中勇猛精進。善能降伏貪嗔憍慢慳嫉煩惱。未曾暫忘一切智心。著大施甲被精進鎧。以大悲心度脫眾生。智力堅強恆無退失。等心眾生隨其意樂皆令滿足。知時非時悟法非法。迴向菩提。於惠施中三事清凈。以金剛智除斷四魔。戒行成就善能守護身語意業。乃至小罪而懷大懼心常清凈。於諸垢濁惡言毀呰輕弄誹謗打辱系縛曾無濁亂。具足忍辱心性調柔。所作事業常能堅固。於一切善心無退轉。念智具足恆修正定。獲智慧明能破諸暗。心常觀見苦空無常不凈之法。已善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又常安住奢摩他毗缽舍那。深入緣起覺悟真實。恆自了知不因他解。游三脫門了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熱時焰。如呼聲響。
佛告諸比丘。菩薩從多劫來。於四威儀恆住如是智慧。如是功德。如是精進。如是利益十方諸佛復令宮中婇女樂器出微妙聲勸發菩薩。又欲化諸宮中婇女。即時證得四種法門。何等為四。一者方便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而攝取之。二者紹三寶種能使不絕不壞一切智性不退願力。三者智力堅固大慈大悲不舍眾生。四者有殊勝智慧資糧之力。分別一切菩提分法。大嚴法門得現前故。以此四種為欲成就宮中諸婇女故。即於是時作大神通。令諸婇女解悟樂音。所出言詞百千法門。所謂廣大心。愍眾生心。求菩提心。發起深心。而於佛法令生凈信。遠離憍慢尊重正法。知善不善憶念諸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神通。四攝法。四無量。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一一分別奢摩他毗缽舍那。無常苦空無我不凈。無貪寂滅。無生盡智。乃至涅槃。菩薩神通令音樂中出如是聲。諸婇女等聞是聲已。生希有心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佛告諸比丘。菩薩處王宮時。能令八萬四千諸婇女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無量百千諸天聞如是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說微妙偈勸請菩薩。速疾出家。
降魔品第二十一
爾時菩薩聞彼妖惑之言。心生哀愍即以妙偈化其魔女。
我觀五欲多過患 由是煩惱失神通
譬如火抗及毒奩 眾生赴之而不覺 我久已離諸煩惱 自心覺已方覺他 世間五欲燒眾生 猶如猛火焚乾草 亦如焰幻無有實 亦如泡沫不久停 如彼嬰孩戲糞中 如彼愚人觸蛇首 一切皆無有實法 是身虛妄從業生 四大五蘊假合成 筋骨相纏而暫有 智者誰應耽著此 凡夫迷故生欲心 如是諸幻我已知 是故於中不貪著 欲求畢竟自在樂 今當於此證菩提 我已解脫於世間 如空中風難可系成正覺品第二十二
佛告諸比丘。爾時菩薩降伏魔怨。滅其毒刺建立法幢。初離欲惡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內靜一心滅覺觀。定生喜樂入二禪。離喜受聖人說住於舍。有念有想身受樂入第三禪。離憂喜舍苦樂。念清凈入第四禪。
爾時菩薩住於正定。其心清白光明無染。離隨煩惱。柔軟調和無有搖動。至初夜分得智得明攝持一心獲天眼通。菩薩即以天眼觀察一切眾生死此生彼好色惡色。勝劣貴賤隨業而往。皆悉了知。是諸眾生緣身語意。造諸惡業誹謗聖人。邪見業故身壞命終便生惡趣。菩薩復觀見諸眾生。緣身語意造諸善業。正見業故身壞命終便生天上。於中夜分攝持一心。證得憶念過去宿命智。通觀過去自他所受生事。皆悉了知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萬生億生。百億生千億生。乃至照過無量百千那由他拘胝數生。乃至成劫壞劫。無量無邊成劫壞劫。皆悉憶知。一一住處若名若姓。若色相若飲食若苦樂若受生若死沒。所有色相住處事業。若自若他皆悉了知。菩薩作是念言。一切眾生住於生老病死險惡趣中不能覺悟。云何令彼了知生老病死苦蘊邊際。作是思惟。此老病死從何而有。即時能知因生故有。以有生故老病死有。如是生者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有故有。如是有者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取故有。如是取者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愛故有。如是愛者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受故有。如是受者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觸故有。如是觸者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六處有。如是六處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名色有。如是名色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識故有。如是識者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行故有。如是行者復因何有。即時能知因無明有。
爾時菩薩既知無明因行。行因識。識因名色。名色因六處。六處因觸。觸因受。受因愛。愛因取。取因有。有因生。生因老死憂悲苦惱。相因而生。復更思惟。因何無故老死無因何滅故老死滅。即時能知。無明滅故即行滅。行滅故即識滅。識滅故即名色滅。名色滅故即六處滅。六處滅故即觸滅。觸滅故即受滅。受滅故即愛滅。愛滅故即取滅。取滅故即有滅。有滅故即生滅。生滅故即老死滅。老死滅故即憂悲苦惱滅。復更思惟。此是無明。此是無明因。此是無明滅。此是滅無明道。更無有餘。此是行。此是行因。此是行滅。此是滅行道。此是識。此是識因。此是識滅。此是滅識道。此是名色。此是名色因。此是名色滅。此是滅名色道。此是六處。此是六處因。此是六處滅。此是滅六處道。此是觸。此是觸因。此是觸滅。此是滅觸道。此是受。此是受因。此是受滅。此是滅受道。此是愛。此是愛因。此是愛滅。此是滅愛道。此是取。此是取因。此是取滅。此是滅取道。此是有。此是有因。此是有滅。此是滅有道。此是生。此是生因。此是生滅。此是滅生道。此是老死。此是老死因。此是老死滅。此是滅老死之道。此是憂悲苦惱。如是大苦蘊生乃至滅。如是應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苦集滅。此是滅苦集道。應如是知。
佛告諸比丘。菩薩於後夜分明星出時。佛世尊調御丈夫聖智。所應知。所應得。所應悟。所應見。所應證。彼一切一念相應慧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覺。具足三明。諸比丘。是時諸天眾中無量天子作如是言。我等應散香花供養如來。復有天子。曾見先佛成正覺時即作是言。汝等未可散花。如來當現瑞相。往昔諸佛成正覺時皆現瑞相。諸比丘。如來知彼天子思見瑞相。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如佛所證以偈頌曰。
煩惱悉已斷 諸漏皆空竭
更不復受生 是名盡苦際大梵天王勸請品第二十五
佛告諸比丘。如來初成正覺。住多演林中獨坐一處。入深禪定觀察世間。作是思惟。我證甚深微妙之法。最極寂靜難見難悟。非分別思量之所能解。惟有諸佛乃能知之。所謂超過五蘊入第一義。無處無行體性清凈。不取不舍不可了知。非所顯示。無為無作遠離六境。非心所計。非言能說不可聽聞。非可觀見無所掛礙。離諸攀緣至究竟處。空無所得寂靜涅槃。若以此法為人演說。彼等皆悉不能了知。唐捐其功無所利益。是故我應默然而住。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我得甘露無為法 甚深寂靜離塵垢
一切眾生無能了 是故靜處默然住 此法遠離於言說 猶如虛空無所染 思惟心意皆不行 若人能知甚希有 此法性離於文字 孰能悟入其義理 於多劫中供養佛 方能得聞生信解 不可說有說非有 非有非無亦復然 我昔無量劫修行 未得究竟無生忍 我於今者得究竟 常觀諸法無生滅 一切諸法本性空 然燈如來授我記 汝於來世成正覺 作佛名號釋迦文 雖於彼時已證法 今我所得方究竟 見諸眾生處生死 不知是法及非法 世間眾生有可度 故起大悲而度之 梵王若來勸請我 或當為轉微妙法轉法輪品第二十六之一
佛告諸比丘。如來於初夜時默然而過於中夜分安慰大眾令生歡喜。至後夜已喚五跋陀羅而告之言。汝等應知。出家之人有二種障。何等為二。一者心著欲境而不能離。是下劣人無識凡愚非聖所行。不應道理。非解脫因。非離欲因。非神通因。非成佛因。非涅槃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離。過現未來皆受苦報。比丘汝等當舍如是二邊。我今為汝說於中道。汝應諦聽常勤修習。何謂中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為中道。
佛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所謂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證苦滅道諦。比丘何等名為苦聖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蘊苦。如是名為苦聖諦。何等名為苦集聖諦。所謂愛取有喜與貪俱悕求勝樂。如是名為苦集聖諦。何等名為苦滅聖諦。所謂愛取有喜與貪俱悕求勝樂。盡此一切。如是名為苦滅聖諦。何等名為證苦滅聖道諦。即八聖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此即名為證苦滅聖道諦。
復告比丘。如是苦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比丘。如是苦集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比丘。如是苦集滅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比丘。如是苦滅證道。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復告比丘。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如是四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復告比丘。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如是四法我先不從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復告比丘。我先未見四聖諦。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正智未生。我從證見四聖諦法輪已。心得解脫。慧得解脫。不復退失。而以正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出梵音聲。如是梵音從無量功德之所成就。無量劫來修習真實。不假於師自然而悟。發是妙聲。語憍陳如等言。眼是無常苦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猶如腐草。雜土為牆危脆不實。如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憍陳如。一切法從因緣生無有體性。離常離斷猶如虛空。雖無作者及以受者。善惡之法而不敗亡。憍陳如。色是無常苦空無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由愛為水潤漬因緣眾苦增長。若得聖道證見諸法體性皆空。即能永滅如是眾苦。憍陳如。由彼分別不正思惟而生無明。更無有餘為無明因。而此分別不至無明。復由無明而生諸行。而此無明不至諸行。乃至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等為世間因。更無有餘能為其因。雖生諸法而因不至法。竟無我人眾生受者。舍於此身而至彼蘊。如理思惟無所分別。即滅無明。由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處滅。六處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若能如是於蘊界處了悟因緣。爾時得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如是甚深微妙之法。非諸異道所能了悟。
佛告彌勒及諸菩薩言。善男子。法輪甚深不可取故。法輪難見離二邊故。法輪難悟離作意及不作意故。法輪難知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故。法輪不雜斷除二障方能證故。法輪微妙離諸喻故。法輪堅固以金剛智方能入故。法輪難沮無本際故。法輪無戲論離攀緣故。法輪不盡無退失故。法輪普遍如虛空故。
彌勒。法輪顯示一切諸法本性。寂靜不生不滅。無有處所非分別非不分別到於實相升於彼岸空無相無願無作。體性清凈離諸貪慾。會於真如同於法性等於實際。不壞不斷無著無礙。善入緣起超過二邊不在中間。無能傾動契於諸佛無功用行。不進不退不出不入。而無所得不可言說。性唯是一而入諸法是為不二非可安立。歸第一義入實相法。法界平等超過數量。言語路斷心行處滅。不可譬喻平等如空。不離斷常不壞緣起。究竟寂滅無有變易。降伏眾魔摧諸外道。超過生死入佛境界。聖智所行辟支所證。菩薩所趣。諸佛咨嗟。一切如來同有如是無差別法。彌勒。所轉法輪體性如是。若有如是轉法輪者乃名為佛。名正遍知。名自然悟。名法王。名導師。名大導師。名商主。名自在。名法自在。名轉法。名法施主。名大施主。名善行圓滿。名意樂滿足。名說者。名作者。名安慰者名安隱者。名勇猛者。名戰勝。名作光。名破暗。名持燈。名大醫王。名療世間。名拔毒刺。名離障智。名普觀見。名普觀察。名普眼。名普賢。名普光。名普門。名端嚴。名無所著。如大地故名為平等。如須彌山王故名不動。成就諸功德出過世間故名最尊。達一切法故名無見頂。出過世間煩惱黑暗故名明燈。最極甚深難窮底故名大海。一切菩提分法寶具足故名寶所。無系無著心解脫故名無染。通達諸法故名不退轉。利益眾生不擇處故名如風焚燒一切煩惱故名如火。滌除一切分別煩惱故名如水。平等法界無中無邊無礙神通慧所行故名如空。除一切法障故名住無障智。超過世間眼所行境故名遍一切法界。身不染世間一切境界故名最勝人。名無量智。名演說世間師。名制多。名出世間。名不染世法。名世間勝。名世間自在。名世間大。名世間依止。名到世間彼岸。名世間燈。名世間上。名世間尊。名利益世間。名隨順世間。名一切世間了知。名世間主。名世間應供。名大福田。名最上。名無等等。名無比。名常正實。名一切法平等住。名得道。名示道者。名說道者。名超過魔境。名能摧伏魔。名出生死獲得清涼。名離無明黑暗。名無疑惑。名離煩惱。名離悕求。名除諸見惑。名解脫。名清凈。名離貪。名離嗔。名離痴。名盡漏。名心凈解脫。名智凈解脫。名宿命智。名大龍。名所作已辦。名離重擔。名逮得己利。名遠離生死結縛。名正智心善解脫。名善到一切心自在彼岸名到施彼岸名到戒彼岸名到忍彼岸。名到精進彼岸。名到禪定彼岸。名到智慧彼岸。名願成就。名住大慈。名住大悲。名住大喜。名住大舍。名精勤攝眾生。名得無礙辯。名與世間作大依止。名大智。名念慧行覺成就。名得正念正斷正神足通五根五力菩提分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名渡生死大海。名住彼岸。名住寂靜。名得安隱處。名得無畏處。名摧伏煩惱魔。名丈夫師子。名離毛豎怖畏。名無垢。名知者。名得三明。名度四河。持制多故名剎利。遠離一切罪垢故名婆羅門。破壞無明藏故名比丘。超過染著故名沙門。盡諸漏故名清凈者。持十力故名大力者。修身語意故名婆伽婆。是法王故名王中之王。名轉勝法輪名利益眾生。名不變壞說法。名受一切智位。名成就七菩提寶。名得一切法寶境界。名眾會瞻仰。名能調伏未調伏者。名善能與諸菩薩受記。名得七凈財。名成辦一切樂。名隨一切意悉舍。名與一切眾生安樂。名持金剛勝智。名普遍眼。名見一切法無障礙。名普智作大神通。名演大法。名一切世間無有厭足。名光大清凈。名一切世間親近者。名知眾生器。名大嚴。名有學無學圍繞。名普照。名大幢王。名遍光明。名大光普照。名無雜對諸問難。名無分別。名光明遍照。名甚深難知難見難解般若波羅蜜光明場。名大梵。名寂靜威儀。名成就一切勝行。名持妙色。名見無厭足。名諸根寂靜。名資糧圓滿。名得調柔。名得勝調柔寂靜。名諸根調伏藏。名如馴象王。名如清凈池。具足三十二相故名永斷一切習氣障。具足隨好莊嚴身故名最上妙色無上。丈夫調御士故名四無畏。圓滿十八不共佛法故名天人師。成就一切事故名身口意業無譏嫌。成就一切相清凈智故名空住。善能了悟諸緣起性平等故名無相住。於一切願求無染著故名無願住。舍離一切境界故名無功用行。真如法界虛空相無相智境界故名如語不虛妄語不異語。觀如幻陽炎所夢水月谷響鏡像故名舍阿闌若。舉足下足調伏眾生故名行步不空過。斷除一切無明煩惱愛故名法城。為涅槃因故名見聞皆益。超過欲界故名出淤泥。超過色界故名摧魔幢超過無色界故名建智幢。是法身智身故名出過一切世間無邊功德寶
而說偈言。
無處無戲論 無生亦無滅
體性空寂靜 轉如是法輪 不出亦不入 無因亦無相 一切法平等 轉如是法輪 如夢幻陽炎 水月及谷響 皆無有自性 轉如是法輪 入諸因緣法 不斷亦不常 遠離諸惡見 轉如是法輪 遠離於無有 非法非非法 本自不生滅 轉如是法輪 實際非實際 真如非真如 示諸法體性 轉如是法輪 眼耳鼻舌身 及意皆不實 體性空無思 轉如是法輪 以如是法輪 覺諸未覺者 一切法體性 我自已覺知 不從他覺悟 名曰自然人 得於法自在 故說為法王 知理知非理 故名為導師 隨應演說法 教化諸群生 能到於彼岸 故名為教主 為諸迷路者 演說真實法 度之於彼岸 故名無上師 以四攝及智 普攝諸世間 越生死稠林 故名為商主 於法無掛礙 故名法自在 轉於正法輪 故名為法王 名師名持法 名無上法主 亦名大德主 亦名戒願滿 亦名施無畏 亦名示涅槃 亦名能降伏 亦名能自解 亦名能悟心 智慧大光明 普照於一切 破無明黑暗 為世作醫王 能除煩惱病 善拔諸毒箭 名無上導師 有三十二相 具八十種好 身分皆微妙 隨順於眾生 十力四無畏 十八不共法 大乘勝牟尼 具如是威德 無上正法輪 如來勝功德 若欲廣說者 窮劫不能盡 佛智無有邊 廣大如虛空轉法輪品第二十六之二
爾時世尊告頻婆娑羅王言。大王。色是無常苦空無我。受想行識亦是無常苦空無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水泡不得久立。行如芭蕉中無有堅想。如所夢為虛妄見。識如幻化從顛倒起。三界不實一切無常。大王。有此國來為幾何時。王言。有此國來七百餘代。所領之王盡識以不。答曰。知吾父耳。佛言。世間須臾惟道可恃。應修來福無為空過。大王當知。如人生時。雖因父母而生其身。不由父母招其果報。善惡美醜先業所為。若造諸善命終之後。生天人中十方佛前。若造諸惡。命終之後生於地獄餓鬼畜生。一切諸法緣合即生緣散即滅。
大王當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王。無明滅故則行滅。行滅故則識滅。識滅故則名色滅。名色滅故則六處滅。六處滅故則觸滅。觸滅故則受滅。受滅故則愛滅。愛滅故則取滅。取滅故則有滅。有滅故則生滅。生滅故則老死滅。老死滅故則憂悲苦惱滅。大王。十二因緣盡坦然。無跡猶如虛空。分別本無逮得法忍。說是法時八萬四千諸天及人。遠塵離垢得法眼凈。無央數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方廣大莊嚴經 轉法輪品】基本就是阿含經有關經文的照搬,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般若中觀學也。
一切佛經,無倫大小乘,皆圍繞著四諦在掰,只是在深度和廣度有所不同。所謂小乘,是說給那些一心追求解脫輪迴的人聽的;所謂大乘,是說給那些已經明白解脫道理後捨不得解脫(如此至高無上的知識,如果我就醬紫走了,那剩下的人豈不是沒辦法出離輪迴了?)的人聽的
都是悟道後的境界,先經歷小乘,後是大乘,兩者是同一個事物的不同階段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道品。
推薦閱讀:
※遇到逆境時會有精神崩潰的體驗,但逆境解體之後又沒了,這是怎麼回事?
※我對明心見性這個詞有點了解了。大約是見道之意。但是我現在還是對證道這個詞語很迷糊啊!什麼是證道呢 ?
※佛教有哪些在常人看來極其嚴酷的修行方式?
※知乎提問、回答、點贊、感謝、關注、收藏、分享、邀請會不會使你迷戀功名?會不會增長你的所知障?增長貪嫉?
※「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是不是「方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