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現代音樂?特別是無調性音樂?

主要是關於和聲分析的問題

現代音樂中不管是模糊調性還是多調性還是泛調性,至少使用的和聲體系依然是傳統的體系,但無調性音樂實在是太多樣,勛伯格、武滿徹、梅西安、包括晚期斯特拉文斯基等等都各有特點,這些作品都可能是基於作曲家自創的音列、音階(或者音集)來創作的,也可能是其他的手法(我目前只知道這個)。

那麼拿到一個無調性作品該如何來分析?

如何找到這個完全陌生的體系中的規律性?

有沒有一些現成的手法或者通法可以參考?


卸腰。

純粹的無調性音樂的話,請讀阿倫·福特的《無調性音樂結構》。他的音級理論差不多是無調性音樂分析的基礎了。如果想要分析廣義上的「無調性」音樂作品,懂得他的這套理論,相當於是分析的基礎。

此外,你說得對,那些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寫作方式。如果你知道你分析的作曲家有自己的寫作方式,那就按照他們的方式來分析(比如勛伯格的各種序列構建方法,梅西安的有限移位音階)。如果一個作曲家或者作品沒有一個已知的固定的寫作模式,那麼就需要你自己去構建一個模式去分析它了。這其實可能也是音樂分析的最大意義之所在。用已有的模式來分析已知的作品,充其量只是一種學習,用原創的方法分析新的作品,從音樂理論的這個學術圈的角度來說,才是有「原創性貢獻」的。

至於題主問到的「如何找到這個完全陌生的體系中的規律性?」「有沒有一些現成的手法或者通法可以參考?」回到第一段,音級理論是基礎。然後,可以讀一些比較深入的音樂分析教程(我自己之前在國內的時候,所知的不錯的教材有彭志敏和姚恆璐的)。然後,當你想找獨創的分析方法的話,其實可以去讀一些出版了的中央院上音作曲系或者音樂分析方向的博士論文,可能對於你自己的分析和寫作在方法和思路上會有一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分析先鋒音樂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視角出發,但最基本的視角是要搞清楚作曲家的創作理念本身是什麼。例如勛伯格受德奧古典音樂的強烈影響,同時提出了十二音音列的理論,這就是分析他的作品的出發點;梅西安把自己的音高、節奏理念都寫在《我的音樂語言的技巧》里;武滿徹和斯特拉文斯基都受多種理念影響,需要具體分析。你不能對這些知識「完全陌生」還想去分析他們的作品。

也許你想如「分析」古典音樂一樣不管作曲家是誰、處於什麼時代來自什麼國家,只要按照調性和聲把和弦級別什麼的標記出來就萬事大吉——這種「分析」即使對於古典音樂也沒什麼價值,只是和聲教學的一種訓練而已。先鋒音樂則更沒有這種大一統的體系,唯一類似的也許是音級集合,只要是平均律的音高組織都能用它統一命名,但有時候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把那些知識變得不那麼陌生。


首先我認為無調性音樂是有規律可循的。推薦作者去分析一下類似的作品 如武滿徹,斯托克豪森等這些作曲家的作品 。你可以去看一下他們作品的曲譜,你會發現 其實已經不是傳統的五線譜了,由於五線譜也不能表達所有的信息,所以曲作者就會創造新的記譜方式甚至新的記譜法。當然,我們側重講怎麼去分析無調性音樂。按照傳統的作曲手法,我們可以有,如模進 倒影 逆行等等,分析作品的話,我們可以從調式調性 和聲 曲式等方面去分析。但是,隨著時代進步,作曲家們也一直在鑽研 怎樣突破自己的體系,不願意再滿足去寫大小調那些東西,他們想突破傳統。之後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就是突破,算是一個開端。說的通俗一點,寶寶我不想用那些幾百年傳承下來的手法,於是我自己創造一個新的體系,技法,做我自己的音樂,任性。

即使是這樣,做出來的音樂也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個人認為分析音材料或者叫動機其實是對作曲分析最有幫助的方法。一部作品,無論是古典還是現代的無調性音樂其實都是由一個又一個小的音材料,動機組成的。只要找到規律並且歸納出來 那麼歸納出來的就是所謂的(調性 和聲等 )。還有一種,我不知道是不是該歸納為無調性音樂的範疇,那就是偶然音樂。約翰凱奇是偶然音樂的創始人。偶然音樂也叫機遇音樂,就是你拿個骰子隨機擲出點數 那麼點數就代表音高,節奏,力度等信息,並最終用這種方式作出音樂。這種音樂我覺得更多的還是處於理論階段 ,更多是哲學方面的思考。我們中國的音樂家譚盾就是深受約翰凱奇的偶然音樂的影響。這偶然音樂肯定也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音樂,至於屬不屬於無調性音樂,有沒有規律可循,可以與朋友們討論。

上述所有內容僅個人觀點哈!


謝(口頭)邀~

然而自己答不出什麼乾貨,而且對題主的幫助也有限,我開個坑,你也姑妄聽之吧...

大多數現代音樂就是不能用聽感分析而已,但其他分析方式還是有效的...

有很多現代音樂有較為固定的規則...比如十二音音樂吧,你把音列看作動機,便可以用傳統的動機發展和變形(拉伸、倒影、逆行...等等)這種思維去分析,再如十二音音樂的特定規矩,例如不能出現調性感等,便可用作評判規則,然後曲式方面與傳統音樂也較為一致,我個人也會試著用樂曲架構去評判藝術價值的~

有些音樂雖然用了某種技法,但也會有著特定訴求...比如有些中國風十二聲,思路是用其中的五聲音階作為旋律,剩下的七個音作為伴奏...這種風格吧,便可以同時用十二音和中國風音樂作為評判標準,同時也可以評判這兩種風格的融合程度、讓步程度(有時候兩種風格的和聲與旋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衝突,你可以關注作者如何對這種矛盾進行拿捏)...推薦一下這個問題(陳其鋼的《京劇瞬間》里運用到了哪些梅西安的作曲技法? - 作曲家 - 知乎),梅西安的技法便算是挺現代的了,然後陳其鋼援引了梅西安的技法描寫中國傳統的京劇...回答該問題的多是大觸,可以以此作為分析這類音樂的例子之一...

這種評價方法應該可以引申到所有「自創規則」的音樂上...我聽說過這類概念但還沒碰到過實例,例子可能包括「只允許二度、增四/減五與七度的對位」等(這個只是聽作曲系的朋友說過,抱歉啊一時找不到更好的例子),這種的話可能對評論者的要求會更高一點,因為得親自試一下,然後才能對創作難度、與其他固有規則的融合度等進行評判...

還有一些「現代音樂」涉及到創意...這一類的評價標準不一,我講下自己的理解吧~很多時候這個作品的重點就是一個創意,而我們在這個創意公布幾十年以後再去審視,便容易低估作曲家,從而覺得「嘖這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嘛」。這就有點像看電影,如果你被劇透了,這部劇對你的精彩程度就降低了...但我們作為音樂的研究者不能避免地就是被劇透了的,所以審視這一類創意的時候需要帶一點點想像力,你需要去腦補:在作者當時的時代、當時的學院派思維是怎樣的,當時的大眾大概是怎樣的人群、有著怎樣的素質,而這個現代作品的「創意」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等等。這也算是我讀John Cage的《The Future of Music: Credo》的一些讀後感吧,你也可以讀一下以作參考...連接見:illinois.edu 的頁面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林俊傑的新專輯《和自己對話》?
如何評價李宇春新歌《1987我不知會遇見你》?
有什麼好的製作五線譜的軟體嗎?
樂理里規定五線譜中臨時升降號只作用一小節,為什麼許多譜子仍在在後一小節加上還原記號?
程池是誰?

TAG:現代音樂 | 作曲 | 音樂學 | 音樂評論 | 音樂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