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房房價就暴跌是怎樣一種體驗?求解?
潮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對於國人來說,房價只漲不跌似乎早已成為鐵律。但在過去二十年多中,有不少城市曾一度出現暴跌,讓我們得以一窺與泡沫共舞的代價。
1
溫州:多米諾骨牌式的踩踏慘案
第一個故事來自溫州,這是一場踩踏慘案。
作為一個素來以炒房團著稱的地區,溫州房價的大起大落,更能體現投機帶來的負面效應。
早在2010年,當北上廣深的房價還在1-2萬的區間徘徊時,溫州城區的房價就普遍超過了3萬元。
然而,2011年前後,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爆發,大量企業資金鏈斷裂,眾多小工廠跑路,引發踩踏效應,一時哀鴻遍野。
民間借貸就像是一個套環,一環套一環。無數企業和個人牽扯其中,只有有一個環節斷裂,整個多米諾骨牌形成連鎖反應,進而形成普遍踩踏,房價應聲而落,一蹶不振。
到2015年6月,溫州房價已經連續38個月環比下跌,均價從最高點的2.1萬元跌到最低點的1.2萬元,近乎腰斬。
直到2015年下半年,藉助去庫存的東風,溫州房價才有所回暖。然而,直到2017年9月,溫州的房價均價也只有1.85萬元,還沒企及2011年創造的高度。
這意味著什麼?2011年在溫州高位接盤的人,直到現在還沒回本。如果考慮這幾年居民收入與物價的漲幅,溫州房價暴跌所帶來的的財富效應,就不只是腰斬,而是破滅。
2
杭州:大跌過後,退房潮來了
第二個故事關於杭州,雖然遠遠稱不上崩盤,但房價下跌之後的社會反應,更有代表性,這些場景,未來有可能在某些城市再度上演。
經過G20的加持,杭州成為一線城市的呼聲日益高漲,當地的房價也是一路上揚。但在2008年,杭州房價卻一度出現大跌,無數人剛買完房資產就變成負值,有業主哭訴:「從沒想過房價也會跌這麼慘」。
當年,萬科杭州某項目開盤價約為10000元-12000元,且是毛坯房;然而不到半年,房價就跌到8500-9500元/平,且是清一色的精裝修。一套房子轉瞬損失20%,老業主們義憤填膺。
上百業主手舉橫幅,大鬧售樓處,要求退房。自然,萬科強硬拒絕,表示不可能接受無理的退房要求。
除了杭州之外,當年南京、武漢、濟南、東莞均出現退房事件。南京有業主送花圈奏哀樂大鬧萬科總部,廈門有業主在售樓處門前用大喇叭循環播放訴求,長沙有業主假裝割腕自殺要求退房……
2009年,四萬億橫空出世,房價重回暴漲渠道。一年前的退房聲,在當時就成了一個笑話。有人笑稱,如果當時真讓人這些人得逞,後面會不會再上演一場「萬科,還我房來」的大戲?
十年後的今天,杭州房價已達到2.7萬元/平,不知這些當初要求退房的業主作何感想?
未來,當房價出現調整時,會不會繼續上演「退房」的戲碼?
3
海南:中國房地產第一次大崩盤
第三個故事比較久遠,來自1990年代的海南,稱得上中國樓市真正意義的大崩盤。
今天應該沒有多少人還知道,海南當初也和深圳一樣屬於耀眼的經濟特區。
1988年,海南從廣東脫離成為獨自的省份,也成為中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建設的需求,政策層面的傾斜,讓海南一度成為堪比北上廣的存在。
「要掙錢,到海南;要發財,炒樓花」,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淘金者。鼎盛時期,這個只有600多萬人口的小島上,雲集了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平均每300人就對應一家房地產公司。
海南房價一日千里,從1988年到1991年,海口三亞等熱門地區商品房價格基本維持在1300-1400元/平方米之間,而1992年就躥升到5000元/平,1993年更是達到7500元/平的巔峰,兩年翻了三倍以上。
短短一年多,海南土地價格從1991年的幾十萬每畝,攀升到1993年的最高600多萬元/畝。
要知道,當時海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000多元,三年的純收入才買得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與之對比,1992年全國商品房均價只有995元/平,而北上廣深的商品房均價直到1998年都還在5000元以內。
顯然,這種場面不會持久。
1993年6月,面對樓市過熱,中央出台宏觀調控政策,限期收回違章拆藉資金、削減基建投資、清理所有在建項目,招招對準房地產市場。與此同時,國務院還宣布終止房地產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業。
釜底抽薪,一夜寒冬。海南房地產市場應聲而落,海南經濟亦進入斷崖式下跌。
大量房地產企業倒閉,無數人血本無歸。這些企業在海南留下了600多棟爛尾樓、18834公頃閑置土地和800億元積壓資金。部分爛尾樓長期得不到盤活,一度變為養豬場。
一時間,「天涯海角爛尾樓」成為海南的象徵。
1999年開始,海南用了整整七年時間,才將房地產庫存清理完成。直到2010年前後,在中國樓市暴漲的大背景下,借「國際旅遊島」國家規劃的東風,海口房價才重新觸及當初的高點。然而,很多人卻沒有機會享受這一「成果」了。
4
教訓:與泡沫共舞的下場
杭州、溫州、海南,在漫長的二十多年裡,究竟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教訓?
其一,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房價的上漲,既有合理因素,也有泡沫因素。合理的一面是,經濟高速的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城鎮化的推進,以及住房消費改善的需求;不合理的一面是,由於房地產具有刺激經濟和帶來土地財政的雙重效應,從而讓房地產有了綁架中國經濟的資本,也使房價獲得了來自於政府的隱性擔保,但這種擔保,只會讓問題進一步累積,讓風險不斷鬱積。
其二,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已經深入人心。正因為如此,所以在每一輪的上漲中,都會出現恐慌式的暴漲,房價一夜之間就可能蹭蹭上漲數十萬元。也因為如此,每逢樓市出現調整,房價出現下跌,總會出現以圍攻、打砸售樓處為特色的退房潮。接受得了漲,接受不了跌,這已經成為全民情緒,而這種情緒中,卻隱藏著混亂的因子。
其三,如果每一次樓市正常的調整,都被政策所挽救,那麼樓市風險就永遠得不到釋放。如果每一次救市最終都成了暴漲,那麼對於所有國民來說,就會形成一種「救市等同於暴漲」的錯誤預期,只會進一步加劇社會的恐慌。每個人都唯恐搭不上房價保障的順風車,都唯恐被時代所拋棄。
其四,沒有經濟基本面和人口流入支撐的城市,房價暴漲只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依靠人為控制土地供應帶來的暴漲,終究也會帶來暴跌。這是最值得今天的我們所警惕的。
微信公眾號房屋屋(its-home)
作為一個房地產從業人員我從來沒有建議任何一個人去買
包括並不限於以下:什麼花島什麼坡旁邊的碧什麼園
什麼產權式商務公寓等等愛護自己的電話號碼從良心做起。
------update-------我說號碼意思是不會向大家推薦不好的盤,避免最後被人逼問。聲明一下:
1.房子不是我買的,我也沒有參與過任何砸售樓處的活動,請認真讀完再來罵我;
2.我對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傾向性,只是客觀的描述。
========================以下是原回答===================================
我見過的暴跌可能是最快的:
2011年的9月底,我陪好基友去買了房,小區名字叫中海御景熙岸,就在楊高路外環那裡。買價大概是2萬2左右,他買完之後覺得神清氣爽,愉快的和女朋友過10.1去了。
過了10.1,這個樓盤突然再開了幾棟樓,搞了個什麼團購優惠,價格降到了1萬6多點,等於一下子跌掉接近30%。
這個消息一出10.1前買樓的業主們就炸了,後來的事情媒體上也報道過,大家可以自己百度一下這個樓盤砸售樓處的消息。
基友跟我說,聽到這個消息,他腦子裡嗡的一下,心如刀割:媽的,就這幾天,老子一輛寶馬7沒了!
那段時間他也沒有心思上班,天天請假,跟業主群里的人一起去維權,堵住不準那些想撿漏的人買降價後的房子,開發商好像讓這些人都是偷偷摸摸的半夜11點去買房。
找了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當時的盛況(侵刪):
現在,時間抹平了創傷……
香港人比較有資格講這個,不過由於出年比較晚,97時才十多歲,認識不深。。。
不過也說兩句,首先,剛需這回事是急升時才有,跌的時候就會少很多,暴跌就沒有剛需,97年香港還大談地少人多,樓價會一直升,一屋難求,98年想找個買家都難,完全沒有住屋問題,現在急升又吹起這個剛需了。
其次,泡沫榮景消失,對你未必有影響,但肯定會感受到,暴跌對整體氣氛影響很大,那時人人都不願消費,結業關門比比皆是
不過,話得說回來,現在由於房價高,租金升,物價一直漲,生活品質一直下降,人們同樣也不願花錢,整體消費力也是非常差,狀況也不見得有多好。這點看好樓價的朋友要思量,樓價再升下去,終有一天物價升幅會抵消樓價獲利。
問上個世紀的經歷過消失的十年的日本人,他們有些人直到現在還沒有還完房貸呢!任何東西,不合理就是不合理,泡沫就是泡沫,總會有破的一天。只是因為很多因素導致現在這種畸形的局面。
謝邀。
07年入手一線城市房子的人,都能夠感覺到08年跌到崩塌的感受,看著一排一排的中介關門,看著論壇里一片一片的哀嚎,捫心自問,幾十年的貸款到底還不還?這一生就著這樣虧錢還賣給銀行了?
那時候深圳的論壇裡面有一句話,意思就是反正是自住的房子,120萬和90萬有什麼差別,跌了也是住,廣受贊同,可見當時人心之無奈。
題目一眼就讓我想到了當時的情景,但掃了一下各種回答,基本上沒有觸及到這一感受最真實、影響最龐大、暴跌最直接的中國大陸房價下跌階段的。
所以逼呼的用戶群可見一斑,在這裡大家看看各種房產言論當拓展視野就OK了,切不要吵無意義的架。
更別信。
2016年9月25,在北京的大七環,河北涿州買了房,去年房價七千,這年被炒到一萬四,最高的有兩萬了。由於是剛需,怕再等更買不起,而且不想因為這事,跟女朋友對賭未來房價的漲落,兩三年後不管是贏是輸,這兩三年都不好過,所以就下手了。
首付有2/3是借的,第一年要還螞蟻借唄(17w)+房貸,每月將近一萬七;第二年要還借家人和朋友的錢(11w)+房貸,每月將近一萬。第一年只能靠女朋友來養活了,第二年可能會好過一些,只要工作穩定,房價平穩,甚或下跌不超過30%......(這要求是要有多低啊!!!)
一直覺得會降,就這兩年。
mark一下,等降的時候,再來說說感受。== 20161009 補充
沒想到來的這麼快,剛買了房,市場就開始變了天,儘管還沒降,但十一期間,二十多個一二線城市的限購,也是讓人看得心驚膽戰。在北京房產網站上,二手房一下子冒出了好多,但日交易量反而下降了。謝謝 @趙慧玲的提醒,自己之前沒有算的太詳細,又重新計算了下,壓力頓時大了好多,果然真相都是殘酷的!房子在涿州,挨著涿州市雙語學校,離高鐵站4.6公里,開車不到十分鐘。但沒有小區,就是臨街的兩棟樓,樓附近是各種小裝修公司,有那種小縣城那種特有的吵鬧。這個是我最不滿意的地方,但自己最終還是買了,仔細想了想,有下面幾個原因:
1. 為了跟女朋友和諧相處,讓期許更實在些2. 為了那個素未謀面,甚至都還沒提上議程的孩子3. 恐懼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房涿州的房價沒有變化,今天在公司辦理收入證明,聽聞人事部的同事,九月份也在涿州買了房,一萬六,聊起來,也是一臉無奈。同事跟我一樣,也不是涿州人。
「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對於剛需,又沒有資格貪婪的人來說,有的只是恐懼。
談談現在的感受,壓力每天從起床那刻起,都是實時存在,不管自己想與不想。會比以前更關注中國的經濟形勢,特別是房地產這塊,上網都會無意識的點進房產新聞頁面,都不知道是從哪裡跳進去的,特別是關於房價跌的新聞。鳳凰FM上以前訂閱的只有《鏘鏘三人行》,現在多了幾個講經濟的,因為那裡聊房子的比較多。
有時候女朋友也會假裝埋怨,我也會配合點懊惱,如果前幾年少跑幾個地方,存點錢,去年聽她的話,在涿州7000塊錢買了的話,現在就沒這些壓力了。前幾天看到一個活動,11月份騎車環台灣島的活動,線路特別好,價格也合適,分享到朋友圈,一幫騎友攛掇著讓我也組織一場,但我第一反應就是,去不了了,只能先緩緩。
開始關注理財了,基金、股票、期貨、保險、量化投資..... 儘管現在沒有閑錢做這個,但知道對未來有用,自己要有這個意識,前幾年就是缺少理財的意識,才會在一些大事上特別被動,包括媽媽兩年前的大病,以及這次倉促的買房。
十一七天,是畢業五年來,唯一一個沒有出去玩的國慶長假,在家,或咖啡館學習了七天,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的開發,基本了解了流程。跟朋友組了一個小團隊,有前端、後端開發、ios、安卓開發,在嘗試接一些項目,最近正在跟一個設計公司談,希望可以順利。以前也有這想法,但因為懶,一直沒有去做,現在有了驅動力,有些事情逼著自己把它從議程提到了行程。
暴跌還沒到來,也可能不會到來,但心情跟著房價起伏的體驗,正在慢慢感受。希望不要太糟,阿門~坐等幾年後,大家組團去砸售樓處。漲價嚷嚷著的也是各位,下跌了砸售樓處的還是各位。
坐標溫州。。
跌幅超百萬。。10年底看著每天瘋漲的溫州樓市,開發商坐地起價,每天過去都一個價,只好在新城區域購入一套准現房,周邊全是荒草,連個買水的地兒都沒有,購入價35000一平方。(&>_&<)
11年,民間借貸瘋狂。收樓的時候中介直接現場倒賣,被拉著問5萬2一平方賣不賣。
晚上回家做夢都在笑。。
我可以娶白富美啦,然而當年真是圖樣圖森破啊騷年。
12年開始。。民間借貸問題頻出,被司法拍賣的房子數不勝數,經過兩次流拍,第三次拍賣的價格簡直就是白菜價,溫州樓市開始暴跌,高價入市的房子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拿在手上不停的跌,賣又賣不了成本價。
14年的時候,我這個小區二手房價格普遍在2萬至2萬3一平方的價格。。
15年16年,因為城市建設利好,周邊成了市中央綠軸區域,現在周邊房價在2萬8左右。
然而對我而言,還是虧了不少。。轉一篇我的一個跑步的香港朋友寫的文章,已翻譯成簡體。
我當時看完覺得很有感觸,中國還沒經歷過陣痛,日本和香港都經歷過,一個亞洲金融危機讓多少人破產倒閉。不過最近幾年香港的房價也增長得很快,很多年輕人一直對買房看不到希望,社會上不少年輕人也是怨聲載路。但我想說的是,房價步步高升的海市蜃樓也許能繼續維持,也許明天就倒塌。切記,需要買則買,買不起就買不起,不要灰心,調整心態繼續前行,不要高槓桿去強求,更不要浮躁,也不要自暴自棄,且行且珍惜。
-----------------------------------------以下原文-----------------------------------------------
長文慎入。
想寫這篇短文很久了。我的目標讀者是一眾情緒病患者及康復者,與及身處這個價格長期是天價的樓市中,看不到希望的年輕人。
簡單的自我介紹,我1966年在香港出生,來自草根家庭,在公屋屋村的學校讀小學,僥倖地能夠考入名校拔萃男書院,完成了五年的中學教育。預科返回屋村的聖公會基孝中學就讀。大學考不上,只能在理工學院(當時仍未升格成為大學)吃力地完成了一個專業文憑課程。
畢業後,我的工作尚算順利。自知工作能力一般,野心欠奉。工作上的升遷·職位及薪酬,一直遠遠落後於同期畢業的同學。
出來工作後不久,便搬離屋村,與二姐及姐夫同住於私人樓宇的單位。 90至96年,省吃儉用總算儲蓄了四十多萬。當時樓價也不便宜,利息更達九厘之高。在高租金的壓力下,毅然以210萬,買下牛頭角得寶花園,一個約500平方尺的兩房單位。
不久之後,找到一份自以為穩定及薪酬不錯的工作。於97年聖誕節假期,沒有計劃之下去了將軍澳睇樓,並衝動地以350萬買下新都城一期一個同樣是500平方尺的兩房單位。原意是換樓的,可惜,事與願違。當我想賣掉牛頭角的單位時,便遇上香港樓市的最夢幻最不可思議的跌市,不足三個月,樓價便下滑約百分之50。
再者,50%這個跌幅只是數字上的假象,你就算願意割價求售,也找不到願意接貨的買家。
如此這般,硬著頭皮做了兩個單位的業主,一個單位自住,一個單位出租。 1997至2005年,情況是每況愈下。出租收到的租金由最高的7800,拾級下跌至最低時的4200。我的工資也由最高時的26000,反覆地下跌至最壞時的8500。
有工資原來已經不錯啦,2005年我失業了九個月。房貸迫不得已停了供款6個月,銀行自然不會客氣,通過法庭申請取回業權,並追收差價的欠款。
到底什麼是差價呢?這一代的年輕人一定不知道。我買的新都城單位售價是350萬,在銀行做按揭,借款是240萬。到2005年的時候,樓價已經下跌至150萬,當時欠銀行的差價是80多萬。
終於入正題了。我其實曾經是情緒病患者,有三次發病的經歷。病發時都遇上棘手難題,感受強大壓力的時候。
在收到銀行發出的收樓法庭文件時,我便病發了。生平從未遇到這麼大的一個難題,真的不懂如何去面對或解決問題。
最大的心理關口其實是自責,兩個單位不是我個人持有的。文件上,我是與二姐50/50共同擁有的,實際上我出資三分之二。我是罪魁禍首,是我建議換樓的,是我保唔住高工資的工作,工資一直下跌,甚至失業超過9個月。
想不通時,曾經想過自殺,以保險賠償來還債的。
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我決定自行安排破產。 2006年破產,2010年法庭發出了解除破產令。
2009年,我終於重新返回軌道,找到了政府的一份助理文書主任的長工。
現在,一切都像重新開始了。
四年前,我開始參與長跑運動,由10公里開始,進階至半馬拉松,再而進階至全程馬拉松。
最近,我想到了以跑馬拉松來比喻我的人生。
如果以平均壽命80歲作為馬拉松的終點,我跑到一半左右,我便無奈地被DQ取消資格了。 (破產時,身上已無分文。統計下來,一共虧損了約350萬。)我被迫返回起步點,重新作賽。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個遭遇是痛苦萬分的,我也沒有例外。
起初,我是完全欠缺動力的,明知怎樣努力也追不回之前損失的。
你試想想,跑一個馬拉松,跑到一半給大會取消資格。我相信大部分人早就放棄了,不會再跑下去。
幸運地,我接觸到長跑這項運動。我開始尋回動力,亦相信只要一直跑下去,一定會跑到終點,順利地完成比賽的。那怕別人花3小時一次過完成比賽,我中途被大會取消資格了,要重新起步了,花8小時甚至10小時完賽,我也會無怨無悔的,我只集中注意力,如何跑自己的比賽。
好了,要鼓勵一下所有現時仍在與情緒病搏鬥中的患者,你們要面對或解決的問題,你們今日未必有能力解決到。不過,希望在明天,你們有可能變得強大了,問題本身有可能自動消失的。只要不放棄,人生仍是有希望的。
對於那些望樓輕嘆,老是埋怨上不到車的年輕人,我的故事希望可以啟發到你們:有時候買不起才是運氣好呢!
共勉之。
確實啊,中國人到現在還沒有這樣的體驗。但可以假想一下,這樣的體驗爽不爽!畢竟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樓市,漲久必跌,跌久必漲。
以一個香港的購房者為例,故事是醬紫的:
「1997年的時候我買了一套價值742萬港元的房子,從銀行貸了667.8萬港元,可這間住宅到2003年就只值250萬港元了。」
在香港一家律師行工作的趙先生,最終由於無法拿出更多現金來彌補抵押品的價值不足,不僅房子被銀行無情收走,而且還欠下銀行200多萬港元。
明明保證月供按時交給銀行,銀行沒有實際損失,沒有違約呀。
但危險的種子就是這樣被埋下的。需要明白:貸款合同的違約條款里,可不僅僅包括不按時還款,還包括抵押物價值減少。
《銀行房屋按揭貸款合同範本》顯示:
抵押期間由於乙方(購房人)的過錯或其他原因造成抵押物的價值減少的,乙方應在30日內向甲方(銀行)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當的擔保。
否則,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提前清償相當於抵押物價值減少部分的本、息。
如果乙方既不提供價值相當的擔保又不提前清償等值的貸款本、息,甲方有權宣布貸款提前到期,要求乙方提前清償全部貸款本息。
房價腰斬,房沒了還惹一身債!
這次的例子是醬紫的:
劉先生2016年買下一套100萬的房子,首付30萬,貸款70萬。一年後,劉先生已經償還銀行本金1萬元,剩餘69萬元。
就在那時,房價像著陸失敗的火星車一樣,啪嘰一下,硬硬生生結結實實地砸地上了。這套房子市場價僅為50萬元。
好了,銀行這時候會給劉明白算一筆賬:當初借他70萬,是因為有價值不低於70萬的房子作抵押。現在,房子僅值50萬,但他欠銀行69萬。所以,請補齊抵押不足的差額19萬(69-50)。
要麼,劉先生拿出19萬存款,做提前還貸;要麼,劉明白有個祖傳老古董,價值不少於19萬,抵押給銀行。
劉先生這回是可犯糊塗了,當初為了買房把積蓄都掏光了,而家裡最值錢的古董是iPhone4S,上哪去湊19萬呢?
銀行連一聲不好意思都不說,「啪」一鎚子就把房子拍賣了。一般說,拍賣價肯定比市場價還要低。市價50萬的房,銀行拍賣了40萬,劉先生不僅首付白交了、啥也沒撈著,還欠了銀行29萬(69-40)!
所以知道房價暴跌得厲害了吧!
必須mark下,過一陣子過來看看
杭州有段時間房價跌幅比較大,差不多一個月跌了千分之一這樣,然後就有人組織房鬧去拉橫幅砸售樓部,我們這邊的警察蜀黍就分析說,這些人砸售樓部,有的是真的砸,有的是開發商和政府僱人演戲,凡是打砸現場沒有武警特警等出現的都是演戲,特別是拉橫幅,是很敏感的事,必須向街道和派出所備案,如果不備案,不打招呼,蜀黍必然不請自來。
有人問千分之一的跌幅比較大是什麼意思,這是2011年CCTV新聞里的台詞,新聞稿就是這麼說的,第一天新聞說,我們的調控非常有效,杭州下跌了0.1%,第二天新聞說,杭州有人砸售樓部,就是這樣的。
剛需隨時都可以買——這在知乎似乎才是買房的正確打開方式,事實卻完全不是這樣。
記得13國內的房價也是一陣子瘋漲,畢業沒多久的我有點坐不住了,年底,拿著父母的贊助,還有工作存的一點積蓄在中部某二線付了個首付買了個小三房,第二年大家也知道的,房價下半年開始跌,全國很多城市都是,北京深圳有些小區跌的也挺厲害,我們那個小區從年中到年底跌了30-40%左右。不過半年時間,總價跌了20多萬。這時候就會好懊惱,20萬我那會1年也就10萬的薪水,不吃不喝2年。。這樣一想情緒的波動總會有的,儘管現在漲回來了,但是以後類似的決定會更謹慎吧。現在哪怕拿著一筆首付的現金頭寸,我也是沒那麼大膽敢在北上廣深去貸款幾百萬買房。無它,以現在的收入水平,20萬是很容易就賺回來,但是如果房價波動100萬,200萬,我想又得鬱悶好幾年吧。
總之就是莫跟風,現在知乎上各種唱多房價的,很大一部分是別有用心的中介吧,買房子量力而行,現在都沒買的也就沒必要急了不妨多看看,一定要買的好好評估下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做好貶值的準備,畢竟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作為一個房地產從業人員,我從不建議普通家庭購買非生活所在城市以外的所有類型房產。並不建議他們購買所在城市的所謂新區的任何類型房產,以及其他區域的,酒店式公寓、商鋪(包括底商)、寫字樓等一切非住宅項目。至於雀叔說的什麼花島,什麼碧某園在穆斯林國家做的,有多遠離多遠。小老百姓就買正常的住宅,別想太多,其他的你玩不了的。
08年房價腰斬,而只有07年買房的人才有資格說體驗。
體驗就是,你看最後漲回來了嘛!再往上數就是90年代海南開始的樓市崩盤,那時候我們年紀還小。最後結果還是漲回來了。Mark一下,剛買廣州番禺,希望不要來回答
現在是2017年8月28日,七夕節,嗯,你現在到國內任何一個一二三四線城市買房(在我看來國內已經沒有被低估的地方了),後面都大概率會體驗跌價的感覺。。
12年深圳被砸過售樓處,14年杭州被砸過售樓處,08年很多地方被砸過售樓處。
你們啊,房子一跌就惡意觀望,然後人家買出個新高以後很多人就進去買買買了,然後還跟你說不會跌。
這次我也不清楚什麼時候又要砸售樓處了。當所有人都在瘋狂,都認為終點在銀河中心,你終於忍不住了,買了,房價必然暴跌
推薦閱讀:
※如果給女生一萬塊錢,讓她變美,女生們都會做什麼讓自己變美呢?
※求大神告知做超短如何賺大錢?
※拿閑錢做投資,選擇了現貨原油,老師說賺錢很快,結果虧了很多,讓我加資金,能不能再做了?是不是遇到騙子了
※貴金屬投資適合哪一類人?真正的有錢人會做這個嗎?
※如何購買、投資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