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中字和紙的發音除音調外有什麼區別?
01-08
謝邀。只看粵語拼音的話。「字」粵拼zi6,「紙」粵拼zi2,即認為這兩個字,只有聲調之差。對於一般學習者或母語者,知道這個就可以了。
不知道題主是發現了什麼而問這個問題?
「字」和「紙」,在宋代《廣韻》里分別是從母字(擬音為舌尖前音)和章母字(擬音為舌面前音),也就是說,兩者的聲母是不同的,「字」字的聲母擬音相當於漢語拼音里的「平舌音」(濁音清化),「紙」字的聲母擬音相當於漢語拼音里的「聲母J」。(擬音僅供參考)隋《切韻》和宋《廣韻》聲母表裡:精組:精、清、從、心、邪,共五個聲母。莊組:莊、初、崇、生、俟,共五個聲母。章組:章、昌、常、書、船,共五個聲母。
後來的三十六字母,莊組和章組合併成一個照組,而精組還是精組:精組:精、清、從、心、邪,共五個聲母。照組:照、穿、牀、審、禪,共五個聲母。維基百科「中古漢語」詞條:晚清陳澧寫了《切韻考》,介紹分析《切韻》的體系的一種新方法。當時《刊謬補缺切韻》尚未見世,因此他研究的其實是《廣韻》。他運用系聯法來分析反切上字,發現三十六字母與《廣韻》聲母系統的差異,如正齒音「照、穿、床、審」在《廣韻》中各分為兩類。
最後,一般認為《分韻撮要》里,
精組:精、清、心,擬音為[?][??][s]。照組:照、穿、審,擬音為[?][??][?],這組音,聽感上是有翹舌感,在當時,可以視精組和照組有平翹舌對立。古漢語、中古漢語等宋元以前的漢語分了平翹舌嗎? - 荷達的回答結論:如果題主真的要糾結這兩個字除了聲調還有什麼區別?那區別就是聲母。「字」粵語拼音zi6(陽去),國際音標[?i?],漢語拼音zi4(去聲),國際音標[????]。「紙」粵語拼音zi2(陰上),國際音標[?i??],漢語拼音zhi3(上聲),國際音標[t?????]。然而,一般認為現代廣州話已經沒有了這種對立(也許是因為舌叶音的發音部位靠前,可能變得很弱,弱得不成對立),要是真的按照原本的精照來讀,也只是個人行為,至於其他粵語使用者,則幾種可能都有(兩字全讀精、兩字全讀照、兩字精照對調錯誤、兩字精照讀對)。
題外話:對於這兩個字,粵語和普通話賦予它們的聲調是一致的,「字」字普粵均為去聲,「紙」字普粵均為上聲。而粵語聲調分陰陽,則是跟聲母的清濁有關。中古漢語里全濁或次濁聲母字,在粵語里聲調多數為陽聲調(陽平、陽上、陽去、陽入)。中古漢語里全清或次清聲母字,在粵語里聲調多數為陰聲調(陰平、陰上、陰去、陰入)。【極速煉成粵語拼音,點擊:全新粵語拼音速成法(611次聲調辨析) - 荷達的文章 - 知乎專欄】推薦閱讀:
※「平假名」、「片假名」中的「名」字,在粵語中應該怎麼讀?
※能否請各位推薦一冊適合訓練讀音的粵語字典?
※粵語歌近幾年式微的原因是什麼?粵語歌市場該怎麼發展呢?
※為什麼粵語歌用普通話唱不好聽?
※為什麼「我甘於當副車」和「今天想車你回家」中的"車"的粵語發音不一樣,還有沒有其他的字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