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觀音叫觀音?

觀音為什麼叫觀音,意思是什麼?


觀不是看,觀的繁體字是「觀」。觀和看是不一樣的。

觀的造字是雚和見,我想古人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像雚鳥一樣看見。

雚是一種鳥,有一雙炯炯有神的、極其厲害的眼睛,不用看雚鳥本身,看字形都看的出來。

觀的造字本義可能是為了強調這種觀察能力像雚鳥一樣厲害。

觀察力和視力是不一樣的,這就是觀和看的差別。

倒回來說觀音,觀音是說對音的觀察力。

根據 @如初 的答案里,也可見得到佐證。

「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也能說明觀音是指對音的觀察力。

為什麼不說聲音?因為聲和音是不同的,要觀的是音,不是聲,所以叫做觀音而不是觀聲。這裡不表,有興趣的,我以前有個關於古琴的答案,可以翻來看看。

《楞嚴經》裡邊似乎有說過一個修行方法叫做「耳覺圓通章」,是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方法,觀世音菩薩當年是坐在海邊,聽潮水的聲音,而成道的。

具體我沒讀過《楞嚴經》,這段是聽來的,如有錯誤,請指出。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過觀音的體驗,湊巧我略有體驗。

稍微描述一下自己的體驗以及體驗的關鍵,諸位可以自行一試,就能明白什麼是觀音了。

曾經在靜坐的時候聽聲音,結果發現很難聽到所有的聲音。

當聽到一個聲音之後,大腦就開始活動「這是什麼聲音?在哪裡發出的?」等等等等。當大腦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就錯過了其他的聲音。

這如同我們坐在一輛正在高速運動的車上,如果把眼睛的焦點放到路邊倒退的某一顆樹上,就一定會錯失其他的樹,在運動的情況呀,我們無法看清楚所有的樹。

後來通過練習,不斷的放鬆意識,慢慢的大腦的思維越來越少,當思維幾乎停止活動時,就發生了一些很奇妙的體驗。

聲音像一個過客,來了任你來,不迎,只是聽到了而已;去了任你去,不送,也只是聽到了而已。於是,這些聲音從耳朵里,身體里穿過。

在這種不迎不送的狀態下,我發現自己居然能聽到如此多的聲音。

同一秒鐘的蟬鳴聲、小孩嬉戲聲、狗叫聲、倒茶聲、燒水聲、汽車聲、風聲、凳子發出的吱扭聲、電車的鈴鐺聲、等等等,盡入我耳,卻不混在一起,各是各的。

不僅如此,左邊的、右邊的、前邊的、後邊的、上邊的、下邊的、遠處的、身前的等等聲音,也能同時聽到,卻不混在一起,各是各的。

不僅如此,而且我能聽到從很遠地方傳過來的聲音,甚至有些很細微的平時不可能聽到的聲音。

不僅如此,我還能在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感覺到這些聲音跟我身體內產生的振動和共鳴,有些在頭頂,有些在左臂,有些在右腿,有些在胸腔,有些在腹部,有些是舒適的、有些是不適的等等等等。

不僅如此,我還可以根據聽到的燒水聲來判斷,這壺水燒到了什麼程度,可以根據聽到的注水聲,知道這壺茶泡的好不好。

我理解,這就是觀音。

有過這樣的經歷之後,我相信一定有人比我觀的更多,觀的更遠,觀的更全面。

若能有一天,能夠觀盡世間所有聲音,而且從這些音里知道一切的一切,這就是我理解的「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境界。而你我,都可能成為觀世音菩薩。


無盡意菩薩問了和你一模一樣的問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an3)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che1 qu2)、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fang3),漂墮羅剎(cha4)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chou3)械枷鎖,檢系(xi4)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ji1)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具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wei1)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chen1)恚(hui4),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勢於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勢於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fou3)?"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pi2)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se4)、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ta4)婆、阿修羅、迦(jia1)樓羅、緊那羅、摩睺(hou2)羅伽(qie2)、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ying1 luo4),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而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憫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憫(min3)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ta4)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hou2)羅伽(qie2)、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憫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ji4)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chong2)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xing2),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凈願。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zhao3)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螈(yuan2)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掣(che4)電,降雹澍(shu4)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xi1)令滅。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shu4)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爭(zheng1)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hu4)。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

"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nou4)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諸佛菩薩的名稱具有非常甚深的因緣,千百萬劫前就被佛的金剛語親自授記了,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以智慧的結晶而形成了這樣的名號。

觀音菩薩的名號也是如此。

首先來看《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

爾時寶藏如來複作是念。如是等無量眾生。已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今當與各各授記。並為示現種種佛土。爾時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名不失菩提心。以三昧力故放大光明遍照無量無邊世界。皆悉令是轉輪聖王。及無量眾生等。見無邊諸佛世界。爾時十方無量無邊諸餘世界。其中各各有大菩薩。蒙佛光故以佛力故。各各悉來至於佛所。以己所得神足變化。供養於佛及比丘僧。頭面禮足右繞三匝。坐於佛前欲聽如來為諸菩薩受佛記。

寶藏如來開始授記。

是時太子聞是語已。答梵志言。我今觀於地獄眾生多諸苦惱。人天之中或有垢心。以垢心故數數墮於三惡道中。復作是念。是諸眾生以坐親近惡知識故。退失正法墮大暗處。盡諸善根攝取種種諸邪見等。以覆其心行於邪道。世尊。今我以大音聲告諸眾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盡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暗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舍。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眾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白佛言。世尊。我今復當為眾生故。發上勝願。世尊。我今若能逮得己利者。願令轉輪聖王。過第一恆沙等阿僧只劫已。始入第二恆沙等阿僧只劫。是時世界名曰安樂。大王成佛號無量壽。世界莊嚴眾生清凈作正法王。是佛世尊於無量劫。作佛事已。所作已辦入無餘涅盤。乃至正法住時。我於其中修菩薩道。即於是時能作佛事。是佛正法於初夜滅。即其後夜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白佛言。惟願世尊為我授記。今我一心請於十方如恆河沙等現在諸佛。惟願各各為我授記。善男子。爾時寶藏佛尋為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薩道時。已有百千無量億那由他眾生得離苦惱。汝為菩薩時已能大作佛事。善男子。無量壽佛般涅盤已。第二恆河沙等阿僧只劫後分。初夜分中正法滅盡。夜後分中彼土轉名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無量無邊。安樂世界所不及也。善男子。汝於後夜種種莊嚴。在菩提樹下坐金剛座。於一念中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九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劫。般涅盤已正法住世六十三億劫。

可以看出,在久遠之前,太子行菩薩道時為就已經得蒙寶藏如來的授記,得觀世音名號。

以上宣說了菩薩由宿世悲願而得名。

接下來看《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這一段可以看出,當時有佛,佛號為觀世音。觀音菩薩還在修行時,與觀世音如來前發願。我們再往下看: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凈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凈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凈本根。所游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世尊彼佛如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這裡我們也能看出觀音菩薩名號的由來。

而這說明了菩薩修四自利而得名觀音名號。

最後我們再看大家比較熟悉的《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是從菩薩證果利他的方面宣說的。

具體地說,「觀」是主體的妙智,始終如一;「世音」是客體的境界,有著前後的不同。就其因中自利,「世音」可指菩薩所具的「聞性」;就其果上利他,「世音」特指所聞一切眾生的稱念祈求之音。合而論之,每一名號同時兼具了悲智、因果的雙重義蘊。這正符合了菩薩道的基本原則;修自利之功德,是為著圓成利他的事業;做利他的事業,是為著莊嚴自利之功德 。


石窣堵波西渡大河三四十里至一精舍。中有阿縛盧枳低濕伐羅菩薩像(唐言觀自在。合字連聲。梵語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威靈潛被神跡昭明。法俗相趨供養無替。觀自在菩薩像西北百五十里至藍勃盧山。山嶺有龍池。

《大唐西域記》卷三

為什麼玄奘大師不把它翻譯做「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為什麼不這樣翻譯呢?因為《心經》所說的這種菩薩境界,並不是用在觀察別人身上嘛!「觀世音」是要觀察世間眾生心聲的,但是「觀自在」卻是要觀照自己的自在心欸!可以現前觀察自己的真心本來就自在,這才是「觀自在」的真正意旨啊!

可是,當年我過了牢關的時候,我卻作了一個對子:「真心清凈,不觀自在。倒駕慈航,常觀世音。」

大家都說「觀自在」我卻說:「你就是不去觀祂,祂也是自在的啊!」

我這個對子所說的自在,卻與剛才所說的自在不同意思;是說祂不必依靠任何他法,就可以自己存在,所以才能永不滅失。意根末那識,得要依靠這個第八識真實心,才能存在及運作;意識知覺性,得要依靠意根、五色根、第八識心、法塵,才能生起現行存在,祂不能離開這些法而自己存在,所以都不是自己本來就在的心。

但是這個第八識如來藏心,祂才不理會你有沒有在觀看祂;不管你觀不觀祂,祂始終都是自己存在不壞的,所以說祂才是真心。而祂本來就是清凈性的心,不管你去不去觀看祂,祂一直都是清凈自在的,所以說「真心清凈,不觀自在」。這個心的自在的意思,是說祂都無所謂都隨緣應物,祂很自在。而我所說的自在的另一個意思就是說:祂本來自己就在,都不必依靠別的法而存在,這就叫做自在。所以我說:「真心清凈,不觀自在」。

然後下聯是「慈航倒駕,常觀世音。」這上下聯是分從理體及事相上來說的。理體是「真心清凈,不觀自在」,從事相上的另一面來說,則是:觀世音菩薩祂是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回來做菩薩,來擁護佛法,來利樂有情。所以,祂是倒駕慈航,常常要觀聽 娑婆世間的眾生心聲;眾生是這麼痛苦,所以觀世音菩薩總是在觀察要怎麼救他們。這個就是觀自在跟觀世音的真正意思,一個是從理體上說,一個是從事相上說。

如果再要從理上來說觀世音菩薩,而不是從觀世音菩薩在救度眾生的事相上來說的話,也可以這麼說:菩薩的理體就是自心如來藏,祂可以觀聽五陰眾生的心聲,絲毫都不會遺漏,所以稱為觀世音菩薩。真悟的人,聽了我這一句開示,都會認同的;但是悟錯了的人,大部份人會誤會我這一句話的意思。

那麼!這樣一來,「觀自在菩薩」的密意,就已經告訴你了!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真心、也有妄心,妄心是了知及思量性的七轉識啊!真心就是第八識啊!這樣真妄心和合運作中,本來自在的那一個心才是心啊!能觀的心永遠都是心啊!

《心經密意》摘錄

兩種說法供參。

南無佛法僧


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vara),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唐代時避諱唐太宗李世民 所以改為觀音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avalokitesvara,這個詞的翻譯是看怎麼分組。ava(下)+loka(世界)+ta(那)+svara(發聲)就是 下世那音,avaloketi(看)+svara(發聲)就是觀音。邏輯比較嚴密的當然是第二種,所以使用的比較普遍。若是想兩全其美,自然就是觀世音,屬於無可奈何的方法了。而觀自在這個名字是這樣的avaloketi(觀)+vara(自在,最上,人中優者=佛),就是觀自在,也是觀佛,是玄奘法師的譯法。這個分法類似於世自在王佛lokesvara,也就是阿彌陀佛的老師。這麼看來,也許阿彌陀佛的老師應該翻譯成世音佛也可以吧……


「觀」與「照見」相似。例如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拿把電筒指到哪塊看哪塊。叫看。太陽出來照天照地叫觀。蟲子在地上爬。爬到哪兒看到哪兒叫看。鷹飛於高空一覽無遺。叫觀。觀是無一遺漏的全面洞徹。比如我們心裡無聲地默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他能觀到。若用聽就聽不到。所以古德特別翻譯叫「觀」世音菩薩。


觀音當大慈,勢至當大智,維摩者凈名也。哈哈,不可說不可說。


推薦閱讀:

如何做到不見眾生過?
有哪些證據能表明大乘佛法是佛陀所說?
你相信緣分嗎?

TAG:菩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