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周厲王?


稅收制度改革者-姬胡

應該是個改革失敗者,初期有些成效、軍事實力有提升,對諸侯政策強硬,否則不會連楚王都感到懼怕,撤銷了自己三個兒子的王號。

以下內容節選自《西土史話》

1978年陝西扶風,一件巨大的青銅器《?(hú)簋》帶著周厲王的「決心書」重現世間。「橫致朕心,施於四方」,「胡作將從鼎彝寶簋」,「用令保我家、朕位、胡身、阤阤降余多福,宣導訏謨遠猷」。用白話演義:「給祖先鑄個簋玩兒,求你們多多保佑。雖說我姬胡繼承了先祖文王的偉大事業,但前幾任實在太不爭氣了。祖先開眼賜予我IQ,保佑我改革成功重振王朝」。這是周厲王的內心獨白。一個銳意改革的孤家寡人,面對父親周夷王留下的爛攤子,再加上身邊一群陽奉陰違的權臣,只能孤獨地向祖先祈求力量和勇氣。

周初實行的分封制讓老姬家成功地一統天下。但是你想想,土地就那麼大,分來分去天子手裡的資源可就越來越少,到了西周晚期,都快維持不下去了。咋辦呢?周厲王橫下一條心,決定改革。先從改革財稅體制入手,把財政搞上去。《周本紀》載理財高手榮夷公出了個主意——「壟斷經營」,宣布全天下的山林河流統統收歸國有(王室所有),誰要使用都得交使用稅。這樣一來天子兜里有錢,腰桿硬了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不聽話的夷狄了,《晉侯蘇鍾》銘文「惟王卅又三年,王親遹省東國南國。率乃師左周鑊,北周□,伐夙夷」,記錄了周厲王三十三年來親征東國、南國的光榮事迹。

國家倒是蒸蒸日上了,可老百姓卻「民不聊生」了。你想,誰不得經常上山砍柴、下河洗澡呢?以前全是免費的,現在都要繳稅。於是國人紛紛在背後「謗王」,罵厲王「好利」。厲王也不是善茬,「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搞了個特務組織,暗中監視,發現誰表達不滿就把誰幹掉。霎時間恐怖氣氛籠罩了國都,「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據說路上熟人碰面都不敢說話,只能用眼神交流。厲王成功控制了輿論,很是得意:「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可召公勸諫:「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潰」,說堵百姓的嘴就像堵洪水,搞不好是要潰壩的。果然讓他說中了,「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於彘」,國人暴動,攻入王宮,厲王逃到彘(zhì)(山西北部)這個地方去了,再也沒能回來。由於操之過急且方法失當,雄心勃勃的改革者周厲王被扣上「好利,暴虐侈傲」的高帽子遺臭萬年,只有《?簋》上那篇決心書還在孤獨地傾訴著。

改革天子被趕跑了,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西周進入了「共和」時期,史書上有倆版本兒。《周本紀》版「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竹書紀年》版「厲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孰真孰假不重要了,關鍵是西周錯失了改革的最後機會,王權衰落權臣當道加速了王朝的解體。


報大王知!有一庶民屌絲公然在知乎妄議大王!

王曰:斬!


厲: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


國學資訊 - 周厲王改革何以夭折 -

  厲王為了確保「革典」的進行,採用粗暴手段對付反對派,「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史記·周本紀》)。衛巫手下的人散在京城中監視在公眾場合發表議論的「國人」,衛巫本人及其親信則在宮廷周圍監視官吏中敢對新政提出不同意見的人。高壓手段取得短期效果,國人敢怒不敢言,「道路以目」。周厲王十分得意,自以為「吾能彌謗矣」。召公看到普遍積怨潛在的政治危機,勸告厲王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必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國語·周語上》)周厲王不聽,繼續倒行逆施,終於引起「國人暴動」。厲王的簡單、幼稚、粗暴的做法無異於自殺。

  社會改革涉及社會各個層面,沒有普遍共識的改革很難成功。利益格局調整勢必引起不平衡,不滿意,「謗王」是貴族、官吏和民眾對「革典」的正常反應。理智的做法應該立足於解放思想,微調漸進,先易後難,順勢而為。不同意見未必都是錯誤的,對「謗王」應該虛心聽取,分類疏導,化解怨恨,以高壓對待勢必導致群情激憤。厲王充當朝野公敵,簡直就是找死。


墨翟《墨子》:「暴王桀、紂、幽、厲,兼惡天下之百姓,率以詬天侮鬼,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身死為僇於天下,後世子孫毀之,至今不息。」


推薦閱讀:

歷史上存在通過詩朗誦折磨囚犯的刑罰嗎?
古代的醫患關係是怎麼樣的狀態?
《歐陸風雲》中,一個金錢單位的購買力是多少?它等於多少佛羅林金幣?
如何閱讀文明6的宣傳片?
中法交換氫彈技術是什麼情況?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政治 | 歷史人物 | 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