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好?
題主要掐別找我,去找豐子愷去。
好像來得有點晚。我的結論:1.字形和結構的簡化是漢字必然的發展趨勢,簡化字是必不可少的文字改良措施。2.繁體字一無是處論和繁體字優越論一樣是反智的。3.從文字的應用效果看,字形的過度簡化會帶來更複雜卻難以被察覺的問題。關於簡體字的優越性這裡用不著說了,簡體字對於提高普及率和降低使用難度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下面說的是漢字簡化會帶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字形的簡化不可避免的破壞了漢字基本結構的穩定性,從另一個方面增加了漢字學習和使用的難度。換句話說,簡化字從某種意義上也是繁化。這似乎很難以理解——簡體字明明減少了單個漢字的筆畫數量,為什麼反而成了繁化呢?這裡說的當然不是字形的繁化而是漢字構成要素的繁化。
以上問題很早就被文字學專家們所認識到,下面摘錄當代兩位古文字大師對於這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
漢字的總數雖然號稱有十萬之多,十分龐大,但其基本字元的總量是有限的。漢字用有限的三百多個基本字元去生成無限多的漢字,既能體現漢字之間的區別,又能減輕人的記憶負擔,表現了漢字的優越性。漢字是一個嚴密的系統,不容隨意去破壞它。在楷書早已成熟的今天,不能為了減少一些漢字的 筆畫,而去破壞字理,去增加基本字元的總量。......使得原本就是巨無霸的基本字元變得更加繁難,這是很不應該的。
——黃天樹《說文解字通論》
從歷史上看,對於漢字的發展,字形的簡化是不可缺少的,改善文字功能的字形繁化也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只重視前者的作用而不重視後者的作用,是不妥當的。如果古人把字形的表意,表音功能放在無足輕重的地位,絕對排斥字形繁化,漢字里的記號字就會大大增多。記號字的字形跟字音,字意都沒有聯繫,掌握起來要比掌握合乎規律的形聲字和表意字困難得多。在我們使用的漢字里,記號字已經佔有不算小的比例了。如果這種字大大增多的話,漢字勢必成為非常難掌握,甚至根本無法掌握的一種文字。
——裘錫圭《談談漢字整理工作中可以參考的某些歷史經驗》
簡化字帶來的問題就是這樣。
至於有的答案提到的簡體字與金文相像的問題,我想說情況和你所認為的完全不同。簡體字「氣」本身就是依據金文和戰國文字的「氣」所作,這是一種恢復古代字體來達到簡體目的的做法,同樣的情況還有簡體字「雲」等。不過這種字數量很少,很難拿來證明「簡體字與古代漢字的傳承關係」,相反,這倒可以提醒我們古人對漢字字形並非採取一味簡化的態度,很多文字在演變過程中甚至被刻意繁化了,這正是由統一漢字基本字元和構字字理的需求。綜上,漢字簡化是必要的,但一味執著於字形的簡化而不顧字理統一無益於漢字發展,希望各位能夠理性地認識漢字簡化問題。當然,如果你關心的不是漢字的應用和發展而是意識形態對立和不同立場的相互爭鬥,當我啥也沒說。還是那句話
輸入法支持繁簡體轉化之前
就沒這麼多裝逼的
也就是現在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不太需要寫字了。。。
要不然哪兒有這無聊的爭論。。。。結論:簡體字雖不完美,但繁體字並不比簡體字更優越。
1,漢字簡化方案中95%以上的字體都可以在康熙字典里找到,而不是空造的,剩下5%取自草書字體,比如葉葉。所以說妨礙文化傳承這個梗可以省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簡化字方案原則:「述而不作」。而不是你們想的「把文字往死里搞得簡單方便我們文盲書寫」。真以為TG都是文盲呢?蠢成這樣上知乎?
順便科普:草書也不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草書和楷書一樣有自己的系統,所以根據草書簡化也根本不能算「亂簡化」
2,漢字簡化不是TG一家在做,台灣人民心目中的親爹日本也簡化了,實際上當年想起來要簡化是台灣人民的親親爹民國政府受到了日本的啟發才著手的,只不過兩國用的不是一個簡化方案罷了。
3,以99%的中國人中文水平(識字量4000-10000),討論繁簡字是個笑話,沒資格對錢玄同方案指指點點,你們實在想討論可以去討論討論二簡字。
4,簡體字也不會像「宣傳的那樣」迅速減少文盲,由於簡化後一些部首的錯亂,學中文會產生一種「難以舉一反三」的難度,比如葉蝶碟本來是一個聲部的,簡化後葉要單獨記。
所以一般都是台灣人看不懂簡體字,但鮮有大陸人看不懂繁體的。
5,簡化字的初衷根本不是減少文盲數量,民國時期就開始簡化了,初衷是減少異體字,「整理」文字,民國時期文字一大梗是「回有幾種寫法?」而不是「你會不會寫回?」
6,一簡對多繁雖然是一個缺點,卻根本不是一個致命缺點。比如有人提到一簡對多繁增加了多音字和歧義。親,多音字就是用來消歧義的,這是相當於同時創造了水娃和火娃??況且,繁體字沒有多音字嗎?在熟練掌握簡體字之後,簡體文本里的多音字影響了你閱讀了嗎?
某位答主舉的例子「我下面給你吃啊~」和「親妹妹還是幹妹妹?」純屬扯淡,中文是靠文本來消除歧義的,從來都不靠單字,這兩句句子根本沒有歧義,在網路文化賦予他們歧義前,誰會在正常的文本里讀到這兩句話時苦苦糾結到底是哪個意思??
簡化漢字確實勢在必行,也沒說錯;但要是說繁體字就該被遺忘,這也夠扯犢子的。
怎麼說繁體字形是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玩意兒,很多字從大篆時期就成型,變化了多種寫法直到清末的印刷字。小時候看笑林廣記,很多東西看不懂,電視劇很多也有些相關內容,大學的《古代漢語》教材全是繁體,《現代漢語》也有一半的繁體,遇到的困惑就比較多了。
現在的問題是,簡體字有很多有爭議的地方,人們會問,為什麼一定要使用這種簡化方式。
說的最多的,也是我一直不太贊成的,是多個繁體字簡化為一個漢字,使之變為多音多義字。這已經是對漢字進行大改造了。我們中國人也不是個個精通古漢語的,很多需要學習、交流的會遇到很大障礙。
『鐘』和『鍾』簡化為『鍾』,『隻』和『祇』簡化為『只』,『術』與『術』統一簡化為『術』,『暦』和『歷』簡化為『歷』,『裏』和『里』統一為『里』……
感覺有點一刀切的感覺,像「鍾」這樣的字簡化了兩個形近字,肯定是不妥的,不然錢鍾書的名字也不會通常寫做「鍾」了,就是為了強調其中的區別。中國歷史是一個整體,不是說舊的的東西就再也不用了的,這些易混淆的東西,還是越少越好。你看簡繁之爭,爭的最多的也是這一類。
相比之下,草頭、金部、貝部,這種符合書法寫作習慣,也符合簡化字的基本要求的簡化方式,肯定是要完美得多的。這類簡化,一般是沒什麼爭議的。
記號代部,如「又」代替了「雚」,簡化了「歡」、「觀」、「權」,也代替了「聖」的上半部,也是容易理解的。但也正像其他答案說的,記號字使文字與其讀音、字義脫離了聯繫,只是為了好寫好認。這種簡化方式同樣存在爭議。這類簡化方式和很多異體字一樣,因其簡化方式沒有道理可循,故而被拋棄。
相比之下,換形聲字的聲部簡化要合理得多,比如,「憂」部用「尤」簡化,使「優」「憂」等字簡化,這樣是好很多的。
另外一些東西,是有些主觀的比較。比如我見過很多人,包括我,都喜歡將「筆」繁寫為「筆」,其實兩個字的筆畫數目差異也不大,兩個字形古時候也都有,「筆」是一個意會的寫法,上邊竹竿下邊一撮毛,毛筆嘛。「聿」本就是象形字,執筆的意思,加個竹部指代筆。所以本就有兩種寫法,簡化字將更簡潔的「筆」作為標準字。那為什麼古代人寫「筆」更多呢?因為最後一筆一個豎,串著五道橫搭著下來,符合書法寫作習慣啊!
最後,引用Thutmose的答案里的最後一句話——當然,如果你關心的不是漢字的應用和發展而是意識形態對立和不同立場的相互爭鬥,當我啥也沒說。
我接觸到的中文是由正體字學習,個人覺得天下一家親,用不著在字體上爭奪誰個存在感的必需與否,一個文化的美德,就是在同一文化裡面互相接受差異,和平公處,不分你我!
除了書法及滿足低端裝逼需求領域以外簡體好。
建議所有繁體廚去學瑪雅文字,瑪雅文化,博大精深,一脈相承。
中國文化一直處於進步和進化之中,文字也不例外。
簡體字是必然,但繁體字也並非糟粕。——我的態度
從甲骨文到金文到篆文到隸書再到楷書,筆劃趨於平直,筆畫趨於簡潔。至於簡體字出現時間,依我所見到的,不晚於元朝,適才去年整理元末起義資料,偶獲元末龍鳳政權官印一枚,可為本推論證據。(回家放圖)
(圖:朱元璋《大軍帖》,其中「營」、「盡」、「卻」都是簡體字,而非營、盡、卻。)
而明初抄本、刻本上簡體字的出現也是屢見不鮮,猶可以證明文字簡化乃是歷史發展之必然。至於繁體字、異體字之濫觴,有方家指出是清朝確定的(此處存疑),大概而言是清朝編纂《康熙字典》將文字規範化,同一文字中選取較為複雜之一字,且由於乾嘉學派在考證論述中出現大量佶屈聱牙的異體字、古體字等,比如爲和為,取前者為正字,而不取書寫較為流暢的後者,比如回字的四種寫法,回、囘、囬以及「外囗內目」,但是同樣是《康熙字典》里其實還標出了「囗」這個字,仍然是huí。若是再加上老夫在宋刻本《史記》里看到「外口內日」,這便是回字的六種寫法。有人說這樣的學問無用,我一直也這麼認為,直到有一天看到建國後的一篇論文,大概是1960S的吧,內容是關於明朝雲南土司制度的,然后里面出現了「囘族」,我一開始以為是明朝的一種稱呼亦或者已經消失的民族,直到發現這個字出現頻率很高,於是聯繫上下文再看,這個字居然「回族」的「回」。(後查閱,是江應梁先生的《明代雲南境內的土官與土司》,雲南人民出版社1958出版)舉這個例子沒其他的意思,只是說明一個事:你可以認為回字的四種寫法沒卵用,但是碰到類似於這樣的文章的時候也許費勁一些。不過,如果堅持認為沒有而不去記的話,遇到了也不是查不到,小學字典就可以查到。無可厚非、無可厚非。正如大家所言,讀書人往往以這種摳字眼的事情為學問,而起於草莽的人往往多以實用為主,需知歷史是由勞動人民創造的,從元末農民起義軍的官印上刻著簡體的「鳳」、「禮」,還是明朝萬曆年間的石刻上把「銀子」寫成「艮」,為的是一種方便。這就好比75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出台、78年付諸教科書的二簡字雖然在86年就已經廢止,但是在廣大農村的標語、招牌上仍然隨處可見「仃車就歺」、「切雞咀」,08年下半年我讀初三的時候化學老師一手漂亮的板書上仍然有「氿精燈」、「計祘」的字樣。而「傅」姓與「付」姓、「蕭」姓與「肖」姓這種二簡字帶來的改變直到現在仍在廣泛使用並融入社會。
說罷簡體字再說說繁體字,我接觸繁體字是小學,那時候有個紅寶書叫《新華字典》,裡面文字後面的括注里有對應的繁體字,老家紅白喜事的時候寫的對聯、禮單、請帖上也都是繁體字,還有我家大門上方那塊「家和萬事興」的牌匾。開始接觸繁體字則是在初中,初一下學期的時候開始閱讀史書,第一本讀的好像是中華書局的《明史》,繁體豎排,讀完,也就影響了後來的寫字習慣,高中、大學期間讀到的史書更多,尤其是大學期間,還接觸到大量的抄本、稿本,其中繁體字、異體字、古體字更是層出不窮,大一讀清抄本《綠野仙蹤》的時候「冷於冰」這個「冰」字,是「水」字左半邊的橫上加一個點,也就是「氷」,結果可想而知,上下兩本一百回的書我看了整整一個學期才翻完。而接觸到大量的繁體字對我的硬性影響也是很大的,比如現在寫貝字旁的字全是寫的貝,頁往往寫成頁,寫「滄州」的時候會寫成「滄州」,但是「喝酒」也會寫成「喝氿」。當然,以上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私人筆記或者備忘錄里,需要存檔的工作底單及需要填報的單據則是一水的簡體字。其實繁體字我也挺喜歡的,個人感覺,書法里的繁體字尤其好看。
說這麼多,還是那句話:文字簡化是歷史趨勢,但是繁體字並非糟粕。
PS:繁體、簡體、二簡字其實可以並行不悖毫無違和。
我的觀點:1.漢字簡化是趨勢。2.現行簡化字大部分是合理的,符合漢字演化規律的。3.有部分簡化字簡得不合理。其實簡體字和繁體字本就無所謂誰好誰壞,只是簡體字更能體現漢字變化的規律。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只說一點,站在「簡化字陣營」的答主們,別再吐槽怎麼不用甲骨文了,因為甲骨文並不一定就是複雜得不得了的漢字呀,你拿刀去刻一下試試。其實有的甲骨文就是簡化字,舉幾個例子:「網」字甲骨文太TM形象了。而「網」字的小篆更神奇跟簡體的「網」字一毛一樣呀。而繁體的「網」字寫作「網」,變形聲字了,要不要這麼麻煩。還有「雲」字,甲骨文是這樣的。就是和簡體「雲」字換了個方向而已,而古漢字裡面,這些方向其實是可以隨便換的。這個字已經非常形象地表達出了「雲」的含義,不太需要再加個「雨」字頭了吧。還有「氣」字。「氣」字的甲骨文形象網上沒找到圖片,但能打出來,就是「三」,大概就是用三股流動空氣的形象來表達「氣」的含義。三橫當中,如果兩長一短,就是「氣」字,後來也借用為「迄今」的「迄」字。如果三橫一樣長,那才是「三」字。而金文當中「氣」和三就有區別了還是和簡化版本的「氣」字幾乎一毛一樣。繁體字里,「氣」字下面加個「米」,不好意思,我總會聯想到和屎有關的氣體,畢竟下面都有「米」。當然了,只有幾個例子,肯定不全面,其實很多漢字的甲骨文形象和隸定後的形象(繁體字)是相近的。我只是想通過這些例子說明,現行簡化字版本是比較科學的,繁體字比簡體字更能代表中國文化傳承的說法是不嚴謹的。
是時候再次複製粘貼這段話了(最初來源不詳):
漢字簡化後,黨內無黑,團中有才,國含寶玉,愛因友存,美還是美,善還是善,雖丑無鬼,只不過台無吉,灣無言。
窮不躬,權不佳,黨不黑,鞏不革。車不行田,堅不稱臣。無鹿亦能麗,無巫亦能靈,無水亦能滅,無火亦能勞,無曲亦能禮,無手亦能擊。辦事左右不辛苦,墾荒何必靠豺狼。
都是憑著一張嘴說,類似的段子可勁編還能編不出來?因為這種無聊的原因否定漢字簡化,圖樣。說繁體字多完美的,可以看看隸書是被怎麼批評的。
黃生《字詁》:「大抵變篆為隸,字體因之大亂。當省而不省,失之贅;不當省而省,失之簡。末俗從風而靡,不知作俑何人?可恨也!」隨手舉個例子
看到「亂」這個字,只感覺很正常的雜亂無章看到「亂」這個字……總感覺怪怪的……好像在硬碟里見過……忍不住說一句啊,你們撕那麼久,不就兩句話的事兒嘛。
簡體,比起山那邊的我們便於溝通交流,外國人學起來快,新生兒學起來快,寫字快,方便。繁體,比起海那邊的我們保留傳統,我們保留文化藝術,我們博大精深,我們意義非凡。那不就完了嘛,
文化輸出,日常溝通,社會常規使用用簡體。用於文化研究,表達特殊意境用繁體。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你給你哥們兒說愛啥啥,那就是愛啥啥。
你看上一姑娘,愛得不行,要寫情書了,那就整個有心的唄,我愛你。至於什麼誰比誰高級,誰比誰厲害,得了吧。
都是一個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都是自家寶貝,在這上面找優越感,我也是服。港澳台地區還喜歡用繁體就用唄,我們中華兒女聰明絕頂,這點交流上的小障礙還不及大陸隨便挑兩個省的方言差異來得大呢。講道理,我是一個語言習得能力很差的人,英語學得死去活來,小時候學寫漢字也是比別的孩子顯得笨拙些,有時候真的個別繁體字讀不懂,但我也問問別人查查百度最後一笑了之,因為無論簡體字繁體字,你不認識這字兒或者你看它不順眼,都是你的問題啊,字兒做錯了啥,說到底人家就是一工具唄,我沒有針對哪個地區,我是說兩岸三地的部分人群對對方字體持一副趕盡殺絕的嘴臉,搞什麼啊,搞文字獄啊。顯而易見是繁體字。貼個自己以前的回答。你希望完全恢復繁體字嗎? - 田中太郎的回答一簡對應多繁很多人黑過了,在下再來一波w(摘錄自在下以前的回答)簡化字最大的罪過之一就是一簡對應多繁,同時導致了嚴重的多音字問題。舉個大家熟識的例子:
我下面給你吃~
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是要請你吃大屌呢,還是要請你吃麵條呢?然而繁體字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就完全不存在。因為繁體字下兩個意思分別是這樣的。我下面給你吃
我下麵給你吃
嗯,根本就不是一個字。
再舉一個大家熟知的例子:親妹妹好還是乾妹妹好?
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是親生的妹妹好還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好,亦或者是說親吻妹妹和推倒妹妹哪個更好?然而繁體字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就完全不存在。因為繁體字下兩個意思分別是這樣的。親妹妹好還是乾妹妹好?
親妹妹好還是幹妹妹好?
嗯,根本就不是一個字。
繁體字的優越性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受合併字型的影響,簡化字是很容易出現歧義的。——————————————————再談談漢字本身。眾所周知的一點是,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表意文字,這也是漢字的基本性質。而簡化字則極大的破壞了這一點,不僅損害了漢字作為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特點,更嚴重破壞了漢字的系統性和規律性。這張圖被很多簡化字派嘲笑,但是實際上它是很有道理的。漢字是一種表意的象形文字啊,這樣的簡化極大的破壞了漢字的表意性。很多字如果沒簡化過,我們在沒學過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直接看出來它的讀音,甚至能把它的意思猜個八九不離十。而這也是表意文字最大的特點和魅力之一。拿圖上的字舉個例子。導,音從道,意也從道。簡化後的導呢?你沒學過,壓根是不知道這個字如何讀的,更不知道這個字是個什麼意思。再舉一個價,音從賈,意也從賈。什麼是賈?商人。價格和商人,是不是相關性很高?簡化字的價呢……無論是讀音還是意思,介都和價並無相關。(上次有人跟在下講價也可以讀jie,然而查了一下,在下發現那個用法現在完全沒人在用了。)再看看圖上的窮字。被壓迫得躬身,正是非常形象地描繪出了窮的狀態。而窮字呢?愈窮,愈被壓迫,倒還有了力量了?(這到蠻符合原來的革命講法233)運輸的運,裡面有個車字。而走之底,代表和走有關。車子走,正是運字之意。簡化後呢?運……裡面是個雲字。難道你本來用車運東西,簡化完了該用雲了?你當這是孫悟空啊……不難看出來,簡化字破壞了很多表音表意的部分,也大肆修改了一些字或部首的形狀,令其失去了象形文字的特點。而這進一步而言,也就導致了漢字規律性系統性的降低。結果是簡化字看起來簡單得多,實際上反倒因為規律性和系統性的下降,學習和記憶成本變高了。再進一步說,表意和象形是漢字的性質,不再表意,不再象形的漢字,又是否真的能算是漢字?更何況,漢字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突然想到上面這些例子,可能因為讀者學習過簡化字而導致感觸不強,那麼以英文類比一下好了。你學過meat(肉),你學過sheep(羊)。那麼如果有個詞是sheepmeat那你一看便知意思是羊肉。然而遺憾的是英語里的羊肉一詞是lamb,你沒學過根本不知道是啥意思。——————————————————有人說信息時代簡化字好,正相反,信息時代反而更體現出了正體字的好處。如果你覺得小瑩幕上,正體字看起來辛苦,那隻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你該換用正體字專用的字體的。講真,為簡化字設計的字體顯示正體字的效果,那叫一個反人類。正體字唯一的缺點就是書寫不便,而信息時代的到來極大地解決了這個缺點。早晚有一天,人類會徹底不需要寫字的。而這一天隨著各種智慧型終端的普及化,很可能不會太遠。屆時正體字唯一的一個缺點,也消失了。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無意義之爭。
各有各的好處。不過簡體的某些弊端,讓我這個強迫症(對,正是經常被黑的那個星座)受不了,於是我個人選擇使用傳統字,除非對方不認識。
甚麼?甲骨文?不好意思,我買不起龜殼。(手動再見)
甚麼?問我會不會寫「憂鬱的臺灣烏龜」?不好意思,我還眞會寫。
甚麼?嫌繁體筆畫多?不好意思,這個問題古人已經提出過了,所以有了草書。比如「車」「專」「應」「為」這些字都是草書的楷化字喔。我平時也是這麼寫的,不過就是看不慣它們以楷書或印刷體的形式存在,所以當我一筆一畫寫楷書的時候,我還是會把省略的筆畫寫全的。
=======================================不過,站在整個國家的立場,我覺得保持現狀,旣不要盲目恢復,亦不要再度簡化是最好的做法。文字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容易混亂。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力大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畢竟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好處:繁體之美(美感),簡體之便(方便)
「龍」在大篆時期絕對萌萌噠用一幅對聯:上聯曰:「麵無麥、愛無心、單翅能飛」下聯曰:「餘不食、親不見、無門可開」橫批:「郎不歸鄉」漢字簡化後:親親不見,愛愛無心,產產不生,厰廠空空,麵面無麥,運運無車,導導無道,兒兒無首,飛 飛 單翼,有雲雲無雨,開関開關無門,鄉鄉里無郎
可巧而又巧的是:魔仍是魔,鬼還是鬼,偷還是偷,騙還是騙,貪還是貪,毒還是毒,黑還是黑,賭還是賭,賊仍是賊!用一首詩:細雨蒙蒙(濛濛)沒有水, 開(開)門 關(關)門不見門;烏雲(雲)密布不下雨, 台(颱)風刮(颳)來哪有風?戰 斗(鬥)英雄戰大斗, 難怪豪傑(傑)不算人;聽(聽)字有口沒有耳, 到底是說還是聽?采(採)花不須用手摘, 相愛(愛)何必獻真心?白貓(貓)黑豬(豬)皆屬狗,老闆(闆)原是木頭人。 干(幹)部看來都干(乾)癟,會(會)上人云我亦云;鞦韆(鞦韆)只宜秋季盪, 冬冬(鼕鼕)鼓聲冬日開。面(麵)粉不須麥子磨, 窮人從此不挨餓;更有高人好武藝,一棒打去犬成龍(龍)。讀講說談(讀講說談)不開口,聲(聲)音何須耳朵聽;四舍(捨)五入是什麼?四間房舍五人進。勸君莫吃豬內臟,內臟(臟)肯定都骯髒(髒);山谷裡面沒太陽,稻穀(穀)在此難生長。別人盡做別(彆)扭事,買個蘿 卜(蔔)卜凶吉;工 廠(廠)設備都掏光,廣(廣)州也唱空城計 。丑角容貌並不醜,唱曲應在喝曲(麯)後, 鬍鬚(鬍 鬚)頭髮(髮)不長毛繁體字的選里有個共字,共產黨居然把這個字給簡化了,大清國藥丸呀,大清國藥丸呀。
開個玩笑,這幅圖裡的內容和大清國對於「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的曲解有何本質差異???簡體字與繁體字之間只是書寫體的簡化,讀音、詞義、語法都沒有任何變化,而且簡繁體在閱讀上並沒有障礙,非要拘泥於字里的形式,。用簡體字之後你是不能說話了、還是缺心眼了、還是再也不選共產黨了(額,這個好像真的不選了,該欽定了),還是廣州再也不黃了,還是黨就不黑了,誰規定(麵)麵粉一定要用小麥的,米面吃過沒,玉米面吃過沒,義大利面吃過沒,還「回望故鄉,已不見郎」,娘匹西,我是一個漢子,我想故鄉的小娘子不行呀,是不是用了繁體字我就得搞基去了,是不是用了繁體字生兒子就不長頭了,反正我家兒子肯定長腚眼。簡體字好,省錢,據說在台灣印表機的墨盒消耗速度是內地的兩倍。
我更傾向於簡體字,但是不得不說簡體字最大的問題就是和繁體字存在部分割裂,比如不同的繁體字簡化成了同一個字,或者原本意義不同而有兩種寫法的字也被簡化成了一個字,這對於一般應用沒問題,但是對於研究閱讀古文書籍,特別是繁簡字轉換上帶來了不便。
推薦閱讀:
※為何胡適傅斯年等我多有耳聞,而錢穆卻幾乎從未聽說過?
※季羨林為何被稱為國學大師?
※如何評價《鬼谷子》?
※為什麼《幽夢影》中說《金瓶梅》是本哀書?
※有哪些國學書籍值得一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