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出很爛但賺錢的作品是怎樣一種體驗?
照例先界定幾個點,以免回答者跟我不在說同一個事情。
1,任何文藝作品;小到一篇散文一幅插圖,大到一部電影。2,如果有人噴,有人捧,這叫「有爭議」。我說的「爛」是說差的人占明顯多數。3,賺錢,這個好理解,不多說。
4,你創作這個作品的過程中是怎麼想的?是知道這個作品雖然爛但料定它有商業賣點、所以毅然做下去?還是摸著良心創作了,但萬萬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5,這個結局成為既成事實後,你內心是什麼感受?
講一個小故事
今年2月份的時候,考完了試抱著回家啃長棍度日的決絕毅然去了冰島,砸錢也得去,得去。有一日早早抵達了冰原里住宿的處所,是幾所林立的小木屋,除此之外目所能及都是白色。幾人進了木屋,一番收拾就百無聊賴閑散下來,或小憩或休閑,正上著並不快速的荒野WIFI,突然一個很久不聯繫的「前」室友微信上找我,看上去還有點兒小著急。
她問我是不是曾經有些畫扔在了地下室?我尋思著,其實並不用尋思,因為就在前一陣我還掛記著這批畫。有一些特殊的原因,當時我住在巴黎郊區,因為沒有過藝術教育經歷,突然想轉行但沒什麼門路的我進了一所野雞學校學習。所謂野雞學校可能有些誇張,是個正經的市立學校,只是無法頒發國家造型藝術文憑。那裡充斥著一幫臨退休了藝術情懷爆棚的法國老頭老太太,熱情異常,或是一些語言能力不行無奈用這個學校的在讀證明續居留的亞洲留學生。
學校的氛圍很偏現代藝術,探討的問題都是形式感、圖像性等較為傳統的問題。我在那裡做了一大批紙上繪畫,但長久對於油畫的嚮往,以及學校教授的一些頗為傳統的技巧,讓我開始自己琢磨油畫。一琢磨,就沒停下來,後來搬了家,搬去了巴黎周邊在一個小別墅里與他人合租。小別墅帶個小院子和地下室,地下室足有四、五十平米,大概收拾了一下,就成了一個絕妙的工作室。
再後來,帶著那批畫去參加了法國美院的考試,進入美院學習。搬家過程中,因為距離長遠,一箱子幾十張大大小小記錄了最初簡單的材料探索和風格形成的油畫被迫留了下來,由一個也是學習藝術接替我離開後續租房間的朋友。接著,朋友後來也搬家,我也不得知那批畫是否還在,直到有了放棄繪畫的想法便漸漸不再去惦記。
誰知道這個時候又冒了出來。聯繫我的前室友說朋友也搬走之後,房東把那批畫扔了,按照法國人的習慣,扔到了街邊上。然後被一個鄰居老頭拾到,愛不釋手,幾次前來詢問畫作的作者,正好碰見了與我相識的前室友,便跟我敘述了一番,留了個老頭的電話。
我帶著略微興奮的心情撥通了號碼,老頭極力誇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批油畫,誇我有天分,說自己有一個「商店」,想找這種作品的畫家。我承諾回法國一定聯繫他,掛了電話。之後老頭照了幾張畫的作品跟我確認,我看著稚嫩醜陋的畫面還被簽上了一個法語名字。
最後來,我也沒去聯繫老頭。因為想了很多,雖然自己的一些作品被當做好看的商品但自己也有一種自豪,而更多的似乎又有一種抵觸,抵觸被當做商品類型藝術家的定位。也有一些幻想,各種巧遇發跡云云,最後還是覺得,不去聯繫留個念想,留個可能性最好。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說差的人占明顯多數」。這明顯是個矛盾,如果真的說差的人占絕對多數,這個東西就不會掙錢,至少不會「很」掙錢。所以只能是一個原因:在市場上,說好的人占多數,但是在另一個小圈子裡,說差的人占多數。你沒聽到很多說好的聲音,無非是那些花錢的人和你不在同一個圈子混而已。
我覺得這是一種文藝作品的普遍現象吧:最賣錢的東西,一般都是最套路化的東西,一般都不是藝術上最好的。放在藝術圈裡面大多數人都說差。但是要掙錢,要吃飯,不得不去做。搞攝影的,拍風景的去做很誇張的HDR,拍人像的把人磨皮磨得像塑料,都是行內人所鄙視的,但是在大眾市場里都特別吃香,最容易賣錢。要說感受,無非就是,好吧,顧客是上帝,你花錢你是大爺,你要我這麼乾的,我就這麼干嘍,硬著頭皮干。截止現在,惡棍天使累計票房6.41億。
我知道你是在說小四
太陽的後裔。
你問這個問題考慮過那些摸著良心創作爛作品來滿足大眾低級需要的良心藝術家么?
@唐家三少、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
推薦閱讀:
※經常攀岩是怎麼一種體驗?
※會彈鋼琴會畫畫會打籃球會做飯脾氣好長得不醜是種怎樣的體驗?
※首次買車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的臉配不上你的身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