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和皇帝有什麼區別?
小時候我是覺得是一樣的,可是後來學英語發現兩個都有對應的單詞,這說明在歐洲兩者也是有所區別的。所以我想知道區別究竟在哪?
首先必須明確,中國和歐洲所謂的國王和皇帝,是兩個分別獨立起源的貴族、爵位體系,互相之間其實是沒有聯繫的,但是因為同為階位分級的貴族體系,自然而然有相近之處,因此在翻譯的時候就做了這樣的對應,把king翻譯為國王,把emperor翻譯為皇帝,此外還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對應翻譯等等,雖然這樣翻譯了,不代表意思完全相同,實際上國王和皇帝相似度還高點,下面那些爵位東西方實質含義上差距很大。這和西歐各語言內部互相翻譯國王這樣的詞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是不一樣的情況。
在其他文明圈內,比如波斯,印度等等,也有表示類似地位的詞,往往也被譯為國王或者皇帝,比如波斯和衣索比亞使用過的君主頭銜「眾王之王」,印度人用的「摩訶羅闍(大+王)」,穆斯林的領袖「哈里發(僅限阿拉伯帝國時期)」無論在英語還是在漢語中都有翻譯為皇帝的,實質上內涵並不完全相同。天朝體系里的皇帝無疑是至高無上的,整個天下的統治者,相對的,國王也是一國之主,卻是皇帝的附庸,比如朝鮮國王,還有安南(越南)國王,有時候還會搞一把冊封日本國王的事情(雖然基本上都是各種烏龍和誤會)。
而當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的時候,這種規矩就沒法約束了,同時有一堆政權自稱皇帝很正常,當然只是稱王的也很正常,這裡面的區別,與其說是勢力大小,身份高貴與否,不如說全看君主本人是不是有野心。一般來說稱帝意味著有統一天下之志,而只是稱王則往往意味著統治者只是希望割據一方。當然其實有些稱帝的傢伙只是想感受一下當皇帝的快感而已,不見得真有鯨吞天下的野心,不提。西方的皇帝,最初源頭是羅馬帝國,也確實有那種「整個文明圈都是我的地盤」的調調,但是一來歐洲文明圈不像東亞那樣獨立,先有波斯後有穆斯林這樣的文明做鄰居,所以歐洲國家從來沒有做到過「統一整個已知的文明世界」,就算羅馬帝國也沒有,所以那種「皇帝是天下之主」的概念不像中國這樣強烈。二來羅馬帝國衰落之後,歐洲沒有能重建大一統帝國,進入西歐的各個民族建立了一系列國家,最初名義上向羅馬帝國稱臣,獲得國王(當時還是拉丁語「Rex」,意義多少更有點類似於總督而不是今日所謂國王的意思)的頭銜,但是由於羅馬國力已經無法牢牢控制它們,所以國王實際上就成為完全獨立的一國君主。此後羅馬帝國殘餘領土偏安歐洲東南部,而歐洲相繼有國勢強大的國王稱帝,但是沒有誰能真正實現對歐洲的統一,因此,皇帝就演變成了一種「比國王更高貴一些,但是並不能天然統治其他國王」的頭銜。有實力的君主會有去競爭下皇帝寶座的想法,但是實力不濟的國王也不會因此就像皇帝稱臣。法國國王和神羅皇帝都是獨立君主國的君主,法國國王不會天然覺得自己比皇帝矮一頭。然而確實也有波西米亞王國這麼個國王從屬於神羅皇帝的例子,但是從整個歐洲來看,反而波西米亞才是個特例。
關於歐洲皇帝和帝國還有一些事,比較複雜,可以參考這個回答所謂羅馬帝統是什麼情況? - lzhalzx 的回答所以說歷史上歐洲的皇帝確實是畢國王更高級的頭銜,理論上國王們應該聽命於皇帝。但是中世紀中期以後的外交和政治中皇帝和國王實質上是平等的,因此皇帝逐漸成為一個「聽上去更加顯赫,但是並不高出國王多少的頭銜」所以總的來說,歐洲人所謂皇帝和國王的區別確實比中國要小一些,翻譯到中文中也就經常有些誤用,比如「大帝」(the great,偉大的,不管是皇帝還是國王都能稱偉大的,但是國內基本上統一翻成大帝)這樣的稱號經常冠到國王的頭上(相對來說,日本人在這方面要嚴謹一點,他們對這個詞根據對象不同有大帝和大王的譯法區別,不過「大王」這個放在中文環境下總顯得很山寨),再比如對royal這個詞往往也不做區分一律翻譯成「皇家的」,「皇室的」。翻譯本來就混了,引起讀者的混淆也就很正常了如果談論的是中世紀晚期和早期現代的話:
「Rex superiorem non recognoscens in regno suo est Imperator.」
「國王在自己的王國至高無上,就是皇帝。」
至於這句話是誰說的,是教宗英諾森三世國王低於皇帝,這個沒有疑問的,普魯士從公國變為王國的頭銜,當時也是需要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承認才得到的。波希米亞不是特例,之後德意志帝國成立後,下面有好幾個王國,包括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任何同時擁有國王和皇帝頭銜的君主,皇帝頭銜永遠放在前面,之後才是他們擁有的公爵頭銜,伯爵頭銜等,即使查理五世的國家中心在西班牙而不是神羅,大英的中心在不列顛島而不是印度。
此外王國以下的頭銜也可以作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存在,與波蘭建立共主邦聯前的立陶宛大公國(當然,事實上按照立陶宛語,應該是親王國,立陶宛語:Kunigaik?tyst?,與摩納哥使用的詞相同而與盧森堡不同,都是翻譯問題),可能是當時歐洲面積最大的君主國了,頭銜依然是低於王國的。且不說神聖羅馬帝國內部許多實際上獨立的國家,就說西班牙的巴塞羅那伯國,也獨立存在了不短的時間,這可是第三級的爵位了,更低的頭銜我倒是沒聽說有什麼完全獨立存在的例子了。頭銜的高低,反正在我眼裡不代表地位的高低,納瓦拉王國在桑喬大帝之後被法國吞併之前,越來越小,最後幾乎都只有巴掌大的地方,在歐洲的影響力,怎麼看,也比不上一時呼風喚雨,讓法國和神羅都忌憚三分的勃艮第公國(曾經綁架過神羅皇帝要求承認自己是國王,結果皇帝逃走了)。
同意一點,很多現在的誤讀都是翻譯問題造成的,包括一些對應方法。比如德語中的侯爵,其實就是邊疆伯爵,還有城堡伯爵,宮廷伯爵等等,就起源來說,也不存在高低之分,只是之後在各國的領主,地位逐漸慢慢確定下來的時候,要與拉丁語的體系對應的時候有需要而已。就像Tsar頭銜,和德語的Kaiser一樣,都是來自於凱撒,雖然在拜占庭時期地位降低了,但總還是被認為皇帝的頭銜之一。但在彼得大帝改為和拉丁語國家一樣使用由Imperator轉譯到俄文的頭銜表示皇帝後,Tsar在俄國就相當於國王頭銜,其後瓜分波蘭,俄國皇帝就給自己加了波蘭沙皇(Tsar)的頭銜。所以,保加利亞復國的時候,君主和曾經的保加利亞一樣,使用Tsar頭銜,然而我們卻稱之為保加利亞王國,而不是曾經的保加利亞第一帝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當然全都可以叫保加利亞沙皇國)。我的意見是,雖然頭銜的地位因為其他語言不同時期翻譯到拉丁語語境對應不相同的原因,比如Basileus也是的,會隨著歷史的推演發生改變,同時更高的頭銜不代表更高的地位,但頭銜本身之間的高低之分,在拉丁語的體系下依然是非常明確沒什麼好質疑的。本文主要是針對最高票答案的質疑,篇幅過長所以獨立回答了添加修改,又有人根據1532 Act The Ecclesiastical Appeals Act,來論證國王和皇帝的相同。可是明明白白,原文通篇都稱英國的君主為King而不是Emperor,歷史的事實就是,英格蘭或者不列顛的君主,從未使用過Emperor of India以外的其他皇帝級別的頭銜,歷史上從未存在Emperor of Great Birtain,與Emperor of England。Empire這個詞不單能表示由皇帝統治的國家,也可以有別的含義。你可以看到歷史上有Swedish Empire,Dutch Empire等等說法,可不代表他們的國家是由一個皇帝統治的,荷蘭甚至(至少在名義上)是共和國。Empire往往可以用來強調一個國家是一個領土廣泛的主權國家,特別是(至少是地區性的)強權國家。當然,也有時候Empire只是指一個由皇帝所統治的國家,例如特拉比松帝國。原文所問的皇帝與國王的區別,那麼最可能的理解是指對這兩個頭銜的區別的比較,而不是對帝國、王國這些概念的區分。事實上,你可以看到,存在一些公國,大公國,親王國,王國與帝國,都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在外交上都有平等地位,然而這些國家君主的頭銜,毫無疑問是有高低之區別的,至少從傳統的角度來看是如此。上大學時研究過這個問題。
簡單來說,歐洲和中國一樣,帝高於王。歐洲的帝統來自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後來分為東西羅馬,互相承認。
大體上相當於我們的北宋時期,遼和宋都是皇帝。但民族文化還是有區別的。帝統也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變為兩個系列。
西羅馬滅亡後,在日耳曼地區,就是現在中歐那塊,誕生了一個新帝國,叫神聖羅馬帝國。歐洲的帝統必須要教會承認。神聖羅馬帝國又是教會的賺錢機器。他兩就無恥的聯合了。西羅馬的帝統便到了神聖羅馬帝國。但是,用伏爾泰的話來說。這個帝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不是帝國。1,日耳曼蠻族滅亡了西羅馬。大體相當於蒙古人入主中原。正統個攬子。
2,文化完全不一樣好么。3,神聖羅馬帝國根本就不是一個封建集權帝國,算聯邦都是高估他了,差不多就邦聯吧。所以,神聖羅馬帝國取了個吊炸天的名字,然後給後人的感受大體是,臭不要臉的。有一個不要臉的,當然還有第二個。
東羅馬帝國就是著名單機遊戲《帝國時代》裡面那個威武的拜占庭,一直堅挺到中世紀。被奧斯曼帝國滅亡。首都就是很漂亮的君士坦丁堡,被改名叫伊斯坦布爾。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帝系咋辦呢?沒有後人了,就算有後人,也沒有土地給你重建帝國呀!就在大家都認為帝系斷絕的時候。俄羅斯大公,俺娶了他家的女兒,所以我就是繼承人了。俺們俄國,叫第三羅馬!
所以,大公殿下,稱帝了,沙皇陛下萬歲!所以,歐洲只有兩個皇帝。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通常由奧地利大公兼任。俄國沙皇。羅馬帝國的兩個帝系被這兩個逗逼連蒙帶騙給弄去了。其他歐洲國家倒還挺守規矩。英國牛吧?只能叫女王。法國牛吧?只能叫國王。但是!皇帝,寧有種乎?拿破崙大吼一聲,老紙要稱帝。還把神聖羅馬帝國給解散了!解散了!解散了!
歐洲各國一看這還得了?拿破崙覆滅後,歐洲基本算個強權的都稱帝了。比如,拿三稱帝,奧地利帝國,德意志帝國。一戰後,所以正牌的也好,假冒的也好,帝系全部斷絕。歐洲無皇帝也。舊大陸從地理分隔和文化差異上大至可以分為中國、印度、波斯、環地中海幾大文化圈。歷史上的政權無論如何牛逼最多也只能統一各自文化圈,再對外擴張往往力不從心或是迅速分裂.即使在各自文化圈內,統一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很多時候只要人家臣服,給點面子就行了。皇帝頭銜比國王更高級,皇帝冊封國王名正言順,國王臣服皇帝也不算太丟臉。另外皇帝代表了統一整個文化圈的法理、名義和野心無論是中國皇帝也好還是波斯的萬王之王,都是決不容忍同一個圈子內其他稱帝的。稱帝後要麼實力碾壓、要麼只能對內自己玩玩不敢拿出去顯擺。古典時代,環地中海之外的歐洲基本上都是蠻荒之地羅馬帝國西半部分人口相對更少,在民族大遷徙過程中帝國西部迅速被蠻族佔據。東西羅馬雖然不只一個皇帝但際上仍然是一個帝國,羅馬帝國一直是羅馬從來就沒有自稱過東、西羅馬或是拜占庭,東西二帝經常相互指定繼承。所謂"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在帝國看來只是失去了西部的實際控制權,而名義上並沒有,因為蠻族首領在殺了羅馬總督接管政權後第一件事就是向東皇帝稱臣,並保留蠻族內部的國王頭銜。羅馬主教和東方4大牧首觀念一直不一樣,帝國在羅馬城受倫巴底人威脅時不管不顧。於是羅馬主教表示老子不跟你們玩了,找法蘭克人合作,送了頂帝冠出去,反正羅馬皇帝又不是只能有一個,名義上也是元老院任命的、需教宗加冕的。然而蠻族可不這麼認為,強權政治下領地為一人之私產,怎麼可能和其它人分享?於是就弄了個神聖羅馬帝國。據說查里曼加冕時還是不樂意的。帝國的衰弱、穆斯林的倔崛起使地中海貿易圈凋敝,西歐天高皇帝遠,正統東羅大戰穆斯林中沒心情管,野雞神羅選舉制下沒實力管。再加上民族分化西歐諸王也就實際上和名義上都獨立了。但是羅馬皇帝頭街就是比較高級,代表了撐霸歐洲的名義,各大貴族都在想方設法搞頂帝冠過來,正統東羅競爭非常殘酷失敗就是割J J挖眼睛,最後東羅被凹凸曼滅亡,俄羅斯靠娶公主名義上繼承了東羅。野雞神羅競選無非就是砸錢砸女兒最後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壟斷了帝位。拿破輪表示看不下去憑實力強行解散了神羅,自立了但還是娶了神羅公主和教宗加冕。哈布斯堡表示繼承也要看順序,於是自立為奧地利皇帝。後來普魯士擊敗法國認為是為神羅復仇,由於神羅已經變成了日耳曼人的帝國於是自立為德意志皇帝。英國女王認為明明自己實力最強憑什麼頭銜這麼low於是搶了個印度皇位來當。
總之封建制度下皇帝比國王高級,近代國際政治體系下獨立的皇帝和國王平起平坐
用神聖羅馬帝國來說吧,拉丁教會文化圈內的皇帝,理論上是要有拉丁教會的教皇來冊封的,冊封為羅馬人的皇帝,這是來自於加洛林第二任君主查理曼的規矩。到了奧託大帝的時代,神羅建立,其後的數位大公爵伯爵和波西米亞輪流坐莊當皇帝,神羅封建制度建立完畢。神羅皇帝名義是最高君主,但是其控制地基本就是稱帝前的領地,所以伯爵公爵國王什麼都有。其下就是幾大公國和波西米亞王國。波西米亞的統治者就是叫國王的,比如盧森堡的約翰。所以在神羅範圍內,皇帝名義上大於國王。拉丁歐洲的其他地區也有自稱皇帝的,比如西班牙,還有英國的阿爾弗雷德。不過都是自稱,沒有人承認。近代後封建制度崩壞,進入君權制,教皇成了傀儡,誰像當皇帝找他就可以,比如法國的波拿巴王朝。也有去別的地方找頭銜的,比如英國拿了莫卧兒的皇位。德國應該是打敗了法皇,所以在巴黎稱帝,至於奧匈帝國,來自於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的神羅皇位,雖然被逼退位,但是最後又重登皇位,因為神羅已亡,所以就叫奧地利帝國了。
說起來其實神羅早就丟了羅馬城了,不過一直還是羅馬人的皇帝這個皇位,似乎是16世紀才變得?具體忘了國王:
皇上:
玩玩《十字軍之王2》吧,什麼男爵,伯爵,國王,皇帝你就都清楚了
國王是king,簡單來說「國」就是一塊給諸侯的封地,「王」就是這塊封地的最高統治者,這個稱號在中世紀,在近代歐洲很多國家都是一把抓的,這與當時的歐洲當時封邦建國的制度有關,現在的歐洲君主立憲國的君主大部分也都叫king,比如英國、丹麥、荷蘭、比利時等等國家,這些國家君主就是king或者queen。而皇帝是emperor,代表著一個大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在歐洲是比較稀罕的產物,通常代表著羅馬帝國,因為羅馬帝國就是empire,羅馬帝國皇帝是典型的emperor(當然他們開始自稱為奧古斯都)。大家普遍認為皇帝這個稱號不能隨便給,羅馬帝國覆滅後,只有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其君主才能稱之為皇帝。例如,中世紀出現的查理曼帝國就是因為查理被羅馬教皇稱作奧古斯都才加冕稱帝,再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用說了,看這國家名字就知道怎麼回事,伊凡四世認為俄羅斯是東羅馬帝國繼承人而自稱凱撒(也就是沙皇),甚至到了近代的拿破崙帝國和德意志第二帝國也都是認為自己是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而稱帝。雖然中國的歷史傳統和歐洲不一樣,但是對於這兩個稱號的區別也是很清楚的。典型例子是漢朝,皇帝就是天子,中華的統治者才有資格這麼叫,封國的統治者只能稱王,比如梁王,淮南王。這點和歐洲大同小異,不贅述。所以說皇帝這個名頭肯定是大於國王的。在歐洲,你有一塊封地,你就好好當地頭蛇,隨隨便便稱帝不會有人鳥你,沒準會招得眾諸侯群起而攻之,你如果想稱帝,國家實力要有,其次怎麼著也得找找自己的祖上有沒有和羅馬帝國發生過什麼聯繫,像英國這種國家就徹底算了,日不落帝國時期人家也不把英國國王說成是皇帝。在中國也差不多,你一個封王要是敢稱帝那絕對是要被朝廷暴揍的節奏。(實力碾壓朝廷這種情況除外)
皇帝」是帝國的領袖,近代以來漢語中對於中國以外的帝國元首雖然也有稱「皇帝」,但很多常使用音譯(如奧古斯都、哈里發、蘇丹、沙皇等)。 對應的英文單詞是Emperor
在中國,先秦時期的爵位是王,公,侯,伯,子,男;後來秦始皇覺得自己統一天下了太牛逼了,簡直比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都牛逼,於是自創了「皇帝」這個稱號。
從此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就稱「皇帝」,尊稱「皇上」,簡稱「帝」。皇帝的下面是藩王,簡稱王。中國的附庸國,如朝鮮、越南等也只能稱「王」,日本不認為自己是附庸國,所以自稱「天皇」。
歐洲的「皇帝」對應的是emperor這個詞,意為empire(帝國)的統治者。「王」對應king這個詞,意為kingdom(王國)的統治者。empire的封建地位比kingdom要高,一個empire可能包括一個或多個kingdom,如神聖羅馬帝國下面就有波西米亞王國。歐洲能被稱為empire的不多,除了羅馬帝國只有神聖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法蘭西帝國、德意志帝國、西班牙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少數幾個,所以他們的領袖被翻譯為「皇帝」。而類似於英國,一直都叫kingdom,「大英帝國」只是俗稱,所以英國一直叫「國王」「女王」而不是「皇帝」「女皇」反對@seamonkey關於英格蘭稱帝的答案。我們在說歐洲帝國時,要強調法理性的。英格蘭為了切斷與教宗的聯繫草草稱帝,這是不符合法理性的造反,在西班牙也有過不自量力的國王稱帝,到頭來只不過因為沒有法理性被人忽視。
英國帝國的法理性來源於:
帖木爾帝國----莫卧兒帝國----殖民地爭奪成功所以之所以大家說來源於印度也是可能這個原因。在歐洲,法理性對一個帝國是否存在來說是很重要的。還有就是建議說話客氣一些錢,畢竟大家討論嘛,誰都有說錯的時候。一點微小的建議,很慚愧。--------------------------------------------------------------------分割------------------------------------------------------------------------
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好久,感覺咱們國家古代說稱帝就稱帝了,但是歐洲很多王國那麼牛也不去稱帝,這是為什麼呢?中國好理解就不說。
歐洲皇帝和帝國由來
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羅馬帝國,歐洲所有的皇帝追根溯源都和羅馬帝國有關係的。歐洲第一個皇帝,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Imperator Caesar Divi F. Augustus(奧古斯都,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圖裡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奧古斯都名言:人吶就都不知道,自己就不可以預料。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我絕對不知道,我作為一個馬其頓總督的兒子怎麼把我選到羅馬去了,所以凱撒義父同我講話,說「元老院都決定了,你來當我的接班人」我說另請高明吧。我實在我也不是謙虛,我一個馬其頓的年輕人怎麼到羅馬來了呢?但是呢,凱撒爹地講「大家已經研究決定了」,所以後來我就念了兩首詩,叫「苟利帝國生死以,豈因亞海避趨之」,所以我就到了羅馬。起初是吳大維,不對,屋大維接替他的乾爹,義父凱撒長者的獨裁者位置,建立了羅馬帝國(高曉松說聽美國人說,屋大維是凱撒的小同志,小性奴。野史吧,不得而知,要是真的話,歐洲的第一任皇帝就是史上唯一一個被爆過XX的開國皇帝了),開始使用Imperium Romanum稱羅馬帝國,用Imperator稱皇帝。(Imperator原本古羅馬頭銜,是大元帥,軍隊最高指揮官的意思。)帝國軍旗上的SPQR,是羅馬格言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的縮寫,代表元老院和羅馬人民。這個旗幟是共和國和帝國共用的。注意老鷹標誌。在羅馬帝國時期,歐洲只有一Imperium(帝國)。並且有時有一個,有時有數個imperator(皇帝),這是因為在歷史上出現國共治皇帝,歐洲人就是基情,男人和男人幹什麼都能一起。直到293年,戴克里先皇帝發現羅馬帝國國力衰退,覺得不能再這樣搞下去了。於是他苦思冥想,搞出了個非常excited的治國方法------四帝共治。暨兩位皇帝(奧古斯都稱號)和兩位副皇帝(凱撒稱號)把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共同統治。並且任期有時限,到期後由統帥接任。這一舉措雖然減緩了羅馬的衰落,但是也埋下分裂和混亂的禍根。黃色部分為西帝國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負責紅色部分為西帝國凱撒--君士坦提烏斯負責紫色部分為東帝國凱撒--加列里烏斯負責綠色部分為東帝國奧古斯都--戴克里先負責。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時,羅馬帝國已經開始分裂了。皇帝由一位變成了四位(副皇帝包括在內)。然而後來的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Magnus)早已看穿一切,在皈依基督教獲得上帝給的buff之後,再次統一了羅馬帝國。帝位傳到了迪奧多西一世時,基督教正式成為羅馬國教。並且在395年,他去世時,羅馬帝國也正式分裂成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在這一階段歐洲有兩個帝國,兩個皇帝。在羅馬帝國分裂之後一段時間,基督教會也一分為二,兩個帝國的教會由於和子句糾紛,經常爆發各種口水仗,動不動就搞大新聞。直到1054年互相把對方「破門」(逐出教會)。基督教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東方正教(東正教)。兩教分別有各自教宗,天主教為後來的教皇,東正教則稱大牧首。476年,蠻人南下滅掉了西羅馬帝國,原來屬於羅馬帝國的領土上出現了許多小王國。此時的歐洲只有一個帝國(東羅馬)和一個皇帝。800年,著名的查理大帝因其統一西歐以及給予教宗領土的榮譽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皇帝。他死後,他的兒子三分帝國為東、中、西三部。東法蘭克和中法蘭克後來變成了神聖羅馬皇帝。西法蘭克成了法蘭西王國(拗口)。962年,法蘭克人奧托一世被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早期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不僅和中後期一樣要選舉與教皇加冕,而且要有東羅馬帝國皇帝的許可才有正當的法理性神聖羅馬帝國鷹旗。東羅馬帝國的雙頭鷹雙頭鷹的意思,其一是對羅馬帝國的繼承正統性的強調,其二,東羅馬帝國地理特性,橫跨亞歐兩大洲,雄鷹雙頭左右巡視。(真不知道神聖羅馬這個冒牌帝國為什麼也用雙頭鷹。)在中世紀時,神羅的活動範圍主要在德國、奧地利、義大利這些地方。在16世紀,神羅的查理五世皇帝繼任(兼職)西班牙國王(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西語里的Carlos就是Charlie。)把皇帝稱號和雙頭鷹帶去了西班牙。現在大家也可以在古都Toledo托雷多看到皇帝塑像和雙頭鷹。查理五世在晚年淡出政治,將神羅帝國皇帝稱號和奧地利大公讓給自己的弟弟費迪南一世,這樣奧地利也有了帝國的正統性。後來並了匈牙利和周邊小國就有了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國徽我們翻回頭看向東邊,1453年,隨著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戰死。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滅亡了。唯一帶有一丁點兒原味兒的羅馬帝國就終結了。但是!保加利亞的善男信女弄走了大牧首。當時南面都歸土耳其了,都搭起架子轉上烤肉了。他們就把大牧首帶到了保加利亞,然後牧首說感謝救命之恩啊頭一次見面沒什麼好給你的,給你加個冕,于是之後便有了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後來沒想到保加利亞也被土耳其綠叔叔滅掉了。於是一幫傳教士跑到莫斯科,跟娶了東羅公主的莫斯科大公宣傳第三羅馬,於是雙頭鷹就到了俄羅斯。
俄羅斯帝國國徽,又見雙頭鷹。也就是說,歐洲這些帝國的正統,都是從羅馬帝國傳到最後的,西羅馬帝國最後到了奧匈帝國,東羅馬帝國到了俄羅斯帝國。歐洲帝國都是尊羅馬和基督教宗為正朔的。即使是逆天的小個子說自己從查理大帝之後,自封皇帝時,也把教皇請來支持一番。
深夜碼字,如有錯誤,敬請指出。
以上。就中華而言,皇帝、天子、國王、王,區別如下:皇帝:人類社會的統治者,人類的至尊。天子:人類的領導者和統治者,管轄所有土地和人類。國王:封國的統治者,有內臣之國和外藩之國的區別,但都是皇帝的臣和天子的民。王:①於皇帝體系是臣的最高級,於天子體系是貴族的最高級(天子本人是神)。②皇帝這個角色在周代(正式制度里)的名稱,即周代的「皇帝」。③周代後期各諸侯國僭越的自稱。順便:皇:遠古時代功勞最大而被認為是神的幾個(代)人類祖先的號。帝:①遠古時代功勞很大且被共尊和祭祀的幾個(代)人類祖先的號。②天上的宇宙主宰者,以及商代最高統治者的名稱。
國王只是一個封國的統治者,有軍政大權,允許世襲,而已。對於中央集權國家,國王能集他王國內的權;而封建制的國王,本身也就是個大領主,搞不好還不是最有錢最有兵的。比如冰火里的國王就不如家裡有金礦的獅子家有錢。
而皇帝這個稱號,無論中外都需要合法性,而且拾取綁定。(血統)繼承、禪讓、驅逐異族或叛臣,基本就這麼幾個理由能支持稱帝。在中國,繼承要拼爹,禪讓要達成對前任皇帝的實際控制,驅逐韃虜首先要有韃虜給你刷,所以驅逐叛臣是有槍杆子的軍閥們最愛的理由。無論你本來是個藩王、將軍甚至少數民族,隨便立個名聲大的近臣當靶子,一句「清君側」足夠幫你省下請狀師起草檄文的錢。在西方,皇帝則是指「羅馬人的皇帝」,稱帝者必須東拐西繞找到自己和羅馬帝國的法統的關係。羅馬帝國時的皇帝倒是推舉的,五賢帝里的圖拉真、哈德良,都是軍團將軍出身。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之後,西羅馬帝國法統沿法蘭克——神羅(奧地利)/拿破崙(教皇授權)一系傳遞;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攻滅後,莫斯科大公由於迎娶了東羅公主,繼承了東羅法統,因此自立稱帝,以凱撒為名、雙頭鷹為徽。皇帝比國王要大。中國很多朝都有皇帝分封諸王,歐洲也是有各個kingdom的king,到再高的帝國級別才有皇帝
歐洲歷史上是等級君主制,羅馬君主國(不用帝國以避免歧義)的君主級別最高,他的頭銜至少有兩個常用詞---元首和大將軍。元首的意思是第一公民(公民的意思則是羅馬城居民),就是羅馬城裡最牛逼的市民的意思,是對羅馬共和制的形式妥協,因為羅馬共和制是羅馬城居民的共和,第一公民意味著合法性來自羅馬城居民的擁戴。後來君主的權力漸漸放大,羅馬城居民的特權漸漸喪失,他們的意願變得無足輕重,元首稱號取消,大將軍成為羅馬君主的代稱之一,這個詞轉入法語,又轉入英語,成為emperor,英語里的皇帝。
羅馬君主的頭銜不少,還有奧古斯都(神聖的),凱撒(家族名),主人(戴克里先廢除元首稱號後改用),主人這個詞在英語里演變為統治者。凱撒是俄語里的皇帝。總體來說,都是從羅馬帝國那邊搬過來的。英國沒有皇帝,所謂阿爾弗雷德大帝,帝是漢語翻譯加的,英文本意是大阿爾弗雷德。大英帝國也是翻譯造的,英國一直是王國,只是國王身兼印度的皇帝頭銜。英國人稱呼自己的君主就用王。
皇帝可以定義為君主制里最高的那一層。國王這個詞,級別是低於皇帝的。都是頭銜,皇帝比國王高。
皇帝=帕迪沙=凱撒=沙皇國王=蘇丹大概是這樣的,一般的君主制國家首腦稱謂如下:皇帝(帕迪沙)>國王(蘇丹)>埃米爾/酋長/可汗>大公(米爾扎/米爾咱)>公爵>侯爵>伯爵但是頭銜高低並不等於實力和服從關係。頭銜與國家是否強大沒有固定的關聯。比如英國強大但是統治者仍然是國王,而琉球弱小統治者頭銜卻是天皇。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統治者不過是可汗而非皇帝,級別和酋長差不多。頭銜的選擇有主觀和客觀,有時候統治者不願意採用高頭銜,而有些時候則是因為不被承認。也不是所有低頭銜都可以建國,還要看具體情況。有時候低頭銜的實際上是大領主或者國家的一員。有一些低頭銜的國家是名義上或者實際上效忠高頭銜國家的。也有一些低頭銜的國家沒有宗主國,外交地位和高頭銜國家一樣。低頭銜的有時候是高頭銜的附庸(比如中世紀大多封建國家),也有時候是名義上附庸(比如諾曼公國),也有時候沒有上司。一個統治者往往有很多頭銜,一般對外用最高頭銜為主。比如奧匈帝國皇帝有一串頭銜,但是主要的是「奧地利帝國皇帝」和「匈牙利國王」。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英國。英國統治者有過「印度皇帝」的頭銜,但是一直是王國,統治者頭銜一直是國王,「大英帝國」並不是正式稱謂。還有就是托斯卡納公爵利奧波德二世,他還有頭銜「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僅僅是象徵性的差別,象徵威望或者歷史。歐洲(西部,波蘭以西)的皇帝還需要教宗認可。這得分中國本土和翻譯西方兩類。
中國的皇帝,是王之王的意思,秦始皇滅六國後,創立不世偉業,再叫秦王顯得太弱。因此發明了「皇帝」一詞。其級別比王高,也可以理解為天下所有王的首領。
按照先秦分封的邏輯,皇帝可以封功臣或子嗣為王。而番邦國王比如朝鮮王、越南王等級別相同,都低於皇帝。
因此,中國人是按照這個【邏輯】來【翻譯】的西方貴族頭銜。
翻譯只是為了好讓人理解,但丟掉了原文化的內涵。
比如,被翻譯為「皇帝」的詞一般有三個:
1.凱撒(德語KAISER),指神羅皇帝。
2.奧古斯都Augustus,這是個拉丁語詞。3.emperor,也是拉丁詞。羅馬後期開始使用。
這些詞雖然都被翻譯成皇帝,但其含義各不相同。
凱撒和奧古斯都是羅馬帝國開始的兩位領袖,後來以二者的稱謂當做頭銜。比如羅馬後期的奧古斯都和凱撒被翻譯成正皇帝和副皇帝。
而emperor則更確切地應該是大將軍的意思。
但無論如何,大家發現沒?任何「皇帝」,必須是羅馬的「皇帝」。
歐洲並沒有像中國一樣天下共主的概念。
能稱為奧古斯都或凱撒的必須是羅馬的皇帝。
這就好理解了。為什麼神羅皇帝可以稱凱撒。(繼承西羅馬法統)
沙俄皇帝可以稱凱撒。(繼承東羅馬法統)
而其他人是沒有資格稱皇帝的。最多只能叫國王king。而大英帝國到十九世紀後期才稱作印度皇帝,但她在歐洲沒有皇帝的頭銜。拿破崙的頭銜是:Napoléon Ier
翻譯過來就是拿破崙一世。在詞的表面意思上沒有皇帝的意思,皇帝只是我們的翻譯問題。
拿破崙就是拿自己的名字當做頭銜,這和凱撒、奧古斯都一樣,因此被「翻譯」成皇帝。
翻譯只是為了方便理解,但每種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其中的道理和文化內涵紛繁複雜得去了。此文只是冰山一角。
我的理解是,正常穩定的情況下,一個文明圈只有一個皇帝,卻可以有很多國王
國王講的是封建制度下的權利代表,對權利的行使遵從:國王——諸侯——士——平民。即國王只能對諸侯形使直接權利,對士、平民不能行使直接權利;皇帝是帝制下的中央集權代表,集所有權利於一身,對任何人、事、物擁有完全的絕對的權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