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學體系的疑問:1、佛把植物看做無情眾生是因為人必須要吃才這樣劃分的嗎?
本人對佛學體系只是耳聞,沒有深究,有幾個疑問請精通者。這幾個問題不是對佛的不敬,請不要深想,只是一種探討:
1、如何看待宗教體系理論觀點的演化。(1)佛學要求人慈悲不殺生,但逐漸演變為不吃動物性食物的說法,漢傳佛教不吃動物性食物又是從梁武帝《斷酒肉文》開始的,可見佛學的一些理論也是隨著具體情形的不同在演化的。那為了避免人必須吃食物的矛盾,佛把植物看做無情眾生是因為人必須要吃才這樣劃分的嗎?(2)現代醫學或者和尚的體檢,已經證明和尚飲食存在問題,既然不吃動物性食品只從梁武帝開始的,為什麼現在就不能改過來呢?(3)宗教理論為了避免矛盾或者利益,也會杜撰一些理論,比方說漢唐時期佛、道互相攻擊,這確實是有的。如果說真正了解佛、道的宗旨,這些爭論攻擊就不應該存在!(4)殺生是肉食性動物的天性,讓肉食動物不殺生就會危及肉食動物的生命,「割肉喂鷹」和「以身飼虎「也飽受攻擊,該如何平衡這個問題!
2、如果是輪迴,那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從哪裡來的?
不,是因為吃得起。
現在如果要是搞一個只能吃肉的,因為綠色是地球母親。
卧槽肯定火啊。
火腿切成生菜的樣子,香腸做成茄子,魚片做大蔥,牛排捲成包心菜
卧槽這個教好棒其實題主的意思是想通過說明植物也是生命,佛教徒吃植物也是殺生進而證明佛教的虛偽——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糾結這一問題,不如我們換個問題,即佛教徒能不能吃肉以及為什麼不能!其實在我看來佛教徒是可以吃肉的,但必須滿足兩個前提即「不是想吃而吃」和「不覺得特別好吃」。首先,佛教是講求慈悲的,殺生在因果論下為什麼不許更不用解釋,那麼如果你「想吃」,你就動了殺心或者成為了消費者構成了動物被殺的始因,即便拿刀動手的不是你動物依舊因你而死,你就犯了殺戒!而且一個「想吃」側面反應出你「愛吃」,而佛教修行講求斷欲,講究「五蘊皆空」,《心經》中明確講明斷欲的緣由與意義,而食慾也是其中一欲,縱容口腹之慾是與修行違背的,只要糾結於享受於這些「欲」就別想了悟「性空」了,更何況為此造殺業?!
再說「不覺得特別好吃」,這其中這裡的重點在於「特別」二字,佛教修行想要明心見性去分別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關,也是「悟空」至關重要的一環,為去分別心佛教更產生許多修行法門如空觀,白骨觀等等……覺得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實際上是分別心的體現,一旦放不下分別心,那這輩子就別想開悟了!
那麼,怎樣才能在這樣嚴苛的標準下吃肉呢?!我們知道佛教初期是講究化緣與供養的,自種自養是中國特色的佛教現象,當年印度的和尚要四處乞食並規定了想什麼人乞,怎麼乞。其中一個原則是不能挑富貴貧賤,即好吃的要吃,壞吃的也要吃,不可以刻意去挑,練就的就是「去分別心」,那這其中如果趕上富人家吃肉你就得吃,但你要練就吃肉和吃餿飯一個心態。而富人家並不知道你要來乞食那這動物自然不是為你而殺,你也就沒有殺生的罪!或許你會說既然要斷欲乾脆別吃好了,是的,受到早期印度教苦行思想影響佛陀早期也做過這個嘗試苦行斷食,你看早期釋迦摩尼的苦行像跟皮包骨的骷髏似的就知道他當年有多努力了,但最後終於了悟中觀了之後他明白佛法不能如此極端,只有維護好了這個身體才有學佛的資本,於是他不主張禁食而是教化信徒將食物做為修行過程中的工具,一種治療「形枯」的葯。而既然把食物當做「葯」有何談「好吃」,「愛吃」呢?!那麼如此說來就很好解釋一些事了,肉食是「大葯」療效好,見效快,可副作用大;素食是「小葯」療效差,見效慢,副作用小。而關鍵時刻大病來了,為了救命人們選擇「大葯」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很多地區如西藏僧侶吃肉也不是什麼說不通的事,但他們該受的副作用是逃不掉的!而說到這裡,有個題外話,就是關於「戒律」問題,殺生吃肉這一戒對於初信的人來講是因為懼怕教規責罰,而對於有修為的人來講是因為了悟因果不願造業,對於大修行者來講則是因為慈悲與不忍——這是行為從外律到自律到無律的質變!這麼跟你說吧,動物的肉粘性強,植物相對粘性弱,所以對於一個走在地上想飛到空中去的修行者來說,要有個從世間撤退的先後次序。先離開肉食、再離開」段食「,」段食「是佛門專業用語,指能被切成一段一段的食物都叫」段食「、包括植物,修行人拋棄肉身生在天上的話,就能自由飛行不再拖著沉重身子了!活在天上的話可以把」思想「當作食物。。
你還有個疑問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從哪裡來的」,輪迴並不是只有人道,還有天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無量眾生都在出沒,所以天掉下來可以變作人,畜生升上來也能成為人。。。1、如何看待宗教體系理論觀點的演化。
(1)佛學要求人慈悲不殺生,但逐漸演變為不吃動物性食物的說法,漢傳佛教不吃動物性食物又是從梁武帝《斷酒肉文》開始的,可見佛學的一些理論也是隨著具體情形的不同在演化的。那為了避免人必須吃食物的矛盾,佛把植物看做無情眾生是因為人必須要吃才這樣劃分的嗎?
劃分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不是為了吃起來方便,而是為了劃分【可度】與【不可度】的界限。
有情眾生指的是有心識的、能感受到八苦的生物。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能感受到這八類情感的,叫有情眾生。感受不到的,就是無情眾生。
佛教戒殺生,出發點是慈悲,信徒戒肉食,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減少其他人殺生的數量,比如一個社區里有個豬肉攤子,一天能賣兩頭豬,如果這個社區有一半的人戒了肉食,這個攤子就只能賣出一頭豬,這樣,信徒就通過自己的行動少殺了一頭豬。
這個行為一直存在,並非產生於梁武帝的倡議,梁武帝只是世俗信徒里的明星人物罷了,所以大家也就只關注他、只記得他,這是明星效應,不是實際情況。比如我在2014年說過一個經濟學論斷,發到網上,反響平平,2016年,布爾費墨抄了我的內容又發了一次,半個新浪就轟動了。這就是明星效應,並不是說那個論斷始自布爾費墨。
(2)現代醫學或者和尚的體檢,已經證明和尚飲食存在問題,既然不吃動物性食品只從梁武帝開始的,為什麼現在就不能改過來呢?
和尚的飲食存在問題,是按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標準看待的,不是按佛教的標準看待。佛教認為這個皮囊不值得非常重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沒必要對這個轉瞬即逝的東西下功夫,並且,擔心健康問題,擔心壽命,這是著相,跟佛教提倡的【不住於相布施】是衝突的。
所以,能不能改呢?能改。
要不要改呢?沒必要。
尤其是,佛門中人自己都沒說要改,佛門外面的人先擔憂起來了,這叫皇上不急太監急,咸吃蘿蔔淡操心。
(3)宗教理論為了避免矛盾或者利益,也會杜撰一些理論,比方說漢唐時期佛、道互相攻擊,這確實是有的。如果說真正了解佛、道的宗旨,這些爭論攻擊就不應該存在!
是的,這些爭論就不應該存在。
但是,哪個門下,都總有一些【啃招牌邊兒】的人存在,一旦成為世俗團體,就難免糾葛,真正的信徒不會吭聲,因為他們生的是凈信,發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會動搖,也就不會計較誤解與攻擊。吭聲的都是外圍的不知道什麼人。即使是一些在團體里德高望重的人物吧,如果心志不堅,就會有不自信,有恐懼,從而做出一些爭論和攻擊的事來。
(4)殺生是肉食性動物的天性,讓肉食動物不殺生就會危及肉食動物的生命,「割肉喂鷹」和「以身飼虎「也飽受攻擊,該如何平衡這個問題!
佛教徒只是不讓自己殺生,並不是不讓所有動物殺生。
喂鷹飼虎,前提就是允許鷹和虎殺生,並非不允許。用自己的肉喂鷹,是為了救那隻鴿子,而不為了禁止鷹吃肉。
所以這裡面是沒有矛盾的,不需要平衡什麼。你提這個問題,是因為你沒把這個【戒殺】律條的管轄範圍弄明白——它只管信徒,不管別人,更不管食肉動物。
2、如果是輪迴,那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從哪裡來的?
人多,是因為其他類型的有情眾生轉世為人了。
你光看到人多了,就沒看到動物在一天天減少么?
花草樹木是有情眾生。所以別扯什麼無情眾生一套,吃素只是因為比吃肉罪孽輕,對修行有幫助而已
1、如何看待宗教體系理論觀點的演化。(1)佛學要求人慈悲不殺生,但逐漸演變為不吃動物性食物的說法,漢傳佛教不吃動物性食物又是從梁武帝《斷酒肉文》開始的,可見佛學的一些理論也是隨著具體情形的不同在演化的。那為了避免人必須吃食物的矛盾,佛把植物看做無情眾生是因為人必須要吃才這樣劃分的嗎?植物是無情眾生,無想無情,有本能沒意識。生來就是被吃的,兔子是被狼吃的,狼又是被其他吃,這是往昔業力使然。以前佛沒說過不能吃肉,只是不能吃蔥蒜韭等五辛。施主供養食物,難道看到裡面有肉就倒掉?施主一粒米,重於須彌山啊。吃肉總是從殺生來的吧,不吃肉就是慈悲,梁武帝做了個大功德。但是!只有中國的佛教徒才不吃肉,其他地方,日本、西藏、越南等地方的僧人還是吃肉的,而他們呢,也很讚歎中華不吃肉的傳統。(2)現代醫學或者和尚的體檢,已經證明和尚飲食存在問題,既然不吃動物性食品只從梁武帝開始的,為什麼現在就不能改過來呢?長期吃素確實會有飲食方面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會胖。佛祖可以舍肉喂鷹,我們弟子們犧牲一點點健康換其他動物不必喪命,也是慈悲啊。(3)宗教理論為了避免矛盾或者利益,也會杜撰一些理論,比方說漢唐時期佛、道互相攻擊,這確實是有的。如果說真正了解佛、道的宗旨,這些爭論攻擊就不應該存在!沒錯,真正的佛、道高人根本不會攻擊其他宗教,就從實際真實的情況來看,佛、道兩門的出家人是可以互相掛單的,就是說,道士可以到廟裡去吃住,和尚也同樣可以去道觀。攻擊其他宗教的,通常都是些水平不高的弟子,也有些混到裡面的外道搗亂。(4)殺生是肉食性動物的天性,讓肉食動物不殺生就會危及肉食動物的生命,「割肉喂鷹」和「以身飼虎「也飽受攻擊,該如何平衡這個問題!殺生是肉食動物的天性,也是他們的業報,被殺是草食動物的業報。你光看到食肉動物吃肉,沒看到它捕食不到餓肚子的情況。你知道兩隻兔子放一年可以生多少兔崽么,一對兔子一年生180個,這180個後代也可以生,一年後,一對兔子會變成20000多兔子。沒食肉動物,這個世界早就被食草動物佔領了。
2、如果是輪迴,那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從哪裡來的?
首先第一個,不是地球上才有人類的,其他星球也有。第二,即便地球上的只在地球上輪迴,那比如一窩螞蟻,裡面就有多少萬的生物。不是人死了還會投胎成人,是根據生前和往世的業報來的,地球人類100億不到,動物類一個大科就不知道有多少,全世界的動物無法估計數量。何況那看不到的餓鬼道、地獄道,乃至天界的天人,他們都有機會投胎成人。有情生物會造業,會生怨恨,如果食之肉,也會沾上「業」和負面精神力,這對修練非常不好的
還有種說法,就是釋迦牟尼生活時代的主流是婆羅門教,那些婆羅門祭祀以宗教為借口,胡作非為,尤其是利用活人做血腥祭祀最為殘酷,期間還夾雜著各種為了滿足私慾的殘酷行為。釋迦摩尼為了改變這一點,因此在新創造的教派中尤其禁止這種墮落的殺戮和縱慾。所以說,佛陀應該並不是徹底禁止殺生,因為這本來就不現實,哪怕是科技到現在這個程度,人類要想存活都做不到徹底不殺掉任何一種生命。估計是後來他的教團變得強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後繼者因為種種原因,把曾經的教導教條化和擴大化了。
動物食動物是自然規律,因為畜牲道是眾生因愚痴而受業來了,人道則是邊造業又邊受業,人可以選擇殺生,食肉,也同樣可以不殺生,吃素就是不殺生也是在無畏布施,培養慈悲心等,素食健康,肉食會導致身心都變得不好,以前的人大多數都在天道中,如今地球上的人大多數以後都會墮在三惡道中受苦,因為現在社會貪嗔痴太嚴重,都在努力的修三惡道
推薦一個人@法嘉宗智 他剛剛在微信公眾號上講過這個問題。也可以關注此人的知乎。如果學佛的話,可以看南懷瑾選集。我剛買了一套,師兄不是修道么, 南師 道 也懂。
你一定學的不是哲學還要研究佛學。佛學分很多宗派你的漢傳佛教也分很多宗派啊!你說的只是冰山一角。自古以來我們的佛學一直在發展。從印度傳過來分化成空宗和有宗。然後各個還有很多細分。你說那些都是屬於凈土宗。經不起推敲都是古時候底層人民群眾相信。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很理性,所以人民也是沒有完全相信只不過是大多數遇到痛苦無法改變然後開始求拜一下。相反上層貴族信的一般都是中觀學派。他們不在乎那些規章制度,而是研究心性。你若不信可以去高中的古文來看。他們擺脫了傳統束縛,最後在我國詩詞文化中,達到了輝煌。所以不要總是誤解佛教形式就是一種模式,那個本來就是底層人民信服,所以不能用邏輯推敲。若要邏輯推敲看一下中觀佛學。禪宗才是中國佛教的精髓之處。 舉幾個例子,我心中有佛便是佛。還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難道不是就說那些所謂的規則其實也不存在么?為什麼我要靜心打坐 ?一起都是虛無。那麼一切回歸到最初點。佛教本身對世界看法, 他認為世界所有都是虛無(不是真實的存在)都是因緣和合而的產物罷了,因為緣起而在,緣散而滅。 所以你要是邏輯性強你就會問傳教士,你既然說一起都是無需,你我與這世界都不是真實的存在,然後苦修或者按照你說的那個方式就能成佛的到解脫。可是既然一切都是虛無的,你說的到底是真的存在還是也是虛無的。所以矛盾起來了,但是中國人擁有智慧。有的這麼解釋,我說的也不是真實的存在,但是未免是一種辦法,你若覺得好可以嘗試,不好可以按照自己內心,無論哪種辦法,只要能夠做自己就是佛。
所以後來到了唐朝,佛教空前繁榮,文人墨客紛紛都信禪宗,於是你就會看到,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我們都會說這個是儒家思想。其實說的對,但是只說了一半,因為前一半是禪宗思想。獨善其身,活出自己就是禪宗的精髓。什麼叫順應本心活出自己呢?於是有人提到,平常心就是道,就是按時吃飯按時睡覺,順自然便是了,這樣了就是佛。所以我們會發現佛教變得越來越活范,看看蘇軾的詩中,禪宗很明顯,它是一個很好的代表。禪宗思想不僅僅在表達思想還有山水文化,我們現在人們也會問為什麼這幅畫值錢,為什麼這首曲子就是經典?古時候也有人想這個問題,所以就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所以我們引入了靈性,所謂的靈性就是佛性,什麼是佛行呢?順自然,一個景色優美,那麼他一定是和諧的美好的,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多麼和諧。那麼有人說宗教爭端問題,其實中國宗教並沒有衝突,這個與我們文化有關。因為我們自古以來就沒有神權高於皇權,人民很理性,所以我們會看到無論什麼宗教最後都是為了生存一再妥協,同化。
佛教是無神論最初,凈土宗需要供養,當然並不是反對。而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多吸收一點禪宗,沒有輪迴關沒有等級制度。因為既然一切都是空的,來生和今生又啥區別,所以要想看破紅塵,需要向內尋找,而不是去外求。 我很喜歡莊子思想,與禪宗相似,我與天地共存。確實不用為了尋找宇宙多大而苦惱,因為你在宇宙中,你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你和宇宙是一樣的。但是不是不奮鬥,因為我們要做自己,相信順應本心,大家都能靜下心好好隨心而動。唯心主義不是迷信,更不是有神論,那隻不過是溫唯心主義一種。希望大家能夠知道,辯證唯物主義一般只是分析內外在問題利弊,但是還是偏外圍,內部需要的心性,才能在利弊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做自己,那麼你就是佛。還有一句話,有人會問我您能證明世間是虛無的么?之類的話。其實證明的東西,一定存在大家認為,可是證明不出來難道就不存在么?這個值得思考,同時,我們唯物主義講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礎,所以研究心性無論怎樣都是有價值的,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1、為了讓大家了解佛學,修習佛學,有很多種說法是為了讓大家了解知識,佛學講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這個意思,都是為了宣揚佛法而設立的方便之說而已,深究無意!不管眾生友情無情,最終都是空。為了學習方便設立不同層次,比如有的要五戒,有的要十戒,都是人為劃分的。因為大多數人都不能一下明白徹底。要一步步來。
而要明白佛學本質才能認清方向。2、輪迴不止是人的輪迴,是大的輪迴,如六道輪迴,六道互相輪迴。佛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因為修行的人多了,佛、菩薩等等都會越來越多,何況是人。簡單的說下第二個問題
人類的數量可能不如一個山丘上的螞蟻還多(你求證一下是否如此),相對於地球上眾生的總量來說更是極少的。一些隨機的漲落而已。一,這條如老法師所答,不是因為無情眾生才不食,而是因為修鍊需分階段,戒葷為第一階段,第二才是戒食等等。出家修佛本來就需要修鍊戒和定,等。二,素食可以滿足人體需要的蛋白質,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說了戒葷是為了修鍊,你不想修鍊不想修佛不想脫輪迴自然可以吃的。想吃或想干某樣事物的人是一定可以找出足夠的理由去吃和乾的。
三,任何一句話都可以從很多角度解讀好嗎。攻擊不需要理由,只需要想攻擊就足夠了。比如,你妹,分四個聲調讀看能出來幾個意思。
四,……答的好累……我真閑……割肉,身飼,的那個主人公,是那種修鍊的半吊子嗎?……能幹那種事的差不多是已經修鍊出來的吧。那種別說戒葷了我想著應該食都戒了。哦,你說的是肉食者不吃肉的生存兩難問題,首先這個肉食者(包括所有想修鍊滅眾苦脫輪迴的人)它/他/她得有這個脫離修鍊的想法(這叫佛度有緣人,有想法有決心的則來,無想法無決心的不強求),其次他/她/它就會去做(修鍊/練習),而修鍊練習是個漸進過程,不是說一下子餓死了就能得道了。而是慢慢戒,慢慢改,直到全部改掉就是修鍊成功了(也許只是修鍊成功了第一階段而已)。如果一個有靈性的肉食動物想解脫滅苦,也是這樣跟人一樣修鍊的過程。首先,得慢慢戒食,然後,修各種心性,戒啊,定啊,慧了……再然後………讓老法師答吧O(∩_∩)O推薦閱讀:
※既然佛說無差別,那麼當天人和餓鬼有區別嗎?
※你最有好感或最喜愛或最尊重的佛、菩薩或善知識是哪位,你個人最中意的修行法門是哪個?
※觀音菩薩是如何做到無處不在的?
※皈依之後要念誦10萬遍"四皈依"嗎?
※佛陀會怎麼看待進化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