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變笨怎麼辦?

小時候出去玩,跟著爸媽,根本不用想。就是玩,吃喝拉撒就找爸爸,總有辦法給我解決。不用怕。爸爸就是我的保護神。

這幾天五一再次一起玩,時隔三年。竟然他們忘記帶洗漱用具,車票都沒提前買,五一人多,去峨眉山玩,下車遍地都是有人來介紹住宿,旅遊路線,無可厚非,可是他們很抵制,我說沒來過就聽聽,後來,又很急躁的說快去搭車上山,否則就晚了,我的意思是不用急吃了午飯再去。在那裡,爸媽就慌了一下,我看到,被別人說暈了頭一樣。我以為就一次,可是這兩天,類似這種事很多發生。爸媽70後,40+歲,中年啊。不會這麼快老了吧,頭腦怎麼變的這麼不靈活了。不光爸爸,媽媽也是。這次怪我,是我沒有計劃好旅行路線。以後就是我來主持了。可是我想問的是,爸媽這種腦袋變遲鈍了,如何練腦?多謝朋友的回答。自己慢慢成長,看不見爸媽變老。不忍面對這個現實。想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四月份在家的時候跟爸爸聊天,他說希望等我成家立業之後可以帶著我媽四處去看一看。作為一個再傳統不過的中國男人,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台灣,想看看對岸的同胞們生活得怎麼樣。。。然後不知怎麼就聊到了應該報團還是自助游的問題。他這輩子就出去旅遊過一次,那一次是跟著旅行團去的北京。坐大巴,住小賓館,吃著難吃的飯菜,緊張得不能再緊張的行程以及被帶去王府井買坑爹的紀念品,這些都不能阻止他覺得這是一次美好的旅行。他覺得報團真是再好不過了,有人幫你安排好一切,有車接送。作為一個看了無數知乎自助游答案的偽文藝青年,我當然要反駁他。我開始跟他講旅行團怎麼怎麼坑,自助游怎麼怎麼好,包括能省錢,能看到那些旅行團不會帶你去看的景色。可是他不能接受我的看法,他無法理解我說的那些東西,當然他也不能反駁我。我那時候心裡非常的煩躁,我心想,我給你說了這麼多,論證得這麼嚴密,你怎麼就是不信呢!你怎麼這麼頑固!最後當然是不歡而散,好像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一樣。

那天晚上,我想起了我看過的一部電影,梁朝偉和梁家輝演的《新難兄難弟》。梁家輝演梁朝偉的爸爸,一個警察,一個過於仗義以至於迂腐的人,抓完小偷不僅把人家放了還告訴小偷有什麼困難來家裡找他,並且給了人家地址,最後小偷過來偷了他家裡的東西。這樣一個信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願意把自己所有的退休金借給求自己幫忙的朋友卻不願意給自己的兒子。當然,兒子是不會喜歡他的,甚至於當著他的面數落他的不是,直到他抿著嘴眼角滲出一點老淚。後來,兒子穿越了。。。回到了父親年輕的時候,看到了年輕時候的父親跟自己一樣喜歡美女,意氣風發,並且義薄雲天,儼然是街坊鄰居的領袖。兒子幫助父親娶了自己的媽媽,一起並肩應對了許多的危難,也理解父親的脾性,理解了父親的衰老,了解了父親的偉大。最終他們和解了。記得某網站下面的影評里有一個的標題是《年輕沒什麼可驕傲的》,是啊,我們沒什麼可驕傲的,我們也會老,也會跟不上時代,也會變「笨」,「笨」到兒女想去找找有沒有什麼葯來治治。。。我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爭論時候的可惡嘴臉,那種居高臨下的姿態,那份高人一等的傲氣,以及父親掩飾不住的尷尬,和一點點傷感。畢竟十年之前父輩還是我們的領路人,可沒想如今卻要面臨這樣的窘迫。他們不是聖人,他們也留戀自己過去的榮光,他們在痛苦的轉換這身份角色,而我們,卻加劇了這種痛苦,逼迫他們承認自己生命的輝煌已經過去,多麼殘忍。

我想起自己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到底是應該幫助父母跟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還是在相處的時候去適應他們那個時代?後來我想通了,至少對於我的父母而言,我只把那些馬上就可以提高生活質量的東西帶給他們,除此之外,我適應他們的時代,這樣他們更輕鬆,更快樂。那些新時代的種種我應該去跟同齡人分享和討論。我不會再說服他們去自助游,除非我能陪他們去,畢竟他們沒有心力去規劃自助游;我不會告訴他們電視上的很多東西都是瞎扯的,因為思考這些對於他們而言很累,也沒有必要;我也不會讓他們上知乎,因為他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額外的信息,尤其是那些信息帶給他們的焦慮。

寫的好長。。。

2015年5月8日晚上九點更新:

當時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最近發生的這件事以及我的思考,趁著中午午休躺桌上睡不著就寫下了這個答案。評論區有知友吐槽排版,我當時也沒想這麼多。。。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贊,很激動,有點受寵若驚,也許大家就是想看到真誠的分享吧。

可能會有知友覺得我在寫雞湯,但是我覺得這種個人化的問題每個人面對的約束不一樣,硬要去用自己的分析能力造出所謂乾貨也許未必有什麼益處。很多時候我們問這種問題只不過是想獲得「哇,我不是一個人」這種感受來撫慰內心的焦慮和不安,而不是期待一個應對的指南,因為外人何況是網友永遠不會知道提問者的真實處境和內心感受。解鈴還須繫鈴人,你我能做的只不過是真誠的分享自己的感受。

真誠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我在家給我媽詳細的畫了怎麼開電腦直到打開QQ和我視頻聊天的圖。

我也跟我爹聊了好多天廢話,就是為了陪他練打字。

想一想自己小時候,那還真不如個小貓小狗。一會兒要這樣,一會兒要那樣。

幾個大人圍著自己轉,忙的人仰馬翻。

但他們從來沒有一個人抱怨過「這孩子怎麼這麼傻」

人生就是一條拋物線,過了頂點就會慢慢的開始走下坡路。作為最親的人。他們曾經撫養我們照顧我們,現在我們到了拋物線的頂點或是將近頂點。我們應該去耐心的對待他們。一如曾經他們耐心的對待我們。

去旅行,你應該負起責任去檢查必需品有沒有帶。

你已經長大了。應該去照顧父母。


不要以愛的名義強求父母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和小時候父母以為你好的名義強行把自己過時的人生經驗套在你身上是一樣一樣一樣的。

你需要挺起胸膛獨自面對這個繁雜的社會,從萬千選擇里找出讓現在的他們享用起來最舒適的套餐:

五一出去玩,你想的到而他們疏忽了的,提前買回來準備好;

他們沒想到你也沒想到,就坦然面對600一晚的如家,一個人去前台開房,別讓他們住著心疼;

景區買票隊伍長,你拿出手機訂票在網路取票口拿了就拉著他們,閱兵一樣走過長長的隊伍,樂悠悠的跟他們炫耀手機訂票的快捷以及團購價格就好,不要說著他們聽不懂的話教他們如何綁銀行卡下單支付取票;

讓你現在坐車你就坐車、讓你現在吃飯你就吃飯、讓你路邊歇會兒你就歇著、讓你去洗手間你沒尿也去站會兒;

他們急躁,你去買冰鎮飲料;他們起晚了,你直接找地兒安排Brunch;他們耽誤行程了,你告訴他們沒事兒,這個地兒本來就應該玩兩天一夜的,過會兒找個四下無人的夜打電話請假;

他們跟你說年齡大了你該找個女朋友了,你看那個老誰的孩子那個小誰的孩子還有你那個同學,你就安靜的聽著,聽完了告訴他們:行,外面這麼多好看的姑娘,我一會兒就出去挑個媳婦兒去。

有的人是真的老了,但老有所養的人是不怕老的,怕只怕老了還被人嫌棄;有的人你以為他老了,其實他只是選擇了難得糊塗的生活態度。

我今年三十整,閑了就上浩方玩玩星際爭霸,我想,如果有人讓我學著打LOL或者勁舞團,我大概是玩不動的,偶爾陪著參與一下還可以;五年後,我手機里的app可能也不會被替換太多,對我來說,夠用遠比嘗試新的體驗重要;在我四十歲的時候,如果有人讓我練腦,我會說,你自己去練吧,我這樣挺好。如果讓我練腦的這個人是我的兒子,我心中會掠過好多絲凄涼,因為我已經老了,他卻還沒長大。

孝順的關鍵在於順字,父母遲鈍了,你就降低自己宇宙的光速,陪著他們。


本來贍養父母也就是一個逆向的過程

小時候,你什麼都不懂,啥都靠爸媽照顧,爸媽教。

他們老了以後,也會逐漸退化到啥都要你照顧,要你教的階段。

並且,由於他們不管多老,都會認為人生閱歷極為豐富,因此不一定聽你的招呼。

所以,孝順的孩子,會像小時候爸媽照顧他一樣照顧越來越老、越來越弱的爸媽,直到他們離開。

推薦你看看《返老還童》吧,很好的電影。


滿滿的心疼。

說個自己的事——

媽媽去年生病做了手術,後來在我哥那兒待了一段時間休養,她白天一個人沒事,我也正好課少,就和她用扣扣視頻聊天。她不會,我教她。

非常明顯地感到媽媽年紀大了,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差了太多,不會舉一反三,簡單地主動發起視頻都不會,說了很多遍,第一次教會了,第二次窗口有了一點點兒變化她就又不會弄了。

那天教她怎麼把瀏覽器窗口最小化,怎麼把最小化到狀態欄的窗口還原,說了n遍她都不會。我哥那兒電腦太卡,又不能給她遠程控制指導。說的我口乾舌燥,都著急上火覺得熱了,在視頻這邊,我就把外套脫了,把襯衫的長袖擼起來了。這一幕後來一直被我媽媽「嘲笑」/「打趣」,她說看我那麼著急把袖子一擼就像是要打她了!

聽她那麼說,我覺得特別心疼。那一刻覺得媽媽就像是一個「笨小孩」,傻傻學不會「老師」教的知識,生怕「老師」會生氣會責罵她,甚至要打她。π_π

原來有一天,媽媽也會變老,也會變笨,也會變得那麼無助和脆弱,變得需要自己的幫助和支撐,真的是滿滿的心疼。

另一個事兒,

媽媽做手術前需要簽手術同意書,當時是我陪我爸媽去的醫生辦公室,爸爸緊張的話都說不利索了,簽字時也手抖,像是不會寫字了,明明只是簡單的「同意做XXX手術」,也差點寫錯了好幾個字。因為必須是我爸簽字,所以不能代簽,但是所有事宜都是我向醫生諮詢的,所有住院手續都是我辦的。簽字前醫生負責解答病人及病人家屬的疑問,確認無誤才能簽字,我爸心存疑問,遲遲不簽字,但是又問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醫生很無奈。然後,我就一直問醫生一些問題,我爸說「就是我女兒說的這些」……

爸媽年紀越來越大,在越來越多的事情上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很多時候他們需要我們給予他們力量了,而不再是兒時那種他們為我們撐起一片天的狀態。

爸媽變笨怎麼看待?我很心疼。對爸媽多點耐心,多點講解,而不是鄙視和不耐煩。

至於醫學療法?應該沒有。人老了,總是會這樣的。自然法則。


從小到大,我的任務就是做好自己,學好習,照顧弟弟,變得更優秀,雖然今天的我並沒有爸爸期待的那麼出類拔萃。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這句是打記事起就印在心上的話,顯然,前半句我很享受,那種有人開路而我只管邁開腿的感覺很愉悅,但這種愉悅卻在我準備步入社會的焦慮中戛然而止,我在努力的適應並且承擔。爸爸生病猶如天塌,對我來說是這樣,對媽媽來說更是如此。每次,看著爸爸吃力的做康復,媽媽又忘了把東西放在哪兒,都是一種煎熬,滿滿的都是心疼。

因為在外地上學,只有假期才能回家。雖然短短兩個月,我也習慣了每天早上張開眼先鑽進爸爸被窩像小時候一樣抱一抱,習慣了對媽媽的話有求必應,更習慣了無時無刻不臭屁的哄他們開心,而一年前的自己並不需要如此努力。此刻,對於各種複雜的事兒我無能為力,但我過得更好一點,讓他們更開心一點就是我簡單卻又艱巨的任務。

父母變笨了,但是我會變得更睿智,這種互補的角色和諧得就像眼睛和睫毛。雖然前三十年自己只愉悅了三分之二,但後三分之一恰好留給我成長,這種饋贈我感激不盡。後三十年,我努力讓越來越笨卻越來越可愛的人兒樂在其中。


爸媽已經快50了,明顯感覺到他們不再年輕了…爸爸不能再和弟弟賽跑,因為跑一次全身疼好多天,媽媽眼睛開始花了,幫我帶個耳釘都要戴老花鏡,一起去爬山,媽媽說五年以後就要弟弟背啦……

會覺得時間走得太快了,會反思自己無意中的抱怨,後悔說出口的話,可能爸媽不在意,但自己久久不能釋懷,總是提醒自己,不要在無意中傷了他們的心


哈哈哈哈,我也經常有這種感覺。

家裡的台式電腦最近壞了,我媽每天都纏著我讓我用筆記本給她QQ農場收菜,我說你自己去打開,你自己登陸QQ打開農場就行了,跟台式的操作一樣。她好不容易找到開機鍵,發現開機界面要輸入密碼,問我要了密碼之後,發現登陸後是win 8的界面...她從來沒看過這種界面..然後我教她基本操作一遍之後,就走開了。沒過一會,又來問我重複的問題..怎麼在win 8界面里找到QQ,找到瀏覽器,找到垃圾桶..這時我已經沒耐心了,態度不好的又說了遍..我媽坐在旁邊說:"現在我知道自己沒記性了,,但我也控制不了,你別對我那麼凶...." T。T 後來過了一段時間,本來我以為那個已經熟悉操作電腦的媽媽又來問我,如果不關機,就合上可以嗎?我說合上只是待機呀,但出門什麼的還是要關機,不要一直待機,這樣會不好的。然後我媽很尷尬的說,其實她一直都沒有成功關機過,因為一直找不到win 8界面的關機鍵。我說滑鼠移動到最右下關機鍵就會彈出來呀,不是教過你了么?(說著說著我脾氣又上來了...T。T)原來我媽一直不記得關機是怎麼操作的,也不知道怎麼才能找到關機鍵,所以那段時間都是直接合上就以為關機了,後來難免又是遭受我一頓的責備。(啊啊啊我只是沒耐心 T。T)

當然還有什麼玩微信啊消消樂連連看這些遊戲也要教很久很久,在覺得他們重重複復問一個問題覺得很煩的時候,盡量壓抑自己暴躁的臭脾氣,跟自己說溫柔點溫柔點,爸媽只是記性不好了沒辦法,把自己當成復讀機也不是多大的難事(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控制不住...)

最近有一次,我媽給我買衣服了。我說怎麼那麼好呀,都那麼大了還給我買衣服哦?我媽說:"現在對你更好點,只是希望以後你嫁了多回來看我一下就夠了 「(╥╯^╰╥)


他們沒變,是你變了。

小時候總覺得他們無所不能,因為我們什麼都不能。


今年過年在家裡教爸媽使用微信

從最基本的連上wifi或者打開流量

到打開微信如何發語音和發起視頻聊天

一步一步

先給他們講解每個按鍵的功能

然後我操作一遍給他們看

最後讓他們自己演練

過程有些許曲折

但結果是好的

現在我家三個人

一個在湖北一個在江蘇一個在上海

晚上有空的時間都會視頻

相比以前打電話

視頻給我們帶來了歡樂與感動

我每次都在視頻中把他倆逗樂

每次視頻我媽都會問

是不是又瘦了

我爸都會說

別捨不得錢買好吃的

題主

你現在覺得他們笨

你小時候什麼都不會的時候

他們教你穿衣穿鞋刷牙吃飯

回答你所有幼稚的問題的時候

他們有說過你笨嗎?

假如那個時候有知乎

他們會在知乎上提問

「我覺得我兒子超級笨的,今天竟然問我,為什麼太陽晚上會落下,他竟然不知道地球自轉」

以上


說真的,把我放到你爸媽的位置,我一樣蒙圈。

讓你現在做一道你媽媽做的拿手菜,你就比她還笨了。

通通下水道什麼的,你就比你爸還笨了。

不是變笨,只是有些事有的人沒經驗。


雞湯太多。不是所有人老了都會笨,而是有些人不主動配合世界進步。排除經濟和生理原因,相當多老人頑固的堅持他們生活模式,不接受新觀點,不參與新活動......每天打打牌,睡睡覺,吹吹牛,面對世界變化這麼快能不笨嗎?有些答主的父母願意配合子女接入新世界,他們是不會笨的。我們要小心,自己老了會不會也這麼笨


淚目,我看著他們一天天變笨可開心了。

變笨了變胖了,好萌啊。肚子圓滾滾好摸好抱,買個5000多的手機給娘她居然會不好意思了。

他們精靈的時候根本沒空理我啊。

母親大人不會打簡訊我手把手去她家教一下午,不會玩微信我也可以抽一天去陪我爹練習,就連12年想跳江南style騎馬舞我也能把爹娘都約出來帶去ktv教他們跳,一家人的時間很寶貴的。

我巴不得他們越笨越好跑不動了我就把他們都偷回家藏起來。

我來養他們。

從4歲開始就沒有機會啊。三個人三個家掙了錢也沒處花啊。


其實當你意識到他們變笨的時候,也就是你要意識到自己長大了的時候。

我去年帶我媽去日本自由行,如果和朋友一起去, 可能大家戰鬥力都是50,和媽媽一起去, 基本上要把自己的戰鬥力調整到120, 因為她很可能是負分。。。

給了她ipad, 裝上新聞客戶端, 每天同步世界發生什麼,最近給了她6+plus, 讓她引領世界潮流了。。。

去日本的時候, 帶她去了米其林餐廳, 日式的,和西餐。。。

吃的時候,我們都有點感慨,我爸爸三年前過世,他是做飯最好吃, 也最喜歡花時間研究的。

她看到那麼多年紀很大的人(老齡化社會), 依然享受生活,吃西餐, 化妝, 和姐妹淘聚會。。。也買了一套化妝品回來化。。。

她算是比較能學習,容易接受新事物,回來也會有很多的感慨。。。

明天她要來面美簽了。。。

我出生在一個小鎮,跟世界最前線離的太遠。可有次我出完差坐大巴回老家, 稀里糊塗下錯了地方, 又打不到車, 我只好在路上攔下一個大爺和大娘, 讓他們把我帶到路口。然後我就坐上了他們的三輪。坐在車上,我突然想, 我上周可還在紐約啊。。。但是這就是我啊, 我從這個小鎮走出去, 也還會回來 , 我和他們有區別又沒有區別。

所以以前的日子, 他們帶你長大, 現在,your turn now.


這次五一回家看到老爸頭髮都白了心疼的一逼


你小時候自己能站起來還總想要爸媽牽著,現在他們想要依賴你了。


喂。。話說這個問題不是被歸在醫學下面么。。樓上為啥都是雞湯啊。。

下面我將用我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來解釋這個問題(你滾!!

首先,父母的智力下降不能單純的用孩子長大了這樣的相對變化來解釋,父母的智力下降是個絕對量。跟他們年輕的全盛時期,他們不光在智力,身體的各種機能都會隨著衰老而下降。我們的長大只是放大了這個變化而已。

如果說父母在25-35歲時期智力可以打10分,那到了40-50歲只能打7分。而我們(孩子)在鼻涕還糊臉上的時候的智力只能打1分,現在至少能打9分+。這種從-9分到+2分得飛躍必定會帶來,「爸媽怎麼好像越來越笨」的這種感覺。

這種全身功能衰減的從30-35歲就會開始。這種變化不止體現在新陳代謝變慢導致身體慢慢變差,影響智商的腦細胞也會開始死亡,腦細胞數量開始減少。同時控制學習語言決策以及抽象思維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和大腦皮質之間的連接會慢慢退化。而這些都會帶來認知的退化和記憶力下降。這也就是說,一個青年和一個中年人的大腦結構很可能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個生物,衰老是不可阻止的自然規律,雖然難以接受,但是不得不承認,父母正在慢慢老去,也在慢慢變笨。

人腦是個很神奇的器官,當一方面的功能慢慢衰減的時候,一定會有另外一方面來彌補這個缺失。但是,你以為這是好事么?並不是!!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提出過一個情感偏好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並沒有現成的翻譯 這是我亂翻的。。)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developed by Stanford psychologist, Laura Carstensen) is a life-span theory of motivation. The theory maintains that as time horizons shrink, as they typically do with age, people become increasingly selective, investing greater resources in emotionally meaningful goals and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motivational shifts also influence cognitive processing. Aging is associated with a relative preference for positive over negative information in attention and memory via 維基百科

簡單的來說,一個青少年為了在未來爭取更多地社會資源,大腦更傾向於接受新的信息。因為人得腦容量有限,記錄的信息也有限,所以青少年更傾向於忘記回憶而接受新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學習和決策。

但是作為一個中年人,當ta的社會角色發生變化,大腦的主要功能就不再是記憶新信息,而是保存那些能在當下帶給他們快樂的回憶。

這是一種關注點的切換:從未來轉變到當下。相對於接受理解新的信息,他們的大腦更傾向於保存原有的記憶。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老人都記不起前兩天剛發生過的事情,反倒是幾十年前的事情記得一清二楚。當人的主觀意志發生變化,大腦也會服從,順應思維去弱化我們不想知道的東西,強化我們希望看到的東西。

當這兩方面因素綜合起來,我們就會慢慢覺得爸媽不但智力在下降,而且變得很頑固,甚至不可理喻。

解釋了那麼多,只想說明一個道理,對於衰老這種自然規律,請用理性的思維去看待。這種客觀規律不僅會發生在我們爸媽身上,總有一天也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不要一味的感性的包容,這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越來越重。只有認識到這個現象的客觀性,才能更好地理解爸媽這個時期呈現出的狀態,也能更好地去解決一些問題。

-----------------------------魂割線------------------------------

說了以上這麼多,難道答主想說的是,反正大家都會變老等老了就愛吃吃愛喝喝等著被時代拋棄么!並不是!!!

看到樓上很多說願意保護照顧父母的,我只能說,你知道每天有多少賣保險賣基金的人天天鼓搗幾個學金融的都看不懂的公式,就為了去騙中老年婦女手裡的閑錢。你知道成天上門推銷的電磁床哪天就有漏電的危險。在這種社會變化呈指數增長的今天,江湖險惡,有時候連自己都保護不了,你能無時無刻的護你爸媽周全么。

處處順著父母的24孝是最蠢的孝道,連孔子都說過要幾諫,可以用委婉的語氣勸解父母,以免他們陷入不義。

那麼對於衰老和變笨這件事,我們能夠阻止么?

心理學界有個通識,人的主觀思維是可以改變大腦功能,甚至是改變大腦的結構。

在上面已經提到過的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里,大腦會根據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處理信息的優先次序。這也同時肯定了,如果保持一種向未來看的思維方式,就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阻止這種改變的發生。此外,通過積極思考得到的正反饋,也能使大腦傾向於保持思考的狀態。

以上


這是我在網上很久以前看到過的一個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啊 父親問兒子:「那是什麼?」,兒子回答:「麻雀」。 父親反覆問了幾次,兒子大發雷霆。 父親回屋拿來自己的日記,叫兒子念其中一篇: 「幾天前兒子滿三歲了,今天在公園,他問了我21次『那是什麼?』,我回答了 21次『麻雀』,每一次都是緊抱著他,慈愛的回答著我那純真的孩子。」

這是視頻鏈接年邁的父親,兒子和麻雀的故事

發現父母變笨 其實我覺得每個小孩長大都會發現父母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是超人般的存在了吧 我們自己的小孩以後也會有那樣的想法吧

我媽媽說老人就是小孩 也要哄 所以我教媽媽微信QQ的時候 也會說媽媽你好棒好聰明一學就會 我覺得在教他們新的事物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誇獎 多有點耐心吧 第一次認真答題 希望對題主能有一點幫助啦


是你長大變聰明了,懂事了,可以自己獨立撐起一片天了,所以,寬容對待逐漸老去的爸媽,凡事溫柔點。會讓他們欣慰很多。


流體智力:就是學習能力,運算速度,記憶,和推理能力。在20歲左右達到頂峰,然後開始下降。所以年輕人學習東西更快。流體智力很大一部分受到遺傳的影響。在IQ測驗中,測試的主要也是流體智力,而不是晶體智力。

晶體智力:技能,語言文字能力,知識儲備,判斷力。晶體智力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的,因為人們的體驗和經歷在不斷增加。

上面兩張圖不完全一樣,但是大家看一個趨勢就可以了。個體的用腦習慣不同也會導致流體智力不同的降幅和晶體智力不同的增幅。

所以父母變遲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父母保持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於晶體智力的增加他們也會變得更睿智。

但是從題主的描述,父母大概並不是變遲鈍而導致的問題。而是沒有對生活的熱情,也失去了自信。沒有提前訂車票,沒帶洗漱用具,旅行中感到慌亂,這不是因為變笨,而是因為失去了熱情,無法真正期待一場旅行,也無法真正從一場旅行中得到享受。

中年是很尷尬的時期。身體的衰老已經初露端倪,職場上湧入大量年輕又能幹的新人,社會上有越來越多他們所不能了解的新事物。這時候很容易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如果不是很成功的人士,有時候會感覺世界已經不需要他們,他們也無法去融入這個喧囂的世界。身體還是中年,心卻已經是老年人的狀態。不好奇,沒有太多的奢望,就算旅行也抱著工作的態度——害怕錯過了車,害怕出了紕漏。

我覺得這是一種很恐怖的狀態。這真的跟變笨沒有關係。是心老了。

題主應該告訴父母他們並不老,他們依然是重要的,是這個世界的一員,是家庭中的一份子。鼓勵他們嘗試新的東西,有太多事情在前方等待他們去發現和品味。

心病還要以心醫。

他們是70後啊。范迪塞爾是60後,前一段還在拍飛車電影。

最後,題主問了如何練腦?

這個建議所有人都適用。

斯坦福大學設計的Lumosity,免費(不推薦收費版,沒有必要),App和網頁都有(推薦網頁)。

我覺得非常好用,去年一直在堅持,分為5個模塊。

記憶,注意力,速度,適應性,和運算能力。

這裡是網址Brain Games Brain Training。


推薦閱讀:

父母總喜歡談論低級的網路謠言怎麼辦?
如何看待最近微博上一個視頻「結婚當天新娘哭著斥問新郎該如何孝敬她爸媽,並刁婚後節假日去誰家過?」?
受到挫折或傷害還要被父母罵,這些父母都是什麼心態?
帶男朋友見家長是怎樣的體驗?
在美國留學時帶父母一起旅行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生活 | 父母 | 醫學 | 個人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