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領域裡,業餘愛好者和業內最高水平的職業人士之間的差距並不是特別大?
優秀的素人不比職業的差
品酒。多次獨立的實驗表明,把高檔品牌和普通葡萄酒對調,知名的品酒師沒有能力分辨。同樣的酒貼上不同的標籤,也會得到不同的評價。
2001年,在波爾多大學弗雷德里克·布羅謝進行兩個實驗。
在一項實驗中,他找了57個葡萄酒專家一起,並讓每個專家品嘗一杯紅葡萄酒和一杯白葡萄酒。他讓測試者儘可能詳細地以專業知識描述每杯葡萄酒。他沒有告訴測試者品嘗都是同一種葡萄酒。他只是將其中之一染紅。在另一項實驗中,他請專家對兩種不同的紅葡萄酒進行評分。一個價格非常昂貴,另一個很便宜。再次,他又欺騙了測試者。這次他用兩瓶廉價葡萄酒來進行測試。那麼,結果是如何?在第一個實驗中,對干白所染成的干紅,專家們檢測後所得到對漿果、葡萄和單寧的評論就好像它真的紅酒。所有57個中沒有人,能檢測出它實際上是干白。 在第二個實驗中,對於更換標籤的葡萄酒,專家們繼續將這瓶廉價酒識為好酒,給了很高的評價。他們稱之為「口感獨特」和「圓潤」。他們對裝在廉價的酒評價為「口感差」和「口感單一」。在加州高科技實驗室進行的另一項實際,對五種不同種類葡萄酒進行測評。他們價格不等,從$5到$90。同樣,實驗者把廉價酒裝入好酒的瓶中-但這次他們對品酒師大腦進行掃描。當品嘗葡萄酒時,大腦的同一部位會在每一次機器檢測中亮起,但品嘗師品嘗昂貴的酒時,大腦中一個特定區域開始變得更加活躍。研究仍在繼續探索這種現象。然而,另一項研究讓測試者品嘗乳酪時,配兩種不同的葡萄酒。他們被告知的其中一瓶來自加利福尼亞州,另一瓶來自北達科。兩個瓶子裝了同一種酒。測試者認為配加州葡萄酒的乳酪更好,他們吃更多。
——http://www.vinehoo.com/news/detail_10661.aspx
還有羅伯特·霍奇森曾經是一位海洋學家,憑藉他在統計學上的專業背景知識,他拜訪了加州葡萄酒大賽的組織者,這是一項北美最古老的酒類比賽,他提議組織者在每年競賽的同時做個實驗。以往,比賽中的每個評委都通過聞酒香、小口呷、嘖嘖嘗等方式品嘗每種參賽酒,但此後的規矩稍加改動:其中某些參賽酒會被用同樣的杯子端上來3次,這樣的實驗可以得出結論:評委對同樣酒的評價是否一致,以此來判斷他們的打分是否科學。
這項實驗從2005年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年6月,實驗結果令葡萄酒業驚訝:即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品酒師對酒的判斷也是非常糟糕的。「結果令人不安,每年的比賽中只有10%的評委可以對同一種酒的評價保持一致,而這些表現不錯的評委在第二年又失去了這種能力。」 霍奇森說。這些評委絕不是業餘的,在葡萄酒行業中他們是釀酒員、品酒師、評論家,也是消費者眼中的絕對行家。
在霍奇森的實驗中,評委通過打分來評價好壞,最好的100分,最差的50分,大多數葡萄酒得分在70多分到90多分。前四年實驗的統計數據結果發表在《葡萄酒經濟學雜誌》上,品酒師對同一種盲測的酒分3次品嘗的結果打分的平均差值為4分。比如同一種酒,這位評委第一次品嘗打分90,評價為「優」,一分鐘後品嘗打分是86分,評價為「還可以」,再過2分鐘品嘗,打分為94,評價又變為「出色」。
上述情況還只是平均值,有些表現差的品酒師對同一瓶酒的評價差異達到正負10分,表現最好的品酒師也有正負2分。雖然有時只是幾分的差距,但能否獲獎憑藉的就是這幾分的差距。而這些獎項對酒廠來說則意味著豐厚的利潤,足以影響它和競爭對手在銷量上的輸贏。霍奇森隨後繼續統計了每年的競賽情況,發現獲獎呈現隨機分布的狀態。
類似的研究還有2008年羅賓·戈爾茨坦(Robin Goldstein)發表在《葡萄酒經濟學雜誌》上的文章,文章揭示了葡萄酒價格和人們喜愛的程度成正相關。2011年,赫特福德郡大學心理學教授理查德·懷斯曼(Richard Wiseman,本是一名專業魔術師)組織了578人來品嘗價格在3.49英鎊到30英鎊的葡萄酒,同樣也是採用盲測的方法。能區別出售價在5英鎊以下與10英鎊以上紅葡萄酒的人只佔53%,如果換成白葡萄酒,能嘗出很便宜的和很貴的酒之間差別的人只有47%了(結果可能和白葡萄酒中含單寧更少有關)。總的來說這578人能正確分辨酒的好壞的概率和我們扔硬幣賭正反面差不多。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3/7/13/1032370.shtml
最後是一記尖酸刻薄的老拳:2007年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Richard E Quandt發表一篇論文《葡萄酒界的廢話:一套新軟體》,這篇文章里討論了磚家、叫獸、偽藝術家對葡萄酒的形容詞和評論,而且還整理出一套《葡萄酒辭彙表》,包含了123個形容詞,比如「有稜角的」、「紫羅蘭樣的」、「壁爐樣的」、「紋理細緻的」。然後他在同事的幫助下設計了一套演算法,這樣可以自動、隨機生成一段對葡萄酒口味的描述,比如:「此款Chateau L"Ordure Pomerol葡萄酒產於2004年,不錯的礦物質口感,干杏仁的味道混著雪松的特質,充滿了智慧的紅酒入口後就爆發出黑色水果和烤栗子的味道。」教授說這樣的評論並不誇張,實際去看品酒師們寫出的內容也大抵如此。
——http://www.pcpop.com/doc/0/924/924775.shtml
幾個月前,心理學家理查德 · 威斯曼關於葡萄酒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調查。他在當地的超市購買了各種各樣的葡萄酒酒,從5美元的波爾多到50美元的香檳,並且詢問人們哪一種酒更昂貴。(所有的口味測試都以雙盲的形式進行--- 實驗者和被試驗者均不知道其實際價格。)測試結果使那些隨處可見的假內行們感到不安: 在這次測試中,600 名參加者中只有53%的人選擇了較為昂貴的葡萄酒,這基本上也純屬偶然。(事實上,當提到挑選紅葡萄酒時,他們的表現更為糟糕。波蘭多的測試結果最為糟糕,大多數人---61%---把這種廉價的劣質酒誤選為更為昂貴的酒水)。
一方面,這是一個稍微令人沮喪的新聞。大多數的葡萄酒消費者們想當然的認為葡萄酒的質量和價格之間有必然的聯繫。這就是我們願意在老勃艮第或納帕赤霞珠或老基安蒂揮霍上揮霍金錢的原因所在。如果貴酒嘗起來味道真的不太好,那麼這個葡萄酒公司就沒有商業模式,失去了發展空間。這也是黃尾酒一路下跌的原因。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51303/331091
再轉一個相關的小說吧,在幾十年前大家就開始嘲笑品酒專家了。
(英)羅·達爾:《品酒》
《笑傲江湖》里也玩了類似的套路。金庸不愧是在英國殖民地混過的,把玄學也能包裝的高深莫測:
祖千秋搖頭道:「萬萬不可,萬萬不可。你對酒具如此馬虎,於飲酒之道,顯是未明其中三味。飲酒須得講究酒具,喝甚麼酒,便用甚麼酒杯。喝汾酒當用玉杯,唐人有詩云:『玉碗盛來琥珀光。』可見玉碗玉杯,能增酒色。」令狐沖道:「正是。」祖千秋指著一壇酒,說道:「這一壇關外白酒,酒味是極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氣,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飲,那就醇美無比,須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誠不我欺。」令狐沖在洛陽聽綠竹翁談論講解,於天下美酒的來歷、氣味、釀酒之道、窖藏之法,已十知八九,但對酒具一道卻一竅不通,此刻聽得祖千秋侃侃而談,大有茅塞頓開之感。只聽他又道:「至於飲葡萄酒嘛,當然要用夜光杯了……
……祖千秋拍著一隻寫著「百草美酒」字樣的酒罈,說道:「這百草美酒,乃採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氣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飲先醉。飲這百草酒須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飲百草酒則大增芳香之氣。」令狐沖道:「百年古藤,倒是很難得的。」祖千秋正色道:「令狐兄言之差矣,百年美酒比之百年古藤,可更為難得。你想,百年古藤,盡可求之於深山野嶺,但百年美酒,人人想飲,一飲之後,便沒有了。一隻古藤杯,就算飲上千次萬次,還是好端端的一隻古藤杯。」令狐沖道:「正是。在下無知,承先生指教。」岳不群一直在留神聽那祖千秋說話,聽他言辭誇張,卻又非無理,眼見桃枝仙、桃干仙等捧起了那壇百草美酒,倒得滿桌淋漓,全沒當是十分珍貴的美酒。岳不群雖不嗜飲,卻聞到酒香撲鼻,甚是醇美,情知那確是上佳好酒,桃谷六仙如此糟蹋,未免可惜。祖千秋又道:「飲這紹興狀元紅須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強可用,但已有衰敗氣象,至於元瓷,則不免粗俗了。飲這壇梨花酒呢?那該當用翡翠杯。白樂天杭州春望詩云:『紅袖織綾誇柿葉,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杭州酒家賣這梨花酒,掛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飲這梨花酒,自然也當是翡翠杯了。飲這玉露酒,當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細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飲,方可見其佳處。」
令狐沖將杯中酒喝乾,辨味多時,說道:「這酒另有一個怪處,似乎已有一百二十年,又似只有十二三年。新中有陳,陳中有新,比之尋常百年以上的美酒,另有一股風味。」向問天眉頭微蹙,心道:「這一下可獻醜了。一百二十年和十二三年相差百年以上,怎可相提並論。」他生怕丹青生聽了不愉,卻見這老兒哈哈大笑,一部大鬍子吹得筆直,笑道:「好兄弟,果然厲害。我這秘訣便在於此。我跟你說,那西域劍豪莫花爾徹送了我十桶三蒸三釀的一百二十年吐魯番美酒,用五匹大宛良馬馱到杭州來,然後我依法再加一蒸一釀,十桶美酒,釀成一桶。屈指算來,正是十二年半以前之事。這美酒歷關山萬里而不酸,酒味陳中有新,新中有陳,便在於此。」向問天和令狐沖一齊鼓掌,道:「原來如此。」令狐沖道:「 能釀成這等好酒,便是以十招劍法去換,也是值得。前輩只用三招去換,那是佔了天大的便宜了。」
不過,本來高檔酒賣的也不是味道,而是氣氛和心理感受。如果你把品酒師、算命先生、牧師、和尚都看成同一種心理安撫技工,那他們還是挺專業的,一般人比不了。畢竟人類之所以分成各種職業,就是為了通過分工來達成高效率,這是人類社會的存在基礎。所以,只要是市場能養活的經濟-科研部門,就不會有業餘人士和專業人士相差不大的可能性,無非是差的方向不一樣罷了。只是市場經濟推動的發展方向並不會自然地導向科學標準下的「效率」。
股評師
德州撲克
嚴格的說業餘選手和職業高手差別很大,但這個差別是長期體現出來的,而不是某一把牌或者某一次牌局。
有個很好的例子,2014年曾經舉辦過一場世界冠軍撲克挑戰賽,視頻如下:
世界冠軍終極撲克挑戰賽第一集 納豆大羅領銜PK視頻參賽的包括納達爾、羅納爾多、舍甫琴科等各項目的冠軍運動員,他們都是業務撲克選手,以及職業選手丹尼爾·內格里諾(Daniel Negreanu),後者有4條WSOP金手鏈(可以簡單理解為納達爾手裡的四個大滿貫冠軍),是撲克界的絕對明星之一。
上面這些冠軍,水平參差不齊,除了羅納爾多以外,幾乎所有人都沒參加過什麼撲克比賽。但最終賽事獲勝者並不是職業選手丹尼爾,他甚至都沒能進入最後的單挑(倒數第四位出局),最後獲勝的是納達爾。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撲克對於任何選手來說公平度很高,而在其他項目中則不存在。同樣的一個球,在羅納爾多腳下和在納達爾手裡,他們發揮出的威力巨大,而在你這裡它們什麼都不是。但同樣的撲克牌,在你手裡和在職業高手手裡,大小都一樣,只是技巧上的區別。
當然,長期來看,職業高手完虐業餘選手,這個也毋庸置疑。*1*
一般教你如何選股票,其實和你一樣胡說八道。。。我知道哪只股票會漲早買了,做什麼股評做股評。。。*2*
騙子,往往很多重案要案的犯罪分子其實是搞兼職。。。只是沒想到干成了。。。(分析我國近年來可愛的農民伯伯把黨政機關玩的不要不要的o(︶︿︶)o政府同志,俺是好淫!
*3*
收藏界的行家,在新的作假手法面前別吹自己的經驗,死都死在經驗上誰沒打過眼吧?現在還打眼吧!只不過小白叫吃藥,行家叫打眼~其實一個*樣,都是被騙的哭天喊地的←_←*4*
業務員,這個不需要標準。。。硬體(產品啦)過硬,強過吐沫~軟體(嘴)過硬,傳銷需要你ㄟ( ̄▽ ̄ㄟ)*5*
戀愛專家。。。都能找到對眼的。。。
*6*天朝律師(沒別的意思啊)沒關係的別在律師界混了。。。當然你老闆有能力另說,辯護在天朝=趙本山拿烏龜卵~扯來扯去職業爐石選手
時尚買手與資深敗家娘們兒~…
真的,我有的時候真覺得上多了知乎會得精神分裂。這題搭配著前幾天開始火的問題當下中國有哪些反智主義的現象? - 社會心理學一起來看,真的是有趣。一邊認同著中國社會反智主義的泛濫,一邊又對專業人士嗤之以鼻,這真的就像一邊興趣盎然的讀著環球時報,晚上也能精神抖擻著看著南方周末。首先我認同,在一些完全拼概率的領域,初學和專業也許沒有太大差距,但我對這種領域能否稱之為學問這個前提有很大的懷疑。其次,除了這種完全拼概率的,我的結論是業餘與專業差距不是一點半點。我只能以文學為例子,因為有答案提到文學,而我學的專業就是文學。文學是最容易被誤解的例子,因為它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導致誰都可以說,誰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正如一個文學教授與其他學科教授開會,討論核物理的時候滿屋子沒幾個人說話,一到文學問題,不管誰都可以說上幾句。文學大體來說可以分為文學創作與文學研究。文學研究大體分為文學史,文學理論,文學批評。而大眾對於文學的誤解主要是來源於文學創作這方面。說句不好聽的實話,那些說文學誰都可以搞的人,但凡談一點點淺顯的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就立馬說不上話了。不說萊辛的詩畫理論,巴赫金的復調小說,黑格爾的藝術三類的這些外國理論。就是聊聊咱們自家的《文心雕龍》 《滄浪詩話》 《詩品》有多少業餘愛好者能搭上話呢?能知道王老先生的《人間詞話》已經是業餘愛好者的極致了,而且我打賭他沒看過老爺子的《紅樓夢評論》在一些網站甚至雜誌上寫些讀後感固然有自己的真情實感,但你說的那些早就已經是泛濫的陳詞濫調了。能知道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都是好的了。即使我們把專業的含義放到最低,大學本科可以嗎?那我們來看看我大學本科都看過什麼教材。文學史:《中國歷史》高教出版社6本《中國文學史》袁行霈高教出版社4本《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等 北大出版社 1本《中國現代文學史》程光煒等 北大出版社1本《中國當代文學史》洪子誠 北大出版社1本《世界歷史》高教出版社6本《外國文學史》鄭克魯 高教出版社2本《外國文學簡編》朱維之 人大出版社1本文藝理論與批評《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高教出版社1本《文學理論新編》童慶炳胡勇北師大出版社1本《文學原理》董學文 北大出版社1本《西方文學理論史》董學文北大出版社1本《西方文學史教程》王一川北大出版社1本《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張少康北大出版社1本《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溫儒敏北大出版社1本比較文學與美學《比較文學概論》樂黛雲北大出版社1本《美學原理》葉郎北大出版社1本語言學《古代漢語》王力中華書局1本《現代漢語》黃廖 北大出版社2本《語言學綱要》葉徐 北大出版社1本文獻學《文獻學綱要》杜澤遜 中華書局1本其他一些選修課列不動了。而這僅僅是教材。而那些包括但不限於的《詩經譯註》《山帶閣注楚辭》《論語正義》《春秋左傳注》《古文觀止》《世說新語校箋》《牡丹亭》《三國演義評點》《傷逝》《家》《沉淪》《女神》《子夜》《圍城》《小二黑結婚》《活著》《伊利亞特》《神曲》《堂吉訶德》《莎士比亞全集》《浮士德》《吝嗇鬼》《抒情歌謠集》《巴黎聖母院》《紅與黑》《包法利夫人》《呼嘯山莊》《戰爭與和平》《追憶似水年華》《等待戈多》《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等數以千計的原典。當然還包括但不限於的《十九世紀文學主流》《西方美學史》《文學理論》《西方正典》《紅樓夢評論》《讀拉奧孔》《佛教於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道與邏各斯:東西方文學闡釋學》等等的那些優秀的學術專著和學術論文。多少優秀而偉大的作家與學者一生只有幾部作品,一生只能研究一個具體的領域。然後現在居然說業餘看過幾本書的人和那些皓首窮經的尊敬的文人差距不大。這真的是中國最大的反智主義。我在知乎上其實根本不敢答文學方面的題,即使這是我的專業。每當我想落筆的時候我就感到一陣慚愧,許多問題根本不是一倆句話可以說清楚的,很多文學問題都是建立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才可以拿出來討論的。固然在知乎上看見許多文學方面的專業人士,甚至還有一些文學創作者,但我還是要說,如果想在知乎上得到文學最高專業的人士的解答。目前來說,是不現實的。在我看來基本上所有的是普及性淺顯的。更靠譜的是讀那些沒有被歷史淘汰的經典。當然,文學的根本在於文學性,在於人,有許多作家沒有接受過專業高等教育(比如沈從文),不妨礙他們寫出偉大的作品,但這是因為他們的敏感,因為他們對生活的體悟。有的時候,這些作品思想性遠遠大於文學性,而思想性與文學性兼備的,那真的是幾百年不遇的天才了。而且他們也一定大量閱讀與寫作過,這個量絕對不是業餘愛好者可以達到的。放過文學吧,即使你不愛她,可也別再詆毀她了,更不要侮辱她了。即使現在文學商品化,文學研究導向文化研究,但文學依舊有自身的底線。文學真的不是《小時代》《三重門》可以代表的。
段子手,網路寫手
實名反對 @馬前卒先生。 這位先生的部分觀點在某些層面上我也是同意的,但是這位先生所引用的實驗結果,確實讓我覺得十分驚奇,就像是人生被重新打開了一樣(館長笑)
首先利益相關:本人為葡萄酒初學者,非業內人士,出錯也請輕噴。這位先生的觀點是:多次獨立的實驗表明,把高檔品牌和普通葡萄酒對調,知名的品酒師沒有能力分辨。同樣的酒貼上不同的標籤,也會得到不同的評價。
而我的觀點是:高檔高價的葡萄酒與二三百左右的平價葡萄酒比起來,品質上的區別可能會不大。但接受過葡萄酒培訓或者是正常自學的愛好者或專業人士跟一般人比起來的差別可能會是很大的。我將逐條反駁馬前卒先生引用的這幾個實驗的荒誕之處。
2001年,在波爾多大學弗雷德里克·布羅謝進行兩個實驗。
在一項實驗中,他找了57個葡萄酒專家一起,並讓每個專家品嘗一杯紅葡萄酒和一杯白葡萄酒。他讓測試者儘可能詳細地以專業知識描述每杯葡萄酒。他沒有告訴測試者品嘗都是同一種葡萄酒。他只是將其中之一染紅。在另一項實驗中,他請專家對兩種不同的紅葡萄酒進行評分。一個價格非常昂貴,另一個很便宜。再次,他又欺騙了測試者。這次他用兩瓶廉價葡萄酒來進行測試。那麼,結果是如何?在第一個實驗中,對干白所染成的干紅,專家們檢測後所得到對漿果、葡萄和單寧的評論就好像它真的紅酒。所有57個中沒有人,能檢測出它實際上是干白。在第二個實驗中,對於更換標籤的葡萄酒,專家們繼續將這瓶廉價酒識為好酒,給了很高的評價。他們稱之為「口感獨特」和「圓潤」。他們對裝在廉價的酒評價為「口感差」和「口感單一」。在加州高科技實驗室進行的另一項實際,對五種不同種類葡萄酒進行測評。他們價格不等,從$5到$90。同樣,實驗者把廉價酒裝入好酒的瓶中-但這次他們對品酒師大腦進行掃描。當品嘗葡萄酒時,大腦的同一部位會在每一次機器檢測中亮起,但品嘗師品嘗昂貴的酒時,大腦中一個特定區域開始變得更加活躍。研究仍在繼續探索這種現象。然而,另一項研究讓測試者品嘗乳酪時,配兩種不同的葡萄酒。他們被告知的其中一瓶來自加利福尼亞州,另一瓶來自北達科。兩個瓶子裝了同一種酒。測試者認為配加州葡萄酒的乳酪更好,他們吃更多。
第一個實驗的錯誤1在於,干白是沒有單寧的。了解單寧是什麼東西的難度和所需精力?高於弱智群體的智商以及10秒鐘。相信各位一定喝過紅茶,喝紅茶的時候會有一點苦和澀的感覺,產生苦澀這種感覺的成分,就是單寧。而對於葡萄而言,單寧主要在葡萄果皮上,而紅酒在發酵的時候是帶皮的,而白酒是需要脫皮的,這也就是干白沒有單寧的原因。(以知乎用戶的平均素質而言,閱讀並理解這句話的速度不會超過10秒鐘吧?)
第一個實驗的錯誤2在於,僅靠嗅覺就完全可以區分白酒or紅酒,而所有我認識的葡萄酒愛好者(此處樣本並不科學),無論是初學者或資深玩家,都喜歡盲品盲聞猜葡萄品種和產地,也確實是更資深的愛好者的判斷會更加準確。 品種產地都能判斷了,判斷個紅酒白酒應該不成問題吧?
第一個實驗的錯誤3在於表述上的錯誤。 我覺得有問題的部分已經加粗並划出下劃線在第一個實驗中,對干白所染成的干紅,專家們檢測後所得到對漿果、葡萄和單寧的評論就好像它真的紅酒。所有57個中沒有人,能檢測出它實際上是干白。
此處解釋起來就比較麻煩了。「檢測」應該是「品鑒」或「品嘗」,至於說要解釋漿果、葡萄和單寧這三個被評論的客體,則需要解釋葡萄酒品嘗方法(此處是個大坑)。品嘗葡萄酒分三個步驟,看、聞香、入口品嘗。因為介紹起來實在太麻煩所以我就從簡了。看色兒,聞香(此處所說的漿果就應該說的是香氣),而香氣又要分類為植物類香氣、動物類香氣和其他香氣。植物類包括草本類、花香類、果香類(辛香類屬不屬於植物類我忘了)。此處的所說的漿果僅僅屬於果香類之一。至於說入口品嘗僅僅簡化為了單寧,而要正規分類起來還要分成第一印象,味覺平衡(酸度,單寧,苦,鹽),酒體,finish怎麼樣,length怎麼樣……(什麼時候在知乎上寫一個品酒入門的答案吧……)
答主先去吃飯了,回來更。歡迎理性討論。順便 @迷糊@李峰@醉鵝老師@晨曦
另,京津地區求酒友職業搬磚和兼職搬磚
橋牌。棋類,通常稍微練過的可以把沒練過的殺得屁滾尿流,但橋牌,世界冠軍也不敢說幾副內(瑞士制通常7-8副)必拿初哥,尤其如果牌平,難造起伏或者運氣不好,大師的藝術性騙招對傻獃獃的初哥完全不起作用,那真的很難說。所以這造就了橋牌界一種普遍的現象:自大狂者比比皆是,民科滿街走,大師不如狗,老有其實沒見過什麼大場面的主,滿腹經綸,宅著以為自己又推翻了相對論,發明啥無敵秘籍。橋牌網站、論壇上常有那自封的雄鷹,動不動就開口「敢不敢跟我組隊去打國家隊?」尤其愛因斯坦和魏重慶的事迹,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民科向前沖——他也是業餘玩玩,哥憑啥不行?
當一個行業入門的門檻極低,學習曲線遠端又極其陡峭的話,就會產生一大堆所謂「高人」,然後被大家扒皮,然後覺得其實水平區別並不大。
因為門檻低,所以誰都能說上幾句。因為學習曲線陡峭,細分領域多,真正在一個方向走的很遠的人,很少有人能理解。
如果這個行業又正好處理的是人最明顯的慾望,這台戲就更精彩。
金融比較典型,似乎大家都能理解和分析,各種高手你來我往不亦樂乎。醫療也似乎有類似屬性,但是明顯大家對命看得還是比錢重要,所以醫療行業監管還是比金融嚴格太多。彩票玩家
百米跑,專業和業餘的差幾秒鐘-_-#
炒股
據悉華爾街最牛的分析師和投資者在和一群猴子一起炒股還不如猴子賺的多
一切玄學領域。
比如hifi,除了聽不出水電火電核電差異有些當代藝術家。不是當代的藝術家,而是特指專門創作所謂當代藝術品的那群人。不用糾纏什麼概念啊這種,大家明白就行。
當官
數學家。比如費馬皮耶·德·費瑪,本職是律師
推薦閱讀:
※羽毛球中的高遠球一般人能打幾個?運動員能打幾個?
※山地車玩速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喜歡跑酷嗎,你會堅持到什麼時候?
※同樣久坐運動量少,是否男人比女人更容易長肚子?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