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如此體量的國家從十分落後變成現在的舉足輕重只用了 30 年?與日韓有何區別?

指改革開放 30 年。若是能與日韓崛起做個對比,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了。


因為中國崛起根本不是從30年前開始的。

用圖說話:

棕色的部分是低於中國人的部分。中間因為匯率和產業升級問題有個突變,你想想如果曲線把這個突變拉平一些會怎樣,就知道中國建國65年的增長率是比較穩定的。

前30年搭建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各個行業都有足夠的人才來承接更高層次的工業轉移,最不濟也能做到低水平自給自足。這麼說吧,二戰來,能設計製造大型鐵路編組站,能獨立製造潛艇、戰鬥機和重型魚雷(這比潛艇還難造)的國家,總共也就增加了那麼一兩個。中國到1980年已經完成這些基本指標,骨頭有個模樣了。之後的擴張並不是平地一聲雷起來的。

摘二段我2010年的廢稿給你:

一直習慣於把自己20歲之前的生活看成一條線,而把20歲之後的生活看做一個點。需要玩點懷舊情調的時候,總是想20歲之前的事情,而20歲之後的事情基本上是我的「當代史」。說起來就在眼前,還談不上回憶二字。混著混著,一不小心,我就發現2010年春節已經在眼前了,當年那個說起來好似科幻小說的21世紀,原來不聲不響已經過了10年,怎麼也不能再用一個「點」來形容。作為一個三十的中年禿頭宅男,不光要有少年和童年可以懷念,還得承認自己不知不覺溜過去的青年時代也變成了歷史。

21世紀的宅男回憶,自然還是從網路開始。這幾天看了好幾個關於這十來年的帖子。有人說中國好像這10年徹底翻了個身。從一個大使館被人扔炸彈,飛機被人撞,海島被人占,經濟趕不上發達國家零頭的窮國弱國一下變成了打個噴嚏世界都要感冒的帝國主義——以往都是中國外交部靠空頭聲明抗議別人的帝國主義,咋一轉眼,換了中國滿世界地收抗議了呢?但也有人說,中國十年前很爛,遍地下崗工人,現在遍地躲貓貓、周老虎,買辦資本和官僚資本合起來欺負老百姓,給人打工拿空頭國債,還是一天天的繼續爛下去。有人說,民主自由思想靠網路大行其道,十年碩果累累。還有人說,這10年的網路就是一個民主自由臭大街的歷程。我這裡也倚老賣老地扯幾句這十年,說的都是一家之見,說錯莫怪,跑題也正常。要是實在跑的太遠,大家就當沒看見標題吧……去年這個時候,俺寫了個《世界從來不簡單 歷史何嘗會溫柔?》,今年過年就接著那個話茬寫,那裡寫過的東西這裡就不再廢話了。樂意捧場兄弟的可以先看看那篇文章。

從大處說,這幾天有兩件事挺值得一說。一是統計出來的09年鋼產量,09年鋼產量5.67億噸,世界第一,等於第二名到第二十四名之和。其實第25名的鋼產量只有500萬噸,全國的鋼鐵工業湊成一個企業,拿到中國一個地級市開發區都算不上頭牌項目。簡而言之,中國造了全世界差不多一半的鋼鐵(5.67/12.19=46%)。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只有英國、美國這兩個世界老大曾有過這種場面。要注意的是,中國這個產量是爆發出來的,04年的時候,世界鋼產量已經10億噸多了,中國還只有2.8億噸。現在世界鋼產量12.19億噸,相對數增長百分之十幾,絕對數增長了1.49億噸,中國卻用5年時間翻了一番,絕對數增長了2.8億噸。結果就是中國生產輛近半,同時還搶了其他國家的買賣。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當然不太可能),用不了幾年,其他國家就不必保留鋼鐵工業了。這無可爭辯的表明了中國的工業規模。

另一件事就是CNMD了,台灣從美國買了一票武器,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抗議之後忽然玩了個中段反導出來。美國過幾天也玩一票,悲劇的失敗了。自從蘇聯垮台以來,美國在頂級軍事競爭中第一次碰上了旗鼓相當的對手——還被人家佔了小小的先手。這說明中國也不是一味地靠數量混江湖,在頂級技術對抗上也不算怎麼吃虧。

如果說鋼鐵是夕陽產業,戰略武器對抗又太尖端,發電量算是一個能夠在數量和質量之間取平衡的指標。09年中國的發電量3.6506萬億千瓦時——是美國的90%。這基本說明了兩國現在的實力對比。自從1900年以來,這還是第一次有另一個國家和美國的實力如此接近(蘇聯發電量曾在86年達到美國的60%),再考慮到發展速度和加速度,可以說搶班奪權指日可待。這不能不讓人感慨要變天了。如果說21世紀前10年還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震蕩中往前走。現在終於可以從國際秩序的角度宣布20世紀結束了。被兩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攪起的滔天巨浪已經平息,下一浪長什麼樣尚待觀察。

在bbs上被網友羞辱多了,老馬久病成醫,也有了點經驗,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讀歷史的時候不要把目光集中在少數標誌性事件上,標誌性事件顧名思義就是個標誌,背後的歷史趨勢才最值得關注。比如中國連著反衛星 打導彈,這絕不是外貿做了幾筆大單就能花錢砸出來的熱鬧。同樣的,鋼產量接近世界一半,打翻所有國家的一般鋼材行業也不是幾個開發區的招商局長能策動的事情,甚至不是印度這種同樣上十億人口的國家能一咬牙就能幹的事情。

現代工業社會就是這樣,具有足夠重要性的大項目必然是一個複雜系統集成項目,而這樣的項目從立項到出成果總要花上幾十年時間積累。而這幾十年時間的積累又必須以一個完整的工業國實力做依託。美國的f22剛剛開始在天上耀武揚威了,可它的立項要追溯到70年代初,基本確定技術路線在80年代初,試飛的時候是90年,蘇聯還沒解體。前後差不多40年時間,才有了今天獨步天下的空軍實力。而翻開1987年保羅肯尼迪的《大國興衰》,447頁有一個基於華國鋒時代經濟數據的預測曲線,在那張表上,2010年的中國GDP是德國和英國之和,毫無疑問地和美蘇(他沒有預測到蘇聯解體)旗鼓相當。東南亞經濟危機,鄧小平南巡這種驚天動地的大事,在這種長時段的曲線上都不值一提。

在這個導彈射程之內才有真理的野蠻世界上,要想當一個和美蘇同級別的大國,光富不強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中國而不是當時更富裕的工業國能夠在一代人之後和美國平起平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10年開年的CNMD。這玩意追根溯源是第一代反導工程,1967年立項,比F22還要古老。到70年代末,中國儘管還沒有美蘇那種級別的反導能力,卻也有了自己的超級反導雷達、反導導彈,反導大炮。是20世紀美蘇之外唯一一個製造反彈道導彈武器的國家。(有人說這玩意低級,比不得美蘇,這沒錯。可戰略武器是一種永遠用不上的東西,用上那天就是世界末日,所以從無到有的差別根本就不是從好到壞能夠比的)差不多同時,能砸到美蘇的東風四號導彈也列裝了。正是有了這一堆多半永遠用不上的東西,中國才能在2010年開年show自己的CNMD,才能讓自己的經濟直追美國。

——————————————————————————————————————————

1949年的時候,全國稱得上有工業人口和基礎設施的地方就三處,東北、上海、台灣。其中上海是個點,無關大局,其他兩個地方算是有一定的工業化交通設施、零散的幾處現代企業、相對系統的中級教育體系和普遍化的小學教育(還談不上普及)。這種地區在農業國內戰中就有決定性作用了。共產黨搶先去拿了東北,奠定全國勝局,國民黨靠海軍拿了台灣,因此內戰至今還沒終局(海南島開始也在國民黨手裡,但對全局影響不值一提)。只是這種資源對內是決定性的,橫向一比就不行了。日本本來就是最弱的工業國,投到殖民地的資源還優先濟著被視為本土的朝鮮台灣用。東北雖然也攤了一些,但在日本撤退、蘇聯拆遷、內戰爭奪之後,剩下的玩意和其他前殖民地比實在寒磣的多,朝鮮戰爭的時候造不出飛機大炮也就罷了,連膠輪大馬車和棉衣都得動員後才呲牙咧嘴的抽出來。東北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工業化水平不問可知。

直到1966年的時候,搞了10年工業的中國農業產值還佔經濟總量的一半,小學教育還沒普及,各個工業部門還停留在仿造外國產品,抄襲工業標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上。幸而此時中國的工業不需要擺開了和外國產品競爭。閉關鎖國之下,中國的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技術學校里教的工業技術可能不是國際上最一流的東西,但問題在於馬上就要到10億的人口大部分還停留在幾個世紀之前的農業時代。趕快用手裡的東西把這十億人拉到工業化社會的門檻上才是最要緊的任務。

接下來的10年,中國在蘇聯援助結束的情況下自力更生,造三線,笨手笨腳地把工業複製了一份到西部;把幾千萬教育水平稍高的知青趕到農村,當民辦教師,當赤腳醫生,搞鄉村科普;同時被趕到縣城以下的還有無數電影放映隊、宣傳隊、劇團、樂隊、醫療隊;上千萬的農民被招工、徵兵,走出家鄉,以平等而不是仰視的角度去見識工業社會。用今天的話來說,那是一個偉大的山寨時代,原來被少數人壟斷,移植於歐美蘇聯的工業技術、神奇科學、貴族文化、高雅藝術,統統被放到中國這個大染缸里山寨,然後以最通俗乃至粗俗的方式向最底層普及。等到這個時代結束的時候,中國已經有了門類齊全,運行順暢的工業體系,有了完全國產的衛星、導彈、原子彈、核武器和反導武器,有了成昆鐵路和超高壓輸電網。幾乎每個縣都建起了自己的小水泥、小化工、小五金、小紡織廠,這些廠子如果放開了和歐美的跨國集團競爭,估計是一觸即潰,但在封閉的環境下,這些紅磚廠房+中專技術員的破爛企業卻使中國的縣城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變成工業城市,變成生產性城市而不僅僅是附近農村的一個行政中心,千千萬萬人開始購買本國工業品。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中國有了一個普及性的中小學教育網路。縣級師範訓練的年輕人在夯土的操場上教學生打籃球,夜校老師在沒有電燈的教室里講電路原理;民辦教師在農忙的打穀場上把人造衛星指給學生看,下放的工程師在學工的火柴廠里給農村學生講元素周期表,頭腦靈通的農民跟著縣科技站的實習生放引雷增氮火箭彈,打防雹高射炮………..

這就是我父親那一代下鄉知青或回鄉知青的青年時代,是他們多年以後回想起來牢騷滿腹的年代。因為教育在他們面前展現了一個充滿誘惑的工業社會,現實卻告訴他們,不能上了學,往大城市裡或者工業國一跑了之,必須繼續在這個貧困的農業社會裡流汗,才可能享用那個未來。在大部分國家,教育和工業訓練如果超前於經濟發展,必然導致社會動蕩,但毛澤東和他的黨勉強壓制住了這種動蕩,堅持在窮困的社會裡繼續訓練最龐大的農業人口。於是中國有了以億計算,受過基本工業紀律和技術訓練的勞動力,有了一個中高端完整的工業結構,但人均消費品生產則未必比海地這種國家強多少。至於訓練了人口之後怎麼辦?是把人口拉出去打工還是靠自己這點小資本慢慢滾?說實話,當時的中國還沒想好。但無論如何,憑直覺判斷,這是一條比海地乃至拉美更有前途的路。

這就是1978年的中國,是那個周恩來宣布要用一代人時間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中國。從建國算起只建設了29年,從一五計划算起是23年,從志願軍回國,徹底進入和平時期算起只有20年。80後的宅男回憶一下從記事到看這篇文章的時間,就能對毛澤東時代的和平建設期長度有一個直觀感受。

相關回答:

知青的生活中有什麼少為人知或被刻意隱瞞的悲慘經歷? 馬前卒的回答

軍事與民生在1960-1970年代的中國哪一個需求更迫切? - 馬前卒的回答


排名第一的 @珞凌 竟然說人口沒有影響。

中日韓都是依靠海外市場起家的。

地球總人口一定,本國人口至少決定了三者面對的市場容量吧。

更何況中國當時佔了世界1/5人口這麼巨大的差異。

後面又說【 還有人認為,以中國的體量,只有印度才可以做對比。但是這種說法是毫無道理的,國家越大,人口越多,在國際上的支配能力越強; 】

可是的可是啊,印度這個大bug就在你自己的原文里呢!

既然承認人口有影響,那拿印度來對比有什麼不對呢?

再接下來拿出來說事的索洛增長模型又說跟人口無關了。

再再接下來前30年人口快速增長又是馬爾薩斯人口陷阱了。

這翻來覆去的,到底人口是有影響啊,還是沒影響,能給個準話不?

邏輯啊邏輯。忽悠,接著忽悠。


一個國家發展根本還是工業化

中國本來改革之前就有了足夠工業底子,有產業工人隊伍,所以搞經濟建設有一定基礎,國外技術引進消化也快。任何一個產業只要轉讓技術很快在中國可以鋪開,很快洋人也就不要做了。印度人東南亞做不到,因為他們工業底子不夠

中國最近快速發展跟錢幾十年發展,工業,技術隊伍,教育素質分不開

順便說下,朝鮮也是底子很好的,城市化率70%,工業產業隊伍很成型,素質很高,能造導彈原子彈衛星,真的融入國際社會,有了和平環境,一樣會發展很快的


不要搞歷史虛無主義好嗎?

鄧之前,毛周的成就就是總被某些人習慣性無視。再加上清末洋務運動的積累和凱申物流的援助。

對比歷史同期的話,你可以折算一下朝鮮戰爭的支出。儘管前後都有蘇聯的援助,但損耗率太大。中方的數據我沒有,但朝鮮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四燒錢的戰爭。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消耗就是日韓這個體量承受不起的。

此外,美國燒錢史第三的越戰,也有巨額made in China的輕重裝備和後勤保障物資。包括人力,還有為了越南軍民而立項的諾貝爾獎生物醫學技術:青蒿素的提取合成。

也就是說,美國冷戰期間的兩次直接開火兩次熱戰,中國都直接間接的站在了美軍的對立面。跟世界第一大壕比燒錢,你覺得中國到底是有錢還是沒錢啊?

拿好東西送的,最早不只是蘇聯老大哥,還有亞非拉的革命兄弟。雖然有一些也被拿礦產回來換,但更多的是送,真的是把大把的輕重工業產品往外送,支援第三世界國家的革命事業。

尤其是遇到朝鮮這種小兄弟之後,能不能回本你懂的。包括卡斯特羅同志,坦尚尼亞的東非解放軍。

全世界輸出革命的同時,還自主研發了兩彈一星。

你爸爸不把錢給你浪,自己只把錢用在「革命事業」上。而且在外面「養小三」和「私生子」,你真的覺得自己是個窮屌絲,跟隔壁修車匠家的小朋友都沒法比。直到你爸死了,你打開了他的銀行賬戶。


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個基礎上把黨和人民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習主席講話


1.中國人的人口紅利

2.50年代,中蘇交惡之前10年在前蘇聯的幫助之下基本建立了基礎設施和工業體系。

3.與拉美東南亞印度不同,沒有採用歐美的意識形態,沒有民主和選舉,在沒有工會和政治選舉情況下工業化速度快,工人成本低,國際競爭能力強,以紡織服裝玩具裝配等低端製造為主生產效率快速發展聚集。

4.建國後全部土地收歸國有,開放後以犧牲農村反哺城市的形式,用政治力量加速了城市化運動。

5.30年間基本上沒有戰爭干擾,全球範圍內貨幣的泛濫帶來大量投資。

6.中國人文化中的忍耐勤奮

綜上,重要程度排名有先後。


首先明確一點,中國在國際上一直有重要的地位,當然過去積貧積弱的時候國際影響力要小,很多時候只是被動的站隊,但絕對不是無存在感,不然二戰後也不會被選為聯合國五常。

隨著實力慢慢增強,稍微有了點話語權,但是依然不能在一些事情上起到主導作用。

現在看到中國快速現代化是始於1978年,但是中國人對於現代化的探索已經進行了一個多世紀,從1840年國門打開以後,有責任的中國人就開始了對於現代化建設的追求,當然其中也經歷了不少彎路和挫折,既有經濟方面的探索,也有科技方面的探索,然後再到政治道路上的探索。經歷了數次的失敗,既有來自因為來自內部,水土不服導致的失敗,也有外來勢力的打擊導致的失敗。

大概可以理解為1840年以後,先是試圖通過引進西方科技和工業體系來實現中國現代化,政府中國大量的投資進行現代化建設,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洋務運動。

隨著甲午戰爭失敗,認識到政治制度的落後,同時很大原因是因為賠款割地,導致政府無力再去進行投資。開始轉向政治制度的探索,然後就是波瀾壯闊的20世紀上半頁革命史。

等到政治關係理順,80年代後的30年就是正式上軌運行了。


想想中國人吧。

沒有激烈的族群衝突,溫順(想想六零年、上山下鄉、下崗等等歷史事件,如果發生在很多國家,都是頃刻間就能釀成巨變啊),吃苦耐勞。有這些優點,只要沒有戰亂,不閉關鎖國,富強起來難道不是很快的嗎?


主要是因為大清開化了。


人口是最重要的一環!

人口是最重要的一環!

人口是最重要的一環!

我們受的教育,是為政治服務的,為了深化計劃生育人心,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人多乃萬惡之源」,「中國就是因為人口太多才被拖累的」,「中國人口素質低下」。但其實在主流發展論中,人口數量永遠都是發展的最重要一環,而目前公認的,中國人民的素質,也絕不是低下。

有個遊戲,《文明5》,建議題主去玩一下,就知道人口和產能(工業),糧食,科技,文化,甚至政治穩定性之間的聯繫了。


睡前再逛一下知乎的病一定得改~啪

什麼前三十年「七個餅佔五個」。答這些的都沒看題么!

日本從戰後一無所有,到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用了幾年?1950年前後才恢復元氣、基本重建體制,1954經濟調整,1968年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大約15年。

其中,高速增長的時期經歷過三個景氣,即神武景氣、岩戶景氣和伊奘諾景氣。此間GNP增長率最高曾達13.1%(1960)。

神武景氣(1954年11月-1958年6月):景氣持續了31個月,實際經濟增長率1956年度7.5%、1957年度7.8%,1958年降為6.2%。

岩戶景氣(1959年4月持續到1962年10月):景氣持續42個月,1959、1960、1961年度的實際經濟增長率也分別達到了9.4%、13.1%和11.9%,1962年降為8.6%。

伊奘諾景氣(1965年11月-1970年7月):景氣持續期間為57個月,1966-1970年度,實際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0.2%、11.1%、11.9%、12.0%、10.3%,1971年降為4.4%。如此長時間的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不僅在日本歷史上是罕見的,而且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由於伊奘諾景氣的出現,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就達到了光輝的頂點。

韓國的「漢江奇蹟」雖常指1953-1996年。但真真正正經濟起飛的時間大約從1960年前後到1980年前後。也是大約20年。此後,社會轉型,民主運動開始興起。在90年代實現現代化,耗時30餘年。

台灣呢?1960年前後開始經濟起飛,1965年撤銷美國援助(已無援助必要),大約在1980前後完成。此後,各種社會、政治運動興起。在90年代末實現現代化,耗時30餘年。

中國1978年改革,在80年代末才滿足溫飽,90年代末才「小康」。從此處開始算起,2010年左右先後發生的GDP總量超日本、GDO(PPP)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增長放緩。這個過程也是20年左右。中國的1978-2000大致相當於日本的1955年以前,經濟發展到基本小康水平

而近20年的飛速發展,大致對應了日本的三大景氣時期,以及韓國、台灣的1965-1980年代:

共同特點:

  1. 經濟高速發展。日本的GNP在三大景氣時常年保持在8%以上,最高曾突破13%。這點與入世以後的中國類似。當然,也與朴正熙執政末期的韓國,兩蔣交接前後的台灣類似。
  2. 出口激增。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之前的15年,製造業迅速發展,出口量激增。這也與三大景氣時的日本一致。同樣,1970年的台灣出口總值為1960年的9倍,1980年為1970年的13倍。
  3. 社會保障、民主程度不足。三大景氣時的日本發生過諸多惡性污染事件,以及無休止的暴動、學生運動,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公民財產權時常被政府、財閥踐踏。小蔣時的台灣,仍是戒嚴時期,逮捕、秘密審判我就不說了,黑社會鬥毆、環境污染也層出不窮。朴正熙治下的韓國也一樣,所謂人權、自由和法治,以及新鮮的空氣,必須讓位於獨裁者的強國夢想和財閥們手中繁忙的工地。

中國正在走出這一時期。以史為鑒,接下來很可能是一段經濟增長放緩(已經放緩了),福利、環境等社會議題進入公眾視野(get+1的時期。接下來,是否會立刻發生大量公民運動,不好做判斷。當然,前提是我們能和當年的日韓台一樣,開始經濟、社會轉型。


這樣的問題回答其實不難,只要把中日韓三國曆年的GDP一對比,我們就可以顯而易見地得出結論。

中國:

日本:

韓國:

題主在這裡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否大國經濟容易運轉不靈,只有小國才船小好調頭呢?還有人認為,以中國的體量,只有印度才可以做對比。但是這種說法是毫無道理的,國家越大,人口越多,在國際上的支配能力越強;越容易憑藉國力攫取額外福利。小國雖然容易憑藉國際分工養活自身,但是抵禦風險能力也差。根據索洛增長模型,增長速度和人均資本存量相關,和總人口數目和國土面積沒有直接關係。

分析一下這三張圖,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呢?

1.韓國和日本由於政治穩定,再加上美國的大力援助,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經歷了高速的經濟增長。與之相對比,中國雖然在某些年份GDP的增長比較可觀,但是讓人扼腕的是恐怖的經濟損失。以三年大饑荒時期的1961年為例,全國的產值蒸發了三分之一,我們要明白,損失與增長的比重並不是同等的:損失10%,意味著第二年需要增長11.1%才能原地踏步,而在此期間其他國家的經濟可能已經有了8%以上的增長。同樣的道理,連續三年損失達到30%的總GDP,可能意味著至少比其他東亞國家落後10年。

2.在進行GDP對比時,要記住比值對比比絕對的數量對比更加重要。舉個例子,1973年的中國人均名義GDP是173,而韓國是403。很多朋友會認為這並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他們以為,從200到400,比8000到10000還容易。但是我們要明白,200到400的翻倍很可能意味著一個國家從落後的農業國到一個有了機械生產能力的工業國的轉變,其意義之大不可想像。也就是說,雖然中國和韓國站在一個起跑線上,但是由於某些領導人認為清除反革命、階級鬥爭和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是頭等重要的事,改革開放時期韓國的人均生活水平,已經是中國的一倍。絕對數字上看來似乎並不顯眼,但這意味著韓國至少領先了中國一代人的時間。

3.中國改革開放前的經濟增長不能說慢,但是很難說我們要感謝黨,很難說如果換個領導人就能幹的更差勁。有一點值得注意:中國前期的經濟增長被快速的人口增長抵消了(馬爾薩斯人口陷阱),在中國依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時由於衛生事業的進步而帶來高速的人口膨脹,反映到現實生活中去,就是陝北農民「以前一個屯80人,一人一年有兩小袋米的餘糧;現在一個屯200人,餵飽人都困難,青黃不接的時候得到外面去討飯。」1971年到1976年,中國的人均GDP幾乎停滯,鄧公說的全國大半人吃不飽飯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如果在人口迅速膨脹的時候無法讓經濟騰飛,這就形成了人口陷阱,接下來對國家帶來的包袱是巨大而沉重的。

我們寧可要前30年的飛躍和後30年的停滯,一個現實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gdp1991年達到28000美元,2013年才僅僅有38000美元,經濟發展堪稱停滯)

前30年的曲折和後30年的飛躍,帶來的是中國人均GDP依然在世界中游徘徊。(2014年世界人均GDP94位,甚至比不上古巴和波蘭)

由此我們才會明白,三年的大饑荒和十年的文革,到底對中國經濟、對中國億萬人的青春造成了怎樣慘痛的代價。


方向錯了才需要掉頭。方向大致對,比不斷變方向找最優更靠譜


前三十年被誰吃了?

如果說現在中國吃到了第七個燒餅,前三十年起碼吃了五個,毛澤東時代,新中國的前三十年,恰恰類似於樹木的根系,水下的冰山,佔據了根本性、基礎性的位置,卻不為人所注意,甚至還被人忽視、鄙視。好多人粗淺地以為事情就是看上去的那個樣子,可是真相才不會那麼簡單。


坑已經填了,可以看了,有點小坑沒填完,看心情再填吧。主要問題已經回答了。

剛剛好,最近有看到一些相關的資料,提供一個從經濟學方面的角度吧。

其實,這是一個快與慢的問題。

先介紹一下背景吧。

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一代代的有志之士,就想要探索一條道路,可以趕上甚至超過西方,重溫天朝大國夢想。奈何周邊環境始終過於惡劣,從八國聯軍,到北洋後期的國家分裂,再到日本的侵略,中國一直處於動蕩之中。

終於,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有了一個不錯的國際環境和機會來發育。

此時,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雖然衝突不斷,但在美蘇兩大國的壓制下,始終保持著克制。哪怕建國後,仍舊跟美國打了一仗,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由於蘇聯的存在,雙方都進行了剋制。所以,發展環境雖然不是特別理想,但是比起之前,真的是好太多了。

這個時候的核心就是如何快速的發展經濟。

很明顯,中國走了蘇聯的道路。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重工業,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工業水平。而蘇聯的發展方式非常簡單粗暴,既然重工業這麼重要,那我們就傾國之力來發展重工業。

說的很有氣勢。但是,有一個問題,重工業發展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大量資金的行業。而剛剛建國那幾年,稅收大部分來源於農村,並且數量很少,而你要收很高的農業稅的話,不就是官逼民反了嘛?所以,這裡就需要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手段,人為的降低發展重工業的成本。

俗稱——剪羊毛。

首先,為了省錢,我們給工人發的工資肯定就不能高,但是工人的工資低了,也要吃飯啊。所以,我們就壓低農產品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家裡的長輩跟我們憶苦思甜的時候,一個雞蛋幾分錢的話大家肯定都不少聽。其實,這本質上是國家通過行政手段給城市帶來的優惠政策,而農民,當然是享受不到的。

所以,最後重工業發展所需要的成本,很大部分被轉接給了農村。是的,羊毛就是這樣剪的。

具體的操作手段,說起來還是比較長的,這裡就不詳寫了。但是,很自然的,剪羊毛,會有失手。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就沒把握好尺度,造成了上千萬的非正常死亡。

但是,結果呢?

第一,這樣的發展模式,扭曲了國民經濟。

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最大的優勢,往往就是便宜的勞動力資源。但重工業的發展是不需要這玩意,它最需要的是資本密集,也就是大量的錢。相反那些紡織業,輕工業中,人力資源往往起到了決定性的地位。所以,現在重工業的發展不能夠促進傳統行業的發展,彷彿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彼此互不干涉。但同時,我們又不停的從傳統行業中吸血來反哺重工業。。這完全是一個不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第二,阻礙城市化

本來如果優先發展輕工業的話,可以極大的促進城市化的發展,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民工進城。而城市化的好處,我這裡就不多說了。

第三,效率低下

而為了建立一個適合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環境,就必須要有各種各樣的制度保證,國企,人民公社化,計劃經濟就是其自然產物。

當然,它的效率有多低下,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仍然非常低下。

這個我也不多說了,當年有多窮,大家都知道。

所以,這幾十年的發展,雖然養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並且初步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但是代價是非常高昂的,趕超的目標也並沒有實現。並且,此時,危機四起,蘇聯的倒塌,大部分還是因為自己積重難返啊!

我們走了一個看似很快的路,結果卻通向了一條死胡同。

在毛死後,鄧上台,我們就開始走另外一條路,一條看似慢,但卻很快的道路。讓中國不到三十年就成為了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國民收入的大幅提升,大家也是心裡有數。

其實,這條道路就是當年日本和亞洲四小龍走的道路。

亞洲四小龍在發展初期,各方面條件也是非常差,比我們好不到哪裡去。但是這些經濟體都進行了持續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長。建立了新興工業化體系,進入或接近發達經濟的行列。

有人說,這是因為這些國家長期受儒家文化影響,所以得以趕超。也有的說是因為他們是冷戰的受益人。但是這些都有一些反例,很站不住腳。

我們可以嘗試著這樣去觀察。

首先,這四個經濟體不像當年的很多落後的經濟體那樣,去嘗試強行發展扭曲國家經濟,全力發展重工業。而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能夠有效的利用現階段,本國跟別國相比,所具有的優勢。

例如,在發展初期,發展中國家的人力資源優勢無疑是巨大的,這個時候,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非常有比較優勢的。而到了後期,隨著經濟發展,資本積累,人均資本提高。簡單來說,有錢了,就跟現在的中國一樣,幾萬億元的外匯儲備。於是,就可以慢慢的將主導產業轉移成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

但是諷刺的是,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不是有意識的選擇這樣的一條道路。而是發現本國基礎條件太差了,無法走蘇聯的那條強行發展重工業的道路,被逼無奈只能按部就班的來。結果,反而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也是想抄近路來著,但是被逼無奈,順其自然的走了一條看似很慢的道路,結果,卻最後跑到了那些抄「近路」的國家的前面。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國家經濟的發展,並不是一個或者幾個行業的發展。而是國家綜合國力的發展。而抄近路的後果,其實我們上面已經分析過了。雖然短期內也會有不錯的經濟發展,但是長期來看,反而對於國民經濟大大有害。無法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其實,這樣一說,中國發展的路徑也很清晰了,當然細節點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這裡我要反駁一個觀點。

很多人不停的說,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都是因為前三十年打得基礎。

事實上,我們看到當年改革開放的前十來年的話,更多的時候是感覺弊大於利的。也就是說,建國後的三十年不僅吃力沒討好,並且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還在拖後腿。

例如國企改制,還有體質的僵化問題,等等。

具體的,看我心情再來填坑吧。但是問題,我已經給出了答案了。

當然,我們以上所討論的只是經濟方面,中國所採取的正確的戰略。

政治上

外部環境

我們也不得不說,蘇聯倒塌後,雖然美國一家獨大,但是全球一體化加劇,國際環境大為改善。外部發展環境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內部環境

加上中國本身的政治環境,在折騰這麼多年後,終於不再瞎折騰。

或者說,再瞎折騰,某黨就要喪失執政合法權。89年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個極好的警鐘。同時民眾和某黨也達成了某種妥協,你讓我們過好日子,讓我們發財,我們承認你的合法執政權。

於是大家團結一致向錢看,老實說,我不覺得這是道德的倒退。反而,這是這個國家不正常了這麼多年後,終於開始正常走路了。畢竟,文革的時候,談道德都是在玷污這兩個字。

總結一下。

建國初期,我們想要抄近路,結果卻跑到了一個死胡同。想要跑快點,結果摔了一個大跟頭。

改革開放後,摸著石頭過河(其實就是完全的市場經濟了,當然我們稱之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慢慢的循序漸進,合理利用手中資源,不再急功近利,走了一條看似很慢,但卻很快的道路,一直到現在。


因為這是俗語,除了這句俗語以外,我還可以送你一句來自VIC2的俗語:「大清開化」

實際上,改革開放的重要一點在於去中心化,形成了一個個的「小船」進行縣級競爭。

中國的經濟制度 (豆瓣)


有前三十年的過飽和,後面結晶才快


知識青年下鄉是進行技術擴散,

每天,踩上一隻腳,不得翻身

基礎上如何得出這個理論的

蘇聯的技術是1929大蕭條開始到二戰獲得的

朝鮮打聯合國軍後蘇聯再輸出到中國

80年代投靠美國後完全是美國直接輸出


因為之前已經做好了前期準備——

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訓練大量可以勝任技術密集度較低的工業生產的產業工人、農業生產效率提高到可以多解放出大量一般勞動力的水平、建設了通達全國幾乎所有省會城市的鐵路運輸網路和幾乎所有縣級以上行政單位的可常年通行各類客貨車輛的公路、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電網和通信網路、擁有足以打消其它國家對它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的企圖的國防力量和外交能力。

不要小看這些我們在今天習以為常的事情,否則你可以去數一數,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具備以上條件(建議把歐盟放在一起看,不然「完整的工業體系」這個點能坑死人……)

所有這些準備的完成意味著「體量」對這個國家的發展來說不會是一個負擔,而會是充滿了爆炸性力量的燃料。能滿足工業生產要求的人口數量龐大、基本滿足工業生產需要的穩定電力供應這兩點意味著可以生產大量的產品,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意味著可以把這些產品賣出去,完整的工業體系則意味著各個行業的滾動式技術升級可以被實現。而可靠的國防和外交力量意味著發展成果中的大部分不會被先發國家掠奪走,而先發國家也無法通過武力來中斷這個國家的發展進程。

想一想吧,這樣一個國家,一旦通過「改革開放」為自己的工業生產力找到了市場,啟動了前進的進程,得有多強的加速能力?在達到最高速之後又得有多大的慣性?我想,不一定是中國、也不一定要哪個特定政黨來領導,只要是一個已經做好了當初中國做好了的所有準備的大體量國家,在差不多八十年代初那個時候用「成為世界工廠」來作為引爆經濟的雷管,幾乎都一定會取得跟現實中的中國不相上下的發展速度和經濟成就,並最終達到跟現在的中國差不多的國際地位。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高速發展的這幾十年,而是在於,在這幾十年之前的幾十年里,為什麼中國做好了所有這些哪怕在當今世界也有很多國家做不好的準備?

為什麼呢?個人認為這原因並不複雜——因為在這幾十年之前的幾十年里,我們忍受了生活水平的低下、接受了不能充分享受自由民主的社會現實、甚至承受了一些錯誤的政治決策帶來的巨大痛苦,為了能夠儘快地做好所有那些準備,執政黨幾乎做了所有它認為會有所幫助的一切事情,而這個國家的人們也承擔起了幾乎所有他們能夠承擔的重量。他們都急躁過,因為急躁做錯過不少事情,但他們急的從來都是「怎麼樣讓這個國家重新變得強大、怎麼樣讓它儘快做好與其它大國同台競爭的準備?」而不是「怎麼樣讓趕快讓我的小日子過得更舒服些、怎麼樣讓我趕快享受到發展的成果?」

因為當年我們的祖輩父輩咬得住牙勒得緊褲腰帶忍得下批鬥冤屈,因為當年制定國家政策的人始終有著發展這個國家的火燒眉毛般的緊迫感,我們這個國家才終於做好了幾十年爆髮式增長需要的所有準備。

為何是中國?不不,我覺得正確的問法是:

怎麼可能不是中國?


終於接受英美體系的貿易投資規則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小米對中國手機市場的影響?
如果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國為什麼這麼多騙子?
商人囤蒜是違法的么?
在中國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人群佔總人口的比例有多少?

TAG:日本 | 政治 | 國際政治 | 中國經濟 | 韓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