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些秦漢史方向好書?
丙申首答,新年快樂。
書單簡陋,僅供參考。一、秦朝- 林劍鳴:秦史稿 (豆瓣)
- 張金光:秦制研究 (豆瓣)
- 易中天:易中天中華史:秦並天下 (豆瓣)
想有更深入的秦史認知可移步這個問答:推薦一些秦史書籍或秦代考古發現? - 中國古代歷史
二、兩漢
-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 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豆瓣)
- 瞿同祖:漢代社會結構 (豆瓣)
- 許倬云:漢代農業:中國農業經濟的起源及特性 (豆瓣)
- 余英時:①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結構研究 (豆瓣)、②東漢生死觀 (豆瓣)
-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 (豆瓣)
- 張小鋒:西漢中後期政局演變探微 (豆瓣)(謝謝 @葉微香女神 評論提醒)
- 辛德勇:①建元與改元:西漢新莽年號研究 (豆瓣)(謝 @葉微香女神 評論提醒)、②製造漢武帝: 由漢武帝晚年政治形象的塑造看《資治通鑒》的歷史構建(豆瓣)
-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 (豆瓣)
- 馬孟龍:西漢侯國地理 (豆瓣)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豆瓣)
-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 (豆瓣)
-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 (豆瓣)
-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 (豆瓣)
- 龔鵬程:漢代思潮 (豆瓣)
- 易中天:易中天中華史:漢武的帝國 (豆瓣)、易中天品讀漢代風雲人物 (豆瓣)
三、三國
- 呂思勉:三國史話 (豆瓣)
- 馬植傑:三國史 (豆瓣)
- 金文京:三國志的世界:後漢 三國時代 (豆瓣)
- 柳春新: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 (豆瓣)
- 易中天: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 (豆瓣)
四、(周)秦漢(魏晉)通史
- 錢穆:秦漢史 (豆瓣)
- 呂思勉:秦漢史 (豆瓣)
- 翦伯贊:秦漢史 (豆瓣)
- 林劍鳴:秦漢史 (豆瓣)
- 白壽彝:中國通史: 第四卷(豆瓣)
- 崔瑞德魯惟一:劍橋中國秦漢史 (豆瓣)
- 勞干:秦漢史 (豆瓣)
- 張蔭麟 :中國史綱 (豆瓣)
-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 (豆瓣)
- 閻步克:①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 (豆瓣)②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豆瓣)
- 陳蘇鎮:①兩漢魏晉南北朝史探幽 (豆瓣)、②恢宏與古樸: 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物質文明 (豆瓣)
- 祝總斌:①材不材齋史學叢稿 (豆瓣)、②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豆瓣)
- 袁行霈:中華文明史(第二卷) (豆瓣)
-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豆瓣)
- 辛德勇: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 (豆瓣)
-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 秦漢地方行政制度 (豆瓣)
-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態 (豆瓣)
-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 (豆瓣)
- 鶴間和幸: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 (豆瓣)
五、周邊地區歷史
- 馬長壽 :北狄與匈奴 (豆瓣)
- 霍巍趙德云:戰國秦漢時期中國西南的對外文化交流 (豆瓣)
- 安作璋:兩漢與西域關係史 (豆瓣)
謝 @何越曦邀請。
更多歷史向書籍推薦答案,歡迎關注本人收藏夾:考鏡鉤沉 - 收藏夾一、近人論著
國內:
(按作者姓名的字母順序排列)
(一)著作
崔向東:《漢代豪族研究》,崇文書局2003年版。
陳夢家:《漢簡綴述》,中華書局1980年版。
陳直:《兩漢經濟史料論叢》,中華書局2008年版。
甘肅考古所等:《居延新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中),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黃今言:《秦漢賦役制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連雲港市博物館等:《尹灣漢墓簡牘》,中華書局1997年版。
連雲港市博物館等:《尹灣漢墓簡牘綜論》,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林甘泉主編:《中國經濟通史?秦漢經濟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李劍農:《先秦兩漢經濟史稿》,三聯書店1957年版。
李振宏:《居延漢簡與漢代社會》,中華書局2003年版。
馬新:《兩漢鄉村社會史》,齊魯書社1997年版。
錢穆:《秦漢史》,三聯書店2004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揚州博物館:《江蘇儀征胥浦101號西漢墓》,《文物》,1987年第1期。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鄭學檬主編:《中國賦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居延漢簡甲乙編》,中華書局1980年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古史文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英]崔瑞德、魯惟一:《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法]童丕著、余欣等譯:《敦煌的借貸——中國中古時代的物質生活與社會》,中華書局2003年版。
[日]加藤繁著、孔繁敏譯:《漢代的國家財政和帝室財政區別及帝室財政一斑》,載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3卷,中華書局1993年版。
[日]尾行勇著、呂宗力譯:《漢代屯田制的幾個問題——以武帝、昭帝時期為中心》,載《簡牘研究譯叢》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二、古籍資料
[西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版。
[西漢]桓寬撰、王利器校註:《鹽鐵論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東漢]班固撰:《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
[東漢]崔寔撰、繆啟愉輯釋:《四民月令輯釋》,農業出版社1981年版。
[東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潛夫論》,中華書局1979年版。
[東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註:《東觀漢記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西晉]陳壽撰:《三國志》,中華書局1982年版。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
[唐]杜佑撰、王永興等點校:《通典》,中華書局1988年版。
[南宋]洪适撰:《隸釋》,中華書局1986年版。
[清]阮元校刻:《孟子註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清]孫冶讓:《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版。
必須張金光秦制研究!!!我知道這本肯定沒人會去說的嗯====================================PS:辛德勇涉及秦漢的貌似也很有意思。西島定生的二十等爵制也很重要。等爵制後來朱紹侯又有論著,怎麼樣我就不清楚了,應該不錯吧?
《秦崩》《楚亡》李開元教授的書,雖說冷門一些,不過還是值得看的。
呂思勉《秦漢史》,
錢穆《秦漢史》,
司馬遷《史記》(三家注),班固《漢書》(顏師古注),范曄《後漢書》(章懷太子注),趙翼《廿二史札記》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文化研究會、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官方學術網站秦漢文化網,百度搜素「秦漢文化網」訪問,可以獲取需要的秦漢文化研究學術資源。
搬運功來啦,卧雲居筆記第271 中國古代史(先秦至明清)參考書目(武漢大學版)【轉】
沒有讀過幾本歷史書的人出來答一個不太相關的答案,大家列的書單都很詳細,但是,但是,我連看完名稱的興趣都沒有,樓主問得這麼籠統,你們回復的這麼高大尚,似乎有點不搭。樓主果然有看完的勇氣?關於秦漢,我讀書少,不過有個書推薦樓主務必讀一下。讀了就明白為什麼秦朝之所以興起的那麼快,滅亡的那麼快,為什麼漢朝一開始崇尚黃老,後來獨尊儒術。為啥墨家最後默默無聞,法家聲勢顯赫有死於自己的屠刀下。我以前也決定好好讀一下傳統經典,後來發現根本讀不進去好不好,哪些書和我們相差兩千年,怎麼讀,哪些學者研究的書,也是用他們自己圈內的邏輯寫的,幾乎不考慮我們這些人的需求好不好。但是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啟迪,開始看得懂古人的邏輯,了解他們作品的背景和思路。可謂啟蒙之書。
這個書就是我無意間買的,易中天老爺子寫的,《先秦諸子 百家爭鳴》。另外王立群的《秦始皇》也可以讀一下。也是從戰國時候寫起來的,讀了就能把三家分晉,唇亡齒寒等成語穿起來,很是過癮。
《春秋》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史書,司馬遷曾明確表示:「孔子厄而作《春秋》」。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傳,並已具備約定俗成的一套傳統義例,即所謂「書法」。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把魯國史官所記的《春秋》加以刪修,編定了這部記載當時歷史大事的史書《春秋》,成為我國第一部歷史著作。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一個歷史階段的春秋時代大體相當,因而後人就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春秋時期,指的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東周的前半期。其紀年依據魯國,記述範圍卻遍及當時整個中國,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天文氣象、社會生活、天道等諸方面,對凡是可以借鑒和勸誡的都進行記載。孔子《春秋》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子立足社會,不同流於社會。他所著的《春秋》,寫到魯哀公捕獲麒麟就停寫了,孔子精微地覺察到這是世道衰落的象徵。 史書記載,魯哀公時,西狩大野。叔孫氏捕獲一受傷麒麟,認為不吉祥就棄之於野。孔子聽後非常悲痛,慨嘆祥獸乃為明主而出,卻為人所害,傳說作《獲麟操》並絕筆《春秋》。後來,中國的歷史進入了戰國時代。 《論語》、《左傳》中都記有孔子對春秋時代歷史人物、事件的評述,可見這是孔子的弟子們研討的重要內容之一。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春秋》而作《春秋左氏傳》,簡稱《春秋》。《春秋》經文極為簡略,每年記事最多不過二十來條,最少的只有兩條;最長的條文不過四十餘字,最短的僅一二字。《春秋》雖然簡短,卻記載了準確的時間、地點、人物,從而賦與史官的口頭講述以信史價值,這已是史學發展上的巨大進步,《春秋》被尊為孔子編撰的聖經,在政治上、學術上處於至高無上的尊位,它在經學和史學上,以至在政治生活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春秋》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對後世史學、散文乃至小說、戲劇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春秋》對後世的《史記》等史書的寫作風格產生了很大影響,形成文史結合的傳統,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春秋》因有「情韻開美,文彩照耀」、「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的美譽,故此世稱孔子為「文聖」 。 後人劉知幾評論《春秋》是:「其文典而美,其語博而奧;述遠古則委曲如存,征近代則循環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淺。諒非經營草創,出自一時;琢磨潤色,獨成一手」 。劉熙載認為《春秋》:「紛者整之,孤者輔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運化之方,斯為大備。」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譯意:孔子在司寇職位上審理訴訟案件時,判詞若有可以和別人相同處,就不獨自決斷。至於撰作《春秋》,他認為該寫的就寫,該刪的就刪,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動一字一句。弟子們聽受《春秋》時,孔子說:「後代了解我的憑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憑這部《春秋》」。 )《史記》 太史公自序中記載有:「幽厲之後,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 古代有」孔子春秋為漢製法「之說。著有《新五代史》的 歐陽修說:「孔子作《春秋》,以亂世而立治法」。《漢書》中說:「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春秋》作為史家之經典,以一字為褒貶,微言大義,存乎其中。全書文字簡略,敘事注重結果,一般不鋪敘過程,寫法很象今天的標題新聞。這本書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首先是因為它具有高超的表現技巧,即「春秋筆法」。經學家認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貶,後因以稱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所謂「春秋筆法」,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成為我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式和技巧,或者說一種使用語言的藝術,是孔子首創的一種文章寫法。 孔子在《春秋》中的「褒貶」有巨大威力:「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如斧鉞。」歷史上,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譯文:《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邪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能夠編寫?)朱熹則說:「聖人作春秋,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自見。」 唐代《史通》一書中贊曰:「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 韓愈曾說:「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推薦閱讀:
※如果古代有精神病醫院,那麼會有哪些著名的病人?
※如果你穿越到1936年,成為日本天皇,你會怎麼做?
※如何評價周厲王?
※歷史上存在通過詩朗誦折磨囚犯的刑罰嗎?
※古代的醫患關係是怎麼樣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