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中華巴洛克建築改造有什麼意義和危害?

曾親眼目睹過這種老建築的所謂的改造、修繕,就是把建築內部全部掏空,只剩結構和外牆,再重新裝修粉刷成中華巴洛克風格的,但這些「老建築」都不是真正的原版了,經過修繕,乾淨了、漂亮了、安全了,但是失去了歷史的味道。對於這種改造,在建築業內有什麼探討或者爭論?


14年暑假,我們做了一個老道外相關的社會實踐。主要針對哈爾濱城市記憶的採集,以及鄉愁的主題尋找。在這裡,我想主要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討論一下這種情況。多圖。

調研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一個建築外立面被腳手架包裹,除了牆,全都掏空了。

我們用建築模型做了一個完整中華巴洛克院落的還原。

為了突出中華巴洛克式建築的細節,在這裡直接突出細節樣式顏色,裸模簡單渲了一下

樓梯,顏色,欄杆的樣式,尺寸都是我們經過實際測量,拍照,按照最原始的院落式樣做出來的

當然,院落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只是選了一個適宜尺度的院子進行了測繪建模

同時我們走訪了一些現在居住,曾經居住的人,講述當年院子的樣子,還有發生的故事。

我們當時請了哈工大的一個老師做相關指導,老師並不是很感興趣,因為政府針對老道外已經拿定了主意,除了一部分保留的街區進行,剩下基本上就是拆除,大概是會做綠地吧,他也沒有細說

什麼概念?原汁原味的老建築過幾年就再也看不到了,我們能看到的已經不再是一片片建築群,就是那麼幾條改造的街道。而這些改造的街道,全都是題主所說的情況。

我們還是比較堅定的選擇了調研老道外,想想過幾年這些風雨中堅持了100年的建築就要消失,這簡直觸動了我們所有人的情懷。

究竟這種保留外立面,掏空內部的情況好不好?我認為是好的。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講

這是1902年俄國人規劃的最早的哈爾濱地圖

圖中粗線是中東鐵路,東北方向因為是鐵道外,所以稱為道外區,當時的道外區全是中華巴洛克這種建築。

現在我們能找到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已經嚴重縮小到一兩個街區以內

圖中景陽街,南勛街,以及從頭道街到七道街是主要的建築群落,形成了一片孤島,未來還會再縮水。

房子的質量已經不能用差來形容了,簡直是「破敗」,廁所是旱廁,冬天要燒煤,廚房只有一個站腳的地方,左轉切菜,右轉拿鍋,刷鍋接水洗手去樓下露天的水池。

尺度也適宜不了現代的尺度,四合院全都變成了大雜院,違建加建的情況到處都是

這個建築僅僅在用幾根木住維持牆體結構

樓梯搖搖欲墜

這裡已經不適宜居住了,很多居民都走了,留下的人很少,大家期盼著拆遷款的下放

越是這樣破舊,越是會滋生更多的社會問題。

這裡是哈爾濱,沒有巨大的財力像北京四合院那樣大力度將房子保留修繕,能夠保留幾條街,進行修繕,發展旅遊,調整產業結構,把尺度塑造成現代尺度,儘可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在我看來,這在經濟衰落的東北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從建築的角度講,改造區的建築已經做得很專業了,上面也說了用的是國外保護建築的常用手法。同時在內部的空間處理上,側重於現代尺度空間的使用。開始的幾張圖中展示的中華巴洛克的特色細節,全部都在改造的建築中有所體現,雖然味道還是差那麼一些,但是這總比全都拆了建高層好。

侵刪

除此之外,中華巴洛克的另一大特色是牆面的雕塑,曾經有很多雕塑栩栩如生,保存了幾十年都沒什麼變化,在文革的時候,全都磨平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上面動物的嘴眼已經看不清了,植物雕花保存的相對較好,這種保留牆面的做法也剛好把牆面的圖雕保留下來

中華巴洛克建築外立面,侵刪

改造後建築外立面,侵刪一年前我在調研時和題主的想法一樣,我覺得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真的哪怕動了一點,也不再是真的了。

雖然我不喜歡改造區,但是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講,這是好的,只能這麼說

最後王老師的話結尾:


UPDATE:上電腦加了一篇南方周末關於此事的文章。

——————————

非業內人士。手機寫字。

老建築自有它們獨特的魅力,但是建築物的功能就是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室內環境。一個透風漏雨的、搖搖欲墜的老房子,無論有什麼建築價值都應該等等再說。

想要保持建築和街道的風貌,很好的一個方式就是維持外面不變,改造內部。這並不是我國的首創。法國巴黎的那些漂亮的街道中的老建築,基本都進行過類似的改造,維持外面的風貌而修葺內部,裝下水管、裝空調。他們稱之為「刮宮術」。

所以,我覺得這是件好事。

————————————————以下為轉載的分割線,加粗是我加的————————

來源:南方周末 - 【親歷國外古城生死劫】法國巴黎:免於被推平厄運的街區

正在黃浦江邊上演的世博會,正以每日接納數以十萬計遊客的速度展現著未來城市的概念版,而中國城市當下更迫切的困局似乎是,如何守住我們城市的歷史遺產、文化記憶和傳統。

三位身在他鄉的中國人,因為專業或興趣,親歷著異國城市對待歷史遺產的態度和舉措,這裡不僅僅有經驗,也有教訓,更有一些共有的困惑。由本期開始的「城市新生」專題的子專題「海國城志」,就從觀照我們的城市歷史開始。

●「在中國,地產商的效果圖總是希望讓置房的人相信他們將生活在天堂里;在法國,我們只願意生活在世俗中。」

瑪海區(Le Marais)恐怕是現代巴黎僅存的中世紀街區了。在路易十四時期,這裡曾是貴族和皇室匯聚之地。法國大革命之後,皇室和貴族的資產大量被充公,貴族府邸也遭到一定程度破壞。待到十九世紀初,手工業者和工人們逐漸成為這裡的主人,過高的居住密度和落後的排水等市政設施使得衛生狀況堪憂,從此逐漸被遺忘。連奧斯曼的巴黎城市大改造也沒能想起它,算是因禍得福吧。

此後的瑪海區在一百多年裡都是作為城市建設的反面教材,主政者多少次意圖完整地推平這個骯髒擁擠的街區,重新塑造一個充滿「陽光空氣和綠化」的新區。特別是戰後,根據國家公共衛生條例,瑪海區由於惡劣的衛生狀況和居住條件又一次地被列入首批拆除的名單中去。

不過,幸運的是巴黎人的保守和謹慎——這一點從當初埃菲爾鐵塔以及盧浮宮前玻璃金字塔的興建時遇到的阻力就可以看出。「你以為什麼是歷史呢?」奧賽美術館的設計者保羅·菲利蓬先生曾經這樣問過我。他的事務所就瑪海區里,「是那座十七世紀的邸宅么?那個菲利普·奧古斯特時期的塔樓?還是巴黎歷史檔案館?……其實所有能夠喚起記憶的都是歷史。」

1961年,基於這樣的觀點,當時的文化部長馬爾羅提出了保護城市文化遺產的《馬爾羅法案》,建築和地域根據不同的年代和現存狀況以及功能的特殊性分成了幾個檔次加以區別對待。

從1969年開始,「刮宮術療法」全面展開了,這是個很形象的詞,應用到古建築上,就是完整保留建築的外立面和屋頂而掏空它的內部,重新加固結構,安置水電管線並根據它的新功能來劃分房間。新的法案也帶來了新的建設規範,嚴格限制了建築高度和頂層坡頂退讓的角度,以保證行人在街上行走時不至於感覺突兀。與此同時,國家撥款遷出其中的原居民,一部分安置到郊區的新住宅中去,一部分則給予現金,方便以後回到瑪海區購買房產。

瑪海區的成功整改帶來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傾向——居住在這裡反而成了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所追求的時尚。此後地價的升高,時裝以及奢侈品商業的介入更是對此傾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一新的價值觀很好地抵制了自工業革命以來消滅傳統城市以創造新生活方式的烏托邦理想。

然而,房地產開發收益和古城保護天生就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瑪海區也險些成為犧牲品。在基斯卡德斯坦先生當總統時,他試圖將瑪海區的西部一帶改建成商業新區,建造辦公樓和商場,不過這個計劃遭到了文化界的一致反對。

在法國,中產階級在各個階層的政治機構里都占絕大多數,他們所受過的良好教育使得他們對歷史和人文有著特殊的熱愛和責任感。雖然很多時候,他們的倔強和聒噪使得幾乎每項政令在推行時都會遇到質疑,但是亦足以抗衡一切藐視文化的權威。所以,幾年後這個計劃終告廢除。

巴黎城市規劃辦公室的任務是制定巴黎地區未來三五十年的規劃。在某塊地域的規劃方案完成之後,他們不是立刻實施而是冷靜地等待一段時間來驗證其必要性,並且加以修改。這段時間可以是幾年,也可能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最終取消。在此制度下,雖然城市建設的效率不夠高,但是卻避免了因一時的決策失誤而造成對古城區不可逆轉的破壞。

現在的瑪海區,沿途有很多咖啡店,露台擺在人行道上。閑聊的情侶,夾著麵包匆匆回家的男人,拎著啤酒去赴約的青年……他們生活在這裡,他們會為街區里的某一幢粗製濫造的沿街牆面而奔走投訴,也會為了驗證街區內某幢古建築外觀是否恢復得恰當而苛刻地查找資料,瑪海區的歷史就在他們的視野里,在他們匆匆趕往下一個目的地的路上。

不禁想起一位從中國講學歸來的法國教授的話——在中國,地產商的效果圖總是希望讓置房的人相信他們將生活在天堂里;在法國,我們只願意生活在世俗中。

(作者系法國註冊建築師)

——————轉載完畢——————


我不是學建築的,所以我的回答不算什麼。

我覺得,建築首先是堅固耐用,然後是造型美觀。

我去老道外的時候,改造區的新房子我不提了,未改造區很多已經是危房,一層以上已經不能使用,有的甚至整個都被圍起來,搖搖欲墜的樣子。

實話說我很喜歡巴洛克建築的樣子,因為它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和西方建築文化的結合體。這樣的建築,全國也沒幾處。看著純化醫院,看著其他那些曾經輝煌的地方……

但是,我們發現和保護得太晚了。我們來不及再多看它們了。

缺少上下水,限制電流電壓,不堅固的牆體,糟爛的木質樓梯,破爛的門窗。這裡已經不再適合人們居住和生活,更不用說振興商業。我希望它回到曾經和中央大街一樣輝煌的樣子,不過很顯然很多地方等不到了……

既然一個人挽救無望,那麼不如安樂死。我想建築也一樣。

能恢復的當然要恢復。不能恢復的,能原型重建也好。千萬別改動太大,讓別人笑話。要知道,當年那些房子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蓋的。

另外,我想順便提醒一句,道里中央大街有些輔街情況也是一樣的,你可以去看看……


這裡是在哈爾濱念建築的大四汪一隻。

如今這個高效簡潔的時代對於建築的要求,滿足使用要求放在第一位,所以改造大都是掏空內部,加固,重新劃分空間方便使用,顯得更順應時代。外立面的保留照顧到簡單的審美要求,也省去再建的麻煩。

【這裡插個題外話,不得不誇下外國人的建築施工,不論是俄國人還是日本人,當年留下來的建築經過了這麼多年改造一下還是很適用。就說工大土木樓,牆體最厚的地方甚至有一米厚,冬暖夏涼。反而本土建築扒下去重建好幾輪了,保留都保留不下來_(:з」∠)_】

哈爾濱保留下來的不僅僅只有巴洛克建築,細分還有折中主義建築等等。從文化角度來講,這些建築的歷史意義和藝術觀賞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

這個時候這些建築的去留,其實取決於規劃怎麼考慮了,原有建築群的規劃是滿足不了現在使用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建築間的道路不夠寬,原來的雙車道只能做單行道,所以老城區里往往都是單行道。並且經常堵車。不能只討論建築本身該不該留下來,而要綜合城市發展統籌考慮。所以改建算是一個能兼顧幾方面比較折中的手段了。

所以,作為一隻建築汪,不去考慮城市發展的話,其實是希望這些建築能原原本本的保留下來的。畢竟沒有比這些更真實生動的教材,沒有比這些更能告訴我們這個城市曾經經歷過什麼。

最後附圖一張,調研時經過老道外順手拍的街景。


作為一個哈爾濱人,聽到中華巴洛克這五個字就想笑。

現在老道外所謂的中華巴洛克風情街一共三期動遷不知道拆了多少老建築物,老民房後建成的, 劉松茯痛心疾首,他說:「文物不可複製,不可再生,一座保護建築每一粒沙、每一塊磚瓦都承載了當時特定的文化內涵,沒有了物證,我們不可能僅靠照片向後人講述歷史。」

市政府就特別喜歡這種面子工程,從來沒考慮過修葺,為了個計劃直接就是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百度中華巴洛克 拆


這是國際建築改造的常規做法,因為原有建築內部空間無法滿足現在功能需求 所以需要更新 再次使用 想保留外立面的原貌 才用這個方法

哈爾濱 巔峰建築學社 建築手繪 建築快題設計


在東北求生的重慶規劃boy 因為聽了很久關於道外區介紹 第一次去道外區的時候與自己想像的真的差很遠,交通混亂(好像哈爾濱人和車都是哪都不看紅綠燈) 所謂的老樓也破的破 掉漆掉漆 我真的只有從一些房子柱子上的雕刻才能看出一絲絲風貌 所謂的西式和東方美感全靠腦補 真心希望道外區能真正維護起來 不管是該拆的拆 該修的修 (順便吐槽下重慶的老樓保護工作也是糟糕的不行)讓傳統建築美學延續 感謝上面那位博主回答讓我知道了為什麼道外區叫道外區了


前段時間剛去哈爾濱旅遊,為了觀賞一下巴洛克建築,特意跑到那裡。不知道是冬天下雪導致西面太臟還是什麼的,那邊氣味不太好,人也少,好不容易走了一段看見人多的,周圍還都是建築垃圾。剩下的一些巴洛克建築都是本地人在用的,不像是特意給人觀賞,裡面都是飯店和商城之類的。由於時間原因,我和同伴最後是乘計程車,聽司機阿姨邊開車邊講解這一街區的,有些雕刻在建築上層的繁複花紋已經黑漆漆的,很難辨別。因為對此類建築了解不多,加上外觀並不十分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很遺憾。

我認為,建築能為人所用才是活著的建築。如果歷史建築的內部能夠保持原本的框架結構,符合原本的運作流程,不是掏空了重做給人看看而已,再在外觀上進行修繕,那應該是兩全其美。年代久遠的建築容易成為危樓(很多巴洛克建築周圍的其他老建築已經被認為是危樓了,有的已經拆了),不在內部進行加固,建築的壽命不會長。

以上僅個人看法,不代表任何權威。


對古建築的罪孽(用詞過激),這方面非常喜愛歐洲對古建築粉的保護簡直過分,Orz廢墟直接圈地保護,建築政府和公民都十分用心不會刻意的裝飾改造,百年的原始街道小鎮還是那樣,這是對歷史的負責。反觀我國,原址重建 為所謂的城市化古建築早拆的拆遷的遷,完全是在毀滅歷史啊,那還有純正的古建築。


三道街的市場也要遷移了


日本的神廟還直接隔一定年限直接拆除重建呢。


推薦閱讀:

建築競賽獲獎是否真的代表一個人在建築設計上的能力?
建築學專業學生有必要參加專業競賽嗎?應該怎麼準備?
吉隆坡有哪些當代建築值得前往一看?
如何評價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2017 年評選出的最佳製圖?
如何評價 2017 年霍普杯建築設計競賽一等獎作品《隱於市》?

TAG:建築 | 建築學 | 哈爾濱 | 巴洛克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