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傅作義在北平解放後選擇擔任了水利部部長這樣一個離政治較遠的職位?

傅作義為北平解放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為什麼只選擇做一個水利部長?


傅作義為北平解放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錯錯錯!

站在共產黨的角度而言而言,傅作義在北平解放的過程中的所作所為絕不是大義凜然的,出於保護北平古都的,反而是極不光彩的。

在《關於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議書》簽署以前,也就是1949年的一月中旬,傅作義的主力35軍已經被消滅,已經完全佔領東北的共產黨已經對北平具有絕對戰略優勢,傅作義不可能轉變敗局,他只有兩條路,一個是拚死抵抗,對共產黨軍隊製造一些傷亡之後失敗,二就是跑路。

根據一般的說法,傅作義是在周圍早已潛伏的地下黨,尤其是他女兒的遊說之下,做出了消弭戰禍,避免生靈塗炭的壯舉:北平和平解放,他和他的軍隊接受改編。

但是實際上,這不過是傅作義做出的一種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一種策略。

傅作義原本就是閻錫山一派的地方軍閥,絕非蔣的嫡系人馬。地方軍閥最大的利益所在就是自己的軍隊,和共產黨決一死戰,自己的部隊打光,成了光桿司令,絕不是他的選項。倘若跑路,帶兵去綏遠,也不是選項,勢必遭到各方面攻擊。

作為雄霸一方的地方軍閥傅作義,最好的選項是不打,同時保存實力。

無獨有偶,當時蔣也沒讓傅作義打,蔣也知道打不過,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主力部隊(當時的傅作義如同明末之吳三桂,已經是下野在即的蔣手中最後一支集團武裝力量)帶回來,帶到江南去。

就在和平協議簽署的前一日,也就是1月21日,蔣派國防部長徐永昌去北平,給傅作義帶去三條指示:

1,與國民黨中央同進退。

2,傅作義本人南來。

3,將部隊帶到江南。

傅作義對徐永昌完全沒說他第二天就要和共產黨簽署和平協議,而且對這三條用一種含糊其辭的方式一概拒絕。倘若傅作義真的要投誠,他沒有必要隱瞞,他若真的是詐降,他也不會拒絕蔣的提議,這個時候的他,內心深處最大的潛台詞就是:兩邊都談,兩邊都別斷線。

他對徐永昌說他的25萬軍隊決不能動,這讓當天晚上就走的徐永昌大為高興,因為這意味著傅作義可以牽制共軍,傅作義手下大將,和共產黨交涉的鄧寶珊則憤憤不平地說自有後來人消滅共產黨。其實,傅作義和他的幕僚,並未真的被共產黨感化,一心投誠,而是在做兩手準備。

第二天,和平協議生效,但是雙方隨即在軍隊改編和共建政府方面產生巨大的隔閡,傅作義不願意改編自己的部隊,而毛則對其部隊的軍官和士兵分化瓦解,消弭其力量。傅作義堅持組建聯合政府,而毛則完全不願分享權力。

和平協議被傅作義搶先公布,傅作義將和平解放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一時間成了北平的救世主,輿論大為有利,並且一直用電台和李宗仁的廣州臨時國民政府保持聯繫。毛極不滿意,發布文告,直呼傅作義是戰犯,令其自我救贖,語氣極為不客氣。

其實雙方都知道對方要幹什麼,對於毛來說,和傅作義決一死戰固然可以贏,但是傷亡巨大,不划算,並且希望將北平模式推向全國,故此還有耐心跟傅作義周旋。而傅作義則心灰意冷,起了乘飛機逃離北平的計劃,原本就要成功,最後由於毛將政府從西柏坡轉移至北平,傅作義身邊耳目突然眾多而作罷,他只好以去綏遠勸降自己在那個地方的余部為名,離開北平。

到達綏遠之後,傅作義便如魚得水,畢竟綏遠還是國民黨控制區,左右還有西北王馬鴻逵的軍隊,在綏遠的部隊還繼續拿著廣州政府的軍餉,故此,在綏遠的時候,傅作義的面貌為之一變。但是毛電令傅作義返回北平開會,傅作義也不敢反抗,故和聞訊趕到徐永昌再一次會面,利用最後機會交給了一份對蔣的呈文。

文件上預測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打響,對共產黨的策略可以用封鎖資源,轟炸電廠,聯合美國制衡,多宣傳共產黨出賣國家利益等多項建議,算是一份反共救國大綱!他表示要「重新革命,重新復興」,傅作義還對徐永昌說,自己的幾十萬軍隊雖然接受改編,但是官兵怨氣十足,等明年三四月份,糧食不夠的時候,他會率軍反擊。

與此同時,綏遠和平改編的簽字儀式正在進行,這不能不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其實,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傅作義既不願意徹底投誠共產黨,也對蔣的政治前景失望,兩邊都沒意思,兩邊都聯絡著,從中取得自己保存實力的最大利益。

而這一切,都逃不過共產黨的耳目,毛對此一清二楚。林彪,羅榮桓前線將領等都一再電告毛,數落傅作義兩面三刀的各種行為,毛勝利在握,不計較傅作義的各種小動作,最後廣州國民政府被攻陷,國民黨敗逃大陸,傅作義最後的一點希望破滅,終於全盤歸降。

所以,對毛來說,把傅作義捧上去,搞成民族英雄只是為了統戰,檯面下對其頗為不齒,傅作義心知肚明,故建國後主動要求解除兵權去黃河搞水利,毛順水推舟而已。


傅作義一直是首鼠兩端,並不是真心投降,即使再決定投降後,依然布置了後手,準備待機而起。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讓傅作義擔任了水利部部長。約一年後的一天,他找到毛澤東,給毛澤東說,他還有多少電台,多少枝槍,存在什麼什麼地方。毛澤東說:
『你留著用吧。』他當然不敢『留著用』。」《我的一生——師哲自述》

傅作義在和平解放前還私藏一批武器和電台,說明他是有搞暴動的準備的,只不過沒有給他這種機會。

傅作義從來沒有要求做水利部長。

傅作義的原話是:

「傅作義回到北平以後,有一次和我談話,談到綏遠今後的工作,表示今後必須做到兩件事,一是綏遠徹底解放區化,軍隊徹底解放軍化;二是1.8萬名幹部,必
須給以安置,最好的辦法是修渠開墾。
關於他個人的去處,我告他說,綏遠軍政委員會仍需成立,由他作主任,但這只是一個過渡,暗示將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
可以在政府中工作。他表示怕學識不夠,願意多學習,並且說後套有16萬頃地,可耕地為10萬頃,而現耕種面積只4萬頃,如果政策允許的話,他願意在此修水
利搞合作農場。
我把他的意願報告黨中央,不久,毛主席就在傅的意願的基礎上提名他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長。」

這就是傅作義的本意,他想保留將近兩萬人的部隊去屯墾,只不過毛澤東顯然看穿了他的意圖,既然你要修水利,那就讓你當水利部長,不得不說這一招既給足了面子,還絕了後患。

另外據台灣學者郭岱君披露出來的蔣介石日記顯示,蔣介石在1963年8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

「傅逆作義特以專人帶
來其親筆書『悉貢所能』四字。密告於余,但其並未具名,其字確是真筆,可知匪共內部已至崩潰在即,有不可想像之勢,否則此種投機分子,絕不敢出此也。」

傅作義1963年還密信台灣,想要悉貢所能。


再補充一個北平解放前的真事。

平津戰役開始不久,北平機場就被攻佔。

這時傅作義在天壇附近砍樹、平整土地,建了一個臨時機場。

然而天壇建築太大,塔尖太高,臨時機場的飛機起降航線要近距離掠過天壇主體建築,非常危險。

這時候傅作義毫不猶豫的決定:炸掉天壇。

還沒動手時消息就由地下黨傳出,老毛和此時已抵達解放區的學者、古建築專家等人,心裡大概是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好在北平外圍解放軍不斷壓縮國軍防線,天壇臨時機場很快處於解放軍射擊範圍內,估計很快失守,傅作義這才打消炸平天壇的念頭(據說當時已經往天壇安裝炸藥了),改在東單附近修了個臨時機場,不過為此也拆了一截城牆的一半(垛口及上層牆體)。

題外話:

北平解放後,老毛見到了傅作義,說,北平和平解放,古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了,你有功啊,我們應該發你一個天壇那麼大的勳章

…………


傅作義:主席,我想回老家東山再起,哦不,是興修水利,造福家鄉。

毛主席:這麼有想法,那麼給你個水利部長坐坐吧,這樣就遠離軍隊了,哦不,是造福全國。


其他答主都已經從各種證據上表明傅作義這個人絕對不可靠,我補充一個細節。

起義的國民黨中高級將領,無論是一早就來的高樹勛,還是中間的曾則生,還是末期的陳明仁盧漢,這些人投誠的時候基本都沒提過不靠譜的條件,最多就是保證安全之類的。基本就是起義之後,就按照共產黨幹部的標準開始新生活,由中央統一安排居住,薪水等待遇,配給警衛員/警衛部隊,也沒有誰對此有意見。

然而傅作義在起義的時候提了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給他保留一個加強團作為直接歸自己指揮的警衛部隊,這一個加強團的裝備都是集中配備老蔣給傅作義所部的的最好的美械,中央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是傅作義的私兵。該部隊在北京作風極差,口碑很壞,甚至與解放軍多次發生摩擦,中央多次做工作,要求傅作義和其他起義將領一樣,解散該部隊由中央統一調配警衛部隊,傅對此裝聾作啞,甚至私下發牢騷說解散該部隊就是要軟禁自己,信不著中央配屬的警衛,中央配屬的警衛無法保證自己的安全。

然後就發生了著名的香山事件,傅作義警衛團要衝擊香山雙清別墅,炊事員怕了跑出來報信,周恩來指示聶榮臻調動207師去八里庄,對峙三個小時把傅作義警衛團繳械了(此時還有版本說這些兵就是瞎鬧事,徒手跑到香山去鬧,我是不信的,畢竟這些人也都是上過戰場的,干不出這種小屁孩子才能幹出來的事兒)。對此傅作義還有所不滿,甚至當面指責過葉劍英。

你要說警衛團的軍事行動傅作義不知道,我怎麼覺得跟放屁一樣。。。那麼,傅要一個加強團的警衛部隊,是想幹啥呢。。。


我記得我奶奶曾經跟我說了一個笑話:當初傅作義想管海軍,又不好意思直接說,就跟租西說,租西,我這個人喜歡水,你看讓我擔任……話還沒說完,租西說:好說,水利部給你管了!傅:…………


贊同 @羅登 的回答。另,最下面是CPC官網發的有關傅作義選擇擔任水利部長的過程。下面試分析下:

一來看明白利害。知道既然是被架空,不如選個安全的地方。安全的地方首先是遠離軍隊的地方。軍隊講政治,自己這樣的歷史,斷無發揮餘熱的可能;而且事後來看,即便是最講政治的雙一系統,依然可以下場難看。看明白這個不難。但還要看明白另一層——沒有參加軍隊就沒有跟老蔣為敵,將來有個萬一,可以扮無辜說我沒掉轉槍頭打你老蔣。一石二鳥,左右逢源。

二來如果去跟張治中程潛等繼續共事,相互看著尷尬——大家誰比誰強?誰不知道誰?攀比起來,是論對kmt的貢獻還是對cpc的貢獻?隨便哪個貢獻,靠前都不光彩,靠後就更不光彩了——免不了勾心鬥角,爭葷吃醋。這一點,反倒是毛自己就想到了不容易平衡。

三來給後半生找點事情做,55歲左右,政治上已到頭,那麼做業務吧,依然可以動腦子,練筋骨。業務若作出一點成績(自己有點水利經驗),反倒以後更安全。

四來跟毛要水利部長這個要求合理,因為(A)自己過去干過,而且(B)水利相對不容易被懷疑——黃河長江都不是啥天塹,出不了閃失——A,地震局就不滿足(也做不出啥貢獻,只能到時候背黑鍋),B,同樣是冷板凳衙門,測繪、氣象被懷疑的概率就大多了。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的推測。傅作義的一生,給定他無法改變的大局,已經做到了最優。論私,後來不僅依然是領%導*(人序列,而且善終,遠超他同年齡組的kmt乃至cpc同仁們。論公,對雙方都兩面三刀,卻兩岸乃至歷史都銘感不已(cpc一方,避免了大量傷亡,幫cpc擺脫了毀壞北平的責任;kmt一方,不是嫡系,不能指望太多忠誠,知道不管將來kmt去哪裡,自己結局都會比當個水利部長差的多(白小諸葛);將來不管發生什麼,保護北平城這事兒是客觀事實,歷史得承認)。

最後說一句,傅這等腦瓜兒,手下好多人被策反能不知道?小清新女兒是對方的人能不知道?尤其是後者,估計是早就留好的後門(真到了撕破臉要殺頭的那天,我閨女都是你們的人,其他都不論,殺自己人的爸爸?)。

。解密:傅作義在新中國成立之後 連任23年水利部長--黨史頻道


@羅登 說的靠譜,傅作義即使在簽訂了和平協議之後也一直是有二心的,他想的是好好經營綏遠地區,等到第二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預計共產黨政權將極為困難,到時候如果國際形勢允許(也就是常公念念不忘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起兵造反了。

傅作義最初跟中央的提議是自己在綏遠搞屯田,興修水利,結果上面順水推舟讓他直接主管全國水利了。別忘了當時傅作義的副手可是何基灃,一個潛伏了數十年的老地下黨,這也說明黨中央對傅的不放心。

另外根據師哲的回憶錄,解放後過了幾年,傅作義主動跟毛交待說自己還藏了多少條槍,多少部電台,毛的回復是「你自己留著用吧」


中共對傅作義早就統戰工作,在傅系統中早就安插若干情報人員,其中一人歷經多年已成為傅作義的親信副手,在傅系統中身居高位,與傅私人關係很好。

傅起義後,按照慣例,該同志本應公布身份,恢複名譽,並調任其他工作,但詭異的是,周恩來親自找該同志談話,令其繼續隱藏身份。於是該同志跟隨傅到水利部工作多年,直至晚年方才表明身份。

熟悉建國初期歷史的愛好者明顯可以看出,能讓中gong花這麼大的心力去監視多年的傅,肯定是有著自己的小九九,讓中gong不能放心的。


上面有人造謠說軍官被槍斃了不少,怒答一發,

"去華北軍大學習的軍官,除一少部分又隨孫子仁去台灣外,也分別派到各地步兵學校任教員,有一部分如蘭介愚等分配到南京軍事學院任教。孫子仁於七月間回到台灣,一上陸就被逮捕,以後被槍決。孫是湖北宜都人,北大畢業,其岳父是日本士官生,在宜都很有地位。與李明灝先生是士官同期同學,在華北軍大時,李明灝當總隊長, 曾勸孫不去台灣,孫以家眷在台,自己堅決回到蔣政權去,自信不會被處分,竟得這樣一個下場,可為參加革命不堅決者戒。"

嗯,調到台灣處決了


我讀的高中叫奮鬥中學,就是當初傅作義在如今的河套平原地區建的;我們的校史館裡有關於傅作義將軍的材料。據我們老師介紹,當初傅作義在這個地方,除了抗戰以外,還興建了學校和修繕當地的水利系統,據說,解放後好長時間我們當地依然用的是當初修建的水利系統。由此可知,拋開政治考量,選擇水利部長一職應該是其做好的選擇了。


少年啊。

「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這種話,是我共的統戰口徑,對內算是給傅作義的一張VIP卡,一個附贈的小禮物,對外的意思是說,就算像傅作義這個級別的人,尚且知道識時務,不再負隅頑抗,過來了還能做個部長,你們這些**系**系又不是老蔣的自己人,該怎麼做,心裡還沒點逼數嗎?

至於傅的小算盤嘛,一開始是謀求軍事停火、政治和解,建立「聯合政府」,那他就是調停內戰的赫赫功臣,而且手留重兵,在將來的政局中依然舉足輕重。

軍力占絕對優勢,且掌握進攻主動權的我共:你有什麼籌碼?你的新保安和張家口已經沒有了。

傅退而求其次,說「改編」可以,但是我的兵權不能動,還是成建制歸我指揮,你看我也不是貪戀權力的人,我是為了華北的和平……

軍力占絕對優勢,且掌握進攻主動權的我共:你有什麼籌碼?哦對了,我們剛活捉了杜聿明,淮海戰役結束了。

傅:那行吧,我可以改編,但是能不能讓我的部隊分批出城駐紮,然後再慢慢整編?

軍力占絕對優勢,且掌握進攻主動權的我共:你有什麼籌碼?哦對了我們剛把天津打下來了。

傅:哦……我自己的部隊吧沒什麼問題,但是那些中央軍我使喚不動啊怎麼辦?

軍力占絕對優勢,且掌握進攻主動權的我共:你還有48小時。

傅作義遂令全軍出城「接受改編」,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義總給我一種在國共之間拿北平為籌碼要價的投機商的感覺。。。


傅作義有個弟弟,堂弟,叫傅作恭,是在蘭州讀的中學,金陵大學上的大學,又去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學的就是水利專業,可能有點聯繫也可能是偶然吧。

不過傅作恭在五幾年被打成右派,在夾邊溝農場勞動教養時非正常死亡(根據楊顯惠先生《夾邊溝記事》里的敘述推斷,應該是餓暈後雪地里凍死的),傅作義那時候應該不知道,後來的事拿人的思維來看也都能理解。


他弟弟被餓死之後,他主動聯繫蔣準備反水的,估計那些年想要反水的多如牛毛,可是天時地利已經盡失了。


實際上這個問題本就有錯誤,不管當時政治風向以及神馬裡應外合傅作義對北京解放作出貢獻這不假,但是當水利部部長可不是屈才了。

實際上傅作義在北平解放之前就興修水利好不好,並且與其說傅作義是將軍還不如說他是一個水利工程師,之後北平解放之後傅作義向毛澤東請願說還願意繼續為國家做一些事情,毛澤東就批准他當的水利部部長,門當戶對


樓主有必要好好讀讀資治通鑒。


一個字條:"悉盡所能",搜一下這個字條的年代?

已經很給他面子了,仁君呵。


黑我們老校長,不開心!


我記得,葉若夫在被斯大林拋棄搞死前,也是調去當了水利部長

套路而已


推薦閱讀:

印度被殖民期間,普通印度人過的如何?如果被剝削嚴重的話,為什麼憑英國的兵力可以殖民 300 年?
一群人可以用很多年(大於10年)的時間DIY出什麼有意思的東西或事情?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起初是情義相投的生死之交,最終反目成仇、恩斷義絕?
為什麼西周沒有出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發生?

TAG:歷史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