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個好的演講稿?

思修課上的給同學推薦書或電影或其他自己認為有趣的東西的一個五分鐘環節,類似一個演講,因為要有自己的感受。我準備推薦《激戰》這部電影,電影的概括和影評已經看過,自己也概括了一點,自己的感受也寫了一些,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如何把整個完成。希望各位指導。


本文由愛國知識網(http://www.aiguoxin.net)編輯整理:

演講技巧主要有演講稿的開場白怎麼寫,結束語怎麼寫,演講稿格式,演講手勢圖解,演講指導等內容,並提供大量的演講稿技巧範文供閱讀與參考。本欄目重點推薦閱讀競聘演講稿精彩開頭範文。

◆ 內容

1、 楔子。用幾句誠懇的話同聽眾建立個人間的關係,獲得聽眾的好感和信任;

2、銜接。直接 地反映出一種形勢,或是將要論及的問題,常用某一件小事,一個比喻,個人經歷,軼事傳 聞,出人意外的提問,將主要演講內容銜接起來;

3、激發。可以提出一些激發聽眾思維的 問題,把聽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演講中來;

4、觸題。一開始就告訴聽眾自己將要講些什麼。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國家領導人的演講都是這樣的。

◆ 主要方法

演講稿的開頭有多種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

1.開門見山,提示主題。這種開頭是一開講,就進入正題,直接提示演講的中心。例 如宋慶齡《在接受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儀式上的講話》的開頭:「我為接受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感到榮幸。」運用這種方法,必須先明晰地把握演講的中心,把要向聽眾提示的論點擺出來,使聽眾一聽就知道講的中心是什麼,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

2.介紹情況,說明根由。這種開頭可以迅速縮短與聽眾的距離,使聽眾急於了解下文。在1814年生於薩爾茨維德爾。她的父親馮·威斯特華 倫男爵在特利爾城時和馬克思一家很親近;兩家人的孩子在一塊長大。當馬克思進大學的時 候,他和自己未來的妻子已經知道他們的生命將永遠地連接在一起了。」這個開頭對發生的 事情、人物對象作出必要的介紹和說明,為進一步向聽眾提示論題作了鋪墊。

3.提出問題,引起關注。這種方法是根據聽眾的特點和演講的內容,提出一些激發聽 眾思考的問題,以引起聽眾的注意。例如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1854年7月4日在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市舉行的國慶大會上發表的《譴責奴隸制的演說》,一開講就能引發聽眾的 積極思考,把人們帶到一個憤怒而深沉的情境中去:「公民們,請恕我問一問,今天為什麼邀我在這兒發言?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隸們,同你們的國慶節有什麼相干?《獨立宣言》 中闡明的政治自由和生來平等的原則難道也普降到我們的頭上?因而要我來向國家的祭壇奉 獻上我們卑微的貢品,承認我們得到並為你們的獨立帶給我們的恩典而表達虔誠的謝意么?」 除了以上三種方法,還有釋題式、懸念式、警策式、幽默式、雙關式、抒情式等。

◆ 開場白技巧

1.開門見山,不講多餘的話

有的人演講,開頭常講一些沒有必要的客套話。葉聖陶對此曾評述說:「誰也明白,這些都是謙虛的話。可是,在說出來之前,演講者未免少了一點思考。你說不曾預備,沒有什麼可以說的,那麼為什麼要上演說台呢?隨後說出來的,無論是三言二語或長篇大論,又算不算"可以說的』呢?你說隨便說說,沒有什麼意思,那麼剛才的一本正經,是不是連場作歡呢?自己都相信不過的話,卻要說給人家聽,又算是一種什麼態度呢?」其實,演講者說這種「多餘的話」,並不一定是出自本心,不過是受了陳規舊套的影響,聽人家這麼說,自己也這麼說,結果,往往是使聽眾鬆弛了注意力。


好的演講包括:

1 強有力的開頭

2 簡單的語言

3 在聽眾心目中留下畫面

4 戲劇性結尾

任何演講不外如是。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比賽演講稿:做最好的自己_演講稿範文-文案中國,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曆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拚命硬幹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麼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我們已經知道事先撰寫演講稿是一場好的演說的先決條件,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應當從怎樣的基點開始撰寫演講稿?我們要如何寫一篇好的演講稿?

1.演講的基本原則

由於演講稿是對演講的預先準備,因此,在撰寫演講稿之前,應該對演講的基本原則有一些認識。

﹙一﹚ 了解聽眾。了解聽眾的目的,在於要與聽眾建立共同的聯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儘可能地對將要聽這場演講的人們有更多的了解,包括聽眾的期望、他們的知識背景、他們對於演說者與演講題目所抱持的態度、他們的心理結構:包含個人信念、好惡、價值觀。對聽眾愈了解,愈能幫助演講者,演講者可以靠著這些信息,達成:

1. 適當地組織理念:例如聽眾重視家庭生活,演講者就可以鎖定這個主題以強化他們的意願。

2. 適當地選擇支持素材:假如聽眾背景經過分析的結果,顯示他們重視統計數字,那麼演說者就應該在演講中適度地採取科學數據來說明。

3. 建立切合實際的預期:對於堅定不移的信念,是很難加以改變的。例如我們很難將回教徒轉變成基督徒,所以了解聽眾的基本信念等信息,將有助於我們漸漸為切合實際的預期。

﹙二﹚ 具創意的線索或暗示。演說者必須以一種全新而引人興趣的方式來激發聽眾的情緒,或是與他們所關切的事物結合在一起。對此可以選擇收集許多與演講主題相關聯的不同故事。

﹙三﹚ 要對生活周遭環境的相關趨勢十分熟稔。通常來說,在一場演講中所牽扯到的絕非只是單純的一件事情而已,而是會與許多其他的事情有所關聯。這點與人存在的處境十分一致,因此,我們必須儘可能將演說的主題與聽眾的生活及世界建立關聯性,對此一位好的演說者必須十分了解周圍世界相關趨勢。

﹙四﹚ 使用各種觀點及議論來支持演說內容。聽眾是不會相信你所說的,除非你能使用各種具有說服力的事實、例子、引證以及名言,來幫助聽眾相信演說內容。

﹙五﹚ 創造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幕起/幕落之開端與結尾。在一場演講中有許多極為重要的部分,但是最重要的莫過於能讓聽眾牢記在心。一位演說者絕對不可以魯莽而開門見山地直接討論主題,他必須先讓聽眾暖身,讓聽眾先適應演說者的語調與談話風格,讓聽眾準備好迎接即將到來的演講精髓。同樣地,使用「以上就是我的報告」這種語氣草草結束,也是聽眾所不能接受的,在結束時,我們必須創造一個高潮,好讓整個演說有一種漸次加強的效果。讓聽眾在離座時仍然沉溺在演講所創造的主題中,深感有所啟發。

﹙六﹚ 嚴格掌握有限的時間與篇幅內容。任何演講都有其時間的限制,因此精確地控制時間,在時間範圍內展現主題是十分重要的事情。[1]

2.撰寫演講稿的流程

﹙一﹚ 決定演說的內容

選擇題目 分析觀眾 決定目的與方向 收集資料 擬定講稿

決定目的是撰寫演講稿的先決條件

在撰寫演講稿之前,必須先胸有成竹,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演講的內容,其流程可以分解為:

1.選擇題目。

2.分析觀眾。

3.決定演說目的與方向。

4.收集資料。

5.擬定講稿。

這五大步驟背後有一個基源問題,即:「我的目的是什麼?」,在演講中,演說者都希望將聽眾由A點帶到B點。這個B點就是目的。所謂的「目的」,是指我們在演說中傳達的基本概念,通常我們之所以要演說,就是希望借著演說影響聽眾的想法或者行動。目的關係演講的成敗,一場好的演講,其目的總是十分鮮明易懂,能使聽眾迅速掌握。因此,「目的控制了內容」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當你再決定要寫些什麼時,必定會有一部分受制於你試圖對聽眾的想法、生活或是行為方面造成任何的改變。所以,選擇題目與分析觀眾都是為了確立目的,而收集數據之前也必須先行掌握演說的目的,否則面對浩瀚的資料時根本不知從何下手。「目的控制了內容」以故演講稿的撰寫目標就是如何鮮明的呈現演說目的。

3.關於目的應該注意的原則

清楚地亮出目的來。

演說者的目的,應當是清楚而毫無隱瞞的。你的聽眾必須能夠了解你所有的企圖。他們必須要能了解為何你會在演講中安排這些部分,也要明白它們彼此間應如何相互搭配連結,你絕不可讓聽眾存有這樣的疑惑:「他為何現在要告訴我這些?」

集中火力達成目的。

演說者可以借著確認自己的目標和標地,而將所有火力集中於目的之上並貫徹之。隨著目標﹙肯定、挑戰、改變﹚與標地﹙情緒、信念、行為﹚的不同,我們的談話風格必須不同。以下我們簡單的表列九種可能的選擇。

目的1至3。這三種目的都是為了要取悅與恭維聽眾,所以演說者必須確定講稿中的某些議題或是事件所帶給聽眾的感受會不會適得其反,信念是否正確。

目的4至6。這三種目的是為了使聽眾的平衡心態感到些微沮喪,並使他們能對自己原有的態度行為提出質疑與反省。

目的7至9。這三種目的是為了使聽眾真正地接受演說者的看法,並將之轉為自己的看法。

4.標準範例

以下讓我們以麥克阿瑟1962年在西點軍校授勛儀式上發表的那篇著名而動人的告別演講,來作為例證:

今天早晨,當我走出旅館時,看門人問道:"將軍,您上哪去?"一聽說我要去西點,他說:"那是個好地方,您從前去過嗎?"

這樣的榮譽是沒有人不深受感動的。長期以來,我從事這個職業,又如此熱愛這個民族,能獲得這樣的榮譽簡直使我無法表達我的感情。然而,這種獎賞主要並不意味著對個人的尊崇,而是象徵一個偉大的道德準則--捍衛這塊可愛土地上的文化與古老傳統的那些人的行為與品質的準則。這就是這個大獎章的意義。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它都是美國軍人道德標準的一種體現。我一定要遵循這個標準,結合崇高的理想,喚起自豪感,同時始終保持謙虛……

責任一榮譽一國家。這三個神聖的名詞莊嚴地提醒你應該成為怎樣的人,可能成為怎樣的人,一定要成為怎樣的人。它們將使你精神振奮,在你似乎喪失勇氣時鼓起勇氣,似乎沒有理由相信時重建信念,幾乎絕望時產生希望。遺憾得很,我既沒有雄辯的詞令、詩意的想像,也沒有華麗的隱喻向你們說明它們的意義。懷疑者一定要說它們只不過是幾個名詞,一句口號,一個浮誇的短詞。每一個迂腐的學究,每一個蠱惑人心的政客,每一個玩世不恭的人,每一個偽君子,每一個惹是生非之徒,很遺憾,還有其他個性不甚正常的人,一定企圖貶低它們,甚至對它們進行愚弄和嘲笑。

但這些名詞確能做到:塑造你的基本特性,使你將來成為國防衛士;使你堅強起來,認清自己的懦弱,並勇敢地面對自己的膽怯。它們教導你在失敗時要自尊,要不屈不撓;勝利時要謙和,不要以言語代替行動,不要貪圖舒適;要面對重壓和困難,勇敢地接受挑戰;要學會巍然屹立於風浪之中,但對遇難者要寄予同情;要先律己而後律人;要有純潔的心靈和崇高的目標;要學會笑,但不要忘記怎麼哭;要嚮往未來,但不可忽略過去;要為人持重,但不可過於嚴肅;要謙虛,銘記真正偉大的純樸,真正智慧的虛心,真正強大的溫順。它們賦予你意志的韌性,想像的質量,感情的活力,從生命的深處煥發精神,以勇敢的姿態克服膽怯,甘於冒險而不貪圖安逸。它們在你們心中創造奇妙的意想不到的希望,以及生命的靈感與歡樂。它們就是以這種方式教導你們成為軍人和君子。

你所率領的是哪一類士兵?他可靠嗎?勇敢嗎?他有能力贏得勝利嗎?他的故事你全都熟悉,那是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我對他的估價是多年前在戰場上形成的,至今沒有改變。那時,我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現在,我仍然這樣看他。他不僅是一個軍事品德最優秀的人,而且也是一個最純潔的人。他的名字與威望是每一個美國公民的驕傲。在青壯年時期,他獻出了一切人類所賦予的愛情與忠貞。他不需要我及其他人的頌揚,因為他已用自己的鮮血在敵人的胸前譜寫了自傳。可是,當我想到他在災難中的堅忍,在戰火里的勇氣,在勝利時的謙虛,我滿懷的讚美之情不禁油然而升。他在歷史上已成為一位成功愛國者的偉大典範;他在未來將成為子孫認識解放與自由的教導者;現在,他把美德與成就獻給我們。在數十次戰役中,在上百個戰場上,在成千堆營火旁,我親眼目睹他堅韌不拔的不朽精神,熱愛祖國的自我剋制以及不可戰勝的堅定決心,這些已經把他的形象銘刻在他的人民心中。從世界的這一端到另一端,他已經深深地為那勇敢的美酒所陶醉。

當我聽到合唱隊唱的這些歌曲,我記憶的目光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步履蹣跚的小分隊,從濕淋淋的黃昏到細雨蒙蒙的黎明,在透濕的背包的重負下疲憊不堪地行軍,沉重的腳踝深深地踏在炮彈轟震過的泥濘路上,與敵人進行你死我活的戰鬥。他們嘴唇發青,渾身污泥,在風雨中戰抖著,從家裡被趕到敵人面前,許多人還被趕到上帝的審判席上。我不了解他們生得高貴,可我知道他們死得光榮。他們從不猶豫,毫無怨恨,滿懷信心,嘴邊叨念著繼續戰鬥,直到看到勝利的希望才合上雙眼。這一切都是為了它們--責任一榮譽一國家。當我們瞞珊在尋找光明與真理的道路上時,他們一直在流血、揮汗、灑淚。

20年以後,在世界的另一邊,他們又面對著黑黝黝骯髒的散兵坑、陰森森惡臭的戰壕、濕淋淋污濁的坑道,還有那酷熱的火辣辣的陽光、疾風狂暴的傾盆大雨、荒無人煙的叢林小道。他們忍受著與親人長期分離的痛苦煎熬、熱帶疾病的猖獗蔓延、兵桌要地區的恐怖情景。他們堅定果敢的防禦,他們迅速準確的攻擊,他們不屈撓的目的,他們全面徹底的勝利--永恆的勝利--永遠伴隨著他們最後在血泊中的戰鬥。在戰鬥中,那些蒼白憔悴的人們的目光始終莊嚴地跟隨著責任一榮譽一國家的口號。

這幾個名詞包合著最高的道德準則,並將經受任何為提高人類道德水準而傳播的倫理或哲學的檢驗。它所提倡的是正確的事物,它所制止的是謬誤的東西。高於眾人之上的戰士要履行宗教修鍊的最偉大行為--犧牲。在戰鬥中,面對著危險與死亡,他顯示出造物主按照自己意願創造人類時所賦予的質量。只有神明能幫助他、支持他,這是任何肉體的勇敢與動物的本能都代替不了的。無論戰爭如何恐怖,召之即來的戰士準備為國捐軀是人類最崇高的進化。

現在,你們面臨著一個新世界--一個變革中的世界。人造衛星進入星際空間。衛星與導彈標誌著人類漫長的歷史進入了另一個時代--太空時代。自然科學告訴我們,在50億年或更長的時期中,地球形成了;300萬年或更長的時期中,人類形成了;人類歷史還不曾有過一次更巨大、更令人驚訝的進化。我們不單要從現在這個世界,而且要從無法估算的距離,從神秘莫測的宇宙來論述事物。我們正在認識一個嶄新的無邊無際的世界。我們談論著不可思議的話題:控制宇宙的能源;讓風力與潮汐為我們所用;創造空前的合成物質以補充甚至代替古老的基本物質;凈化海水以供我們飲用;開發海底以作為財富與

食品的新基地;預防疾病以使壽命延長几百歲;調節空氣以使冷熱、晴雨分布均衡;登月宇宙飛船;戰爭中的主要目標不僅限於敵人的武裝力量,也包括其平民;保證起來的人類與某些星系行星的惡勢力的最根本矛盾;使生命成為有史以來最扣人心弦的那些夢境與幻想。

為了迎接所有這些巨大的變化與發展,你們的任務將變得更加堅定而不可侵犯,那就是贏得我們戰爭的勝利。你們的職業要求你們在這個生死關頭勇於獻身,此外,別無所求。其餘的一切公共目的、公共計劃、公共需求,無論大小,都可以尋找其他辦法去完成;而你們就是受訓參加戰鬥的,你們的職業就是戰鬥--決心取勝。在戰爭中最明確的目標就是為了勝利,這是任何東西都代替不了的。假如你失敗了,國家就要遭到破壞,因此,你的職業唯一要遵循的就是責任一榮譽一國家。其他人將糾纏於分散人們思想的國內外問題的爭論,可是你將安詳、寧靜地屹立在遠處,作為國家的衛士,作為國際矛盾怒潮中的救生員,作為硝煙瀰漫的競技場上的格鬥士。一個半世紀以來,你們曾經防禦、守衛、保護著解放與自由、權利與正義的神聖傳統。讓平民百姓去辯論我們政府的功過:我們的國力是否因長期財政赤字而衰竭,聯邦的家長式傳統是否勢力過大,權力集團是否過於驕橫自大,政治是否過於腐敗,犯罪是否過於猖獗,道德標準是否降得太低,捐稅是否提得太高,極端分子是否過於偏激,我們個人的自由是否像應有的那樣完全徹底。這些重大的國家問題與你們的職業毫不相干,也無需使用軍事手段來解決。你們的路標--責任一榮譽一國家,比

夜裡的燈塔要亮十倍。

你們是聯繫我國防禦系統全部機構的紐帶。當戰爭警鐘敲響時,從你們的隊伍中將湧現出手操國家命運的偉大軍官。還從來沒有人打敗過我們。假如你也是這樣,上百萬身穿橄欖色、棕色、藍色和灰色制服的靈魂將從他們的白色十字架下站起來,以雷霆般的聲音喊出那神奇的口號--責任一榮譽一國家。

這並不意味著你們是戰爭販子。相反,高於眾人之上的戰士祈求和平,因為他忍受著戰爭最深刻的傷痛與瘡疤。可是,我們的耳邊經常響起那位大智大慧的哲學之父柏拉圖的警世之言:"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戰爭的終結。"

我的生命已近黃昏,暮色已經降臨。我過去的音調與色彩已經消失,它們已經隨著往事的夢境模糊地溜走了。往日的回憶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淚水洗滌,以昨天的微笑撫慰的。我渴望但徒然地聆聽著遠處那微弱而迷人的起床號聲,和那咚咚作響的軍鼓聲。在夢境里,我又聽到隆隆的炮聲,劈啪的步槍射擊聲,戰場上古怪而悲傷的低語聲。然而,在我黃昏的記憶中,我總是來到西點,耳邊始終迴響著:責任一榮譽一國家。

今天標誌我對你們的最後一次點名。但我希望你們知道,當我死去時,我最後自然想到的一定是你們這支部隊--這支部隊--這支部隊。

我向你們告別了。

5.分項訓練與操作

選擇題目——分析觀眾——決定目的與方向——收集資料——擬定講稿

選擇題目

許多演講者感到最難突破的工作就是決定題目。有時演講題目是事先被指定好的,但大多數時候演講者必須自行決定題目。面對選擇題目,你可以問自己以下的問題:你知道些什麼?哪些主題足以吸引群眾?你擅長什麼?

例如你要對高中生作一場演說,你可以先在紙上隨意擬出主題:

範例:籃球(是否曾經玩過?自己擅不擅長?這些高中生喜不喜歡這個話題?)

交友

學業

電玩

選擇大學

選擇科系

藝術

電影

練習:請利用上述三個問題針對不同主題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提問。

分析聽眾

哪些內容應該被涵蓋在你的訊息中,不僅決定於你的目的,同時也決定於聽眾的需求。所以,演說者必須先問以下的問題,並多方設法尋求問題的答案。

1. 聽眾是否了解你為什麼要傳遞這項訊息?答案若是否定的,演說者就必須對自己的動機作一說明﹙最好與演講的開頭不要相距過遠﹚

2. 對於聽眾所具有的知識背景你能假設的程度有多高?聽眾的知識水平愈低,演說者必須提供的信息就要愈多。其重點有二:第一、對聽眾不熟悉的各項概念及名詞加以定義。第二。提供支持性的信息來解釋聽眾不熟悉的觀念。這個過程需要一點技巧,解釋不夠,會使聽眾不知所云,解釋過多,則又會讓它們興味索然。

3. 聽眾對我的認同已經達到何種程度?這個問題對於演說者的目的,實是成敗攸關。除非知道聽眾的A點是什麼?否則就不能對於將聽眾由A點帶到B點報太大的期望。演說者必須對聽眾的信念相當清楚,才不至於作出毫無根據的假設。

決定目的與方向

綜合第一、第二步驟就可以擬出你的目的。這個目的必須在你能提供的信息與觀眾需要或想要的訊息間達成平衡。

收集資料

決定好目的之後,你可以在目的的指引下收集相關數據。以下舊數據的性質簡單說明:

1. 理論與解釋型資料:這類數據足以提供演說明白、清晰的概念或解釋。比如你演講的主題在探討『二次大戰德國人為何集體服從希特勒的命令』,你可以引用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提供的解釋來說明德國人的心理。

2. 例證與故事:你也可以去收集相關的例子或故事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或解釋是正確的。一個鮮明的故事常常可以迅速抓住聽眾的注意力,或打動聽眾的心。

3. 統計數據:統計數據可以提供精確的數字來說服聽眾,使聽眾覺得你所談論的是事實。不過必須注意不要嘗試引用一大堆數字,太繁複的數字常常會收到反效果,同時可以試著將數字「現場化」,以如當你說到吸煙者得肺癌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你可以指著現場的聽眾將數據換成現場的人數,讓聽眾有臨場感。

擬定講稿:將所有事情依序排列

記事模式。記事模式式一時間先後以追溯事件發生的順序。如果你的目的在於讓觀眾感受強烈的發展或是向前推動的感覺,這種安排觀念的方式就顯得相當有效。運用記事模式時,你必須以某個時間為起點,朝向另一個終點前進。

空間模式。在空間模式當中,演說重點乃一彼此在物理上的近切性,或是彼此的相對位置而被組織起來。例如有關北半球由北到南的天氣系統的移動,就是符合這個模式的演說。

因果模式。因果模式的演說組織方式可以從以下其中一種方式著手:1.分析眼前所呈現出來的起因,推測其未來會造成的結果。2.從現況逆推其顯而易見的成因。

主題模式。針對眾所周知得議題進行演說時,最適合以規格化的主題劃分作為組織的基礎。例如法院有地方法院、高等法院之分。

以上四種模式主要是由題材所決定的。

特殊模式。有時候,你可能認為與其使用題材導向的演說架構,不如選擇觀眾導向,或稱特殊模式的方式,更有助於數據的整合。特殊模式有四種組織類型。

4. 熟悉──接受法則:以聽眾已知或是熟悉的事物作為起點,導引到全新或具有挑戰性的觀念。這種模式非常適用於抱持懷疑論或者敵意的聽眾。

5. 一問一答法則:這個法則在於引發聽眾的疑問,並且加以解答。首先你必須決定聽眾心中最有可能產生哪些問題。接著必須安排你的演說,以最有利於你的結論的方式回答每個關鍵性問題。

6. 問題──解決法則。

7. 消除法則:消除法則最適用於說服性的演說。


演講稿寫作這件事,我絕對算不上擅長,至今只有寫過區區三篇。唯一搭點邊的,也就是我有個寫雜文的愛好,我的那些所謂演講稿,也都是由先寫就的雜文整改而來的。
私以為演講稿和我的那些雜文隨感相比,雜文的私密性更強,很少會去考慮別人看了會怎麼想,而演講稿則是必須面向聽眾的,每當我以演講稿為目的去寫作,難免不去思考何為妥當的表述,何為普遍的價值觀,這與我平日里日記式的作文方式相悖了。我記得魯迅也說過類似的話,若是逐字逐句皆要考慮別人會怎麼想,那便什麼也寫不出來,我也常常如此感慨。
當然其實口口聲聲地說不願意迎合大眾,確實是很嘩眾取寵的事,況且大眾哪有那麼好迎合,他們慵懶挑剔,喜新厭舊。有時你做了新東西,即使有人覺得好,他也不願意做出頭鳥。
所以正因為大眾難以迎合,我才更要順從自己的意願來寫作,而這種堅持,並非是任性,並非是那種非要與大眾為敵的任性。
雜文如何添油加醋改成演講稿,應該無需贅述,演講稿寫作技巧,對我來說也便是雜文寫作技巧,而寫文章也如同作詩,作詩的方法無非就是杜甫式的反覆斟酌,咀嚼出味道來,和李白式的一揮而就,寫了就寫了,拂袖而去了。我自己用的比較多的方式是粗糙的一揮而就之後,再進行擴寫。
每當我生出寫作念頭的時候,腦子裡往往溢滿了許多感受,理念和衝突,這時我會很習慣地在鍵盤上敲下很多簡短的句子,生怕不能及時把那時候腦子裡的所有轉瞬即逝的念頭給記錄下來。
有時候面對著所有這些腦子裡一閃而過的詞句,覺得自己就像是在寫詩,可能我的寫作就此停止也無傷大雅。當然感慨之餘,主要還是去挖掘到一些內在聯繫。人的想法和感受總是有來由的,每念之間,都有著微妙的關聯。一遍遍地反覆梳理,靜靜等候更具體的感受和想法,在頭腦里掠過,然後將其捕獲。
最後會寫成什麼樣,是我不願去揣測的。可能我的想法總能給自己驚喜吧,寫作也是為了挖掘這些驚喜。
說起我的寫作,真的不得不提我的作畫,完全可以說我的寫作是被我的作畫教會的。
當我作畫時,我面對的是具體且繁複的對象,囿於工具材料以及能力的問題,我無法像攝像一樣地照搬,我得從對象中,拎出我最需要的東西。所以繪畫也就成了去繁就簡的過程,但隨著每多畫一筆,內容也便越多越具體,可是這種具體,是遵循了何種秩序?這種潛在的秩序,是需要我們去找尋的,這也便是作畫的樂趣所在。
其實這個話題,平平淡淡地回答我總是耐不住的,畢竟追求技巧,為作好文而作文這些歷來都是被傳統文人所鄙夷的,直到現在我耳邊還餘音梁繞著魯迅他老人家的問責「現在竟還有人寫信來問我作文的秘訣?!」,若是早兩年我可能還要躋身高位,有模有樣地訓叨些充滿戾氣的話。不過現在我覺得挺無聊的,不就是聊聊小技巧嘛,沒什麼可批判的。成熟了的人,觀點得留在品味以後。
不過我所提供的技巧,並非是約束手腳的工具。我只是稱述了我的寫作方式,大家可以各取所需。我期待的引導,應當是去挖掘可能性,而非制定條條框框,「認識當前標準下的錯誤並遠離之,最後終於完成了對手腦的高度束縛,終於可以開始批量生產優秀作品」。退一步說,這無可厚非,但不夠好。
這些問題太複雜。要求越具體,越容易被準確地實施,但也同時約束了可能性,也就是我們常常詬病的「填鴨式」。抽象的要求能夠保留可能性,但不具有建設性,而且很容易同了犬儒主義的道,成了漫無止境的發牢騷。不存在哪個更好,所以我所做的也只是哪個被呼籲地少,我便著重強調它的好。
就聊到這裡吧。


來個實在點競聘演講稿http://jingpin.haoword.com/


推薦閱讀:

黃執中在第180期的羅輯思維中講了哪幾個點?
辯論與演講的書籍有哪些推薦?
如何評價安藤忠雄2016年10月26號在上海保利大劇院的演講「亞洲的未來」?
如何評價劉強東在開講啦的演講?

TAG:演講 | 電影推薦 | 演講稿 | 演講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