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歷史上許多天才大師當時默默無聞甚至被貶低,等到他死後卻備受推崇?是因為當時的評論家瞎了狗眼么?

原問題並非激烈辱罵,而僅僅是一種故意調侃的說法而已,而且沒有具體所指,何來辱罵呢?而且不是評論家看不到,而是看到了,卻給予低評或者漠視。擅自修改問題,本人很鬱悶。


比方說,一年有10個評價家對你點了贊。那麼你活著的時候,大致有40年時間可以有人給你點贊,你收穫了400個贊。

你死後,比方說過了400年,點贊數就超過了4000了,你就被頂到首頁了。


個人觀點。

1.模仿別人進行創作,很難取得大的成就。而那些偉大藝術家,其偉大之處,常常在於其特立獨行的藝術創作。例如倫勃朗的光暗處理方式、梵高充滿激情的色彩語言。

但是,即便是跟在時代身後,「特立獨行」的創作也難以取得他人認同,更何況他們常常是領先於所處時代。

另外,藝術評論、評判藝術成就高低的標準常常掌握在一小撮特定的人手中,而這些比較權威的人士,在遇上自己難以判斷高下的作品時,更喜歡用批評的態度或者推說看不準,因為這樣做代價遠比讚美作品要小。

一方面,這樣做與大部分圈內人士不會產生矛盾(權威人士難以判斷高下的作品,圈內普通人士判斷起來更難),也不會損害到自己的威信(舉個栗子,你罵《小時代》,就算最後證明它是一部傑作,你還可以辯解說你當初眼界高看不上,基本不必擔任何外來的風險;但是你讚揚它,等別人都看清《小時代》的面目了。他們會問,你這權威就這水平?);另一方面,不少權威都有一種驕傲的情緒,「特立獨行」的藝術創作在他們看來是對自己的挑戰(即,我為這個時代的藝術制定了標準,划出了王國的疆域,你卻偏偏不做我的臣子,我當然要罵你。),當然,對這些對權威人士的評價是老師告訴我的,是否如此我沒有第一手資料,還不能確定,在這裡只說出看法給題主一些啟發。

關於先驅者,不妨看看房龍的《&<寬容&>序言》。

2.不少藝術家,生前都較為貧窮,他們的作品廣泛流傳的難度較高,受眾較少,因此能夠慧眼識珠的相應的也較少。

舉個栗子,個人印象比較深的弗朗西斯·培根,他是國璽大臣是國璽大臣尼可拉斯·培根爵士的兒子,姨母是威廉·西塞爾爵士的夫人。假如像他這樣身處上流社會,作品的傳播是相當容易的。如果把他放到梵高的位置上去,他能不能有現在的名聲我真不敢說。

這一點,請參考塞拉菲娜塞拉菲娜_百度百科(這是一部傳記電影),假如不是伍德把她的畫帶出來傳播,那麼,不要說貶低,我們連這位藝術家的名字都不會知道。

3.文人相輕這句話,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鏈接:房龍《&<寬容&>序言》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10204/

最後,貼幾幅塞拉菲娜的畫。


思想走在了時代的前面


歷史是需要時間沉澱的,尤是藝術領域,不懂者居大多數,只有等伯樂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方可引起質變,發生華麗的逆轉,不是當時的人瞎了眼,只是時間沒有給他機會!


身在錯誤時代。

無聞是因為提供的不是當時需要的,推崇是因為提供的滿足現在的需求。


也不排除是後來的評論家瞎了狗眼


「愛卿,給朕說說這幅畫作你覺得如何?」

「好,非常好,這創意,這手法分外新穎,別具一格啊。實為佳作。」

「什麼,這種爛畫也能成為佳作,你是怎麼評的,我大天朝花這麼多俸祿就是為了養你這種廢物嗎?來人啊,拖下去斬了!」

「皇上,不要,不要啊啊啊啊啊啊——」

「愛卿,給朕說說這幅畫作你覺得如何?」

「依微臣看,該畫作題材新穎,但還欠些火候,列屬中庸之品。」

「愛卿說的也不無道理,讓朕再斟酌斟酌。」


所以天才要像維特根斯坦那樣狂妄才行


這個跟文化有關吧!因為當時社會的人見識不多,對世界了解甚少。


像我這種天才級的批評大師在十五年後只能靠智商換取微薄的補助金,想著就要流淚了。


有些人的藝術是超越時代的,這個時代的人不了解很正常


個人認為,那梵高來說,他的作品在當時並不歡迎,因為不迎合當時主流的審美觀。

當時的老百姓就是不待見你的風格,你能拿他們怎麼樣。

但是當他死後,人們的審美意識有了進步,於是就備受推崇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小說《金瓶梅》在西門慶死後還有長達二十一回的內容?
如何評價李誕的《笑場》?
你聽過最有具內涵的一句話是什麼?
您心目中「文學的天花板」代表作是?

TAG:文學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