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在外人面前喜歡貶低自己的孩子?

一個應該是很常見的現象吧:父母在外人面前喜歡貶低自己的孩子,比如說他如何如何笨,如何如何不上進……


謙虛,不管是真是假。中國式傳統的含蓄讓家長不能在外人面前誇自己的孩子,只能先貶低,再等別人來誇。自己家孩子自己怎麼說都行,要是別人說孩子的不好,家長可就不幹了。


在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具體出處我不記得了,說是你看一個人越是自貶、自嘲哪些方面,那些地方就藏著他想要出人頭地的野心。貶低自己的孩子,一方面是為了謙虛,另一方面…不知該怎麼形容,欲揚先抑?為了將來一把翻盤的虛榮?平時人家看這家的小孩很低調很普通,結果一下子考個清華北大,聽起來厲害不厲害?要是平時父母就說這個孩子如何如何聰明,真考上清華北大別人好像就沒那麼驚訝了,要是沒考好背地裡還要遭人家恥笑,面子上好難看。所以貶低其實是給自己說話留餘地。

所以小孩子呢也不要因為父母不誇獎自己而覺得不高興,他們越是貶你,其實說明了的時候他們越是打心底希望你好的,希望你出人頭地。有些時候父母就是會虛榮一點,不能說他們完全是對的,但也不要太責怪他們,爭榮誇耀是動物的本性,不光人有,飛禽走獸也有啊。世界上事情沒有十全十美的,所以包容父母一點,自己也加油上勁別灰心。


因人而異,我小時候成績好,家長喜歡在飯桌子上誇我,各種吹牛逼。我自己都起雞皮疙瘩。

後來成績下降,就經常當著外人數落羞辱我(聲稱打算以此激勵我)。

我的整個青春期基本上是在和父母吵架中度過的,初中高中一直這樣,一星期兩三次每次兩三個小時吧。大學也考了個爛學校。我爸爸還和別人在飯桌子上吹牛逼說我是發揮不好呢,真是呵呵他一臉。

他們自己從來不誤了看垃圾電視劇,一部接一部,而我中學時候稍微閑著踱步思考發獃都會被認為是沒認真學習,他們認為認真學習應該是像種地或者織毛衣、干農活一樣,不能停才能出數。我媽是特別作的一個人,她看我狀態不讓他們滿意的時候,都是先不發作,然後失眠,頭疼,在我爸爸那裡告狀,然後再一起罵我。

這裡夾帶點私貨:我認為你自己如果沒學習習慣,那麼就別總奢望自己孩子會學習好。一個清凈無人打擾的學習環境對於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這會大大延長人每天的專註時間。你自己一邊叨逼叨一邊看電視嘻嘻哈哈情感隨著劇情跌宕起伏,還舔著臉讓孩子好好學習去,這是很不要臉的一件事情。

所以嘛,這主要取決於你是否有和我父母一樣傻逼+Low B的家長。

所以後來我自己學習取得一定成果和進步,基本都是靠自己走彎路悟出來的,也明白了學習不要那麼功利心,比來比去或者跟外人炫耀都是很愚蠢的。最重要的是要靈活的調整學習策略,選擇適合當下自己情況的方式。

當我教育下一代的時候,我的娃就不會像我一樣迷茫困惑這麼長時間,學習上走這麼多彎路了。

我對我父母也挺好,他們SB我不怪他們,怪時代。


拋(自己)磚引(別人)玉,欲(別人)揚先(自己)抑。

就等著別人表揚呢,「你兒子(女兒)好……學習好……等等」。


通過貶低自己的孩子獲得他人的讚賞。

注意,這個讚賞其實不是讚賞孩子的。

你的孩子這麼優秀,弦外之音:你真是一個謙虛的人啊,你是一個多麼稱職的父母啊。

他貶低的方面恰恰是他缺失的,或者的想要達到某種程度的,通過別人的表揚,證明孩子得以爹媽的真傳,繞一圈子只為安慰他自己的自卑心理。

自己自卑就算了,還要拿孩子墊背。

P.S. 在孩子看來,自己爹媽的貶低一百個親戚的表揚也彌補不了,各位年輕的爸媽,准爸媽們可長點心吧。


呵呵,我爸媽經常在我親戚,還有很多人面前說我的各種不是,然後有親戚一有機會就批評我,然後我屬於那種看起來比較溫和,不喜歡爭論的,所以也就默默的聽著。然後我畢業後也就沒有回家鄉工作,現在一年也都很少回去。現在我媽媽經常在我面前誇我,其實我感到特沒有安全感,倒不如一如既往的對我平平淡淡。


父母貶低孩子,一是為了表示謙虛,二是為了和對方拉進距離。父母和對方沒什麼共同語言,父母本身也並不是知識廣博的人,他們聊天的內容肯定會從自己最了解的部分入手。他們滔滔不絕的說著自己孩子的懶、饞、宅、不講衛生、二十好幾沒有對象…來搏對方一樂,如果能引起鬨堂大笑,他們就會繼續爆出孩子的隱私來吸引對方的耳朵。

但是對於有修養的聽眾來講,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話題,只能徒增尷尬。對於孩子開講,這無疑是一種傷害,孩子的隱私被公開,自尊心被傷害,被父母貶得一文不值,使得孩子又自卑又憤怒。

但是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父母強勢專制的家庭里,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發生。孩子找到父母,責問父母為什麼這麼做,父母會很不耐煩的告訴他:

「我說了咋了,連你都是我生的,你有啥隱私」

「傷害你自尊心了?誰給你教的這一套,還自尊心」

「哭啥呢,我說的不對了?一天到晚矯情的不行」

「我跟叔叔阿姨開個玩笑,你心眼兒咋這麼小」

「我把你咋了,我把你生下來養這麼大,我連你玩笑都開不成了!?」


犬子,賤內,這是一種文化


兩種情況,一個是父母沒文化(相對差),另一個是父母虛偽(如果孩子本身成績就很優秀)


本文由好未來旗下科學家長觀(kxjzg1)提供內容,作者:謝涵博。

孩子是家中寶,任何家長都會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作為這個寶卻並不容易當。為什麼呢?家長普遍都有一個希望,就是孩子將來可以出人頭地。

在這個希望的指引下,家長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的每一步進行關注。

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或者落後於他人,家長就會很不高興,孩子自然就會受到家長的數落。

深挖貶低孩子的出發點

如果是因為上面描述的情況,則還好理解,但是,中國的家長貌似會經常貶低孩子,這又是為啥呢?

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家長可能不把孩子當做一個與其對等的人。

為什麼?因為家長認為一方面是自己生的孩子,又是自己養的孩子你,所以孩子必須順從家長。

另一方面,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不會為孩子的情感所觸動,所以家長喜歡拿孩子出氣。

至於第二個原因,則是一些家長認為面子很重要。

孩子表現稍不如意,就會被家長認為是給自己丟臉。

而孩子表現非常好受到稱讚,家長就會覺得非常有面子,可是私下裡家長還是會貶低一下孩子。

第三個原因,則是家長認為貶低孩子其實是在給孩子打氣,只有讓孩子感到氣憤和羞辱才會有動力。

如果孩子表現好,家長就會認為這個手段起了作用,如果沒用,則會認為孩子不可救藥,繼續貶低。

第四個原因,家長可能從內心就覺得孩子是不夠好的,總會把孩子往壞處想。

家長一旦存有這種想法,孩子做什麼都會被說,並且會經常嚴厲批評,這樣下去孩子早晚會成廢人。

家長為何會有這樣的思維

上面列出的幾個原因只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家長之所以會習慣性地貶低孩子,原因其實有很多,而有人對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過總結:

童年缺少愛、沒有共情能力;不把孩子看成是一個人,而是自己的所有物;對自己以及生活很不滿,並且把這種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自以為是的認為是為孩子好;自己的面子。

家長經常貶低孩子,給孩子造成的往往是心理層面的傷害。

比如,孩子常常會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就是個廢物,這就是經常被貶低造成的自我認同崩潰。

再比如,孩子會感受自己看到的自己,會和他人評價的自己不一樣,這就會讓孩子產生自我衝突。

而經常貶低孩子所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改變孩子的性格。

比如外向的孩子變得內向,自信的孩子變得自卑,而這兩種性格會導致孩子缺乏人際交往技巧。

而稍微壞一點的影響,可能就是叛逆,最壞的,就可能是人格障礙、自暴自棄、自殘,甚至自殺。

所以,做為家長,不要再繼續貶低孩子了,你應該做的是鼓勵與引導,並非數落和侮辱。

孩子成長中需要什麼

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接受正能量,減少負能量,這樣的孩子才會健康,家長才會高興和快樂。

這個世界的未來是屬於孩子們的,不是家長的,這一點請千萬記住。


文化程度不高


中國式家長。

西方是另一個極端。


我就超級討厭這樣的家長啊!雖說都能理解這不是真正貶低,但是話裡有話,感覺就好像為了達到什麼心理目的配套著講話似的。 這些家長交流一圈下來啥實質性內容沒有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 就為了跟人玩心理戰嗎 神經病啊(趙又廷臉)。

特別影響孩子的內心 從小得靠自己消化這些情緒和影響 會讓孩子變得敏感。 這些家長就不能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化認識水平嗎!


誰說的?

一家三口的時候爸媽一樣貶低我啊


虛偽這個傳統已經存在這個國家太多年了,而且我發現有一些惡性的東西,並不會單純的因時間的流逝而消散掉

總要有一個了不起的人出來,去帶領代價改正。

而這個代價通常都是巨大的。

這通常都是因為,如果我誇我孩子聰明,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心想你麻痹,又裝B了是不?


怕自己孩子打自己臉


在我媽眼裡我就一點優點都沒有啊.......吵架從來沒斷過,一句話說的不合她心意就被打,早就習以為常,高三還被在飯桌上用筷子抽

所以跑出去幾千公里上學,同學和家裡人都以為我想家,但我並不想啊......

走的越遠我就覺得越舒服


其實都是一些客套話,"趕緊轉移話題,實在轉移不了,就討論具體的事情,不討論聰不聰明,不下結論,不總結!


大部分人都只看到別人家孩子的缺點,看不到自己家孩子的缺點


謙虛而已,尤其是在別人的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開始也挺困惑的,明明我成績很好我媽還在外人面前各種說我很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後來有一次我媽在外人走之後告訴我說知道你成績好,但自己知道就好,在外人面前還是謙虛為好。誇自己孩子只會另別人反感,因為所有人其實都只關注自己。


推薦閱讀:

小孩子是應該從小就對他進行表揚式的教育還是批評式的教育?
為什麼父母虐待導致小孩死亡,只判虐待罪不判殺人罪?為什麼取輕罪判處?
如何看待父輩奮鬥論,是否是在為階級固化做掩飾?
怎麼做,才能坦然面對身邊的人的離去?
有時候父親會說排骨少吃點,明天留著煮麵,我覺得好像就是說我給你的愛就到這兒了,你別要了。?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