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計算 wearable computing 的未來是眼鏡還是手錶?

現階段看來似乎手錶加手機的形式更易實現,也更可靠。這樣說對嗎?Google glass 是否太過超前?技術也不夠成熟?


個人感覺都不會是這兩種,手錶的話屏幕太小,信息量太少。第二眼鏡的話,
佩戴谷歌眼鏡時,用戶右眼球必須看著視野右上方的投影儀微光,才能看清楚數據與文字,但這樣可能會造成用戶注意力分散,帶來潛在的危險,當然沒佩戴過就沒有發言權,但是我覺得未來的世界一定還是類似於手機的一塊屏幕,更薄更輕,能夠隨身攜帶,還有無處不在的「玻璃」。能夠反饋足夠的信息,也能查詢。但是我舉得像全息投影的東西應該不會流行,因為畢竟像信息,照片等還是很私密的東西,如果全部投影出來了,,,,,私人空間還好,但是大庭廣眾之下怕是不妥,我想未來一定是無處不在屏幕加上類似於鋼鐵俠里的賈維斯和蘋果siri一樣的語音助手的結合


我個人覺得眼鏡才是未來。

手錶和手機就是現階段的,怎麼算未來呢?觸屏手機就在大家手上,手錶不會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區別,至多也就會是《使命召喚9》里美軍特種兵手上戴的那個東西,也就是把手機綁在手臂上,沒有太多區別,怎麼算「未來」呢?

但眼鏡就不一樣了。當然Google Glass目前能完成的功能還比較有限,而我倒是更對他在一個離眼睛只有一厘米位置的顯示裝置是如何工作的更感興趣。

目前沒有看到文章具體介紹,所以我自己有天和同學聊天的時候就發揮了一下:

我設想的眼鏡是通過直接向視網膜上投射光線(當然說不定是我許久前看到的什麼文章里提到過這樣的技術,我一時間當作了自己的想法罷了),然後形成一個疊加在真實視野上的虛像。

同時就如Google Glass一樣,還有一個攝像頭在採集視野前方的景象,捕捉你的手部動作進行操縱。

(就像Kinect)

有了這個顯示裝置,事實上我們再也不再需要其他任何顯示設備了,眼鏡前方的所有空間都是顯示器,都是桌面,可以發揮一切的想像力開發各種科幻功能。

這個眼鏡可以為你指出周圍的物品是什麼,同時在網上搜索購買的方法、價格。

遇到一面之緣的人可以幫助回憶其他是誰,然後隱秘地在只有你見得到的投影里顯示出名字和相關信息(Evernot 人脈的功能)(谷歌的工程師貌似說他們目前還不想為眼鏡開發人像識別……)。

更可以實現真正的浮空的全息3D圖像,因為只是一個你眼睛裡的虛像罷了,《鋼鐵俠》里那樣的全息工作台?不再需要那些複雜的全息設備,只要這個眼鏡即可。

然後可以進行更真實的視頻通話,一個全息立體的對話對象,就像真人一樣;還可以進行多人會話,你進入一個會議室,然後眼鏡就可以在你的視野里疊加上同時在世界各地相同布置的會議室中其他與會人員的身影,然後還可以展示演示文稿、其他相關資料等等,都通過疊加到視野里演示。而在旁人看起來你就是在一個空無一人的屋子裡自娛自樂。

更可以開發不同的視野桌面主題,你可以擁有鋼鐵俠的界面、終結者的界面等等等等。

然後也可以有在現實空間里進行的虛擬遊戲。

簡而言之就是把「現實」變成「虛擬現實」。

不過貌似可能會有比如「惡意修改他人視野」這樣的犯罪出現啊……


手錶是現實

眼鏡是近未來

直接接入大腦是真未來,攻殼機動隊那樣


眼鏡和手錶都不是未來,未來是人和機器的合一。

最近可穿戴設備很火,聯繫車載互聯網設備、可穿戴手環、可穿戴鞋子襪子,談談我的看法。

無論智能手機也好,可穿戴移動設備也好,車載互聯網設備也好,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有一個共同的本質。

這個共同點是什麼?

這個本質是什麼?

是互聯網滲透到每個人的每時每刻,每個空間。這是互聯網對人的全息佔領。無論什麼時間,無論你在哪,不好意思,你都在互聯網。

所以,智能手機是這個佔領的第一步,googleglass、iWatch、車載互聯網、iTV是第二步,此後還會有很多的產品出來,比如可以上網的頭盔,
可以上網的戒指 ,可以上網的內衣內褲。

這一切,還有更為深遠的本質。這個本質,在《失控——全人類共同的命運》一書中有描述。

一句話說,人類並沒有停止進化,人正在進化為人+機器或人+互聯網這樣一個半生物半機器(物理)的物種。

人類的未來,已經和這些設備密不可分,因為它們已經進化為人身體的一部分。

這才是本質。眼鏡、手錶、手環和襪子,都是表象。


絕對不是眼鏡,當然手錶也太低端了……

未來的設備只有兩種操作形態:觸摸、腦電波

其餘都是扯淡,只有這兩種才最符合人類習慣。

許多眼鏡的支持者都忽略了,眼睛的移動確實方便,但對眼睛移動的控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好的。眼球無法像手一樣靈活自由的做出各種動作。

反正,是我的話,絕對不會選擇戴那樣的眼鏡,當然像柯南里的那種單一功能、操作簡單的,倒是無妨。

觸摸對應的就是那種便攜的,屏幕可擴展的平面設備。具體的形態,我希望是可摺疊的塑料或者乾脆是由光學儀器投影產生。


未來為什麼不是視網膜投射技術+手臂虛擬成像操控設備(這不就是鐵血戰士或機械戰警嗎)?


可穿戴計算設備普及的一大障礙是人的心理觀感,過於超前的設備,會對自己及周圍人的心理產生負面的影響,至少短期內是這樣的。這一點極客可能不覺得,但是作為一款產品僅僅吸引極客是不夠的,還要考慮大眾是否心理會排斥。從這一點來看,watch比glass更接近於消費性普及,因為它比glass更接近於已有設備,人們會更容易對他產生認同感,誰又能說加了一塊ARM處理器和彩色顯示屏的手錶和電子錶有什麼太本質的區別呢?但是一塊會說話的眼睛就不同了。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glass比watch更具未來潛質。glass將電子設備的顯示介面移到了人的眼前,其實是增大了顯示介面的能力,能夠提供現實與虛擬在視野中疊加的效果,這一點為未來提供了無限可能。如果加上其他輔助功能,如計算、傳輸、存儲,glass的潛質是無限的。

總結來說,短期內如果必須有一種設備成功,那還會是watch。但是glass的」虛擬現實平台「屬性,會是不遠將來的主旋律,那時候,watch就不算什麼了。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局限性:為什麼不是眼鏡就是手錶?我們所穿在身上的物件只有這兩樣嗎?

我個人認為wearable computing的未來會是人和所穿物的有機結合。而承載科技元素的可穿物不僅僅會是傳統的硬體產品(手錶手環眼鏡之類),而且還會有服裝面料以及其他軟性材料。人體本身關節肌肉不停地運動,如果想要更全面的感知和追蹤,不會是幾個硬體的穿戴設備就可以完全做到的。我認為未來可穿戴計算在硬體層面會是一個由各種穿戴物件所構成的一個相互協作的體系,從服裝到配飾都可以成為這個可穿戴體系中的一部分。

歡迎觀看我在Creative Tech Week上關於智能穿戴的演講:https://youtu.be/MIwkWgcSLEw


最近買了電磁輻射測試儀,發現在電子產品極近的位置電磁輻射是顯著的,尤其是有通信功能的,但是電磁輻射隨距離增加顯著衰減,一般二三十厘米的距離都能衰減到安全範圍,glass要長時間離大腦很近,而且會無線接發數據,不知道怎麼解決電磁輻射的問題


眼鏡和手錶都是扯淡的,真正的需求在於成人用品。比如說充氣娃娃做成可穿戴式,還能監測人體的反應,這事絕對是當務之急,因為人類的最基礎需求+剛需不可阻擋


未來的產品肯定不能就是獨立的一個,應該是用一種拆解的方式存在,不然很多的條件都無法滿足~


是覆蓋全身的全套板甲


眼睛局限太大,戴著不舒服,應用範圍有限,可能會用在家裡遊戲、電視等等方面,應該也不易長時間佩戴。

手錶應該是目前和近期比較可行的,跑步的時候都把手機綁在胳膊上,間接說明移動設備放在上肢是比較方便的。

至於更遠的未來,跟人趕腳應該是穿戴多個終端,在眼睛、耳朵、嘴等等人體對外的輸入輸出部分都戴上相應的感測器,總之可以代替你收到各種信息

植入大腦、感應腦電波直接通訊什麼的那太遙遠了,影響健康,也安全。


未來應該是眼鏡,眼鏡更直觀,更方便,功能更多。現在還不夠成熟和被大家接受。。


必然是眼鏡。目前來看,手錶缺乏亮點。而google glass是最有可能成為引爆行業的產品。不過要留一點時間給編寫APP的大眾智慧。如果iphone是引爆移動互聯網的產品,那麼google glass最有肯呢過是引爆可穿戴時代的產品了。


一定要分個類,個人覺得眼鏡是生活休閑用;手錶偏向工作用~~


這個命題本身就存在問題,問題的核心:穿戴式產品他形式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而變化的.用固定的思維沒辦法讓您看的更遠更全面!


都會存在,功能被分割了,每塊設備負責不同的功能。


只是現階段電子產品的噱頭,是當前物聯網、大數據發展的一個結果。全息影像、生物感知等快速發展,可能眼睛、手錶等只是一個控制器而已。


其實樓上說的賽伯人,其實是略有偏激 不過確實是真事


推薦閱讀:

Apple Watch 有哪些令人驚喜的功能特性?
利用watch series 3和一部iphone能否變相實現雙卡雙待?
Apple Watch 是不是一個為了最終取代 iPhone 的新品類?
Apple Watch 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使用技巧?

TAG:GoogleGlass | 智能可穿戴 | AppleWa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