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的生育率會持續低迷?
8月31日人民網報道:「現今的日本少子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國家總人口數量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有關推算顯示,截止2055年,日本人口總數將減至9000萬人,而在2105年將減少至4500萬人,大約為目前1億3000萬人的三分之一,前後耗時不足100年。」顯然,如果日本不能有效提高生育率,那麼日本終將不戰而亡。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為1.39。
這是為什麼呢?
經濟壓力是日本男女不願結婚的主因。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的同一份報告顯示,結婚資金壓力是最多18至34歲受訪者公認的結婚障礙,男性和女性同意此項的比率都超過四成,婚後住處、職涯考量是另外兩項主要的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近20多年,因「不擅長與異性交往」而維持單身的男性和女性比率都在上升,因「父母或親戚不同意」的比率則減少。
不僅晚婚成為慣常,日本人婚後至生育第一胎之間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在1980年是平均0.80年,到了2015年已經變成了平均2.41年。哪怕是結婚以後,日本人也不願因過早擁有孩子而打亂自己的事業與自由。
不生娃,因為什麼顧慮?
日本政府為遏制少子化操碎了心,卻似乎沒有對症下藥。
2015年度,厚生勞動省擴大了不妊(不孕不育)治療的補助程度。由於不妊治療在日本並沒有被納入國民健康保險的範疇,日本政府對於夫妻收入少於7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4萬元余)、體外受精困難的未滿43周歲的夫婦進行不妊治療的經濟補助。
其實不妊治療補助自2004年就已經開始了,但日本父母更擔心的是孩子出生後的養育成本問題。
早在2010年底,致力於製藥行業的日本持田Health Care株式會社對日本男女在妊娠、生產、育兒方面的擔憂做過一次調查。
結果顯示,日本男女最擔憂的是「育兒費用的負擔」,尤其是女性。日本在上世紀泡沫經濟以後,高昂的育兒費與教育費對年輕夫婦構成了巨大挑戰,撫育兒女顯得捉襟見肘。這也是現今的經濟形勢下個體小家庭無可奈何的事。
日本男女在遇到妊娠、生產、育兒時最擔憂的事(來源:日本持田Health Care株式會社、日本數據可視化網站 「ガベージニュース」)
此外,「沒有自己的自由時間」、「很難與工作齊頭並進」、「無法進入託兒所/託兒所太少」也成為女性較為擔憂的情況。
事實上,沒有自由時間與很難兼顧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託兒所匱乏所引起的。
日本有個詞語叫「待機兒童」,專指那些因為託兒所人手不足或滿員導致無法入讀的兒童。據日本內閣府兒童育成會資料,近6年來,每年都有超過2萬名的待機兒童。
2016年2月,有位家長由於自己的孩子被「待機」,憤然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下「進託兒所落選,日本去死!」,控訴政府對託兒所投入少,拿著國民的稅金在少子化問題上無所作為,立刻引發社會熱議。
日本全國小規模保育協議會理事長、東京都內13所小規模認證託兒所的經營者,駒崎弘樹向媒體分析待機兒童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原因。
首先,預算壁壘。日本大多數職業都奉行持證上崗,託兒所從業人員對應的是「保育士」資格證。政府規定每個託兒所開張都必須滿足招有一定數目的保育士,否則視為違法。待機兒童集中的城市恰恰又是保育士匱乏的地區。但保育士平均待遇較其他產業偏低,政府無法改善保育士的待遇處境,便導致許多託兒所招不滿員工而無法開張。
其次, 很多地方政府另外針對託兒所訂立了繁複的規矩,如東京都杉並區規定小規模認證的託兒所所長必須有連續六年的託兒所業務經驗,中間哪怕只有半年育兒休假都不可以。
第三,條件壁壘。出於安全考慮,託兒所需要兩個方向的避難路,滿足新耐震標準等等,需要符合很多條件。滿足這些要求以後,又要周邊居民不抱怨、要滿足作為託兒所可能支付的房價,又因為日本多數人每日通勤,還要保證車站到託兒所的距離不是很遙遠等等。
日本政府若再不出手清掃託兒所開張的障礙,恐怕不只是待機兒童的現實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解決,許多於個人自由、工作事業中脫身不得的年輕夫婦也可能將抱著懷疑的態度繼續「丁克」(不婚不生)下去。畢竟孩子生下來如果不放進託兒所,又該由誰來帶呢?日本的公公婆婆們可沒有給兒女帶孩子的傳統呀。
最後順便一提,日本第二次嬰兒潮中的1966年,為何出生率會突然一落千丈?因為迷信。1966年是丙午年,日本依據中國的五行學說,認為丙午年出生的女性會非常「強硬」,有克夫或克自己家的傾向。上推60年,1906年,出生率也異常地低,只有4%。目前已經有好奇的日本人在網上提問:下一個丙午年——2026年會如何?
世界說 山冰沁
發自 日本札幌
揭國際大事內幕,看全球奇葩人物故事,請訂閱「財新」品牌旗下微信公眾號@世界說(ID:globusnews)
此問題不準確,特別是只靜態地看了一個數據, @唐先智 君說到的原因可能還存在,但還是應該更新一下新情況了。因為,自2005年以來,日本人口已開始有緩步回升: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人口生育率卻是呈現一直下行的趨勢,但在2005年到達谷底後就開始回升。
儘管這個數據還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總人口數量還是呈現負增長,但絕不是報道中描述的如此悲觀的狀況。因為這種論調很多是基於低生育率陷阱理論,即一國生育率降到一定水平後就很難回升,形成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自我強化機制,最終導致人口發展停頓甚至負增長。
隨著原先人口低增長,負增長的國家都開始陸續回升,已在某種程度上被證偽,或者說不能稱之為規律,只是人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 至於人口為什麼會回升,主要有這樣一些解釋a. 女性地位改善Day引入經濟學理論模型,從女性相對於男性的收入孩子看護的市場價格兩方面分析對生育率的影響,認為經濟增長會帶來女性收入的增長,而女性相對男性收入的提高有利於提高生育率,不過前提是有成熟的孩子看護服務 在日本,男女勞動之間資本更均勻地分配是日本生育率回升的關鍵。
根據目前日本女性擁有高級職位的數量變化以及對市場孩子看護服務的重視,可以判斷,未來日本生育率還將會持續回升。
b. 人口進度效應生育年齡的提升導致的生育率在某段時期的低迷,隨著育齡婦女到達延遲後的生育年齡後,生育率自然開始回升。對此原因的解釋主要是,隨著後工業化國家現代化水平的深入,意願生育年齡出現明顯的提升,特別是這一階段貿易全球化程度到達頂峰,生活在這些國家的年輕人生存壓力普遍較大,隨著這批人有了一定的建樹,以及他們生育末班車的到來,生育意願開始明顯復甦,生育率開始回升。儘管還沒有看見過日本的相關數據,並且政策效果本身就是個很難量化的指標,但有研究收集了一些國家的補貼產假數據,用實證方法分析發現,幫助女性平衡就業和家庭的政策項目降低了孩子機會成本,對生育率升高起到了正向作用(Luci-Greulich Thévenon,2013),說明政府在人口促進方面的政策還是有效的。這也是不對日本人口低生育率前景抱悲觀態度的原因。
參考文獻
靳永愛.低生育率陷阱: 理論、事實與啟示.人口研究.2014.01以日本的高物價換算下來,其實大部分日本人的收入水準都不高,每個月扣掉必須的生活費用之後沒什麽能剩下來的錢。特別是這失落的二十年之間,各大公司裁員/減薪/減少正式員工的名額,造成年輕人的收入降低,而且很多還是臨時員工,對於未來的生活保障缺乏信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結婚生子變成了一個奢侈的事情。先不說結婚典禮的費用,如果女方婚後不工作,原來一個人都只能勉強支撐的薪資立刻就要負擔兩個人的生活。而如果女方婚後繼續工作,萬一懷孕生子,下面就是沒人照顧小孩的問題。
(在日本公司,對於女生懷孕生育給予的條件並不寬鬆。雖然政府制定讓女生享有一年至三年(詳細忘了)的生育假期,但大家都怕休假回來之後職位工作都面目全非……甚至可能被裁員。對於在工作上有野心的女生,要生孩子還真是個很大的選擇)
日本人相對起來比較獨立,大部分年輕人結婚之後都會搬出去住(也有很多年輕人都是離開家鄉到大都市工作,本來就離開父母生活),小孩沒辦法給父母帶。下面剩下的選擇就是找育幼院,但是由於種種政策失調的原因,現在日本的育幼院普篇不足,而且收費不低。
雖然日本政府提供兒童津貼等等措施,但不管怎麼算,生個小孩還是個很大的經濟負擔,更不提長大之後的學費等等……。就算很喜歡小孩子的人,在經濟條件限制之下,生一個已經是極限了。
另外還有年輕人晚婚的問題。越晚結婚,當然能生小孩的日子越少。
種種不利因素環環相扣之下,當然生育率越來越低……在中國,一個家庭負擔一個孩子從出生到23歲大學畢業的成本,在一個三線以下的城市要80萬,北上廣深超一線城市至少需要200萬,在日本,這個數字是1300萬日元(約78萬人民幣)。
和中國相比這個數字似乎小了很多,但這對於年入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萬)的標準日本家庭而言,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在日本30歲以下的夫婦中,單職家庭能達到這個標準的更是少數。雙職家庭雖然比較容易超過這條線,但雙職家庭出於其他方面的考慮,生育的難度更大。
高昂的養孩成本別說二胎,就連一胎都不一定負擔的了。不僅中國、日本飽受養孩成本的困擾,而不得不面對國家生育率日漸下降,很多發達的歐洲國家同樣如此。
我們之前的文章專門寫過中國的養孩成本,在北京,一個普通中產家庭從孩子出生到大學畢業約260萬元。
我們也針對廣大普通城市家庭,提出了一些解決高昂養孩成本的辦法,其關鍵還是在於合理投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花捲財團,回復:「家庭」,即可查看。
一
跟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一樣,日本也屬於一個高福利的發達國家,按理說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福利條件提高理應促進高生育率,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在人口學中,這叫「人口經濟悖論」。
即人均GDP、人類發展指數和生育率呈現出很強的負相關性,這就意味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生育率就會降低。其實這不難理解,以中國為例,隨著GDP增長加速,社會飽和度越來越高,雖然整體經濟在向上走,但財富分化更明顯,社會分工日益細化,而這也無形提高了整個家庭的教育成本和生活成本。
1
一來這導致社會對專業領域的專業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相應技能學習成本也在提高,導致整個教育成本提高。而一些對技能要求不高的體力勞動或者簡單的程序性工作,這些工種雖然教育投入成本較低,但其准入門檻也較低,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晉陞機會不大。
而一些對技能要求很高的如人工智慧、高新技術開發、臨床醫療等工種,卻是人才荒的現狀。這些職業雖然意味著高新,但也意味這高投入。
在中國,一名能夠進入一線大醫院的臨床主治醫生,最起碼是碩士畢業(更多是博士),不算畢業實習、出國留學等,單就是國內讀書期間的費用,都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夠負擔的了的。而其他的高新工種投入的教育成本會更高。
你可以說他們能夠勤工儉學,享受國家政策補貼,拿各種獎學金,但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如此,他們高昂的學費、生活費等70%還的靠父母。
2
二來財富高度集中,獲取財富對資本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就是有錢人更容易掙錢。大部分通過智慧跟勞動掙錢的普通人(只有背影)處於資本競爭的劣勢,掙錢越來越難。
尤其是對於那些處在社會中間階層的獨生子女,作為計劃生育的產物,他們除了負擔自己的家庭,還有雙方老人。加上激烈的社會競爭,不僅面對高昂的教育成本,更面臨著高昂的生活成本,比如房價就是他們面臨的第一座成本大山。
而這高昂的生活成本得不到解決,很難想像他們會做出生育的決定。這也是造成目前中國人晚婚晚育,而且二胎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他們知道二胎的種種好處,也樂意給自己的子女添個伴,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二
養孩成本只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婚姻成本。這個成本的關鍵在於女性社會地位提高,財富獲取能力加強,導致她們對另一半的選擇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而這個標準,拋開健康、感情和責任感,在中國50%以上的女性認為男性收入應該是女性的1.2~1.3倍,而且二人結婚前需要有一套自住房。
在日本,70%的女性在擇偶時要求男性年收入在400萬日元(約合24萬人民幣)以上,而四分之三的日本男性年收入低於這一標準。
雖然目前中國男多女少,但是花捲認為這不是造成越來越多單身男女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個人財富水平短時間內很滿足個人對自定義生活品質的需求。女性擇偶標準提高就是具體表現之一。
女性提高擇偶標準,對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種要求很大程度上是經濟要求,這就需要男性花更多的時間進行財富積累。這一過程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結婚越來越晚,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
這種情況不僅在中國有,在日本更嚴重。在日本,25歲到29歲的女性有六成未婚,30歲到34歲的女性中有近一半未婚,而未婚男性應該更多。
女性擇偶條件和現實情況的極度不對等導致了「家庭」的減少,沒辦法組成家庭,後代自然減少(未婚先孕除外)。即便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也可能因為國家或地區的糟糕經濟狀況而選擇晚生或者不生育。
三
俗話說「飽暖思淫慾」,雖然現代生育率和「淫慾」的關係並不大,但一般家庭經濟狀況越差,工作壓力越高,性生活也就越少,相應生育率也就越低。
在西班牙,生育率低很大程度是由於夫妻性生活太差。由於年輕家庭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平均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導致夫妻性生活極差,有的夫妻甚至半年沒有一次性生活。這樣一來,懷孕的前提算是沒有了,為此,當地專門設立「性大臣」,督促人們的性生活。
日本民眾同樣如此,從2014年或是更早時期,就頻頻傳出經濟崩潰的消息,民眾自己連飽暖得不到滿足,自然對性行為會失去興趣,更不會選擇讓孩子在這種社會時代出生。
而且日本的競爭之激烈,工作壓力之大,全世界有目共睹。據調查,當地一個普通白領,每天睡眠時間能夠超過6小時的極少,大部分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在4~6小時之間。連休息的時間都不夠,還怎麼造孩子。這種情況,在中國貌似要好很多。
日本家庭計劃協會去年的調查,18歲至49歲的人當中,有49.3%在過去一個月無性生活。
中國雖然暫時沒有經濟崩潰的可能,但依然面臨著財富獲取難度大,崗位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等一些列問題。這些問題無疑增加了大家的焦慮,這種焦慮反映到生理上,跟日本的情況一般無二。
四
隨著養孩成本、婚姻成本越來越高,比沒有性生活更嚴峻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個合適的對象,以及敢不敢生。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或許會跟日本面臨同樣的人口困境。
只不過中國13.8271億的人口基數,足以支撐中國在一千多年後的3766年8月16日,不會像日本一樣,全國上下只剩下1個人。
這個數字,是日本東北大學的科學家對本國人口的最新推算,截止到2017年1月1日,日本總人口為1.2589億。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如果按照這種低生育率的現狀發展下去,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出現人口滅絕的幾率很大。至於下一個是誰,我們不是科學家,也不敢預測。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微信關注公眾號:花捲財團吧!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文,傳授財技。適合小白學理財!
跟經濟沒半毛錢關係,人家都有補貼減免好伐 就是因為要孩子做什麼?改善生活還是改善精神?什麼?你說養老 呵呵 日本人最不願意麻煩的就是別人
如果您冬天去日本,您會驚訝,為什麼大街上的年輕女孩──從兩歲到三十歲,都光著腿,有的穿著絲襪,有的真正光著。
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為什麼日本女孩冬天不穿長褲?未有收穫,似乎是習慣成自然,沒有人想過這有什麼問題。而且越是私立學校的女生(越貴族),越穿短裙。雙腿受寒,則小腹寒,小腹寒,則宮寒,這下麻煩大了。生育和普通生活都會有麻煩。但是從東京來到奈良,發現穿褲子的女子多了些。這個從數據可以看出:東京生育率最低。在日本的47個都道府縣之中,只有沖繩縣的「總和生育率」達到1.9個,其次是島根縣1.68個,宮崎縣1.67個,首都東京最低,僅1.09個。只有神奈川、愛知、志賀與沖繩4個縣的人口出生率高於人口死亡率。日本人口危機:性開放生育率卻一再降低
讀了《東京日和》攝影人的愛情|愛和不愛,差別就是這麼大一文,讓我重新想到這件事。一周工作60個小時哪有時間處對象
推薦閱讀:
※直江兼續 的愛之盔(愛之兜)是怎樣一種存在?
※為什麼《無頭騎士異聞錄》可以直接使用別的ACGN作品的真名?
※日本的保溫杯好在哪裡?
※現在的日本人是武德蠻族還是費拉?
※日本政府是否存在利用ACG文化減少國家人口這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