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賣榴槤的,先吃再付款,為什麼商家敢這麼搞?

微博上有一個賣榴槤的。名字先不發了,以免廣告嫌疑。

私信他們地址,先發貨,吃了滿意再付款,感覺這個營銷挺成功。他們為什麼敢這麼干,不怕風險嗎?


前面說的都太複雜了,我給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

答案是經過分析權衡後,商家認為這樣做帶來的營銷收益要高於其成本。

普通人是很難想像像食品這樣的東西的營銷成本是多麼巨大的。一般來說食品的營銷成本可以佔到其利潤的50%以上。像可口、百事、加多寶、康師傅這樣的一線品牌,每年的營銷預算都是以億來算的。

要找一個營銷公司在微博上搞個中等規模的話題效應出來,營銷費用都是十萬起價的。這樣一比,幾個榴槤基本等於不要錢了!

榴槤在產地其實是非常便宜的一種商品,而且具有保質期短等特點,用戶不能大量囤積以及難以進行二次銷售,所以如果可以在微博上引起話題效應,幾噸的榴槤都不算什麼。

當然,最後只要你敢收這個榴槤,你的用戶信息就被暴露了,微博、姓名、地址、聯繫方式、吃貨屬性。這些東西要買的話,完全值回榴槤價,,,,,

所以接下來的就是更多的榴槤,,,,,,,


商家有眼光,做的不是短期生意;

覺得好的,自然以後會繼續買,這樣的買家才是長期客戶,真正貪圖這點小便宜的沒幾個人;

覺得不好的,商家就不要讓他付款了,免得給了個中差評,影響信譽;

-------------------

具體沒看過,以上純瞎猜的


要是不付錢一天給你寄一個壞掉的榴槤XD。。。。摺疊吧。


每個人限量購買吧

我當初在微博上賣過老家的柿子餅,也基本是這樣,不滿意不付款

事實證明沒有一個不付款的


如果用這個方式賣別的水果,的確是個好想法,從營銷角度補充幾點:

1、差異化

淘寶、我買網上賣水果的不少,怎麼突出你的呢?進口、包甜之類的,喊破了嗓子效果也就這樣,但是如果大喊一聲「先吃再給錢」,馬上比起其它店家來就顯得鶴立雞群,因為別人都沒這麼干。差異化做好了,吸引眼球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別人容易記住你。

2、降低客戶風險

和逛水果攤不同,網上買水果,質量是個大問題。我昨天在我買網上買了盒草莓,又小又酸,錢都在線付了,難道還能退了?如果有在線商家能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會更受歡迎。另外,雖說國內信用幾近崩潰,但是多數人還是能守信的不是?如果試吃後真覺得好,收款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況且多數人就算口味一般,看在商家的誠意份上,也會付款,只是不再光顧了而已)。

但是,店家用這種方式賣榴槤,我覺得是有風險的。

因為榴槤是一種很特殊的水果(不光是味道),要熟了才好吃,熟了的會自己爆開,不熟的話必須放著讓它自然變熟。那店家是進半熟的、接近熟的還是全熟的?考慮到客戶體驗(送到後當場吃),似乎是全熟的比較好,但是如果進了一堆全熟的短期內賣不出去呢?要知道榴槤一旦熟了,變熟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店家需要準備多大的冷藏室才夠用?真要這麼幹了,冷鏈也是成本,必定會攤到價格上面,價格慢慢上升到一定程度,就足夠抵消先吃後買的優勢了。

沒賣過水果,僅從客戶角度考慮,歡迎吃貨們來噴。


榴槤是一個從外表很難判別好壞的水果, 外表正常..打開也有一定可能是乾癟無肉或者稀爛一坨,去產地吃榴槤都是先開滿意了再付款的..跟西瓜包開沒啥不同.

與其事後被投訴再退錢,不如先吃再付討個彩頭,相信拒付率並不高


一,營銷噱頭,提高關注量和轉發量,可以帶來很大的銷售;

二,先郵寄,即代表已經收集了你的信息,如果真的因為產品不付款,那會成為他營銷的另外一個噱頭,表明確實有客戶因為不好吃沒有付款。但是,賴賬就不行了,你的信息已經掌握在他的手中了。這個就不解釋了。


談談我看法吧。先舉一個栗子,安利在上世紀90年代剛進中國的時候也做過類似的事,即買安利的產品使用後覺得不好用可以退款,就算是個全部用完只剩一個瓶子也能退款,結果呢?安利原價回收了一大堆瓶子,得出這套方法在中國不能使用。

那為什麼現在榴槤可以?我認為主要是產品的屬性不同,其次是時間不同。

安利這種日用品本質是化學品,主要的化學成分和競品區別不大。而且這類物品配方几乎不變,不論在哪買第幾次買的效果是一樣的。再加上當時的需求比較簡單,就是用完後干不幹凈。還有就是當時人們的素質又比現在人們的素質低,最終導致安利的失敗。以洗潔精為例,我想像的場景是這樣的,人們用完安利發現,用安利洗的碗和其他牌子的效果也差不多嘛,而且也不能簡化我洗碗的步驟,還是和以前一樣累,反正用完了有瓶子也退,那就用完再說。

食物就不一樣了,雖然同樣是榴槤,但是味道卻不一樣。現在人們對物質的要求也高了,享受過好吃的榴槤後肯定不願意再去吃那些難吃的了。吃東西的機會成本高,誰也不知道下一家會不會好吃。還有我相信以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肯定比較過很多家的榴槤了,一對比這家最好吃,那肯定就會選擇它了。

總結一下,賣的是精神層面的享受就是適合這種方法,反之物質層面的實物就不適用。(結論不一定對,歡迎討論,指教,辱罵)


有人曾經問我:你怕死嗎?

我淡淡的回答道:怕,但更怕,生不如死。

回到題主的問題,他們不怕風險嗎?

我的不完整答案是:鬼才不怕。

他們這麼做,不是因為什麼新奇營銷方式,什麼策略致勝這種倒果為因的分析方法,而是兩個字:

無奈。

有很多淘寶賣家免費送你東西,你連郵費都不用出,難不成他希望你成為回頭客么,從消費心理學上來看,impossible。

那為什麼呢?

無奈。

當市場競爭到充分甚至慘烈的時候,這種顛覆傳統錢貨兩易的方式就是無奈之舉

我的完整答案是:鬼才不怕,但更怕,賺不到錢。


媽蛋,好好回答就這麼點贊,老子不幹了~

上來改答案!

一句話:商家為顧客提前預支了試吃成本,就這樣!


類似這樣的方法在《文案訓練手冊》中見過,在外國比較常見的營銷模式,即滿意度保證。 滿意度保證是銷售信息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很少人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能製造出一種很有力的滿意度保證,這種簡單的機制就會讓你在你的銷售成功之路上做出很大的貢獻。


廣告費也夠買那麼多榴槤了吧,而且很有噱頭


成本&<收入

簡單設每個賣12元(包郵計算),每個成本為7元(包郵考慮),經過測算寄出5個會有2個不能回款的話,那麼就是收入36元,成本35元,有利可圖。

成本&>收入

。。。。。老闆說,現在給你批個100萬的營銷費用,你想辦法用掉,一定要吸引眼球,拉動銷售


當廣告費,提高知名度,等知名度上來了。。當然就可以慢慢收費了。。


因為站在顧客這邊考慮問題總要比只考慮商家自己的問題更容易獲得信譽。敢就是因為大膽唄。


-_-||,很好奇,打開過的榴槤,怎麼快遞?


像@三皮說的,營銷噱頭。風險肯定是有的,感覺這種模式應該很難堅持長時間做


求鏈接,想買。


請問快遞公司收么?還是有自己的快遞渠道?這個成本就太大且受區域限制了。

前幾天看到有快遞我天津衛煎餅果子的已經覺得逆天了。不如就繼續問下還有什麼可以快遞的奇葩食物?


要點臉的都會給錢!訪問!


什麼名字,我要買


求鏈接。。。饞出口水了


keep住答題,慢慢答。

我認為是利用了」互惠原則」

「先給予對方一些好處,非常自然的好處,然後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舉個栗子: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丹尼爾叫獸曾經做個一個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一個實驗對象被邀請參加一次所謂的「藝術欣賞」,也就是與另一個實驗對象一起給一些畫評分,另一個實驗對象喬(其實是假扮的,真實身份是丹尼爾叫獸的助手)。

為了達到目標,實驗在兩種情況下進行。在第一種情況下,喬主動給那個真正的實驗對象送了一個小小的人情:在評分中間短暫的休息時間裡,在實驗中間他出去了幾分鐘,然後帶回來兩瓶可樂。他一瓶給了實驗對象,另一瓶留給了自己。另一種實驗情況下,喬沒有給實驗對象任何小恩小惠。兩分鐘的休息過後,他兩手空空地從外面走進來,而其他的所有方面,喬的表現都一模一樣。

稍後,在給所有畫打完分之後,主持實驗的人暫時離開了房間。這時,喬要實驗對象幫他一個小忙,他說他在位一種新車賣彩票。如果他賣掉的彩票足夠多,他就能得到50塊錢的獎金。喬請實驗對象幫忙買一些兩毛五分錢一張的彩票。他說「買幾張都行,當然是越多越好了。」------這才是實驗真正的目的。比較兩種情況下實驗對象從喬那裡購買的彩票數量。

毫無疑問,那些先前接受了喬的可樂的人更願意購買彩票。顯然,他們都覺得自己欠了喬一點什麼似的。

因此次他們購買的彩票數量是另一種實驗對象的兩倍。

再舉一個栗子。

美國一個宗教組織「克里希納」會社(他們早期發起的募捐方式很奇特:一群獻身克里希納的人,他們通常都剃著光頭,穿著不合身的袍子、打著綁腿、手拿佛珠和鈴鐺,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他們一邊齊聲唱著聖歌,一邊請人們為他們捐款

這種方式一開始還有效,後來人們慢慢不太情願吧錢捐給他們了,因為太古怪。

眾所周知,因為宗教信仰的問題,他們不願改變他們的著裝和行為。而他們又不是商業組織,所以只能換個方式。該怎麼辦?

克里希納會社後來找到一個非常聰明的解決辦法,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募捐方式。

這種方式是根據互惠原則來提出募捐請求的。

新的方法是在行人集中的公共場所向人們募捐。但在募捐請求之前,他們先給募捐對象送上一份小禮物,一本書、一本由會社主辦的名為《回歸神性》的雜誌,或者採用最經濟的方式一朵花。

毫不留意的過路人會突然發現一朵花被塞到自己的手裡,而且就脫不了手了。即使他明確地表示不想要這朵花,募捐者也會拒絕拿回去,並堅持說「不,這是我們給你的禮物」

這個「先施捨後乞討」的行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憑著這種方式募得的資金,克里希納會社在美國以及海外的中心區擁有了321處廟宇、商宅、住宅區和地產等。

繼續更新中。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適合干社會化營銷相關工作?
新浪微博花10元買粉絲靠不靠譜,買回來的粉絲是真人粉絲嗎?你們誰買過?
如何進行校園宣傳,大家都是靠發發傳單嗎?

TAG:電子商務 | 微博 | 微博營銷 | 榴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