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聞 "研究生1年9項發明專利"?

研究生1年9項發明專利!網友:長了個愛迪生的腦袋


這麼說吧

決定專利能不能授權,其實主要看新穎性和創造性

但是決定一個專利值不值錢,還是以實用性為主

中國能一年拿到十幾項發明專利的人,各代理所多的是

同樣是貨幣,美元和越南盾也是有區別的,雖然他們在法律上同樣都是貨幣,都有貨幣的幾項職能

希望中國的部分科研人員多和隔壁三胖學學,多造美元,成天造些沒用的越南盾幹嘛。你真想要垃圾專利,隨便到你們當地專利代理所,拉一個人,給他一個專利五千的報價,不用交底材料,我估摸著他一個月就能給你整出幾十件來,何必呢?


蟹妖。

今天真掃到了這個新聞,還手賤,順便檢索了一下。其中12件是以大學為主體申請的。一件是以自己為申請人申請的。自己申請的那件是12年申請的,沒交年費已經失效了,就是拉杆箱帶座位的那個。其餘12件,除了實用新型已經授權,所有發明都是在審。媒體是外行,報道有錯誤。

我的觀點可能有點極端,如果有人難受,見諒:

我認為這些技術都是小聰明,小兒科,侮辱了專利制度,不應該拿來宣傳。

總的來說,我要是學校負責人,就不會讓他以學校為申請人申請那麼多奇怪的專利,大學應該以專業為主,這些應該是中小學生做的發明創造,和大學的高科技研發不搭,損害的是大學的聲望。

中國媒體的這類對專利的宣傳走了歪路,不會真正促進專利制度的繁榮,只會吹起專利的泡泡。有了好里子,才能長久的有好面子。比如諾貝爾獎涉及到的技術,絕大多數都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後世所稱道,這些才鑄就了諾貝爾獎的繁榮。而專利涉及到的技術魚龍混雜,權利行使又與商業法律結合,有很大局限性,該制度在世界範圍內逐漸勢微,中國為專利打了一針興奮劑,是希望這個制度能夠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促進經濟繁榮發展,在追求專利環境表面繁榮的同時,也要注重修鍊內功,打好基礎,這樣這個制度才能長久,才能最大化發揮出它的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專利不能只靠國家強制力,靠國家法律撐腰,專利技術要更多的獲得業內人士的認可,讓業內人士願意將自己的心血,通過專利表達出來。既在法律上完善,也在技術上高端,於是技術轉化就可順勢而為,訴訟的高賠償也就理所應當,專利許可也就紛至沓來了。

該生的專利技術都是小兒科,小聰明,轉化難是應該的,即便以後有很大的市場,能打贏訴訟,也有很多人不服。


我就很想知道「長了個愛迪生的腦袋」這句話是哪位網友說的

難道只有我一個想把這位網友擰出來教育一下?


一年9個專利也沒什麼,他要是一年能賣9個,那就厲害了。

我認識的一個師姐說她真的願意寫的話,一個星期一個發明專利還是可以的,而且還不包括周末。

數量不能說明問題,保質保量才是真的厲害。

建議以後記者發文之前先問問專業人士,當然要是純粹炒作,那就當我沒說。


站在一個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只能說隔行如隔座山,這也不能怪寫新聞的小編。

不過,相信大家都看了新聞下面的評論,畫風跟新聞最後所寫的:「網友紛紛點贊,稱他為中國版的愛迪生」的畫風完全不同,明顯新聞下方評論的「網友」要比新聞中提到的「網友」理智得多了。


研究生的專利是最沒技術含量的。

課題組一個師兄最快紀錄

2小時一個發明專利。

示意圖+權利要求+10個實施例。

然而並沒有什麼亂用,該延期還是延期。。。


他的這些專利。除了拿地方的補貼,基本沒有任何用,連畢業的學術成果都沒用。

現在的專利制度,導致95%的專利都只是一張紙,而沒有任何技術價值,注意,這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一樣,美國和歐專局的也如此。像蘋果三星那種能用來打官司的專利都是鳳毛稜角。至於像愛立信這種完全淪為靠吃專利過日子的,更是寥寥無幾。

記者沒文化,聽風就是雨,無可厚非,如果工科學生也跟風起鬨,就沒意思了。

利息相關,本人是專利代理人。


感謝邀請!

這新聞只能說明現在的媒體啊,簡直就是「三無」:無恥無良無理取鬧。

不過這事兒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大眾對專利的神秘感依然存在,大眾對專利的認知度依然不高,大眾對知識產權的具體作用依然不明。一看到「專利」二字就高潮,一說申請專利就犯怵,一提自主創新就開始嘲諷開始當鍵盤俠。

能不能成熟一點!


這種寫專利只是為了拿授權,評優評獎用,不是真正的發明與創造,真要做學問要的是深與專。好的研究課題及學術,專利都是最後的副產品。

目前,對專利的申請有點寬泛,很多都可以申請,但也擴大了保護範圍,對以後的發展也有利。


作為一名從業人士,發現知乎上關於專利的各種問題逐漸多了起來,倍感振奮,今後也會盡我所能回答一些自己了解的問題。在這個行業里我只能算是個小學生,一來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二來,希望各位大拿也踴躍發聲。

先簡單粗暴打一套邏輯拳:

提交專利申請不代表一定能獲得授權,這是其一;

獲得授權不代表權利一定穩定,這是其二;

權利絕對穩定不代表專利一定有價值(包括技術價值、市場價值、社會價值),這是其三;

真正有價值的技術不一定要申請專利(例如秘方等商業秘密),打完了收功。

再回歸正題,兩個方面:

一、對於「研究生1年9項發明專利」的事件本身:好事!申請量太少!再來9件!至少說明現在的研究人員保護自己勞動成果的意識越來越強,往大了說,對知識產權事業有促進作用,往小了說,對我等吃這鍋飯的人創造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二、對於這則新聞:初衷很好,但專業性實在不敢恭維。媒體對於專利制度,專利行業,專利技術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相關新聞報道也逐漸從無到有,這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這種話說一半不深究式的半吊子報道,一不解釋專利制度,二不查證專利/申請法律狀態,三不分析技術方案實際價值,玩一些標題黨式的嘩眾取寵,對於尚處在發展階段的專利事業也起了不少反作用。那麼,怎樣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專利相關新聞呢?請看游研社的這篇報道。

動視為氪金註冊了一項專利,為了誘導你在遊戲中買買買


很多都是水專利,這種新聞從業人員都是會心一笑


對於專利而言,能否授權在於是否具備新穎性等特點;

而能否產生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也是評定專利的核心所在。

像這種小發明、小革新的專利,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給自己加成的效果。畢竟研發能力也是目前大多數院校考量的問題。

而網友並沒被新聞誤導,紛紛指出其存在的誤區,也是溜。


如果僅僅是專利受理,很容易,因為對申請的專利僅僅是格式審查,不缺文件、不違背道德法律的基本都能受理;然而一個專利從受理到授權,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走,周期一年到三年甚至更長。


這話沒錯,愛迪生是專利申請家。


讀下研究生(特別是工科)應該知道吧,只要你能給我錢,我立馬能給你整一個專利。只要你有錢,外面都有一大推代理公司等著你。技術難度比發期刊論文低多了。

順便說一下,愛迪生有一千多項專利,喬布斯名下也有一千多的專利;以前也都覺得愛迪生很牛,其實說句實話,儘管愛的專利很多而且不知道比這個高到哪裡去了,但大多數其實都是掛名的。就像很多學術大牛有幾百篇高質量SCI,但是大部分也是掛名一樣。他們確實偉大,但不是神,沒必要神化!


先不管是啥類型的專利哈

專利受理和專利授權,兩者是啥區別,寫新聞稿的小編心裡能沒有點X數么?

這特么跟投NS和中NS的差異,有區別嗎?


說明我國知識產權要走的路還很長,國家要加強(正確)引導,提升行業水平。我們身為知識產權人也要儘可能的做好本職工作,與諸位共勉。


這個是比較正常的,只要你重視知識產權,肯定是不缺專利申請的,特別是大學裡面學機械方向的,每一次學校安排的課題任務下來,基本上都有可申請實用新型等專利的技術點在裡面,有人課題成果是被學校佔有了,有的學校願意學生自己名義申請,還有就是還得不缺申請的成本費用等,這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也看了這個標題,從專業說法上市錯誤的,他的專利裡面基本都是實用新型而已,這個在專業從業人員看來還有有很大區別


謝邀先。。。

對於數量,看看以上評論就行,多說無益,在這裡吐槽下媒體,不過也不好太過批判,畢竟不是專利領域不了解行情,就像對於我不了解的,可能人家摁個開關我都會覺得很牛叉的道理一樣一樣的哈。。。

現在這個世道,沒辦法,專利申請數量年年遞增而且從門檻上來說也就註定專利的質量遠低於期刊雜誌,有價值專利真的是萬里挑一,木有辦法,畢竟現階段是先追求數量,之後再追求質量吧,這種情況避免不了。。。

最後,對於好多那種不痛不癢的專利,怎麼說,從技術層面煩他,但是從別的方面,也是本行業的一個經濟來源啊啊。。。


申請和授權是兩碼事,媒體總想弄個大新聞,標題黨


推薦閱讀:

如何學好 MATLAB?
媒體稱中國科研經費超過五千億但成果寥寥,原因何在?
「速食麵的營養比包子更均衡」是真的嗎?
機器學習是否轉變了傳統科研的思路?人們不再需要定義清楚問題,而是依靠機器學習猜測問題?

TAG:新聞 | 發明 | 科研 | 專利 | 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