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得到APP在002號知識發布會推出的#每天聽本書#(一年365元聽所有書,每天30分鐘)?
年度會員一年365元聽所有書,每天20-30分鐘。
初秋的北京,七月流火。這是羅胖今年的第二場知識產品發布會。一如之前的承諾, 他身著紫色的西服,戧駁領上扣著鵝毛筆形狀的金屬裝飾,在一片掌聲和歡呼聲中緩步登台。「你好,這裡是得到APP。歡迎你每天聽本書,我們為你提供最省時間的知識服務。」背景聲落下,環形的舞台顯示屏上書籍整齊堆砌,彷彿進入了翁貝托·艾柯(Umberto Eco)的書房。
早在幾天前,羅胖就宣布了本場發布會只發布「每天聽本書」一款產品。100分鐘的演講,對於媒體出身的羅胖早已是輕車熟路——偶爾的賣個萌,說個段子,講個能打動人的故事,插播個逼格滿滿的硬廣,賣產品時露出個奸商般的微笑,都是觀眾再熟悉不過的羅胖套路。「每天半小時,搞懂一本書」是這個產品的slogan,也是羅胖每段演講的起始語。羅胖認為,一本書的核心知識點,即所謂「乾貨」,通常只來自於一兩篇論文,為了出版成書而強行填充至三五百頁的篇幅,「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恰恰能將其中的水分擠掉,將最精華的內容提供給讀者。姑且不論羅胖觀點的對錯,本文單單討論一下,通過半小時左右聽別人的轉述,真的可以替代自己閱讀一本書嗎?
「歷史、未來、周邊、內心、星空」,是羅胖介紹的五本書、五個故事,是他的五路使者希望到達的地方,同時,也恰好是於子對聽書這種方法的五點質疑。
失去細節的歷史,還有趣嗎?
羅胖首先講述了《文明之光》一書中,青黴素的發現及生產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故事,以證明細節對讀歷史的重要意義。然而,用聽人轉述的方式,失去的難道不恰恰是細節嗎?於子翻閱了一下《文明之光》的目錄,每冊均有八個獨立的關乎人類文明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而羅胖在講述青黴素一個故事就用了近十五分鐘,難道說,這本書的轉述只選取其中的兩三個故事,或是將每個故事壓縮至三四分鐘呢?無論哪種方式,都不能算是讀過了這本書吧。
《史記》在中國的「二十四史」中地位獨一無二,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不僅因其史學價值巨大,還在於其中細節性的文學描寫,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當我們讀《史記》,讀到劉邦被弩射中胸口,卻故意捂住腳趾說「虜中吾指」,或是讀到鴻門宴上樊噲闖帳,在盾牌上切豬肉時,不由會心一笑,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又增進一分。這樣的細節描寫,往往在轉述者眼中小到不屑一顧。如果說,人的體驗至關重要,此等頓悟,此等快感,豈是聽書所能體會?
被剝奪了思考的能力,如何保證在未來不被騙?
在講述《百歲人生》一書時,羅胖對很多人表示了深深的擔憂,擔憂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失去了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而輕易上當受騙。然而,與其擔憂未來的老年人,不如擔憂現在的人,如果他們只是被動聽取知識,而沒有培養通過閱讀原文可以養成的思維方法和習慣,他們失去的思考能力如何彌補?轉述的書籍為了簡單易懂,往往簡化論證的過程直接告知結論,甚至轉述者大多不是該領域的專家,如果論證過程有誤,讀者會更加難以察覺。
退一萬步說,即使論證過程和結論都準確無誤。知識是魚,而閱讀方法、思維方法是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在讀書時,獲得知識是次要的,而獲得打漁的方法是更重要的。我們在嬰兒時期,因消化系統弱而採用奶粉、米糊作為主食,等我們長大了,我們就要吃肉、啃骨頭,如果不願嘗試更難的,就不會有進步。身體如此,認知能力難道不是同樣的道理嗎?所謂的終身學習者,如果只是掌握了大量的知識,而不會思考,不能舉一反三,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嗎?恰恰相反,正如羅胖引用查理·芒格的話:「只有當人類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人類社會才能快速地發展。」
最頂尖高手的心法,往往是最簡單真理反覆的實踐
於子認識很多研究自我成長的培訓師,他們私下裡說,所有自我成長的道理,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中就佔了一大半;很多銷售高手告訴於子,只要把《影響力》一本書好好專研十幾遍,照著上面說的去做就行;六神磊磊將有限的十幾部金庸作品橫切開來仔細讀,竟也創作出無數爆款文章,做出了最受歡迎的微信公眾號之一。因此,定義頂尖高手的,往往不是知識範圍的大小,而是對特定知識領域的深度。深度的積累,恰恰應該是投入時間和方法的刻意練習,而不是省時間。羅胖在演講中將知識分為確定性的知識和不確定的知識,而越是不確定的知識,越依賴經驗的積累,或是卓越的思維方法,而這兩者,又正是聽書所不能收穫的。
心流狀態的獲得,與碎片的時間背道而馳
人類天生是單線程任務者,每次只能用心做一件事,如果沒有服用《盜火》書中提及的藥物,是難以隨時隨地自由進入心流狀態的。要想獲得心流狀態的收益,就必須有放下雜念,專註當下的「儀式感」。如同茶道藝人,看似繁瑣的儀式正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清空大腦,進入狀態。對於子個人而言,讀書的儀式通常是:騰出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設置好番茄鬧鐘,將手機等通訊工具調至靜音放在遠處,正襟危坐,準備好茶水和筆記本……如果空閑時間少於半小時或隨時可能被打斷,我不會選擇讀一本嚴肅書籍,而會拿本小說翻閱,或是讀手機上的新聞或公眾號的短文。
「每天聽本書」的幾支廣告,都強調了碎片時間的充分利用,如在開車時、運動時、做飯時聽一本書,這些情況都需要分心,很難將聽到的內容很好的記憶或與已有知識串聯。
對無知的釋然,是學習的開始
前不久的一篇公眾號文章說:現在的知識付費,與其說兜售的是知識,不如說兜售的是焦慮。羅胖在演講一開始就列出了一大堆嚇死人的數字:2016年,中國共出版26萬種圖書;全世界220萬種;迄今為止,人類的庫房中共存在3.1億種書……然而,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與我何干?我應該讀的書有多少?我需要掌握的知識又有多少呢?
孔子的弟子樊遲曾向他請教種田和種菜,孔子回答說讓他去問農夫和菜農,並隨後給出「小人哉,樊須也」的評價。在兩千多年前知識和書籍都遠匱乏於今天的年代裡,孔子自己對知識有取捨,對他的弟子的知識範圍也有所要求,孔子不以「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為恥,難道我們今天的人還需要因為不能讀完所有的書而焦慮嗎?
在演講的最後,羅胖說:「(得到的用戶)其實生活中經常干一件事,就是拿著書,拿著各種各樣的知識產品,去敲一座座知識殿堂的大門。」於子想要說的是:知識如汪洋大海,「每天聽本書」就好像一張地圖,它會告訴你哪裡有魚群,哪裡有礁石,哪裡有漩渦,然而,它不是一本「航海指南」。沒有人能只看地圖就敢於航海,而只有學會了航海術,你才能真正領略大海的美好。
本文純屬搞笑,以下說的全是錯的,如有雷同純屬致敬。註:本人得到累計學習時間156小時
本次發布會講了一個聽人說書就能自我實現的故事。
發布會一開場,羅胖要給你講一個故事——《文明之光》里人類文明偉大發明青黴素的故事,青黴素能得以廣泛應用的量產問題是一個普通的人在不經意間發現的,所以歷史上很多偉大的里程碑是普通人完成的,你作為一個普通人,未來你大有可為。
然後是一段硬廣,我們憋了一年做了一個新產品,就是得到App中早就有的「讓別人講書給你聽」,厄,這次因為我們擴大了規模,提升了產量,集結了上千名工作人員來講更多的書給你聽,而且要求更嚴格哦,講的更好聽哦,並且想了句新的slogan:每天半小時,搞懂一本書,所以我們的新產品就叫:每天聽本書;
緊接著羅胖給你講第二本書——《百歲人生》,你要活到100歲,你60退休還要過40年,到時滿大街儘是老人,沒人照顧你了好恐怖!世界變化太快,腦袋瞬間不夠用,而身體卻活更久好恐怖!
你微弱的積蓄抗不過通脹花完了怎麼活?就算你有錢你也一定會被騙光光的,因為你搞不懂那時的新事物了哦。想知道怎麼解嗎?那就是終身學習,上得到叫人講書給你聽就對了,不會老年痴呆,不會被騙,還能掙到錢有沒有。不要被未來的事情嚇到了,講講身邊的事情吧,《清單革命》人家醫生用簡單的列清單方法就可以保證複雜的手術萬無一失,而你不懂,你連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想知道怎麼解嗎?上得到叫人講書給你聽就對了,一大堆牛人的超牛方法讓你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操作,原來成功就是這麼簡單有沒有。
懂了一堆方法不去執行也沒用,但要執行一大堆方法又好累好無助,所以羅胖傳授你第四本書《盜火》,講了Google和海豹突擊隊光聽名字就這麼牛X的秘密就是他們能夠隨意讓自己進入「心流」,總之進入心流就等於開啟了查克拉或者小宇宙,別人5小時做完的事情你半小時就搞定,這樣你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超越別人了有沒有。
再怎麼超越別人也是和人比,人在宇宙中,眼光不要太狹窄,羅胖的第五本書《給忙綠者的天體物理學》,教你半小時開啟宇宙視角,總之開啟了宇宙視角你的格局就很宏大,公司里、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都不是個事了,你更需要考慮的是什麼時候太陽系會被降維打擊,怎麼跟三體人談判等宇宙社會學問題了有沒有,科科。
好了,閑扯結束,既然說產品,下面聊聊 每天聽本書的產品問題
該產品的內容形式是將書籍經過高度歸納概括轉化成20-30分鐘的音頻,以幫助用戶提升閱讀效率或知識獲取效率。
該產品的定位也很明確,搶佔用戶交通通勤、做家務、戶外健身、無聊休息等場景的入口。在這種場景下,也有其他音頻內容形式形成競爭,例如原文閱讀的有聲書、大牛脫口秀(曉說、吳曉波頻道、得到專欄等)、播客等等。
原文閱讀簡單粗暴,生產周期較長,知識提煉不高;大牛脫口秀內容精彩,但產量不能迅速提升;各種播客參差不齊;書籍歸納轉述能夠批量生產,能提升知識效率,能控制品質,所以是一種靠譜的內容形態。當然並不是只有得到有書籍轉述。
主要競品是喜馬拉雅、荔枝fm等傳統音頻平台的類似說書頻道。
有趣的是,產品名字叫 每天聽本書,但新的slogan叫:每天半小時,搞懂一本書;聽和搞一字之差,貌似體現了得到以後的可能性,並不會局限於聽,得到的方向是「知識平台」,而不是音頻平台,這也是與幾個競品的區別。
所以,為了單位時間裡更高效的 搞 懂知識,除了音頻,還可能是圖文,圖文可以向下搶佔3-15分鐘的排隊、等電梯、上WC等場景(刷朋友圈場景);也可能是視頻,視頻能覆蓋20-60分鐘,更沉靜的可以佔用眼睛的場景;當然也不排除未來VR/AR的形式,在VR裡面體驗百歲人生的迷茫、宇宙中人類的渺小相信會更加震撼;看得到以後怎麼搞。
『站在用戶體驗的角度上來說』
作為得到一年多的老用戶,作為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的老用戶,新推出的年費的vip,我買了。
對於眾多渴望構建相對完備的知識體系的求知者來說,002號發布會每天聽本6書這個產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精讀,還有系統的歸類,書源的質量也有保證。如果有更細緻的需求,我們盡可以在圖書館借閱或者購買原版閱讀,取更加精細而完備的知識。
在我看來,
它是一個便捷的搜索引擎,
它是一個有質量的資源庫,
它可以保有一定深度地橫向拓展你的知識面。
但,
它只是一個工具,
不能代替你去思考。
帶上你客觀和批判的思維,
帶上你好奇和探索的慾望,
用心去感受它,
你會感受到,
在當今這個最好也最壞的時代里,它的溫度。
對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我經歷了『得到』的成長,也願意陪它走向未來,它俘獲了我的信任,就這樣。
聽吳曉波,邏輯思維,餛飩研習社並不能改變你生活,他們是賣課的商人。想改變生活,好好磨鍊專業技能,認真工作,提升學歷。如果是為了開拓視野,自己去看經典,新聞,有價值的多。
羅胖曾將"時間" 作為商業化的尺度,售賣"時間"
如果看在以外沒有智能手機時代, 個人如何打發零碎休閑時間.
思維放空, 少量的信息輸入和輸出, 比如無所事事或者發獃, 吃零食, 閑逛, 散步,聽音樂
輕度低信息密度的信息輸入: 看電影, 電視, 聽收音機, 商業化是廣告.
傳統的交流方式下的信息輸入和輸出: 比如和朋友聊天, 打電話.
高密度的信息輸入: 讀書
信息輸出: 日記或者博客.
如果對自己狠些, 想利用空閑時間去進修, 則產生了講座, 課程等.
這輪付費風口, 則是利用智能手機的無所不在, 試圖更大規模的在零碎時間商業化.
"每天聽本書" 幾個場景: 上下班通勤, 跑步, 做飯
幾個重疊覆蓋此場景的輸入型產品: 喜馬拉雅付費訂閱.
隨時並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講座: 知乎live
休閑型的娛樂: 綜藝和手游
再仔細看看#每天聽本書"的切入口
智能手機在碎片化時間的強勢切人, 其實把休閑里的連續時間也碎片化了.讓人很難連續地閱讀. 可是, 書籍是知識的傳統載體, 有人會有嘗試讀書的需求和因失去毅力去閱讀產生知識焦慮而尋求方案.
圍繞書籍此需求下可以提供商業化的機會嗎? 以外有書評和書單推薦. 但大多散落在各處, 混跡於各種網路信息中.
特別是在上述幾個場景, "聽"必"看"更合適. 如果一個產品可以成功佔據一個人30-60分鐘, 併產生收益, 就佔據了市場.
查了一下, 其實[靜雅思聽]早在2012年就通過APP提供讀書的軟體, 也有收費的模式.
然後, 也想起了[牛津通識]系列叢書, 是提供濃縮知識體系的書籍, 而[每天聽本書]是濃縮和轉述單本書.
這個產品可以走多久呢? 365元的年費可以吸引多少用戶, 市場的成長率高嗎?
先看看產品的價值.
有些產品市場對用戶而言是大需求, 有些則是小需求.
[每天聽本書]解決的是用戶對流行書籍在碎片時間的淺理解, 以外買流行書籍的典型場景是機場里的賣書市場,這不是大需求.
打發碎片時間是大需求, 剛需. 因為手機在手, 想靜下來是不可能的, 只是佔據碎片時間的產品很多, 聽書是其中一個細分市場.這種細分市場的邊界不牢, 想學東西和想娛樂是一念之差. 說不好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願意專心學的. 訂閱了一年後, 有多少用戶願意續費, 這時候會反映出產品的持續性. 不然, 營收的持續就靠新用戶的招攬.新用戶的產需要不斷在平台以外用流量(需要成本)拉來. 這不是好的業務模式. 沒有護城河, 也不是芒格所說的不用持續投入, 平庸團隊就可以永續經營的業務.
有人說信息付費生意, 最能解決用戶需求, 提供巨大價值的是信息和需求的匹配機制. [每天聽本書]只是分門別類的圖書館模式, 沒有提供匹配.
用戶從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如搜索, 是大價值.
[今日頭條]則是通過信息流, 讓用戶想看的信息去到用戶, 也是大價值. 現在他家低俗信息這麼多, 只是產品不斷完善的過程.
現在我付費在[每天聽本書]試用7天, 估計試用結束後成為年費用戶的可能性不大.
謝邀,待我去聽了發布會再來答
我覺得本質上和原來沒區別,只不過變了個消費模式
就像共享單車的月卡。。。。
============================================
哦想起來個事,無論是讀書還是聽書,實際上都是你獲取知識的途徑或者說工具,都是在輸入那一環節的,這和你會不會思考沒有關係,恰恰相反,如果你有心,著者和述者兩種思維的碰撞更能激發你的思考,而如果無心,縱使閱讀原著又有什麼用呢?
真不知道那些覺得自己讀書就比聽書厲害的人哪來的優越感
下面是原答案
============================================
跑步時候聽完了,現在如約來更新答案,難得有人邀請我回答,一定要認真,所以翻了翻其他人的答案,寫的都很文藝,甚至有人寫了個故事,讓我這個理科生瑟瑟發抖,
但是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味地褒或者一味地貶都是偏頗的。
首先表明個人態度:黑轉路。
原因是:羅胖子終於丟掉了「學習者」的高帽子,擺正了自己的位置,讀書就讀書,不要扯什麼學習,什麼終身學習。讀書和學習不一樣嗎?當然不一樣。學習從來都是枯燥的,但是讀書可以很有趣~
所以那些每天在知乎上刷來刷去說自己在學習的同學們,別騙自己啦~雖然你們獲取的知識層次比那些刷微博的要高,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那麼為什麼不是黑轉粉呢?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這個槽我不吐不快
半小時可以讀懂一本書?不存在的
=====================好了下面是正經回答=======================
首先我們來看產品本身
半小時一本書,我們能夠得到什麼?
每學期新開學第一課,我都習慣於讓學生們翻開課本的目錄,告訴他們這學期我們要學什麼,和上學期有什麼聯繫,章節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怎麼樣的,中間穿插一些小的冷知識或者名人之間的段子,以此達到激發學習興趣和構建知識架構的目的,這個過程大於需要二十分鐘,我覺得羅胖子的產品也差不多就是這個路數。
說白了,你能夠快速的提取一本書的主要內容,這是一本書的主題和框架,但是我反對用「精華」來形容他們。
那麼這個產品有什麼優缺點呢?
優點:
① 這個產品能夠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以最高的效率提升你的知識面,也就是廣度。
② 像拍立得一樣立等可取,聽了直接就可以拿來用。
③ 由於門檻的存在,它是收費的嘛,我們能保證這種直接拿來的觀點不會爛大街
④ 相比於喜馬拉雅裡面的江湖派學者,這裡邊的學院派學者居多,內容質量可能更高
缺點:
①有廣度卻沒有深度,你不會真的以為自己每天聽半小時的書就能學富五車了吧?
② 內容越主觀,觀點越偏面,任何帶有主觀色彩的評論,都有轉述者的思想在裡邊,他的觀點,其實你不一定認同
局限性:
限於時間的長度問題,這種聽書必然要局限於人文社科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科。而文科中又要避免文學類,為什麼?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當然知道哈姆雷特講的什麼,但是我要看一遍才能有我心中的哈姆雷特啊!
綜上:產品就是這個產品,關鍵看你怎麼用它。
如果你是為了撩妹時候顯得自己有知識(裝*)或者茶餘飯後多一點談資(吹牛*)這東西簡直就是神器,三百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如果你是為了從書山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深入去看,那麼這確實是個不錯的篩選器
如果你純粹是為了拓展知識面,其實你還有很多其他選擇
(比如你去喜馬拉雅上搜索「鏟屎官木易」就能看到我說的一些節目,人文歷史類的)
正文到此結束,謝謝閱讀
你看,這個發布會長達一個半小時,我在這給你說了說主要內容順便加了自己的觀點,這就是他們乾的事~
最後的最後,說一說初心,從整個發布會中,羅振宇總在強調幫大家省時間,他的初心是讓人們聽了這個產品之後就不用再去讀書了。而我是不贊同這一點的,作為一個教書的,我更希望大家聽了我的講解或者看法之後能夠對這些領域產生興趣,能夠更多的去讀書。
========================大家都寫故事,我也寫一個=====================
三峽鎮的鐵掌柜聽說八十里外的熱河新開了一家大雁樓,做的菜非常好吃,無奈每天太忙脫不開身,沒法親自去品嘗。這時候王捕頭從熱河出公差回來,說這趟差事油水足,每天都在大雁樓吃飯,所有菜色都吃了兩遍,深得其中三味。
鎮上百姓都想知道大雁樓好不好吃,問王捕頭,捕頭說,五文錢我就告訴你們。
有人覺得五文錢不如換兩個肉包來的實在,但是鐵掌柜和幾個街坊覺得五文錢也不太多,權且聽一聽
就聽王捕頭說啊「大雁樓以魯菜為主,其他各個菜系也兼顧,掌柜的楊老闆是個有意思的人,聽說他後廚裡邊有幾個前朝御廚的後人。其中招牌菜是干燒魚,鮮香可口,達官貴人們普遍偏愛太極豆腐,但是我覺得一般,就是看著好看,我最鍾愛的是辣椒炒肉,用的是早上新宰的豬,殺豬之前先從身上割下這麼二兩裡脊肉,一頭豬,一份菜,鮮嫩無比,入口即化........」
王捕頭說完,大家行為各異
長工小張以後逢人便說自己也吃過大雁樓,熱河的親戚請客,吃了招牌的干燒魚,但是自己還是愛吃小炒肉....
藥鋪的劉老闆覺得自己不愛吃魯菜,就沒再放在心上
鐵掌柜覺得,聽起來不錯,就歇業幾天,專門去了一趟大雁樓,果然名不虛傳
王捕頭賺了幾十文大錢,有個茶館的老闆覺得他挺有能力,想請他沒事的時候到茶館說說書
故事純屬虛構,大家自行體會
這事要結合得到現在的局面來說了,拋磚引玉了:
得到的壓力——
1、用戶活躍、留存的難題
學習本身就是反人類的、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更何況是得到這樣強調「終身學習」的產品。
雖然得到上有很多的內容產品供用戶消費,但能長期讓用戶留存並活躍的主要還是199元的「訂閱專欄」了。但長期同一類型的內容學習,活躍的用戶越來越少、沉默流失的用戶在增多。
(特意去查了運營快1年的「超級個體」專欄的閱讀人數,發現最近1個月的閱讀人數很少超過1萬人、而半年前的3-4月基本維持在1.3-1.6萬之間)
怎麼讓用戶更活躍、讓用戶繼續付費,是一個問題。
2、「優質的頭部內容資源」獲取、維護難度大
得到團隊應該是早就意識到了這種壓力——199元專欄這樣的「優質的頭部內容資源」發掘難度會越來越大了,特別是前不久老羅的創業課專欄停更事件,更會加劇得到團隊的壓力:不僅發掘優質頭部內容困難、後續的維護和更新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怎麼保持優質內容的輸出、繼續提供有差異化的服務,這也是一個問題。
所以,在8月31日,我們看到了002號產品「每天聽本書」。
那,002號產品的表現會怎樣呢?——我還沒有去訂閱、不知道怎麼去評價啊。
不過,最少在內容質量上不用太擔心。只要看過《得到品控手冊》、付費享受過得到知識內容服務的朋友,應該都會有信心。
需要擔心和關注的是什麼呢?
一個是有多少用戶會付費買002號產品?(特別是001號產品的用戶們,畢竟他們在001號中消磨了熱情、有多少的人又可以在002號產品中重新找到?)
一個是內容豐富、選擇更多的002號產品能讓多少用戶堅持聽下去呢?
001號產品雖然內容/選擇會單一;但是每個專欄都是結構完整、自稱成長體系的一個「成長課程」。而002號產品更碎片化、更沒有成長參照,那些貪圖新鮮的用戶又有多少能堅持下來呢?
(很期待究竟有多少用戶能獲得官方的提供的福利——對堅持了365天的用戶提供了來年5折續費的優惠)
得到現在一千萬用戶,假設其中有十分之一購買每天聽本書這個產品的話,就是一百萬乘以365,三億六千五百萬,每天一本書,每天一百萬,6個人花費不少於203個小時製作音頻,一百萬除以6除以203約等於八百塊錢,也就是如果有一百萬用戶購買的話,製作團隊里的一個人每個小時產生的利潤是800元,按照每天工作八小時計算,一個月創造的利潤是十九萬左右。一個自媒體平均每個月的收入多少錢不太清楚。不過羅振宇有一句話是對的,那就是得到是一個為員工賦能的平台。
和喜馬拉雅的「大咖讀書會」沒有什麼區別
說說個人看法,比如 我在得到聽一本書,如果覺得這本書對我有益,我感興趣,那麼我就可以找來原本仔細閱讀。我們每個人生命有限,需要深入了解的領域也有限,對大部分知識需要的就是一點皮毛就好,我不研究歷史,比如我幹嘛去詳細讀史記,知道一點皮毛和一點都不知道還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覺得羅胖這個服務知識給我們閱讀打開了一個篩選的門,更便捷也更有針對性的去發現我們感興趣,值得深入學習的書,以上。
我是這個產品的用戶,但不是年度會員,以前買過月度的那種,大概聽了有20本左右,首先亮出觀點,每天聽本書完全不能代替讀書,原因有二,第一,我到達不了我要的深度,第二,每天哪怕三天一本,我承受不了這個廣度,聽的越多忘得越快。我承認,我有知識焦慮,也有時間焦慮,但這個產品非但不能解決我的這兩個焦慮,還會帶來兩個新的問題,第一,無法跟進思考消化而對自己的質疑,第二,無法堅持去聽帶來內容遺漏越來越多的愧疚。我相信終身學習,但無法接受半個小時聽懂一本書,我一直堅信,讀書絕不是只用聽覺或者視覺,思考才是最重要的。最後給看到這個回答的人一些建議,因為可能大家都是一類人,如果你只是想廣泛涉獵,擴大知識面,可以把每天聽本書當做一個篩子,通過它了解你想讀的書的大概內容,若是篩選後興趣濃厚,回過頭,捧著大部頭一頁一頁的啃,若非如此,就此作罷,僅此而已。在知識面前,我不相信有捷徑,也可能我沒有找到。若是沒時間看書卻有不少時間可以聽書,我也相信這類人大有人在,我就是其中之一,畢竟聽書的適用場景相對於看書要大的多的多,在此推薦曉書童,這是我遇到的對一本書用語音解讀最詳細的節目,喜馬拉雅和微信均可搜索收聽,也算感謝他這幾個月的一路陪伴。知乎首答,還望包含。
其實這個產品的價值就在於你對一本書的走馬觀花的瀏覽,發現真的有意思,可以買來慢慢看。等於就是一個升級版的圖書簡介吧。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講述人是不是能把這本書的亮點表達出來?要知道,一個人文章寫的有意思,並不一定聊天有意思。當時沒買李翔的商業內參,我相信是有乾貨的,但是對他的表達能力一向無感。所以一本書,要想被你接受,除了要本身的觀點表達有趣外還需要播講團隊也能對你胃口,這個難度真的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說實話,有錢買這個真的不如沖個優酷會員去看曉說和圓桌派。
書很多,一分錢試用來著,沒事聽聽,吸收多少無所謂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有背景音放空,偶爾有感興趣的,可以去圖書館找來看看,它的應用場景本來就不是為了深入學習,而是有機會接觸一輩子不會看的書。也許會有特別感興趣的。一般都是和keep一起,兩天後到期,會買嗎?也許吧。為啥不是一定,keep健身每天兩小時算多了,如果上班忙了每天一小時都不容易,還要背單詞,路上閑暇時間不聽這個,得到免費的多聽兩次,還有購買的專欄,已經看不過來了。我只訂閱了一個專欄,其實挺多喜歡的,也不貴。無奈沒那麼多時間,只是看大概就失去自己定專欄的意義了。所以先這樣吧。沒有買專欄倒是可以考慮買這個,比專欄豐富。
我是每天聽本書的VIP會員,用了差不多半個多月,說說我的感受和看法。
1、【得到】是一個工具而已,【每天聽本書】也一樣。
算不上得到的忠實用戶,但使用得到這個工具也好長一段時間。
得到,就是一個學習工具。羅胖很早之前就很明確的說過這一點。它不能代替你思考,但它可以幫助我們學習,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用好,能不能藉助工具來幫助自己。
如同手機,有的人就會利用它來學習,有的人就會拿來玩遊戲。工具的使用好壞,在於個人。
首選要明確了這一點。
2、一本書幾百頁,能不能最大限度呈現書中的精華?
我的答案是:能。
真正的好書,都是有脈絡的,不過有的是明有的是暗。
了解一本書的關鍵,不就在於掌握書中的關鍵論點。
如同《卧底經濟學1》裡面講的經濟學稀缺概念;《失控》裡面對於未來世界(生物與機器聯姻的時代)的判斷;《理想國》關於正義本質的討論……
但如同羅胖在發布會上講《文明之光》裡面的歷史細節。其實,聽書就已經把所有大量的細節去掉,留下的只是有價值的觀點。
更關鍵在於,聽過之後,然後呢?
3、怎麼用,在於個人
說一說我是這麼利用【每天聽本書】的:
對於以前讀過的書
藉助裡面的文稿和腦圖,重新把書籍的脈絡和觀點重溫一遍,看看自己看書的時候有沒有落下什麼重點。這對於書的理解,確實加深多幾分。
對於一直想讀但沒讀的書
類似於《傲慢與偏見》《堂吉訶德》這些書,真的在書架上蒙上一層灰了。最近在上面把這兩本書聽過之後,真的收穫非常大。
《傲慢與偏見》,它會將書籍的寫作背景(處於英國上升階段)以及小說中長子繼承製等情節關鍵點和你說明。
《堂吉訶德》的時代是騎士小說的盛行時代,這也才能理解小說裡面各種怪誕荒唐的情節。
了解這些,對於閱讀書籍會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好奇的書籍
聽過之後,感興趣的可以選擇閱讀紙質書或電子書,深入了解。
總結一句:
讀過的書,加深理解和印象;增加涉獵範圍,感興趣的再選擇閱讀紙質書;藉助工具,幫助自己整理書的觀點和內容。
一步步培養自己,最後讓自己整理出來的筆記,和別人的對照,看看自己的理解深度廣度與別人的理解有何差距。
ps:
我基本上是聽一遍,看文稿一遍。在導入印象筆記,重聽一遍加整理文稿,加入自己的東西。
(其實覺得我這樣的效率不高)
剛才差點訂閱了。
下手以前在群里(IT技術群)問了一句有沒有人訂閱,然而大家正在討論一個高鐵車震的小視屏(非黃,只是一男一女前後走出洗手間)沒人回復。就沒著急付錢。
現在每天聽的節目有,得到、冬吳同學會、曉說以及以前的冬吳相對論。從家到地鐵剛好聽完每天的得到,下地鐵到公司可以聽大半期冬吳或者半期曉說。所以想了一路,還是放棄訂閱。原因有三。
一、聽了這麼多節目,我感覺對於音頻的吸收率非常低。聽完記住的不多,一來在路上聽特別容易分神,也很難專註。而一頁一頁看書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二、相對於這種聽別人敘述一本壓縮以後的書的方式,我更喜歡梁冬的妙趣橫生和老吳的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甚至高曉松那種天南海北的海聊。
三、每天一本書一年365本。太多了,即使全部聽完也沒時間吸收,感覺自己懂的東西很多,卻沒有時間思考。帶來的焦慮反而背離了讀書的初衷。
本來已經下單,但我還是反悔了。因為我仔細聽了一課每天聽本書的節目,發現其實真的記不住。所以我還是直接退了。關於知識焦慮,其實不是每天聽本書就能解決的。如果你真的要通過閱讀來解決知識焦慮的問題,那就不要買電子書,買一本經典的大部頭,端正地坐在書房或者書桌前,認真地看一兩個小時書,也比你每天聽本書來得充實。畢竟,別人嚼碎了餵給你,和你自己靜靜品嘗,味道還是不一樣的。這個年費會員,真的無法拓寬你知識的疆域,也無法真正解決你的知識焦慮。它只會給你帶來一種空虛的心理安慰,甚至讓你本身更焦慮。因為知識,不是以這樣的方式就能消化得了的,它還需要你自己的思考和消化。其實,得到APP最有幫助的恰好不是那些收費的節目,而是裡面的免費節目。可見老羅的用心良苦。如果真的每天忙到連看書的時間都沒有,那麼就定一個吧。
8月31日,白天大家忙著解構許知遠,晚上一半人看國足對戰烏茲別克,另一半在看得到的002號知識發布會。
知識付費早已不是什麼新概念,去年可謂是知識付費風生水起的一年,分答、在行、知乎Live、得到,眾多知識問答、分享類APP層出不窮。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知識付費類產品還是以問答、專欄和課程形式為主。平台整理書單,由專業撰稿人和轉述者合作以音頻形式輸出書本解讀,如此結合,可以說是一個新的產品形態。
引導用戶讀書且把這件事做成一門生意,是一個長期並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工作。「每天聽本書」仍然是得到的王炸級產品。他們能給閱讀困境帶來多大的改善,有待時間考驗。
「書單焦慮症」療法
說到底,這一輪的讀書類APP創業還是逃不過大眾的知識焦慮。
知識焦慮一直都有,只是在工業文明時期還只是對知識的渴望。工業革命之後,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社會分工愈發複雜,大眾需要通過教育來掌握更多技能以適應工作要求,與此同時,知識傳播的效率也因為技術進步而提高。這一時期,知識的供給與大眾對知識的需求可以說是匹配的。
而到了信息時代,兩者的地位被顛覆。信息爆炸性增長溢出,搜索引擎固然提高了信息搜集的效率,但此時大眾的注意力已經開始難以集中,對成功的渴望更是加速了「30天學會XXX」、「7天掌握XXX」這類修辭的出現。
而這正是知識付費第一波浪潮的推動力。在目前流行的知識付費產品中,大多逃不了問答的模式,分答、知乎Live、微博問答,是知識售賣中最直接的方式,將知識直接作為商品出售,你有什麼需求就問什麼,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能回答出來並賣給你。
多數人都能通過這種方式滿足自己的知識需求,那麼標榜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又會是對經典和高級精神生活的渴望和焦慮。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焦慮。
首先就是不知道該看點什麼比較好。新媒體時代,資訊到處都有,該看什麼、什麼是好的,無從下手。而緩解這種焦慮的典型案例反而更早,那就是《讀者》。同樣,經典書籍也十分多,需要有人做篩選。於是,就產生了「書單產業」。但凡有點逼格的媒體,逢年過節總要推出個書單,或者採訪大佬時,總要不死心地問一句:「能給我們讀者列個書單嗎?」
書單雖好,卻不能貪多,不然難免患上「書單焦慮症」,輕者「先馬再看」,重者過年時買書屯著好過冬,書能不能看完,會不會翻,就隨緣了。
當大多數讀書類APP還停留在靜態頁面推薦書籍時,羅胖的得到就開始做領讀人模式了,專業撰稿人和轉述者每天給講一本書的內容,你連讀書的過程都省了,聽完這本書,你也知道個大概了。
通識教育的功利悖論
書單的選擇構成了用戶是否會繼續選擇這款產品的原因。這其實是一個信任建構的過程。最穩妥的辦法自然是像前面所說的,通過一些大佬來公布書單,這樣的書單用戶是信服的,用戶對於大佬成功的渴望會投射到書籍上去,看書等於獲得成功。
這一點上,羅胖做了個可能比較冒險的決定,一方面,他在自媒體上賣書起家,一直在做薦書的事情,他有自信可以獲得用戶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也在瞅著通識教育這個概念做文章。
通識教育早已不是什麼新鮮概念了,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College)早在19世紀初就提出要將大學教育與通識教育聯繫起來,後廣泛流行於歐美大學,國內大學流行比較晚,21世紀初才有復旦、北大等學校逐漸開始嘗試。
通識教育其實是基於對學術分科的反思,認為原先的專業教育中知識被嚴重割裂,希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對不同學科有所認識,以達到將不同知識融會貫通,培養出完整的人。
羅胖希望借著通識這個概念,讓用戶能在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閱讀中,能夠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產生啟發,他希望「內行的頂尖高手,把自己行業內的頂尖心法,變成別的行業里的人創造力的源泉。」所謂,「我們跑到別人的世界裡張望,然後反過來滋養自己的世界。」
不同領域自然可能存在天然壁壘,你讀書是一回事兒,但讀不讀得懂又是另一回事兒。這同樣是用戶的一大顧慮。
作者在將自己的思想寫成文字時可能因為表達就損失了一部分意思,而用戶也囿於自己的背景,在理解時又損失了一部分含義。大多數作品都有其時代背景,當時是什麼含義,今天讀來又有現實意義。羅胖瞅准了大眾疲於思考,書的內容給你推薦了,書的意義乾脆也給你講明白吧。
通識教育自然沒有問題,「每天聽本書」就能學到其中精華自然也很棒,但不免讓人想起通識教育的出發點,是希望培養人獨立思考能力、從而對知識融會貫通。一個可能不那麼功利的目標,最終以一種比較功利的手段來完成。
這自然會讓一部分人感到反感,不過,在碎片化時間的條件下,這似乎是一種最優解,因為,大多數用戶都沒有時間讀書或者沒有養成閱讀習慣。
碎片化閱讀的結構性難題
從目前大眾的閱讀習慣來看,大多數讀書類APP可能都會比較吃力。原因還是因為老生常談的話題——碎片化閱讀。
在充滿高科技的今天,一個普通人生活中有太多誘惑和干擾。且不論讀書,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手機和電腦上的一條資訊就能把自己帶到天南海北,本想上網查資料,結果被網頁上一連串其他鏈接吸引過去,過了半天才回過神,反問自己:時間都去哪兒了?
然而假期也並不能倖免,再完美的讀書計劃,最終往往淪陷於電腦手機上的遊戲與社交。這些暫時愉悅讓大多數人都患上了拖延症。回到讀書,相比一本大部頭,自媒體上的短文章自然也滿足了暫時的愉悅,讀著痛快。
閱讀本身是一種浸入式的想像力體驗和邏輯操演。碎片化閱讀的結構,也加大了人們對經典讀物理解的難度。
首先是書籍的篇幅決定了自己不適應當下快節奏的生活。長篇的文學類作品往往情節複雜,人物眾多,比如《冰與火之歌》;而學術類著作則往往有一個比較龐大的敘述邏輯和系統,二者都讓用戶很難迅速浸入到書本所敘述的語境中去。
更重要的一點是,書籍長篇的敘事邏輯往往意味著它們要向讀者交代很多東西,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則帶來了記憶上的挑戰,讀者需要記住之前的劇情或是邏輯,才能讀懂後續的內容,比如《百年孤獨》,如果不是完全浸入式的閱讀,每天在碎片的時間裡讀那麼幾頁,你可能就對那些人名和人名之間的關係感到捉襟見肘。常有的情況是,還沒讀到一半,就開始反問自己懷疑人生:我這是在哪兒?我從哪裡讀過來?我要讀到哪裡去?
傳統的電子書APP,都試圖用一些其他方式來黏住用戶。比如微信讀書做社交,用讀書的排名來增加用戶對讀書時間的投入。然而類似這些產品恐怕難以走出碎片化時間讀長篇巨著的莫比烏斯帶:它們嘗試用各種方式鼓勵大眾親自去讀一讀大部頭,用社交或是別的方式保持用戶粘度,然而,碎片化時間結構導致書讀不下去的問題依然存在。
這一點上,且不論效果如何,從形式上看,羅胖得到APP里的「每天聽本書」似乎稍微靠譜點,他沒有逼用戶讀大部頭的想法,乾脆把書的內容提純,讓用戶高效吸收。具體套路還是源自羅輯思維以前的視頻節目,讓用戶每天花半小時搞懂一本書,用知識服務提升閱讀的效率。專業的撰稿人和轉述師用他們的理解力、用更短的時間轉述給用戶聽,幫用戶省時間。「每天聽本書」不是傳道授業解惑式的知識灌輸,而是幫助用戶填補知識漏洞。
相信有一部分人是看過得到的品控手冊,在做適合聽的知識以及把知識做得適合聽這件事情上,他們還是挺努力的。談一下個人使用「每天聽本書」的感受,它幫我排除了一些選書的地雷,速讀一些歷史類書籍,甚至偏門的歷史,了解了不少陌生領域的知識。因為解讀人本身已經下了一番功夫,所以產品幫我過濾掉了書中很多輔助信息而更關注於作者觀點,短時間內充實思維,有一種刷題快感。
當然我也知道,自己啃一本書然後內化是最好的一種姿勢,但現在時間真的被切割成粉塵了。目前來看,這款產品也許很難滿足全面的用戶需求,但我們每天花一小時打王者榮耀,也可以花四十分鐘聽兩本書試試。
發布會的內容,其他回答都說的很清楚了。我覺得這個產品是自己本專業知識外的輔助知識、跨界知識,濃縮的知識音頻控制在30分鐘內,意思就是儘可能省時間的擴大知識面。這是這個產品的賣點。
歸納總結書本的團隊不知道水平如何,轉述是否對味很重要。找幾本讀過的書再聽一遍轉述,對比一下,也當是複習了,也不失為一種鍛煉歸納能力的方法。或者說聽到一本書,覺得有興趣,也可以閱讀原文,繼續更深入地了解。
存在即合理,深度學習重要,碎片化學習也不能忽視。
總比刷會朋友圈、或者耍一把農藥強吧!比較了這些產品,我選擇了凱叔講故事。既然想輕鬆就輕鬆到底吧。
每天聽本書,作為娛樂服務產品,對標的應該是優酷視頻會員。
這樣來看,數量少(每年幾百本書 vs 優酷海量視頻),體驗不夠豐富(聽書,看縮略文章 vs 視聽體驗 + 娛樂節目 + 電影等),價格貴一倍(365元 vs 180元),
結論:每天聽本書,價格高,性價比低。
如果大家不認同對標產品,無所謂,可以自己找個對標產品。
另外說一句,一年365元這個價格不夠互聯網,如果是36.5我一定會買。
推薦閱讀:
※該如何看待羅振宇2017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羅振宇 與梁文道那個更有意思?
※羅輯思維在知乎上取材,付費了沒有?
※作為「羅輯思維」的會員,體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