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修習禪定可以參考那些人或書籍?


初學入門最推薦的依舊是廣超法師的定慧之路沒有之一,次第分明簡潔明了,沒有一點雞肋成分是最可貴的,還順帶破除不少歷來已久的邪見,實用性最強無可爭議。

但要是說到更深層次的實修功夫以及對於禪定的理解,在漢傳留下著作的高僧中還是慧思、智者兩位天台宗祖師爺比較膩害,但是其中智者大師的書適合完善鞏固,慧思禪師適合拿來進階,對於初學者的用處實在是有限。智者大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名氣太大了,其著作中充斥著大量雞肋意義不大的東西,除去後人注水之外我想可能負責編著的弟子把智者大師本人隨口說的東西都一股腦的記錄進去了,綜合來說含金量最高應該是小止觀。慧思禪師這邊是壓根就沒寫過入門類的東西....那本隨自意三昧說實話如果不經過四禪征服色法障礙的鍛煉是很難成就的。

另外還有比較容易被忽略的是明代袁了凡得了天台宗真傳後寫的靜坐法要訣,入門層次上實用性在兩位祖師爺之上......

新添補充:禪法要解經修行道地經,大藏經中極少數僅注重純粹止觀修習的經典

南傳佛教方面,都很好,有翻譯的都可以去看看,只是要注意幾乎每一位禪師在論述相關概念時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個人偏重,但基本上不太可能有很大的錯誤,只有適合與不適合,這點同樣適用於清凈/解脫導論。

這裡說一些題外話,禪定修行中沒有類似道教那種嚴格的師承關係,幾乎沒有手把手教到底的情況,講明白修行方法、何為安止定後就自己去修吧。北魏時有個叫僧稠的大和尚,起初苦修禪定未果,在獲得了某高僧的指點後僅過十天即獲得了圓滿的安止定,之後依舊堅持日復一日的禪定修習,從高僧傳描述中可以看的出來至少在定學上獲得了與那個幫佛陀算過命的阿私陀仙人同級別的成就,而僧稠大師在這整個流程都只是在修禪定而已沒有任何滑頭(順便一提那個時代還沒有大乘佛法傳入),所謂的指點也只是在一開始。我們可以再想想現在南傳佛教開設的一些禪修訓練營,尊者講一下理論方法,遇到問題再問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呀,所以說要是想修禪定的直接安般那走起來就行了。

禪修次第 (豆瓣),艾雅凱瑪應該也算是南傳吧就放這裡了,這本書最有價值的是對於各個定境的描述以及如何以定境為基礎趣向解脫道,還有就是在爬高階禪定遇到困難時這本書的使用性等價於定慧之路。

最後就是古印度外道方面了,我最喜歡部分

說起佛教以外的禪定學,可以說是非常遺憾了,儘管一直說著外道共法然而翻遍古印度宗教經典,除去瑜伽經中提過一丟丟之外,怕也只有摩訶婆羅多中的一小卷中的一小章中的一小段了吧

我現在告訴你四重禪瑜伽,至高的仙人們知道這些,獲得永恆的成就。

明確提及的就這點兒,不過好在具體的修行方法還是有...好幾小段的,總的來說還基本沒什麼實用性

但畢竟是真·土生土長原汁原味的禪定法啊,真的是不開玩笑的說這其中的參考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有單獨了解一下的價值。

首先是同屬摩訶婆羅多的薄伽梵歌的第六章——禪那瑜伽(Dhyanayoga),大約又掃了一遍果然還是挺平淡的....具體有多少價值每個人自己評判吧。這裡說兩點,篇中提到了打坐姿勢需要保持頭、頸、身保持端正,也就是坐正三點一線,這是為了盡量避免陷入昏沉,純粹修安止定滿足這點就夠了,用不著特意去追求蓮花坐之類的。還有就是末尾還沒有成為英靈的阿周那表示這實在太喵的難了,「我的思想就像是風一樣難以掌控」,對此奎師那提出了和現代南傳尊者類似的看法,那就是即使成就不了安止定,對於止禪的修習也能造下善業推動下一世的修行。薄伽梵歌第六章【吉祥薄伽梵吧】_百度貼吧

再說一下開頭提到的摩訶婆羅多中那段,我現在又看一遍感覺還挺厲害的....不過依舊是作為參考價值來說,

注意16~18,這是日常心境到安止心的變化,可以看得出來性質上和鑽木取火相近,禪定的修習就是這樣比起去習慣鑽的過程更應該考慮如何更快的鑽出火星。

放眼外道中對於禪定修習的描述可以發現幾乎都是直接從制衡感官入手,比較巧的是我個人在初禪之後由於困惑尋伺止息,所以乾脆放棄所緣無形中採取了在外道中流行的方法,當然我也是比較慫的,主要還是看了上面艾雅凱瑪禪師的那本書,發現這位老師也是乾脆放棄了觀呼吸直接從感受入手。總的來說這種方法越是修到後面越是舒服,尤其到了無色定這幾乎是唯一的方法,但在低階禪定時那可真是....七世紀之後印度本土幾乎斷了禪定傳承也是能理解了。專註一物不生二念,毫無疑問這是入初禪最好的方法,但往後盡量還是靈活一些。

對了,道教異端經典《坐忘論》不出意外也是此類。

再有好像沒什麼了...白騾奧義書記得提到過一點毛線,但連參考價值都談不上,瑜伽真性奧義書在講完昆達里尼之後提到了一個叫『獨止』的東西讓我非常在意,結合上下文意義還是不大。

瑜伽經比較特殊,整本箴言集都是在講如何成就四禪與以四禪為基礎能獲得那些成就,但問題就在要是不先成就四禪,那這本書連作為地圖的功能都談不上,現代幾位斯瓦米的講解本作為了解一下還行,但畢竟不是安止定成就者對於關鍵部分的解讀總是不痛不癢。倒是這個版本瑜伽經 (豆瓣),這位譯者低調的順帶翻譯了五世紀時廣博仙人的注釋,這可不得了一下就能看清這張地圖說什麼了,對我來說這價值是僅此於巴利經藏了。然而這裡面充斥著大量數論哲學的專有名詞,加上是梵文直譯很多語句本身就是晦澀,再加上沒有成就四禪就相當於沒有打開寶庫的鑰匙,因此就和慧思禪師的著作一樣,吊的沒朋友,但是不推薦。

禪定相關的內容真的很少,多看一些資料多一些實修自然就能隱隱約約明白僧稠大和尚最初收到的指點是什麼,真的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記得有位學者說禪定的修習是對於一個人人格全方位的考核,嗯...差也差不多,我覺得可以說的更接地氣一點,樸實的努力+正確的慾望+正常的知見

總算寫完了,最後再提幾本不是很推薦的書籍。瑜伽師地論禪定相關部分理論真的是6的不得了,但實修上用處卻極其有限甚至比上面辣雞外道,我一直很好奇這本論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南懷瑾好像有本什麼什麼手冊來著,怎麼說呢南師涉獵甚廣但幾乎每一門都只學了個入門,作為科普看看還行;虛雲大師好像也寫過一些禪定相關的東西,不要看。


《禪修之旅》焦諦卡禪師,又名《禪修指引》

http://pan.baidu.com/s/1ntMU0g5

《禪修次第》艾雅.凱瑪


王言。

大師。何者如來禪定。

答言。

大王。沙門瞿曇。有九次第定。入三摩拔提。

一者 初禪。

二者 二禪。

三者 三禪。

四者 四禪。

五者 空處。

六者 識處。

七者 不用處。

八者 非有想非無想處。

九者 入滅盡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離諸欲惡不善法 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入初禪行。

離諸欲惡者。

謂初禪所對 諸愛染法。

遠離彼法。名離諸欲。

離諸惡不善法者。

謂因貪嗔痴起殺生等十不善業。是名不善法。

遠離彼法。是名初禪。

有覺者。

謂共覺故。

何者是覺。依何境界隨順初禪。是覺多種。

謂知覺思惟觀集定等。

是名為覺。

何者是觀。

即彼隨順初禪覺行。思惟 觀受 欲定 知覺。

是名為觀。

依於厭行 共彼有覺有觀 而成初禪依。

於厭行 共彼有喜有樂 而成初禪行。

是名 有喜有樂 入初禪行。

行者。

所謂 受持念護 喜樂知等。

是名為行。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住初禪中。得無生法忍。增上欲心。

是故入初禪求無生法忍。

為求轉勝無生忍故。於初禪中生不堅固想。起上欲心 舍彼初禪 求第二禪。

為欲入彼第二禪故。

離彼初禪有覺有觀心。

滅於彼心離於彼心。

凈於彼心寂靜彼心。

內凈。心一處。無覺無觀 定生喜樂。

入第二禪行。

內凈者。謂

對治彼障第二禪法。

寂靜彼法清凈無濁。

是名內凈。

心一處者。謂

滅彼初禪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猶如大海。

一切諸水入皆一味。所謂鹽味。入第二禪。滅彼初禪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無覺無觀。

如是名得無覺無觀三昧。

依彼三昧生喜。謂於佛法僧中生於喜心。

依彼喜心。諸善功德自然滿足。

為欲令彼無生法忍。轉轉增勝。轉轉光明。轉轉勝妙。轉轉柔軟。得上欲心。

於彼第二禪中不住不樂。更求勝上第三禪行。

生如是心。知彼喜心障第三禪及無生法忍。是故離喜行舍憶念。安慧身受樂。

是樂 聖人亦說亦舍。

依彼二禪無生法忍勝上欲心。離彼喜樂。入三禪行 得三昧樂。厭於彼喜。

生如是心。此無喜樂。是無常樂。是盡滅法。非常非恆。非真實樂。非究竟樂。

如是知已轉更復起勝無生忍 增上欲心。依彼勝忍增上欲心。不樂苦樂 遠離苦樂。

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入第四禪行。

得第四禪三摩拔提。柔軟心 自在心 寂靜心 光明心 正直心。舍彼一切所有樂事與諸眾生。

與彼眾生安隱樂時。即時得彼勝無生忍光明現前。

得彼勝忍光明現前故。令行速疾。於第四禪勝妙樂中。不生樂心。遠離彼樂舍念清凈。

惟見無邊虛空現前。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

不念種種相。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

如是觀色。略有二種。

一者 四大。

二者 依四大。

四大者。謂

地 水 火 風。

依四大者。謂

色 香 味 觸

如是廣有八種色相。

離彼色相。無彼色相。滅彼一切諸色相。

名過一切色相。

隨何等法有其色相。

彼法必有所對礙相。滅彼一切所有對相。不念不行種種異相。而能過彼種種異相。而不念彼種種異相故。惟見虛空相。

是故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是故說言。過一切色相。

入彼無邊虛空三昧已。生如是心。

虛空無邊。虛空無際。虛空無岸。隨何等法。

以無邊等故。彼法無有前際中際後際。

如是觀一切法 無前中後際。入如是三昧。即於一切眾生起大慈心。即舍一切法。得平等智而現在前。

爾時於彼無生忍中。始得勝進光明現前。

過一切無邊虛空相。現前知無邊識相。入無邊識處行。

生如是心。是無邊虛空相。惟是識想分別。

得如是心知一切法。惟是識相。是識無量。

入如是三昧。得無生法忍。非究竟成就。

無生法忍。過一切無邊識相處。現前知無所有處。入無所有少處行。

無所有者。

無彼所有貪嗔痴等分別之心。種種分別虛妄分別。

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皆從虛妄分別心生。無彼所有故。言無所有。

少者。

如向所說。法中少相 細相 微相等。名少相。

無彼少相故。言無少。

過彼一切粗細想故。言無所有無所少。

住是三昧。得於轉勝無生法忍光明現前。

為得彼勝無生法忍。而不樂彼無所有無少三昧。生勝欲心。轉求增上三昧勝行。

生如是心。是無所有 無少行相。亦是細相虛妄分別故。

次觀非想非非想。

何等是非想非非想。

非想者是空。

非非想者從因緣生。

爾時非想非非想三昧現前。過一切無所有處少相。入非想非非想處三昧。

行住於彼處。生如是心。彼非想非非想處。無所可樂 遠離彼法。

即證諸法不生不滅三昧現前。

知一切法不生不滅。

見一切法自性寂滅不行不住。

爾時名得勝上清凈無生法忍。

是名九種次第入三摩拔提。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定法。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建議依止有證量的師父指引自己 不然很容易走偏的


《解深密經》重點:何為止。何為觀。如何達到輕安。何為真如作意。何為止相,舉相,舍相。《頡隸伐多問經》重點:明了和善用相稱法的修習。《楞嚴經》重點:用不生不滅的圓通根(耳根)為因地這樣才能圓成真實之果地,這樣才能從始至終不遭岐路,且有日劫相倍之功效。


隱於深山老林修鍊時,小病來了,一本《本草綱目》之類的或許能應急,絕症啥的,不打通個任督二脈,便只能多消化一天糧食算一天啦。


清凈道論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推薦閱讀:

從印度瑜伽學校學習了六年畢業,回來當瑜伽教練有人請嗎?
請問有0基礎的人學瑜伽教練嗎?
剛完成瑜伽教練培訓的新手,如何找工作?
骨盆前傾的危害有那些?
瘦腿的極限是多少?

TAG: | 佛教 | 瑜伽 |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