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到清代把當時的雍正官窯拿到現代來,會被鑒定為贗品嗎?是否和如今的雍正官窯瓷器具有同樣的價值?


1.假定鑒定者不失誤,按照眼學鑒定法不會被鑒定成贗品,按照科學鑒定法的道理會被鑒定成贗品,但是現在各種科學鑒定法收到精度等限制,一般來說無法鑒定清代瓷器的真偽。

2.如果採信眼學鑒定法,其市場價格和真品無異;但是考察價值意義肯定不一樣,因為這件器物顯然是穿越行為的見證,這重價值是一般雍正官窯所不具備的。


等於把某位十幾歲的孩子帶到現代來說他是長者。


古董這玩意,最頂級的,最好的都是和新的一樣。有些出土的東西由於太新,和剛做的一樣。一些低手不敢認而已……


首先從定義說,度娘解釋是這樣的:

贗品本義指工藝精湛的模擬品,價值和價格可以緊隨被仿品。現在通常指工藝拙劣的仿冒品。

釋義

偽托原作的書畫;偽造的文物

常指

工藝拙劣的仿冒品

無論官民,只要不是仿冒的粗製濫造,都不算贗品。

第二,雍正的官窯有仿前朝的名作器型,也有前代款識,但歷朝歷代,只要國力強盛,且陶瓷燒造達到一定水平,基本都有這種情況。這種由於帝王的喜好發生的仿製並不同於仿冒,不存在為經濟問題坑蒙拐騙的動機,因此復燒屬於一種追思和發揚。這種仿古和追思也僅僅存在帝王家,普通老百姓根本無從見到。

第三,由於真正官窯根本不具備市場流通性,就算同時代,也是珍貴品種。屬於王公貴族的特權。普通人無從過問。


故宮很多庫藏,康熙時期的都有新品未使用收在倉庫到現在,和新燒的一樣,,但工藝特色是仿不了的


這個問題涉及好多了,還要看你拿的是什麼,你拿一個史料沒有記載的,並且沒有類似的器物回來反響肯定會很大,爭議也會很大。你拿個老普回來質疑你的人就沒有那麼多。就想我突然說自己拿了個洪武的官窯,這玩意還賊tm新,你會覺得我是智障嗎?

至於變化,我認為變化很驚人,器型沒變化呀,胎質的變化不大,紋飾沒有變化,彩和釉面可能會不同(單色釉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很大)。博物館有的瓷器也是保存的很好。

有爭議是肯定的,就現在拍賣上很多大師對不同瓷器看法都不同,更何況你來了個史無前例。


不看款都知道是清三代的大開門物件,你覺得能是假的嗎


基本會被鑒定為真品。

如樓上所說,古陶瓷鑒定主要就是眼學鑒定和科技檢測。眼學鑒定是根據陶瓷的器型、紋飾、造型、款識、胎釉特徵等,與標準器相比較。顯然穿越帶回來的瓷器沒這方面的問題。

科技檢測鑒定真偽主要是看顯微結構、化學成分和年代測定。前兩者沒問題,因為帶回來的瓷器本身是和其它正常流傳下來的瓷器是一樣的,同樣的原料和生產工藝化學成分和顯微結構是不會變的。

唯一會有問題的是年代測定。假設測年技術完全準確,那麼得出的結果會是現代仿品。但是實際上現在的測年技術真的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厲害啊!就雍正距今這麼幾百年的時間就pass掉了好幾種測年技術。基本能用的就是熱釋光測年技術了,但是熱釋光現在國內還很不成熟啊,誤差10%,紅外多照幾次就會混淆年代。這就是一個理論強大,實踐還很薄弱的雞肋,現在歷史時期的古陶瓷測年都還是比較依靠眼學,科技測年結果單獨拿出來就唬一下外人。

再說科技檢測很多都是要制樣的,珍貴的整器誰肯給你切一小塊。

至於價值,文物的價值在於科學性、藝術性和歷史性,穿越帶回來的瓷器少了哪個價值?好吧,時間的沉澱和變遷沒有了。就現在的國情,又不是拆拆補補的古建築,誰會來在乎這個。

最後,可能還會和「扯淡碑」一樣具有重要的「穿越可能性研究價值」。


推薦閱讀:

景德鎮窯為什麼沒有入圍五大名窯?
如何評價《如果國寶會說話》紀錄短片?
國外有什麼確認的留存上千年的武器?像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這樣的?
中國歷史上有價值超過和氏璧的文物嗎?
有哪些歷史上有名的文物流傳至今?

TAG:中國歷史 | 考古 | 瓷器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