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究竟是什麼? 慾望=心魔?


謝邀。

慾望是一種心路歷程。

要解釋慾望產生的過程,就不得不提到佛教中五蘊的概念。

五蘊:色、受、想、行、識。

比如,在大馬路上看到美女(五蘊中的色,指外境),不由得高興(五蘊中的受,指感受),開始想像(五蘊中的想。因為當我們看到一件事物的時候,它其實是很粗糙的形象,這時候我們會加入想像去填充,讓它更真實具體),有了邪念(五蘊中的行,佛教中說業,就在這時候產生了,不需要到擼管這一步),最後美女在心裡留下了很具體的印象,並且你已經確定了這種印象(五蘊中的識。)

這就是最普遍的因為外境(色)的影響,產生的心路歷程。

但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去看到、接觸到一個美女,憑記憶就能產生慾望。那就不包括色,想、受、行、識就是一個心路歷程。

毒癮之類,也是如此。到了一定的時間,身體自然不愉快(感受),想像(放大或扭曲這種不愉快),生起搶劫的念頭(行,惡業形成)、很確定自己要吸毒,或要去搶劫(識)。

所以有毒癮的或心理疾病的人,如果能一邊配合藥物治療,一邊學習佛法的話,這種癮會很快得到遏制。佛法的修行,就是從想這部分入手。切斷對愉快或不愉快這些感受的繼續幻想,杜絕惡念的產生。

佛教常勸人住在當下,也是這個意思。看到美女,很開心,這沒關係。但不要繼續幻想,因為隨著這種幻想下去,很快就到行,產生業。

是業讓生命在煩惱的苦海中不斷流轉。

當然,除了防止惡欲產生,佛教提倡我們多一些善欲,因為善欲能生起智慧,而且善欲很好斷除。

比如布施窮苦的人,為人排憂解難。這都是善欲。

慾望之所以會產生,通常是因為人們隨著過去積累的習性去起心動念,也就是通常說的本性。如果能對我們的心有更深刻的認識,自然就明白這種本性是不好的,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

個人漏見,僅供參考。


謝邀。

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嗎?

如果題主先表達個人看法,就有得討論了,否則根本沒有互動。

「無欲無求」這四字應該來自中國人創造,並非來自中文佛經,印度梵文經典亦找不到記載對應,佛法只提及「apratisthita laksana不住於相」

欲就是相,

住就是滯留。

不住於相,不代表不運用這個相。

不住於欲,不代表不運用這個欲。

大部份民間佛教徒出現悲慘命運,就是不好好運用「欲相」,所以成「魔」。

什麼是需求?

什麼是欲求?

什麼是訴求?

什麼是希望?

什麼是慾望?

什麼是期望?

什麼是寄望?

什麼是奢望?

如果以上是同一件事,又算不算是心魔?

如果不將世事、世事作出任何定義,便明白一切都是中性,只有建立個別條件之下,才會得出正反兩面的表象。

例如,殺人是否邪惡,取決於起心動念,持械行劫的賊,準備向人質襲擊,警察面對如此情況,是否應該開槍?

根據南傳佛教上座部中《在家五戒》對「不飲酒戒」為例,巴利文「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學處(戒為了放逸享樂而飲酒)」。

大家見到未?重點是「放逸享樂」四字作為前提而去飲酒,才構成需要戒飲酒之因,才需遠離,並非教人永不飲酒一滴,否則就要下地獄,從來都不是。

亦即指凡使人「放逸享樂」的領域就需要遠離、需要駕馭,需要為自心而起「戒」,亦即《六祖壇經》所說的「自性戒」,是遍及人生一切處的。

慾望二字形容彷佛帶著貶意,慾望本質只是對世事、世情的所需,慾望只是訴求,並不存在褒貶之意。

佛法不摒棄訴求,更不否定訴求,而是教人如何駕馭及運用訴求,而不被牽制。

究竟如何去界定是否沉迷慾望?

舉例說,肚餓屬生理需求,應當進食而不食會肚餓,長期不進食就會死,勉強來說,這叫「需求」。

需求會使思想產生「渴望進食的感覺」,勉強來說,這叫「欲求」。

簡單而言,慾望、欲求、需求是同一件事,由於觀念不同,硬將三個辭彙分別用於不同地方,世上根本不存在「有需求而無欲求」的情況,因為身心互為影響。

現先舉一例,古語云「苦口良藥」,假設葯是苦,有人認為生病對葯有「需求」不算「欲求」,此乃大錯特錯,因為不喜歡葯的味道,但知道某種葯可為身體治病,所以明白需要食葯,如此一來,這不是「欲」又是什麼?根本已是欲。

人類的需求、欲求,無非也只是滿足「身體感覺、精神感覺」兩大疇,不存在第三個範疇,兩者根本是同一件事,只是一個形容詞而已,勿將事情簡單複雜化。

有了以上共識,就可言歸正傳.....

一、人生本是充滿慾望的歷程,遍及人生任何領域,從來都並不是局限在下半身的「快感、性高潮」。

二、欲本全是「中性」,並無好壞之別,好壞只是運用該慾望時而產生的下場,重點是人心。

三、凡使別人或自己產生身心煩惱的欲,都叫「沉迷」。

如沒有使自己或別人身心產生負面影響,就談不上沉迷可言。

明白這個道理,便知道為什麼民間佛教「禁性慾」的人「情路、 婚姻」大部份都會比較坎坷的其中原因,答案就是皆因根本沒有順應愛情上的規則,有情必有欲,情本身已經是欲。

出家僧侶另作別論,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打算放棄組織婚姻家庭,如果讀者不是打算孤獨終老、無伴一生,就必須要有自知之明,看清楚自己角色,否則只會自尋煩惱。

慾望只是滿足人類身心活動的過程,包括避開危難、障礙,也都是欲,這是生命順應大自然規律的本能,如果失去欲這種本能機制,就意味生命將會受到威脅,無法和諧生存,故此,佛陀都要食飯,打坐時要坐墊,這已經是欲。

欲是順應大自然的本能機制,人生就是一連串慾望的劇情,人不能脫離大自然而存在,故此慾望是必須的。

世上有很多昆蟲身體像樹枝及樹葉,甚至石頭,這個就是順應大自然不被侵略,避開危難的慾望機制。

舉一反三,就可以將很多民間的迷信言論瓦解。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原來人生是充滿訴求,肚餓須進食,難道這是心魔嗎?現已真相大白。

P.S 如果仍然不明以上道理,請將以上八個有「什麼」二字,改成心魔,答案馬上呼之欲出,便知是否合情合理。


慾望是一個寓意廣泛的詞,理想、志向、追求或不擇手段地追求、心魔、物慾等,其本質我認為都是慾望。如果非要用褒貶義來區分慾望,似乎慾望與理想相對應。

參禪、信主等是為什麼?

為了獲得內心的平靜安寧--------這也是一種慾望。

沒有慾望,人就沒有發展的動力。

對於我來說,我喜歡太極拳,所以打太極拳對於我來說就是慾望,就能夠從中得到滿足--------所以我並不認為參禪、信主等就高於我的太極拳。

所以,題主這麼固執地追求慾望這個詞的意義,也是一種慾望,這種慾望的目的最終也是追求平靜安寧,手段則是拋棄慾望-------但題主這種拋棄慾望的這個慾望就過於強烈了,反倒是影響了題主的最終目標。

所以,單獨談論慾望是不好的,還要有世界觀、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這些基本的能力,就會利用好的慾望提升自己,拋棄壞的慾望。

我相信即便是佛祖,如果在路上看到一朵盛開的花朵,也會駐足流連--------這也是慾望,無論您進步到何種程度都永遠無法拋棄的慾望!所以就不要幻想拋棄慾望了。

慾望本身不是壞事,即便是對錢、性的慾望都是正常的-------但錢、性是否會變成心魔,則不是慾望本身的過錯,而是世界觀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的強弱。

所以,我認為低層次的修行是簡單的控制或拋棄慾望,但這絕不是目標,修行的目標是--------這點我欣賞王陽明的心學--------強大的內心對自己行為的控制。


爾時迦摩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所謂欲者。云何為欲。

佛告迦摩。

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

眼 識明色 可愛 可意 可念。長養欲樂

如是耳鼻舌身 識觸。可愛 可意 可念。長養欲樂

是名為

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雜五色 彼非為愛欲

貪慾覺想者 是則士夫欲

眾色常住世 行者斷心欲

迦摩比丘白佛言。

世尊。寧有道有跡。斷此愛欲不。

佛告比丘。

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

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

菩薩有十魔。何謂為十。

猗於身魔 而著五陰。

塵欲魔之所得便。

亦為罪魔之所覆蓋。

自興起意 是為心魔

死魔者 棄所生處。

天魔者 多念諸想為放逸行。

廢德本魔 隨人著冥。

亂定意魔 多所慕樂。

似善友魔 外像如真。

令不奉修道慧之本魔 使離正願。

是為十魔。


謝邀,我贊成@抱朴慈緣 的觀點。

人性本慾望,慾望是人類一切的行為與思想,你所有的概念都能套進慾望這個辭彙。

人性本惡,你做的所有事都是出於不想損壞自己利益與感受的自私心理,所有思考都是基於惡。

人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些總想著以偏概全,概括人類的所有思想行為的哲學觀點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客觀上來說,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主觀上來說,這些哲學理論都很偏激。籠統的概括一切,會有著非常多的悖論。

個人比較偏向於道家理論:人不是單一的,而是即矛盾對立,又相互依存。

《道德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每一樣事物的相對面都是有著必要的存在性的,不偏向於其中一邊,保持其平衡,即是無為。

人有著基本慾望,即生存欲,食慾,性慾等等。也有著過度慾望,山珍海味,暴飲暴食,金衣玉墜,煙花酒色等等。剔除基本慾望,人類會滅絕。而放縱過度慾望,則會損耗神氣,疾病纏身,壽命減少。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見素抱樸,不增不減,靜心以養氣,寶身以養神,是為自然之道也。

倘若苛刻的剔除所有慾望,對其懼之如虎,恨之如仇。這反倒是最大的偏激,與放縱慾望一般無二,非道家自然無為之道,也不符合人類社會觀念。

修行者,最好有一個豁達的胸襟,瀟洒的態度,就算在煙花酒巷,亂世紛爭,亦能平心靜氣,逍遙自在。

能濟人利事,行善積德,亦能懲惡護法,當仁不讓。

能吃齋念經,打坐鍊氣,亦能混俗而居,和光同塵。

不落空,不著相,不拘一格,出淤泥而不染也。

至於心魔,對普通人來說,是譬喻,指不正當的思想。對修鍊有成的人來說,是實像,指一切阻礙修鍊的神秘力量。如三屍九蟲,山精鬼怪,陰魔。一般在丹成之前集體湧出,幻化天界或仙山神人,擾亂心君。煉己不純者,會意馬奔騰,心猿不定,鼎翻葯走,功虧一簣。日夜陰魔占神,鬼神侵擾。


慾望就像是一頭猛獸,要麼你駕馭他,要麼被他同化為野獸罷了。


謝邀

慾望這個東西,人生而有之。沒什麼好避諱的。而心魔(魔考)這東西就不自然了。或者說它是背自然而生的。因而終將消失(你成就,他消失,你不成就,你倆一起消失,沒毛病)

道法自然,或許是為了平衡這世間的陰陽兩面吧,才有了這些奇怪的東西。畢竟有了惡,才能體現出善。有了這些雜念,然後才能知道心靜的可貴啊。

不過說起這個,在下覺得這個和清凈無為的辨證很像了。 道家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清凈無為。那麼什麼是清凈無為呢?真的是很消極的什麼都不做嗎?

非也非也。清凈無為,無為者何也?無為,無妄為也。簡而言之,不要作死,其餘的該做什麼做什麼,順天成事而已。不造作,不逆天,基本就這個套路。道是要發展的,要是真的沒有前進的想法,那豈不是要坐吃山空,等著被時代淘汰?

慾望也是如此。適當的慾望就是人前進的動力。有了這個東西,拿去學道修仙,成就了自然沒有慾望,良性循環就建立起來了。然而把持不住,就是貪慾,最後變成心魔,惡性循環,那後果我等就不得而知了。


慾望是怎麼產生的?

從宏觀上看,慾望是一種「匱乏性需求」,是首先由我們的心感覺到了某種「匱乏」,然後想要填滿這種「匱乏」,產生的慾望。從微觀上看,我們的每一種慾望建立在我和某一個物體的關係上,如我和金錢的關係,我和戀人的關係,我和食物的關係,大概的分類可以參考馬斯洛的五種需求層次,都是因為我們對這些物體感到匱乏了才產生的慾望。包括對 衣食住行、感情需要、知識等等的匱乏……

慾望是怎麼延續的?

慾望最根本的來源是因為「匱乏性需求」,因為趨利避害,但最直接的來源是因為快感,希望重複快感、留戀快感。快感是一種情緒的上升,比如快樂的到來或者痛苦的消失。所以因為不斷需要體會快樂或者不斷需要抵觸痛苦,就不斷的產生慾望,這就是慾望的延續。當美好給我們帶來快樂時,這時還沒有慾望,慾望是我們想要繼續體會美好給我們帶來快樂,因此產生了佔有慾和控制欲;當安慰能給痛苦悲傷的我們帶來快感時,這時還沒有慾望,慾望是我們想要繼續這種安慰來彌補我們的傷痛,也產生了佔有慾和控制欲。繼續保持體會快樂、抵觸痛苦帶來的快感就是慾望的延續。

慾望是好是壞?

毫無疑問,這個沒有定論,任何哲學、宗教都不能給這個定論。慾望不是可怕的,認為慾望是可怕的想法才是可怕的。雖談不上好壞,但我們可以儘可能的看清我們的每一個慾望,然後根據直覺、良知有選擇的去留。所以不要聽從他人、教義給的關於慾望的判斷標準,要聽從內心,內心的深處。

怎麼分析、看清慾望?

需要不斷的發問:我們有哪些具體的慾望?我為什麼會有這個慾望?我為什麼會有這個慾望對應的匱乏性需求?如果忘掉我的身份,我是個原始人,我還會有這樣的匱乏性需求嗎?例如,我對一輛好車產生了強烈的慾望,到底是因為我有代步的匱乏需求?還是因為這車滿足了我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社交匱乏需求?顯然如果我是原始人,這車擺在我面前,我是會僅僅因為代步而產生慾望,不會因為情感或社交需求產生慾望,所以導致我們感覺到的匱乏性需求,是和我們的認知、記憶有關係。認知、記憶不一樣導致需求不一樣,從而導致慾望的程度種類不一樣,所以說有的人慾望多,有的人慾望少,有的人慾望那樣,有的人慾望這樣。

如何判斷慾望合不合理?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人有慾望要盜萬物,合情合理。畢竟萬物對人的存在來說就是滿足人的慾望的,人同時也滿足了萬物的需求。「天生天殺,道之理也。」:人為了滿足慾望讓萬物生而被殺,社會為了滿足慾望讓人生而被殺,萬物為了滿足慾望讓社會生而被殺,皆合道之理,不必憂慮。「三盜既宜,三才既安。」:但是慾望還是要恪守,要合宜,要和順,這樣天地、萬物、人才能和諧相處。

拿市場經濟發展下的自由主義和環保主義來說,在某種範圍內它們都是合理的,它們衝突是因為思想立足點對立,它們也不衝突是因為放寬自由和環保的定義它們只是同一種主義,都認為只有在某某條件下、人類才應該滿足其慾望,只是這條件有大有小罷了。這條件這範圍只要合宜、和順,都是道之理。所以關鍵的問題變成了:我怎麼判斷自己的慾望是不是合宜、和順?比如:圈養動物做觀賞、拿動物做實驗、飼養動物做食物、捕鯨捕海豹製成商品……哪些是合宜、和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再比如謀求利益、財物,若合宜、和順、合道,未嘗不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總之,「盜亦有道」。

這合宜、和順是應該來自內心的標準。不要聽從別人的標準,這也是避免慾望帶來衝突的一個方法。

慾望為何會帶來矛盾、衝突?如何消除矛盾、衝突?

因為一切都在運動、變化。微觀上,每個具體的慾望都是建立在每個具體的關係中,比如你和戀人的關係、你和信仰的關係等都在變化……戀人眼中的你在變化、你眼中的戀人在變化、信仰眼中的你在變化、你眼中的信仰在變化……所以建立在這些運動變化的關係上的慾望都是會產生撕裂感、矛盾、衝突的。生命就是人的所有關係的運動,所以建立在運動關係之上的慾望所帶來的快樂都是暫時的,這種快樂帶來痛苦,為了抵觸痛苦,又去滿足慾望,又帶來快樂,又帶來痛苦…循環。逐漸,形成了對關係中的對方的依賴,已沉迷,對方已經是你痛苦快樂的一部分。這就是大部分人的生命。

怎麼對待慾望?不合理的慾望怎麼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慾望來時,不要壓抑、抵觸它,也不要屈服、順從於它,多觀照它。若一味的壓抑,就鈍化了我們的感覺,就會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大可不必。若一味的順從,就變成了慾望的奴隸。

「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慾逐一搜尋出來,定要拔其病根,永不復起」。屋裡有老鼠、蟑螂怎麼辦?看到一隻老鼠、蟑螂就滅掉是可以,但最好的做法是將屋子打掃一遍,不好的東西、髒東西統統扔掉,除其病根。

慾望對於人、與社會的意義?

很多人,都嚮往自由,覺得自由就應該是隨心所欲,聽從內心,擺脫桎梏,所以以為自由跟慾望有附屬依存關係。其實自由是個很複雜的東西,其一,個體的自由是以不犧牲他人自由的基礎為底線;其次,自由是在來自內心,而不是行動,內心可以最大限度的包容、開放,但行動上要找到存在的意義,即找到自己存在為一個地球公民、國家公民、教徒、親人、朋友的意義,心可以弱水三千,但身只取一瓢飲。

慾望是人的生命、社會前進發展的驅動力,讓無中生有,讓靜中生動,構成人類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構成了這婆娑世界、大千萬象。

--------------------13年看了克里希那穆提 寫了這篇文,現在看來話有點多----------------------------


謝邀。

慾望「究竟」是什麼?

這個我咋說啊,我說不好,也不好說,它也沒法說。

這是個證量。

你看《心經》有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說慾望之「究竟」,就像要我跟你說五蘊皆空一樣。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你不到這,怎麼說你都無法理解,還咋說啊。

我退一步講,每人、每家對慾望都有其各自的看法和解釋。

從這上來說,我個人認同以下說法:

「慾望是想要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

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種本能。

從人的角度講,是心理到身體的一種渴望、滿足,它是一切動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

一切動物最基本的慾望就是生存與存在。

簡單的來說就是——愛與不滿足。

慾望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

——這是心理學名詞的解釋。

「慾望=心魔?」

不清楚題主對「心魔」的定義或理解。

不過假設慾望=心魔,那麼按照上面我認同的說法,則心魔亦無善惡之分。

而如果是將心魔當作壞處來理解的話,那麼這在我上面認同的說法中,仍是不被認可的——「慾望無善惡之分」。

因此,慾望≠心魔。

但,對於我個人在修行過來的道路上來說,他是具有兩面性的。

也就是說,在過程中,有的時候我會發覺慾望是心魔、是有害於我的,我要遠離他;有的時候我會覺得慾望是菩薩、是有助於我的,我要親近他。

這也就是我上面認同的說法中提到的——「慾望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

即,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保持覺察性,判斷他對完成目標可能造成的影響,嚴格控制自己,選擇遠離或是親近。

此嚴格控制自己,亦謂持戒,得定。


慾望,肯定的說,不是貶義詞。人喝多了,是酒的毛病,還是人毛病?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不能心外求法,做事要把握度,度把握不住,放不下,心魔就出來了。這時候,佛法就起作用了,看破,放下,自在。別盲修瞎練,地獄門前僧道多,沒學佛,離佛很近,學佛,離佛很遠。為什麼,不明理,盲修瞎練,見性成佛,不明理,永遠也見不了性,所以說第一步必須得明理

,不明理,永遠也見不了性,成不了佛。不明理,是啃手指頭,是謗佛。咱們都是成年人了,玩點月亮的。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慾望是人類的闌尾。

心魔這種辭彙未免太高看慾望了,貪慾盛者,通常不會成魔,只會墮豬狗之畜牲道,現世里活的「形同豬狗」之人也不為少見吧?

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在人類的覺知未成之時決定了人的前行方向,時不時發個炎告訴你這樣不行要那樣,讓你心不能安定,食不知味,寢不遑安,然而又於事無補。享樂之時,色、聲、香、味、觸法各入其根,然想陰則獨不能滿,想陰里的不滿越滋養越旺盛,不滿越盛則貪慾越盛,貪慾盛則人受其苦,然而貪慾又無益於五蘊於身受,不享福,唯受其苦,何等失策?若順從想陰里的貪念,便不免惡業纏縛,殞身於此者不在少數。


慾望是本能,令我們得以生存,也令我們苦惱。認識並接納我們的慾望,慾望是一股能量,能量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能量可以轉化其形式。所以,煩惱即菩提。


先說慾望是什麼,慾望於我是想要,各種各樣的想要。想要是人們前進的動力,只要你能把想要鎖在理法之內,它就是有益的,是行動力的動力源與各種助力。

可是當想要超出了理法所能限制的程度,必然成魔,求之不得是一種煎熬,很容易會腐蝕理法對慾望的束縛。當理法無法束縛慾望,那麼人所做的事,恐怕不能為大多數人所容。執意去做,必然會招致惡果。不要說會收手什麼的,大多數人都無法重新構築對理法的認知,去重新束縛慾望。而遵從於自己的慾望,認為這是真正的自由的人,就是入魔。

很多人視慾望如猛虎,認為它必然帶來惡果,可是又有誰會想體驗沒有慾望的生活?沒有慾望這種事,在心理上有個專有名詞,叫抑鬱症。做什麼都提不起勁,覺得做什麼都沒有意義,就像我們吃飯只吃米飯一樣,不,甚至比這個更寡淡無味,不是語言能讓人體會的。

現實中絕對的對和錯很少,我們的著重點應該是度,如何把握好這個度才是最重要的。自古以來,許多的大賢大能,都不會去強調人該捨棄本性,而是強調尋找本心,遵從本意,去妄求真,從而達成內心真正的平靜祥和,以至於做出外人眼中人所不能的事。


進化的痕迹與慣性。


慾望是食色及衍生的東西。


前面幾位都說的差不多了,我就不長篇大論了。

每個人都有慾望,慾望成具體事物就是妄,是自己想像的一個世界。

大部分正常人是讓慾望融入現實世界。

小部分人是知行合一,這種人已經破了心魔。

還有一部分人是改變現實世界,讓現實世界變成和自己慾望世界一樣的世界。這個執念,就是心魔。而這樣做的人,就是入魔了。


對於一個人來說,只有慾望是真實的。

慾望是需求,是一個人想要做的一切事情。

需求太多了,生理,心理方面都包括,生存與愛是人類最大兩方面的需求。。。。

慾望不等於心魔。

心魔可以是慾望,可不等同,心魔是慾望的妖魔化,一個人內心執著於某一件事某個願望而幻化成的!


慾望不等於心魔

心魔一定是慾望

心魔就是達不到的慾望


推薦閱讀:

覺悟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嗎?
如何擁有超越年齡的思想認識水平?可能嗎?

TAG: | 上帝廣義 | | 覺悟 | 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