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個蕭山人喜歡自我介紹說是杭州人,在各大社交媒體轉發「蕭山大帝國」「蕭山不屬於杭州」的言論?


我很能理解在浙江說自己說蕭山人,在中國說是杭州人。一旦跑到在國外的話,知道杭州的都沒幾個,不得已還得把上海拉出來,鬧鬧鬧,就是那個離上海很近的地方,杭州……其實外國人很多也就聽說過上海這個名字,讓他在地圖上找他也要找半天,還找不到好伐。


自我介紹看場合吧,一般都是省內稱蕭山人,省外稱杭州人,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啊,這就是一種地區榮譽感和認同感嘛。至於蕭山大帝國,我還聽到過蕭山內部的瓜瀝大帝國,義蓬大帝國,這種稱呼在年輕人里比較流行。蕭山不屬於杭州,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層面上的,而不是行政意義上的。在老一輩杭州/蕭山/餘杭人眼裡,杭州就是環城西路、環城東路、環城北路圍起來的那一點地,而蕭山相對於杭州擁有獨立的歷史、文化、語言、風俗、和經濟產業,不同的性格和歷史背景導致雖然在同一個大杭州的行政區划下,蕭山人和杭州人在工作、購房、婚姻的觀念上都有很大的差異。文化的融合需要漫長的時間,部分蕭山人不喜歡一些新杭州人按照老上城區人的印象來judge蕭山人,不尊重當地文化和差異性,這是產生蕭山不屬於杭州言論的主要原因,因為這裡的杭州很大程度上被老上城區人代表了。


mmp有考慮過濱江的感受嗎?親媽和養母之間的嘴炮戰爭……233333


在古代,兩浙地區是以錢塘江為界的,蕭山連帶濱江,以前是屬於紹興管轄的,所以文化上更接近紹興而不是杭州主城。現在雖然劃為杭州管轄,但是並不太認可這種歸屬感。而且杭州很多重大企業落戶在蕭山,也加強了蕭山的經濟實力,使得蕭山不像其他區對主城有依賴感。


說白了就是對蕭山撤市設區併入杭州的抵觸心理。這種心理,

一、來源於曾經是(經知友@俊哲文明HAc提醒改為)縣級市,現在變成區級的一種「低了一等」感覺。

二、來源於蕭山相對於杭州較為獨立的歷史文化(以前歸紹興管)

三、來自於蕭山區的GDP總量比杭州主城區高的不服氣(各種杭州覬覦蕭山經濟好才吞併蕭山的觀點的主要依據)

四、各種杭州尚未完全消化蕭山的表現比如杭州市福利政策基本上會寫「餘杭,蕭山除外」(但是餘杭和蕭山的稅收是獨立於杭州直接交到省里的,難道用杭州主城區人民的錢給蕭山、餘杭發放福利政策?要福利問區政府要去)

由此導致了部分蕭山人民在互聯網上不斷強調自己存在感的現象,比如前陣子的天津爆炸事件,杭州之後做了一次主城區範圍內的排查安全隱患的工作,撤掉了一些不合格的工廠,下面就有蕭山人民評論:「別遷到蕭山來,蕭山人已經夠恨杭州人了(雖然我也不知道我作為一個杭州人做了什麼討人厭的事)

再比如,新聞講某個明星到蕭山做活動說很高興到杭州的微博下面的評論就有「這裡不是杭州,這裡是蕭山!!!

再比如,杭州都市快報一條說杭州景區花開了的微博下面有人評論:「請為蕭山正名!蕭山XXXXX(請套用各種讚美的辭彙,杭州XXXXX沒有蕭山好,然而現在杭州覬覦蕭山的財富吞併蕭山,卻不願意發放給蕭山人民同等的福利政策XXXXXX,蕭山機場XXXX,請為蕭山正名!

這些評論都是我平時刷微博時看刷到的,並沒有特意去搜索過關於蕭山的微博,更不要說專門收集關於蕭山人民對杭州的負面評論。

作為一個普通的主城區人民,我只想對這些評論說

「哦」


真心怕了杭州人說:誒,你不是蕭山的嘛。


蕭山人在社交媒體上比較活躍吧

會說這類話的呢無外乎

1.蕭山地域主義者(愛家鄉hin正常,不過我一同學去蕭山跑業務和客戶聊天的時候說大家都是杭州人的時候結果客戶說我是蕭山人可不是杭州人,這讓我同學不知如何接話哈哈 (*≧▽≦) )

2.蕭山變區受害者(估計蕭山市區比較多,沿江的都發財了)

3.認為自己被杭州人地域歧視的(網上罵杭州人的罵的最凶的就是蕭山人啊,所以到底是杭州人歧視蕭山人還是蕭山人歧視杭州人這個就不好說了)

4.蕭山經濟發達讓部分蕭山人有優越感(要吐槽一句,部分蕭山人特別喜歡說蕭山人會做生意多少多少有錢,重點描述要比杭州人有錢,GDP掛嘴邊,好像蕭山人是浙商代表一樣問過溫甬台的老闆們沒?)

如果要便於理解的話

你把杭州人看成中國人,蕭山人看成台灣人或香港人就能理解了啊

手機打字,語病見諒


聽不懂一部分杭州話,卻聽的懂紹興話。而且族譜上不是杭州。很難有歸屬感。我們這邊的老人很喜歡蓮花落。


在浙江是很正常的現象,歸根究底大概是強縣經濟的原因。

很多地級市下面的縣經濟發展良好甚至超過了主城區,又因為民營經濟獨立性強,對於市政府的依賴小,所以逐漸形成了縣、縣級市與主城區之間經濟往來良好、文化交流繁盛,但要說歸於你管,不好意思,我不服氣。

典型的就是杭州與蕭山之間,金華和義烏、永康,紹興和諸暨、柯橋,不過柯橋已經變成了一個區。這些年浙江省在撤縣改區上面有一些動作,大概會對此類現象有一定改善。

至於蕭山,它變成一個區的時間並不長。本身對於杭州的認同感也不高,當然對於紹興的認同感也不會高。我的家鄉諸暨歷史上一直屬於紹興,但仍然對於紹興沒有什麼認同,甚至在諸暨內部的鎮也有想獨立成市的。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有錢,一鎮一品,特色產業發展,至於行政區划上的事情,大家打打嘴仗就是,誰也不會真的往心裡去。蘇南天天叫囂著優越感,真讓蘇北獨立,那肯定是捅破了天。

畢竟,都是吳語區人民,賺錢致富還是第一位的,其餘種種,理它作甚。


我是杭州人,就是前面留言里說的環城x路圍起來的老杭州,祖宗三代往上都是杭州人那種,我覺得蕭山有家鄉自豪感很好理解,畢竟蕭山很富裕,經濟實力很強,他們在外說自己是杭州人我覺得很正確,因為蕭山本來就是杭州的一部分,他們說蕭山不屬於杭州我也無所謂,畢竟個人主觀自由嘛,需要尊重;但這兩句話如果出自同一個人之口,抱歉我就覺得有點噁心了,雖然蕭山確實發展得很好很有錢,但我作為杭州人,也是有家鄉自豪感的,就不說蕭山現在建設得那麼好和它被撤市為區有很大關係,就說杭州,我家鄉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人間天堂,自古繁華,無論蕭山設區前還是設區後,無論你們覺得它是紹興的還是獨立的,它一直都是蕭山人的省會,從人文科教到城市建設,個人覺得沒什麼地方值得被蕭山人看不起的!心裡排斥看不起,到處說蕭山不屬於杭州,在需要知名度的時候又提自己是杭州人,這種自相矛盾的人我不是很喜歡,但如果僅僅說這兩者中的一句,我覺得很正常,啰啰嗦嗦一大堆,意思就是單選我能接受,雙選不能理解。


有啥好奇怪的,我是就是蕭山人,對杭州沒半點好感,但你出外省了,別人問起來說到最後還是變成杭州蕭山,但我絕不會直接說我是杭州人。


個人覺得每個人對自己家鄉都會有理所當然的自豪感,尤其是發展好的地區,並且蕭山曾經也是市級的,有些東西是只可意會的,而且做人千萬不要因為個別當地人的行為就一意孤行地認為所有人都如此,那和國外的人看中國人的不成一類人了嗎


浙江人通病唄 我室友杭州人也要分蕭山杭州 更別說像我們台州的 有時候連臨海市都不認 但是對外統稱台州人 因為你可能連台州都不知道在哪


正常的呀,按南宋的臨安(今天的杭州)來算,大概只有一個西湖區那麼大(不確定),然而時代在發展啊,從5大城區(就第一排)到慢慢一直併到臨安(距杭州城區有50KM)。行政區划上的變革沒有影響人們的生活,也就不會也大杭州這個有認同感了啊,如果同一教育(這個在慢慢做),醫療(確實有大醫院的搬遷),城市整體性會上升。

還有一個問題:語言,原來交通的不便,造成了語言上面的差異,別人說話你不知道插不上嘴,就很難不能好好地玩耍,所以普通話很重要,90後那一輩還可以從父輩那裡學習到方言,那蕭山有蕭山話,離江的杭州有杭州話,跟著山的臨安也有本地方言,基本上一小塊就會有方言。


杭州蕭山之爭屬於內部矛盾,出了省大家都是一家人,矛和盾一致對外咯~

君不見網上大內鬥省內部誰都不服誰,但面對外省來挑釁,基本都是能團結起來的


我是蕭山人,我覺得蕭山發展很快,這是有目共睹的,蕭山不光在浙江省的區縣名列第一,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但我不反感蕭山併入杭州,蕭山現在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其實很多要歸功併入杭州。蕭山人和杭州人有紛爭也確實存在,其中很大一部分圍繞著機場命名權,因為大多數人對蕭山併入杭州是有抵觸的,也不得不否認一部分杭州人對蕭山也有歧視(其中有一個很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很多杭州媒體在報道蕭山的優點時習慣性的成為杭州,而碰到缺點時就立馬改成蕭山了)。但我認為但凡是有頭腦的蕭山人都不應該阻礙蕭山併入杭州,有腦子的杭州人也不會覺得失去蕭山是個好事(看蕭山在整個杭州GDP的比重),關於蕭杭的紛爭,我個人的觀點和我們國家對外政策基本相同——擱置爭議,共同發展。

最後說一句,G20馬上召開了,以後得亞運會亞運村也在蕭山,希望蕭杭地區可以繼續努力,走在時代的最前列。


很正常吧。本人27歲,一直到大學都沒去過杭州幾次。蕭山土著,以前介紹自己也說蕭山人。確實是與杭州的認同感太低!印象中的市中心還在市心廣場附近。。。蕭山太大了,以前交通又不方便。以前能直達杭州的公交車都沒幾輛車吧?至少在我這一代要認同還需要時間。


這種問題很無聊


對外省人說蕭山人家不知道啊,說杭州人家都知道啊,人家還會說杭州是個好地方。

對內強調蕭山人因為他們覺得蕭山比杭州有錢唄。

以前沒感覺,出省上大學後才發現怎麼這麼多蕭山人,稱杭州的很多都是蕭山的,市區的沒多少。

認識的一些蕭山同學大部分都和提問表現的一樣。

我個人不太喜歡蕭山人這樣的心理。


我就是蕭山人。跟別人自我介紹時擔心說蕭山別人不懂在哪,所以會說杭州… 我一般說杭州蕭山


推薦閱讀:

國外有哪些知名社會化媒體營銷案例分享的博客或網站?
怎麼理解克萊?舍基的《認知盈餘》 ?
為什麼英國少年會因為在 Twitter 上辱罵跳水選手戴利而被捕?
你對微博開始厭倦了嗎?理由是什麼?

TAG:社交媒體 | 杭州 | 自我介紹 | 蕭山區 | 杭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