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十歲女孩模仿光頭強,用電鋸鋸傷妹妹?

http://zh.southcn.com/content/2016-03/08/content_143675589.htm


反正中國家長在教育子女這點上永遠是沒有錯的,教育的失敗都是動畫片、電視、遊戲、撞球室、網吧等等的鍋。


最近我們的專家團隊在咱們 app 上經常會收到家長的一些問題,其中就包括孩子在看了動畫以後,模仿動畫人物,行為和語言上趨於「暴力」的情況。

很多人把這些問題簡單的去怪責孩子父母「不負責任」,事實上,我知道這些父母大部分非但不是「不負責任」的,相反他們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用心,並且科學。但是在面對孩子受到動畫影響的時候,他們的表現大部分是「無能為力」。

為此我們的團隊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最終設計了一些解決方法。值得分享的是,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遠不是「主要是父母教育問題」就能解決的。

一、動畫是否會對兒童產生負面影響?

我非常理解各位對於此類事件的態度。對於成長於動畫的 80、90 後來講,將「暴力」問題歸咎於動畫片是難以接受的。僅以我自己而言,《灌籃高手》就在我成長過程中極具影響(我相信對很多人而言都是),我最喜歡的角色是三井,給予了我很多積極的力量。

因此我決定反過來思考這個問題:既然我們很多人承認,童年的動畫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積極向上的影響,那麼證明動畫本身是對孩子極具影響力的。所以我們沒法否認,如果動畫當中有不當的情節或鏡頭,也是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的。

這不僅僅是一個猜測,實際上有不少人針對這個問題做過研究。

之前咱們團隊 UCL 的博士 @安葉 就和我分享了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關於《動畫與真人暴力形象對兒童攻擊性影響的比較研究》的一篇研究報告。

報告中描述,三人選取了 85 名 7 到 9 歲之間的兒童作為被試者,分為 A、B、C 三組,分別觀看了動畫形象視頻、真人形象視頻和非暴力形象的中性情緒視頻。之後進行兒童攻擊性行為試驗,數據顯示,動畫視頻導致被試的外顯攻擊性顯著增加,而真人視頻則未導致被試的外顯攻擊性顯著增加。

也就是說,不適當的動畫確實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產生攻擊性行為。在過去,幫助兒童實現社會化進程的是家庭、學校及夥伴,但是在現代,兒童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來自於電視和網路。如果否認兒童的諸多暴力傾向與模仿動畫有關,那麼是不客觀、不科學的。

二、那是否應該禁播動畫?

我以前看過一個帖子,大體是一個做動畫的人說自己工作艱難,不是業內人不用心做動畫,而是經常被人舉報。在過去,確實也有因為家長舉報,導致動畫停播的案例發生。

大部分年輕人對此的態度是極其反感。因為在動畫中長大,我們一代人對於動畫的感情較深,也時常拿自己舉例:我小時候也是看 xxx 動畫長大的,如今不也過得好好的?

那讓我們直面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兒童真的因為模仿動畫中的暴力場景,而做出傷害行為——譬如這次小女孩模仿光頭強——除去家長的責任以外,動畫是否一點錯也沒有?

對於這個問題,不論是我的團隊之間,還是學術上,都有著較大的分歧。而我發現分歧的現象在於,年輕人或沒有孩子的人群普遍認為動畫無罪,起碼不是主要責任。但是較年長的或有孩子的人群,則多會認為,這樣的動畫還是不要播出的好。

我個人是傾向於,動畫是需要為這些行為付出一定責任的。如果這部動畫從最初的製作開始,就是針對年齡偏小的孩童,那麼是否應該多做一些研究,認清哪些鏡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呢?根據數據顯示,有八成以上的孩子喜歡觀看動畫中的打鬥場面,我明白收視率是商業上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但單單為了保證收視率,就塞入更多暴力情節用來吸引孩子,是正確的做法嗎?

誠然,我不會支持禁播動畫,但我非常支持進化動畫分級制度。很多人覺得,美國和日本這類動畫大國是十分開放的,實際上兩國都有嚴格的分級制度用來保護兒童。類似於《蠟筆小新》這樣的動畫,在大部分國家想必都不會堂而皇之地在電視上播放,輸送給全年齡段的人觀看。

新聞上說,按照美國美國對電視節目的分級制,《熊出沒》不適合 14 歲以下孩子觀看,那麼在中國,觀看《熊出沒》的孩子都多大呢?

相比之下,我們的管理制度相對混亂。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審查標準更趨於政治標準,對於兒童心理的把握,其實了解不夠。要麼一刀切,要麼隨便放,一直處在極端上面。我認為這是我們可以著手改變的核心。

而從我目前看到的國內動畫來講,大部分製作者常以成人思維來製作動畫。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明動畫的定位是面向兒童的,放眼望去說的卻全是成人的故事。用這樣的心態來製作動畫,自然就難以規避一些對於兒童產生負面影響的鏡頭了。

三、父母應該怎麼做?

無論怎麼講,在這樣一次事情當中,父母的大意,是要負上很大的責任。將危險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應該是每一個家長和成人,都要時刻注意的一件事情。

與此同時,現在的動畫播出模式,短期內我們無法指望改變。也就是說,孩子因為動畫的影響而造成的暴力傾向,肯定是會普遍存在的。對此家長也需要有一定防範措施。

第一,我們大部分家長喜歡完全放任孩子一個人看動畫、打遊戲,其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如果能有一少部分時間去了解甚至陪伴孩子一起看動畫、打遊戲,就能適時辨別出這些內容當中,哪些是有利的,哪些又是有害的。如果事件中的父母,對於動畫中光頭強的行為有了解,就會提前向孩子說明,拿電鋸——或者說通過暴力——傷害別人,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第二,如果希望孩子少看動畫,那麼就應該多陪陪孩子。家長經常指責,現在的孩子在總把大部分事件花在看動畫、玩電腦上面,不去學習運動云云,卻沒有檢討自己。

我們看到太多次這樣的場景:父母為了不讓孩子來「煩」自己,順手就把手機或者平板丟給孩子,讓孩子安靜地在一邊打遊戲,自己則忙自己的事情。

既然給孩子創作獨自看動畫、獨自玩遊戲機會的是家長自己,又有什麼理由指責孩子沉迷其中呢?現在的家長自己都會在出行遊玩時,把精力放在手機上面,孩子沉迷於動畫和遊戲,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嗎?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大部分家長確實缺乏陪伴孩子的習慣和方式。事實上兒童時期,父母的陪伴尤為重要。一旦錯過這個時期,用動畫或者電子產品來代替了父母的陪伴,之後要扭轉,自然就顯得困難了。

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我們這一代父母面臨的孩子成長問題,比上一輩,上上輩們,顯得更為複雜和情況多變。

但是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認為有一點始終是不變的:家長的陪伴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謝邀。

類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為此還鬧過官司。

如果說8歲孩子太小不懂事的話,咱再來一個:

都當別人老婆了,還能一平底鍋把老公拍成植物人。

不要理我,我想靜一靜。

咱說正事兒。

十歲女孩隨便翻一翻,就能從家裡掏出一把電鋸,這鍋是一定要家長背的。至於扯到了《熊出沒》,大都也是媒體為了博人眼球故意強調,想掀起輿論風潮而已。不信的話,你把「熊出沒」幾個字拿掉,就變成了普通的過失傷害,社會影響力絕對不會有現在大。

孩子出了事,占絕對主要地位的責任人,一定是家長。

家長沒有教給孩子基本的辨別危險的方法,隨手把如此危險的器具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這都是致命的隱患。

這是主觀原因。

當然,既然家裡放著電鋸,說明父母大都從事重體力勞動,或經營五金店,經濟社會地位處於中下水平,為生計勞累,不比城市裡的家長對照顧孩子用心。能活著就不錯了,安全教育更是弱項。

這是客觀原因。

至於解決辦法,我是持悲觀態度的。不論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都會向著對孩子不利的方向發展。即便我們在知乎上熱火朝天地討論,我們思想也無法傳達給他們。政府能做的更加有限。

另外,我翻了一遍這個提問下的幾十條回答,說一句我忍了好久的話:

在評論一件事情時,如果沒有把自己代入到當事人所處環境之中,抖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機靈,這樣的討論是無意義的。

就這樣。

======================================================

文章摘自我的私人公眾號。

在公眾號中回復「知乎」,為你講述一個我永遠也不會在知乎上講的故事。

微信號:mengshuhz

http://weixin.qq.com/r/KEhVTczE2ZGmrYgu9x0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電鋸觸手可及而家長無暇照管,就算看的是巴拉巴拉小魔仙也遲早會出事兒。

10歲女孩模仿光頭強 用電鋸將妹妹鼻子鋸開。

當時女孩的媽媽在屋裡做飯,小女孩和10歲的姐姐在院子里玩耍,不知怎麼的,姐姐就翻出了一把電鋸,「學著光頭強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

當然在房價和學前教育都不便宜的今天,這實際上是城市底層和農村孩子的生活常態。你到每個城市的裝修、五金小門店聚居區看一看,每10台火花四濺的電鋸周圍,總能找到兩三個學齡前兒童;裝修店的廢玻璃堆附近,也經常有嬰兒蹣跚學步。在這種廠店合一的小生產者家庭里,父母既不放心讓孩子出去玩,又沒有放下工作專心照顧他們的可能,只能讓他們在工作地點附近小範圍活動,用餘光關心一下他們的安全。

這些兒童的生活環境……怎麼說呢,意外損傷的發生率未必就比70-80年代主流家庭的兒童事故率更高。只是今天社會對兒童傷亡的容忍率是比照中產階級的生活制定的,所以類似事件才顯得格外驚悚。終極的解決方案是國家把教育和兒童看護包下來,同時強迫家長向學校轉讓一定的監護權,嚴打過度索賠,才能在兒童事故率和看護成本之間取平衡。

如何評價中國政府全面放開二孩? - 馬前卒的回答

另外,從我自己的記憶來看。隨著大多數人進入現代社會,遠離了高死亡率的農業社會,對兒童風險的承受能力也大大下降。我小的時候,雖然社會已經和傳統農業社會很不一樣了,但大家都默認養孩子本身是一個概率問題,沒有絕對的平安。當時農村學校每次放假前必然要強調安全問題,不許下河游泳,但每次暑假結束,總有位置因為溺水或食物中毒(夏天食品容易腐敗)而空出來。冬天則常有孩子在野外走失,找到時凍壞手腳只能截肢的事情發生。總之那時候家長沒能力全程監管孩子的課餘時間,也承認養孩子必須承受一定的風險。這是一個冷酷而現實的選擇,也是幾千年農業社會的傳統。

而且這種態度和孩子多少並沒有直接關係。四五個孩子的家庭如此,一兩個的孩子的家庭也如此。我和我的同學大多是獨生子女,但在沒有手機的情況下,父母依然默認我們可以到山野之間一玩一整天,離家十幾里,絲毫不擔心這其中的安全隱患。歸結原因,大概是因為他們都是第一代從農業時代走出來的工業居民,默認養孩子是一個風險投資。為了節約家務勞動時間,「正常」的夭折風險是可接受的。

毫無疑問,上述建議意味著用行政力量干預家庭內部事務,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既有的道德倫理,侵犯了家長對子女做出安全的權利。但我們應該記得,自從義務教育法制定的那一天起,政府就不承認家長對子女有所謂「絕對的權利」,禁止家長把學齡兒童留在家裡不上學,否認父母有送子女去宗教學校、去打工的「自由」。現在父母們覺得養育孩子負擔太重,希望學校承擔更多的教育義務,自然也要轉移對應的權利。

更何況,這個被「侵犯」的父母權利本來也是個新事物。在「傳統」社會裡,兒童往往是在「家族」而不是「家庭」里被養育。核心家庭里的父母單獨養育孩子,不過是幾十年的歷史,並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道德標杆。既然教育的需求變了,與其等著家庭的運行規則慢慢地被破壞,不如主動地做出調整,順應新時代。


我朋友的侄女。因為大人不給她吃面(面太辣)所以她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子丟進麵湯里。

一個小學生,小學五年級。

不知道哪個動畫片教的。望知乎各位家長能完美避開此動畫片。

(對於評論區一本正經教育我跟動畫片無關的人,我只能說呵呵,真看不出來在黑?真是無比厭惡自作聰明和好為人師的人。)


在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媒體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兒童的惡意,而是給他們預設了一種「天真無邪」的立場。

我爸有一個朋友,在大女兒10歲的時候,未經她同意就生了小女兒,現在大女兒12歲,處理不好兩個孩子的關係,大女兒經常推倒小女兒,甚至暗地掐哭妹妹,這時候大人又只會講「你是姐姐,得讓著妹妹。」然後抱著小女兒哄。大女兒惡狠狠地說「你們等著,早晚有一天我要掐死她」的時候,這種惡意的真實感真的是撲面而來。

10歲的孩子,肯定知道割破會疼、受傷會哭。

拿起鋸子的一刻,就是在發泄惡意。

不怪自己沒進行安全教育、安全保護、親子關懷,憑什麼讓光頭強背鍋。


我也有類似的問題想問,在睿國重溫藍貓,第一集評論區有這麼一條,我截圖下來與大家分享。

雖然說這個話的人這話都說不好,全是括弧。但耐心看下來我感覺還是有點道理的。

為啥就會變成這樣咧?是動畫的原因,還是孩子的原因,還是家長的原因?

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在屋內——我承認,我也是——缺少那種「辨認危險」的能力。家長對孩子的物質供應是足夠了,但安全教育,是缺失的。

我記得有人對我說過,沒有被火燒到過,是不懂得火的危險的。孩子們從小沒有遇到過什麼危險,自然自保的意識淡薄。

「沒有經歷過小的危險,怎樣面對大的危機?」


就跟光頭強用電鋸殺過人似的。


不評價這個新聞,只說真實性

我只用過電鋸中的油鋸,第一次用的時候,一開動我沒有反應過來,差點脫手

我作為一個健康的成年男性尚且會脫手,一個10歲的小女孩能輕易的在電鋸開動後強烈震動的情況下,舉起電鋸鋸,並且只傷妹妹的鼻子?

---------------------------------------------------更新的分割線-------------------------------------------------

有的人可能沒有見過鋸子

這是一把正常大小的油鋸,你們可以看看和一個成年白人男性的比例對比

這是油鋸的鋸齒,正常的鋸子的鋸齒並不是像刀那樣鋒利,都是這樣的犬齒型的,這東西在開動的時候往人身上一放,絕對是一大塊肉就沒有了. 我曾經用這種油鋸鋸過樹,一棵直徑大概40CM的樹不到1分鐘就鋸開了.

正常鋸子的威力可以參照

然後呢,電鋸作為相對危險的物品,一般來說使用之後都不會隨便亂放在小孩子能夠隨意拿到的地方,開玩笑,你家的菜刀你也不會用完就隨便扔地上好吧.而且,正常的電鋸或者油鋸,都是有安全開關的,電鋸有電門,油鋸不但有開關,而且還要拉動一個類似發動機的東西才能啟動,我第一次用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開.一個10歲的小女孩能打開電鋸,舉起電鋸,鋸向小妹妹? 靠,又不是在玩L4D2

我倒不是說這個新聞里有陰謀論,我是覺得,要麼這新聞真實性有問題,要麼它還有很多細節沒有說

-------------------------------------------------------------------------------------------------------------------------

@水漾舟 提到光靠鋸齒就有這麼大的殺傷力,確實,鋸齒雖然不鋒利而且一般用過後會有點鈍,但是一個人如果舉起鋸子劈下來的話,還是很有殺傷力的.

但是看一下新聞中的照片(照片我就不貼了,以免引起反感),妹妹的傷口並不是自上而下的一道,而是橫著的一道傷口,這意味著,即使是光靠鋸齒產生的創傷,那應該是姐姐拿起鋸子,橫向掄了一把,然後不小心傷到妹妹,感覺10歲的小女孩好像也不太可能實現這個動作.


建議所有的殺人強姦防火搶劫傷害盜竊的嫌疑人,面對公訴機關指控時,善用此理論減輕甚至逃脫罪責。

手動攤手。

真棒!


男童獨留在家 7歲哥哥喂果凍1歲弟弟被噎死


見了鬼了,人生第一次過百竟然是戾氣這麼重的回答

稍微修改了兩個錯別字和關於鋸子的錯誤言論~以後回答問題要嚴謹了,以上!

————————————————————————————————————

————————————————————————————————————

作為一個28歲的成年人,在人群中占極小比例的熊出沒資深愛好者,熊出沒中可以讓我們成年人和小盆友學習的事情有很多:

1,強哥為了過好更好的日子,一不偷二不搶,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工作掙錢;

2,強哥熱愛事業,精益求精,各種機械工具手到擒來,並且擅長對各種工具進行改裝;

3,強哥擁有一顆溫暖的心,在遇到共同的敵人時,可以挺身為熊大熊二出頭,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4,強哥情商高,在工作中與兩隻狗熊有衝突,在生活中依然是嘻嘻哈哈的好朋友,試問有幾個人能把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摘得這麼清楚利索?

5,熊熊們幾乎沒有功利心,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大興安嶺;

6,熊熊們擁有同理心,在強哥因為事故回不去家的時候,能夠瞬間感受到強哥的悲傷,並以自己的全力將強哥送回家,然後默默地坐在火車皮里回家;

7,強哥為了生活要砍樹,沒錯,熊熊為了生活要保護森林,也沒錯,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你沒錯,我也沒有錯,但是我們就是要為了自己鬥爭,所以這個世界不能按照對錯來判斷。

8,等等等等

綜上所述,熊出沒裡面有這麼多優秀的品質和深刻的道理,孩子沒學會,現在孩子拿鋸子要殺妹妹你跟我說是學動畫裡面的,明眼人心裡都明白:就是姐姐由於各種原因要殺害妹妹(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姐妹之間這種心理很正常,但真的心黑手狠的鳳毛麟角,都10歲了什麼不懂啊,我10歲的時候看著西遊記里的迷惑師父的妖精都知道把手放在褲兜里壓一壓以免尷尬了),父母找了個借口幫孩子躲過了一次謀殺罪而已。

最後,還有一點要說明:

光頭強從!來!沒!有!用!鋸!子!傷!到!過!熊!

(拿著鋸子追著熊的鏡頭是有,但是沒有鋸到過,動畫怎麼可能出現鋸到臉的鏡頭……)

遇到需要戰鬥的情況都是用槍!

鋸子是生產工具,對光頭強是有神聖意義的,就像海賊王里的香吉士只用腿當做武器一樣,因為手是用來做飯的!


10歲,四五年級了。現在孩子都早熟的不得了,什麼都知道,我個人認為,假如不是這孩子智商有問題的話,那估計是【殺人未遂】【激情犯罪】,《熊出沒》成背鍋俠。要知道,比起暴力程度,《熊出沒》跟《貓和老鼠》之間差了五百個《巴拉拉小魔仙》呢。

我也不信她就看個《熊出沒》,那武俠片的大俠們動不動從賊高的地方蹦躂下來,也沒見她模仿啊,說明她知道從高的地方跳下來會受傷,會疼。難道她不知道皮膚被割爛了也會痛嗎?

真的,要是孩子都這麼大了還分不清動畫片和現實,還要藉此抨擊動畫片尺度大(雖然熊出沒是個垃圾的動畫片,但真的已經夠傻白甜了)要禁播,我建議還是早點去檢查一下智商比較好。

可能是我刻薄,我內心黑暗,但是我實在不想把小孩想的那麼單純善良,我相信人性本惡,只是有法律和後天的德育約束著罷了。

那個妹妹,從此帶著一張破損的臉,度過這一生。而罪魁禍首,啥事兒沒有,頂多得個「蠢貨」的評論,哦,還有人為她開脫:看,都是動畫片的錯,這孩子只是單純罷了。

嗯,單純。


演新白娘子傳奇的時候,就有小孩兒模仿,拽著窗帘要駕雲,結果摔傷。我媽當時就說「受什麼病的都有……」

話又說回來,10歲也不小了……有一個故宮的朋友初中的時候,都知道說書留扣兒讓同學幫他寫作業啦!


看了各位的回答,我放心了。

上一次吧,有熊孩子模仿灰太狼烤羊,家長告到法院,要製作方負責。鬧了一陣之後,法院判決製作方承擔20%的責任。

20%的比例,對製作方來說可能也只是小錢,摺合賠償金也只有三萬。

我當時看到製作方的員工在微博上喊冤。確實很冤。

有一次動漫展,我在現場也問過動畫製作方的其他員工,他們同樣覺得很冤。

這件事情在我看來,法院這麼判,僅僅只是希望息事寧人。

我在媒體上看到當事家長的那種嘴臉,就讓我想起醫鬧的那群人。可以想像,如果動畫片的製作方不給他們賠償,搞不好他們就會從連雲港趕到廣州,跑到製作方公司的寫字樓下面拉橫幅。

正所謂:不哭的孩子沒奶吃。

這次也是一樣,媒體想通過這樣的事情,搞一個大新聞。

所謂通過這件事情呼籲影片分級,不過就是一個借口。

因為媒體知道讀者想看到什麼樣的新聞。

就好像媒體報道谷歌的新聞,有的時候會說:「谷歌(可能)要回歸中國了」。結果呢?

設想一下,同樣的新聞,如果今天提到的動畫不是《熊出沒》,而是別的日本動畫,新聞下面的評論會是什麼樣?

要麼就是,給那部動畫「洗地」,說那部動畫講什麼樣什麼樣的友情,誰誰誰是英雄,最後不忘秀一波優越感。

要麼就是,小孩看這種動畫片幹嘛。言下之意就是給青少年看的,自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了。

這種言論其實很幼稚好么……

這類評論,跟現在那條新聞下的評論里說要禁播《熊出沒》,這部動畫怎麼怎麼不好,在本質上沒什麼區別,純粹就是情緒上的表達,解決不了實質問題。

說某某日本動畫講友情,我同樣可以在《喜羊羊》裡面找出來,就看你們願不願意接受了。

爭論這種東西,有意義么?

看到這種新聞,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家長的監護責任去哪裡了?

家長作為監護人,本來就應該告訴小孩子,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是對錯,什麼是是非。不檢討自己的責任,怪動畫片是什麼鬼?

這就好像有些家長教育小孩子,小孩子摔倒了,把小孩子扶起之後,一邊用腳蹬地,一邊說「地板真壞,把我家小孩子弄倒了」。

這樣的小孩,長大了,並不會有責任意識,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責任推掉。

而媒體,不提關鍵性問題,只突出那些無關緊要的細節,操縱讀者的情緒。媒體自身也在作惡。

只可惜,這裡是中國,不按章辦事的情況太多了。


美國50名女孩吻青蛙期待出現王子感染病菌

(未完待補充)


2016.03.14初次回答

2016.03.16更新

2016.04.12更新

一百多個回答了。不知道能不能看見。

這個讓我想起來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個日本電影《告白》。松隆子和橋本愛是女主。

初中小男孩渡邊為了得到關注利用並夥同一個自卑的男同學設計殺死了班主任4歲的女兒。後來為了引起更大的轟動得到媽媽的關注。設計在禮堂演講炸死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在此之前。他親手砍死唯一理解他而且喜歡他的女班長北原。對於自己種種行為。渡邊毫無悔意。甚至因為老師的責問而得意。

豆瓣影評有一句話, 如果你是邪惡的,那我又何必提醒自己你還只是個孩子?如果法律手段不能夠制裁罪惡,那麼以暴制暴也沒有什麼過錯。

我們總在說人之初,性本善。或者像荀子所說人性本惡。

然而實際上每個人最初都只是一張白紙。最後是善是惡。不過是我們所經歷種種中讓我們知道何為善何為惡。

有時候小孩子動手傷害生命是因為真的年少無知。不知道這種傷害有多痛。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說是父母教育不夠。

而有時候。就算知道這種痛苦卻故意為之。那就不再是教育的問題了。根源而在於人性的本質。性格里都透著深深的邪惡。

2016.03.14

更新

補幾張橋本愛的照吧。當時看告白。感慨這姑娘實在是太美。

2016.03.16

更新

前幾天參加了一個動漫的講座。又有了點想法。其實。說動漫宣傳了暴力思想也不能說是完全錯。很久前就有人批《喜羊羊與灰太狼》太過於暴力。但當時質疑聲音一片。為什麼國人每次遇到這種問題第一點想到的總是去駁斥這種觀點多麼錯誤。而不是問題的依據和導致的結果?

喜羊羊里紅太狼經常用平底鍋打灰太狼。還有沒事兒點個炸彈啊什麼的。可能很多人看了就覺得這有什麼?我們不也是看著貓和老鼠長大的么?

OK。那我就要說一下了。貓和老鼠其本來定義並不是兒童動畫。可以說。它其實應該算是一個成人動漫。看電影前一般需要十來分鐘的暖場。貓和老鼠其實一開始就是片頭暖場的。正常的兒童動畫里是不應該存在暴力血腥場面的。這也就是現在為什麼國產動漫現在提倡明確兒童動漫和成人動漫的區別。

按下前面提到過本身的惡意不談。經常看看暴力動漫的孩子。我們能保證他以後不會覺得暴力是習以為常的事么?畢竟都知道。環境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還是不容忽視的。


想到自己是看著《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烈火中永生》長大的,我馬上決定去看心理醫生了。


所以…還是看封神榜吧…她找不著番天印打神鞭…


灰太狼從來沒烤火羊肉串,他都是蒸煮烹飪追求原味,因此小灰灰長這麼大就沒吃過羊肉,所有的羊連毛都沒掉過一根;

光頭強從來沒拿電鋸鋸過兩頭熊,很多集里連樹都沒鋸到。


推薦閱讀:

如何摧毀折原臨也?
有哪些深夜動畫角色具有衣服、發色和髮型之外獨一無二的外形特徵?
90後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
這張流傳甚廣的圖片中出現了哪些動漫角色?
如何從0基礎學習配音?

TAG:動畫 | 兒童 | 兒童教育 | 父母 | 兒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