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有已確認的兩種古生物其實是一個物種的兩個生命階段這種情況呢?

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完全變態發育類型,滅絕之後留下兩個階段的化石 而我們誤把它當成了兩種生物。呢

說不好三葉蟲就是已經生長為完全體的奇蝦的成熟期呢233333開個玩笑


自從居群的概念取代模式的概念以來,因種內變異、生長序列、性雙型等而被錯誤認為是獨立物種的例子,已經發現了很多。以下是以前寫的論文的一部分。(論文全文見生物學物種概念在化石物種鑒定中的應用問題--《古生物學報》2013年04期)

Eldredge和Gould (1972)認為新系統古生物學中的主要成就便是大量地歸併和取消了根據類型標準建立的錯誤分類單元。例如Sha(1992)在研究黑龍江早白堊世雙殼類時,發現Trigonioides
kodairai
等五個物種均為Trigonioides heilongjiangensis的種內變異;Zhan等(2010)對Yangtzeella屬的全部十五個種進行釐定,甄別出其中6個為次異名;袁東勛和沈樹忠(2011)認為牙形類Clarkina以往鑒定出的大量新種可能多為次異名,特別是許多產於同一層位同一樣品的Clarkina種,如廣西東攀剖面同一層位中識別出的11個Clarkina種(Luo et al.,2008)實際上都應歸併為Clarkina yini

……

建立一個新種的前提是居群的準確識別,必須充分了解居群的變異範圍,僅根據個別樣品指定一個模式標本是遠遠不夠的。古生物研究中常常有根據個別與眾不同的標本建立新種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不但要求特徵非常不同,而且需要以後工作中更多的標本來驗證。在圖示一個新種時,特別是牙形類這樣可一次性獲得大量標本的類群,應給出從幼年體到成年體不同發育階段的標本(插圖1),並指明種內變異的範圍。模式標本現已不再被看做是一個物種的典型而充分的代表,而僅僅被看做是物種的「攜名者(name-bearer)」(Simpson,1961;Fang and Rong,1990)。 即使得到一個與原有居群形態上不連續的新居群,這仍然未必是一個新種。它也可能是樣品數量不足導致的假象,或是種內不連續的表型(如性雙型),除了運用居群標準和群落-生態標準外,還必須用到時空標準,即每個物種都有其獨特的時空分布範圍。對於古生物學而言,時代分布,也就是地質延限對新種的建立非常重要。如果新居群的延限與原有物種一致且形態十分接近,是否為一個新種則需慎重考慮;若新居群與原有物種在地層上呈上下關係,則新居群為一新種的可能性較大。物種的延限亦是考慮的因素之一,僅見於單一層位的物種值得懷疑,而延限遠超過平均延限的屬種亦很不可靠(平均延限依生物類群有很大不同)。如Lingula長期被認為是從寒武紀延續至今的「活化石」,但對殼內結構的進一步研究卻表明其應至少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屬(Emig,2003)。儘管如此,我們也同意在實際應用中有時是非常困難的。


蟹妖~

我是看到了題主題目:假設說已確認的兩種古生物其實是一個物種的兩個生命階段呢?,看的時候沒有發現下面對題目的解釋。

感覺題主和我想的還是有點不同。涉及變態發育的,我不懂(大小寫都有的不懂),無論是昆蟲也好低等脊椎動物也好,我都不太了解。所以我邀請了可能會知道這些的人來,先劇透一下,貌似做中生代昆蟲的這種事情還是挺常見的,比如雌雄差異最大的動物是什麼?下面劉宇明的回答。

不說不了解的了。

我想說的是,在我們最熟悉的正常的個體發育的情況下,題主說的問題,能不能發生?

先發一個視頻:恐龍也變形_恐龍也變形

霍納的恐龍也變形,這個視頻。霍納先生是美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收藏家,擁有一個著名的博物館——洛基博物館,他支持,資助以及親身參與了非常重要的恐龍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尤其這幾年,他做的大規模組織學研究工作,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可能圈內人士可能想起了我們都很熟悉的一位老朋友,這裡就不提了,畢竟在視頻裡面刷別的up主,是一個彈幕禮儀問題。嚴肅臉

視頻當中,霍納主要做的是通過骨組織學(也就是骨骼切片),來研究個體的年齡,然後反饋到形態學研究中去,去論證很多形態學的不同,到底是系統發育問題(屬種差異)還是個體發育問題(個體差異)。這裡要說明一下,也不是說他做的工作全部都是共識,他提出取消的一些屬種,現在仍有研究者在使用,但這種方法,是很值得探討的。

比如說下圖。

(圖片截屏,侵刪)這是一隻鳥,當然,我們知道現在它們也叫「是鳥恐龍」

食火雞,也就是鶴鴕,在其個體發育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它的頭冠的骨骼,是最後才長的,這意味著,幼年的食火雞,和成年的食火雞,很不一樣。這裡面談不上變態發育的問題,就會有這麼大的差別了。

講道理的話,如果這個東西已經滅絕了,我們有沒有可能,認為其是兩個或是三個屬種呢?

這是有可能的。

比如說恐龍。

(圖片截屏,侵刪)嗯,很久以前。

圖中是以「物種豐富」聞名的北美地獄溪組岩層裡面發現的各種恐龍化石。霍納及其團隊,以及其他的合作者,按照上述的思路,對著這些不同類群的恐龍,統一類群的不同屬種,進行骨組織學分析,分析不同屬標本的大致年齡和大小關係。

詳細還是看視頻裡面霍納先生說。

我簡單概括下,就是他認為這裡面很多統一類群有不同屬種,又大小各異的情況,是因為「恐龍個體發育中變形」所致。

比如,腫頭龍類的。龍王龍頭上刺多腦袋小,身體小;冥河龍刺適中腦袋適中,身體適中;厚頭龍刺少腦袋大,身體大。這個序列,是一個個體發育序列。證據呢?證據就是骨組織學。我們知道一個常識,大部分脊椎動物,幼年長得快。說簡單了,長得快意味著骨骼建造會傾向疏鬆和無序,也就是視頻中他一直強調地「海綿狀(屎胖子)」,術語可能包括「編織骨」等。我們身體里的骨頭,也都是骨細胞們白天黑夜的加班趕出來的,所以快速生長時期,需要的養分等就更多,骨骼組織中就會有更多的管道和空隙,同時骨纖維搭建的也就不會特別有序。組織學研究得出,這個龍王龍是幼年的,冥河龍是亞成年的,厚頭龍是成年的。所以,他據此提出了一種假說,說這三個是統一物種的不同生長階段。當然,有沒有可能是巧合呢?這需要更多的切片材料,反正,= ̄ω ̄=反正我沒有。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矮暴龍和暴龍,大鴨龍和埃德蒙托龍等等,這些觀點研究論文都已經發了,學術上的事情,爭論什麼的還是有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姿瓷(比如我猜報道這幾個物種的人就不姿瓷)。說了這麼多,總結下。"兩種古生物是同一生物的不同階段"這是一個可能存在,甚至還不少的情況。不用題主說的變態發育等等情況,正常成長就可以出現這種情況。

當然,鍋不是動物的,鍋是人的。

如果我們能有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時間,更多的人和更多的經費來進行類似這種骨組織學研究等等其他方法的研究,這些問題肯定會研究的更明白。

所以,給錢。伸手= ̄ω ̄=


先佔坑,起床後來答

我得了起床就會失去記憶的毛病(?_?)

----------------------------------------------------------------------------------------------

其他答主已經說明白了,這種情況是肯定存在的,我補充一點點完全變態發育中的情況。

已知最早的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3.1億年前左右的賓夕法尼亞紀出現,如Srokalarva berthei(圖一)和Metabolarva bella(圖二),都是單獨以幼蟲標本建立種的,尚未發現對應的成蟲。在早期Srokalarva標本證據還不夠充分的情況下,也有學者認為它屬於多足類。

經過二疊紀末大滅絕後,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多樣性和數量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中生代有了很多化石保存,如廣翅目、雙翅目、脈翅目、鞘翅目等,有很多幼蟲已經和現代的非常相似了,比如很多廣翅目的幼蟲,但是同時也有更多奇奇怪怪的幼蟲冒了出來,比如下面復原圖神似SCP-173的某種偽鷸虻科幼蟲侏羅奇異蟲Qiyia jurassica。

除了大部分捻翅目,一些雙翅目(如幼癭蚊屬)和一些鞘翅目的雌性成蟲會保留部分或大部分幼蟲特徵,大部分的完全變態昆蟲幼蟲和成蟲之間的區別確實是很大的。雖然可能對應不到具體具體哪一種成蟲,但因為這幾個目到現生仍然很繁盛,分類研究材料豐富,往往還是可以找到所屬的小分類支。

但是在我淺薄的認識中,在古植物中,很多各個器官分開保存的情況,分類證據不足,存在較多的人為劃分的形態屬,比如星葉屬可能是蘆木屬的葉子,楔羊齒屬裡面有一部分是種子蕨綱一部分是真蕨綱……我不懂植物,題主感興趣可以去看一看。

這個鍋我們完全變態也不背,不背。


---佔個坑,慢慢填---

先說一個成年和幼年階段差別很大的,特暴龍。

早期研究曾一度將分支龍當作特暴龍的幼體,不過當真的特暴龍幼體化石被發現後,結果更令人吃驚。

與粗獷的成年特暴龍比起來,幼年特暴龍不僅十分纖細秀氣,頭骨的形狀也完全不同,科學家認為處於幼年階段的特暴龍尚不能像它的父母那樣碾碎骨骼,或是運用下顎強勁的咬合力與切向力。因此,特暴龍幼崽更可能是以捕食小型爬行動物為生的,幼年個體與成年個體之間在飲食上的差異如此之大非常罕見。

5歲的特暴龍幼體與成年特暴龍的對比

成年特暴龍的頭骨

幼年特暴龍的頭骨


就是啊,誰能想到蝌蚪和青蛙其實是一個物種呢


以前聽過一個古生物學教授講恐龍,內容是,通過骨密度和結構測試,得出結論,獨角龍雙角龍和三角龍並不是三種不同的恐龍,只是一種恐龍的不同年齡段。

以前之所以認為是不同類型的恐龍,大部分因素是人為,因為發現新品種恐龍的人,享有命名權!

也是人想出名啊!名利二字


誰能料想到仙人掌獸會進化成花仙獸最後變成薔薇獸


紫媽和梅麗


——你是誰

——我就是你呀

——可我已經死了

——對我還活著

——那你是誰

——我是曹操

——那我是誰

——你是小時候的曹操


TED裡面有個視頻說過這事兒,稍後發鏈接。

炒雞搞笑。


謝邀。

第一次在知乎上被邀請回答問題,,,

這種情況肯定會有的,無論何時何物種,同一時間截點上都會有老幼病殘的個體存在,尤其對於完全變態發育類型的動物而言。

問題是題主想證明什麼,同時發現了蝌蚪和青蛙的化石,能說明什麼問題?除了那些確實會存在的某些貪圖名利的起名狂來說,想要推翻演化論?貌似證據不足;如果想要證明是不是同一個物種?直接化石中提取基因組,序列比對就可以,這種方法的可行性David Reich等已經用Paper證明了無數遍,,,


不知道這樣的化石是否可以測序,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從基因序列上去看這兩者是否為同一類


有啊 青菜系列:上海菜 小白菜 大白菜 小青菜 大青菜


推薦閱讀:

有哪些動物會打噴嚏?
空氣中氧含量最高的時期是什麼時候?
深海生物壽命為什麼那麼長?
為什麼曾經滅絕的古生物那麼多,唯獨恐龍吸引了如此多的關注?

TAG:史前生物 | 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