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景觀設計方案的好壞取決於平面圖,但是遊人是看不到平面圖設計的,是否應該以效果圖為主而平面圖為輔?
我常看到一些公園的平面圖似乎還行,但走到現場看確發現不盡人意,或者平面圖沒什麼感覺,到現場一看確很有感覺。設計是為人視覺服務的,一個平面設計的優秀,並不能代表人在場景中感覺美好,所以我有個疑問,一個方案是否應該以效果圖為主,而平面為輔?
平面要規劃流線和組織空間,具體效果好不好,還需要深入設計。材料,尺度,建構方式,節點構造和施工水平都很影響最終效果,如果空間上有別具匠心的想法,就更需要具體操作時的一絲不苟,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導致整體不如人意,效果圖是表達設計想法的,應該依據於真實的還原說話,若是有很特別的概念要表達,也可以畫抽象些。效果圖一味地求炫目,就是弄虛作假,若是沉迷於畫效果圖,就有失偏頗。很多學生通病是只喜歡效果圖,對建築的理解只流於膚淺的層面,評論建築只會說外觀美醜,做設計也是表面功夫多,深不下去,不想花心思在細節上。真正的熱情,就是有動力去進行全面地設計,比別人多花些功夫,多費些精力,把想法儘可能地挖掘的深一些,才對自己有切實的鍛煉和提高。
不能說設計是為人視覺服務的,大部分景觀設計是為人服務的,不單單是視覺,有的時候甚至不包括視覺;也有個別設計不是為人服務的,不展開。
樓上很多都說了,比如實現設計,在現場的把控影響可能比你的設計階段很多都大。
然後很多人是透過平面看你的空間。這些就不展開了有幾點補充一下
一有些平面畫得讓人覺得好看,是為了給領導看,因為領導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從這個角度講,把平面畫得「美麗」一點是有實際價值的。既然平面是美麗的,那麼你在做空間的時候也可以美美的,不妨礙。二
其實前面也有人提到環藝專業的同學,在此提到沒有不尊重的意思。因為一些教學觀念的因素,一些偏美術背景的同學天然會畫更多時間在任何階段的美感上,你對透視圖的追求,用一個詞來講,是「如畫景觀」,這個在現在的景觀觀念中,也是不提倡的。也就是景觀不應該只是布景,滿足特定角度的美。由「如畫景觀」引出的是2個話題:
1.審美的標準,不同人的審美標準是不同的,那麼你的布景可能只是你以為的美2.具體實物的美,有時間性體驗,並不是純正三維的體驗,在建築中,有個詞是攝影建築(記不清是不是了╮(╯▽╰)╭),也就是可以拍出美美照片的建築,但是這個建築在陰天,或者是你全部看完,你看不出照片中特定角度的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你把覺得好的,記下平面,剖面關係,你要學的是如何表達這種空間,那麼你就會用了。
三
遊人的體驗關涉到什麼,你需要考慮。僅僅是視覺嗎?僅僅是實體嗎?在做康復景觀的話,你會了解香氣、觸覺、聲音……一個環境,包含了很多物理數據,這個場地的微氣候如何,是影響人的體驗的,有些特定空間能吸引蜂類和鳥類,對人肯定也是有影響的
你會看到,有人使用光照和風速的模擬軟體去檢測,世博會曾經就使用過。一些高樓之間會有怪風,這個現象相信很多人也遇到過。而一些高樓的陰面的水景,更是讓人覺得不太合適,你能說他的透視圖不好看嗎?說一個現象,在做景觀效果圖的時候,一般默認為陽光從正面照,而不是從南面,從這個角度,很多效果圖不是模擬,只是美飾
四
從觀賞的角度看,你要明確觀賞到的是什麼,透視圖和人的視覺還有不同,最簡單的,你用相機拍的角度跟你眼睛看的不同,需要了解,眼睛能看到更寬的範圍,同時體驗是連續性,帶有感情色彩的那麼,一些高層建築周邊的景觀設計,平面需要設計也是合理的,有從上而下的觀賞角度
那麼人在地面看,觀賞角度是斜向地面的,那麼你可以設置斜向的圖案,豎向的圖案,很多做塗鴉的案例有類似的。只不過很多人不能從平面去設計斜向的效果,所以不行了五
你可以想一想,有些場所,你去的太多,形象性弱化,這個時候你的感知從哪來?我們很容易對第一次看到的景觀產生一些情緒,如果看多了會怎樣作為專業人士,你看過的很多,別人也許覺得新鮮,覺得好,但是你不覺得,那麼脫開重複,能打動你的究竟是什麼?
六
在古代,有些私家園林不用平面圖來施工,是直接指導,做好之後會調,調一輩子有些設計也會現場一邊施工,一邊改方案,希望對你有啟示七
一些規劃和建築背景的人不太懂景觀,可以觀察到這樣的情況:規劃的人喜歡看結構清晰的景觀的圖,因為這樣他們可以解讀很多信息,他們不能看懂看不清結構的圖,對環境的複雜性和曖昧性理解不足,比如他們會看流線通道,但是這個流線可以拆分出好幾種鋪裝,然後粗細還會有變化;當然,現在一些剛學景觀的孩子也會如此建築的人喜歡布景式的設計,形象性是需要極突出的,他們對景觀的容納性理解不足,會用力過猛
八
建議在學習的時候,實地看,好的空間仔細體會,能畫出好的部分,比如某種圍合關係,你可以在形式上變一變,圍合關係是你學到的諸如此類九
年輕設計師還存在一個問題,把控力,即設計師設想的效果,他自己設計不到位,這個問題不太好說,對於這種現象,需要自己多去看實地來解決,也可能因為理解的問題,始終不能很好解決十
舉兩個例子給外行看吧,不是給你看的a靜安雕塑公園這個公園現在差不多好了,我以前去的時候自然博物館還沒好,這個公園的平面圖我覺得畫得挺好看的,風格現代;但是我去的時候,覺得亭子的尺度都太奇怪了,那天下雨,我全公園沒找到一個可以坐著躲雨的亭子,有一個亭子可以坐著,但是坐凳固定在邊上,雨就被吹進來,而不下雨的時候又太曬,沒有適合的樹蔭。但是他的廁所設計得很有想法,而且那串紅色雕塑在照片看也是很不錯的。所以該公園是我去過的所有所有公園裡面最不喜歡的,沒有之一。b一個無名的水景路邊看到的,幾排柳樹行子,中間是幾排淺水,特別好看,那種淺水在設計圖上是很難畫的,在我看來是很微妙的設計我記得朱育帆老師就提出一種「淡」的設計境界萬萬不可……經過系統訓練後,從平面出發控制整體設計要比從透視出發進行整體構思設計簡單、有效、現實的多。我不排除有很多大師是從一張透視草圖開始做設計的。但這個難度真的太高了。應該說,平面圖和效果圖都是方案中的推敲方法,同時也是設計的表達方式。但總的來說,以其中任何一個作為設計的重點都是不合適的。景觀設計更多的關於文脈應答和功能劃分的空間進程藝術。當然必須肯定的是,景觀設計的實現,依賴於形式要素,形式要素是以三維的方式呈現的,而最終的景觀效果,也有相當大一部分關乎景觀要素是否適宜、精緻、新穎且富於藝術造型感染力。從這個角度講,效果圖的表達能力遠遠大於平面圖,但遠遠落後於你展示動畫或者直接給甲方看高完成度的模型。這就導致這樣一個結果:其實只有最缺乏經驗的甲方和最落伍的設計單位或院校才死扣平面的構成關係。一般甲方都是第一時間要求效果圖所呈現的效果的。而最會玩的甲方是這樣做的:要求設計方提供幾個優秀的案例,然後安排決策層去一一調(玩)研(耍),回來之後就要求設計方局部或整體按照某幾個案例複製或模仿。這個時候你作為設計師肯定是很受傷的。但大家都明白這其實是提高技術水平最快的途徑,同時也是最能夠保證項目建成效果的工作方式。以上僅適用於景觀設計,景觀規劃是完全不同的專業,有著完全不同的工作方法。有很多公園其實已經進入了景觀規劃的尺度和決策模式。
不知道題主現在是處於正在工作的階段,還是處於仍在學習深造的階段?其實你的困惑,我在很久以前也有過,我現在想借你的提問,結合我自身的感受來說下這方面的問題。(主要結合個人經歷,恐有片面之處)
您問一個好的項目,是平面圖為主更能使得項目建成的效果好,還是以效果圖做的好看為主,更能對項目建成有益,恐怕我認為光討論這兩者都是較為片面的。
一套XX項目的文本圖紙,和XX項目建成的現場,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是十分緊密的。一個項目從概念階段到最後實施施工,這中間存在著許許多多博弈的過程(此處僅說風景園林設計這樁事吧,其實很多事情都一樣),並不是平面圖作的好看了,幾何形式到位了,或者所謂的空間層次排布到位,細節功能考慮到位,亦或是效果圖達到ALSA / IFLA競賽水平了,就可以實施的很漂亮的。
比如僅僅就我們設計這一塊的人而言,從概念階段,提出方案,就已經不是那麼單純的。方案拿出來了,不但要考慮實際場地的條件,限制,成本的控制,使用人群的需求等等專業內應該想到的,建設方/開發商/書記們往往會對設計方案有著十分重大的決定導向(深層原因在此不表),比如有些人就是不喜歡圖上有弧的,有些人就是不喜歡效果圖上游尖角突突的,有些人就是偏好某一個樹種,有些人特別關心我們的綠化覆蓋率能不能滿足上頭檢查要求,有些人對複雜(精巧)的構造特別敏感,嫌貴什麼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博弈了,我們要保證方案的基本可行性,成本的基本可控性,在技術上或者將來實施的考慮上不要顯得那麼的奇葩,還要儘力考慮各種奇奇怪怪,或者自有其道理的要求。最終得出一個各方面都妥協好了的東西,很可能就會是你看到的那一張圖或者那一頁方案。
這還不算完,一個項目,特別如你所問的,一個大型的公園,一次或者兩次彙報,三次或者四次修改,就能夠定下來的嗎。大部分時候都是未必。這中間可能有涉及到了其他許許多多的專業或者部門,比如什麼XX節日或者紀念之前,這個公園要修建好,給XX獻禮(家裡沒水表),突然來這麼一句話,幾個月的努力可能又會全費,當時的某些構想或者設計又不能使用了,於是又要重新來來過,重新的各方妥協,最終又產生了一些你可能根本看不到設計方案。
好了,終於把方案熬過去了,在深化設計的過程中,那改動量很可能又會是巨大的,這個時候在方案階段做好的圖就不要去記住太多。為了進一步確保現場實施效果,也由於越往後可能掌握的場地或者現場其他建築條件越多,許多之前的設計設想恐怕又要推翻,要重新根據現有條件進行更合理的設計,這時與你所看到的圖紙就更不會一樣了。當然,各方面的多種妥協也是會層出不窮的。
說了到這裡,其實 也許題主你能夠感受到,光是一個平面圖部分,或者效果圖部分,對於現場實施的項目意義我認為都不大。能夠據理力爭,爭取設計的發揮空間,同時協調好跟專業的分工合作,與建設方/開發商/書記進行有效溝通,滿足他們的需要,同時還要保證自己的技術專業性,懂得隨時調控,修改,能夠一步步使設計更加合理,美觀,這些都很重要,在各種吵吵鬧鬧的喧囂之後,也許能夠會有一個不錯的項目實施出來。
這是一個平面
現場的效果
說起來,假設你去這個一個地方,陽光正好,眼前所見之景說不定是會讓你心花怒放的,但是如果那天烏雲密布,所見之景恐怕也不會讓你有多興奮,好的現場效果其實在我們專業內的看來是有一套標準的,但是對於真的使用者來說,也許標準會很模糊。祝您以後能夠體味到這種的複雜與不可名之處,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去看待我們的工作,生活。謝謝我常看到一些公園的平面圖似乎還行,但走到現場看確發現不盡人意,或者平面圖沒什麼感覺,到現場一看確很有感覺。
出現這個情況一般有兩個原因:
- 圖紙和空間的維度不同導致信息不對稱;
圖紙是二維(xy,或xz,或zy)的,而空間是三維(xyz)的,甚至四維(time)的。兩者帶來的信息是不一樣的。
- 作為設計師,在圖紙和時空(不僅僅是空間)之間的思維轉化能力還不夠,讓「效果圖重要還是平面圖重要」成為了一個問題。
「還行」「不盡人意」「沒什麼感覺」「很有感覺」這些主觀辭彙,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也是經常掛在嘴上的。但是作為設(hua)計(tu)師(gou),我會盡量避免使用。
如果覺得某張圖畫得還行,就應該去想想為什麼,然後用精準的一個辭彙代替這個」還行「,比如說——「交通組織解決了場地內外的複雜聯繫」,或者「材料選擇跟設計概念很掛鉤」,或者「色彩搭配跟設計風格是一致的",甚至」這個地方的空間讓我想起了當年和女朋友初吻的小公園「等等(舉例而已),慢慢的,這個所謂」以效果圖為主平面為輔」的設計方法的疑問應該會被其他更有意義的問題所代替。在回答「平面重要還是效果圖重要」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聊聊另一個問題:畫平面和效果圖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大家都知道,平面圖和效果圖,都是設計的一部分;而設計則是思想的表達手段。平面代表了設計師們的計劃,而效果圖代表設計師的閃光點。
我是栗子:我們組織一次旅行,首先我們要想跟誰去,啥時候去,去什麼地區,這是一個計劃;然後我們要想去哪幾個景點,吃什麼美食,體驗什麼活動,這是閃光點。計劃錯誤了,就可能令事情很尷尬,比如懷揣兩千軟妹幣存款,幻想從美國西海岸殺到東海岸,我想美領館一定會給個reject;閃光點沒處理好,也會讓過程不痛快,比如腸胃敏感,卻因為當地盛產海產決定吃大量刺身,也可能來一趟軟綿綿踩在棉花糖上的軟腳蝦之旅。所以,這接下來就會延伸兩個問題:
1.我該做什麼
2.我擅長做什麼一般情況下,後者大多數人有自知之明,於是善於做大尺度的人就去做規劃,善於做小尺度的人就去做宅園,擅長植物的就去植物造景,擅長硬景的就小品鋪裝。實在做不了的,就去外包和整合,這都是很對的選擇。然而面對第一個問題時候,很多人是很困惑的,這個困惑有兩個意思:1.我確實不知道我的客戶想要什麼2.我是做他們想要的還是做我所擅長的在這裡,我給出的建議是:必須必須必須搞清楚你們的客戶想要什麼,然後,去做你們擅長的。原因是這樣:大多數情況下,你們的客戶中一定有人在選擇你們的時候,已經知道你們擅長什麼,並知道你們能不能讓他本人載譽而歸。舉個栗子,如果我要做美式尊貴,我就不用去找貝爾高林,而去找lifescapes,那最容易讓我花最小精力達成目標。但是,客戶了解你,並不意味你也了解他們。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設計是思想的表達手段!不了解他們的思想,就沒法在功能性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思想,設計成了畫畫。在低層面上討論「平面重要還是效果圖重要」,是無意義的。沒有人會願意花著幾百上千萬軟妹幣去買幾十張設計師的「畫」,絕大多數時候,美院的學生畫的更棒。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一本手繪質量卓越的圖冊,經常會在彙報結束後被問到:你想做什麼?你的主題是什麼?你的理念是什麼?你的亮點在哪?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應該瞭然於心的,而不是靠現場發揮。因為那才是為什麼做這個設計的意義。了解了這些理論,再說說該怎麼做:
首先我建議,那些勵志成為項目經理或以上崗位的人,做一個設計,先把它分解成三個部分:1.融匯思想2.組合設計3.準備彙報如果要我對這三件事情的權重進行劃分,基本上是:40%,20%,40%。這樣的權重分配也許會惹來很多辛苦工作的設計師不悅,然而,坦誠地講,造成這種不悅的,其實是因為另一個要素在作祟:時間。在權重上劃分的比例放在時間上,三者的關係卻變成了:20%,60%,20%。所以,感性和理性混淆了,大多數人更傾向於用「花時間最多的事情最有用」來判斷事情的本身。設計本身確實是重要的,我沒有絲毫貶低設計師的意思。但人在局中和旁觀則不同,我們再來舉個栗子:在一家地產公司,景觀設計重要嗎?很多人會清楚的判斷,那只是一個小行業;所以,建築設計更重要對不對?也許會有人說是的,但是集合了景觀建築室內結構水電的整個研發部門,誰又敢說他們在一個公司占的權重超過25%?錢花多了你負責不?賣不出去你負責不?工期滯後你負責不?就連效果不好,你都可以推脫說現場不給力啊親,於是問題就來了,既然你什麼都不負責,你有啥自信號稱自己的權重大於25%呢?這個例子是給各位設計師看,但求一笑的,我們是朋友,沒事不吵架。回到上述三點:
1.以前我也回答過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翻翻。有不少境外公司會選擇用1 week studio的方式來為這部分畫個句號。通常的做法是沒開工之前絕對搞清楚項目誰拿事,有些公司是boss一言堂,有些事部門經理說了算,有些是相關專業負責人許可權最大,然後對著這個負責人拚命交流,電話與郵件齊飛,面談和文件也齊飛,在不遠的將來,從遠隔重洋的春深彼岸,來到你的身邊,畫最簡單的畫,講最深的邏輯,然後,有一個故事打動了你,第一階段有了里程碑。2.接著,在一段漫長的時間裡,有很多隻出現在團隊成員名單里,但直到項目結束可能都素未謀面的設計師,開始為這個故事找演員、服裝、道具、燈光、攝影、布景,所以你明白我為什麼沒有說「設計」,而是「組合設計」了么,一般做平面的導演本人,畫效果圖的是某個攝像師,陳可辛很厲害,可是鮑德熹及杜可風也很厲害!3.準備彙報。這個環節則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絕大多數彙報都是在前一天晚上圖冊裝訂成冊之後就立即發生的。好吧,我們再來運用一次20/80法則:彙報的成功80%是因為花在準備彙報上的20%的時間,而80%的項目負責人是不能在不準備的情況下就達到演講水準的。我可以推薦大家去買一個課程,並不貴,幾十塊錢,有一個叫許岑(妹紙們會更喜歡,原因你懂的)的人,在教你怎麼用keynote作出一部電影級別的ppt,其中有對產品發布前準備ppt的過程。你是問,許岑是誰?他是羅永浩的小夥伴,你還要問羅永浩是誰么?或者什麼是keynote?原諒我,我真是來自地球的。所以,問題講到這裡,如果堅持需要我回答這個問題,我不會讓題主失望的,可是當我回答出來,題主還是會失望的:60%+40%。其實這回答,跟99%+1%並沒什麼區別。不謝,祝周末愉快!設計不僅是為人的視覺服務的,更重要的是空間。公園並不是為了給人看的,而是給人活動的。
我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惑,往往不能理解通過平面來判斷方案好壞的做法。而當某一天我拿著自己的平面圖跟老師交流時,我發現老師雖然看的是平面,但她可以透過這個平面感知到方案的空間關係,她能一眼看出空間上的問題,進而給我帶來空間上解決問題的建議。所以很多時候,對於真正厲害的人來說,看起來他只關注了你的平面,其實這個平面對應的空間關係早就在人家腦海中有一個定位了。所以我認為,大概真正優秀的設計師,已經具備透過平面看空間的能力。作為學生,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才能達到一定水準。
但要注意的一點是,很多學生只看到評判者關注平面的這個現象,沒有理解到本質,因此極盡全力把心思花在平面的形態構成設計上,過分的追求形態是無意義的。
推薦你看一本書,&<人性場所&>,重點講的是以人的切實感受設計空間,而非平面構成,或許可以決絕你的困惑
平面圖:人在做,天在看。(′Д` )平面不僅僅能提供視覺感受,也能體現空間、結構,遊覽線索等等。遊人並不是設計者,不能決定自己體驗到的是什麼,但卻能對體驗到的景觀進行評價。體驗需要設計者進行引導,所以平面很重要噠~
一個好的方案肯定是以平面圖為主的平面圖是最能體現一個景觀設計師設計水平和想法的如果說次要的 那肯定是剖面圖 能清晰地表達空間效果圖只是次要的 只要平面圖都設計出來了 效果圖豈不是信手拈來?
不知道題主覺得還行的平面圖是以什麼為標準的。我想所有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就是畫平面圖和「畫畫」一樣,或者說很像一張平面構成。往往這個階段我們並沒有在頭腦中形成平面與三維空間的關聯。而且三維空間的元素更多,植物,構築都會產生影響,有時候會削弱對場地的認知。比如頤和園,或者瑪莎的一些作品,我想它的平面和體驗都很好,因為所有的元素都在和平面圖講同樣的「故事」,即便是第一次到這個場地中,也能理解整個場地的結構。而有些比較差的作品,其三維、立面語言和平面是不一致的,空間的可讀性比較差。另外,設計還是要從平面的出發,場地的複雜性是效果圖不能完全表達的。效果圖可以作為推敲和傳達想法的方法,但不是設計的根本。
推薦閱讀:
※枯山水的意義是什麼?
※枯山水庭院是怎麼做的?
※園林專業的植物配置及綠化方向就業情況以及工資待遇怎麼樣?
※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什麼樣的城市空間?
※如何理解「景觀都市主義」?
TAG:景觀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