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還沒有上映的電影,豆瓣網友是怎麼能夠打分並發短評的?

一些沒有上映的片子,不包括有過點映以及網上有資源的已在國外上映過的片子,一些豆瓣網友竟然能過發短評還貌似對電影了如指掌,莫非認識導演抑或是只看過預告片就妄加猜測,求解答。


因為有點映試映存在或是其他地區上映,因此在很多人大陸公映日期之前就看過了

豆瓣改版以後就只能在公映日期以後打分,公映前只能留言和評價

這種改版正是因為很多跟風黨和刻板偏見黨亂打分作出的決定。


寫在前面

大家贊的太快我有點慌。

這只是我的老師一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實驗罷了,真正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他的答主們說的挺完整的了,我也沒有故意說豆瓣上的都是無腦跟風這樣的意思,我的回答大家僅做一樂吧。

–––––––––––––分割線–––––––––––––

我的劇作課老師曾經虛構了一部電影,PS了一個海報,找了一個不出名的西班牙導演名字寫上去,並且編了幾個外國人名做主演,發布到豆瓣電影。然後他和他的朋友,在底下打分評論,扯一些什麼「這部電影用xxx的手法表現了一個xxx的故事,是xxx主義……」等等等等。

然後,他發現,除了他和他朋友的回復以外,還有人繼續在下邊評論,並寫一些溢美之詞。

然後我們就認識到了豆瓣的真相。_(:_」∠)_


還有一種情況大家沒提到,就是電影節展映。


當我沒看過小時代,但給它打一星的時候,從來沒覺得這是個問題。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三體電影版的豆瓣

基本上用來回答另一個問題:如何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完全沒問題

不說了,上圖


好像對於未上映的一部分影片,豆瓣是禁止評價的?

我沒有在回答問題,我只是在討論問題。


1.看了首映的人。

2.看了點映的人。

3.某些影片地區上映時間不同。比如跑去hk.taiwan或者japan看了。

大概是這三類。撇開水軍和電影製作方評論不談。


期待了很久,所有愛那部《 xxx》的,一定都期望看到xxx與xxx再聚首。但也不能否認,確實與以為的xx片大不同。 在前二十分鐘,難免會有些失落。太靜了,靜的都能聽到昆蟲聲、風聲。最鬧的聲音,唯一振奮的配樂,也只有鼓聲。但是轉念一想,這便是導演的用意吧.。你看,我把這段影評黏貼複製到好幾個電影都可以用。反正評論的不對也不犯法。


1 電影節等其他方式觀看

2 對演員 導演等喜歡未看就打分


裝逼這個活可能再也找不到比豆瓣影評更厲害的地方了


他們打分寫影評本來就是看臉不是看膠片


竟然還有人信豆瓣!!!!!!!!!!!竟然還有人信豆瓣!!!!!!!!!!!竟然還有人信豆瓣!!!!!!!!!!!

剛剛用手機碼了好多字,手賤弄沒了,簡單說2句,豆瓣的評分區分極好的片子和超爛的片子挺有用的,6-8.5分之間的電影建議自己去電影院看,水軍噴子太多,參考意義不大,真的不大!!!!!

PS,其他的平台我也沒有,我也看豆瓣,我也就看看,真的就看看,看著評論評分看電影好像失去了什麼……


剛剛上映的乘風破浪我覺得挺好看的,然而沒上映的時候就被幾千人刷到3分了。


一部分是提前唱,有的是外國電影節已經放了,還有的是不用看就可以打分的,比如小時代之類的。


有那種試映,可能有些人是通過這個方式打分評價的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豆瓣 2012 年 12 月 17 日的改版?
豆瓣現在(2017年2月)發展的瓶頸是什麼?
《二十二》創造票房奇蹟,你想對當年大製作的《1942》《唐山大地震》等說聲抱歉么?
豆瓣新推出的「事情」功能是怎麼樣的,何時公測?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