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物件開片的審美訴求來自於何處?

瓷器和文玩常見 開片就一定好嗎


這個就來自於人們日益提升的精美陶瓷需求和陶瓷技術的落後無法解決這個東西裂開的現實矛盾。

最初,人們當然喜歡光潔如新。但是,發現了無法避免的,或者叫難以避免的出現開片。但是,有了開片就不用這個了?宋代人(貴族)是不可能拋棄汝窯拋棄哥窯拋棄官窯,所以嘍,我們的文人就給他編好聽的名字,比如「金絲鐵足」。

由於工藝的原因,讓人們被迫形成了一種病態的審美,或者叫殘缺美。 直到今天,有些東西沒有個開片,都覺得不真,不好,不美。

中國對這個殘缺美,向來是很多講。比如說開片工藝,比如說漆器古琴裡面的「斷紋」,比如說象牙製品裡面也有個什麼講法(我給忘了,也是描述殘缺美的)。

至於開片的分法上面幾位說的清楚明白,我就不贅述。最後補一個你可以類比的。

窯變。 按理說,燒制瓷器我們是不需要他有什麼其他顏色其他形象在上面的。但是,在燒建盞的時候,窯工發現由於溫度的原因,瓷器表面會出現不同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本來是不需要的,但是拿來一看,哎!有點意思!於是,窯工經過反覆試驗,就形成了極其繁美的窯變。油滴,鷓鴣斑,天目,兔毫等等。。 這也算是在意料之外對於不完美的殘缺美的一個例子吧。


謝邀,說說對瓷器開片的愚見。

任何瓷器都開片,只不過大部分肉眼不可見。其原理是胎和釉的收縮比不一致,溫度變化時,釉被胎拉裂了。瓷器開窯時,噼噼啪啪,像鞭炮一樣,就是開片的聲音。

而且開片是持續的過程,宋代的瓷器現在還會開片,只是速度越來越慢。

宋以前人們並不關心開片。後來越窯系的青瓷因為年代久遠,灰塵進入了開片的縫隙,紋理變成了黑色。人們發現這種青色表面布滿黑線很美。馮先銘老前輩說這是「殘缺之美」,竊以為說成」時間之美更『』合適。

宋代的哥窯和官窯開始人為追求開片的效果,雖然現在沒有文字記載,但可以肯定開片被瓷工塗了黑色染料。

這些瓷器後來會繼續開片,新的開片中的鐵元素會被氧化,呈現黃色。黑色和黃色紋理交相輝映,就是哥窯著名的「金絲鐵線」。

明代龍泉窯改用石灰鹼釉後,控制開片更容易了,當時的書里有給開片染色配方的記載:兒茶、茶、石灰各一份調水。現在技術進步,可以做出黑色和黃色的開片。還可以在瓷器指定的位置做出指定形狀的開片。

這是我前幾天給一個小瓶染開片的過程。

注意對開片的審美僅限於青瓷和一些顏色釉瓷器,如果一件青花或粉彩有大開片,那是質量問題。而且不要把開片瓷器用作餐具,因為髒東西會進去。


開片和不開片,都只是藝術形勢,只看個人審美,無高下之分,傳統上還是追求不開片,因為開片不好把控,而且大眾還是更喜歡光亮乾淨的表面。但是現在開片經常被當作商品賣點,結果被一些人特別推崇了。

最早有意識把開片當作一種審美的,應該是南宋的官窯、哥窯(還搞出了特殊美感的金絲鐵線雙開片)。開片是一種物理現象,早期燒的厚釉青瓷,因為工藝和胎的問題,特別容易出現開片,北宋的汝瓷鈞瓷都有這個問題,但它們是追求不開片的。南宋官窯、哥窯則有意識的利用開片實現藝術美感,後代又效仿之。

南宋的哥窯洗和官窯缽

清仿官窯的蒜頭瓶和明仿哥窯的碗


我們做仿宋汝窯茶具的,一般都將開片定義為一個玩的過程,在使用過程中,慢慢讓開片越來越深,作為一個流程吧!跟所謂的養紫砂壺是一個道理的!


謝邀。

只是覺得開片好看,而且我的話會有一種這個壺/杯我喝了一年多茶了的內心愉悅感。

也許可以理解為,舊物之美和共有認知之美。

不恰當比喻唐朝以胖為美或者歐美人以晒黑為美(中國人喜歡「冰肌勝雪」)一樣。


來源於:

1。玩物的年代久遠對玩物本身價值的加成,老東西就是要比新東西檔次高,積澱強。基本就是「有歷史、有故事」。而開片是時間久的一個標誌。

2。來源於其他人對自己玩物的認可,說白了就是人云亦云。別人說哪種特點好,聽得久了,我也就自己默認了。


推薦閱讀:

古董陶瓷娃娃的歷史?
古代的東西傳到現代是否一定值錢?
雞血藤手鐲有什麼好的?為什麼那麼貴??
《中國國家地理》有哪些值得收藏的專輯專刊?
你接觸過最「珍貴」的古董是什麼?

TAG:審美 | 收藏 | 瓷器 | 文玩 |